社会心理学3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熟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3. 能够分析社会心理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社会认知和社会认知发展2. 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规范3. 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4. 社会群体和领导与权力5. 社会冲突和社会支持6. 社会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授课,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讨论社会心理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社会心理学课题进行研究和论文撰写,占总成绩的4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社会心理学导论》参考书目:1.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2.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3. 《社会心理学实践与应用》以上为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希望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能够全面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祝学习顺利!。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X学分总学时:X学时适用专业:具体专业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熟悉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个体行为。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和他人的需求。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一)社会心理学概述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3、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时期(二)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点2、社会认知的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3、社会认知的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4、归因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凯利的归因理论(三)社会态度1、社会态度的定义和构成2、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社会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3、社会态度的测量量表法行为观察法生理反应测量法(四)社会影响1、从众从众的定义和类型从众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众的实验研究2、服从服从的定义和类型服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服从的实验研究3、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社会促进的定义和类型社会促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社会抑制的定义和原因4、社会惰化社会惰化的定义和表现社会惰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五)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定义和特点2、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人际关系建立的阶段人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3、人际关系的类型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恋爱关系职场关系4、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定义和类型人际沟通的障碍和技巧(六)社会行为1、助人行为助人行为的定义和类型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助人行为的培养2、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定义和类型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侵犯行为的控制3、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类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七)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教育领域社会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2、管理领域社会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领导行为与团队建设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3、营销领域社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消费者行为与广告宣传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4、健康领域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疾病预防与康复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全套讲义完整版最新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全套讲义完整版最新PPT课件
? 改善人际关系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善缘好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内省不疚,何忧何惧? 我们庸俗而深情地活着。
人有三重生命
? 自然生命 ? 心理生命 ? 社会生命
四项任务 /四大使命
1
描述
2
解释
3
预测
4
控制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学的最终使命:从心所欲,不逾矩
心灵和谐 外化内不化
2.主要学习内容
一、概述 二、社会化与自我 三、社会知觉与归因 四、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 五、态度 六、沟通与人际关系 七、社会影响 八、爱情、婚姻与家庭背景
社会心理学
到21世纪中叶,人类没有任何一 种痛苦比心理危机所带来的苦难 更加深刻和持久。
——WHO(世界卫生组织)上世纪80年代预言
前言
? 1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 2 主要学习哪些内容 ? 3 希望达到教学目标
1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 一门学科 ? 两大收获 ? 三重生命 ? 四项任务
一门学科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 社会心理学概念
? 侧重心理学 ? 侧重社会学 ? 介于之间
(一)侧重于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是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 --弗劳德?奥尔波特
? 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如何受他人和社会情景的影响。为学界认 可.----高尔顿?奥尔波特:
(二)侧重于社会学
(一)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 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 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 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 等等。
(二)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 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行为含义
? B=f(P·E) ?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行为关系

社会心理学 第三次课 人际关系和人际吸引

社会心理学 第三次课 人际关系和人际吸引
自我最表层的内容,是人们的兴趣爱好及其有关的内容;属于 自我第二层次的内容,是人们真实的态度;我的第三层次通常是私 密性更高一些的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与或个人自己对自身的真实评 价;属于自我最深层次的,是我们通常称为隐私的个人生活内容。
实际上,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说,通常意义的个人隐私实际上 并不是个人自我最深层次的内容。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我的 更深层次的内容,应当是连个人自身都不接受的,与个人的自我价 值相对立的经验、冲动和行为经历。
第二节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的规则 *爱情
一、人际吸引规则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三)、相似规则 (四)、互补规则 (五)、人际吸引规则的协同
•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1、熟悉与人际吸引
(1).熟悉引起喜欢
扎琼克(Zajonc,1968)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人的面部照片,有些 图片被呈现达25次之多,有些则仅仅被呈现一两次。结果发现,一个人的 照片被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对照片就越喜欢,对照片上的人也是越喜欢。
简言之,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表现为:肯定维度“新的爱更有 吸引力”现象和否定维度“失去的抛却得更彻底”现象。
–弗里德曼等人( Freedman, 1981)的解释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提供的满意解释
3、保护他人的自我价值
人们对自我评价的敏感和强烈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说明, 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维持上,我们必须遵守自我价值保护 原则,即必须在同别人的交往和关系维持中作为别人的自我 支持力量而存在,只有支持别人的自我价值,才可能被别人 接受和赢得别人。
(2).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熟悉不是影响喜欢的唯一变量。所接触对象的性质,也影响 着人们喜欢的程度。Perlman & Oskamp与1971选择三种类型的人的照片作 为研究素材。一类为正面人物,一类为穿着运动服的中性人物,另一类则 为反面人物。结果表明,熟悉增加了被试对于正面与中性对象的喜欢水平, 但对于反面对象,却没有这种效应。

社会心理学讲义3--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讲义3--社会化
有道德的人等等,社会化是多面的,
至少可分为五类:
第3章
① 政治社会化 ——指正式负有教育责任的政治家和 教学机构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公民灌输政治信息、 价值观和政治信念的过程。
② 民族社会化 —— 自然人成为具有民族意识的人 的过程。 ③ 法律社会化 —— 人们学会用法律及其制度调节 自己的行为。
④ 性别角色社会化 —— 按照社会规定的男女性别 角色的要求学习支配自己的行为。 ⑤ 道德社会化 —— 将社会肯定的道德准则加以内 化,使公民形成合乎社会规范的道德行为过程。 第3章
性 格——是人格最鲜明的表现,是在社 会化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习惯化的行为倾向。 性格是人格中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一旦 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 第3章
性格是有结构的:

性格结构是多重矛盾的统一


性格结构具有确定性和变异性
性格结构具有复杂性和主导性

性格结构具有表层性和深层性
3、社会角色的冲突 ① 同一社会角色内心的冲突 ② 新旧角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③ 身兼几个角色时的内心冲突 ④ 角色规定人格与个体真实人格的冲突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既要学会担当社会 角色,又要不断解决角色冲突的过程,解决角 色冲突的过程本质上个体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
第3章
四、人格的形成 社会化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便有了人格。 ① 什么是人格 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人格都作过论 述。奥尔波特曾综述过50种定义。 人格(personality)—— 是个体与其环境 交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 (扬国枢)。人格一旦形成,就构成人们之间 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它是人的心理-物 理个体性的多面综合,体现了一个人过去和现 在的全部特征。 第3章

社会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 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 简报

社会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  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 简报

上世纪80-90年代许多研究支持原有的对女性的印象: 更少攻击性、更多关心他人、更敏感。 ——使许多人评价两性时,认为“女人”比“男人”更受 欢迎
性别角色发展中使用的有关术语
二,性别角色的影响因素
【生物;社会环境;教育】
1,生物学因素
遗传影响 基因,第23对染色体 性激素 尤其青春期,男性持续分泌,女性周期性分泌 大脑 丘脑 大脑两半球

2,社会环境因素
(1)文化影响。 存在两种普遍性情况: 每个社会都确认性别有差异(图); 通常男性受到更高评价(社会的刻板印象图) (2)家庭影响 取名字,选服装,挑玩具,教育方法(父母的不同期望) (3)大众传媒影响 文艺作品中的男性、女性;商业活动中性别偏见(广告 中女、男裸露4:1) ■
2,社会学习理论
基于其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理论之上
父母对儿童“性别适宜性行为”的强化
学校教教育教学活动、同伴社会互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

3,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性别认知在其性别角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形成性别认知结构,才会表现出性别化行为; “性别恒常性”是性别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2-3岁同一性,认知自己性别,与他人异同 3-7岁稳定性,性别不随时间变化 6、7岁后一致性,性别不随外表、服饰、活动而变化 与社会学习理论的比较(示意图)
研究发现: 父母对子、女态度无显著差异 双性化教养未明显减少男女性别行为 当只观察一个人时,男女姓别行为差异很小
对性别角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同伴群体、而不是家庭 儿童很小1-2岁,就具有偏爱“像我”者的倾向 童年中期后,有“自我分类”倾向 进而,形成同性别同伴文化 ■
四,性别差异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心理学-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的作用 图式”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三)认知者的情绪
(一)认知者的经验
经验不同, 经验不同 , 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 结果。 现代社会心理学用 “ 图式 ” 结果 。 现代社会心理学用“ 图式” 概念来解释这 一现象。 一现象。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是通 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过过去经验形成的一套有组织、 过过去经验形成的一套有组织 、 有结构的理论和 经验模式。 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 , 经验模式 。 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 它对新输入的 信息起解释作用, 信息起解释作用 , 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 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见图2-1P118)。 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见图2 118)
前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学会以图式和表象指代具体的对象,
用语词和数字去认识事物
发生认识论
具体运算阶段:
能够对具体对象进行逻辑思维;获得了守恒 能够对具体对象进行逻辑思维;获得了守恒 概念;能在心中解决问题;学会了客体的分类; 概念;能在心中解决问题;学会了客体的分类; 理解了可逆性(变化可以恢复原状) 理解了可逆性(变化可以恢复原状)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二)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 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了好印象后,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了好印象后, 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 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就会认为一切都 不好。 不好。 人们初次相见, 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作出的喜欢不喜欢对方的 判断,会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判断,会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 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 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 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其他品质也因光环 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一个外表形象好的人, 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一个外表形象好的人,人 们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作肯定评价。 这类现象叫光 们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作肯定评价 。 这类现象叫 光 环效应。 环效应。 “爱屋及乌” 、“情人眼里出西施” 。 爱屋及乌” 情人眼里出西施”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化 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化 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化社会化的定义: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不仅仅是儿童期就完成了的,它实际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社会化分为4种: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前两种指个体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后两种指成年期后的社会化阶段。

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下面仅对几项主要的作些介绍,他们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一节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这一节主要是讲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教养的关系问题。

人和其它动物相比有超长的依赖期,这种依赖期为我们在社会学习文化、技能提供了机会。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二者共同形塑人的行为。

社会生物学认为生物因素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关键作用,社会学人类学认为后天教养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决定作用。

(视角)生物因素个体的方面、繁衍的方面和基因的方面。

第二节婴幼儿的社会化一.婴幼儿与人类的接触爱抚二.情感的发展婴幼儿社会化情感的发展过程:出生—5周满足感、惊讶、厌恶、沮丧6-8周快乐3-4个月生气8-9个月悲哀、害怕12-18个月亲切感18个月害羞2岁骄傲感3-4岁内疚感5-6岁社会性情感、无安全感、谦虚、信任、嫉妒他人青少年罗曼蒂克激情哲学沉思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简单的说就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

人格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

人格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自我问题。

小孩子最初是没有我的,不会把自己和别人分别开来。

我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小孩子眼里先有别人后有我。

自我建立的过程,不同的学者提出各异的理论。

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三阶段:首先,我们觉察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到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判断和评价第三步,根据他人对自己的判断评价自己2.乔治赫伯特米德:角色借用和库利镜中我的理论有些类似,但要更复杂。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社会心理学是探讨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旨在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

本课程旨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基本认知和研究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研究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社会心理现象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社会认知:介绍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注意、记忆和知觉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 自我与自尊:探讨个体对自我认知和自尊感的影响,介绍自我概念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3. 聚焦他人:研究人们对他人的认知、评价和情感,包括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比较。

4. 情感与情绪:介绍情感和情绪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探讨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的策略。

5. 团体行为: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决策,包括合作与竞争、领导与权力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6. 人际关系:介绍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亲近关系、友谊和爱情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7. 社会影响: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受到的压力和影响,包括社会规范、权威和群体思维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8. 心理健康与幸福:探讨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介绍心理干预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成果,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2. 实例分析:以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为依据,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社会心理现象。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5. 课堂演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示,加深对社会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等。

2. 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社会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

社会心理学 课程大纲

社会心理学 课程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大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社会心理学导论: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基本理论以及理论任务。

2. 社会化与自我认知:探讨社会化的概念、影响社会化的因素、社会化的理论;自我的概念、自我的心理成分。

3. 社会认知:介绍社会认知的概念、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印象形成的基本因素、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4. 社会态度与社会动机:理解社会态度的概念、社会态度的理论、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社会态度的测量;社会动机的概念、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应用态度改变的理论和原理,减少偏见和歧视,增加合理动机。

5. 人际关系: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吸引、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的测量。

6. 助人行为与侵犯行为:理解助人行为与侵犯行为的概念、助人行为与侵犯行为的控制。

7. 群体心理:探讨群体的概念、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流行、流言、舆论。

8. 社会心理学与生活:了解社会心理学在偏见、性别角色、健康、管理、教育、犯罪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课程大纲还包括教学时数和教学方式等内容。

教学时数通常为54学时,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讨论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自主理解,学会观察社会生活现象中蕴含的心理意义。

课程的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为主要内容,试题中识记、理解、应用题的比例一般按15%、35%、50%安排,难易程度一般按容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安排。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大纲内容可以根据学校或机构的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社会心理学教案

社会心理学教案

社会心理学教案一、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理解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市场营销、社会工作、教育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引导学生们分享他们对社会心理学的了解和认识老师讲解:通过PPT或教材,详细讲解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们分析其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二、第二章:个体社会化与自我认知2.1 教学目标理解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掌握自我认知的形成和作用机制探讨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个体社会化的概念和阶段自我认知的构成要素和形成过程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和个体发展中的作用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个体社会化和自我认知的关系角色扮演: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体验结果三、第三章:人际关系与沟通3.1 教学目标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探讨人际关系和沟通在社交活动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分类:亲密关系、友谊关系、社交关系等有效沟通的要素和障碍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3 教学活动情景模拟:让学生们模拟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和沟通场景沟通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们的人际沟通技巧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模拟和训练结果四、第四章:群体行为与团队动力4.1 教学目标理解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团队动力的形成和作用机制探讨团队动力在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中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群体行为的概念和分类团队动力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团队动力在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中的应用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群体行为和团队动力的关系团队建设活动: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团队动力的重要性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活动结果五、第五章:社会影响与顺从行为5.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影响的类型和机制掌握顺从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探讨社会影响在广告宣传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社会影响的分类: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顺从行为的原因:如社会规范、群体压力等社会影响在广告宣传和社会变革中的应用5.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广告宣传案例,了解社会影响和顺从行为在其中的作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社会影响和顺从行为的关系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讨论结果六、第六章:态度与偏见6.1 教学目标理解态度的构成和功能掌握偏见和歧视的形成机制探讨态度和偏见在个体行为和社会互动中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态度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偏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态度和偏见在社会互动和冲突中的作用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态度和偏见的关系角色扮演: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偏见和歧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体验结果七、第七章:Stereotypes 与刻板印象7.1 教学目标理解刻板印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刻板印象的形成和改变机制探讨刻板印象对个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刻板印象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刻板印象对个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的影响打破刻板印象的方法和策略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刻板印象的形成和影响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刻板印象的案例,了解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分析结果八、第八章:社会认同与群体归属感8.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认同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群体归属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探讨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感在个体行为和群体冲突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社会认同的概念和作用机制群体归属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感在群体冲突和合作中的作用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感的关系角色扮演: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群体归属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体验结果九、第九章:网络社会心理学9.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掌握网络社交行为和影响因素探讨网络社会心理学在网络传播和社交网络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网络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网络社交行为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网络社会心理学在网络传播和社交网络中的应用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网络社会心理学的影响和现象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网络社交行为的案例,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分析结果十、第十章:应用社会心理学10.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掌握社会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探讨社会心理学在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如教育、市场营销、社会工作等社会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在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中的应用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案例,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分析结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个体社会化与自我认知重点环节:自我认知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以及个体社会化与自我认知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论去到哪里,偏见总会遮蔽真相——怎样理解“偏见及其危害”一、背景介绍在提到偏见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部电影——《十二怒汉》。

影片剧情很简单:一个在平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证人供词和凶器均指向男孩就是杀人凶手。

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并要讨论出结果,才能正式结案。

就在这间休息室里,12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开始了激烈而神圣的讨论。

同时,每个人在思考案情的时候,也在同自己的偏见和惯性思维进行着一场战争。

每个人都要关注案情的细节、分析证词、回忆证人的一举一动,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从最初工程师的怀疑,其他陪审团成员开始认真审视这个案件,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推论和观点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选择。

有人对证人的证词表示怀疑、有人对证人的动作表情有异议、有人对证物有看法,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表现了出来。

所有人的生活经历也在讨论中一点点展示给观众: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与自己的儿子不合、退休老警察因为自己的工作经历对贫民窟的年轻人总是鄙夷。

这些偏见都蒙蔽了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那个孩子是凶手,放弃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但是,其他人却对案件的疑问越来越多,许多证词都站不住脚,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男孩是无罪的”这一观点。

最后,所有人都摒弃了自己内心的偏见,行使自己神圣的权力,投出了毫无偏见的一票——无罪。

图1电影《十二怒汉》二、偏见的定义关于偏见的定义有很多,安布罗斯.比尔斯在《魔鬼词典》中说:“偏见是一种没有明显依据的易变的观点。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中定义偏见的本质: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负面的预先判断。

奥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偏见的本质》说“基于错误和顽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恶感”所谓偏见,基本有这三种特质。

第一种偏见的特质:无实证的揣测。

又可称为预先判断。

指一个人在欠缺实证、调查,掌握充分论据之前,就「预先」做出自己的喜好、倾向或看法。

e.g.女生的数学能力没有男生好。

第二种偏见的特质:渲染主观看法。

又可称为认知偏误。

通过极为单薄的经验,或者不具有足够代表性的事实,就做出对群体以偏概全的解释。

e.g.美国人比英国人没文化。

第三种偏见的特质:选择性接受。

又可称为确认偏误。

当我们有了一个看法,即使我们知道自己的看法过于片面,仍选择性的接受对我们有利的解释,而忽略、排除那些反对我们的证据,甚至反对者。

e.g.民主制度一定比较好(但明明也有关于民主制度不好的观点)。

因此,我也想对偏见下一个定义。

偏见是一种极为主观,缺乏客观实证的个人见解,并且将这种见解扩大解释为普遍事实,做为价值衡量的标准。

三、产生偏见的主体特点偏见的类型有很多,如种族偏见,性别偏见,自动偏见,在社会心理学教材上都有具体描述,因此我就不加赘述了。

在这里我想谈谈产生偏见的主体,也就是每一个个体有什么特点?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偏见和认知能力的关系成反比,亦即认知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有偏见。

然而,心理学家布兰特和克劳福德对5914位美国民众进行实验,发现无论认知能力高低,凡人皆有偏见。

两者的差异在于偏见的倾向不同,高认知能力的人,他们的偏见更多是对社会有影响的人,譬如他们反对种族主义者,反对操纵经济的华尔街操盘手。

低认知能力者的偏见,则多是族群之间的偏见,更多的偏见在于区分你我。

对于和自己处于同一族群的对象给予正面的偏见,对于和自己异类的群体给予负面的偏见。

此外,高认知能力的人,更倾向于强调个人意志的重要性,也就是相信每个人都有选择。

譬如对于贫穷的议题,高认知能力者更相信一个人的贫穷是咎由自取的结果,而忽略了某些人在环境中的身不由己。

四、偏见的动机过程奥尔波特在《偏见的本质》对动机过程的讨论分为三个主题:心理动力机制、人格和宗教。

物质欲望和自尊需求可以通过投射和寻找替罪羊这样的心理动力机制来满足,而由这种需求所引发的焦虑感或威胁感会促使人们寻求“精神支柱/依靠”,它向内作用于个体人格,导致人类群体分化出不同的人格类型:偏见型人格和包容型人格;它向外,使得个体向社会制度(例如宗教)寻求庇护,而宗教内在化后,将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奥尔波特讨论的心理动力机制包括投射与寻找替罪羊。

投射,是指“一个人认为某一外群体具有某些特质,并因这些特质而憎恶该群体,事实上是该个体因为自己身上同样的特质而深受困扰”。

人们将一些不良特征投射到外群身上,仿佛这些特征与自己无关,同时对外群的偏见和歧视也因此而顺理成章。

与投射相似,寻找替罪羊也是偏见的一种极端体现,即某一外群因为被看做是内群不幸的源头而受到不公正的责难。

奥氏将“人格”视为是偏见的基本决定因素,但人格无力解释为什么某个群体全体成员的偏见态度通常具有一致性,也无法对“偏见怎样在社会中达成共识”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

在纳粹德国、在南非,人们表现出一致的种族态度与行为,尽管他们的心理特质是各异的。

偏见的历史特异性是其理论的另一盲点。

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反犹主义在十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了令人发指的极端;1942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发生了快速的转变。

可见,偏见在历史上的跌宕不可能归于人格。

图2替罪羊五、偏见一定是消极的吗?我们时常将偏见和偏好视为无知的产物。

但是,偏见是一个存在的事实,我们建构自己的世界观,这本身就是形成偏见的过程。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偏见的存在使得人们更容易组成群体。

心理学家保罗.布鲁姆试图告诉大家,偏见时常是天生的、理性的......甚至是有道德的。

在一定程度上我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偏见是天性,也是生存的能力之一。

如果没有偏见和风俗习惯的帮助,我可能无法找到穿越房间的路;也无法知晓自己在不同条件下要做出怎样的行为反应,也无法体会人生关系中的任何感觉。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通过对婴儿的研究,发现人们从小就懂得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辨别好坏,区分你我。

这种区分群体的认知活动,其实是一种人的天性,也是一种偏见。

生存需要建立基本的认知经验,譬如我们更喜欢照顾我们的人,讨厌经常忽视我们的人,从中建立信赖关系。

六、偏见的危害我们的人生经历成就了我们的现在,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造就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法。

但是,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偏见和我们如影随形。

小的偏见无伤大雅,譬如一个人认为打牌就是要穿红色等刻板意象。

但有的偏见却可能造成对群体的危害,譬如种族、性别等歧视。

当我们做出一些决定和选择时,偏见就会把我们引向一条死路。

大多数时候,偏见只会影响我们个人;但是,如果个人被赋予一项重大权力,要对一个不相关的人负责时,偏见就有可能变成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刃。

在《十二怒汉》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偏见是怎样披着真理的外衣为所欲为。

那个男孩是贫民区的不良少年,声名狼藉,他的父亲被人杀害,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凶手。

陪审团的很多人只是凭着貌似合理的依据就认定这个男孩是杀人凶手;有些人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只想赶快结案,然后去享乐,全然不关心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

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过往经历,内心存在先入为主的成见,也认定男孩就是凶手。

若不是那位仗义执言的工程师,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后果。

在他的坚持下,案情讨论得以进行,每个人开始关注案情的细节、证词、证物、证人的举动。

又比如,在“二战”期间,纳粹政府通过法律来强化他们带有的偏见性信念,把犹太人看做是劣等人并企图消灭其文化,他们总共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

图3纳粹屠杀犹太儿童七、如何消除偏见偏见很容易产生却很难消除,社会心理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消除偏见的方法。

要想消除偏见,一种方法是使敌对双方直接接触,并且让双方为了共同目标而发生相互作用。

例如,为了让两组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的孩子变得相互友好起来,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一项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合作性活动,当他们相互依赖时,敌意便消失了。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友谊也能够减少偏见。

当个体与其所在群体之外的成员产生友谊时,也可以导致偏见的消除。

友谊使人们能够了解群体外的成员,使其逐渐认同和重视群体外的成员,了解他们的社会规则和风俗习惯,最终达到消除偏见的目的。

另一种方法是诉诸情感。

布鲁教授通过美国人对黑人的解放,以至于黑人从白人的奴隶,到欧巴马当上总统为例。

通过人与人之间出于真挚情感的交流,打动彼此。

思想家桑塔格就曾说过这样的例子,譬如面对战争,当我们的情感变得麻木,我们会对战争的血腥与残忍失去同情。

穆扎弗谢里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夏令营,通过刻意操纵,挑起孩子们分为两个竞争群体,彼此互相敌视、攻讦。

接着通过一系列让他们必须共同合作,方能完成的课题。

在合作过程中,两个群体之间的敌意散去,日趋和谐。

这也提示我们创造合作情境可以有效消除偏见。

八、总结这次讨论课结束之后,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坚信的所谓事实,实际上带有了多么浓厚的偏见色彩,以至于我们从不能真正了解他人的需求与思想,我们所处的世界,混沌从来大于明晰。

也正是由于这点,理性客观的品质才显得独特而神奇。

最后我想以《十二怒汉》中的话来结束:面对这种事,要排除个人偏见总是很难。

不论去到哪里,偏见总是掩盖真相。

但我们提出了合理的怀疑,那是我们的司法制度中非常宝贵的东西。

九、参考文献《关于偏见与认知能力关系的研究》作者:马克·布兰特,杰瑞·克劳福德《乌合之众》作者:古斯塔夫・勒庞《偏见的本质》作者:戈登·奥尔波特《TED演讲:偏见可能是件好事?》作者:保罗·布鲁姆《罗伯斯山洞实验实验》作者:穆扎弗谢里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