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3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论去到哪里,偏见总会遮蔽真相

——怎样理解“偏见及其危害”

一、背景介绍

在提到偏见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部电影——《十二怒汉》。影片剧情很简单:一个在平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证人供词和凶器均指向男孩就是杀人凶手。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并要讨论出结果,才能正式结案。就在这间休息室里,12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开始了激烈而神圣的讨论。同时,每个人在思考案情的时候,也在同自己的偏见和惯性思维进行着一场战争。每个人都要关注案情的细节、分析证词、回忆证人的一举一动,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从最初工程师的怀疑,其他陪审团成员开始认真审视这个案件,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推论和观点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选择。有人对证人的证词表示怀疑、有人对证人的动作表情有异议、有人对证物有看法,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表现了出来。所有人的生活经历也在讨论中一点点展示给观众: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与自己的儿子不合、退休老警察因为自己的工作经历对贫民窟的年轻人总是鄙夷。这些偏见都蒙蔽了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那个孩子是凶手,放弃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但是,其他人却对案件的疑问越来越多,许多证词都站不住脚,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男孩是无罪的”这一观点。最后,所有人都摒弃了自己内心的偏见,行使自己神圣的权力,投出了毫无偏见的一票——无罪。

图1电影《十二怒汉》

二、偏见的定义

关于偏见的定义有很多,安布罗斯.比尔斯在《魔鬼词典》中说:“偏见是一种没有明显依据的易变的观点。”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中定义偏见的本质: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负面的预先判断。奥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偏见的本质》说“基于错误和顽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恶感”所谓偏见,基本有这三种特质。

第一种偏见的特质:无实证的揣测。又可称为预先判断。指一个人在欠缺实证、调查,掌握充分论据之前,就「预先」做出自己的喜好、倾向或看法。

e.g.女生的数学能力没有男生好。

第二种偏见的特质:渲染主观看法。又可称为认知偏误。通过极为单薄的经验,或者不具有足够代表性的事实,就做出对群体以偏概全的解释。

e.g.美国人比英国人没文化。

第三种偏见的特质:选择性接受。又可称为确认偏误。当我们有了一个看法,即使我们知道自己的看法过于片面,仍选择性的接受对我们有利的解释,而忽略、排除那些反对我们的证据,甚至反对者。

e.g.民主制度一定比较好(但明明也有关于民主制度不好的观点)。

因此,我也想对偏见下一个定义。偏见是一种极为主观,缺乏客观实证的个人见解,并且将这种见解扩大解释为普遍事实,做为价值衡量的标准。

三、产生偏见的主体特点

偏见的类型有很多,如种族偏见,性别偏见,自动偏见,在社会心理学教材上都有具体描述,因此我就不加赘述了。在这里我想谈谈产生偏见的主体,也就是每一个个体有什么特点?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偏见和认知能力的关系成反比,亦即认知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有偏见。然而,心理学家布兰特和克劳福德对5914位美国民众进行实验,发现无论认知能力高低,凡人皆有偏见。两者的差异在于偏见的倾向不同,高认知能力的人,他们的偏见更多是对社会有影响的人,譬如他们反对种族主义者,反对操纵经济的华尔街操盘手。低认知能力者的偏见,则多是族群之间的偏见,更多的偏见在于区分你我。对于和自己处于同一族群的对象给予正面的偏见,对于和自己异类的群体给予负面的偏见。此外,高认知能力的人,更倾向于强调个人意志的重要性,也就是相信每个人都有选择。譬如对于贫穷的议题,高认知能力者更相信一个人的贫穷是咎由自取的结果,而忽略了某些人在环境中的身不由己。四、偏见的动机过程

奥尔波特在《偏见的本质》对动机过程的讨论分为三个主题:心理动力机制、人格和宗教。物质欲望和自尊需求可以通过投射和寻找替罪羊这样的心理动力机制来满足,而由这种需求所引发的焦虑感或威胁感会促使人们寻求“精神支柱/依靠”,它向内作用于个体人格,导致人类群体分化出不同的人格类型:偏见型人格和包容型人格;它向外,使得个体向社会制度(例如宗教)寻求庇护,而宗教内在化后,将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奥尔波特讨论的心理动力机制包括投射与寻找替罪羊。投射,是指“一个人认为某一外群体具有某些特质,并因这些特质而憎恶该群体,事实上是该个体因为自己身上同样的特质而深受困扰”。人们将一些不良特征投射到外群身上,仿佛这些特征与自己无关,同时对外群的偏见和歧视也因此而顺理成章。与投射相似,寻找替罪羊也是偏见的一种极端体现,即某一外群因为被看做是内群不幸的源头而受到不公正的责难。奥氏将“人格”视为是偏见的基本决定因素,但人格无力解释为什么某个群体全体成员的偏见态度通常具有一致性,也无法对“偏见怎样在社会中达成共识”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在纳粹德国、在南非,人们表现出一致的种族态度与行为,尽管他们的心理特质是各异的。偏见的历史特异性是其理论的另一盲点。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反犹主义在十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了令人发指的极端;1942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发生了快速的转变。可见,偏见在历史上的跌宕不可能归于人格。

图2替罪羊

五、偏见一定是消极的吗?

我们时常将偏见和偏好视为无知的产物。但是,偏见是一个存在的事实,我们建构自己的世界观,这本身就是形成偏见的过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偏见的存在使得人们更容易组成群体。心理学家保罗.布鲁姆试图告诉大家,偏见时常是天生的、理性的......甚至是有道德的。在一定程度上我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偏见是天性,也是生存的能力之一。如果没有偏见和风俗习惯的帮助,我可能无法找到穿越房间的路;也无法知晓自己在不同条件下要做出怎样的行为反应,也无法体会人生关系中的任何感觉。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通过对婴儿的研究,发现人们从小就懂得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辨别好坏,区分你我。这种区分群体的认知活动,其实是一种人的天性,也是一种偏见。生存需要建立基本的认知经验,譬如我们更喜欢照顾我们的人,讨厌经常忽视我们的人,从中建立信赖关系。

六、偏见的危害

我们的人生经历成就了我们的现在,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造就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法。但是,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偏见和我们如影随形。小的偏见无伤大雅,譬如一个人认为打牌就是要穿红色等刻板意象。但有的偏见却可能造成对群体的危害,譬如种族、性别等歧视。当我们做出一些决定和选择时,偏见就会把我们引向一条死路。大多数时候,偏见只会影响我们个人;但是,如果个人被赋予一项重大权力,要对一个不相关的人负责时,偏见就有可能变成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刃。在《十二怒汉》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偏见是怎样披着真理的外衣为所欲为。那个男孩是贫民区的不良少年,声名狼藉,他的父亲被人杀害,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凶手。陪审团的很多人只是凭着貌似合理的依据就认定这个男孩是杀人凶手;有些人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只想赶快结案,然后去享乐,全然不关心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过往经历,内心存在先入为主的成见,也认定男孩就是凶手。若不是那位仗义执言的工程师,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后果。在他的坚持下,案情讨论得以进行,每个人开始关注案情的细节、证词、证物、证人的举动。又比如,在“二战”期间,纳粹政府通过法律来强化他们带有的偏见性信念,把犹太人看做是劣等人并企图消灭其文化,他们总共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

图3纳粹屠杀犹太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