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海陆分布教案3 中图版-中图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海陆分布教案3 中图版-中图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1节海陆分布1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接触过世界地理知识,对本节内容已有一定了解,但学生在学习方法、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

基于此,这堂课的设计打破常识科“看书背题”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问题—活动—探究”的课堂模式,利用网络资料、白板、多媒体课件,通过读图、析图、填图、画图、展示等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读图中学习,从析图中总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地图’,培养学生用地理方法记忆地理事物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2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学生运用地图等资料能够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分布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合作精神。

3重点难点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2. 学生运用地图等资料能够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分布特征。

解决办法是:通过指图、读图、填图练习。

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猜谜语,导入新课环节一猜谜语,导入新课教学内容:说它象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

人物、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

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

天天围着太阳转,猜猜它是什么球?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幻灯片活动2【讲授】世界海陆分布环节二进入新课世界海陆分布教学内容:1.海陆面积比例2.海陆分布特点3.小结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活动设计:读海陆面积饼状图读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在读图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活动目标:读图提取信息运用地图分析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加强学生的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幻灯片活动3【讲授】七大洲环节三七大洲教学内容:了解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活动设计:参考课本P49,地图册P30,完成表格概念世界最大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活动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加强学生阅读地图等资料的能力和小组团结协作的能力媒体使用及分析:幻灯片和白板交替使用急哦啊学内容:2.关于概念的练习教学设计:在图上连线活动目标:学以致用媒体使用及分析:看图用白板工具中的放大镜连线用白板中的书写笔教学内容:3.找到亚欧大陆、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的位置活动设计:读东西半球图找到亚欧大陆、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活动目标:加强学生读图能力媒体使用及分析:订正答案用的是白板工具中的播放文件,连线用白板中的笔教学内容:4.认识七大洲活动设计:出示七大洲空白,学生指图说出起大洲活动目标:加强学生读图能力媒体使用及分析:幻灯片教学内容:5.七大洲的形状和面积活动设计:出示七大洲轮廓图认识形状,并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亚洲、非洲的轮廓活动目标:加强学生画图能力媒体使用及分析:白板工具中的书写窗口投影仪白板工具中的窗口播放器教学内容:6.七大洲的面积活动设计:学生看图回答问题面积最大的大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是?纬度最高的大洲是?活动目标:加强读图媒体使用及分析:幻灯片白板工具中的播放文件教学内容:7.习题活动设计:出示东西半球图出示七大洲空白图,填图活动目标:巩固知识点媒体使用及分析:幻灯片,白板中的批注教学内容:8.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设计:合作探究1.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2.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3.赤道穿过的大洲: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5.纬度最高的大洲:活动目标:加强小组合作媒体使用及分析:幻灯片活动4【讲授】四大洋环节四四大洋教学内容:1.四大洋的景观图活动设计:看图感受四大洋的不同活动目标:从景观图上找区别媒体使用及分析:幻灯片教学内容:2.四大洋的形状和面积活动设计:看图找出面积最大的海洋、面积最小的海洋。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学案【新教材】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学案【新教材】

备课本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中图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1、日出或日落的挂图。

2、注明地球、月球旋转轨道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挂图或反映地球、月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录像带。

3、地球仪。

4、转椅一把。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白天就到来了,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太阳从西方落下,黑夜就降临大地。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日出、日落图,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2、提问:(1)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出了什么现象?(2)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3、谈话: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就交替着循环出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导了地球昼夜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了解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情况。

(1)谈话: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它们在宇宙中的相对位置及地球、月球的旋转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地球、月球在宇宙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关录像)闭着眼睛想一想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情形。

(2)提问: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2、观察实验,探求地球昼夜变化的原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月球绕着地球运动。

那么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什么运动造成的呢?教师演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2)提问:从地球仪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地球在绕太阳转动的同时还进行着什么样的运动?(3)讨论:你认为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于什么运动造成的?(4)谈话: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弄清这个问题。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王民主编)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王民主编)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王民主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3.能够分析自转和公转对地球表面、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4.提升学生对地球及其周围天体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2.自转和公转对地球表面、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和区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深入探讨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及其机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分析其对地球的影响。

2.实验法:设计简单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机理。

3.互动探究法:借助互动式课堂,让学生分组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1.1 概念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中心轴线旋转的现象,也叫地球日运动。

地球自转周期大约为23小时56分。

1.2 影响地球自转对生态环境、气候和地球表面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给地球带来昼夜变化。

•使大气层形成风力和海洋发生水流,影响气候和环境。

•形成地球自转偏振和科氏力影响运动方向。

2. 地球的公转2.1 概念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的现象,也称为地球年运动。

地球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2.2 影响地球公转是保证地球定居太阳系运动规律的基础,同时也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产生影响,如:•形成不同的季节变化,影响生态环境和气候。

•影响地球磁场、辐射环境和宇宙射线。

六、教学步骤1. 地球的自转1.1 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自转现象,分析自转对地球的影响•给学生展示地球的自转位置、自转方向和自转速度等现象。

1.2 简单实验•运用小球和绕圆心转动的旋转台,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的自转现象,帮助理解自转的概念和机理。

2. 地球的公转2.1 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公转现象,分析公转对地球的影响•结合季节变化的原因,让学生深入理解公转的概念和作用2.2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提出不同观点,与同学互动交流七、教学反馈•回顾自转和公转的主要概念和作用•对学生进行简单测试,检查掌握情况•总结课堂内容,明确下一步研究方向八、教学拓展•了解太阳、月球和其他星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与人类当前的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地理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详细过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观测仪器和测量方法也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等特征;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观察和思考的方法,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学会使用地球仪等观测工具,观察和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演示法:使用地球仪等教具,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3.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思考。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准备一个地球仪,用于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2.PPT:制作PPT,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图片和知识点。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观察数据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相关推荐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

2.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年降水量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并能获取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正确结论。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及相关资源分析、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

【重点与难点】1.我国气温的特点,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2..读图、识图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看视频:冬季的广州和哈尔滨同一个季节,为什么广州和哈尔滨的景色有如此大的差异?导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16℃-(-28℃)=44℃)特点:南北温差大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2)思维拓展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探寻原因成因①:纬度位置的影响中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近50度,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至使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昼长越短。

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北方昼长比南方短,太阳照射时间短,所以北方得到的热量少于南方。

成因②:冬季风的影响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使北方降温幅度大。

距离和地形对冬季风的消弱与阻挡,冬季风对南方影响小。

这些加剧了南北温差。

(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28℃-16℃=12℃)全国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20℃)特点:普遍高温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2)思维拓展: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一些,北方昼长比南方长一些,北方得到的光热与南方相差不大。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海陆分布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2、海陆分布二、七大洲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

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1、概念:海峡2、分布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

(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略)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生:阅读、看图C、D、E。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用过去所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并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连续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造成影响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对淡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和我们日常生活较为密切,许多内容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法”。

通过“角色扮演”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活动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2.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图片,准备相关投影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教师: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请闭上眼睛想象:青山削翠,流水潺潺,飞泉瀑布,水天一色,相映成趣,好不惬意,我们好像听到高山对流水说:高山仰止,流水不断;流水对高山讲:万流归宗,生命永恒!(学生听音乐跟随老师一起体会。

)板书课题:第三节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新授:(1)水资源的概念和作用。

(学生看书并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教师总结。

)明确:水资源概念广义:包括海水在内的地球水量总体。

中图版地理初二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初二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第三节中图版地理初二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教材剖析】本课时所学内容,是中图版天文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散布〞的〝第三节海陆变迁〞;依据的课程规范有两条:〔1〕举例说明地球外表陆地和陆地处在不时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结构学说的基本观念,说出生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散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课时内容包括〝海陆的运动和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结构〞。

本节是第二节«海陆散布»的延续和深化,以海陆的变迁为主题,对海陆轮廓是怎样构成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散布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展开讨论,着重说明了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学说的一些基本观念。

本节教学内容有两个清楚的特点:一是在教学内容中贯串迷信史教育及迷信肉体的培育;二是强调以求证和探求思绪来组织教学内容。

为了达成这一节的学习目的,在设计教学时从现象和实例入手,依照求证和探求的思绪步步深化,层层展开。

【教学目的】1.举例说明地球外表陆地和陆地处在不时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了解板块结构学说的基本观念,培育求真务虚的迷信探求肉体和创新实际才干。

3.了解火山、地震的成因,说出生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散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养成迷信探求的良好习气,培育创新肉体和实际才干。

4.了解板块结构学说的构成进程,培育尊重迷信、不畏威望的迷信肉体和质量。

【教学重点】1.说明地球外表陆地和陆地处在不时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了解板块结构学说的基本观念。

3.了解火山、地震的成因,说出生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散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1.了解板块结构学说的基本观念。

2.了解火山、地震的成因。

【教学方法】自学指点法、讨论法、模拟实验法等【学法指点】自主学习、协作探求等【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橘子、小刀、书本、木棍等【教学进程设计】本节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宗旨,以改动先生学习方式为打破口,遵照天文教学规律,教学活动联络生活实践,倡议自主、协作学习,充沛发扬先生学习的自动性、发明性,培育先生的创新肉体和实际才干,为最终构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才干打下良好基础,重点采用读图剖析法和模拟实验法,在教员的引导下,让先生展开活动,完成学习内容,并注重实施教学重点,打破教学难点。

聚落-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

聚落-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

聚落-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聚落的概念并能分类。

2.了解人类在聚落形成中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3.掌握聚落发展的因素和条件。

4.理解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2.人类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

3.聚落的发展条件和因素。

教学难点1.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特点的理解。

2.聚落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教学步骤1.初步认识聚落:“小型的、人口密集的、有固定居住地的人类社会”,了解聚落的分类。

2.了解人类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如水源、交通等条件的重要性。

3.探讨聚落的发展条件和因素,如地形、气候等因素对聚落的影响。

4.理解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如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等。

5.探究聚落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聚落的地理位置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地形和气候条件对聚落的构成产生的影响等。

6.总结聚落问题,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强调聚落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堂活动1.群体讨论: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聚落的分类,学生可以讨论不同的观点和提出自己的想法。

2.实地考察:学生到周边的聚落考察,借鉴教材知识进行观察和分析。

3.问题解答:学生在课中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标准1.能正确描述聚落的性质和分类。

2.能理解人类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

3.能从居住环境、气候、地质、交通等方面分析影响聚落的因素。

4.能够应对的聚落现象,了解聚落的构成和规模对应的特征。

5.能够与地理环境结合,解释聚落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评估方式1.课堂讨论,通过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学生提交作业,通过作业考察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中学地理8年级上册》2.课件和练习材料。

六、教学建议本教案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聚落的概念和分类深入认识,了解人类在聚落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聚落的发展条件和因素以及理解聚落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3海陆变迁-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3海陆变迁-中图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三节海陆变迁第三节海陆变迁【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

2.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3.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理论的基本观点。

4.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例图片,探究并归纳总结出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理论,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通过实验演示板块运动,理解理解火山地震发生的基本原理,并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学习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论证,直到被世人公认的过程,以及魏格纳的执着与创新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机会与成功总是垂青于敢于创新、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理解火山、地震的成因,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难点:理解火山、地震的成因,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法】自学指导法、讨论法、模拟实验法等【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达标体验】明智之选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汪洋,说明海洋可变为陆地B、地震、火山活动可在短时间内改变地形C、台湾海峡底部有古代森林遗迹,说明陆也可变为海洋D、大地非常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2.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成( )A、五大板块B、六大板块C、七大板块D、八大板块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挤压形成的(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4.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日本国土狭小B、日本经济发达动C、日本人口众多D、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小小预言家用板块构造学说预测下列现象:1.喜马拉雅山会长高吗?2.地中海会变大还是变小?3.红海会变大还是变小?。

初中地理中图版教案

初中地理中图版教案

初中地理中图版教案年级:初中八年级学科:地理教材:《初中地理中图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和主要地理分区。

2. 使学生掌握世界各大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世界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

2. 世界各大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教学难点:1. 世界的地理分区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

2. 各大洲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

2. 提问:请大家来说说对世界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有什么认识?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的地理分区。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世界的地理分区,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2. 讲解各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四、案例分析1. 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人口最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

2. 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洲,地理环境优越等特点。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世界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和主要地理分区。

2. 强调各大洲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请大家来说说世界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和主要地理分区。

2. 提问:请大家来说说各大洲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讲解1. 讲解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大洲的发展状况和地理环境。

三、互动环节1.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版)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目标:认识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能力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

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关键点: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海陆分布是关键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初中地理教案中图版

初中地理教案中图版

初中地理教案中图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八年级教材:《初中地理》图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对亚洲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地理素养。

4. 引导学生关注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增强国际视野。

教学重点:1. 亚洲的基本概况。

2. 亚洲的地理特征。

3. 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1. 亚洲地理特征的详细理解。

2. 亚洲各国发展状况的深入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图版。

2. 课件。

3. 地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亚洲吗?请问亚洲在哪里?2. 展示亚洲地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

二、亚洲的基本概况(15分钟)1. 讲解亚洲的面积、人口、国家数量等基本数据。

2. 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东、南、西、北分别与哪个大洲相邻。

3. 强调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三、亚洲的地理特征(30分钟)1. 讲解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2.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亚洲的地理特征。

3.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记忆亚洲的地理特征。

四、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10分钟)1. 概述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如经济、文化、政治等。

2. 重点介绍亚洲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 引导学生关注亚洲各国的合作与发展。

第二课时:一、复习亚洲的基本概况(5分钟)1. 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亚洲有哪些基本概况?2. 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巩固记忆。

二、深入讲解亚洲的地理特征(30分钟)1. 针对亚洲的地理特征,进行详细讲解,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里海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亚洲的地理特征。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亚洲地理特征的理解。

三、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20分钟)1. 讲解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日本、中国、印度等。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借助生活案例,培养学生发现生活、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以及合作探究、科学严谨的学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图文转换以及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教学难点】地球公转所产生的现象【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太阳的东升西落提问: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伴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真的是太阳在转动吗?(学生回答)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在运动。

再问:地球有几种运动形式?(学生回答)明确:两种:一种是自转,一种是公转。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吧!二、新课学习(一)地球的自转提问:坐在行驶的火车里,我们发现外面的电线杆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个现象,你能联想到地球的运动吗?播放视频(学生看视频回答)明确:电线杆向后退去。

同理,从太阳的东升西落我们可以联想到地球是在自西向东转动。

展示地球自转动画图提问: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有什么特征?(学生看图回答)明确: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就是地球自转。

地球旋转的轴:地轴;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自转周期:一天;地球自转结果:昼夜交替展示图片,提问:什么是晨昏线?(学生回答)明确: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一半,于是产生昼夜现象,再加上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活动: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更替图读图,选择此时甲地、乙地和丙地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并连线。

连线:甲地睡觉乙地看日出丙地工作或者学习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更替图提问:甲、乙、丙三地哪里先见到日出?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乙地先见到日出。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版)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目标:认识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能力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

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关键点: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海陆分布是关键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海陆分布(教案)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海陆分布(教案)
承转: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大洲,洲指什么?看看地球上共分为哪几个大洲?
(总结板书)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引学生导读七大洲图完成问题:
承转:看过了大洲的名称位置大小,我们再来一起看一下大洲的轮廓,对于地理事物的轮廓,我们一般通过简化、想象来辅助记忆。不要纠结老师说的像不像,你可以随意去想象,只要记住即可。(亚洲像斗败了的公鸡,非洲“肥7”,北美洲:倒置的熨斗,南美洲大鸡腿,南极洲小鸭子,穿着高跟鞋的欧洲骑士,小乌龟大洋洲)通过习题进行检查。
课题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海陆分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洋面积比例。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3、 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的名称、位置、海廓和分布特征。。
4、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学生回答
记忆
读图对比,归纳
读图对比,归纳
归纳总结,记忆
各抒己见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群岛、洋、海、海峡示意图”并让学生归纳其概念,进而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找出世界之最加以区别
阅读查找
读“东、西半球图”
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说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并牢记七大洲的名称及次序
“一笔画世界”
总结
多媒体展示地球卫星图片,引出加加林的感慨“我们给地球取错了名字,它应该叫水球!”
提问:你觉得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承转:别忙着下结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
(板书:海陆分布)
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师:从这幅世界海陆分布图看,引导学生找出海陆面积的具体数值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模板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的地理奥秘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

2. 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3. 掌握中国的地理区划和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4. 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

5.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

2. 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3. 中国的地理区划和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教学难点:1. 中国的地理区划和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2. 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

教学准备:1.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2. 地图、图片、PPT等教具。

3. 视频资源,如中国的地理特点介绍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和地图引起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 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地理概念和知识。

二、知识讲解与探究(20分钟)1. 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

2. 利用视频资源或教材,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地理特点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地理区划和特点(15分钟)1. 利用地图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理区划,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等。

2. 通过教材和讨论,深入了解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如经济发展、资源分布等。

四、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15分钟)1. 利用地图和图片,向学生展示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2. 通过教材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和其利用情况。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区域差异。

2. 提出问题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拓展他们对地理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区域差异。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预告下节课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章,第一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海陆分布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
类别
面积(亿平方千米)
比例
海洋
3.61
71%
陆地
1.49
29%
地球表面
3.61+1.49=5.1
100%
2、海陆分布
类别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海洋
南半球
西半球
陆地
北半球
东半球
二、七大洲
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
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

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1、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

(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

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

是分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生:阅读、看图E。

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

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板书】2、海陆分布(略)
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
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

师:对。

【板书】二、七大洲
1、概念:(略)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
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板书】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略)
生:读图F、G、H、I进行分析比较。

【板书】3、大洲的大小(略)
师:通过对图I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21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和置,现在我们又来研究地球上的海洋。

承转: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反过来陆地也把海洋分割成若干块,把海洋分成多少块?
生:四块。

【板书】三、四大洋(略)
师: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海峡?
生:四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海峡。

师:对,同学们对课文的预习很充分,那么,这四大洋的名称、大小及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思考、讨论、发言。

(略)
课堂练习:课后的复习题1、2、3题。

师:示出第1、2题的空白挂图。

生:让学生上讲台填,其余在课本上填。

师:巡视学生填写情况。

师:示出第3题的世界政治地图。

生:自告奋勇上讲台指出划定这些界线借助的地里事物名称。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及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

陆地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基本空间,海洋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在21世纪里将是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1、课后查阅世界地图,辨认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

2、收集海陆变迁的证据。

第二节海陆变迁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观察、质疑、假设、验证——
3、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

7、理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贡献。

9、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养尊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习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

三、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方法:质疑、表达法。

五、课时安排: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发掘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

乘转: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察、思考、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活动: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行评价,重点鼓励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

教师引导: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

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师讲述: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生活动: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小论文:已经发生的大地震和火山爆发(附分布图)
第二章多样的世界气候
第一节世界的气温的降水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2、利用有关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温变化规律。

3了解引起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

4、通过回顾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5、利用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引导学生比较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6、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对比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