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生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实验室生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4c64b469dc5022aaea00bf.png)
实验室发生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病源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规范检测活动,建全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控制实验室感染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以预防和减少实验室感染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确保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应层层落实责任制,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及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一旦发生实验室感染,生物安全空发事件,采取应急处置控制措施如下:
1、当发生实验室感染,生物安全事件时,责任科室沉着应对做好控制工作,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并在短时间内报办公室,办公室报领导,领导组织专家对实验室感染、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事件类型制定控制措施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给予保证。
2、责任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配合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a、封闭被病源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源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b、对接触者进行医学检查,对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等进行病源学检查。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接触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d、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措施:包括对接触者作适当治疗,必要隔离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对事故场所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
e、分析调查资料,对发生感染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作出评价,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当确诊为传染病的实验室感染,中心疫情管理科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新发突发传染病实验室检测
![新发突发传染病实验室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725685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e.png)
新发突发传染病实验室风险评估考试【单选】1.实验室活动风险评估中危害程度属于高度的是A: 运输中容器可能破碎B: 注射器误伤造成血液传播C: 冻干菌株开启时产生气溶胶D: 针头突然脱落或拔出时的气溶胶E: 固定、染色时产生的气溶胶【单选】2.下列哪种病原微生物不通过动物传播A: 乙型肝炎病毒B: 炭疽芽孢杆菌C: 布鲁杆菌D: 鼠疫耶尔森菌E: 汉坦病毒【单选】3.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的是A: 黄热病毒B: 汉坦病毒C: 新冠病毒D: 布鲁杆菌E: 尼帕病毒【单选】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实施时间是A: 2008年12月26日B: 2009年7月1日C: 2013年12月31日D: 2014年7月1日E: 2020年10月17日【单选】5.SARS是在哪一年爆发的A: 2003年B: 2005年C: 2002年D: 2009年E: 2012年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考试【单选】1.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核心措施,不正确的说法是()A: 手卫生B: 接触隔离C: 物理降温D: 环境清洁消毒E: 无菌技术操作【单选】2.PCR的荧光阈值一般将PCR反应前()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荧光本底信号A: 5个B: 10个C: 15个D: 20个E: 25个【单选】3.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测定Ct值(),可报告为阳性A: <35B: <37C: <40D: >37E: >40【单选】4.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中的()A: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B: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C: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D: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E: 第五类病原微生物【单选】5.新型冠状病毒的培养应当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内进行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E: 五级新发突发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考试【单选】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不包括A: 肝炎B: 布氏菌病C: 肺结核D: 狂犬病E: 斑疹伤寒【单选】2.以被彻底根除的病毒是A: 麻疹病毒B: 天花病毒C: 出血热病毒D: 汉坦病毒E: 柯萨奇病毒【单选】3.微阵列芯片检测平台的检测项目不包括A: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B: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C: 乙型肝炎病毒分型耐药检测D: 细菌耐药基因检测E: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单选】4.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时间为A: 2小时B: 3小时C: 4小时D: 5小时E: 6小时【单选】5.微流控芯片检测平台的检测项目不包括A: 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B: 细菌耐药基因检测C: 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D: 真菌恒温扩增芯片检测E: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0c1ebd0e83c4bb4cf7ecd1eb.png)
对饮用水水源及周边企业、环境等监测和检验, 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途径。(3)水质检验证实。 (4)饮用者有共同的症状反应。(5)流行病学 调查证实。
[在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中的作用]-2
• 周边环境水源水及末梢水质各项指标的检
呼出气为臭蛋味、部分有机溶剂中毒呼出气有芳 香味、甲醇或乙醇中毒呼出气有酒气.
• (5)口腔溃疡、糜烂可见于急性汞中毒、口服
腐蚀性毒物。
• (6)四肢疼痛,四肢呈手套袜子样感觉异常,
脚底触痛觉敏感,常见于急性中毒所致的多发性 周围神经病,特别见于砷、铊中毒的患者。
[在急性化学品中毒的诊断及原因调查中的作用] -5
[在核(放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4
• 分类:
– 核设施发生的核事故。如核电厂、各类核反
应堆、核燃料处理厂等;
– 放射源意外照射或丢失造成的放射事 故。包括人员受到的超剂量照射事故、放射性污
染事故和放射源丢失事故;
– 核与放射恐怖事件。包括放射性物质散布事
故、核装置或核武器爆炸事件以及攻击破坏核设施 事件等。
急性中毒;多汗见于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农 药中毒;无汗见于阿托品中毒。
[在急性化学品中毒的诊断及原因调查中的作用 ]-4
• ( 3)瞳孔缩小见于急性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
酯类农药、吗啡、安眠药中毒;瞳孔扩大见于阿 托品类、甲醇中毒;两侧大小不等、形态改变等 见于急性中毒性脑病。
• (4)有机磷中毒呼出气为大蒜味、硫化氢中毒
• 案例8-8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
四、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任务
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 在处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任务 在食物中毒处理中的任务(理化) 在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中的任务 在核(放射)事故中的任务 在不明原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任务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4350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6.png)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组织架构和职责•预防和预警•应急响应•信息报告和发布•保障措施•预案的修订和演练•责任和奖惩目录01引言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旨在迅速控制疫情传播,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和经济的影响。
控制疫情传播应急处理预案旨在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疫情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保障公众健康目的和背景定义传染病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分类根据疫情的性质和影响范围,传染病突发事件可分为不同等级,如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等级别。
定义和分类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各类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处理原则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原则,控制疫情的扩散和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适用范围和原则02组织架构和职责指挥机构负责总体协调工作,包括组织召开会议、制定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监督执行情况等。
综合协调组信息管理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治组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发布疫情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负责组织采购、储备、调配各类应急物资,保障现场应急物资供应。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制定救治方案和医疗资源配置方案。
工作小组负责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疫情传播链,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调查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各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社区防控组负责实时监测疫情发展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监测预警组负责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分析,为防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实验室检测组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工作,决策重大事项。
流行病学调查组负责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传播链,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信息汇总和宣传报道等工作。
社区防控指导组负责指导各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医疗救治组负责制定医疗救治方案,组织协调医疗资源,开展现场救治和转运等工作。
实验室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方案
![实验室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100395f111f18582d05a4e.png)
实验室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各种医疗检验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意外情况。
检验科常见的传染病有:艾滋病(AIDS)、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梅毒。
(三)职业暴露概念本预案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意外被可疑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此处所谓可疑传染病病人是指能通过血液、体液接触传播的病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主要是针对艾滋病、梅毒、肝炎等疾病造成的职业暴露。
(四)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制度规范,管理到位;主动监测,反应迅速;积极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
(五)组织机构设立检验科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微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各项工作,医院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助感染管理科做好应急诊疗工作。
1、检验科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院长成员:检验科主任、感染管理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医务科主任、各临床科室主任。
(1)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
(2)组织科室所有人员培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
(3)为科室可能暴露的员工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和安全技术设备。
(4)对职业暴露人员做好经常性监督和评估,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安全操作情况。
(5)建立规范的暴露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健康监督制度,对每一次意外暴露情况作详细记录。
(6)为职业暴露人员提供职业暴露预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2、医院感染管理科(1)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查找原因,制定防护方案。
传染病实验室检测
![传染病实验室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ab4da07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0.png)
传染病实验室检测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传染病实验室检测的流程,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和准确性,保护实验室操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二、实验室设备与设施要求1.设备要求1.1 实验室必须配备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要求的传染病检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核酸提取仪、PCR仪、离心机等,并保持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1.2 实验室必须定期维护和校准所有仪器设备,并做好相关记录。
1.3 所有设备必须在专门的房间或区域中摆放,并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2.实验室空间要求2.1 实验室空间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规定,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
2.2 实验室工作区域应该与其他区域相隔离,以防止交叉污染。
2.3 实验室应当配备合适的废物处理设施,用于处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
三、实验操作流程1.样本采集与接收1.1 严格按照采样规范进行样本采集,并确保采集人员具备相关的培训和证书。
1.2 对于接收到的样本,实验室必须及时登记,并确保样本完整和标识清晰。
2.样本处理与准备2.1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本,实验室必须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处理和准备,包括但不限于核酸提取、标本离心等。
2.2 所有实验操作必须由受过培训和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并记录相关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PCR检测3.1 实验室必须进行合规的PCR实验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样本制备、试剂配制、装置装载等。
3.2 所有PCR仪器必须按照生产商的说明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质控和校准。
四、风险管理与事故应对措施1.实验室风险评估1.1 实验室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1.2 所有实验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实验室操作流程中的风险点,并掌握相应的应急措施。
2.应急事件处理2.1 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的应急事件处理机制,并组织演练。
2.2 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熟悉应急事件处理的程序和流程,并定期进行培训。
3.事故报告与调查3.1 实验室必须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的机制,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记录。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8b085639964bcf84b9d57b62.png)
• 解读
• • • • 突发急性传染病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需要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
--防控成效显著
4
近年来多起突发急性传染病
2003年:SARS
2004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5
2005年: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2006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2007-2010年:EV71相关“手足口病”暴发 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新病毒出血热(布尼亚科白蛉属) • 起初多表现为不明原因疾病
• 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 • 查明病因或危险因素,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 分析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评价控制措施效果 • 加强已有监测系统或为建立新的监测系统提供 依据 • 为类似疾病或事件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 培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 说明:教学内容大量借鉴FETP培训内容,所以所列举的例子不一定为 突发急性传染病,仅作为法介绍,特此说明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
培训目的
•
•
•
掌握:现场调查的主要步骤,调查结果使用注意事项, 调查与控制的关系 熟悉: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基本方法,病因判断的主要 原则,现场预防控制措施的提出 了解: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的使用
培训内容
• 突发急性传染病简述 •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调查 •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处置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程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ef35493551810a6f4248673.png)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程一、目的根据卫生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为减少涉及潜在传染性材料、化学品或有害物质的不利作用和事件的发生,提供实验室内可能遇到与危险相适应的紧急医学处理措施,特制定本规程。
二、使用范围本规定使用于检验科所有实验室。
三、具体内容1、少量的样本溅泼在工作台面或地面时,以0.5%次氯酸钠或过氧乙酸覆盖1小时后洗去。
2、标本离心时试管破裂,应戴手套,用镊子将试管碎片夹出。
离心机内塑料套管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4小时;用2%戊二醛擦拭离心机,半小时后用清水擦净。
3、手和足被样本污染时,以0.2%过氧乙酸洗涤消毒;污染的工作服应立即更换,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交医院洗涤室处理。
4、被大量烈性传染病的病原菌污染时,除采取上述应急措施外,立即封闭现场,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及疾控中心,请专业人员研究处理。
3、误服微生物悬液者,立即用含漱、洗胃、催吐等方式处理;若标本溅入或接触到皮肤上,立即用0.2%过氧乙酸浸泡消毒;溅入眼中者,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每隔1小时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
视具体情况作进一步的针对性处理。
6、除特殊情况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锐器,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
禁止直接用手对任何利器剪断、折弯金属锐器,或重新戴手套从注射器上移去针头。
禁止直接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
如发生针刺、刀割或其他形式的割伤,致伤口与病毒标本直接接触,或带病毒的样本接触到皮肤伤口,应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清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给予必要的预防感染处理。
对于毒性较强的病原体,必须立即向有关负责人报告,根据不同病原体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予较详细的登记。
7、腐蚀品大量溅泼于人身上、应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如溅泼在工作台面或地面上,应及时冲洗台面或地面,执行者应佩带个人防护用品。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处置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7190b66783c4bb4cf7ecd196.png)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一、基本概念及特征(一)相关概念1.突发事件定义为: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危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3.传染病突发事件指各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4.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
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5.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卫生条例》中关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包括:①通过疾病在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危害;②可能需要采取物词一致的国际应对描施。
其中“公共卫生危害”是指具有损及人群健康可能性的事件特别是可在国际传播或构成严重和直接危险(害)的事件,如天花、由野毒株引起的脊灰质炎、新亚型病毒引起的人流感、SARS等。
(二)特征1.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群、规模、事件性质等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由于可能对某疾病的认识缺乏了解,获取的事件信息有限,因此也存在着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应对指施所产生的社会反应不确定性。
2.公共性:事件在其发生区域内或影响范围内,所有人员都有可能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胁或损害。
如传染性疾病暴发,所有易感人群均有发病风险;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通过患者或是媒介引起跨境、跨地区传播,如甲型H1N1流感。
3.严重性:事件的发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给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带来巨大压力,加大了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难度,有时甚至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新发突发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考试答题
![新发突发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考试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10b22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4.png)
新发突发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考试答题1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不包括A.肝炎B.布氏菌病C.肺结核D.狂犬病E.斑疹伤寒请选择:A B C D E2 、上呼吸道感染(RP)测试条检测的细菌是A.百日咳杆菌B.流感嗜血杆菌C.大肠埃希菌D.肺炎链球菌E.立克次体请选择:A B C D E3 、微阵列芯片检测平台的检测项目不包括A.分枝杆菌菌种鉴定B.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C.乙型肝炎病毒分型耐药检测D.细菌耐药基因检测E.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请选择:A B C D4 、以被彻底根除的病毒是A.麻疹病毒B.天花病毒C.出血热病毒D.汉坦病毒E.柯萨奇病毒请选择:A B C D E5 、微流控芯片检测平台的检测项目不包括A.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B.细菌耐药基因检测C.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D.真菌恒温扩增芯片检测E.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请选择:A B C D E2 、“酶胆分离现象”常见于A.肝癌B.恶性贫血C.急性重症肝炎D.急性胆囊炎E.坏死性胰腺炎请选择:A B C D E3 、中国确诊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的时间是A.2013年B.2014年C.2015年D.2016年E.2017年请选择:A B C D E4 、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时间为A.2小时B.3小时C.4小时D.5小时E.6小时请选择:A B C D E地坛医院收治北京首例H7N9患儿的时间是A.2009年B.2013年C.2014年D.2016年E.2017年请选择:A B C D E。
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实验室检测
![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实验室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7973e52ea26925c52dc5bf1a.png)
一般于出现神经症状时采集,查IgM只需一份脑脊液, 而查IgG则需收集两次,时间间隔同前所述。
2、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包装、运送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1
应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推荐保存温度。 这取决于运送时间的长短及不同病原微生物对干燥、温
度、营养、pH值的耐受能力。 用于分离培养细菌的标本应在运送培养基中运送并保存 于合适的温度(如脑膜炎奈瑟菌离体后迅速自溶,容易 死亡。) 能确保目标细菌的存活并抑制其他微生物的过度生长。
血液标本用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分离时,需低温 保存,不能冷冻。用冰块而不是干冰运送。做立克 次体类微生物的全血标本要求干冰保存和冷冻运送。 检测核酸样品的运送要求低温快速。
从标本采集到检测的间隔时间要尽可能短,并尽可能 将标本处于冷藏状态。检测前保存时间较长时则需冷冻标 本防止核酸降解。
3、病原学检测
采样时生物安全的考虑
采样中避免污染对于人员和标本都是至关重要的,应采用防护措施, 注意安全操作。
基本的安全要求如下: 采样戴手套; 采样中尽可能穿防护服; 消毒人员要穿戴防护服和厚橡胶手套; 污染的材料应先消毒后清洗或先消毒后废弃; 使用口罩、护目镜、呼吸面罩,用于防止有高度传染力的可吸 入病原; 特殊情况下可搭建简易焚烧炉,焚烧后将废弃物深埋。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2
用于分离病毒的标本,一般应放在保温容器 (0˚C~4˚C)里,不可放置超过48小时,如不 能立即分离病毒时,应将标本冻存保存。若长期储 存,最好在-70˚C冻存。 如怀疑是寄生虫,所取粪便中加入10%福尔马林 和PVA防腐剂(充分混合)存于4℃,新鲜粪便存 于-15℃。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3
根据临床特征、检测目的,采集不同的标本。 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污染。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样。
突发传染病报告处置流程
![突发传染病报告处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0148d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e.png)
突发传染病报告处置流程一、发现疑似病例医疗机构、个人或其他机构发现疑似突发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即进行报告。
报告途径:疾控中心、卫生行政部门或其他指定机构。
二、接报后处置1. 流行病学调查疾控中心或卫生行政部门派员前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接触史、发病史、症状、体征传染源追踪、传播途径分析易感人群识别、风险评估2. 检疫隔离对疑似病例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
隔离场所:传染病院、隔离病区或指定场所。
医学观察:定期监测体温、症状和体征。
3. 实验室检测采集疑似病例的标本(如血液、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测。
检测目的:确诊或排除特定传染病病原体。
三、确诊后处置1. 病例报告确诊传染病病例后,疾控中心或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向更高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疾控中心报告。
报告内容:病例信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2. 治疗管理根据确诊的传染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地点:传染病院、隔离病区或其他指定医疗机构。
治疗措施:抗病毒、抗菌、支持疗法等。
3. 消毒隔离对确诊病例接触过的环境、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接触者追踪:对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人员进行追踪,监测健康状况。
必要时:对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防止进一步传播。
四、疫情控制1. 传播途径阻断采取措施阻止传染病进一步传播,包括:隔离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加强消毒和卫生措施限制人员聚集和流动2. 疫苗接种对易感人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
疫苗接种范围:根据特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感染风险确定。
3. 公共卫生教育向公众宣传传染病知识、预防措施和就医途径。
提高公众对疫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五、其他措施成立应急指挥部,统筹疫情防控工作。
调拨医疗资源,保证疫情防控所需。
保障医疗人员个人防护,减少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疫情信息,接受舆论监督。
检验科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
![检验科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71534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3.png)
一、总则为保障检验科实验室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检验科实验室正常、安全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重大传染病疫情;2.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3. 化学危险品泄漏;4. 突发停电、停水、火灾等事故;5. 人员意外伤害;6. 其他可能对实验室正常运作造成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
三、组织架构及职责1. 成立检验科实验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小组成员及职责:(1)组长:检验科主任,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副组长:检验科副主任,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
(3)成员:检验科各科室负责人、相关技术人员等,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具体任务。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件报告(1)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现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向组长报告。
(2)组长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初步判断与处置(1)根据事件性质,初步判断事件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
(2)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立即隔离疑似病例,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3)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立即隔离污染区域,对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4)对化学危险品泄漏,立即采取隔离、吸附、中和等措施,控制泄漏范围,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5)对突发停电、停水、火灾等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援。
3. 应急处置(1)根据事件性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严格执行隔离、消毒等措施,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对污染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对相关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4)对化学危险品泄漏,采取隔离、吸附、中和等措施,控制泄漏范围,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5)对突发停电、停水、火灾等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援。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流程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7c80f2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f.png)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流程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流程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检测流程是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治措施,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00eca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7f.png)
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篇一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存在突发传染病疫情在我矿发生、传染,保障职工的身体安康和矿的平安消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施行方法》、《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急预案》等有管法律法规,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适应范围本预案中的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法定管理甲、乙、丙三类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惹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对安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疫情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康的事件。
二、根本原那么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传染病防治原那么,提供警觉,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控制传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防止传染病在矿传播和蔓延。
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突发应急事件应急工作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响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那么,施行属地管理和依法管理的原那么。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1、突发传染病疫情指挥部领导组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 ** **2、主要职责1〕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小组,统一行动;2〕报告上级部门,与上级应急组织机构进展联络,通报传染病疫情情况;3〕批准成立现场处置指挥部,批准现场处置方案;4〕评估事态开展情况,决定升高或降低戒备级别;决定是否恳求上级或外部救援;5〕决定本矿涉及传染病的人员隔离数量,决定是否恳求地方政府组织对周边群众进展隔离;6〕适时发布公告,将疫情的原因、处置情况公布社会;7〕宣布应疫情完毕。
3、应急与相应组织人员职责总指挥:对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传染病防治原那么,开展工作。
副总指挥: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全力配合总指挥工作。
检验科重大传染病应急预案
![检验科重大传染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0235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f.png)
检验科重大传染病应急预案重大传染病的爆发是一种严峻的公共卫生事件,因此,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科学、高效地应对重大传染病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检验科重大传染病应急预案。
首先,完善预警机制是科学应对重大传染病的基础。
预警机制应具备灵敏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针对重大传染病的监测系统应该与疾病预警系统联动,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疫情信息。
此外,应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包括传染病的可疑报告数量、感染范围扩大速度、病例死亡率等,以便及早发现和评估疫情风险。
其次,应建立完备的应急组织结构与指挥体系。
应急组织结构包括指挥部、分指挥部和支撑部门。
指挥部应由相关领导担任,具有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分指挥部负责各个领域的专业指导和领导小组的工作协调;支撑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
指挥体系应遵循统一指挥、分层负责的原则,确保指挥决策的高效和执行的科学。
第三,要建立科学的防控措施。
对于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应综合考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传播速度和感染力等因素。
一方面,要加强个体自我防护意识的宣传,如佩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等;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感染者追踪和隔离措施,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减少感染源的扩散。
此外,还应制定针对性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措施。
最后,要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
针对重大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应包括预防知识、疫情信息发布和应对措施等内容。
社会大众应该了解重大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掌握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接触传染源。
此外,要组织专家进行现场答疑解惑,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增强公众的信心和动力。
总之,检验科重大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应该具备灵敏的预警机制、完备的组织结构与指挥体系、科学的防控措施和有效的宣传教育。
只有通过科学应对,才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减少重大传染病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学校传染病实验室管理制度
![学校传染病实验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9f57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7.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实验室安全责任1. 实验室主任为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1. 实验室布局与设施(1)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空气质量。
(2)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洗眼器、急救箱等。
(3)实验室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2)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应定期对生物安全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实验室化学安全管理(1)实验室应配备化学药品专用柜,分类存放各类化学药品。
(2)实验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品。
(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化学药品的性质和使用方法,防止事故发生。
4.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2)实验室废弃物应存放于专用容器内,不得随意丢弃。
(3)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确保废弃物处理工作安全、规范。
四、实验室人员管理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3.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五、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1. 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 实验室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配合调查处理。
3. 实验室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室在处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任务
重点介绍: 现场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包装、运送 病原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 核酸检测 现场快速检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他检测方法
1、现场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采样时生物安全的考虑 采样时间 采样容器 采样标本的标识 各种标本的采样方法
的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测与诊 断、预防与控制(包括疫苗)、药品研究等 方面。 病原学研究包括病原的鉴定、病原体分子生物 学、病原体可能的来源、病原体致病机理等。
实验室在传染病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实验室检验结果。 传染病的诊断应包括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病史、体格
检查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等。 病原体的检出是确诊传染病的主要依据。 应尽一切可能分离到病原体,特别是细菌、真菌等。
咽拭子:
咽拭子: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 桃体及咽后壁(适度用力,避免触及舌部),将拭子头浸入含 3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即擦拭 扁桃腺及咽后 壁
鼻拭子:
鼻拭子: 分两次,每次用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轻轻插入 一侧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两次拭子浸入 同一含3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各种标本的采样方法-2
临床标本的采集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用于细菌或病毒分离或检测抗原用的
标本。 如:粪便、咽拭子、痰液、尿液、血液、脑
脊液等; 另一类标本是用于病原抗体检测的标本。 通常包括血液和脑脊液。
用于检测抗原的标本采集方法-1/3
①粪便标本的采集 应在急性腹泻期及用药前采集自然排出的粪便,挑 取粘液或脓血部分。液状1~3;成形约5g。 ②咽拭子、含漱液或痰液的采集 令患者仰头张口,用压舌板压舌,将无菌棉拭子伸 入口腔涂抹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数次后,放入 2’s液试管中。含漱液使用生理盐水(0.9%), 先让病人咳嗽,然后以含漱液反复冲洗咽部1分钟, 漱毕直接吐入试管内。肺部感染以清晨第一口痰为 最佳。 ③脑脊液 在无菌条件下由腰椎穿刺,用无菌试管收集3~5, (作厌氧培养时标本应注入厌氧瓶内),操作最好 在医院内由有经验的医生按腰椎穿刺术进行。
用于检测抗原的标本采集方法-2/3
④血液样本的采集 作血液病原培养时,严格用无菌穿刺法采静脉血,移入无菌的有螺口的 抗凝的容器或培养瓶中送检。 ⑤尿液采集 关键是无菌操作并在用药前采集。主要是中段尿采集法,先用肥皂水清 洗外阴部,再以无菌水洗净,一般取首次晨尿的中段尿10~20于无菌试 管内。 ⑥皮肤样品采集 大多数皮肤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体格检查和临床病史 ,不需要采集标本。 在诊断不明确、表现异常等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采集皮疹或皮肤病变 标本。
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
实验室检测 商洛市 魏惠芳
2014.10.
主要内容
一、实验室在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 二、实验室在传染病疫情中的任务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与实验室之
间的关系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验原则
一、实验室在传染病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实验室在传染病疫情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离不开实验室
在暴发调查中个案调查的信息应和标本同时收集, 并且能够互相符合。
每个患者应用惟一的统一编号,它是实验室结果和 标本及患者之间的联系,能够准确影响到进一步的 调查及对疫情的控制措施。
采样标本的标识-2
其他信息如病人信息(年龄、性别、完整地址), 临床资料(发病日期、临床症状、治疗史、可疑的 发病原因、采样前是否用抗生素),急性或恢复期 标本,症状类似病人的其他标本。
采样时生物安全的考虑
采样中避免污染对于人员和标本都是至关重要的,应采用防护措施, 注意安全操作。
基本的安全要求如下:
采样戴手套;
采样中尽可能穿防护服;
消毒人员要穿戴防护服和厚橡胶手套;
污染的材料应先消毒后清洗或先消毒后废弃;
使用口罩、护目镜、呼吸面罩,用于防止有高度传染力的可吸入病原;
对容器基本要求是选耐用材料制成,容器包 装好后可防渗漏。
能承受空中地面运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温度 和压力变化。
采样标本的标识-1
标本标签内容应齐全。 包括种类、原始采样容器、标本性质、数量、运送
人和接受人及其包装日期、运输日期、统一的识别 编号及病人联系方式、姓名、检验目的、临床诊断 等信息。
特殊情况下可搭建简易焚烧炉,焚烧后将废弃物深埋。
采样时间-1
一般在怀疑细菌感染时应尽量在急性发病期和使用 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否则 这种标本在分离培养时要加药物拮抗剂。
例如使用青霉素的要加青霉素酶,磺胺药的加对氨 苯甲酸。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需要采 集的标本种类、检测目的、采样时间及采样要求也 不尽一致。
病毒感染因病原不易被检出,培养需较长时间,一 般实验室难以开展病毒分离工作,因此在大多数情 况下依赖免疫学试验而确立诊断。此外,还有分子 生物学检测、影像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
实验室在传染病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总之,实验室在确认疫情性质、追踪传染病 的来源、摸清潜在的传染源、为感染者寻找 有效的治疗措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收标本的实验室也应记录接收日期和时间、接受 标本者的姓名、标本性质和状态等。
这些信息都是解释检验结果所必需的。
各种标本的采样方法-1
尸体标本 采集有病理变化的脏器或组织;如:肺、肝穿刺。(病原学研
究死后<6h ,病例检查<24h。同种组织每一部位至少采集 3份标本。) 临床标本 根据临床特征、检测目的,采集不同的标本。 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污染。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样。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如结核病人的干酪样痰液等。
采样时间-2
例如伤寒病人应在发病早期未使用抗生素 之前采血培养,在2~3周时停用抗生素 2天后采粪便培养。 作病毒分离和病毒抗原检测的标本,应在 发病初期和急性期采样,因为此时病毒在 体内大量繁殖,检出率高,病毒分类标本 最好在发病1~2天内采取。
采样容器
采集标本应使用无菌容器,一个标本一个容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