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2氧化和燃烧教案

合集下载

氧化和燃烧教案

氧化和燃烧教案

氧化和燃烧教案【篇一:燃烧教学设计】燃烧教学设计一、前期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燃烧”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氧气和氧化”。

《空气和生命》这一单元是综合性很强的一个主题,涉及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这几个框架的内容,而“氧气和氧化”这节课分为3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三课时的内容,教材之前已经对空气的组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学习了氧气的相关性质,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也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将学习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连接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铺垫。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燃烧、特殊的燃烧——爆炸、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与方法这四部分。

它在内容编排上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通过小学《自然科学》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经验,学生对燃烧、灭火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之前的对于空气组成与氧气性质的学习也为这节课的学习垫下基础,总之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可是,对于燃烧的具体条件等知识,学生并不了解。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向青少年的过渡期,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理论分析和推理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感知和体验。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燃烧的定义与条件,灭火的技能教学难点:燃烧的三个条件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燃烧的事例能说出燃烧的定义,知道爆炸是特殊的燃烧通过实验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能说出着火点的概念理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2、过程与方法会准确判断不同的火灾应采用的灭火方式学会火灾中应变及逃生的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燃烧条件与灭火方法的比较,以及燃烧和爆炸利弊的分析,明白事情具有两面性,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2氧化和燃烧第三课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2氧化和燃烧第三课时

第二节氧化和燃烧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爆炸、缓慢氧化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在学生了解以上氧化反应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

其实自然界中有许多物质会与氧气反应,你能举例吗?讨论后小结并引出: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如铁生锈、生物呼吸、铜生锈等与氧气反应是缓慢进行的,有些短期内还不易察觉,我们叫缓慢氧化。

而有些如镁带燃烧、硫燃烧则进行得相当剧烈,是快速氧化。

燃烧:【问题讨论】为什么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怎样使铜片上红磷燃烧?怎样使热水下白磷燃烧? 演示实验:热水下白磷的燃烧由上述实验可知,欲使可燃物质燃烧,需具备什么条件? 燃烧的条件: 三、燃烧的现象1.可燃物不同,性质不同,决定燃烧的现象不同。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问题讨论】请问:油库、面粉厂、锯木厂、纺织厂、矿井、煤气站等地为什么要严禁烟火?下列说法:①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⑤ 下列标志你认为可以贴在加油站的标志是( ) A、① B、② ④ C、① ④ D、①③④1.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的相同点是( ) (A )都产生热 (B )都发光 (C )都很剧烈(D )都需达到着火点 2.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 )酒和醋的酿造 (D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3.白磷的着火点40 ,少量白磷应保存在 ( ) (A )冷水中 (B )氧气中 (C )空气中(D )煤油中 4、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引起的是( )A、采摘来的茶叶堆在一起会发热 B、汽油遇火燃烧 C、打足气的车胎在热天爆破 D、锅炉爆炸。

3.2氧化和燃烧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3.2氧化和燃烧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6. 请解释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通常表示为可燃物与氧气反应生成新物质,例如木材燃烧的方程式为C + O2 → CO2。
7. 请解释燃烧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答案:燃烧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包括火焰颜色、烟雾产生、热量释放等。结论是燃烧过程中,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同时释放光和热。
4. 科学态度:学生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态度。
5. 知识应用:学生将能够将氧化和燃烧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6. 表达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将得到锻炼,他们将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能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氧化和燃烧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氧化和燃烧是什么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氧化和燃烧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化学反应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氧化和燃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8. 请解释氧化和燃烧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答案:氧化和燃烧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包括燃烧化石燃料,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动能。例如,燃烧煤炭产生热能用于发电,燃烧汽油产生动能用于汽车行驶。
9. 请解释氧化和燃烧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氧化和燃烧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氧化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例如,燃烧垃圾产生热量同时减少垃圾体积,氧化有害气体减少空气污染。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浙教版-科学-八下-3.2 氧化和燃烧 参考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下-3.2 氧化和燃烧 参考教案
【小结】
实验现象:(略)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要有氧气参与;
二、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着火点: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
5、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地自发燃烧叫自燃。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得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会自发地
【解释】燃烧的三个特点:1)发光、发热;2)剧烈;3)氧化反应
3、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引起爆炸。
【讨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人类对爆炸的利用你认识多少?
4、燃烧的条件:
【实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碳+氧气--二氧化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有些进行得非常剧烈,如硫的燃烧,铁在纯氧中的燃烧。有些进行得缓慢,如呼吸作用、生锈过程、塑料和橡胶制品得老化。
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二、缓慢氧化与燃烧
1、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就是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铁生锈等。
课题
氧化和燃烧
日期
教学
目标
1、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
2、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3、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
难点
燃烧
一、氧化反应
【讨论】怎样预防自燃?
三、灭火与火灾自救

八年级科学下3.2氧化与燃烧教学设计

八年级科学下3.2氧化与燃烧教学设计
取决于:可燃物所处空间大小和是否气态生成物产生。
[思考]爆炸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吗?
[思考与讨论]
爆炸虽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它也能为人类服务,你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
爆炸
学生总结:轮胎爆胎、高压锅爆炸
(物理变化)
学生回答
定性爆破、建筑公路爆破
课堂
小结
[思考与讨论]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PPT]展示不同物质着火点的表格
3.补充
扑灭森林大火,有一种方法是设置隔离带。你能解释一下原理吗,这个实例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
[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燃烧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分别是可燃物、助燃剂(常见为氧气)、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教师]
现在你能解释刚才的实验中为何水中的白磷,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了么?
S-T-S-E
能列举生活中的氧化现象、燃烧现象,并能解释生活中的自燃现象
重点
燃烧的三要素
难点
缓慢氧化和燃烧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教师][复习引入]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你能举出哪些例子?
上述的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PPT展示][定义]
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思考]那么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请同学们观察以下实验:取一个装有热水的烧杯,将一小块白磷放入水中。在烧杯杯口垫上铜片,分别放置一块红磷、白磷,请观察实验现象(白磷、红磷燃烧试验)
为什么开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2节氧化和燃烧教案(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2节氧化和燃烧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2节氧化和燃烧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2.了解化学反应中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例如,硫在氧气中反应,铁丝,镁条等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2.学会闻气体的方法。

3.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4.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2学情分析1、学生对氧气比较熟悉,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

氧化物也挺常见但其概念对初中生而言却比较陌生。

2、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3、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4、学生能够从实际中了解氧气某些性质,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但还不能形成具体的概念。

通过学习,能够将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生活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培养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演示实验1教师展示:一瓶空气一瓶氧气,问:同学们能够区分那瓶是氧气,那瓶是空气?(预计:闻闻看,那就从这里引入新课;或者,学生也可能能答道用带火星的木条,如果这样就按预设的下去)教师活动:(说:上课前,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小实验);演示:将两根带火星的小木棒放入集气瓶中,请同学观察现象。

(问:同学们都看过了刚才的小实验,谁能说一说,从这个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预计学生回答)放入一号集气瓶中的小木棒没有变化,放入二号集气瓶中的小木棒又燃烧起来了问:那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预计学生回答)不知道。

【新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氧化与燃烧》第二课时【创新教案】

【新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氧化与燃烧》第二课时【创新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下册第三章【主题】氧化与燃烧【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灭火的3种原理;(2)能说出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3)知道常见反应的能量转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做实验的快乐;(2)明白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灭火的原理。

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氧化和燃烧》,为3.2的第二课时,分为2部分内容,一部分为灭火与火灾自救,第二部分主要讲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质燃烧的条件,在这基础上,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学习灭火的原理,层层递进。

而第2部分的内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学习,为初三能量转化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

所以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说是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的学生。

在思维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做实验,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而且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物质燃烧的条件,知道燃烧的定义和现象,这些知识将为本节课的学习减轻负担。

五、教学准备六、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提问]上课!同学们好。

请坐。

上个周末同学们过的怎么样啊,老师呢,和室友参加了一个篝火晚会。

我们在参加晚会的时候,发现篝火只燃烧了一会儿就自己熄灭了,同学们能根据燃烧的条件帮老师分析分析火焰熄灭的原因吗?首先回想一下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预期)有可燃物,有助燃剂,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点评总结]非常好。

而且这三个燃烧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所以篝火燃烧的可燃物就是搭好的木堆,助燃剂就是空气中的氧气,然后通过火把引燃达到着火点。

[教师提问]老师也像同学一样根据燃烧的条件逐个分析了灭火的原因,发现原因可能出在木材堆得太紧密了,同学们觉得这不满足燃烧的哪个条件使得火焰熄灭?[学生回答](预期)助燃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2氧化和燃烧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2氧化和燃烧教案

3.2 氧化和燃烧林蓁教学目标1、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从得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

2.了解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3.了解燃烧和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等现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并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和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学预设:〔复习提问〕1.说出氧气的物理物质。

2.写出木炭、硫、磷、铁、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可请二位同学上黑板写,其他同学写在作业本上。

)一、氧化和氧化反应(比较)图片:苹果变色和铁生锈的共同点。

特点: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过程,消耗有机物,逐渐放出热量(比较)上述复习题六个反应,讨论得出氧化反应定义。

〔板书〕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讨论〕l.为什么定义中无“剧烈”二字?举例加以说明。

(铁生锈、人呼吸等实例说明物质与氧发生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2.为什么说是与“氧”反应,而不说与“氧气”反应呢?(教师可说明氧还有其它存在形态,物质与氧反应,不一定都是氧气。

)二;燃烧〔板书〕燃烧和缓慢氧化〔引导讨论〕由上述各反应,概括出物质燃烧的共同特征和反应实质。

特征——发光、发热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什么是燃烧呢?1、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讲述〕燃烧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古人的照明、取暖到现在的生产、生活等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可燃物在燃烧中发出的光和热。

〔引导提问〕试通过上述化学反应的分析,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根据学生分析,划出虚线,得出曲线以下结论。

附表1)〔板书〕2、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一)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与氧气接触;(2)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设问〕若缺少一个条件,可燃物能否燃烧?我们通过实验来加以说明。

〔实验1-1〕(课本实验)实验后打出投影附表2,学生填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氧化与燃烧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氧化与燃烧

3.2氧化与燃烧(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氧化与燃烧》是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该内容在前面已学习的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生活现象概括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如苹果变色、钢铁生锈、物质燃烧等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反应,许多氧化反应与氧气的参与有关,因此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了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多种多样的氧化现象。

但教材对氧化反应的定义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并不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这里势必给学生一个困扰。

如果这里定义为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就会给以后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让学生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内容就是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与应用。

教材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行归纳出物质燃烧的条件,但是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已学习过燃烧所需的条件,如果再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证据、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过程来探究燃烧的条件,显得太流于形式,且深度不够,因此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与生活实例概括得出燃烧的条件,再从已知的燃烧条件入手分析教材中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提升实验的解读与分析能力。

运用已知的燃烧条件去尝试解释一些实验实例或科学知识,突显科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认识。

本节教材中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氧化现象,如缓慢氧化、剧烈氧化、燃烧、爆炸、自燃等,几种氧化现象既有一定的相关性,又有一定的区别性,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几个相似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二、学情分析学生由于之前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对自然界中的一些氧化反应是具有一定的认识的,但学生熟悉的是一些氧化反应的实例现象,如苹果变色、钢铁生锈等现象,而对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的认识并不全面深刻。

同样的,学生在小学时已学过燃烧的现象及所需的条件,对生活在各种氧化现象也有初步的认识,但缺乏科学的认识与辨析。

鉴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在可采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实验与教师点拨提升的方法进行教学,该课例比较适合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学。

浙教2011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2节 氧化和燃烧》_6

浙教2011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2节 氧化和燃烧》_6

3.2 氧化和燃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2.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知道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过程;3.知道燃烧的条件。

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已有知识来提出假设;2.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动手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习惯,利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2.通过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学生提供防火安全意识。

3.通过爆炸利弊讨论,树立起一分为二的看待科学现象的观点。

4.通过有魔力的纸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可燃物燃烧条件、氧化反应、缓慢氧化难点:可燃物燃烧条件三、教学方法(一)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观察、视频观看与资料分析等直观教学,促进学生对燃烧的知识的建构,指导全体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2.启发式教学(通过不断设置一些启发性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看问题,启发学生带着求知欲不断分析、思考、讨论、推测,引导学生主动地深入对氧化反应的认识。

)3.合作研讨法(开展小组讨论、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更愿意相互交流学习,探究新知,进而攻克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准备火柴、蜡烛、集气瓶、三脚架、铜片、酒精灯、线手套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示】手帕纸【提问】请问大家这是什么?【学生】纸巾【设疑】这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纸,但是在老师的手中这张纸有神奇的魔力。

【情景一】(PPT展示烧纸)【魔术展示】将一张剪成四份的手帕纸浸入到讲台桌下的酒精溶液中,取出后放在手上,拿着打火机走到学生中间,点燃手帕纸,转动一周。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手帕纸烧起来了?将手帕纸用将手帕纸抓灭师:你们能够猜测一下老师手中的手帕纸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生:手帕纸被烧焦了。

3.2 氧化与燃烧 第一课时

3.2 氧化与燃烧 第一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
【教学难点】运用燃烧的条件解释现实问题。
五、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启发式谈话法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
六、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实验器材】苹果、水果刀、玻璃杯、蜡烛、火柴、铁架台、铜片、酒精灯、镊子等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温故知新,观察生活
【温故知新】
预设:化学变化:鞭炮。
物理变化:高压锅爆炸、轮胎爆炸。
【教师活动】
对学生回答进行补充。核爆炸:核聚变、核裂变。
环节四:拓展练习,归纳小结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引起的是(A)
A.采摘来的茶叶堆在一起会发热
B.打足气的车胎在热天爆破
C.锅炉爆炸
D.汽油遇火燃烧
2.下列说法:
①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
【练习巩固】
森林中的枯枝落叶长期堆放,虽未经点燃,又是自己燃烧起来,你能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这种现象吗?
预设: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失,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也会自发地燃烧起来。长期堆放温度积聚到可燃物落叶的着火点,接触助燃剂空气,因此燃烧。
【教师活动】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由缓慢氧化到剧烈氧化的过程。
【学生活动】
结合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预设:与氧气发生反应
【教师活动】
解释:苹果削皮后,细胞内的一些物质和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看褐色物质,所以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色。
追问: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现象吗?
【学生活动】
根据教师的提问,结合已有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2 氧化和燃烧 学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2 氧化和燃烧 学案

3.2 氧化和燃烧〔第1课时〕学案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然现象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我的收获】观看微视频后,你学到了什么?【我的疑惑】观看微视频后,你有哪些疑惑?【我的思考】1.爆炸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吗?〔烟花厂爆炸和高压锅爆炸的区别〕2.寻找身边的氧化反响现象,带到学校来,并与同学讨论属于剧烈氧化还是缓慢氧化?3.缓慢氧化、燃烧、自燃、爆炸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4.给你一直燃着的蜡烛〔把它当成是火源〕,你如何将其扑灭?请自带材料,进展演示,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多?【我的稳固题】1.氧化反响:物质与_____发生的反响。

分_______〔如:燃烧、爆炸等〕和_______〔如:呼吸、铁生锈等〕。

燃烧: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一种、、的氧化反响。

燃烧的条件:、、。

2.以下变化属于缓慢氧化引起的是〔〕A.采摘来的茶叶堆在一起会发热B.汽油遇火燃烧C.打足气的车胎在热天爆破D.锅炉爆炸3.以下对燃烧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B.燃烧一定有火焰C.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D.燃烧一定有气体产生4.以下有关缓慢氧化、燃烧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缓慢氧化不放热,燃烧放热B.它们有时不是化学变化C.它们本质上都是氧化反响D.缓慢氧化不是氧化反响5.在野外游玩制止乱扔烟头,以防发生火灾。

你认为烟头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提供氧气B.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D.使可燃物的温度到达着火点6.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7.在实验室里,通常将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其目的是〔〕A.降低白磷的温度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C.将白磷与水反响D.将白磷浸湿而不易着火8.用酒精灯加热盛有水的纸杯底部,纸杯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A.温度未到达纸的着火点B.纸不是可燃物C.纸杯没有和氧气接触D.加水后,纸的着火点降低了9.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2《氧化和燃烧》教案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2《氧化和燃烧》教案

年级八年级(下)学科科学课题 3.2 氧化和燃烧课时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备课教师备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认识“氧化”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知道氧化反应及其概念2 说出燃烧的条件,知道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了解灭火的原理。

3、了解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以及燃烧与缓慢氧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对爆炸有一个大致印象。

能力目标:1、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用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态度;2、使学生了解内因是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是变化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观点教学要点教学重点【重点】:燃烧的条件教学难点【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氧气,知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这些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那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都有氧气的参与氧化反应定义: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注意: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与铜币生锈铁制品生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食物腐败思考:两个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相同之处: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不同之处:物质燃烧的过程比较剧烈、能观察。

而铁制品的生锈、食物的腐败等过程发生得很慢、不易观察。

◆缓慢氧化:物质与氧发生的缓慢、甚至不易觉察的反应,如生物的呼吸作用,铁的生锈,食物腐败,酿造◆剧烈氧化:如铁、硫、碳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呼吸作用、酿造、食物腐败、铁制品生锈、塑料和橡胶的老化等——属于“缓慢氧化”缓慢氧化和燃烧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人们可利用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这一现象来做什么?——取暧、烧煮食物;——冶炼钢铁;——切割和焊接金属[利用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氧炔焰的高温(可达3000℃)];——推动航天器升空(利用液氢在液氧中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3.2氧化和燃烧教学课件共25张PPT含视频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3.2氧化和燃烧教学课件共25张PPT含视频

1、森林里的枯枝落叶长期堆积后为 什么有时会自己燃烧起来?
2、夜晚的山头发现火星点点,认为 是“鬼火”。
放出热量
缓慢氧化
未及时释放
达到着火点, 自发燃烧
5、自燃:由于缓慢氧化而引 起的自发燃烧
总结:
氧化反应 (放热)
剧烈 达到着火点
一般燃烧
氧化
缓慢 氧化
达到着火点
有限 空间
爆炸
自燃
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比较
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 2、夜晚的山头发现火星点点,认为是“鬼火”。
2. 躲避烟火不要往阁楼、床底、
以前人们、棉被等
不请要你披 分的塑析料一球雨下衣这。种体变化,的优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
品,夜间则可打手电,发出求救信
五、燃烧和缓慢氧化
1、燃烧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 剧烈的氧化反应。
思 燃烧一定发光发热,发光发热一定是燃烧吗? 考
探究实验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你的猜测是:
需要可燃物? 需要助燃物(氧气)? 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
燃 烧 的 条 件
实验总结: 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是否燃烧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HCl
NaCl+CO2
酸碱式灭火器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因此常用于灭火
发生火灾后,我们应该:
首先 然后
拨打火警电话:
119
返回
灭 火 器
灭火小常识:
不同点:燃烧反应剧烈、快速、发光放热 物理变化:高压锅 爆炸
1.油锅起火:直接盖上锅盖。 要先关闭阀门,用衣物、棉被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2 氧化和燃烧-第1课时 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2  氧化和燃烧-第1课时 教案设计

日期周次课时/ 课题 3.2氧化和燃烧-第一课时教材解读目标1、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

2、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识。

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3、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1、氧气的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3、燃烧难点1、氧气与硫、铁丝的实验学情教学准备课件,教案环节师生活动占用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氧气能与许多物质(非金属、金属单质等)发生反应。

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3、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二、新课教学:1、如果说这两个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同,你信吗?如果说这两个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同,你信吗?都是空气中的氧气(O2)惹得祸!2、氧化反应1.定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在氧化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氧气具有氧化性。

2.思考:比较硫和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与苹果变色、铁生锈这两组氧化反应的异同点。

都是氧化反应3.分类:剧烈氧化:变化剧烈、容易觉察。

既发热、又发光。

例: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变化缓慢、短期内不易觉察只放出少量热、不发光。

例:动植物呼吸、食物腐败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老化金属生锈、酒的酿造…3、燃烧1.定义: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问:你能列举一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燃烧的实例吗?2.活动1:A.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然后将一个杯口涂有凡士林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如图3-28所示,观察此时蜡烛燃烧的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有充足的空气(氧气)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剂为氧气3.思考与讨论:A.你是如何熄灭酒精灯的?盖好灯帽。

隔绝空气(氧气减少)B.硫、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为什么不同?氧气的含量不同。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2氧化和燃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2氧化和燃烧

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然后将一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此时蜡烛燃烧的现象。
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 B ) 缓慢氧化是缓慢发生、不易觉察的氧化反应。
然后将一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此时蜡烛燃烧的现象。 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如图所示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观察现象。
二、新课讲解
1.缓慢氧化是缓慢发生、不易觉察的氧化反应。 (放热不发光的氧化反应)
如:铜和铁等金属表面生锈,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老化,食物的腐败, 酒和醋的酿造等。
二、新课讲解
2.燃烧是一种可燃物质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
二、新课讲解
1.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 现象。然后将一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 此时蜡烛燃烧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燃 烧的条件之一是: __燃__烧__要__有__助__燃__剂__,__常__用__的__助__燃__剂__为__氧__气____。
蜡烛的燃烧
二、新课讲解
2.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 火柴梗两部分,如图所示放在铜片上, 用酒精灯加热铜片,观察现象。火柴 头和火柴梗分别要多久才能燃烧?分 别记录时间。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燃烧 的条件之一是: __温__度__达__到__可__燃__物__的__着__火__点______。
火柴各部分燃烧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请同学们比较硫和铁分别在氧气中化
二、新课讲解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 不同点:前两个反应易察觉,速度快,反应剧烈,既发光又放热;后两 个反应短期内不易察觉,速度慢,反应缓慢能发热但不能发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氧化和燃烧
林蓁
教学目标
1、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从得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

2.了解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3.了解燃烧和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等现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并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和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预设:
〔复习提问〕
1.说出氧气的物理物质。

2.写出木炭、硫、磷、铁、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可请二位同学上黑板写,其他同学写在作业本上。


一、氧化和氧化反应
(比较)图片:苹果变色和铁生锈的共同点。

特点: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过程,消耗有机物,逐渐放出热量
(比较)上述复习题六个反应,讨论得出氧化反应定义。

〔板书〕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讨论〕
l.为什么定义中无“剧烈”二字?举例加以说明。

(铁生锈、人呼吸等实例说明物质与氧发生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2.为什么说是与“氧”反应,而不说与“氧气”反应呢?
(教师可说明氧还有其它存在形态,物质与氧反应,不一定都是氧气。


二;燃烧
〔板书〕燃烧和缓慢氧化
〔引导讨论〕由上述各反应,概括出物质燃烧的共同特征和反应实质。

特征——发光、发热
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那么,什么是燃烧呢?
1、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讲述〕燃烧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古人的照明、取暖到现在的生产、生活等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可燃物在燃烧中发出的光和热。

〔引导提问〕试通过上述化学反应的分析,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根据学生分析,划出虚线,得出曲线以下结论。

附表1)
〔板书〕
2、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2)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设问〕若缺少一个条件,可燃物能否燃烧?我们通过实验来加以说明。

〔实验1-1〕(课本实验)实验后打出投影附表2,学生填表。

〔小结〕(由学生依据上述实验、分析总结出)可燃物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引导提问〕可燃物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若缺少一个就不能燃烧。

当发生了火灾时,灭火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的?
(二).灭火的原理:
原理一: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原理二: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以上两条可由学生归纳总结)。

〔讲解〕灭火的原理是由燃烧的条件决定的,即除去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灭火。

可见,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两者不是相互割裂的。

〔讨论〕
1.实验室如何熄灭酒精灯?它应用了什么原理?
2.木头着火时,通常泼水可以熄灭,为什么?
〔巩固总结〕
1.燃烧、燃烧的条件。

2.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及其关系。

〔作业〕
1.阅读课文、记忆燃烧、燃烧的条件。

2.练习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