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骨肿瘤

合集下载

骨肿瘤的鉴别诊断PPT

骨肿瘤的鉴别诊断PPT

通过X线、CT、MRI等影 像学检查,观察肿瘤的大 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 组织的关系。
病理学检查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 定肿瘤的性质。
骨肿瘤的治疗方案
良性骨肿瘤
对于良性骨肿瘤,如骨囊肿、动 脉瘤样骨囊肿等,可采用刮除植 骨、病灶切除等手术方法进行治
疗。
恶性骨肿瘤
对于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尤因 肉瘤等,需进行广泛或根治性手术 切除,并配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 疗方法。
01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肿瘤的形态、大小和
位置,尤其是对软组织成分的显示更为敏感。
02
CT检查可以观察到骨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 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分期和预后。
MRI检查
MRI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敏感性的特点,可以 清晰地显示骨肿瘤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MRI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骨肿瘤,并能够提供更 多关于肿瘤性质和生长方式的信息。
原发性骨肿瘤与转移性骨肿瘤的鉴别
发病年龄
原发性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 而转移性骨肿瘤则多见于中老年人。
病理学特征
原发性骨肿瘤的组织学特征较为单一, 而转移性骨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则可能
因原发肿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发病部位
原发性骨肿瘤多发生在四肢长骨和扁 骨,而转移性骨肿瘤则可能发生在任 何骨骼部位。
如骨肉瘤、尤因肉瘤等,生长迅速,易发生转移, 对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大。
03 介于良恶性之间的骨肿瘤
如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介 于良恶性之间。
骨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01 良性骨肿瘤
组织结构清晰,细胞形态规则,核分裂像少。
02 恶性骨肿瘤
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形态不规则,核分裂像多。

骨肿瘤的诊断

骨肿瘤的诊断

骨肿瘤的诊断
介绍
骨肿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发生在骨骼中,可能是恶性的或良性的。

及早发现和诊断骨肿瘤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骨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流程。

临床表现
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各异,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位置和病程。

常见的症状包
括疼痛、肿块、骨折、活动障碍等。

如果患者有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X射线
–CT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MRI)
2.生物化学检查
–血液检查:测定骨肿瘤标志物如碱性磷酸酶、钙等
–骨髓穿刺:获取骨髓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
3.活检检查
–穿刺活检:通过穿刺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
–手术活检:直接切除部分或全部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诊断流程
1.临床症状观察: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初步判断是否疑似骨肿瘤
2.影像学检查:进行X射线、CT或MRI等检查确认病变的位置、大小
和范围
3.生物化学检查:进行血液检查和有需要时的骨髓穿刺
4.活检检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活检方式进行确诊
鉴别诊断
骨肿瘤的诊断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如骨折、骨结核、骨髓瘤等。

细致的临床
表现和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结论
骨肿瘤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医生患者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才能达到准确诊断。

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和康复具有关键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骨肿瘤的诊断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骨巨细胞瘤病理分类

骨巨细胞瘤病理分类

骨巨细胞瘤病理分类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其病理分类有多种类型。

本文将对骨巨细胞瘤的病理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发性骨巨细胞瘤原发性骨巨细胞瘤是指起源于骨组织的肿瘤,不伴随其他病变。

根据病理学特征,原发性骨巨细胞瘤可分为以下几个亚型。

1. 经典型骨巨细胞瘤经典型骨巨细胞瘤是最常见的亚型,占原发性骨巨细胞瘤的大多数。

病理上主要特征是肿瘤组织中散在分布的巨细胞,巨细胞周围有富血管的纤维组织包绕,肿瘤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深染。

此外,肿瘤细胞呈多核巨细胞的形态,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嗜碱性粒体。

2. 富有血管型骨巨细胞瘤富有血管型骨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亚型,其特征是肿瘤组织中富含血管。

病理上,肿瘤细胞核呈多形性,细胞质丰富,巨细胞核多呈马蹄形,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嗜碱性粒体。

3. 少巨细胞型骨巨细胞瘤少巨细胞型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亚型,其特征是肿瘤组织中巨细胞数量较少。

病理上,肿瘤细胞核形态规则,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深染。

二、继发性骨巨细胞瘤继发性骨巨细胞瘤是指由其他病变引起的巨细胞瘤。

根据引起骨巨细胞瘤的病变类型,继发性骨巨细胞瘤可分为以下几个亚型。

1.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相关骨巨细胞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是一种骨骼发育异常的疾病,其特征是骨组织中纤维结构增生。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常伴随骨巨细胞瘤的发生,病理上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巨细胞分布不均匀。

2. 骨囊肿相关骨巨细胞瘤骨囊肿(bone cyst)是一种以骨质破坏和囊肿形成为特征的病变。

骨囊肿可合并骨巨细胞瘤的发生,病理上可见囊肿内壁上有散在的巨细胞。

3. 骨肉瘤相关骨巨细胞瘤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恶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可在骨肉瘤的病灶中出现。

病理上可见恶性肿瘤细胞和巨细胞混杂分布。

4.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合并骨肉瘤相关骨巨细胞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合并骨肉瘤时,骨巨细胞瘤的病理特征与骨肉瘤相关骨巨细胞瘤相似。

骨肿瘤

骨肿瘤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CT和MRI检查
ECT检查
DSA检查
其他
2.病理学检查与生化测定
病理组织学检查 • 是骨肿瘤确诊的唯一可靠检查 • 分为穿刺活检和切开活检
生化测定 • 碱性磷酸酶反映成骨活动 • 广泛骨质破坏血钙可升高
四、外科分期
骨肿瘤分期 外科分级(grade,G)
肿瘤解剖定位(territory,T)
良性骨肿瘤的治疗依据
六、外科治疗
分期 1 2 3
分级 G0 G0 G0
分期 ⅠA ⅠB ⅡA ⅡB ⅢA ⅢB
分级 G1 G1 G2 G2 G1~2 G1~2
部位 T1 T2 T1 T2 T1 T2
表 70-2 良性骨肿瘤的治疗依据
部位
转移
治疗要求
T0
M0囊内手术T1来自M0边缘或囊内手术+有效辅助治疗
根治手术 正常组织-间室外
正常组织
根治整块切除 根治解脱
七、综合治疗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其他治疗
Thanks
T2
M0
广泛或边缘手术+有效辅助治疗
表 70-3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依据
转移
治疗要求
M0 广泛手术:广泛局部切除 M0 广泛手术:截肢 M0 根治手术:根治性整块切除加其他治疗 M0 根治手术:根治性截肢加其他治疗 M1 肺转移灶切除,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手术加其他治疗 M1 肺转移灶切除,根治性解脱或姑息手术加其他治疗
六、外科治疗
骨肿瘤的治疗应以外科分期为指导,手术治疗应按外科分期来选择手术界限和方法,尽
量达到既切除肿瘤,又可保全肢体。
骨肿瘤的手术方法
类型 切除范围
镜下所见达到要求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类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骼系统中的肿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

骨肿瘤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方面,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介绍骨肿瘤的分类。

一、病因分类根据骨肿瘤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是指肿瘤起源于骨骼系统的组织,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1)良性骨肿瘤良性骨肿瘤是指生长缓慢、不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不发生转移的肿瘤。

根据病理学特征,良性骨肿瘤可分为骨膜瘤、软骨瘤、骨纤维瘤、骨巨细胞瘤、纤维母细胞瘤等。

(2)恶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是指生长迅速、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能发生转移的肿瘤。

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有骨肉瘤、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2、继发性骨肿瘤继发性骨肿瘤是指肿瘤起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在发生转移时侵犯到骨骼系统。

常见的继发性骨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

二、病理分类根据骨肿瘤的病理形态和组织学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

1、骨肉瘤骨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骨肿瘤,常见于10-25岁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

病理学上表现为骨细胞分化不良,呈现出高度异型性和增殖活跃性。

骨肉瘤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常伴有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

2、软骨肉瘤软骨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骨组织肿瘤,常见于30-60岁的成人。

病理学上表现为软骨细胞异型性和异形增生,同时伴有坏死和出血。

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常伴有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

3、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的骨肿瘤,常见于20-40岁的年轻人。

病理学上表现为多核巨细胞增生和骨吸收。

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常伴有关节活动度减少。

4、骨纤维瘤骨纤维瘤是一种良性的骨肿瘤,常见于10-30岁的年轻人。

病理学上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和骨母细胞的增生。

骨纤维瘤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常伴有关节活动度减少。

5、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的骨髓增生性肿瘤,常见于50-70岁的成人。

骨肿瘤【61页】

骨肿瘤【61页】

骨巨细胞瘤X线特点
溶骨性 偏心性 膨胀性 皂性改变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目前存在的问题
肿瘤分级与复发、转移的关系? 骨巨细胞瘤放疗后是否导致恶变?
骨肉瘤
1 骨肉瘤起发于原始间充质细胞的成 骨细胞类,故名成骨肉瘤,恶性程度非 常高。其特征为从肿瘤细胞直接形成 骨和类骨.
2 多见于10—20岁,在成人也可因放射治
疗,Paget氏病,甚至个别经久不愈的慢性骨 髓炎引起骨肉瘤。
3 好发部位 股骨、胫骨和肱骨近端 是最常见发病部位,大约有50 %- 70%骨肉瘤发生在膝关节周围
4 在组织学上可以很大的变异,表现为 肿瘤不仅可产生大量肿瘤性骨或瘤性类骨, 还或产生软骨,纤维组织,粘液样组织。
血沉和碱性磷酸酶可作为 观察骨肿瘤疗效的动态指标
病理学检查
1 常规组织学切片 2 组织化学检查 3 免疫组织化学
骨肿瘤与X线病理
有些肿瘤产生类骨或肿瘤骨称为反应骨, 在X线片上表现为高密度区。
有些骨肿瘤破骨或使骨吸收, 在X线片上表现为低密度区
骨膨胀性改变
葱皮样改变
骨肿瘤刺激骨膜是阶段性,使 骨膜阶段性形成板层状新骨,
其生物学特性为具有较强侵蚀性,采 通常的刮除法复发率较高。
少数病例可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 属于临界性肿瘤。
骨巨细胞瘤的分级
Jaffe于1940年提出的分级主要 依据巨细胞的数量多少和基质细胞 的分化程度。
Jaffe分级的临床意义和存在的问 题最新的研究进展
骨巨细胞瘤征象
20—40成人(3/4),10岁以下儿童罕见 股骨下端最多见,其次为胫骨上端及挠骨下端, 三处占全部骨巨细胞瘤的60—70% 病灶位于骨端,邻关节面(不累及骼后的骨的巨 细胞瘤诊断基本不存立)。 病灶延伸至骨突内 。

骨肿瘤

骨肿瘤

骨肿瘤的范围和分类
2、继发性骨肿瘤: 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瘤 恶性肿瘤的骨侵犯 骨良性病变的恶变
骨肿瘤的范围和分类
3、骨肿瘤样病变----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 与骨肿瘤相似而并非真性肿瘤,但也具有骨肿 瘤的某些特征(如复发和恶变)的一类疾病: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非骨化纤维瘤、 动脉瘤样骨囊 肿、骨囊肿、 骨嗜酸性肉芽肿,等
临床表现
2.局部肿块和肿胀:

如生长迅速则多为恶性 肿瘤的表现。同时还表 现为局部血管怒张。
临床表现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 4.病理性骨折:
诊断
诊断
骨肿瘤的诊断必须是临床、影象学、 病理学三结合。生化检测可以作为辅 助手段。
影象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1.x-ray检查:

是骨肿瘤诊断过程中最 重要的手段之一。往往 能反映骨与软组织的基 本病变。骨肿瘤在x-ray 中的表现有溶骨型破坏 、成骨型破坏或两者兼 而有之。
WHO骨肿瘤分类(2002)
WHO骨肿瘤的分类
良性
成骨性肿瘤
骨瘤 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
中间性
侵袭性骨母细胞瘤
恶性
骨肉瘤 中心型骨肉瘤 普通性中心型骨肉瘤 毛细血管扩张性中心型骨肉瘤 骨内高分化骨肉瘤 圆形细胞骨肉瘤 表面骨肉瘤 骨旁骨肉瘤 骨膜骨肉瘤 高度恶性骨膜骨肉瘤 软骨肉瘤 近皮质(骨膜)软骨肉瘤 间叶性软骨肉瘤 去分化软骨肉瘤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 恶性软骨母细胞瘤
影像学检查
2.计算机断层摄影(CT) 和磁共振成像(MRI):

可以确定骨肿瘤的性质, 更准确的描绘骨肿瘤的范 围,识别骨肿瘤侵袭骨髓 和软组织的程度。
影像学检查
3.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可以较 早提示骨肿瘤的转移。还能早期发现 可疑的骨转移灶。

骨肿瘤鉴别总结范文

骨肿瘤鉴别总结范文

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均存在差异。

正确鉴别骨肿瘤的良恶性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骨肿瘤的鉴别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临床表现1. 良性骨肿瘤:多见于成人,生长缓慢,局部疼痛较轻,肿块质地坚实,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无全身症状。

2. 恶性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生长迅速,局部疼痛剧烈,夜间加重,肿块质地软,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晚期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食欲减退、消瘦等。

二、影像学检查1. 良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为骨质膨胀、边缘清晰、硬化带明显,周围软组织无浸润。

2. 恶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破坏、侵蚀、溶骨性改变,边缘模糊,周围软组织浸润,骨膜反应明显,如日光射线、Codman三角等。

三、病理学检查1. 良性骨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少。

2. 恶性骨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低,细胞异型性大,核分裂象多。

四、实验室检查1. 良性骨肿瘤: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

2. 恶性骨肿瘤:晚期可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碱性磷酸酶升高、血钙升高等。

五、鉴别要点1. 年龄:良性骨肿瘤多见于成人,恶性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

2. 生长速度:良性骨肿瘤生长缓慢,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

3. 临床症状:良性骨肿瘤局部疼痛较轻,恶性骨肿瘤局部疼痛剧烈,夜间加重。

4. 影像学表现:良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为骨质膨胀、边缘清晰,恶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破坏、侵蚀、溶骨性改变。

5. 病理学表现:良性骨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恶性骨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低。

总之,骨肿瘤的鉴别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骨肿瘤的鉴别能力,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科病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骨科病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骨科病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骨科病理概述骨科病理学是研究骨和关节疾病的一门学科,包括了骨折、骨肿瘤、骨关节感染、骨关节畸形、骨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骨科病理学在骨科临床诊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骨折1. 骨折的定义和分类骨折是指骨折裂面的完整性丧失,根据骨折部位和骨折造成的影响,分为闭合骨折和开放骨折,以及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

2. 骨折的病理生理骨折预示和骨折愈合是骨科病理学的重要内容。

骨折预示是指预防骨折的措施和方法,骨折愈合是指骨折发生后,骨折断端的愈合过程。

三、骨肿瘤1. 骨肿瘤的分类根据肿瘤细胞的组织学特点,骨肿瘤可分为原发性骨肿瘤和继发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又可分为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

2. 骨肿瘤的病理表现骨肿瘤的病理表现分为局部表现和全身表现,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浸润性以及肿瘤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

3. 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诊断骨肿瘤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骨肿瘤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四、骨关节感染1. 骨关节感染的病因和病原学骨关节感染的病因包括继发性感染和原发性感染,病原学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

2. 骨关节感染的病理生理骨关节感染的病理生理包括感染的部位、炎症病变的特点、局部病变和全身感染表现。

3. 骨关节感染的诊断和治疗骨关节感染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需要根据感染病原和病变程度进行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

五、骨关节畸形1. 骨关节畸形的发生原因骨关节畸形的发生原因包括先天畸形、后天畸形和骨折愈合后遗留的畸形。

2. 骨关节畸形的病理生理骨关节畸形的病理生理包括畸形的形态、大小、位置、边界和畸形造成的功能障碍。

3. 骨关节畸形的诊断和治疗骨关节畸形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需要根据畸形的类型和程度进行手术矫正或康复治疗。

六、骨关节炎1. 骨关节炎的分类骨关节炎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骨肿瘤

骨肿瘤

临床表现




1、疼痛:患肢进行性剧痛,夜间加重,不能入睡, 一般止痛剂难以奏效。局部弥漫性肿胀、包块、无 明显边界,压痛明显。局部皮温增高,静脉怒张。 有时可见反应性关节积液和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2、早期肺转移:早期经血液循环转移到肺是骨肉 瘤的特征,可单发或多发。 3、病理性骨折:瘤组织生长迅速,溶骨性骨质破 坏,骨皮质侵蚀引起病理骨折。 4、全身症状:消瘦、乏力、贫血、食欲下降等表 现,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增快,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骨肿瘤概述
概念: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系统的肿 瘤,是指骨组织(骨膜、骨和软骨) 及骨附属组织(骨的血管、神经、脂 肪、纤维组织等)所发生的肿瘤
分类





1、原发性骨肿瘤:骨组织(骨膜、骨和软骨)及骨的附 属组织(骨的血管、神经、纤维组织、脂肪)发生的肿 瘤,称为原发性骨肿瘤。有四大分类: (1)良性骨肿瘤:如骨软骨瘤、内生软骨瘤、骨样骨瘤 等。 (2)中间性或潜在恶性骨肿瘤:如骨巨细胞瘤。 (3)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尤文肉瘤、软骨肉瘤等。 (4)瘤样病损:如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等。 2、继发性骨转移癌 由乳癌、肺癌、肾癌等通过血液循 环播散至骨组织。
护理



2、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截肢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并注 意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引流液的色、质、量,以防截肢残 端大出血;合理安排补液速度和抗生素使用,必要时输血 ,慎防体液不足的发生和切口感染。 (2)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接受自身残缺的现实 (3)功能锻炼:术后48小时进行肌肉等长收缩,以改善 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粘连 (4)控制感染
良性骨肿瘤的护理要点

骨软骨瘤病理特点

骨软骨瘤病理特点

骨软骨瘤病理特点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其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学特点:骨软骨瘤的组织学特点是由软骨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的良性肿瘤。

在镜下观察中,可以见到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细胞核呈现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

细胞质呈现淡染,细胞分裂活跃。

2. 纤维带和软骨母细胞:骨软骨瘤的病理特点之一是纤维带和软骨母细胞的形成。

纤维带是由纤维组织构成的,其形成是肿瘤的早期特征,常出现在肿瘤的边缘部分。

软骨母细胞是软骨细胞的前体细胞,主要存在于肿瘤的中央部分。

3. 骨膜下生长:骨软骨瘤的病理特点之一是骨膜下生长。

骨软骨瘤通常从骨膜下生长,形成骨膜下结节状肿块。

肿块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明确。

4. 钙化和骨化:骨软骨瘤的病理特点之一是钙化和骨化。

在肿瘤内部,可以观察到不同程度的钙化和骨化现象。

钙化和骨化程度的不同会影响肿瘤的形态和密度,有时还可以在X线片上显示出明显的钙化点或骨化带。

5. 低度恶性转变:尽管骨软骨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少数病例可能发生低度恶性转变。

低度恶性转变的特点是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增殖能力增强,继发肿瘤组织出现骨破坏、浸润和转移。

扩展描述: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好发于长骨的骨骺或骨干部位。

骨软骨瘤的病理特点可以通过组织学特点、纤维带和软骨母细胞、骨膜下生长、钙化和骨化以及低度恶性转变等方面来描述。

在组织学特点方面,骨软骨瘤的肿瘤细胞呈现明显的异型性,细胞质染色淡,细胞核不规则,大小不一。

纤维带和软骨母细胞的形成是骨软骨瘤的一个重要特点,纤维带常出现在肿瘤的边缘部分,而软骨母细胞则存在于肿瘤的中央部分。

骨软骨瘤通常从骨膜下生长,形成骨膜下结节状肿块。

这些肿块形状规则,边界清晰,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明确。

在肿瘤内部,可以观察到不同程度的钙化和骨化现象。

这些钙化和骨化的程度差异会影响肿瘤的形态和密度,在X线片上可以显示出明显的钙化点或骨化带。

【病理文汇】骨肿瘤组织病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病理文汇】骨肿瘤组织病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病理文汇】骨肿瘤组织病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骨肿瘤是外科病理诊断中的难点,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形态学上往往会出现重叠。

要掌握骨肿瘤诊断中的要点,首先我们需要对骨正常组织学及其病理学基本概念有清晰的了解,任何骨肿瘤的诊断都是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的。

一、骨祖细胞(osteogenitor cell):又称前骨母细胞,本质上是成体干细胞,分布在骨内膜和骨外膜中,梭形,与纤维母细胞相似,体积小,胞质少、有细小突起,核染色细、色淡,可进一步分化为骨母细胞和骨细胞。

二、骨母细胞(osteoblast):产生骨的细胞,源自骨祖细胞,骨母细胞体积肥大,形态多似浆细胞,根据功能状态不同可有些变化。

它能合成胶原、黏多糖和糖蛋白,并排出到细胞外,构成骨基质的有机成分。

骨母细胞到骨细胞是一个动态渐进过程,我们将埋入骨基质并嵌入陷窝者称为骨细胞。

三、骨细胞(osteocyte):骨母细胞逐渐成熟而成为骨细胞,骨细胞较骨母细胞体积小,扁平状,位于骨陷窝内,而且越成熟体积越小,陷窝越宽。

四、破骨细胞(osteoclast):与骨吸收过程相关的多核巨细胞,破骨细胞起源于单个核的单核-巨噬系统前体细胞。

其表达特异性抗原(13c2和23c6)和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

五、类骨质(osteoid):非矿化有机基质的前体,由胶原(Ⅰ型为主)、酸性黏多糖和非胶原蛋白混合而成。

非胶原蛋白包括骨桥蛋白、骨钙素和骨成型蛋白,其中骨成型蛋白在从软骨吸收开始到最后成骨的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类骨质不是均质的团块,而是一种稳定有序、发育成熟的组织结构,HE染色呈嗜酸性红染,有时与玻璃样变的胶原鉴别较困难。

▼骨母细胞瘤中的类骨质VS骨肉瘤中的类骨质六、编织骨(woven bone):又称非板层骨,具胚胎骨骼特征,主要存在于未成熟骨中,骨细胞不成熟、体积大、数量多,排列不规则,缺乏骨小管系统,基质中的胶原纤维不规则排列、交织呈网格状。

编织骨是诊断纤维结构不良的重要标准,但也可见于其它任何与快速骨质更新相关的过程(如骨折愈合中的骨痂、囊性纤维性骨炎等)。

WHO骨肿瘤分类

WHO骨肿瘤分类

恶性骨肿瘤
1 2 3
骨肉瘤
骨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由恶性肉瘤和恶 性骨组织组成,通常在青少年期发病,生长迅速 ,容易发生转移。
尤因肉瘤
尤因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由小圆形细胞 组成,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发病,生长速度较 慢,但容易发生转移。
骨髓瘤
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通常在老年期发 病,生长速度较慢,但容易发生转移。
WHO骨肿瘤分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 引言 • 骨肿瘤分类 • 骨肿瘤的症状和诊断 • 治疗和预后 • 预防和日常注意事项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骨肿瘤分类是病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用于对骨肿瘤进行科学、准确的诊 断和分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骨肿瘤分类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 认识和需求。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切除和保肢 手术。手术的目标是彻底切除肿瘤,同时尽量减少肿瘤复发的风
险。
化疗
对于某些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和尤因肉瘤,化疗是重要的辅助 治疗手段。化疗药物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予,以杀死癌细胞并
抑制其生长。
放疗
放疗可以用于缩小肿瘤、缓解疼痛或控制转移病灶。放疗通过 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其他骨肿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 ,由成熟的纤维组织构成,通常 在青少年期发病,生长速度较慢 ,但容易复发。
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良性肿瘤 ,由充满血液的囊状结构组成, 通常在青少年期发病,生长速度 较慢,但容易复发。
03 骨肿瘤的症状和诊断

病理学:骨肿瘤

病理学:骨肿瘤

Codman



意 义 。
三 角 在
X
线 上 对 骨 肉
日放线 Codman三角
镜下:
1.瘤细胞异型性明显;
2.肿瘤细胞能直接形成肿瘤性骨样组 织或骨组织,是诊断本瘤最重要的 组织学依据。
肿瘤性骨质发生过程中各阶段的形态
A.最早在肿瘤细胞间出 现均质红染的胶原物质;
B.这些物质逐渐增多,将 肿瘤细胞分隔,构成小 梁或片状的肿瘤性骨样
X线特征性表现
日放线:当骨外膜被掀起时,自骨外膜通往骨 皮质的小血管因受到牵拉而呈垂直于骨皮质分 布,在这些垂直的小血管周围,组织的血液供 应丰富,故新骨形成较多,这些新生骨小梁呈 放射状与骨表面垂直分布。
骨 皮 质
骨 膜
肿瘤
骨 髓 腔
Codman 三角
日放线
Codman 三角
瘤日
诊放
断线
有和
病理变化
肉眼所见
灰白色、半透明的分叶状肿物,其 中常见淡黄色的钙化或骨化小灶。常发 生粘液变、出血及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
软骨肉瘤
镜下所见 肿瘤性软骨细胞与软骨基质构成; 瘤肿瘤细胞多形性,细胞核肥大,深染,可见双
核,巨核和多核瘤巨细胞,并见明显核仁; 透明软骨基质或粘液样基质。 免疫组化:S-100、vimentin阳性
转移性骨肿瘤
主要为转移癌,肉瘤少见; 特点:多发性;扁骨或长骨的干骺端; 最常见的原发癌来自于肺癌、前列腺癌、
乳腺癌和甲状腺癌。
骨肿瘤
加油!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及其所产生的基质,
可分为成骨性、成软骨性、溶骨性、骨髓 源性、结缔组织性肿瘤、其它肿瘤6大类。 根据瘤组织的结构、生长特性等,又可再 分为良性、中间性及恶性三大类。

骨软骨瘤病理特点

骨软骨瘤病理特点

骨软骨瘤病理特点
骨软骨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肿瘤,通常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胫骨、肱骨等。

其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肿瘤组织内有软骨样物质和成骨组织,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

骨软骨瘤的病理学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软骨样物质:骨软骨瘤的肿瘤组织内含有大量的软骨样物质,这些物质由软骨细胞分泌而成,具有软骨的结构和功能。

2.成骨组织:骨软骨瘤的肿瘤组织内还含有成骨组织,这些组织由成骨细胞分泌而成,具有骨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异型性:骨软骨瘤的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即细胞形态和大小不规则,与正常细胞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

4.核分裂象:骨软骨瘤的肿瘤细胞中存在核分裂象,即细胞核分裂的现象,这是肿瘤细胞增殖的表现。

在骨软骨瘤的病理学特点中,软骨样物质和成骨组织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这也是骨软骨瘤与其他骨肿瘤的区别之一。

此外,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也是骨软骨瘤的重要病理学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医生进行骨软骨瘤的诊断和治疗。

在扩展下描述方面,骨软骨瘤的病理学特点可以进一步解释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例如,软骨样物质和成骨组织的存在可以导致骨
软骨瘤的生长速度较慢,但也会使其形成坚硬的肿块,从而引起疼痛和运动障碍。

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的存在则提示骨软骨瘤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因此,对于骨软骨瘤的病理学特点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骨肿瘤分类及典型特征

骨肿瘤分类及典型特征

骨肿瘤分类及典型特征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骨肿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根据不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骨肿瘤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骨肉瘤病理变化特点

骨肉瘤病理变化特点

骨肉瘤病理变化特点
骨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骨骼系统中,特别是在长骨的干骺端。

骨肉瘤的病理变化特点是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高度恶性。

这种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正常骨组织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病理学上很容易识别。

骨肉瘤的病理变化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胞异质性
骨肉瘤的细胞异质性非常明显,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不一,有的细胞呈梭形,有的呈圆形或多角形,有的细胞核大而深染,有的则小而浅染。

此外,肿瘤细胞的核分裂象也很明显,这表明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非常强。

2. 组织结构异常
骨肉瘤的组织结构异常,肿瘤细胞排列紊乱,形成不规则的结构。

肿瘤细胞之间的间质也很少,这使得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3. 骨组织破坏
骨肉瘤的生长和扩散会导致骨组织的破坏。

肿瘤细胞会侵蚀骨骼的正常结构,破坏骨骼的骨质和骨髓组织。

这种破坏会导致骨骼的弱
化和变形,从而影响骨骼的功能。

4. 软组织浸润
骨肉瘤的肿瘤细胞不仅会侵蚀骨骼,还会浸润周围的软组织。

这种浸润会导致软组织的肿胀和疼痛,从而影响周围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5. 转移
骨肉瘤的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部位,如肺、肝、脑等。

这种转移会导致肿瘤的扩散和恶化,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

骨肉瘤的病理变化特点是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高度恶性,这种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正常骨组织有很大的不同。

骨肉瘤的生长和扩散会导致骨组织的破坏、软组织浸润和转移,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骨肉瘤的治疗非常重要。

骨软骨瘤病理特点

骨软骨瘤病理特点

骨软骨瘤病理特点简介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该肿瘤通常位于骨骺或长骨的骨干部位,如髂骨、股骨、胫骨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骨软骨瘤的病理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病理特点骨软骨瘤的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学特点骨软骨瘤的病理学特征是典型软骨和成骨组织的混合物。

在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充满软骨样基质和成骨母质的细胞。

细胞有多种类型,主要有软骨细胞和成骨母细胞。

软骨细胞常以星形或细胞突出物形状出现,核分布均匀,边缘清晰。

成骨母细胞则呈多边形或梭形,核染色深染,有较多的碱性磷酸酶活性。

2. 低至中度细胞增生骨软骨瘤的细胞增生程度通常为低至中度。

在组织学切片中,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细胞,细胞排列紧密,但并无异型性。

细胞内分泌活跃,可见到阿尔伯格染色阳性颗粒。

3. 乳头状结构和粘液性变在骨软骨瘤的组织学切片中,常可见到乳头状结构和粘液性变。

乳头状结构是指软骨样基质从病变表面向病变内部延伸,形成诸多乳头状突起。

而粘液性变则是指细胞内产生过多的粘液质,使细胞间隙增宽。

4. 骨样成分的分化程度骨软骨瘤中的骨样成分通常较为成熟,可以观察到完全形成的成骨小梁和成骨小岛。

成骨小梁由骨细胞和骨基质构成,呈纤维状排列,与正常骨组织相似。

成骨小岛则仅由少量骨细胞和骨基质组成,大小较小。

5. 基因突变研究发现,骨软骨瘤与一种特定的基因突变相关,即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FGFR3)基因的突变。

这一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从而促进骨软骨瘤的发生和发展。

结论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其病理特点主要包括典型软骨和成骨组织的混合物、低至中度细胞增生、乳头状结构和粘液性变、骨样成分的分化程度以及与FGFR3基因的突变相关。

了解骨软骨瘤的病理特点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Bertoni F, Bacchini P, Hogendoorn PC. Chondrosarcoma. In: FletcherCD, Unni KK, Mertens F, edit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soft tissue and bone. Lyon: IARC Press, 2002:247-51.2.Hogendoorn PC, Athanasou N, Bielack S, et al. Bone sarcomas: ESMO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Ann Oncol 2010;21 Suppl 5:v204-13.3.Swedish Bone Tumor Registry. Available online:4.Tarpey PS, Behjati S, Cooke SL, et al. Frequent mutation of themajor cartilage collagen gene COL2A1 in chondrosarcoma. Nat Genet 2013;45:923-6.5.Yang XR, Ng D, Alcorta DA, et al. TGF-beta signaling and itstargeting for cancer treatment. Am J Cancer Res 2015;5:3-30.。

骨肉瘤病理变化特点

骨肉瘤病理变化特点

骨肉瘤病理变化特点引言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骨肿瘤,起源于成骨组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较为常见。

其病理变化特点在于组织学结构的异常和恶性细胞的增生。

本文将探讨骨肉瘤的病理变化特点,涵盖肿瘤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学特点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面。

肿瘤组织结构骨肉瘤的肿瘤组织结构呈现多样性,分为两大类别:骨样型(osteoid type)和非骨样型(non-osteoid type)。

骨样型骨样型的肿瘤组织结构主要由成骨组织构成,其中最典型的表现为瘤细胞产生的骨基质(osteoid)。

骨基质由未成熟的胶原纤维和未矿化的骨基质所组成,通常以片状或群集状存在于肿瘤中。

骨基质与周围正常骨组织的界限常不清晰,但其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或成骨上皮细胞围绕的特点。

非骨样型非骨样型的肿瘤组织结构缺乏明显的骨基质形成。

相反,其主要由富含胶原纤维的间质组织和瘤细胞组成。

瘤细胞形态各异,可呈梭形、多形性或小圆形,胞浆呈浅酸性,核分裂象较多。

细胞形态学特点骨肉瘤的瘤细胞形态学特点表现为多样性和恶性性。

以下是常见的细胞形态学特点:1.多形性细胞:瘤细胞形态多样,大小差异明显,细胞形状可为梭形、多角形或圆形。

2.异形核:部分瘤细胞的细胞核呈现异形性,大小和形状不一致,染色质可见不规则的分布和深染色。

3.核分裂象增多:骨肉瘤的瘤细胞核分裂活跃,可见较多的核分裂象,反映其增殖活跃性。

4.巨核细胞:部分骨肉瘤组织中可见巨核细胞,其细胞核呈现多核或多叶状,染色质分布不规则。

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是一种常用的病理学方法,用于确定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或标记物。

在骨肉瘤的病理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可以提供一定的辅助信息。

以下是常见的免疫组织化学特点:1.Vimentin:瘤细胞常表达Vimentin,这是一种中间丝蛋白,表明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

2.Osteopontin:瘤细胞中可表达骨钙素(Osteopontin),这是一种与骨发育和骨重构相关的蛋白质,提示骨肉瘤的骨样型。

什么是骨肿瘤,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哪些

什么是骨肿瘤,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哪些

什么是骨肿瘤,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哪些骨肿瘤当然是指发生在骨内的肿瘤,但其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只这么简单,其他骨附属组织成分如血管神经等发生病变时,也会导致骨肿瘤的发生,还有一些其他骨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由于经血液或淋巴转移至骨组织后形成的肿瘤,也都属于骨肿瘤的范畴。

按照肿瘤的病理表现,可以根据形成肿瘤的不同细胞组织结构而划分为成软骨性肿瘤、成骨性肿瘤、成纤维源性肿瘤、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原始神经上皮瘤、造血细胞源性肿瘤、巨细胞瘤、平滑肌源性肿瘤、血管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等。

肿瘤并不只是人们经常谈癌色变中的癌症,任何部位的肿瘤也都有良恶性之分,骨肿瘤也是如此,它包含了骨软骨瘤和软骨瘤等常见的良性肿瘤和骨肉瘤和软骨肉瘤等常见的恶性肿瘤。

普遍认知中往往肿瘤就意味着不可治愈的癌症,其实不然,良恶性肿瘤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比如良性肿瘤多数都是缓慢生长而没有疼痛且不侵犯周围正常的组织、包膜完整也不会发生远处转移,只有当良性肿瘤恶变后或者当肿瘤破坏了大部分骨质导致病理性骨折时才会出现突然加重的疼痛症状。

1.常见的良性骨肿瘤骨样骨瘤在儿童和青少中很常见,是一种好发于下肢躯干骨部位的良性骨肿瘤。

常出现疼痛且疼痛程度逐渐加重,镜下观察到周围有反应性骨包围的直径很小的圆形瘤巢,因此手术时要一并切除周围的骨组织。

骨软骨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长骨干骺端的软骨源性肿瘤,是在骨的表面出现上方有软骨覆盖、中间有骨髓并可随生长发育而增大的骨性突起,因此在镜下观察病理表现时,就如同大体组织一样,外围时一薄层的纤维组织形成软骨膜与骨膜相连,其下有一层透明软骨与正常的软骨形态结构相似,这一层的厚度随年龄的增大而变薄,表层的细胞组织较不成熟,越靠近骨则细胞越成熟,至最深层为成熟的软骨细胞整齐排列,其下方的肿瘤主体由松质骨组成且富含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网,同时与下方的正常骨组织相连。

良性的骨软骨瘤在不影响关节活动、不出现压迫神经而引发的疼痛时是不需要治疗的,当肿瘤生长或快出现癌变倾向或引起了病理性骨折时则需要从正常骨组织范围将骨软骨瘤所涉及到的纤维膜、软骨帽等结构一并切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dman



意 义 。
三 角 在
X
线 上 对 骨 肉
日放线 Codman三角
镜下:
1.瘤细胞异型性明显;
2.肿瘤细胞能直接形成肿瘤性骨样组 织或骨组织,是诊断本瘤最重要的 组织学依据。
肿瘤性骨质发生过程中各阶段的形态
A.最早在肿瘤细胞间出 现均质红染的胶原物质;
B.这些物质逐渐增多,将 肿瘤细胞分隔,构成小 梁或片状的肿瘤性骨样
预后:
骨肉瘤是高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差,5年生存
率约60﹪。骨肉瘤主要通过血道转移,肺是最
常见发生转移的器官。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具有局部侵袭性和复发倾向; 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 仅次于骨软骨瘤和骨肉瘤,居第三位; 多发生于四肢长骨的骨端,约半数位于
Ⅱ级介于两者之间。
WHO新分类
现逐步废弃传统分级,统称为骨巨细胞瘤,具 侵袭性
WHO分类:骨巨细胞瘤、恶性骨巨细胞瘤 恶性骨巨细胞瘤包括:传统分级的Ⅲ级、出现
转移的骨巨细胞瘤及骨巨细胞瘤内的恶性 (malignancy in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的病例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病理联系骨组织
(一)基于骨肉瘤发 生部位、生长特性及 预后。
1.中心性(髓性) 生长较迅速,组织分化 较低,临床预后较差
2.表面性(骨膜性)
骨肉瘤的 病理类型
普通型 低度恶性中央型
血管扩张型 小细胞性
骨旁骨肉瘤 骨膜骨肉瘤 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
普通型骨肉瘤
基于骨肉瘤细胞和组 织分化方向,分为4 种亚型。
1.成骨细胞型
溶骨型
混合型
病理变化
肉眼改变
肿瘤向骨髓腔内及向周围骨皮质浸润,梭形肿物 一般不侵及骨骺端 切面呈多彩状
肿瘤性骨质含量较多时则肿瘤呈黄白色 软骨形成较多时,则呈半透明状 肿瘤细胞丰富部位则呈灰红色鱼肉状 坏死区呈灰黄色,出血区则为暗红色
骨肉瘤
X线特征性表现
Codman三角:是由于病变部位的骨外膜常被掀起, 在切面上可见肿瘤上、下两端的骨皮质和被掀起 的骨外膜之间形成三角形隆起,其间堆积由骨外 膜产生的反应性新生骨。
2.成软骨细胞型
3.成纤维细胞型
4.混合型
好发年龄:11~20岁 青少年 男女比例约2:1
好发部位:四肢长骨的干骺端 尤其股骨的下段 胫、腓骨的上段
约60%
X线所见
肿瘤骨形成:云絮状、斑块状、针状致 密阴影;
骨质破坏:筛孔状、虫蚀状、大片状的 密度减低区;
软组织肿块; 骨膜新生骨。
成骨型
局部渐肿胀、疼痛、有乒乓球样感。影响 关节活动,病理性骨折首发。
局部侵袭性强,刮除术后复发率高,复发 后可恶变为恶性骨巨细胞瘤或纤维肉瘤。
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软骨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
发病年龄40~60岁
多发于长骨,其次是骨盆 有中央型(多)和周围型 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多)
多核巨细胞体积巨大,细胞边界不规则, 分界清楚,常较均匀地散布在基质细胞之 间。
单核基质细胞为梭形、卵圆形或圆形,细 胞境界不清楚,肿瘤本身无成骨现象。
骨巨细胞瘤传统分级:
Ⅰ级的基质细胞异型性小,多核巨细胞数 量多,体积大,分布较均匀,
Ⅲ级的基质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密集, 核分裂像多,具肉瘤样改变,多核巨细胞 数量少,异型性明显。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
骨表面覆以软骨帽的骨性突出物 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 好发年龄:11 ~ 20岁 好发部位:四肢长骨干骺端 单发(多见)或多发(骨软骨瘤病)
病理变化
肉眼观:
宽基型与带蒂型 半球状、菜花状或息肉状
带蒂型
宽基型
切面肉眼和镜下均可见三层:
表层为一薄层纤维组织,即软骨膜; 中层为软骨帽,由灰白略带蓝色的透明软
病理变化
肉眼所见
灰白色、半透明的分叶状肿物,其 中常见淡黄色的钙化或骨化小灶。常发 生粘液变、出血及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
软骨肉瘤
镜下所见 肿瘤性软骨细胞与软骨基质构成; 瘤肿瘤细胞多形性,细胞核肥大,深染,可见双
骨组成; 基底部由海绵状松质骨组成。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临床病理联系
局部压迫症状,引起疼痛和不适。 如果肿块体积迅速增大,软骨帽增厚1cm
以上,则须考虑恶变的可能,这在多发 性者多见。 本瘤如手术切除不彻底,则易复发。
骨肉瘤(Osteosarcoma)
原发性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1/3) 肿瘤细胞能直接形成肿瘤性骨样组织或
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长骨以外则以脊 椎多见。
X线表现 溶骨性, 偏心性, 膨胀性, 肥皂泡样影
病理变化
大体: 肿瘤常为偏心性生长; 肿瘤周围常有菲薄的骨壳; 肿瘤内的骨质被破坏溶解,瘤内可见纤维
或骨性间隔; 肿瘤组织呈灰红色,质软而脆,常合并出
血及坏死,囊性变或血腔。
镜下:
肿瘤主要由多核巨细胞和单核基质细胞组 成。
骨肿瘤
加油!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及其所产生的基质,
可分为成骨性、成软骨性、溶骨性、骨髓 源性、结缔组织性肿瘤、其它肿瘤6大类。 根据瘤组织的结构、生长特性等,又可再 分为良性、中间性及恶性三大类。
学习内容
骨软骨瘤 骨肉瘤 骨巨细胞瘤 软骨肉瘤
组织(类骨)。
C.可出现钙盐沉着,其内 的肿瘤细胞固缩变 小, 形成肿瘤性骨质。
免疫组化:vimentin强阳性 CK、EMA、actin、desmin局部弱阳性 S-100阳性(软骨分化区)
临床病理联系
症状和体征:固定性疼痛(占82%),局部皮肤 静脉曲张及水肿,病理性骨折。
碱性磷酸酶增高:在成骨较多的肿瘤明显,手 术截除肿瘤后则降低,如果不降低,表示瘤组 织切除不完全或已有转移。肿瘤复发后又可再 增高,因此碱性磷酸酶可作为预后追踪检查的 指标。
X线特征性表现
日放线:当骨外膜被掀起时,自骨外膜通往骨 皮质的小血管因受到牵拉而呈垂直于骨皮质分 布,在这些垂直的小血管周围,组织的血液供 应丰富,故新骨形成较多,这些新生骨小梁呈 放射状与骨表面垂直分布。
骨 皮 质
骨 膜
肿瘤
骨 髓 腔
Codman 三角
日放线
Codman 三角
瘤日
诊放
断线
有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