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14c56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e.png)
f67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6、库限制型品种7、棉盛蕾期8、衣分9、早秋桃 10、棉盛花期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 叶肉2 、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 蜡熟期B. 膨大期C. 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 蜡熟期C. 生理成熟期D. 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 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6、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67ec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5.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1) 什么是作物栽培学?2) 请简要描述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
3) 作物的生育期分为几个阶段?请列举并简要解释每个阶段的特点。
4) 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环境因素?5) 请简要介绍作物生长调控的方法。
2. 答案: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繁殖和产品形成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栽培技术等内容。
2) 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包括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合理施肥、科学耕作、防治病虫害等。
此外,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
3) 作物的生育期通常分为发芽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四个阶段。
- 发芽期:种子吸水膨胀,开始出芽并生长。
- 生长期:包括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是植物生长最快的阶段,需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
- 开花期: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重要阶段,花朵开放后授粉和受精。
- 结果期:授粉受精后,植物形成果实,果实逐渐成熟。
4) 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质地、水分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
这些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调控。
5) 作物生长调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施肥调控: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产量和质量。
- 水分管理:合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时机,保证作物生长需求,并防止水分过多或不足的问题。
- 温度调控:通过温室、遮阳网等方式调控环境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 光照管理:根据作物的光合需求,科学利用光照资源,促进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
-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
以上是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的内容,通过对作物栽培学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4adea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5.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子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土壤酸碱度答案:D. 土壤酸碱度2. 作物栽培中,常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是:A. 施肥B. 浇水C. 施药D. 松土答案:C. 施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大豆B. 土豆C. 茄子D. 黄瓜答案:A. 大豆4. 以下哪种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A. 大麦B. 小麦C. 玉米D. 水稻答案:D. 水稻5.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最好?A. 喷灌B. 滴灌C. 淋灌D. 漫灌答案:B. 滴灌二、问答题1. 请简述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
答: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一般包括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收获期。
播种期是指将种子或种苗投入土壤中的时间,幼苗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长成的阶段,生长期是指幼苗长成植株并达到一定产量的阶段,开花期是指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结果期是指植株结实并形成果实的阶段,收获期是指果实成熟并进行收割的阶段。
2. 请解释作物栽培中的密植和疏植的概念。
答:密植和疏植是作物栽培中调整植株间距的两种栽培模式。
密植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缩短,增加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产量。
密植可以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间竞争能力,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传播和植株生长空间不足。
疏植则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个体植株生长的空间和资源供应。
疏植能够改善植株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但也可能使得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降低。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
答: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合理轮作: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减少病害在连作地区的发生和传播。
-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供养微生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作物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害类型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b2b12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0.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A. 玉米B. 马铃薯C. 番茄D. 豌豆答案:A2.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加工方法答案:B3.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个不是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答案:C4. 作物栽培中,下列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滴灌C. 喷灌D. 沟灌答案:B5.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轮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连续种植B. 轮作C. 间作D. 混作答案:B6.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骨粉D. 硝酸铵答案:C7.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多年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葡萄答案:D8.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自花授粉作物?A. 玉米B. 番茄C. 豌豆D. 花生答案:C9.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A. 喷洒农药B. 轮作C. 诱捕D. 修剪答案:C10.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热带作物?A. 棉花B. 甘蔗C. 苹果D. 香蕉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生长发育、产量形成2.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营养生长、生殖生长3.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栽培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保护地栽培。
答案: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4.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和作物特性来确定。
答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5.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灌溉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滴灌。
答案:漫灌、喷灌6.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施肥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适量。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与答案十八套与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与答案十八套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ccb0e3f78a6529657d5325.png)
QQ:445142长发育最为适宜(1.5 分)。④降水:大豆产量高低与降水量多少有密切的关 系。在温度正常的条件下,5、6、7、8、9 月份的降水量(mm)分别为 65、125、190、105、 60,对大豆来说是理想降水量(1.5 分)。⑤土壤条件:大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很严格。 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最适于大豆的生长。大豆需要矿质营养的种类全、且数量多, 大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十余种营养元素。大豆需水较多,发芽时要求水分充足;幼苗期比较 耐旱;开花期植株生长旺盛,需水量大,要求土壤相当湿润;结荚鼓粒期,干物质积累加快, 此时要求充足的土壤水分(3 分)。
()
7.大豆种植密度低时,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减少,粒重下降,产量也低。( )
1.有限结荚大豆从上往下依次开花。 2.开花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要养分、水分最多的时期。 3.大豆种子含油量与含蛋白质量呈正相关。 4.花生株型指数越高则其植株的直立性越强。 5.花生叶片昼开夜闭的现象称为向阳运动。 6.棉花根系吸收高峰期正值现蕾到开花阶段。 7.棉花内围铃比外围铃重。 8.正常条件下,棉花落铃率高于落蕾率。 9.棉田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一般以 3~4 为宜。 10.陆地棉纤维长度低于海岛棉。
,雌穗是
。
5.紧凑型玉米比平展型玉米群体透光
,光能利用率
。
6.棉花皮棉产量实际上由单位面积上株数、
、
和衣分四个因素构
成。
7.棉花主茎叶腋内的腋芽在发育方向上有明显的
习性,第 10 片主茎叶的腋芽一般
发育为
。
5
QQ:445142 12 果枝第一果节现蕾时,理论上计算这株棉花应出现
() () () () () () () () () ()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计 36 分)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48667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b.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A. 土壤肥沃B. 充足的水分C. 适宜的温度D. 持续的噪音2. 作物生长周期中的“三基点”是指:A.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B. 播种期、开花期、收获期C. 出苗期、分蘖期、成熟期D. 土壤温度、空气温度、水温3. 作物栽培中,氮肥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作物根系发展B. 促进作物茎叶生长C. 促进作物果实成熟D. 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4.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大水漫灌B. 滴灌C. 沟渠灌溉D. 喷灌5.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土壤肥力6. 作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促进作物生长B. 防止作物早衰C. 增加作物抗病性D. 随意使用,无需控制剂量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A. 品种选择B. 土壤条件C. 气候条件D. 种植者的性别8.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使用性信息素C. 喷洒化学农药D. 培养抗病品种9. 作物轮作制度的主要优点是:A. 减少土地利用率B. 减轻病虫害发生C. 增加作物种植成本D. 降低土壤肥力10. 作物栽培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A. 合理密植B. 选用早熟品种C. 增加夜间光照D.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栽培中的“三叶一心”是指作物在_________期长出的三片真叶和一片心叶。
12. 作物的需水量与_________、_________、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有关。
13.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深施”。
14. 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天敌”的原则。
15. 作物的播种密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_,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word完整版)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04ef30f102de2bd9705885a.png)
一、填空题1小麦属于( A)。
A谷类作物B豆类作物C纤维作物D油料作物2小麦春化阶段要求的首要条件是( B)A高温条件 B 低温条件C高压条件D低压条件4水稻结实期追施的是( D )A送嫁肥B分蘖期C穗肥D粒肥6根外追肥是( D)A基肥B种肥C追肥D叶面肥7耕地的目的( D)A改良土壤B增加土壤酸性C增加土壤碱性 D 抗旱保湿8深松的深度( C)A 10—20 厘米B 10—30 厘米C 30 —60 厘米D 60—90 厘米10 秋施肥是( A)。
A基肥B种肥C追肥D叶面肥11 中耕的目的是( A)。
A松土除草B增加土壤酸性C增加土壤碱性D加深耕层14 尿素必须在( C)才能保持不结块。
A常压下B高压下 C 密封下D常温下19 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 ,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易获得成功。
( A )。
A早熟早稻组B晚熟晚稻组C中熟中稻组D晚稻中稻组27 水稻一生中吸收的矿质营养一部分来自土壤释放,另一部分季的施用,一般来自土壤的占稻株吸收总量的(C)A 40%B 50—60%C 65 —70%D 80%以上42 水稻籽粒谷壳大小主要决定于(A)。
A减数分裂盛期B穗轴分化期C花粉充实完成D抽穗期43 我省稻田的主体复种方式是(A)。
A稻麦两熟 B 麦=大豆 - 晚稻,三熟制C麦-稻-稻D油-稻-稻46 粳稻稻谷发芽朗朗的饱和含水量为其谷重的(B)。
A 25%B 30%C 35%D 40%49 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B)。
A一样B比早稻强C比早稻弱D相差不大56 在我国,丁颖是最早系统观察研究稻穗分化的,他把整个幼穗发育划分为几个时期( D)。
A6个时期B7个时期 C 9个时期D8个时期58 单季晚稻出现“一黄”的最佳时期是(C)。
A分蘖盛期B分蘖末期C拔节期D幼穗分化期60 水稻的种子根有( A)。
A1条B2条C3条D4条67稻穗为( D )A肉穗状花序B复穗状花序C总状花穗 D 圆锥状花序68 一般认为,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低于( A)时,就会阻碍水稻的正常生长。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60fe4327284b73f2425082.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第六套注: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的外界环境条件包括()、()、()、()和()。
2.起源于我国的作物有()、()和()等3.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作物可分为()和()。
4.籼稻谷粒,粳稻谷粒。
5.水稻促花肥施用的时期是期,保花追肥施用的时期是期。
6.米由、、、胚乳和胚组成。
7.生产上常见的三种玉米类型是、和。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作物生育期种子的寿命经济系数光合势水分临界期水稻叶蘖同伸现象够苗晒田垩白率见展叶差大喇叭口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2.简述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
3.简述地膜覆盖的主要作用4.简述水稻湿润秧田水分管理要点。
5.水稻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6.水稻品质指标。
四、论述题(共30分):1.试述作物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和调控措施。
(15分)2.论述水稻本田水分调控技术。
(8分)3.试述玉米对氮肥的需求规律及穗肥的施用技术。
(7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光、温、水、气、肥2.大麦、大豆、粟3.喜温作物、耐寒作物4.细长、短圆5.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至减数分裂期6.果皮、种皮、糊粉层7.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作物生育期:作物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称为作物的全生育时间。
2.种子的寿命: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3.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4.光合势: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为光合势。
5.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需要最敏感的时期,此时如果缺水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6.稻叶蘖同伸现象:指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母茎叶片发育与分蘖芽的分化保持着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遵循N=n-3的规律。
7.够苗晒田:当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的穗数时,便开始晒田。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c0147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f.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C.水稻秧田育苗D.保温育苗E.覆盖育苗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4分)1.温度三基点: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2.冻害:指植物在低温条件下遭受的伤害。
3.作物需水临界期:指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水分供应与需求达到平衡的时间段。
4.复种:指在同一生长季内对同一作物进行多次播种。
5.间作:指在同一地块上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
6.基本耕作:指为保持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对土壤进行的定期深翻、耕作和松土等操作。
7.杂草:指生长在农田中的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杂种植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C。
光合产量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2.B。
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3.C。
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经济系数。
4.B。
单穗粒数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5.C。
甜菜是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
6.B。
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补偿能力。
7.B。
谷类作物小穗和___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水肥供给。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ABCDE。
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包括影响土壤肥力、影响农田小气候、改良土壤、固定流沙和保持水土。
2.ABCDE。
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的生理类型、温度、气流和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3.ABC。
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处于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苗期和花芽分化期进行。
4.ABCDE。
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包括细胞间隙结冰、水分代谢失调、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原生质被撕裂和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
5.ABCDE。
土壤污染的类型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生物污染和农业污染。
6.ABCDE。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喷灌技术、微灌技术、膜上灌技术、地下灌技术和作物调亏灌溉技术。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aeabd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a.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土壤最适合种植水稻?A. 沙质土壤B. 黏土C. 壤土D. 石灰土答案:C2. 植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是什么?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糖原答案:A3.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4.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A. 光照B. 温度C. 湿度D. 风力答案:D5. 植物的根系主要吸收土壤中的哪些成分?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无机盐D. 有机物答案:C二、填空题1. 植物的生长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阶段。
答案:萌发、生长、成熟、凋落2.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种主要________。
答案:元素3. 土壤的pH值反映了土壤的________和________性质。
答案:酸性、碱性4. 为了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通常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法进行防治。
答案:生物防治、化学防治5. 作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________。
答案:压条繁殖三、判断题1. 土壤的肥力高低只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关。
(错)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夜晚则进行呼吸作用。
(对)3. 增加作物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错)4. 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
(对)5. 作物轮作是一种有效的土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对)四、简答题1. 简述作物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
土壤管理是作物栽培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环境和产量。
良好的土壤管理可以保持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促进根系发展。
此外,合理的土壤管理还能确保土壤中养分的平衡,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从而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
同时,通过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可以有效防治土传病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2186f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b.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作物生长规律B. 作物病虫害防治C. 作物遗传育种D. 作物土壤管理2.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光照D. 风力3. 作物栽培中,合理轮作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作物产量B. 改善土壤结构C. 减少病虫害发生D. 所有以上4. 作物生长需要的三大要素是什么?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5.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中常用的灌溉方式?A. 滴灌B. 喷灌C. 漫灌D. 干灌6. 作物栽培中,适宜的播种密度对作物生长有何影响?A. 增加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B. 提高作物品质D. 所有以上7. 什么是作物的光合作用?A. 作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B.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C. 作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水分的过程D. 作物通过吸收养分生长的过程8.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原则是什么?A. 多施少施B. 适量施肥C. 只施氮肥D. 只施有机肥9. 作物栽培中,如何判断作物是否缺水?A. 观察土壤颜色B. 观察作物叶片C. 观察作物根部D. 所有以上10. 作物栽培中,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B. 只使用化学农药C. 只使用生物防治D. 只使用物理防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的学科。
2.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作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 作物生长需要的三大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作物栽培中,灌溉的目的是满足作物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需要。
5.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7033e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0.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作物遗传育种B. 作物生长环境C. 作物栽培技术与管理D. 土壤肥力2.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土壤B. 光照C. 水分D. 风力3.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壤肥力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作物产量D. 所有上述选项4. 作物灌溉的原则是什么?A. 定时定量B. 根据作物需求C. 根据天气情况D. 根据土壤湿度5. 什么是作物的光合作用?A. 作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B.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 作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水分D.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试题的完整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作物栽培学中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
2. 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通常被称为作物的______。
3. 作物的灌溉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滴灌等。
4.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生物防治等。
5. 作物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包衣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解释什么是作物的“三要素”,并举例说明它们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
3. 描述作物轮作制度的优缺点,并给出一个实际的轮作模式。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作物栽培中合理施肥的重要性及其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 分析作物栽培中水分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水分管理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10分)某农场主在种植小麦时发现,尽管灌溉和施肥都按照标准进行,但小麦的产量仍然不高。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B5. A二、填空题1. 土壤、水分、光照2. 温度范围3. 灌溉、喷灌4. 化学防治、物理防治5. 消毒、浸泡三、简答题1. 作物栽培学主要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管理方法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9a90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2.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3. 作物的水分吸收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锈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5. 作物的氮、磷、钾被称为?A. 三大元素B. 微量元素C. 中量元素D. 重金属元素6. 作物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土壤C. 水分D. 光照7.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基因防治8. 作物的产量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品种B. 土壤C. 气候D. 管理9. 作物的光周期反应是指?A. 作物对光照时间的敏感性B. 作物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C. 作物对光照方向的敏感性D. 作物对光照颜色的敏感性10. 作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B.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水分和光照D. 适宜的氧气和光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12. 作物的水分管理中,灌溉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物的氮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4. 作物的磷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5. 作物的钾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17. 简述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8. 论述作物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措施。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fe52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9.png)
一、填空题1)按农业区划和生产特点,我国油菜生产大致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油菜的角果具有壳状和线状两种果皮。
2)单子叶作物属须根系,其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其中不定根是禾谷类作物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3)豆类作物根部均有与之共生,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的根瘤菌。
4)对大多数作物来说,磷的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而氮的临界期一般晚于磷。
5)根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征,可将品种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三类。
6)环境有自然环境和_人工__环境之分。
7)净同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8)世界四大油料作物是大豆、(油菜)、花生和向日葵。
9)水稻群体面积指数最大的时期是孕穗至抽穗。
水稻一生中对逆境最敏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
10)烟叶为自花授粉作物。
11)引种是作物的人工迁移过程,包括__简单引种___和驯化引种。
12)玉米的“棒三叶”是指:穗位叶、穗位上叶、穗位下叶三叶。
13)苎麻的繁殖方法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14)(钾)是烟草吸收量最多的营养元素,该元素不足,不仅影响烟叶外观品质,而且影响其燃烧性。
15)铃柄离层形成引起的棉铃脱落属于(生理脱落)16)(生物产量)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17)(作物栽培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18)禾谷类作物叶片的功能期通常是指(叶片达定长至1/2叶片变黄)所持续的天数。
19)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因素首先是(品种)。
烤烟一般质量最好的是(中部叶)。
20)棉花的主产品是(种子纤维);棉花去叶枝的时间为(第一果枝出现时)21.目前烤烟单株留叶数为(20片左右)。
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是(烤烟)。
21)水稻的花序为(圆锥花序)。
水稻的最早播期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的日期为宜。
22)水稻僵苗不发、根系变黑并伴有畸形根(如虎尾状),则很有可能为(中毒)。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https://img.taocdn.com/s3/m/f74f2824482fb4daa58d4b19.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 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 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
4. 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
5. 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 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7. 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 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9. 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
10.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范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更窄。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1dce6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3.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C. 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管理D. 作物的育种方法答案:C2. 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中,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萌发期B. 营养生长期C. 开花期D. 休眠期答案:D3.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pH值答案:D4.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加土壤肥力C. 减少病虫害D. 改善作物品质答案:C5. 作物的合理密植可以()。
A. 提高作物产量B. 降低作物品质C. 增加土壤侵蚀D. 减少水分蒸发答案:A6. 作物的灌溉管理中,以下哪个不是灌溉的原则?()A. 适时B. 适量C. 均匀D. 频繁答案:D7. 作物施肥中,以下哪个不是施肥的原则?()A. 适量B. 适时C. 均匀D. 过量答案:D8.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个不是防治措施?()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忽视防治答案:D9. 作物的收获时期应该根据()来确定。
A. 作物的生长周期B. 作物的市场价格C. 作物的病虫害情况D. 作物的品种特性答案:A10. 作物的种子处理中,以下哪个不是种子处理的目的?()A. 提高种子活力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种子重量D. 提高发芽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遗传改良答案:A, B, C12. 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
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肥力答案:A, B, C, D13. 作物轮作的优点包括()。
A. 减少病虫害B. 增加土壤肥力C. 提高作物产量D. 改善作物品质答案:A, B, C14. 作物的合理密植可以带来以下哪些好处?()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土壤侵蚀C. 增加土壤养分消耗D. 提高作物品质答案:A, B15. 作物施肥的原则包括()。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d9ee6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f.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一年生作物?- A. 玉米- B. 红薯- C. 苹果树- D. 棉花2. 土壤肥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A. 氮、磷、钾- B. 水、肥、气- C. 氮、磷、钙- D. 氮、磷、镁3. 作物的灌溉管理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的原则? - A. 适时灌溉- B. 适量灌溉- C. 均匀灌溉- D. 频繁灌溉4.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 A. 细菌性软腐病- B. 病毒性花叶病- C. 真菌性锈病- D. 线虫病5.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哪个部位进行?- A. 根- B. 茎- C. 叶- D. 花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_______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
2. 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_______、_______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3.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其中“综合防治”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 作物的水分管理中,灌溉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物的氮素营养主要来源于_______和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简述作物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土壤管理。
2. 请解释什么是作物的光合作用,并简述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四、论述题(30分)请论述作物栽培中水分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水分管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D4. C5. C二、填空题1. 光合作用2. 作物种类、气候条件3. 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4. 适时、适量、均匀5. 有机肥、化肥三、简答题1. 土壤管理在作物栽培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良好的土壤管理可以保证作物根系的健康发展,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按农业区划和生产特点,我国油菜生产大致可分为_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油菜的角果具有壳状和线状两种果皮。
2)单子叶作物属须根系,其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其中不定根是禾谷类作物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3)豆类作物根部均有与之共生,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的根瘤菌。
4)对大多数作物来说,磷的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而氮的临界期一般晚于磷。
5)根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征,可将品种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三类。
6)环境有自然环境和 _人工__环境之分。
7)净同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8)世界四大油料作物是大豆、(油菜)、花生和向日葵。
9)水稻群体面积指数最大的时期是孕穗至抽穗。
水稻一生中对逆境最敏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
10)烟叶为自花授粉作物。
11)引种是作物的人工迁移过程,包括__简单引种___和驯化引种。
12)玉米的“棒三叶”是指:穗位叶、穗位上叶、穗位下叶三叶。
13)苎麻的繁殖方法有__有性繁殖___和无性繁殖两种。
14)(钾)是烟草吸收量最多的营养元素,该元素不足,不仅影响烟叶外观品质,而且影响其燃烧性。
15)铃柄离层形成引起的棉铃脱落属于( 生理脱落 )16)(生物产量)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17)(作物栽培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18)禾谷类作物叶片的功能期通常是指(叶片达定长至1/2叶片变黄)所持续的天数。
19)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因素首先是(品种)。
烤烟一般质量最好的是( 中部叶 )。
20)棉花的主产品是( 种子纤维 ) ;棉花去叶枝的时间为(第一果枝出现时)21.目前烤烟单株留叶数为( 20片左右 )。
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是( 烤烟 )。
21)水稻的花序为(圆锥花序)。
水稻的最早播期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 10℃)的日期为宜。
22)水稻僵苗不发、根系变黑并伴有畸形根(如虎尾状),则很有可能为(中毒)。
23)水稻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最低含水量为( 13% )。
24)水稻主茎地上部伸长节一般为( 4~6 )个节。
25)下列哪种情况最能在两地间相互引种成功(同纬度的两地)。
26)下列作物都属于C3作物的一组是(小麦烟草棉花);下面都属于三碳作物的一组是( 油菜棉花烟草 )27)早稻品种的感温和感光性特点为(感光性弱)。
28)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的天数测定植株的生长状况,如稻、麦分蘖消长、穗分化状况等,这种研究法称为(发育研究法)。
29)植株上真叶为不完全叶的作物是(油菜)。
30.苎麻繁殖系数较大的是( 组培繁殖 )。
苎麻以(头季)麻的生育期最长。
一般情况下,出麻率较高的是( 二麻 )30)作物器官、个体、群体等的生长均呈( S形增长)趋势。
作物在(开花期)对温度最为敏感。
作物生育期的准确计算方法是(出苗至成熟)的天数。
二、判断题1)不同纬度地区间相互引种,重点应当了解作物的感温性,否则可能造成引种失败。
(×)2)稻,大豆,玉米,棉花,烟草等作物在我国通常在日照比较长的夏季种植,属于长日作物(×)3)稻穗的一次枝梗原基是向顶式分化。
稻穗第二次枝梗原基的分化是离顶式分化。
(√)4)稻种在适温湿润条件下发芽的情况是根长芽短。
(×)5)甘薯的根可分为块根、柴根和细根三类。
(√)6)甘蔗属禾本科甘蔗属植物,在我国的南方均有种植。
海岛棉的纤维长度一般比陆地棉的纤维长。
(√)7)紧凑型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一般为3500-4000株/亩。
(×)8)收获营养器官的作物比收获籽实的作物经济系数要低。
(×)9)薯类作物主要用于生产淀粉类食物,都属于植物学的茄科。
(×)10)双子叶作物的根系是由一条由胚根发育而成的粗壮主根和从地下茎节上发生的不定根组成。
(×)11)通常双子叶作物地上部各茎节的腋芽能萌发成分枝,而单子叶作物地下部各茎节的腋芽则萌发成分蘖。
(×)12)同一作物生育期长短的变化,主要是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变化,而生殖生长期长短变化较小。
(×)13)早稻对日照不敏感,所以可以在晚季作“翻秋”栽培。
晚稻播种时期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安全齐穗期。
(√)14)我国对稻米品质的评价一般要求在稻谷收获、晒干、去杂后存放90天以上才进行(√)15)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30℃左右。
其全生育期需要较多的积温。
(×)16)烟草十字期主根明显加粗,一次侧根大量发生,地下部生长显著快于地上部。
(×)17)油菜腊肥的作用是提高土温防冻,保冬壮,促春发稳长。
(√)18)玉米雌穗开始分化的时间比雄穗早。
(×)19)作物的食用品质主要是由蒸煮品质来确定的。
(×)20)作物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因此,作物生产中营养生长越旺盛,产量越高。
(×)21)作物栽培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使作物的遗传潜力得以最大表达。
作物与环境协调统一,是引种成功的关键。
(√)三、名词解释题1)分蔸繁殖:分蔸繁殖就是把麻蔸分割下来繁殖的方法。
2)安全齐穗期:秋季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20、22、23摄氏度的终日分别作为粳稻、籼稻、籼型杂交稻的安全齐。
3)集中施肥:把肥料集中施在作物的根系附近或种子附近的施肥方法。
4)可消营养生长期:在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内,能受短日、高温所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
5)全层施肥: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土壤表层,通过翻耕混入土壤全层。
6)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最节水的灌溉工程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
五、问答题1)简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必要性.[答]:由于在种植作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地力。
①消耗土壤营养元素。
每收获一季作物,就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数量的营养元素,产量越高,带走的也越多,除生产性消耗外,还有一些非生产性的消耗,如地面流失、深层渗漏、N素挥发等。
②破坏土壤结构。
消耗土壤无机N,将引起土壤中有机质的损耗。
由于有机质的不断消耗,不补充或补充得很少,再加上土壤耕作的破坏作用,会导致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
③土壤障碍因子增加。
如果耕种不合理,还会引起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干旱地区的土壤风蚀,在灌溉地上,如果灌溉不合理,会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土壤的次生潜育化等现象,而使地力下降。
如不注重养地,养分输入与输出就会失去平衡,土壤结构会受到破坏,障碍性因素也会增加,则地力必然逐渐衰竭。
因此,用养结合是必要的。
2)简述作物栽培的特点。
[答]:作物栽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复杂性。
不同的作物种类及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都各自具体不同的特征特性,同时,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也对不同作物、不同品种产生不同的影响。
②季节性。
作物生产具体严格的季节性,天时和农时不可违背,否则,就可能影响全年产量甚至影响下一年的产量。
③地区性。
不同的地区适宜栽培不同的作物,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块对作物的适宜性也有差异。
④变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栽培作物的方法措施也要不断变化3)论述改善作物产品品质的主要途径。
[答]:作物品质的形成是由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两方面决定的,因此,改善作物产品品质应从两方面着手,即通过育种手段改善品质形成的遗传因素,培育高品质的品种;同时,根据环境因子对品质形成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为优质产品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从作物栽培的角度,改善作物产品品质的主要途径有:①选用优质品种。
作物种间、品种间其品质性状的差异很大,要生产优质农产品,首先必须选用优质的农作物品种,这是最根本的途径。
②合理布局。
温光生态条件对作物品质有较大影响,因此合理布局可使作物在适宜的温光条件下生长,避开不良环境的影响,从而使优良品质的遗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③恰当的栽培管理措施。
包括合理的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的防治、适时播种、移栽、适时收获和贮藏等。
4)论述目前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具体途径。
[答]:目前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有以下一些:(1)漏光损失,作物生长初期叶面积很小,日光大部分漏射在地面上而损失。
生产水平较低的大田,一生不封行,直到后期漏光也很多。
(2)光饱和浪费,已知稻麦光饱和点约为全日照的1/3-1/2,更强的光不能提高光和速率,而形成浪费。
事实上,光强远在饱和点以前,光合速率已不随光强成比例地增加,说明那时光能已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了。
(3)条件限制,有时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合,如温度过高过低,水分过多过少,某些矿质元素缺乏,CO2供应不足,以及病虫害等等,一方面会使光合能力不充分发挥,限制了光能利用;另一方面会使呼吸消耗相对增多,最终使产量降低。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具体途径:适当密植和间作套作,合理施肥,增加CO2,调节温度,防止病虫害等等,不仅能促进生长,扩大叶面积,减少损失,还能改进生长条件,提高光合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光饱和现象,从而有可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而增加产量。
29.种子休眠的类型、原因及打破的措施。
答:(1)原始休眠:种子在生理成熟时或收获后立即进入休眠状态。
二次休眠:由于不利环境条件的诱导而引起自我调节的休眠状态。
(2)原因:①胚的后熟:包括生理后熟和形态后熟。
打破措施有层积法、变温处理、激素处理。
-②硬实引起的休眠:种皮不透水、不透气和机械约束作用。
打破措施有机械磨伤种皮或者用酒精、浓硫酸等化学物质处理。
③发芽的抑制性物质存在引起的休眠:如脱落酸、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等。
打破措施有利用植物激素进行种子处理和清水冲洗。
11.以水稻为例简要说明,当纬度相同而海拔高度不同地区间引种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答]:在纬度相近而海拔高度不同的地区引种,应注意生态条件不同导致品种生育期的变化。
当低种高引时,即低海拔地区引至高海拔地区。
由于高海拔地区稻作期间温度较低,品种发育迟缓,生育期相应延长,因此宜引用早熟品种。
当高种低引时,即高海拔地区引至低海拔地区。
由于低海拔地区稻作期间温度增高,品种发育加快,生育期缩短,故宜引用晚熟类型。
同海拔,同纬度地区间引种,因两地温光条件大体相同,相互引种后生育期变化较小,容易成功。
16)如何协调作物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答]:①作物个体和群体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个体是群体的组成部分,群体中个体的生长发育变化引起群体内部环境的改变,改变了的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
群体中的各个个体间存在对生长空间、肥、水的竞争,并改变群体内部通风透光条件,制约个体的充分生长。
只有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才能获得作物的高产优质。
②要协调作物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首先要选择株型好、产量潜力高、品质优、耐肥抗倒的良种。
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栽培技术措施,包括合理的种植密度、合理的株行距配置、肥水调控、使用生长调节剂塑造理想株型等,既充分发挥个体潜力,又达到群体平衡增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