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修订稿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υ )像的性质应用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实像大小转折)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 f 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2本知识点重点掌握的知识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对于规律我们可以如此记忆“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内大实像成,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立虚像正,照、投、放大对应明常见考法本知识主要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题目的难度较大;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凸透镜是一种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呈现凸出形状。
它能够将经过透镜的光线聚焦或分散,从而形成实像或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通过研究透镜的物理特性,得出透镜成像的一系列规律和公式。
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归纳总结:1.凸透镜成像原理:当平行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时,经过折射形成的光线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F处。
这是凸透镜的一个基本成像原理。
2.焦距和成像距离关系:通过光学公式可以确定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光学公式为:1/f=1/v-1/u,其中f表示焦距,v表示像距,u 表示物距。
3.聚焦性质:凸透镜的焦距决定了成像的性质。
当物距大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无限远处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虚像。
4.放大率:凸透镜的放大率是指像高与物高之比。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放大率可以表示为v/u,其值为正代表放大,负值代表缩小。
5.倍率公式:倍率公式是凸透镜的一个重要成像关系,表示了物体的放大倍数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倍率公式为β=v/u,其中β表示倍率,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6.实像和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前,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形成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后,即物距大于焦距时,形成实像。
7.成像位置变化:物体距离透镜越远,成像位置越接近焦点;物体距离透镜越近,成像位置越远离焦点。
8.成像大小变化: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远,成像越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近,成像越大。
9.像位置和物位置关系:对于凸透镜来说,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一个互逆关系。
即当物体在焦点前,像在焦点后;当物体在焦点后,像在焦点前。
10.平行光束成像:当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于焦点;而当平行光束倾斜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成一束斜线。
总结起来,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归纳为焦距与成像距离的关系、虚像与实像的形成、放大率与倍率的计算、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等。
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准确的成像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本文介绍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特点。
首先,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总结出了五条规律,包括实像倒立缩小、实像倒立等大、实像倒立放大、虚像正立放大和不成像。
其次,介绍了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即2f点和f点,以及薄透镜成像公式。
最后,提供了一个记忆口诀,方便记忆。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为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记忆口诀: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需要注意的是,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当透镜很厚时,必须考虑透镜厚度对成像的影响。
剔除格式错误并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后,改写如下: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简单记忆。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例如照相机。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例如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例如放映机、幻灯机和投影机。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无法成像,只能形成平行光,例如探照灯。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例如放大镜。
透镜成像还有其他规律需要记忆。
当物体离透镜越近,成像越远,成像也变大;当物体离透镜越远,成像越近,成像也变小。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一倍焦距时,成像为虚实分离;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像为大小分离。
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与凹透镜
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凸透镜主要对光起会聚的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起发散的作用。
凸透镜作用
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
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以上就是一些凸透镜成像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及默写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默写1.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重要规律)2.记忆口诀:1、 倍焦距分虚实, 倍焦距分大小。
2、 像总是异侧倒, 像总是同侧正3、物近像远实像 ,物近像近虚像 ,4、像的大小像距定,焦距越大像距越 。
3.画图训练(请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过光心的光线)1、物距大于两倍焦距(u>2f )结论1: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u>2f )时,成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 (实/虚)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 (同/异)侧。
2、物距等于两倍焦距(u=2f )结论2: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u=2f )时,成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 (实/虚)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 (同/异)侧。
物距u像距v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实像/虚像 同侧/异侧生活中的应用1 u>2f2 u=2f3 f<u<2f4 u=f5u<f3、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f<u<2f)结论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f<u<2f)时,成(正立/倒立)(放大/缩小/等大)(实/虚)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同/异)侧4、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结论4: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时,(成/不成)像。
5、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结论5: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时,成(正立/倒立)(放大/缩小/等大)(实/虚)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同/异)侧。
4、实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置,首先要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其次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这样做的目的是。
5、实像: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相交而形成的。
虚像: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相交而形成的。
实像和虚像都能用人眼观察。
6、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什么情况下光屏上得不到像?7、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重要规律)2.记忆口诀1、 倍焦距分虚实, 2 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重要知识点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1.实验: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也可说出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实验中,所需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图像记忆:f<v<2f,倒立缩小实像v=2f,倒立等大实像v>2f,倒立放大实像,不成像正立放大的虚像3.成实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将物体旋转180°,即为所成像的样子),如“”光源所成的实像应该是“。
这也意味着像和物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向上移动,像就向下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就向右移动。
但是透过凸透镜看钟表,秒针的像与秒针一样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
4.实像都是倒立的,与物体在透镜两侧,能用光屏接收;虚像都是正立的,与物体在透镜同侧,用光屏接收不到。
注意:这里面所说的倒立和正立是相对..............实物而言的.....。
实像和虚像的相同点: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也都可以拍照。
5.实验所选取的光源可以是烛焰也可以是F形光源,而F形光源的优点:⑴环保;⑵稳定;⑶便于探究像与物的关系。
而蜡烛的优点:取材方便。
6.光屏作用:判断像的虚实。
若光屏由方格纸板制成,光源也嵌在方格纸板上,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7.像成在光屏的上部。
可以向上调节光屏或蜡烛,或向下调节凸透镜。
(注意..方法的应用.....)8.一倍焦距分虚实(正倒):一倍焦距处是实(倒立)像与虚像(正立)的分界点,即u>f成实像;u<f成虚像;u=f不成像。
9.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距处是成缩小像与放大像分界点,即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放大实像;u=2f成等大的实像。
10.①v<u,成倒立缩小实像;②v>u,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v=u,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记忆时注意规律)11.透镜损坏一部分或被遮挡一部分,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成像变暗,因为透过光线减少,折射光线就少了。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314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4 4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1)光路图:如右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解:A、当u=10cm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物理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物理知识点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物理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物理知识点篇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 υ ) 像的性质应用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实像大小转折)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 f 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物理知识点篇2【实验器材】f=12 cm(最好在10~20 cm之间)的凸透镜一个,蜡烛一支,用白色硬纸制成的光屏一个等。
【设计实验】① 把蜡烛放在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倒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
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测量物距u和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凸透镜是一种常用的透镜类型,它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和设备中。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光线经过折射后所形成的像的性质和位置。
下面将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总结。
一、凸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可以用光线六个基本规律来解释,即入射光线与主轴的关系、折射定律、等效焦点、主轴上的点的成像规律、像的放大缩小规律和像的正倒关系。
通过这些规律,可以确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凸透镜的主焦点与等效焦距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一个是物距在无限大时的物主焦点,也称为前焦点;另一个是像距在无限大时的像主焦点,也称为后焦点。
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位于透镜两侧,并且在透镜的主轴上。
凸透镜的等效焦距则是指将凸透镜看作是一种可以将物体与像距缩成相等的平凸透镜。
等效焦距与物距、像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三、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体与像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倍的焦距,此时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位置为无限远处,成像也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为虚像,位置为透镜的同侧。
四、物体在凸透镜后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同侧,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在无限远处,成像也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为虚像,并且成像的位置在透镜的反侧。
五、物体与像的放大缩小规律物体与像之间存在着放大缩小的关系。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成像为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为放大的虚像。
六、物体与像的正倒关系物体与像之间存在着正倒的关系。
当物体与透镜同侧时,成像为正立的实像;当物体与透镜反侧时,成像为倒立的虚像。
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总结如上所述。
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线的折射和成像规律来实现的。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学现象,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地进行光学设计和调整。
凸透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凸透镜成像知识点总结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1. 物距(u)、像距(v)和焦距(f)的关系。
- 当u > 2f时,f < 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如: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被拍摄的物体在镜头(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底片(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当u = 2f时,v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这一特点可用于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当物距和像距相等且都等于2f时,就可以确定f=(u)/(2)(或f=(v)/(2))。
- 当f < 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幻灯片(物体)在镜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在屏幕(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当u = f时,不成像。
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不能会聚,从另一侧射出的光线是平行光。
- 当u < f时,v>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体在同侧。
2. 像的性质。
-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实像都是倒立的。
- 虚像: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虚像都是正立的。
3. 动态变化规律。
- 当物距减小时(在u>f范围内),像距增大,像变大。
例如:用投影仪时,当幻灯片靠近镜头(物距减小),屏幕上的像会变大(像距增大)。
- 当物距增大时(在u>f范围内),像距减小,像变小。
例如:用照相机拍照时,当被拍摄物体远离镜头(物距增大),底片上的像会变小(像距减小)。
- 当物体从无穷远处向凸透镜靠近时(u>f),像从焦点向无穷远处移动,像逐渐变大。
二、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实验器材。
-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等。
2. 实验步骤。
- 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心得: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联想它的应用来加以记忆,典型的三个应用是: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头脑中有使用这些仪器时的情景,就不难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
2、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光路图1、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2u f>,像距2f v f>>如下图所示:2、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2f u f>>,像距2v f>如下图所示:3、成正立放大虚像时,物距u f<如下图所示:类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1、(•河北一模)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物体放在a点时,成、的实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当物体由a点运动到c 点,所成的像(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 (•大丰市校级一模)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蜡烛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的物距是 cm,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变式】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 B.12.5cm C.4.5cm D.10cm类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3.(•通辽模拟)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类型三、综合应用4. 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A. 放大镜B. 幻灯机C. 照相机D. 潜望镜【变式】(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巩固练习一、选择1. 凸透镜所成正立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物分立透镜两侧 D.像物等大2.(•鄂州模拟)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3.(多选)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A.v<f B.f<v<2f C.u>2f D.f<u<2f4. 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5. 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二、填空7.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一.成像规律二.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三.考点归纳: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
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初中凸透镜成像知识点

初中凸透镜成像知识点
初中凸透镜成像知识点
一、定义:凸透镜是光线反射或折射时在光线与凸透镜夹角内的光线都会发生折射,从而使得光线汇聚成一个空间点,这个空间点就是凸透镜成像的光线聚焦点。
二、成像规律:
1. 光线从凸透镜远处射射向凸透镜,在凸透镜面的夹角内的光线会发生折射,最终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聚合成一个空间点,这就是凸透镜成像的焦点。
2. 光线从凸透镜近处射向凸透镜,在凸透镜面的夹角内的光线会发生折射,最终在凸透镜的另一端的倒影平面(其实也可以是凸透镜本身的外表面)上,反射出一个空间点,这就是凸透镜的成像的倒影点。
三、注意事项:
1. 近处和远处的光线的折射面的位置不同,光线会根据位置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光路,因此凸透镜成像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
2. 凸透镜成像的距离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近处成像的距离。
所以,当物体离凸透镜太近的时候,成像的质量会有所降低。
3. 凸透镜的成像质量和凸透镜的精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使用凸透镜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凸透镜,以保证成像质量。
- 1 -。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是一种特殊的透镜,它与平面透镜、凹透镜在成像原理方面有着类似的特性。
然而,凸透镜具有自身独特的光学特性,使得它在一些特殊的光学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分析,对其光学特性作出总结性的阐述。
一、透镜的成像规律1、凸透镜的折射规律:凸透镜的折射规律与平面面透镜的折射规律相似,都是光从较低的介质到较高的介质的折射规律。
然而,由于凸透镜的折射面是凸的,其对来自物体的光线做了折射,使得凸透镜能够把物体的光线集中在凸透镜的中心部位。
2、凸透镜的反射规律:凸透镜的反射规律受球面反射规律的影响。
凸透镜的反射规律是指,当物体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表面时,它会受到球面的反射,从而使得物体的光线被凸透镜反射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图像。
3、凸透镜的折射与反射总结:从上述折射和反射规律可以得出,凸透镜是一种折射和反射并存的光学物体,能够把物体的光线集中,形成一个图像。
二、凸透镜的应用1、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凸透镜在光学仪器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由于其能够把物体的光线集中,使得凸透镜能够有效地捕捉微小的物体,使研究者能够更清楚的观测下物体的细节。
2、医学光学仪器的使用:凸透镜也用于医学光学仪器中,如手术显微镜、胸突荧光镜、体内普查机等。
这些光学仪器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出色的治疗效果,还将为医学提供重要的信息。
三、结论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凸透镜具有折射和反射结合的特性,能够把光线集中,形成一个图像,而且其应用也极其广泛,不仅在光学仪器中广泛使用,而且在医学光学仪器中也有重要应用。
未来,凸透镜在光学技术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对提高光学仪器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一、成像规律在使用凸透镜进行成像实验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成像规律:1.一倍焦距处成像为虚像,二倍焦距处成像为实像。
2.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像就越近,且成像越小;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成像就越远,且成像越大。
3.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同。
二、记忆口诀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三、考点归纳在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考点: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使用平行光(如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测量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可得到焦距。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以便得到清晰的像。
4.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可能是由于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或者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或者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需要将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在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是,蜡烛燃烧会变短,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
改进方法是选择发光二极管,这样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在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在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使用凸透镜进行成像实验时,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方,移动光屏即可得到清晰的像。
如果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是一种把来自物体的光线反射回一定点的光学器件,它可以把光线透过它来自不同来源的光线反射回目标点,从而加强或改变物体上的光线,这种特性使凸透镜在光学应用中变得非常重要。
凸透镜可以被分为几个类别,比如球面凸透镜、双凸透镜、双环凸透镜等。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的光线追迹规律在凸透镜的光线追迹规律中,实线是光束从球面凸透镜入射到出射角α,光线在表面上发生折射,从中心点c出射,到达准确焦点F,从F点发出光束向α出射,实线和虚线表示光线传播的角度,且虚线不穿过准确焦点F,在虚线表示的光线传播的方向上也有折射现象,但是这条光线没有经过准确焦点F,其角度比实线大。
(2)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具有焦点,它的焦点是最具有强烈的高能特性的点。
光线经过凸透镜的表面,会发生折射,而且都会向准确焦点F射出,因此,这种特性使得凸透镜能够进行把外界光线集中到一个焦点,从而起到加强光线的作用。
(3)凸透镜的图像成像当物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它会发生折射,然后,凸透镜将所有光线集中到一个焦点,然后从这一点向所有方向出射,而这一过程就会产生凸透镜的图像成像,由此可以看出,凸透镜可以把物体的形象投射到一个点。
二、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各种光学仪器,比如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光学定位望远镜、轨道望远镜等。
凸透镜的主要应用是收集、加强和投射光线,它可以把光线从一个点集中到另一个点,从而使光线鲜明而强烈。
此外,凸透镜也可以用来实现精确测量和定位,因为它能够收集高能的光线,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飞行器的光电视观测系统中使用凸透镜来发射和接收光束,依靠凸透镜把距离传感器较远的物体的发射光线集中到传感器,从而实现远距离的精确测量。
总之,凸透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元件,它可以把光线集中到一个焦点,并发挥其他一些光学特性,它在各种光学仪器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且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凸透镜在光学应用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重难点大总结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重难点大总结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规律列表2.成像原理图三、显微镜和望远镜四、提醒强调1.凸透镜成实像知识要点①物距大,物体比像大,υ物>υ像②像距大,像比物体大,υ像>υ物③物距小,物体比像小,υ物<υ像④像距小,像比物体小,υ像<υ物2.凸透镜物像间移动规律——物像同侧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距着向左移动;物体向右移动,像跟着向右移动)物像之间的距离和:u +υ≥4f3.凸透镜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焦距越大,会聚能力越弱。
4.同一次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五、重难点突破题型1.利用物距、相距判断成像原理,确定焦距范围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以是7cmB.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再次出现清晰的像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6cmB.将凸透镜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C.将蜡烛和光屏分别远离凸透镜适当距离,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D.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仍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右移动例3.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υ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题型2.变换焦距后,为了成清晰像,如何移动物体、透镜、光屏例1.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未画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归纳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方法:平行光聚焦法
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
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书中72页图4-40)所示摆放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
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具体见下表:
(1)u=f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倒立一定是实像,实像—物像异侧;正立一定是虚像,虚像—物像同侧。
(2)u=2f是想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焦点外)
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增大)(减小)(变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5)成虚像时(焦点内)
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增大)(增大)(变大)
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二倍焦距见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倒实正虚
(6)垂直主光轴移动问题:
①凸透镜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同——————像随透镜同向移动
②蜡烛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像随蜡烛反向移动
(7)凸透镜成像为实像时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
5.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成虚像;②烛焰在焦点上不成像;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⑤可能凸透镜不在蜡烛与光屏中间。
6.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①使太阳光沿主光轴照射到凸透镜上,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最小的亮点,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中心到亮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②用一发光小灯泡,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当透镜射出的光为平行光时,测出灯泡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③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移动光屏和蜡烛,直到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为止,此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的2倍。
7.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