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自考-重要会议总结简化!!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确立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就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

大会还提出了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各民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不足之处是,对于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的问题,认识上不清楚。

3、八七会议(大革命失败之后,1927年8月7日,汉口,紧急会议)李维汉主持会议,共产国际代表G·罗米纳兹作长篇报告。

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断。

最后改选了中央领导机关。

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给政出一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革命挽救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中共六大(1928年6月,莫斯科)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前的政治形势正处于两次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

会议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六大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但也存在着缺点,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中国共产党主要会议[整理版]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中国共产党主要会议[整理版]

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一)党的创建时期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3.“三大”(1923),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1)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三)抗日战争时期1.洛川会议(1937):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七大”(1945,延安)(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解放战争时期1.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县西柏坡)(1)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2)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须掌握的重要会议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须掌握的重要会议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共历次重要会议一、会议名称、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1、中共一大——————“建党”1921.7.23 上海→嘉兴南湖①决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选出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

由于对中国社会的性质及由此决定的性质,特点缺乏明确的认识,因而笼统的提出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意革命,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目标。

显然,党的一大没有认清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重要性质。

2、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革命纲领”最高~~、最低~~~~1922年7月上海党的二大在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

制定党的革命纲领①最低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2、推翻帝国主义压迫,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②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指引中国革命的伟大旗帜。

3、中共三大————“国共合作”1923年6月广州讨论了同国民党合作的问题,(以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①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②共产党员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但是,由于陈独秀的“二次革命”理论,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只能以资产阶级为主体,革命胜利后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然后无产阶级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党的三大没有提出无产阶级应当掌握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4、党的四大——————“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1925年1月党的四大的突出历史贡献是,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也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

5、中共八七会议——“枪杆子里出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927年8月7日汉口①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发言中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在枪杆子中取得的。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总结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总结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清政府时期:
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1851-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9)《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1898)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1911)
中华民国:1912年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中共一大:1921年,制定了最高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1922年,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1923年,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八七会议:1927年,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地革命方针遵义会议:1935年,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
瓦窑堡会议:1935年,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洛川会议:1937年,全面抗战路线
中共七大:1945年,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中共八大:1956年,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十二大:1982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三大: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
十四大: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1997年,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会议总结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会议总结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大致上分为三步走
——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北京
1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高度评价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中共十五大
1997年
北京
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
*
中共十六大
2002年

八七会议
1927年
汉口
1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2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4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年冬
4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
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
北平
中心议题是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3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最新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

最新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

1、中共一大:1921.7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确立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与上海召开。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就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

大会还提出了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各民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不足之处是,对于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的问题,认识上不清楚。

3、八七会议: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李维汉主持会议,共产国际代表G·罗米纳兹作长篇报告。

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最后改选了中央领导机关。

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给政出一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革命挽救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中共六大: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

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前的政治形势正处于两次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

会议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近代史重要会议

近代史重要会议

作会议

错误的长期影响,个人崇拜还在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禁锢着
北京
人们的思想,国家前进艰难。刚刚恢复领导工作的邓小平大声疾呼:现在摆在我们
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
内容:邓小平在会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指
出: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委员会第一次 2时
一致决议接爱《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全体会议 北京
第 一 届 全 1954年9月 国人大第 一次会议 二届政协 1954年12月
中 共 中 央 1956年4月 政治局扩 大会议
大会通过充分审议和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 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通过政协章程,章程中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 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等等。这个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一方针又被称为“双百”方 针。它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
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 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
他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认为改革和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发展
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十四大

近代史国家重要会议总结文档

近代史国家重要会议总结文档

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会议之洛川会议详解时间:1937年8月22—25日,地点: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省洛川县城北10公里处的红军指挥部驻地冯家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

会议代表: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有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任弼时、关向应、凯丰、彭德怀、张国焘,部分红军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刘伯承、贺龙、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代彬、肖劲光、周建屏、林伯渠、徐向前、傅钟等22人参加了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张闻天主持会议会议意义: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它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主要内容:会议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后的新形势,指出,国共两党的争论已不是应否抗战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抗战胜利的问题。

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

会议认为,中国的抗战是艰苦的持久作战,必须经过持久作战,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伟大领袖高屋建瓴地发表了著名的“洛川讲话”,谈到“不要到抗日前线当炮灰”的思想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毛泽东起草的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的具体政策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会议之瓦窑堡会议详解本文来自:【爱学啦】原文地址:/lishi/jindai/11701.html时间: 1935年12月17日—25日地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背景: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内容:会议主要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那种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的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总结归纳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总结归纳

时期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内容影响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1.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2.确立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3.实际工作计划:集中精力组织工人4.选举中央局:陈独秀(书记)、张国焘、李达标志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s:会后开始发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中共二大1922年7月 1.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明确敌人: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2.制定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a.打倒军阀 b.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c.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3.提出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到群众中去4.提出:联合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p240)1.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对象和动力,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2.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必将来临。

中共三大1923年6月广州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集中讨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

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国名党一大1924年1月广州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内容2.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3.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后来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中共四大1925年1月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1927年8.7汉口秘密召开1.彻底清算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提出要改编军队)2.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3.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4.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最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成为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折古田会议1929年12月大会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的建设经验,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

中国近代史自考-重要会议总结简化!!

中国近代史自考-重要会议总结简化!!

※ 非常重要、常考的会议我做了简化:中共一大:成立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中共二大: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群众路线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和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议案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枪杆子里出政权”遵义会议: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挽救了..挽救了..挽救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批判左倾关门主义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中的领导权问题) 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七届二中全会:两个转变、两个务必新政协:《共同纲领》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八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 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 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十六大:三个代表写进党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全面阐释科学发展观;概括中特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

※ 以下是全面的版本:一.有关三个代表:2000年2月 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 ——首次提出2000年6月 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江指出: 三个代表是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而展开的2000年7.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 ——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2002年 中共十六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标志着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最终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共重大会议内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共重大会议内容整理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内容;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意义;给中共指明了新的出路,滋长了左倾情绪,给中国后来的革命带来了极大危害,枪杆子出政权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内容:左倾思想严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召开,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投降主义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25日瓦窑堡内容: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线战意义: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线战的建立落川会议:1937年秋陕北内容: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意义:建立了抗日敌后根据地全国土地会议:1947年内容: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国土地大纲>> 意义:极大的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护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持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1950年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6年毛泽东提出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42年延安整风——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上海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

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对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规定或要求。

近现代史历次重要会议总结

近现代史历次重要会议总结

近现代史历次重要会议总结第一篇:近现代史历次重要会议总结考研政治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历次重要会议总结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诞生的标志)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在广州召开。

中共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4.中共四大 1925年1月:大会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5.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将旧的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6.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毛泽东在会议上做重要发言,“须知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

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7.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召开。

8.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中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并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

会议集中力量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9.瓦窑堡会议 1935年:延安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在抗日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

解决的政治路线问题。

(延安整风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10.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的路线。

自考近现代史 重要会议总结

自考近现代史 重要会议总结

八七会议P82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遵义会议P92
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
回忆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
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副总的责任,博古担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洛川会议P108
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提出了关于抗日的基本主张
七届二中全会P140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规定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及政策
指出了中国有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
七届三中全会P152
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三年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路线和行动纲领
中共八大P172。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

1.一大:1921.7 上海召开。

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二大:1922年与上海召开。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建立民主共和国。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三大,国共合作,建立民主阶级统一战线。

4.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第一次形成,新三民主义是共同政治纲领。

5.中共四大,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农民同盟军6.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枪杆出政权,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开始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7.三湾改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8.六大: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

9.古田会议: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10.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思想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远离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11.瓦窑堡会议:政治路线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决议。

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

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

会议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敌后游击战和抗日根据地;在国统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13.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中国化14.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5.延安整风,思想问题,反对主观主义(教条,经验),宗教主义,党八股。

主观主要任务,教条中心问题重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党确立。

16.七大:1945年5月,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

中国近代史(1840——1949)重要会议: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

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纲领。

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1922年7月,中共“二大” 上海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纲领。

中国的性质仍是“双半”社会,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1923年中共“三大” 广州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3、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 广州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4、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汉口瞿秋白《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报告》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的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是发动武装起义。

5、1927年文家市会议放弃夺取长沙,转向山区进军。

(重心发生转变)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新民主主义的工农政权) 江西瑞金制定了宪法大纲7、1935年1月,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博古等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成为党在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1935年12月陕北堡会议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任务: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必须由中共来领导。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考点版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考点版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确立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不足之处是,对于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的问题,认识上不清楚。

3、八七会议(大革命失败之后, 1927年8月7日,汉口,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给政出一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革命挽救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指挥错误。

会议选取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思想在中央的统治,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远离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次会议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7、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瓦窑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华北事变后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

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做出了精辟的论述。

会议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思想,决定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瓦窑堡会议继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之后,解决了全党迫切要求解决的政治路线问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解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8、洛川会议(1937年8月,陕北洛川,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决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重要会议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重要会议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会议(一)党的创建时期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内容——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③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三大”(1923),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二)土地革命时期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意思。

④还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1)内容: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③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非常重要、常考的会议我做了简化:
中共一大:成立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
中共二大: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群众路线
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和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议案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枪杆子里出政
权”
遵义会议: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挽救了..挽救了..挽救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批判左倾关门主义
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中的领导权问题) 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
七届二中全会:两个转变、两个务必
新政协:《共同纲领》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
前进”;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八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 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 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
世纪
十六大:三个代表写进党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全面阐释科学发展观;概括中特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
北京召开。

※ 以下是全面的版本:
一.有关三个代表:
2000年2月 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 ——首次提出
2000年6月 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江指出: 三个代表是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
样建设党”而展开的
2000年7.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 ——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2002年 中共十六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
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标志着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最终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

三个代表写进党章。

二.有关科学发展观:
2003年7月 全国抗击“非典”总结大会——阐述了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
社会发展的要求
2003年10月 十六届三中全会 ——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2004年3月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进一步阐明了科学发展观 2007年10月 中共十七大——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三. 有关和谐社会
2004年9月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2004年2月 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全面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
战略思想,深刻阐明了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位一体)
2006年10月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议》,首次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抗日战争主要战役列表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前 :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平津作战1937年7月
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阎锡山(总司令),卫立煌,朱德,傅作义-6个集团军约58万人:筱原纯一郎,板垣征四郎(总司令)-五个师约14万人中方逾10万人:日方近3万人
南口战役1937年9月
平型关战役(共军)1937年9月林彪-八路军第115师: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后卫辎重部队歼灭日军数百或千余人
忻口战役1937年10月
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战役1937年12月唐生智、刘湘、顾祝同-约十万人:松井石根-八个师中方军人约五万余人(包括平民估计超过三十万人丧生):日方伤、亡人数不详
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李宗仁(总司令),汤恩伯-60万人,64个部队:矶谷廉介,板垣征四郎-24万人,8个部队中方约二万人:日方超过一万六千人
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李宗仁(总司令),汤恩伯-十个师, 约十万人:矶谷廉介, 板垣征四郎-两个师(板垣第五师团, 矶谷第十师团), 约三万人中方约二万人:日方超过一万六千人
兰封会战1938年5月-1938年6月
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蒋介石, 薛岳, 李宗仁-120个师总兵力约110万人,飞机100余架,军舰40余艘:冈村宁次-官兵35万,飞机500余架,军舰120余艘中方不详:日方十四万人
广州战役1938年10月
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
百团大战(共军)1940年8月-1940年12月彭德怀-120师、129师105个团及民兵约40万人(正规军逾20万人):多田俊-华北方面军、独立师、航空兵力与满洲国军队最高位时约八十三万中方约一万七千人:日方两万余日本军人,约五千伪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