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15章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完整习题(附答案)
精选word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发放给贫困家庭的救济金C、经纪人从旧房买卖中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家庭财产保险费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4、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A、投资= 储蓄B、投资= 消费C、储蓄= 消费D、总支出- 投资= 总收入- 储蓄6、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7、以下( ) 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A、企业的库存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8、安徽民工在南京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 中A、安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B、安徽的国民收入(NI)C、南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D、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9、通货膨胀时,GNP价格矫正指数( )A、大于1B、小于IC、大于0D、小于010、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1、如果:消费额= 6亿元,投资额= 1亿元,间接税= 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 1.5亿元,出口额= 2亿元,进口额= 1.8亿元,则( )A、NNP = 8.7亿元B、GDP = 7.7亿元C、GDP = 8.7亿元D、NNP = 5亿元12、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B、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折旧13、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14、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A、因各种原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第15章稳定化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inside and outside lags)答:内在时滞是经济冲击与对这种冲击作出反应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
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决策者需要时间,首先认识到冲击已经发生,然后实施适当的政策。
外在时滞是政策行动与其对经济产生影响之间的时间。
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支出、收入和就业。
内在时滞是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核心问题,这种情况在美国特别明显。
在美国,支出或税收变动需要总统和参众两院的批准。
缓慢而烦琐的立法过程往往引起延误,这使财政政策成为稳定经济的一种不准确的工具。
在像英国这样的议会制国家,内在时滞较短,因为在那里执政党往往可以更迅速地实施政策改变。
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得多,因为中央银行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决定并实施政策变动,但货币政策有相当长的外在时滞。
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供给,从而改变利率,利率又影响投资来发生作用。
但是,许多企业提前很长时间作出投资计划。
因此,人们认为在货币政策作出变动6个月之后才会影响经济活动,即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很长。
2.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答:自动稳定器是指在对税收和财政支出作出一定的制度安排的前提下,财政对社会经济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的功能。
财政的自动稳定功能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1)自动调整的税收。
在现代税制中,所得税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所得税一般是实行累进税率的。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15章 外部性【圣才出品】
5.当存在外部性时,私人市场就会生产低于有效产量的物品。( ) 【答案】× 【解析】当存在正的外部性时,由于此时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也低于私人成本, 从而使得私人市场会生产低于有效产量的物品。当存在负的外部性时,私人成本低于社会 成本,此时私人市场的产量会高于有效产量。
12.“公地悲剧”指的是公共财产具有被过度使用的趋向。( ) 【答案】√ 【解析】公地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 成本,存在负的外部性而进行了过度的使用。
7.对教育的私人生产者征税可能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外部性问题。( ) 【答案】× 【解析】教育会带来外部性利益,因此正确的政策应该是对此给予补贴而不是征税。
8.两人间的贸易是产生外部效应的一个例子。( ) 【答案】× 【解析】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效应最主 要的特征是存在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的商品。因此两人间的贸易行为并非产生外部效 应的例子。
4 / 38
圣才电子书ຫໍສະໝຸດ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市场化的行为会导致比原来更多的污染的排放。( )
【答案】×
【解析】污染具有负的外部性,排污权的市场化有利于消除该外部性,因此会导致比
原来更少的污染排放。
11.消除外部效应只有通过税收和补贴才能解决。( ) 【答案】× 【解析】政府解决外部效应问题,除了税收和补贴,还可以通过企业合并,明确产权, 直接管制等手段加以消除。
6.如果政府给予补贴,那么生产某种物品所造成的外部性成本就能够被克服。(
3 / 38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宏观部分(高鸿业)课后习题答案(12-17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注:12-17章)高鸿业主编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 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五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东南大学考研)解答: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
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所以增强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迁移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
而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2.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解答:不能这么说。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则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还认为,如果空缺总额恰好等于寻业人员的总额,经济社会也算充分就业,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
3.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解答:自然失业率就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也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这里的稳定状态是指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
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2)政府政策的影响。
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增加失业人数;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五章 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Δm·1/ 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陡峭,IS也陡峭;B.LM和IS一样平缓;C.LM陡峭而IS平缓;D.LM平缓而IS陡峭。
解答:C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陡峭而IS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C.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
解答:C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 g·ΔG(k 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平缓而IS陡峭;B.LM垂直而IS陡峭;C.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
解答:A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解答:B5.“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解答:C6. 假设LM方程为y=500亿美元+25r(货币需求L=0.20y-5r,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
(1)计算:1)当IS为y=950亿美元-50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40亿美元-10r,税收t =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和2)当IS为y=800亿美元-25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10亿美元-5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情况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0
950 1010 y
图16-3(a)
0
950 993
y
图16-3(b)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由L=M 的条件易得LM′的方程:y=850+20r 与〔a〕、〔b〕 中的IS方程联立,可求得各自新均衡点的均衡收入和 利率〔如上图〕:
〔a〕r = 8,y = 1010; 〔b〕r = 7.1,y =992.9
〔2〕货币供给增加至220亿美元后,由L=m,得 0.20y=220,即y=1100
此即新的LM曲线,即LM曲线向右移动100单位
容易求出新均衡点E,对应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y=1100,r=4
又易得,c=100+0.8yd=980亿美元,i=140-5r=120 亿美 元。
r LM LM′
8E
4E′
〔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解:〔1〕L=0.20y,m=200,根据L=m的均衡条件,易得LM 方程:Y=1000
c=100+0.8y,i=140-5r,根据y=c+i的均衡条件,易得IS方 程:y=1200-25r
如以下图所示,LM曲线垂直于轴,易知均衡收入和均衡 利率分别为1000亿美元和8%。
〔1〕试求图〔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即从150亿美元增加 到17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LM'曲线 ,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这条LM'相交所得 均衡收入和利率;
〔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利率下 降更多些,为什么?
解: 〔1〕解方程组 〔a〕 y= 750 + 20r
11、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0 y,货币 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 0.8yd,投 资i=140美元 - 5r。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一): 这是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的24章的课后习题,求高手解答,我要详细的计算过程!答案我已经知道,是变动0.4美元在长期中,糖果的价格从0.10美元上升到0.60美元。
在同一时期中,消费物价指数从150上升到300。
根据整体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糖果的价格变动了多少我要详细的解答过程,怎么算的就行了!由CPI可知,通货膨胀率=(300-150)/150*100%=100%糖果的原始价格P=0.1在这段时间通过通货膨胀变为0.1*(1+通货膨胀率)=0.2实际上糖果在后来卖到了0.6,所以糖果实际价格变动了0.6-0.2=0.4美元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二): 曼昆宏观经济学26章课后题答案是不是错了假设政府明年借债比今年多了200亿美元,对于可贷资金市场的利率和投资,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变动,答案是不是有错答案说是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右移,我认为是需求曲线不动,供给曲线左移……财政政策当然变动的是需求,供给怎么可能变动,你可能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有些混淆,我开始的时候也不是很清楚,多看几遍就明白了,供给曲线可能因为劳动力变动,而合财政货币政策无关.这些政策变动的都是需求.另外右移就是借钱多了,就是投资需求多了,就是G多了,那就是需求曲线右移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三): 谁有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七章课后题答案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水平.现用图1—62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图1—62分上下两部.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时,此时的LM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点 , 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和 .将和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现在假设P由下降到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点. 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和 .对应于上图的点 ,又可在下图中找到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有许多P与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中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2、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称为需求管理政策.3、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而得到.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碎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所以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论.4、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的.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和调整速度的看法是分歧的.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阻力,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粘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粘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粘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以价格为纵坐标,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需求曲线.总之,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设,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5、解答:宏观经济学在用总需求—总供给说明经济中的萧条,高涨和滞涨时,主要是通过说明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来完成的.如图1—63所示. 从图1—63可以看到,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D是总需求曲线, 使短期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第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新的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 ,价格水平为 ,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现在假定短期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以用图1—64表示.在图1—64中,AD是总需求曲线,是短期总供给曲线,两者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P.现在由于出现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6、二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在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但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两模型涉及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是微观领域的事物,而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是宏观领域的事物.其二,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它们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它们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其三,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在说明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的同时,还可以来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充其量这一模型只解释微观市场的一些现象和结果.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在说明价格和产出决定的同时,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现象,还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7、(1)由得;2023 + P = 2400 - P于是 P=200, =2200即得供求均衡点.(2)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于是,由有:2023 + P = 2160 – PP=80 , =208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3)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于是,由有:2023 + P = 2640 – PP=320 , =232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4)向左平移10%后的总供给方程为:于是,由有:1800 + P = 2400 – PP=300 , =210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5)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四): 宏观经济学问题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为().选项:a、兴旺,停滞,萧条和复苏b、繁荣,停滞,萧条和恢复c、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d、兴旺,衰退,萧条和恢复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选项: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下列哪种情况下执行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选项:a、LM陡峭而IS平缓b、LM平缓而IS陡峭c、LM和IS一样平缓d、LM和IS一样陡峭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政府财政政策通过哪一个变量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选项:a、进口b、消费支出c、出口d、政府购买.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选项: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出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出题号:16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选项:1、错2、对题号:17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NP选项:1、错2、对题号:18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选项:1、错2、对题号:19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选项:1、错2、对题号:20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GN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选项:1、错2、对C,C,A,D,B对,对(NNP国民生产净值),错(可能还有摩擦失业),错,错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五): 一道宏观经济学的习题,求答案及解析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DP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b 正确市场交易的可能有中间产品,如此中间产品加上最终产品,则重复计算的结果大于GDP;不在国内市场交易,出口销往国外的漏算,则计算结果会小于gdp;如果重复的和漏算的正好相等,则结果可能等于gdp。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册(第五版)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2011年2月目录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第十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9)第十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7)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4)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1)第十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7)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43)第十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49)参考答案 (51)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当煤炭有多种用途时,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家庭用于做饭和取暖B、餐厅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化工厂作为原料()3.“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全对()4.下列那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5.在由家庭,企业,政府、国外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Σ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6.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A、地方政府办学校的支出B、政府购买一批军火C、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8.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一笔资金的使用,下列哪一项可以被视为投资:A. 购买公司股票B.存入国外银行C. 购买企业债券D. 以上都不对()9.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10.中国的资本品存量2008年年初约为80万亿元,本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可达12万亿元,资本消耗是8万亿元,则中国2008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20万亿元和8亿元B、20万亿元和4万亿元C、12万亿元和4万亿元D、12万亿元和8万亿元()11.如果本国居民的国外净要素收入大于零,则有A. GNP=GDPB. GNP=NIC. GNP>GDPD. GDP>GNP()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对项有影响A、GDPB、NDPC、NID、PI()13.下列各命题中,正确的是A、NDP+企业间接税=GDPB、NDP-资本折旧=GDPC、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D、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14.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A、500 美元B、480美元C、470 美元D、400美元()15.已知: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资本折旧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亿元,出口为2亿元,进口为亿元,则A、GDP=亿元B、GDP=亿元C、NDP=亿元D、NDP=亿元()16.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17. 属于转移支付的是A、退伍军人的津贴B、退休人员的退休金C、贫困家庭补贴D、以上答案都对()18. 下列第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19.忽略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下列投资—储蓄恒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 两部门经济:I=SB. 三部门经济:I=S+(T-G)C. 四部门经济:I=S+(T-G)+(X-M)D. 四部门经济:I=S+(T-G)+(M-X)()20.今年的名义GDP比去年的名义GDP高,说明A. 今年的物价水平比去年高B. 今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比去年多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都比去年高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二、判断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正确写T,错误写F)()1.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运用个量分析方法.()2. 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 货币与经济周期Ⅰ:价格错觉模型【圣才出品】
第六部分货币与经济周期第15章货币与经济周期Ⅰ:价格错觉模型一、概念题1.资本税(capital levy)答:资本税是指对资本商品(如股票、债券、房产、土地或土地使用权等)所征收的一种税。
对资本是否征税,以及如何征税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种:①视同普通所得征税;②征收资本利得税,即对投资者证券买卖所获取的价差收益(资本利得)征税;③对资本利得免税,这有利于降低资本的投资成本,促进资本的生成。
2.相机抉择的政策(discretionary policy)答:相机抉择的政策是指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当时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的政策。
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三种搭配方式:①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②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③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3.通货膨胀目标(inflation targeting)答:通货膨胀目标是指中央银行直接以通货膨胀为目标并对外公布该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传统的货币政策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不再设立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主要依靠定期对通货膨胀的预测。
因政府或中央银行根据预测提前确定本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中长期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在公众的监督下运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使通货膨胀的实际值和预测目标相吻合。
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条件主要有:①中央银行的独立性;②货币政策的高度透明度;③利率的市场化;④浮动汇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承诺维持一个具体的长期通货膨胀水平,长期价格稳定将是压倒一切的首要的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学第15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1.不论挤出效应为多少,财政支出政策的效力都要大于财政收入政策。
()2.转移支付增加一美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一美元相同。
()3.假如挤出效应等于100%,财政支出政策十分有效。
()4.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加。
()5.在长期的通货膨胀期间,相对于社会商品来说,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将造成私人产品的生产过剩。
()6.凯恩斯学派认为,要对付经济萧条,宏观财政政策比宏观货币政策更有效。
()7.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与否主要取决于这一政策是否减少总支出。
()二、单选1.在收入—支出模型中,()会使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均衡产量提高。
A.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C.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D.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等量削减2.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
A.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C.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D.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3.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4.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5.经济学家一致认为()A.货币供给的迅速变化对总需求具有重大影响B.在稳定经济中货币政策的作用大于财政政策C.在稳定经济中货币政策的作用小于财政政策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都不大6.假定货币需求不变,紧缩货币政策将导致()A.利率和货币存量都下降B.利率下降,货币存量增加C.利率上升,货币存量下降D.利率和货币存量都上升7.如果目前存在通胀缺口,应取的财政政策是()A.增加税收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转移支出8.若实行削减个人所得税率和增加实际国防开支的政策,在短期内将导致()A.总供给减少,物价上涨B.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C.总需求减少从而减少国民收入D.因政策相互矛盾而使结果不确定9.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为有利,这是因为()A.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财政政策更容易预期B.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更直接的影响C.货币政策能够均衡地影响经济的各个方面D.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实行起来更快10.假设在封闭经济中,家庭把所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80%开支掉。
高鸿业版_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第15、16章宏观经济政策答案.docx
第15、16章宏观经济政策参考答案选择题1.C2. C3. A4. D5. C6. B7. A8. C9. A 10. A 11. D 12. A 13. C 14. B 15. A 16. D17.B 18. A 19. C 20. B 21. D 22. D 23. C 24. D 25. A 26. A 27. B 28. D 29. C 30. A 31. A 32. C 33. B 34. D 35. C 36. B 37. A 3& C 39. D 40. B 41. C 42. D 43. A 44. C 45. D 46. B 47. D 48. B 49. A 50. A 51. C 52. A 53. A 54. B 55. B 56. B判断题1-5 FFTFF, 6-10 TFTFT, 11-15 TTTFF, 16-20 TFTFT, 21-25FFTFF 26-30 TTFTF 31-35FFTTF 36 FTFF名词解释(参考答案略)简答题1.答: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耍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经济风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
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
这就是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同理,在货币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经济风向行事。
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屮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退和失业问题;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 屮央银行就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十三---十五章)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既便两国产出不变,其GDP亦不能与原来两国GDP之和相等。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合并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
GDP是对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全部最终产出的市场度量,只要合并前后两国产出不变,合并后的GDP亦应与原来两国GDP之和相等。
2.国民收入核算中,净投资可以为负,但总投资无论如何不能为负。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若存货的缩减额加上折旧额超过了新生产的建筑和设备的总价值,净投资为负;若存货的缩减额超过了新生产的建筑设备的价值,总投资也为负。
3.既然折旧和间接税不是要素收入,按照收入法这两项不应计入GDP。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GDP是当年全部最终经济成果的市场价值,折旧和间接税无疑应包括在里边。
如将此两项排除在外,核算得到的就将不是GDP,而是大致相当于NI的一个指标了。
4.个人从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上都获得利息收入,则按照收入法,两种利息都应计入GDP。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收入法之“收入”,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而非最终收入。
个人从公司债券中获得的利息被视为要素报酬之一种,而政府公债利息属转移支付,属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二、选择正确答案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投资包括( )。
A.政府部门提供的诸如公路、桥梁等设施B.购买一种新发行的普通股C.年终比年初相比增加的存货量D.消费者购买但当年未消费完的产品2.使用收入法核算GDP时,下面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
A.工资、利息 和租金B.净出口C.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资本折旧3.下列各项可被计入GDP的是( )。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B.拍卖毕加索画稿的收入C.晚上帮邻居照看孩子的收入D.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4.一国从国外取得的净要素收入大于零,说明( )。
A.GNP>GDPB.GNP=GDPC.GNP<GDPD.GNP与GDP不可比5.假如一套住宅于2000年上半年建造并以9000美元出售,下半年出租,租金为600美元,同期折旧90美元,则该年度与此经济活动有关的总投资、消费和GDP分别为( )。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第15章稳定化政策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如果消费者能对收入变化及时地调整他们的消费水平,那么对经济就起到内在稳定的作用。
()【答案】F【解析】自动稳定器是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在必要时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政策。
消费者能对收入变化及时地调整消费水平,说明他们具有理性预期,对经济并无内在稳定作用,而是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失效。
2.累进税收体系下的税收收入在经济扩张时期会自动增加,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会自动减少。
()【答案】T【解析】自动稳定器是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在必要时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政策。
3.卢卡斯批评的实质是,传统计量模型不包括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其结果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答案】T【解析】卢卡斯认为预期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当政策制定者估计任何一种政策变动的效应时,他们需要知道人们的预期会如何对政策变动作出反应,而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对预期的影响。
在传统的标准宏观计量经济模型中所采用的是适应性预期,未考虑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因此其结果的可靠性就应该受到质疑。
4.中央银行宣布将采取有力措施降低通货膨胀率,当公众相信了这一宣布并付诸于他们的行动时,不再实施宣布的政策可能对公众更有利。
()【答案】T【解析】当公众相信了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他们都会预期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此时政府不再采取降低通胀率的政策措施,而是谋求失业率的降低,对公众而言是有利的。
5.如果中央银行适当地利用政策手段,它能够使经济始终有效地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P380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4 800总投资 800净投资 300消费 3 000政府购买 960政府预算盈余 30试计算:(1) 国内生产净值;(2) 净出口;(3) 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
解答:(1)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
(2) 从GDP =c +i +g +nx 中可知nx =GDP -c -i -g ,因此,净出口nx =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
(3) 用BS 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 =T -g ,从而有T =BS +g =30+960=990(亿美元)。
(4)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 d =NNP -T =4 300-990=3 310(亿美元)。
(5) 个人储蓄S =y d -c =3 310-3 000=310(亿美元)。
14.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 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 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1) 储蓄;(2) 投资;(3) 政府支出。
解答:(1) 用s 代表储蓄(即私人储蓄s p ),用y d 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 =y d -c =4 100-3 800=300(亿元)(2) 用i 代表投资,用s p 、 s g 、 s r 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s g =t -g =BS ,在这里,t 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 代表政府支出,BS 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 g =BS =-200。
亚伯《中级宏观经济学》(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政府支出及其融资【圣才出品】
第15章 政府支出及其融资一、复习题1.政府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有哪些?在美国,与州及地方政府支出和收入相比,联邦政府支出和收入在构成上有什么不同?答:(1)政府支出指某一时期内政府的总支出,它主要分为三类: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净利息支付。
政府购买是指对新近生产的产品、服务及资本品的政府支出。
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向个人做出的支付。
净利息支付是指政府支付给政府债券持有者的利息减去政府所得利息之差。
(2)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产品和进口税以及公司税。
(3)联邦政府支出和收入在构成上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大多数非国防产品和服务都由州与地方政府支出;②联邦政府用于转移支付的开支远大于非军事产品和服务的开支;③联邦政府拨款援助州和地方政府;④联邦政府是一个大的净利息支付者,州和地方政府是净利息接受者;⑤联邦政府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而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依赖产品和进口税。
2.政府预算总赤字与基本赤字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存在两种赤字的概念?答:(1)政府预算总赤字等于政府开支减去税收收入,它表示政府在一年中必须借入的款额。
可以表述如下:()()G TR INT T=-=++-=++-赤字开支税收收入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净利息税收收入政府预算的基本赤字是指总赤字减去净利息支付。
基本赤字表明在一年中当期项目的成本(以当期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来衡量)超过当期税收收入的数额。
表示如下:()()G TR T=--=+-=+-基本赤字开支净利息税收收入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收入(2)存在两种赤字概念的原因两种赤字被用来回答不同的问题。
标准赤字或总预算赤字回答的是政府现在需要借多少钱才能支付其总开支的问题。
当以名义价值衡量时,任意年份的赤字是指政府在该年必须借入的额外数额。
基本赤字回答的是政府是否有能力为当期项目进行支付。
基本赤字为零意味着政府的税收收入正好足以对当期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以及社会项目进行支付;基本赤字大于零意味着当期政府购买和社会项目的花费超出了当期税收收入所能支付的范围。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D)。
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B.就业;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5~17章)【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手中,这样,如果货币当局想用增加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是不可能有效的。水 平的 LM 曲线即“凯恩斯陷阱”,这时候政府用增加支出或减税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 则效果十分大,因为政府实行这类扩张性财政政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出售公债券),并不会 使利率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这就是说,在凯恩斯陷阱中,即使 IS 曲 线不垂直而向右下方倾斜,政府实行财政政策也会十分有效。
(2)极端古典主义情形(垂直的 LM 曲线) LM 曲线垂直,说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就是说利率已高到如此地步,一方面 使人们持有货币的成本或者说损失极大;另一方面又使人们看到债券价格低到了只会上涨而 不会再跌的程度。因此,人们再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时候政府如推行一项增加支出的 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向私人部门借钱的话,由于私人部门没有闲置货币,所以只有在私人部门 认为把投资支出减少一个等于政府借款数目是合算的时候,政府才能借到这笔款项。为此, 利率(政府借款利率)一定要上涨到足以使政府公债产生的收益大于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任何增加都将伴随着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显然,政府支出对 私人投资的“挤出”就是完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没有使收入水平有任何改变。 IS 接近水平或呈水平状,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很大或无限大,利率稍有变动就会 使投资大幅度变动。因此,政府因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而需要向私人部门借钱时,利率只要 稍有上升,就会使私人投资大大减少,使“挤出效应”达到完全的地步。 总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可是如果实行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 则效果会很大。 (3)极端凯恩斯主义——流动性陷阱情形(水平的 LM 曲线) 一方面, LM 曲线为水平线,说明当利率降到如此低的水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 限大。此时,人们持有货币而不买债券的利息损失是极小的,可是,如果去买债券,则资本 损失的风险极大(由于利率极低时债券价格极高,人们会认为这样高的债券价格只会下跌不 会再涨,从而买债券的资本损失风险极大)。因此,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只想持有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
1.不论挤出效应为多少,财政支出政策的效力都要大于财政收入政策。
()
2.转移支付增加一美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一美元相同。
()
3.假如挤出效应等于100%,财政支出政策十分有效。
()
4.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加。
()
5.在长期的通货膨胀期间,相对于社会商品来说,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将造成私人产品的生产过剩。
()
6.凯恩斯学派认为,要对付经济萧条,宏观财政政策比宏观货币政策更有效。
()
7.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与否主要取决于这一政策是否减少总支出。
()
二、单选
1.在收入—支出模型中,()会使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均衡产量提高。
A.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
C.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D.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等量削减
2.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
A.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
C.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D.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
3.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4.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
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5.经济学家一致认为()
A.货币供给的迅速变化对总需求具有重大影响
B.在稳定经济中货币政策的作用大于财政政策
C.在稳定经济中货币政策的作用小于财政政策
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都不大
6.假定货币需求不变,紧缩货币政策将导致()
A.利率和货币存量都下降B.利率下降,货币存量增加
C.利率上升,货币存量下降D.利率和货币存量都上升
7.如果目前存在通胀缺口,应取的财政政策是()
A.增加税收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转移支出
8.若实行削减个人所得税率和增加实际国防开支的政策,在短期内将导致()
A.总供给减少,物价上涨B.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C.总需求减少从而减少国民收入D.因政策相互矛盾而使结果不确定
9.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为有利,这是因为()
A.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财政政策更容易预期
B.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更直接的影响
C.货币政策能够均衡地影响经济的各个方面
D.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实行起来更快
10.假设在封闭经济中,家庭把所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80%开支掉。
那么,在收入支出分析中,税收减少1亿美元(每个家庭的减税额相同),这将使国民产出的均衡水平改变()A.0.8亿美元B.1亿美元C.4亿美元D.5亿美元
一、1.F 2.F 3.F 4.T 5.T 6.T 7.T
二、1.C 2.D 3.C 4.A5.A 6.C 7.A8.B 9.D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