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本的张力

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文本的张力:元代节妇传现象探析*张静楠(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 要:元代的传记创作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不仅传统形式的传记有许多新变,而且有新体创制㊂节妇传的大量出现就是显著体现㊂较于前代,元代的节妇传数量大增,且特征鲜明,具有趋向精细的结构㊁移风易俗的功能㊁亦文亦史的属性及思想观念的承载工具等特征㊂元代文人大量撰作节妇传既是对前代节妇传传统的继承,更是时代需求的体现㊂在对节妇坚贞品性的书写和赞颂中,寄寓着对士人节操品格与忠君观念的呼唤和鼓励㊂在某种意义上,元代节妇传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传记的工具化转向㊂关键词:元代;节妇传;贞节观念;文体;女性传记中图分类号: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 (2024)01-0127-10D O I :10.16497/j .c n k i .1672-335X .202401012 西汉刘向作‘列女传“,正式开启了古代女性传记的书写范式㊂此后,女性传记成为历代传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类别㊂至元代,大量文人作节妇传的现象出现㊂近年来,对元代女性传记的研究中,学者们多从元代贞节观念的时代思潮入手,将女性传记作为文献来源,探讨其思想价值,如徐秉愉‘辽金元三代妇女节烈事迹与贞节观念之发展“,位雪燕㊁徐适端‘从<元史㊃列女传>析元代妇女的贞节观“等,均聚焦于文本蕴含的贞节观念㊂或是从叙事的角度探讨个案流变的情况,如洪丽珠‘杀虎与当熊:元代胡烈妇救夫叙事的流变“,从元代胡烈妇救夫的叙事流变,审视明清士人对此类故事的特殊观照视角㊂此均为非传视阈下的文体或文本的讨论㊂①也有学者认为元代传记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新发展,许多传记只是宣扬封建思想的工具而已㊂[1](P 335-344)元代是多民族文化碰撞㊁交融最为明显的时期,其政治文化影响着文学的发展㊂因此,应从节妇传②的传记文体出发,分析元代节妇传现象在特殊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取向㊂对此现象的研究不仅可探讨元代传记书写,也为更好地了解传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供新的视角㊂一㊁节妇传:宋元女性传记焦点的转变从宋至元,随着理学的兴起和传播,伦理纲常在社会生活中被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对女性的要求更趋严苛㊂而形之于文学,则是从女性角度表现伦常的作品大量出现,正如柏文莉所说, 到了元朝,我们看到歌颂妇女的文章大量增加㊂就我们所见,元代保留到今天的歌颂妇女的文章总数是宋朝的十倍左721*①②收稿日期:2023-10-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古代杂传叙录㊁整理与研究 (20&Z D 267)作者简介:张静楠(1997- ),女,河南鹤壁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中国古代传记与文献㊁中国古代小说与小说文献㊂如徐秉愉.辽金元三代妇女节烈事迹与贞节观念之发展[J ].食货月刊,1980,(6).;位雪燕,徐适端.从‘元史㊃列女传“析元代妇女的贞节观[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01-105.;洪丽珠.杀虎与当熊:元代胡烈妇救夫叙事的流变[J ].文史,2022,(2):205-219.㊂本文所讨论的节妇传指元代文人为殉节或守节的女性所写的传记,虽并非都是以节妇传命名,但传主以坚守贞节为典型特征㊂2024年第1期张静楠:文本的张力:元代节妇传现象探析右,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长 ㊂[2](P40)其中突出的体现就是女性传记的大量出现㊂这些女性传记,大多聚焦节烈㊂坚守贞节成为这些女性传主的典型特征㊂‘元史㊃列女传“中贞女节妇的数量比前代多,③而杂传中节妇传亦占据主导地位㊂检视‘全宋文“,典型的节妇传有王之望‘桂女传“㊁陈亮‘二烈女传“㊁吕夏卿‘淮阴节妇传“㊁洪迈‘英州南雄二节妇传“㊁陈长方‘二烈女传“㊁王云‘节妇夫人吴氏墓碣铭“㊁杨万里‘节妇刘氏墓铭“㊁刘克庄‘李节妇墓志铭“等,节妇传的数量及在女性传记中的比重均较少㊂而在‘全元文“中,节妇传的数量高达六十篇有余(见表1),远远超过宋代的节妇传数量㊂其对女性品格的划分更为细致,绝大多数都以 某节妇传 节妇某氏(夫人)传 某烈妇传 某氏节义/节孝传 命名,这种方式可直观呈现传主的节烈形象和特征,更有利于对节妇品性㊁行为的传播㊂此外,节妇传的作者除去胡长孺(1249 1323年)㊁胡炳文(1250 1333年)㊁蒲道源(1260 1336年)外,出生于1271年左右者众多,如袁桷(1266 1327年)㊁元明善(1269 1322年)㊁张养浩(1270 1329年)㊁柳贯(1270 1342年)㊁虞集(1272 1348年)㊁揭傒斯(1274 1344年)㊁黄溍(1277 1357年)㊁马祖常(1279 1338年)等㊂除此之外,杨维桢(1296 1370年)㊁谢应芳(1295 1392年)㊁李榖(1298 1351年)㊁贡师泰(1298 1362年)㊁李祁(1299 1368年)㊁贝琼(1312 1379年)㊁梁寅(1303 1389年)等人,均生于元代中晚期,且为儒学之传道者㊂不难发现,节妇传作者均为男性文士,其所传传主是儒家传统男性对于理想中丧夫女性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男性对女性之社会性别的认同和期望㊂因此,在理解和研究此类传时,应考虑到此现象出现与社会政治㊁民间习俗㊁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多民族交融时期节妇的价值体现㊂表‘全元文“中典型的节妇传‘宋史㊃列女传“所载列女48人,其中37人为贞节烈女㊂‘元史㊃列女传“所载女性187人,其中161人为贞节烈女㊂821③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1月续表注:由于元代节妇传的数量众多,此表仅统计‘全元文“中贞节品质最为明显的节妇传㊂刘向编纂的‘列女传“将女性传记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母仪传㊁贤明传㊁仁智传㊁贞顺传㊁节义传㊁辩通传和孽嬖传㊂这种分类模式在构建古代女性传记范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并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列女传的编纂㊂总体而言,元前文人所作的女性传记,入传女性的类型保持了多样化的传统㊂比如唐杜牧的‘窦烈女传“,传述的是一位才貌双全㊁有勇有谋的奇女子,不顾私利,辅助完成灭贼大计㊂[3](P7845)皮日休的‘赵女传“,传录的是山阳盐山赵氏女,自愿以身救父㊁诚实守信㊂[4](P8391)宋王令的‘烈妇倪氏传“传录的倪氏,面对其夫与弟争夺财产,欲将其弟置于死地,其妻倪氏为此感到羞耻,以自溺表示抗议㊂[4](P153)柏文莉曾指出元前女性传记的特点,其一,虽然这些传记都倾向于赞颂模范行为,但这些行为的类别非常多样(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并未强调为妻的忠贞);其二,它们基本上是描述较低层的妇女以及/或者作者本人并不认识的妇女㊂[5](P158-178)元代女性传记,则主要聚焦节烈妇人,节妇的数量远远高于孝女㊁孝妇㊁贤母等其他类型女性的数量,类型趋向单一㊂此现象与元代的政治文化背景紧密相关㊂二㊁文本政治:元代节妇传的价值取向元代是蒙古族统治时期,民族文化相互碰撞㊁互相影响的特质最为突出㊂中华传统的儒家文化受到蒙古文化至上的冲击,儒士们竭力守卫儒学阵地㊂随着文化交流的逐步加深,多族文士均有崇尚儒学之势㊂一部分文士主动承担起改良风俗㊁传播儒学观念的责任,选取夫妇纲常中典型的代表,即节妇群体,为之作传㊂此现象的发生与作者身份㊁传主特性及劝诫传统相关,既是政治在文学中的反映,也是儒家传统延续的体现㊂(一)作者:作为文士的共同身份元代程朱理学发展为官学,占据正统地位㊂受理学影响,文人的身份具有多重性,一位文士可能兼具学术的研究者㊁文人㊁史官等诸多身份,加上多民族融合的社会背景,元代节妇传的作者群体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在多样性中又具有显著的共同性㊂元代是多民族融合特征最为明显的时代,儒学作为汉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彼时也为其他民族的一些文人所推崇㊂尤其在元代中晚期,理学成为主流,朱子之学成为科举考试的必修科目,理学思想与精神也随之深入人心㊂儒学与文学发生联动,表现在女性传记领域,便是节妇传的大量创作㊂少数民族作者如色目人马祖常于延祐初年(1314年)在乡贡㊁会试皆中第一,廷试为第二,被授应奉翰林文字㊂马祖常早年受业于蜀儒张摐,为其师器重㊂后工于文章,宏赡而精核,务去陈言,以先秦两汉为法,自成一家之9212024年第1期张静楠:文本的张力:元代节妇传现象探析言,[6](P3411)具有较高的儒学素养㊂阿思兰海涯是畏兀儿人,出身显贵,其曾祖父阿里海牙是攻宋的军事将领,其父贯云石为著名的文学家,精通汉文,阿思兰海涯仍以贯氏为姓,人称 贯侯阿思兰海涯 ㊂[7](P159)少数民族文士通过作节妇传表达其对伦理纲常的重视,亦是对儒学的认可㊂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重视蒙古文化,对科举考试态度较为消极,[8](P168)科举考试制度一度被废止,直到延祐初年(1314年)才得以正式恢复实行㊂在恢复实行科举考试之前,一些节妇传的作者就因才华出众,被举荐做官㊂如始师从戴表元㊁后师事王应麟的袁桷,文采非凡,以能文著名㊂大德元年(1297年),被阎复㊁程文海㊁王构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㊂再如资颖悟绝的元明善,浙东使者举荐其为安丰㊁建康两学正,后在枢密院任掾史㊂科举考试重新实行后,科考亦成为文人入仕的重要途径㊂如中延祐二年(1315年)进士第的黄溍,入为应奉翰林文字㊁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转国子博士㊂[6](P4187-4188)由上可知,节妇传的作者,不论是因其才华出众还是参加科举最终被授予官职者不在少数㊂④并且,由于作者们多担任文官官职,因此,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传承儒家经典㊁弘扬礼教的使命㊂虽然科举施行时断时续,但因其重视明经科的程度超过前代,激发了文人学习理学的热情㊂不论其民族或官职为何,节妇传的作者多熟学理学,有的便是理学的传承者,如胡炳文致力于研究朱熹之学,作‘四书通“㊂胡长孺初师青田余学古,其师学古乃王梦松弟子,梦松传龙泉叶味道之学,味道是朱熹的弟子,胡长孺乃朱学的传承者㊂柳贯㊁虞集㊁揭傒斯㊁黄溍并称 儒林四杰 ,均深潜并倡导理学㊂生于元末明初的谢应芳㊁杨维桢㊁贡师泰等人,成长于大肆推崇理学的时代,亦受到理学的熏陶㊂这些作者不仅通过卓越的学术研究传承理学思想,还在文学作品中弘扬理学观念,通过作节妇传宣扬女性贞节的重要性㊂(二)传主:作为忠贞观念的践行者元代作为多民族融合的王朝,各民族的自身特性以及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成为元代传记书写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特征㊂[9](P68-85)此现象亦出现在节妇传的撰写中㊂文士们选取节妇作为作传对象,主要因为节妇群体具有其无可替代性,包括其自身强烈的贞节观念㊁具有受朝廷旌表或乡人尊敬的荣誉㊂并且,在文士眼中,节妇亦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㊂节妇具有鲜明的性别特色,自身持强烈的贞节观念㊂节妇们在面对贞节即失之境时,主动赴死以保贞;在面对丈夫意外离世时,选择随夫而去;在面临丧夫之后的孤苦生活时,独自承担孝亲抚孤之任㊂更有甚者,生发乳疾,拒绝男医看病,只为保全节名㊂面对丧夫的打击,节妇们总是在面对劝说或质疑时发声,表明心志㊂如刘节妇在丧夫之后泣誓曰: 幸哉,刘氏之宗弗坠已!吾有二心,何以见君地下! [10](P329)同样,韩节妇抚孤哭曰: 吾未亡人,使吾夫家不坠姓踣氏,是其责已㊂ [10](P332)此外,宁节妇自誓曰: 吾为宁家妇,不得与其夫偕老,吾力犹能使子有立,而女有从㊂舍是,吾无所时于世矣! [10](P333)传主们将坚定的守节意愿传递给世人,将抚孤㊁孝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㊂作为守卫忠贞最典型的代表,节妇的言行散发着异样的色彩㊂元代统治阶级设有旌表节妇的制度,[11]⑤元世祖时期便提出对孝子节妇的旌表,诏曰: 郡县孝子节妇,按实旌植是谨㊂ [10](P252)后因为管理㊁核实等程序不严格,导致节妇泛滥㊂大德八年(1305年)又对制度的实施进行完善, 今后举节妇者,若三十已前,夫亡守志,至五十以后,执节不易,贞正著名者,听各处邻佑㊁社长,明具实迹,重甘保结,申覆本县, 申呈省部,以凭旌表 ㊂[12](P517-518)对于节妇的丧夫㊁守节时间及行为审核做出明确规定㊂节妇传之作者作传时普遍强调传主的定亲㊁结婚及去世的年龄,可视为在文学中对政治制度的回应㊂‘全元文“节妇传中受朝廷旌表的传主占据总数的32%,高丽人李榖云:031④⑤如元明善㊁柳贯㊁虞集㊁揭傒斯等均被举荐做官;参加科考者如欧阳玄于延祐元年(1314年)为湖广省试第一㊂延祐二年(1315年),登左榜一甲进士第三名,成探花㊂还可参看张丽萍.元代旌表制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贾建增.元代旌表制度新探[J].人文论丛,2019,32(2):155-165.㊂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1月 余尝游中国,见以贞节旌表门闾相望,初怪其多也㊂伏惟朝廷以无其节有其财,或冒名规避征役,每令察官宪司,责问有司,乃知厚人伦㊁敦风俗之美意也㊂ [10](P551)李氏曾对旌表贞节表示疑问,后得知是为厚人伦㊁敦风俗,对其表示肯定㊂儒学文士对于朝廷设置旌表制度更加认可,称其为国家清明㊁崇尚风化的表现㊂若是传主未受到朝廷旌表,也会被当地官员或乡里人赞扬㊂如事迹被 州尹徐某闻而义之,以礼致之州府,亲酌酒而馈之,奉弊而侑之,盛歌舞鼓吹以送之,归而荣之 ,惹得州人相羡的丘节妇;[10](P561) 里人咸称为节孝段氏 的段氏等,[10](P372)均被乡邻传颂㊂传主因为具有影响乡人㊁可为模范的作用,其身份愈显特殊㊂自刘向‘列女传“始,作者评论传主的事迹通常与前代女性作比较,元代文士亦延续此种方式㊂他们常将传主的言行㊁品性与共姜㊁贞姬㊁令女等史上留名的女性作比较,并且认为传主足以与之相媲美,或更胜之㊂纵观文士赞美传主之言,虽有私心之嫌,但足见其对于彼时发生传主守节事迹的自豪感㊂此种心理亦可证明文士们将节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延续的一个象征㊂(三) 忠君 :节妇传的思想意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文人通过女性行为劝诫男性的传统,在元代的节妇传中,作者也常将传主的行为等同于笃守孝悌忠信的男子㊂文士们把节妇与烈丈夫作对比,通过论述节妇身上的男性气质,强调节妇事迹对鼓励男性的气节与忠君具有特殊的价值㊂节妇传之作者多认为传主具备丈夫气,即节妇的节烈行为蕴含男性气质㊂丈夫指成年男性,或指有大作为的男性㊂烈丈夫指代极具伟大品格之男性㊂司马迁‘史记㊃伍子胥列传论“提到 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13](P2183)他指出具有隐忍不屈精神的伍子胥有烈丈夫之风㊂司马迁此论乃是用烈丈夫赞美具有高贵品质㊁伟大行为的男子之滥觞㊂元人常常形容具有高尚行为㊁不畏艰难㊁不惧生死的男性有古烈丈夫之风,如程钜夫‘黎景高诗序“中提到黎景高的为人 介而不隘,通而不流,温温而春,澄澄而秋,至于怀恩感义,慷慨愤激,有古烈丈夫之风 ㊂[14](P173)节妇传作者将传主多称为女丈夫,一是称殉节的烈妇为女中丈夫㊂如面对群盗愿代姑死的王氏,其节义行为感动盗贼㊂胡炳文云: 王氏凛然德贞,烈丈夫所不能为,斯亦异矣㊂ [10](P171)马节妇宁因疾而死,也不愿让男性看病㊂元明善赞扬其曰: 死等尔,不义而生,无宁义死,此烈丈夫之所以焜耀也㊂马氏亦足称哉! [10](P322)金节妇面对贼兵,抱女死于水㊂杨维桢称: 盖大丈夫之定力,而女子氏能之,俾父子夫妇之道全,谓女丈夫非乎? [10](P452)面临生死抉择,殉节之节烈妇女具有舍生取义的精神,文士给予其最高的评价即称其有烈丈夫之风㊂二是指坚守贞节㊁抚孤孝亲㊁振兴家业的节妇有烈丈夫之风㊂如处乎艰危之中,而秉心不渝,卓然有 烈丈夫之风 的廖氏 岁时伏腊,奉祖祢,睦姻族,丰俭适宜 ㊂[10](P55)孤苦守节㊁誓死不嫁㊁贤耆德茂的赵节妇被称为 有烈丈夫之风 ㊂[10](P127)一言一行,皆足以范世轨俗的禹氏,乃是姻党莫不敬惮的 女妇中丈夫也 ㊂[10](P554)封建社会中,齐家重任㊁范世轨俗作用一般都是男性所特有的,女性在家庭内部辅助夫君,在社会中亦无重要角色㊂然而在节妇的家庭组织中,无男主人的存在,一家之主的重任落在节妇身上㊂节妇不仅要抚孤㊁孝亲,还要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增加经济收入,保持姻亲和睦,其行为举止有范世轨俗的社会作用㊂元代文人称赞其有烈丈夫之志,乃是对其行为社会伦理价值的肯定㊂另一方面,尽管男女分工不同,社会性别特征有异,但是以忠㊁信㊁孝等品质为核心价值观同时适用于两者,唯所施目标不同㊂男子的忠㊁信㊁孝除了在家庭中,更为重要的是在以君主㊁社会或国家为对象上的实现㊂在诸多节妇的传记叙述中,传主所展现出的品质和行为同样与这些价值观紧密契合,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㊂但传主所施予的对象往往是对于家庭内部,她们以秉节持重为基石,同样在树立忠㊁信㊁孝的价值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㊂因此,这些价值观的共通性使作者将节妇对丈夫的忠贞㊁对婚姻的坚守,类比为男性的忠君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㊂就此而言,元代节妇传的目标指向,实际上最终指向男性和士人阶层,传中所呈现的忠于丈夫的节妇行为被作者视为文人所追求的忠君表现,通过强调1312024年第1期张静楠:文本的张力:元代节妇传现象探析这些共同的价值观,以此训导和强调男子与士人的忠君观念㊂三㊁从列女传到节妇传:女性传记的工具化转向刘勰于‘文心雕龙㊃史传“中谈及传体,从史学角度将史传作为单独一体进行分析,论述传之书写原则㊁叙事特征㊁写作困难等问题,[15](P284)对后世影响深远㊂刘知幾指出纪传之不同,犹诗赋之有别, 而后来继作,亦多所未详㊂ 传之为体,大抵相同,而述者多方,有时而异 ㊂[16](P47)这指出传记自有其特殊的文体特征㊂(一)趋向精细的叙事结构传记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典型事件的叙述为主要任务,元代的节妇传作为女性传记中的特殊一类,其文体结构一方面保持了传记体的基本架构;另一方面,又因其特殊目的而加以革新,其整体叙事结构更加精细㊂节妇传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传主的人生经历,其结构一般为传主姓名㊁出身㊁典型事件㊁生卒年㊁论赞等㊂‘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传记类按语云: 传记者,总名也㊂类而别之,则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叙一事之始终者为记之属㊂ [17](P1608)传的主要特征是叙述一个人的生平㊂节妇传作者介绍传主生平时延续史传传统,对其父家或夫家的家族渊源进行追溯,以示其身份的特殊㊂若后代有杰出成材者,亦多加介绍㊂此种叙述形式取代前代女性传记某女㊁某妻的简单介绍模式,改变了女性传记文体的结构㊂并且,作者对传主自身的介绍有所增多,如其姓名㊁字号㊁未出阁时的品性㊁爱好等,使得节妇传如其他人物传记一般,结构趋向完整㊂节妇传的主体部分是关于传主丧夫之后殉节或守节的行为㊂因为传记文体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所以作者在叙述此部分内容时,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凸显传主的思想及行为㊂如利用对话描写使得传主得到与他人诉说㊁表明己誓的机会,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传主丧夫之后守节之艰辛等㊂节妇传之传主一生要经历女儿㊁妻子和母亲三种家庭角色,除了对于为人妇之角色的刻画,作者还会描写其为人女㊁为人母的角色特征㊂节妇传之作者亦多论述节妇守节之后自身的结局以及对家庭的影响,如其寿命均较长,抚养成人的遗孤是栋梁之材,本人会受到朝廷旌表或乡人纪念,家庭生活因此好转等,在凸显节妇守节价值的同时为传主生平画上圆满的句号㊂传记另一重要结构是论赞,节妇传作者继承史传的论赞传统,在开头或是结尾发表议论,或论述与传主相关事迹,或对节妇事迹进行评价,或交代自己作传的原因及目的㊂论赞体于司马迁作‘史记“时已趋向成熟,作者于序或赞中发表议论,内容丰富,意蕴深厚㊂宋元时期,文人重视议论,其传中议论言辞不在少数㊂并且,宋元时期散体语言的流行,在女性传记中亦有体现㊂刘向‘列女传“的论赞之语是引用‘诗经“的篇章,对后代列女传的书写产生重要影响㊂节妇传之论赞摆脱了全用骈体语言之模式,作者运用散体为主,中间或加骈体的形式,更为自由地发表议论㊂节妇传之论赞有明显的结构特征,一般以 嗟乎 呜呼 为起首语,发表对于传主事迹的议论,再以 赞曰 余谓 某某曰 作为标志对节妇行为进行阐释㊂其议论内容也有所扩充,除了有对‘诗经“的引用之外,还有对传主行为之褒扬㊁关于节义或生死等话题的阐释㊁与男性的类比㊁节妇对社会风气改良之作用等论述㊂(二)移风易俗的文体功能史传具有劝诫㊁扬善的传统㊂女性传记为历代妇女女德凸显的载体,节妇传亦具备此种功能㊂节妇传作者处于多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环境中,面对有违伦理纲常之社会风气,其所作节妇传欲发挥传之社会功能,将贞节视为女性首要品质,为妇女树立典范,改良社会风俗㊂在元代的文化环境中,多民族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现象不断涌现㊂婚姻习俗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亦受到深刻影响㊂女真族与蒙古族均流行收继婚㊁买卖婚等异于汉族传统文化之婚俗㊂⑥汉族婚俗收‘元典章“ 户部四㊃婚姻㊃嫁娶 与‘通制条格“ 户令㊃嫁娶 中均有收继婚与买卖婚的诸多案例㊂231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1月继婚㊁买卖婚影响的现象愈发增多㊂然而,此类婚姻习俗与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提倡的道德纲常产生冲突㊂虽然元代统治阶级对于汉族收继婚进行限制,后又进行取缔,但是民间收继婚现象屡禁不止,反映出现实与法律制度之间的落差㊂并且,中国古代社会中统治阶级对于女性丧夫之后改嫁或者归宗持开放态度,女性的父家或夫家均有使其改嫁的情况,元代改嫁之风亦有㊂[18](P2124-2127)可见,在元代的社会生活中,女性贞节观念并未被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现实与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产生差距㊂面对此种情况,以馆阁文人为主体的文士们主动承担起改良社会风气,为女性树立模范的责任,为节妇作传㊂文士们常在节妇传的议论部分阐述其作传的目的,通过塑造节妇形象,发挥节妇传的社会功能,增强贞节观念的影响力,从而达到敦民俗而厚风化的作用㊂如王旭‘赵节妇传“ 古之妇人,不以容色才智称,而独以节义称㊂故文如蔡女㊁辩如王妻,而君子有所弗取㊂宋共姜㊁鲁陶婴‘柏舟“之诗㊁‘黄鹄“之歌见重于千载之下,岂非以节义之故与?今仁甫之母,寡居三十年,其志其节视古无愧,固可书而传之,以为人伦风俗之劝矣 ,[10](P551)指出女子有才不如有德,节义才是最重要的品性㊂赵节妇守节三十年,书其事可以劝风俗㊂揭傒斯‘张节妇传“指出节妇的悲苦生活让人掩泣, 然犹足以移风易俗,纲维天下 ,[10](P475)肯定节妇事迹具有移风易俗的作用㊂文士将节妇传作为宣扬贞节的载体,正是因传体的社会功能之所在㊂另一方面,元代是蒙古族统治时期,但出生于元代建立之后的文人对于夷夏之别的抵触心理已经不再强烈,[10](P201-202)他们对于元代统治者的认同感超越排斥感,肯定胡汉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其将蒙元时代称为 我朝 或 皇元 ,自以为是元之臣民,于是 忠君 思想再度占据南方儒士政治操守的第一顺位㊂[19]这些元代的臣子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其教化的使命感,他们欲将儒家文化推行为天下人的文化㊂正如上文所说,夫为妇纲是儒学道德伦理中重要的一部分,节妇成为遵循夫妇纲常最典型的代表㊂文士们所作节妇传即欲为天下之妇女立典范㊂如张养浩‘节妇柳氏传“中云: 吾尝承乏太史氏,纪人之善,是固其职,故传其事以为天下妇人楷式云㊂ [10](P643)他意欲通过作传塑造可以受到邻里尊敬㊁被统治阶级所褒扬,亦能名垂青史的节妇形象,为天下妇女树立典范㊂(三)亦文亦史的文体属性节妇传作为传记的一种类型,兼具史学属性与文学属性,正如朱东润所说, 传叙文学是文学,然而同时也是史;这是史和文学中间的产物 ㊂[20](P1)一些传记作者如杨维桢㊁陈旅㊁陈敬等人具有史官意识,为史书编纂列女传留存材料,需表明其传主及其事迹的真实性㊂但是,在编纂过程中难免会添加一些想象性描写与具有传奇色彩的情节,增加传记的文学色彩㊂节妇传的史学属性体现在文士们强调节妇传的真实性,并将所作之传备史之缺㊂自‘后汉书“将列女传列入正史起,后代的正史中均有女性传记的一席之地㊂因此,作者作传时总是追求真实性㊂元代文人作节妇传时常常表明其故事来源的真实性,如吕不用‘石节妇吕氏传“表明其作传是 由庠授弟子员,以明经摘入太学,惧其孀节峻行泯而无闻,乃具白其颠未,请传其事,因述其概如右云 ,[10](P811)乃受人之托㊂马祖常作‘王氏传“时云: 今唐县王瑄女方诸古烈女,何嗛其传,信无疑㊂ [10](P445)这说明传主的家乡所在,强调其故事的可信性㊂再如杨维桢‘朱夫人传“ 予游海东,海东父老为予哀妇人之行如是,遂录之以表于世云 ,[10](P454)指出其亲历海东时听说朱夫人的事迹,记录下来见于世人㊂此外,节妇传的历史属性还表现在作者有备史之缺的意识㊂元人脱脱主编的‘宋史“于列女传序中提到, 诗书所称男女之贤,尚可数也㊂世道既降,教典非古, 女子生长环堵之中,能著美行垂于汗青,岂易得哉㊂故历代所传列女,何可弃也? [21](P13477-13478)他指出可留青史之杰出女性较为难得㊂文士们作节妇传也有备史之缺的目的,杨维桢曰: 稽诸彤笔,一操一艺,咸加撰录,故余为‘顾节妇传“,以备太史氏‘烈女篇“㊂ [10](P287)这直言其作节妇传为正史之列女传储备材料㊂节妇传之文学属性体现在文士作传时的主动创作中,比如想象性描写,包括传主的语言㊁内心独白等㊂节妇事迹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进行语言描写时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使得其更加文言化,刻画节妇331。
中国海洋大学硕博点汇总.

专业名称
西方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含:税收学) 金融学(含保险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统计学 数量经济学
国防经济
027000
统计学
030101 030102 030103 030104 030105 030106 030107 030108 030109 030110 0301Z1 030201 030202 030203 030204 030205 030206 030207 030208 030301 030503 030505 040303 050101 050102 050103 050104 050105 050106
学位授予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硕士点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学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
声学 光学 无线电物理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第 2 页,共 12 页
所属学院
外交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育训练学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 1 页,共 12 页
所属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IP类影视剧开发对现下文艺创作的启发与思考

▲
请原作者作为编剧或者顾问加入影视剧 的制作和改编,即使故事风貌有所调整, “原著粉”也会基于作者给予相应的理 解和尊重。因而一般 IP 类型剧未播先热、 未播先火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2 回归和坚守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1 典型人物体现出复杂性和张力 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代会上指出,在 当下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实主 义的创作,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学作品创 作时,一定要将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 义情怀相结合,特别是对于现实主义作 品中的典型人物的创作。他进一步强调, 典型人物不是一种抽象符号,而是一个 个具体的人的集合,塑造的典型人物所 能达到的高度,就是时代的高度和艺术 的高度。需要注意的是,现实主义的创 作不能简单地将社会价值观念和意识形 态简单压缩在一个人物身上。之前,讲 求文学为政治服务,人物变成了抽象的 概念和符号。从长期来看,对文艺创作 的确有一定的影响。故而,典型人物的 塑造需要接地气、 需要有人情味。 简言之, 人物需要具备复杂性。但在文艺实践中 如何增加人物的复杂性? 孙书文先生在最近的力作《文学张 力: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中提出的“张 力”这一概念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张力” 首先由英美新批评理论家艾伦·退
特提出并使用。孙先生进一步提出,张 力就是将两种看似异质的东西放入一个 文学现象内,通过作用力的相互拉扯, 让这一文学现象在动态中取得一种平衡, 使得这个文学现象得到一种圆润和完满。 由此提出了文学张力的四个特征:多义 性、情感的饱绽、矛盾的孕育、弯弓待 发的运动感。 而罗伯特·麦基在其著作 《故 事》一书,就人物性格塑造指出,目前 对于故事和人物孰重孰轻的疑问,其中 之一在于我们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人物塑 造和人物性格之间的差异。人物塑造是 所塑造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所能体现且 其他人能够观察到的所有素质的集合体。 而这种日常生活氛围,是一种和缓的、 压力较小的。但人物性格并不等于人物 塑造,人物性格必须在一定的具有压力 的环境中才能够体现,就好比人物塑造 可能是人们赖以伪装的生活方式,也可 能是他的天性。而人物性格一定是最能 体现出人物核心和本质的素质。例如, 一个人看似文质彬彬,待人友好,是一 名地方执法官和教会的领导者。但实际 上,他是美国 FBI 追捕三十年的一个变 态杀人犯 (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和案例) 。 他的残忍本性伪装在和平的人物塑造之 下,必须在压力之下,才能体现出来。 回归到《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这部 小说和影视剧来看。故事基于女主角青 丘狐族白浅与男主角天族太子夜华三生
纵有疾风起,无悔新闻路

纵有疾风起,无悔新闻路作者:来源:《求学·新高考版》2024年第13期本文主角:新闻学讲述人:小鹿(中国海洋大学)适合人群:拥有独立思考、辩证思维能力,愿意倾听他人、记录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学生新闻学,因为考研名师张雪峰的“金句”在2023年高考季冲上了微博热搜,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转眼间,2024年的高考季已经到来,我作为新闻学的学生,想来说说我对这个专业的体会。
缘起新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那一年高考结束后,我开始读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
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书里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从新闻从业者的经历中感悟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初心使命。
慢慢地,“如果能从事这行,应该会很酷吧!”“如果我以后能去报社、电视台上班,跟记者打交道,自己也能‘近朱者赤’吧!”这样的想法很自然地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读完那本书没多久,我该填报志愿了。
前两个专业父母建议我选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会计学,第三个专业让我自己选。
我几乎没多思考就跟父母说:“就报新闻吧!”结果由于前两个专业的录取分数较高,我被第三个专业录取,那一年九月份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到。
可直到踏进大学校门,我对新闻业发展的趋势、新闻学专业学什么、毕业后是否容易就业等问题仍然一知半解。
可以说,我是纯粹凭着内心的理想主义做的选择。
若干年后我才知道,这大概就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走近新闻,“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真正开始学习新闻学后,我才发现要学的东西有很多,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认知层面的知识。
新闻学不像一些专业壁垒分明的理工科专业,它需要你什么都略懂一点,做个杂家式的“知识分子”。
因此,我们的必修课既包括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这些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也包括数学、经济学、社会学这些看上去和新闻学关系不大,但深究起来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培养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比如数学的逻辑思维、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教会我们:只有让新闻始终聚焦于事实本身,运行在严谨、客观、理性的框架内,而不是流于情感宣泄与流量狂欢的表面,才能实现新闻的价值。
数字人文视角下古籍资源知识挖掘与可视化研究——以《隋唐演义》为例

∗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科技计划 儒家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 (项目编号:2020RWC004)的研究成果之一㊂作者简介:董守轩,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人文㊂收稿日期:2023-10-29㊀㊀㊀㊀责任编辑:杨千子ʌ数字㊃人文ɔ数字人文视角下古籍资源知识挖掘与可视化研究∗以‘隋唐演义“为例Ә董守轩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岛,266100[摘㊀要]文章从数字人文角度出发,以图书馆馆藏资源及各类电子数据库为主要来源,运用SNS ㊁Python ㊁Ge-phi ㊁QGIS 等技术和软件,通过数据模型和传统图表结合的形式,绘制历史演义小说‘隋唐演义“人物关系及时空分布的可视化图谱㊂相关的分析结果有助于完成古籍的深入挖掘,丰富人文研究的范式,为古籍资源的整合与知识数据的联结提供新的思路㊂[关键词]数字人文㊀‘隋唐演义“㊀人物关系㊀时空分布[中图法分类号]G35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7845(2024)01-0056-08[引用本文格式]董守轩.数字人文视角下古籍资源知识挖掘与可视化研究 以‘隋唐演义“为例[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4(1):56-63.引言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是以数据为基础,以平台为支撑,运用数字技术方法来研究人文科学的一门学科[1]㊂这一术语最初来自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领域,早期的人文计算仅是一种纯粹的技术工具㊂此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时代的发展,人文计算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逐渐被用于一些人文社科领域㊂20世纪90年代初,人文计算开始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交叉学科[2]㊂2001年,约翰纳㊃德鲁克(Johanna Drucker)计算机与人文协会和在文学与语言计算协会(ACH /ALLC)联合会议上作的报告‘现状核实:数字人文项目与前景“(Re-ality Check :Projects and Prospects in Digital Humani-ties )是 数字人文 在学术领域的首次出现㊂2004年,苏珊㊃施莱布曼等人编纂的‘数字人文指南“使用数字人文概念,标志着这一术语从人文计算到数字人文的转变[3]㊂事实上,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人文学科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比如各类古籍数据库的出现,如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4]㊁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5]㊁中华经典古籍库[6]等㊂这些数据库往往存储了海量的古籍文献,研究者可以通过其检索功能迅速㊁精确㊁全面地找出目标古籍的相关内容,从而开展研究㊂部分高校图书馆还提供书籍的电子扫描㊁文本识别㊁资源共享等服务,对文献资料的保存㊁整理㊁研究起到重要作用㊂除数据库外,数字人文还促进了学术地图平台及各类人物世系数据资源的建构,如王兆鹏教授团队开发的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平台[7],徐永明教授团队开发的 学术地图发布平台 [8],美国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联合北京大学等机构合作建立的 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 [9]等㊂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也将这些非文献类的新型数据库纳入馆藏,作为师生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及来源㊂除上述宏观层面的实践外,部分学者也开始使用SNS㊁GIS㊁NLP 等数字技术及相关软件对文学作品进行数字化呈现㊂如赵薇[10]借助SNS 对‘大波“三部曲人物关系及社会网络进行可视化研究㊂徐永明等[11]利用GIS 软件将‘全元诗“作者的地理分布进行可视化呈现㊂孙建旺等[12]借助SVM 作为机器学习模型,分析微博文本的不同情感类型㊂传统文学作品的早期研究只能通过例证的形式对其中的主要人物或篇目进行分析,难以做到全面覆盖㊂而利用数字技术处理文本信息,则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全景式 阅读,有效提取目标信息,并通过软件进行可视化㊂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借助大数据计算及科学图谱模型完成的,利用数字技术处理文本信息改变了传统人文研究的固化思维,并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㊂‘四雪草堂重订通俗隋唐演义“(以下简称‘隋唐演义“)是清代文学家褚人获所编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之作㊂全书以史为经,以事件为纬,叙述了隋朝至中唐的百余年历史,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中蕴含大量地名㊂书中的人物涉及社会各个阶层,既有王侯将相,也有平民百姓,这些人物以时间为序依次出场,构成了交错复杂的网状结构㊂因此,本文以书中的人物关系㊁空间分布为例,采用数字人文技术及相关理论,运用各类数据库㊁数字软件,以数据模型和图表相结合的形式,对书中人物的社交网络及地理空间分布等要素进行可视化呈现,将书中的人名㊁地名等实体具象化,并挖掘其内在的联系,从而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借鉴㊂书中的地名涵盖南北,基本囊括了隋唐时期的重要城市,具有重要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对了解明清小说家的创作倾向㊁隋唐的历史发展及图书资源知识的发现有着深刻的意义㊂1㊀‘隋唐演义“数据来源及数据清洗本文选取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扫描识别的‘隋唐演义“电子版为原始数据来源,利用Python㊁Gephi㊁QGIS等工具,通过数据采集㊁数据清洗㊁数据处理㊁数据可视化㊁数据分析等流程对‘隋唐演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实现对小说知识的挖掘和发现㊂其中,数据采集阶段主要是对书的文本进行爬取,并以txt文件的形式保存爬取出来的数据㊂数据清洗阶段是利用Python中的jieba库进行分词,提取书中的人物㊁地名等内容,并绘制相应的表格㊂数据处理阶段是运用Gephi㊁QGIS等数字软件对书中的社交网络㊁地理分布等进行分析㊂数据可视化阶段是运用Gephi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形成可视化图谱㊂数据分析阶段主要是对可视化图谱内容展开分析发掘,实现文本内容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㊂2㊀‘隋唐演义“社会网络与人物共现关系首先,利用Python中的jieba库对‘隋唐演义“的txt文本进行分词,通过jieba库的posseg模块提取人名,排除非人名词语㊂然后,结合书的具体文本内容及相关的历史文献,对同一个人物的不同指代称谓进行设置,建立映射词表㊂通过软件得到具体数据后,再结合书的文本内容进行人工比对和增补,由此得出‘隋唐演义“所有人物的人名数据㊂再次,使用Python对‘隋唐演义“txt文本进行识别,如果两个人物同时出现在同一段落中,则可认为二者存在某种联系㊂经数据分析与人工核对统计,最终得到书中的302位人物及7220组共现关系㊂最后,将人物与共现关系数据导入Gephi软件进行处理,获得人物共现关系的可视化图谱,并进行网络直径㊁网络平均度等网络特征指标的计算㊂图1㊀‘隋唐演义“资源知识发现流程2.1㊀‘隋唐演义“人物关系挖掘2.1.1㊀共现网络关系图谱建构图,也叫网络,表示为G=(V,E),其中V表示图中的节点集合,E表示图中边的集合[13]㊂在图论中,度数表示一个节点的连接数,即与该节点相连接的边的数目,一个节点的度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节点在某种意义上越 重要 [14]㊂节点的度与节点的大小相关,节点度值越大则节点面积越大㊂将所得到人物与共现关系数据绘制到Excel表格,以CSV格式保存,利用Gephi软件读取表格数据,并进行人物矩阵网络关系图绘制㊂在操作过程中设置节点的大小,节点大小与度相关,度越大则节点面积越大㊂此外,连接两节点的边的粗细程度反映了两节点联系的紧密程度,两节点间的边越粗则代表联系越紧密,可视化结果如图2所示㊂图2㊀‘隋唐演义“人物共现网络关系2.1.2㊀人物共现关系的网络特征指标分析人物共现关系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通过网络平均度㊁平均路径长度㊁平均聚类系数等指标进行分析,‘隋唐演义“人物共现关系的网络特征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㊂表1㊀‘隋唐演义“人物共现关系的网络特征指标数据集节点数边数网络直径网络平均度平均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人物共现关系网络3027220623.910.684 2.4㊀㊀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次录入的人物共有302位,他们相互之间构成的社交关系共7220条㊂共现关系网络中的人物,平均需要2 3步即可建立联系,而最长则需要6步才能建立㊂网络中的每个人物平均与23 24个其他人物存在共现关系㊂每个人物之间的平均聚类系数为0.684,即共现概率为68.40%㊂综上所述,‘隋唐演义“中的人物联系较为紧密,具有较为明显的小世界特性㊂2.1.3㊀基于中心度的网络人物中心性分析计算出人物共现关系网络中每个人物的中心度,统计出‘隋唐演义“前40位核心人物,按照中心度的大小依次排列,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㊀基于中心度的‘隋唐演义“前40位核心人物㊀㊀结合图2和表2可以看出,秦琼的度中心性最高,在人物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㊂秦琼出场时间早㊁社交网络广,全书以其为中心连接了众多人物㊂从小说来看,秦琼出身没落的将门,混迹于市井草莽之中,因而结交了各路绿林豪杰㊂本书的前半部分以秦琼为中心,塑造了秦母宁夫人㊁秦妻张氏等女性形象,以及单雄信㊁王伯当㊁徐世勣等英雄形象㊂随着事件的发展引出瓦岗寨与李唐的线索㊂李渊和李世民作为唐王朝的缔造者,广泛联络豪杰㊁讨平各方势力,自然是书中的核心人物㊂而徐世勣㊁程咬金㊁李靖等人都是经历隋末动乱和大唐初建的功臣,与唐密切相关,也是较为重要之人㊂李密㊁窦建德㊁王世充及与之相关的单雄信㊁王伯当等人作为起兵反隋的重要领袖,在小说前半部分有较多的戏份,因此地位也比较突出㊂至于隋炀帝杨广㊁萧后,及与之相关的宇文化及㊁沙夫人㊁花夫人等,在小说中作为反面形象出现,在书里是连接隋唐历史交替的重要纽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㊂此外,还有李隆基㊁杨贵妃㊁安禄山等历史人物,虽在小说中出场较晚,但也具有多的戏份,处于重要的社交网络位置,因此地位也较高㊂2.2㊀‘隋唐演义“社交网络人物群体分析2.2.1㊀基于模块化的凝聚子群分解一般认为,模块化指数大于0.3,即代表网络具有较明显的社区结构,真实世界社区的模块化指数通常介于0.3 0.7之间[15]㊂经过计算,‘隋唐演义“网络的模块化指数为0.482,表明其具有较为明显的网络社区结构㊂利用Gephi模块化功能对‘隋唐演义“中的不同群体进行着色,以图谱的形式呈现人物的共现关系网络,从而较为清晰地区分互动相对频繁的群体,结果如图3所示㊂从图3可以看出,‘隋唐演义“人物的共现关系网络大致可分为4个群体,分别是以秦琼等为中心的A群体,占比43.05%;以杨广为中心的B群体,占比33.11%;以李隆基为中心的C群体,占比22.52%;以王勃为中心的D群体,占比1.32%,该群体完全处于边缘位置㊂除群体间的不同外,人物的共现关系网络还存在 中心 边缘 的差异㊂人物的共现关系网络边缘存在的大量孤立节点,说明众多边缘人物共现关联较少㊁地位较低㊂2.2.2㊀基于k-core的人物群体过滤利用k-core社交网络对人物的共现关系网络进行过滤,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出核心人物及其存在的共现关系㊂根据计算出的人物关系网络特征数据,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最终以k=12为标准对‘隋唐演义“中人物的共现关系网络进行过滤,保留核心人物群体共现关系,并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如图4所示㊂图3㊀‘隋唐演义“人物模块化分解共现网络图4㊀‘隋唐演义“人物k-core结构共现网络由于设置了k=12的参数,故图3人物模块化分解共现网络中的D群体因重要程度较低而消失㊂需要说明的是该群体比较特殊,仅有王勃㊁宇文钧㊁阎伯屿㊁吴子章4人㊂此4人仅出现在小说的第71回 武才人蓄发还宫秦郡君建坊邀宠 ㊂究其原因,是作者褚人获在撰写‘隋唐演义“的过程中,有意地将王勃为滕王阁撰写‘滕王阁序“的历史典故穿插进去㊂此章过后,书中便再未对该群体4人的生平活动进行交代㊂2.2.3㊀核心人物群体分析根据‘隋唐演义“人物在共现关系网络中的中心度排名㊁基于模块化的凝聚子群分解以及基于k-core的人物群体过滤,统计并划分前40名核心人物群体,结果如表3所示㊂表3㊀‘隋唐演义“核心人物群体划分编号核心人物核心人物数/所在群体数1秦琼㊁李世民㊁李密㊁李渊㊁窦建德㊁单雄信㊁贾润甫㊁王伯当㊁徐世勣㊁程咬金㊁王世充㊁翟让㊁李靖㊁李如珪㊁柴绍㊁罗士信㊁罗成㊁齐国远㊁秦怀玉㊁魏征㊁张公谨㊁窦线娘㊁张氏㊁尉迟恭㊁刘武周㊁李元吉㊁宁夫人㊁宇文述㊁孙安祖29/1302杨广㊁萧后㊁袁紫烟㊁宇文化及㊁沙夫人㊁杨义臣㊁朱贵儿㊁花夫人8/1003李隆基㊁杨贵妃㊁安禄山3/684无0/4㊀㊀‘隋唐演义“的人物分属4个群体,设置编号为1㊁2㊁3㊁4㊂结合表2可以看出,前40位核心人物在其中3个群体中都有分布㊂以秦琼㊁李世民㊁李密等人为代表的群体1所涵盖的核心人物最多㊂这些人物主要活动于小说的前期和中期,部分经历了隋唐两朝,见证了隋亡唐兴的历史进程,也是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群体㊂从人物构成来看,其主要是李渊父子及隋末的各路豪杰,如李密㊁窦建德㊁贾润甫等㊂需要注意的是,宇文述虽被归为这一群体,但其与以杨广为代表的群体2也有着密切联系,情况较为特殊㊂以杨广㊁萧后㊁袁紫烟为代表的群体2主要活动在隋末这一时间段,在书中的前半部分出场㊂从人物构成来看,这一群体具有明显的 隋 属性,多为隋朝的武将谋臣和后宫妃子㊂其中,萧后㊁袁紫烟等都是后妃,长期陪伴在杨广周围㊂宇文化及㊁杨义臣两人一奸一忠,都是杨广较为倚重的臣子㊂他们常出入宫廷,为杨广出谋划策,也形成较为紧密的人物关系㊂群体3的人数较少,只有李隆基㊁杨贵妃及安禄山3人㊂他们虽出场时间较晚,但却是全书后半部分的关键人物㊂李隆基晚年沉迷享乐,任用李林甫㊁杨国忠等人,导致朝政腐败,最终爆发安史之乱㊂在小说里,李隆基专宠杨贵妃,两人往来频繁,关系极为密切㊂而安禄山前期刻意讨好唐玄宗李隆基,后期则形成敌对,构成了复杂的人物关系㊂上述群体不仅在内部互相联系,还在外部与其他群体保持沟通与互动㊂尤其是群体1和群体2的多位人物都有着双向的互动,如群体1的所有人原先都是群体2中隋炀帝杨广的臣子,李渊㊁李世民更是传统意义上的 皇亲国戚 ,只是随着隋炀帝杨广的倒行逆施才反叛㊂此外,群体2中的袁紫烟本是隋炀帝的妃子,隋亡后流落民间,结识了群体1中的贾润甫㊁徐世勣等人,并最终嫁给徐世勣,加入李氏父子的阵营㊂由此完成了从群体2到群体1的转变㊂而群体3的李隆基在小说中不仅是李渊的后代,还被设定为隋炀帝宠妃朱贵儿的托生,而杨贵妃则相应地成为杨广的转世,两人由隋入唐,经历了两世的姻缘结合,这一点带有轮回果报的宗教思想㊂因此小说不同群体人物之间往来频繁,联系紧密㊂2.3㊀数字人文视角与传统人文视角人物研究对比与传统人文视角相比,数字人文视角下的‘隋唐演义“人物研究具有以下3个新的特点:其一,研究的人物数据更多㊁涉及范围更广㊂数字人文研究借助数字技术,对书中的全体人物进行分门别类的详细探究,研究对象更加全面,研究结论更加可信㊂其二,利用Python㊁Gephi等软件将书中的文本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还原所有人物的社交网络关系,能更为直观地识别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及联系的密切程度㊂其三,在图谱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SNS理论分析文本,借助相关的技术理论将书中人物划分为不同的凝聚子群,了解其内部关系及外在联系,更好地把握书中的人物布局㊂3 ‘隋唐演义“府㊁州㊁郡的时空分布首先,利用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及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的地名沿革系统,限定时期为 隋(公元581年 公元618年) 唐(公元618年 公元907年) ,查找书中府㊁州㊁郡的经纬度坐标,保留3位小数㊂其次,将书中府㊁州㊁郡地名和出现频次绘制成Excel表格,结果如表4所示㊂表4㊀‘隋唐演义“中的府㊁州㊁郡空间及密度分布3.1㊀‘隋唐演义“府㊁州㊁郡时间分布特点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隋唐演义“以时间顺序进行叙事,但时间线索相对隐晦,只能通过不同皇帝的在位情况予以辨别㊂从书中的文本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隋文帝 隋炀帝时期,唐高祖 唐太宗时期,唐高宗 唐代宗时期㊂将‘隋唐演义“的txt 文本按照上述3个阶段进行划分,并将其保存为3个txt 文件,运用Python 软件依次统计长安㊁洛阳㊁潞州等7个府㊁州㊁郡在3个时期的出现频次,绘制出河流图,结果如图5所示㊂图5㊀‘隋唐演义“代表城市各个时期频次河流分布㊀㊀从图5中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除西都长安㊁东都洛阳在3个时期内的分布较为均匀外,其余府㊁州㊁郡的分布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㊂这些州㊁府㊁郡都集中在书中的第一个阶段(隋文帝 隋炀帝时期),而到了唐代以后,他们的出现频次陡然减少㊂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来看,隋末群雄并起㊁逐鹿中原的情节显然是全书的中心,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部分㊂书中的主要人物秦琼㊁李世民㊁李渊等主要活跃于这一时期㊂而自第47回隋炀帝身死,至第100回唐代宗即位㊂作者用了一半的篇幅描写了唐朝百余年的历史,略显冗长散漫㊂通过历时变化可以看出,书中所讲述事件的后期从关注全国各地的人物事件,到只关注东㊁西二京的历史人物,经历了由整体地域空间到局部中心城市的转变㊂3.2㊀‘隋唐演义“府㊁州㊁郡空间分布特点‘隋唐演义“中出现的府㊁州㊁郡一级地点共57处,涉及较多的地名㊂从表4空间及密度分布来看,频次区间为 1 5 的府㊁州㊁郡级地名有30处,约占地名总数的一半㊂此外,区间为 6 10 的地名有9处,区间为 11 20 的地名有7处,区间为 21 50 的地名有4处,区间为 51 100 的地名有4处,区间为 101 300 的地名有3处㊂可见,即使是那些重要性不高的府㊁州㊁郡,‘隋唐演义“也给予了一定的记录㊂而涉及重要人物㊁事件的地方,更是加强着墨㊂ 记所遇之地,即系地;记相见之时,即编年㊂ [1]‘隋唐演义“已具备一定的 系地 意识,有意识地对地域空间进行记录,从而使文本内容更加真实可信㊂此外,这样的行文方式对事件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清人物与空间的交互关系㊂小说描绘的是隋唐故事,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往往集中在长安㊁洛阳㊁幽州等北方都会,如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㊁安史之乱爆发于范阳㊁张巡死守睢阳等㊂同时,书中前半部分出场的豪杰也多为北方人士,故小说总体以北方各州郡为中心,呈现北多南少的特点㊂此外,书中的地名主要集中于唐代的河东㊁河南㊁河北3道㊂其中,河东道下辖的太原府是李渊父子的根据地,聚集了众多英杰,河东道的泽州㊁潞州也是小说较早出现的地名,重要人物秦琼㊁单雄信等人早期活动于此;河南道包括今山东大部及河南一部,其下辖的齐州㊁青州等属现在的山东,早期王伯当㊁程咬金等英雄人物位于此,导致此道地名较多;与之有别,河北道各州郡出现时间较晚,多在第14回后出现,其所属的幽州㊁贝州㊁涿州,属反派窦建德㊁安禄山等人的势力范围㊂3.3㊀数字人文视角与传统人文视角时空研究对比与传统人文视角相比,数字人文视角下的‘隋唐演义“空间研究具有几个新的特点:其一,可以采集的地理数据更多㊂传统研究往往只能选取个别地域,如对关陇地区隋唐人物进行研究[16-17]等㊂而数字人文研究可借助GIS技术及Python㊁QGIS等软件,对书中出现的地名及人物活动地域进行精确的经纬度定位,从而得出更为准确且全面的结论㊂其二,传统空间研究无法直观还原空间分布特点,而数字技术可以在唐代当时的历史地图上直接实现标注,形成空间及密度分布表,以图表和数据的形式使府㊁州㊁郡的区划分布变得一目了然,便于后续研究的展开㊂其三,传统研究不能做到深入理解书中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特点,而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对‘隋唐演义“文本的拆分,从而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府㊁州㊁郡分布有更为直观的了解,由此探知书中的编排布局及创作规律,从而更好地分析书中人物与时空分布之间的联系㊂4 结语本研究充分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及SNS㊁GIS的相关方法论,从非结构化的‘隋唐演义“的小说文本中抽取出结构化的人物与府㊁州㊁郡实体,进行社交网络及地理空间分布的可视化分析㊂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是基于长篇历史小说‘隋唐演义“的文本所展开的人物关系挖掘,网络所呈现的人物关系及地域空间与真实的历史可能会有所出入㊂此外,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塑造得比较简略,地名存在偏差,因此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的准确性㊂总之,本研究是将社会网络分析及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分析古典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实践尝试㊂通过数据采集㊁数据清洗㊁模型构建㊁数值统计㊁分析阐释等步骤完成从质化描述到量化分析㊁传统文学研究到数字人文结合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术视野,为文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㊂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者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研究传统人文学科,并推动其向前发展㊂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王兆鹏,邵大为.数字人文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初步实践及学术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20(8):108-129,206-207. [2]㊀赵雪芹,党昭,李天娥.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J].北京档案,2021(1):18-22.[3]㊀薄一航.后数字时代计算思维下的电影研究新范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3(10):23-32.[4]㊀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个人版[EB/OL].[2023-11-17].ht-tp:///.[5]㊀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EB/OL].[2023-11-17].https://.[6]㊀中华经典古籍库[EB/OL].[2023-11-17].http://publish.an-/docShuju/platformSublibIndex.jspx?libId=6.[7]㊀搜韵.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EB/OL].[2023-11-17].ht-tps:///MPoetLifeMap.aspx.[8]㊀学术地图发布平台[EB/OL].[2023-11-17].http://amap..[9]㊀中国历代人物(CBDB)[EB/OL].[2023-11-17].https:///biog.[10]赵薇.社会网络分析与 ‘大波“三部曲 的人物功能[J].山东社会科学,2018(9):50-64.[11]徐永明,唐云芝.‘全元诗“作者地理分布的可视化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150-160. [12]孙建旺,吕学强,张雷瀚.基于词典与机器学习的中文微博情感分析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7):177-181. [13]Even S.Graph Algorithm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11:1.[14]张春红,于翠波,朱新宁,等.社交网络(SNS)技术基础与开发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42.[15]Green D G,Liu J,Abbass H A.Dual-phase evolution[M].NewYork:Springer,2014:3-40.[16]徐清廉.论隋唐的门阀之争与关陇集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91-98,111.[17]刘彭冰.关陇集团与关中文化本位研究综述[J].西部学刊,2017(12):36-38,63.Study on the Exploit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Knowledge in Ancient Book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Humanities: Taking Romance of the Sui and Tang as an ExampleDong ShouxuanCollege of Liberal Arts,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100 Abstract㊀This articl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humanities,utilizes library collection resources and various electronic databases as the main basis.It employs methods and software such as SNS,Python,Gephi,and QGIS to draw the visualized charts of character relationships and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historical fiction Romance of the Sui and Tang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data mod-els and traditional charts.The analysis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ancient books,enrich the paradigm of humani-ties research,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ancient book resources and the linkage of knowledge data. Keywords㊀Digital humanities;Romance of the Sui and Tang;Character relationship;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上接第48页)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Capability Maturity Assessment ModelsJin YegangFudan University Library,Shanghai,200433Abstract㊀The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assessment model identifies and improves deficiencies in practices by comparing current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practices with best practices.This study aims to describe the 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assessment models in the context of Big Science. To this end,a systematic mapping study was conducted on a series of high-quality research results published in five related databases.The analysis of30research out-comes highlights the deficienc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field.Despite the gradual refinement of the concept of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there is a lack of good consensus on the domain ontology among scholars,and the absence of objective factors in the models leads to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motivation in the field.In addition,there are issues with the unclear role positioning of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in the assessment models and a significant lack of interaction between model construction and entities outside academia.The arti-cle hopes to provid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assess-ment models.Keywords㊀Research data management;Capability maturity;Maturity assessment;Systematic review;Systematic mapping study。
六朝“阴阳不交”论对男性“鬼交”的建构

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六朝 阴阳不交 论对男性 鬼交 的建构*孙 瑾(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 要:‘汉书㊃艺文志“中 房中 与 医经 经方 等并列为 方技 ,而‘隋书㊃经籍志“中不再设单独的房中门类,除了修炼房中术的道教典籍外,房中文献主要被归入 医方 的门类之下,反映了六朝期间房中术与医学领域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的倾向㊂在此种背景下,房中思想对六朝乃至隋唐的疾病体系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较具代表性的就是在 阴阳不交 理论下形成的男性 鬼交㊂六朝早期出现了 鬼交 的疾病观念,房中家以 阴阳不交 来阐释病理,使阴阳不交导致疾病的理论从内因说发展为外因说;另一方面, 鬼交 原本以妇女为主要患病群体,但房中家的论述偏向使男性 梦交 也逐渐被纳入 鬼交 的疾病观念㊂男性 鬼交 是在女性 鬼交 的疾病话语形成之后,在六朝房中术的发展中被建构起来的㊂关键词:阴阳不交;男性 鬼交 ;六朝房中思想;疾病史中图分类号:I 20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 (2023)03-0101-08D O I :10.16497/j .c n k i .1672-335X .202303009‘汉书㊃艺文志“中 房中 与 医经 经方 神仙 并列为 方技 之学,‘隋书㊃经籍志“没有列单独的 房中 门类,而将房中文献归入子部的 医方 ,另外提及 道经 中也有房中书㊂林富士认为,这种目录上的变迁反映了两汉至六朝期间 房中 作为专门之学的独立性有所减弱㊂[1](P 336)笔者认同这种观点,此外还注意到这种变迁反映的另一个事实,即从东汉末年以来,在整个六朝至隋统一期间,房中术的发展与医学领域和道教领域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以至隋唐目录将房中书分入这两个门类㊂专门从道教领域的视角关注此时房中术发展的研究有很多,①此处不一一详述㊂本文主要从医学领域的视角来提出相关问题㊂房中文献被归入 医方 有其历史根由㊂其一,房中术产生的思想基础本来与医方相通㊂如李零对以马王堆养生文献为代表的最早房中术体系总结出 合天道 养性命 和合夫妇 三层核心观念,并认为 养性命 是医药㊁房中等方技之学的共同目的,[2](P 339)中医学者刘鹏根据‘艺文志“目录说明医经㊁经方等医学领域的学问具有与房中共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㊂[3](P 99)其二,古人认为房中术行为本身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㊂马王堆出土文献及‘黄帝内经“的叙述侧重其养生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效果,尚未明确说明房中术可用于治疗疾病,但归类到‘经籍志“ 医方 中的‘玉房秘诀“却开始极言房中术可以治疗101*①收稿日期:2023-02-27作者简介:孙瑾(1990- ),女,江苏盐城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医疗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㊂著书可参考:刘临达‘中国古代性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5-368页;日 坂出祥神㊁ 日 梅川纯代:‘’気」の思想から見る道教の房中術“,五曜書房2003年版; 日 土屋英明:‘道教の房中術:古代中国人の性愛秘法“,文芸春秋2003年版;林富士:‘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联经出版公司2008年,第333-402页㊂论文有:李零‘东汉魏晋南北朝房中经典流派考“,‘中国文化“1997年第Z 1期;王卡‘<黄书>考源“,‘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2期;朱越利‘论六朝方士的房中术“,‘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1期;朱越利‘民间道教新房中术的产生“,‘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朱越利‘论六朝贵族道教新房中术的产生“,‘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3期㊂2023年第3期孙瑾:六朝 阴阳不交 论对男性 鬼交 的建构一系列疾病,[4](P219-252)东汉末年以来的道教各派及民间巫觋也都用房中术来施行治疗㊂[1](P333-402)[5]其三,古人认为房中行为不当会导致疾病㊂这一点在先秦到六朝的文献中有很明确的表述㊂如马王堆出土‘十问“ 朘气菀闭,百脉生疾 ,‘艺文志“阐释房中 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损性命 ,‘抱朴子内篇“ 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阏之病 ,‘玉房秘诀“更是罗列出一系列因房中不当而导致的病症㊂这期间显然有一种趋向,即从东汉末年到六朝期间,一方面开始强调房中术治疗疾病的功能,另一方面对房中不当所致疾病的书写变得更加丰富和具体㊂在这种趋势下,房中术对六朝乃至隋唐的疾病体系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男性的 鬼交 便是此背景下衍生的疾病概念㊂其病症的书写方式,病因的阐释方式,或者说整个疾病概念的建构都是在六朝特有的房中思想的影响下完成的㊂先行研究对 鬼交 之病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女性 鬼交 ,或围绕女子 梦与鬼交 分析古代医者对妇女情欲的医学建构,[6](P77-108)或以 鬼胎 和 鬼交 的关系为前提,说明女性 鬼交 受到关注的现象与社会要求妇女道德规范的焦虑是相应的,[7](P183)[8](P75)对于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女性 鬼交 与男性 鬼交 的疾病话语的差异,或认为反映了医学领域对女性贞洁的关切,[9](P76)或推测是男性 鬼交 难以与其他病理性失精症相区分的缘故㊂[10](P149)笔者认为,要正确把握 鬼交 之病并作社会文化的阐释,就不能只偏重女性 鬼交 而轻忽男性 鬼交 ,而要探究 鬼交 在古典医书的疾病话语中呈现的性别差异,就必须弄清男性 鬼交 的建构问题㊂本文于是从六朝房中术发展的视角出发,尝试厘清男性 鬼交 的医学建构过程,以揭示六朝房中理论影响古代疾病书写的一个侧面㊂一㊁早期的 阴阳不交阴阳不交 指男女没有性生活的状态㊂房中家认为这种状态会导致疾病㊂‘抱朴子内篇“中有三处提及,即‘微旨“篇的 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 ,[11](P129)‘极言“篇的 阴阳不交,伤也 ,[11](P245)以及‘释滞“篇的:人复不可都绝阴阳,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㊂[11](P150)‘微旨“和‘释滞“明确陈述了阴阳不交会导致疾病,‘极言“的 伤也 应是类似含义㊂要注意的是,‘释滞“将这类疾病描述为 壅阏之病 , 壅阏 意即阻塞,淤塞不通㊂这种想法或可追溯至马王堆文献㊂如‘十问“中王子巧父问人之气中最精贵的气为哪种,彭祖回答说:人气莫如朘精㊂朘气菀闭,百脉生疾; 必先吐陈,乃翕朘气,与朘通息,与朘饮食㊂饮食完朘,如养赤子㊂赤子娇悍数起 [12](P146)‘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集成“(以下简称‘集成“)的注释以 赤子 为男性生殖器的比喻㊂[12](P147)据此,则 朘气 朘精 乃男性生殖之精(气),实亦即房中 贵精不施 的精,其排出体外的形态即为精液㊂比如,李零即认为 精 既可指排出的精液,亦可指未形成精液时存于体内的精气㊂[2](P322)日本学者原田二郎认为,战国至汉末的养生文献普遍以 精 之形态等同 精气 ,而房中论述通常又以 精 表述精液㊂[13](P342-378) 菀 字,原注解为 郁 ,‘集成“根据‘素问“的注释解为 蕴积 ,[12](P147)则所谓 菀闭 即积滞郁闭之意㊂结合其后的 必先吐陈 ,大意即:男子的朘精之气积滞而不排泄,就会使人整体的气淤塞,因而百脉不通,疾病发生㊂这个观点与中国传统医学对人身体的基本思考方式有关,认为人的本质是流动的气,保持生命力的方式是促进人之气的流动,去除陈气,生出新气,以流动促进气的更新,使生命得以延长,[14](P33-37)‘十问“中黄帝与容成的对话就体现了这种思想: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 治气有经,务在积精,精盈必泻,精绌②必补㊂[12](P143)此段前面讲行气③之法,[12](P144)应散除宿气,取聚新气;后面则以积精为行气的重要环节,将行气的201②③绌 字从‘集成“注释三ʻ蔡伟说㊂治气 解释为 行气 乃从‘集成“注释六李零说㊂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5月吐故纳新对应到积精之法,即将积满的旧的精排泄出去,再积补新的精㊂根据后文的 阴精漏泄 等描述,可推知此处 精 应特指男性朘精㊂由以上讨论可知,‘抱朴子内篇“中的 阴阳不交 是对早期房中理论的继承㊂阴阳不交导致的 壅阏之病 与‘十问“中的 朘气菀闭,百脉生疾 异曲同工㊂这种思想根植于当时以流动之气为人之组成,以气之流动为生命延续之根本的思考㊂而男性的朘精 亦即排出体外时的精液,作为人之气中特别而最精贵的一种,其处理方式应符合行气原则㊂即:将旧的朘精排出,再积补新的朘精;反之,如果阴阳不交以致朘精积滞不泻,就会导致人整体的气阻塞不通而生出疾病,即所谓的 致壅阏之病㊂二㊁六朝的 阴阳不交 :从内因到外因阴阳不交 的理论在六朝有了新的发展,这个发展发生在房中家对 鬼交 之病的阐释中㊂具体内容见于‘医心方“卷廿一的 治妇人鬼交方第卅 及卷廿八的 断鬼交第廿五 中对‘玉房秘诀“的引用㊂以下仅列出后者引文㊂‘玉房秘诀“云:采女云:何以有鬼交之病?彭祖曰:由于阴阳不交,情欲深重,即鬼魅假像,与之交通㊂与之交通之道,其有胜自于人㊂久交则迷惑,讳而隠之,不肯告,以为佳,故至独死而莫之知也㊂ 欲验其事实,以春秋之际,入于深山大泽间,无所云为,但远望极思,唯念交会阴阳,三日三夜后,则身体翕然寒热,心烦目眩,男见女子,女见男子,但行交接之事,美胜于人,然必病人而难治㊂怨旷之气,为邪所陵 [15](P 594)前半段至 莫之知也 是对 鬼交 之病的病理解释,认为患者因长期没有两性生活而情欲炽燃,才使外部鬼魅有机可乘,化作人形与之交接㊂又因与鬼魅交接远胜过与人交合的体验,患者沉迷于此,不愿把实情告诉旁人,才至于病死㊂后半段则是为验证病理解释而提出的实验法,即让人于春秋之际独自进入深山大泽等旷僻之所,终日思慕交接之事,几日后便会出现 鬼交 的症状,看见异性并与之交媾㊂‘玉房秘诀“的引文将 鬼交 之病的根本原因归为患者的 阴阳不交 ,这与‘抱朴子内篇㊃释滞“中说阴阳不交导致疾病的基本立场是相通的㊂但是,请看此段最后的 怨旷之气,为邪所陵 ㊂所谓 怨旷 ,本来与‘释滞“中的 幽闭怨旷 意境相似,指某人长期独处而无性生活的状态,亦即 阴阳不交 的状态;而 怨旷之气,为邪所陵 指的就是,在这种阴阳不交的状态下,人内部的气发生了消极变化,招致外部鬼邪之气侵陵内部之气,从而导致了 鬼交 之病㊂这与‘释滞“中 阴阳不交 的作用截然不同㊂虽然同样使内部之气发生消极变化而导致疾病,但‘释滞“仅仅导致内部之气的阻塞,并未涉及外部鬼邪的作用;而‘玉房秘诀“则是内部之气发生消极变化后,外部鬼邪得以趁机侵陵内部之气㊂以病因说来概括,那么‘释滞“的 阴阳不交 导致了内因,而‘玉房秘诀“的 阴阳不交 则导致内因后又招致了外因㊂阴阳不交 招致外因的新观点在六朝往后的房中论述中常有出现㊂如‘医心方“卷廿八引用 ‘千金方“云: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㊂若孤独而思交接,损人寿,生百病㊂又鬼魅因之共交,精损一当百㊂ [15](P 580)④宋改本‘备急千金要方“的房中补益篇: 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㊂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 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㊂ [16](P 490)又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御女损益篇:采女问彭祖曰:人年六十,当闭精守一,为可尔否?彭祖曰:不然㊂男不欲无女,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㊂ 有强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㊂ 彭祖曰:凡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㊂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鬼魅因之共交,失精而一当百㊂[17](P 484)301④江户抄本训读为又鬼魅因之共交精,损一当百 ,高校注本同此㊂本文将句读改为 又鬼魅因之共交,精损一当百 ,笔者前论中已有提及㊂2023年第3期孙瑾:六朝 阴阳不交 论对男性 鬼交 的建构‘医心方“所引‘千金方“认为,阴阳不交的人情欲炽盛,独自妄想交接之事致使生病,甚至于鬼魅趁机与之交接,使其精气损失倍于常时㊂毫无疑问,这段论述受到了前述‘玉房秘诀“那样的观念的影响㊂阴阳不交导致疾病是其大的前提,但主要病因还在于,患者内部的 孤独而思交接 招致外部鬼魅来与之交接㊂宋改本‘备急千金要方“的内容与‘医心方“引‘千金方“相似,而这两处内容均见于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同一段论述㊂‘千金方“及宋改本的两段引文应与‘养性延命录“同源㊂要注意‘养性延命录“的叙述与上引‘玉房秘诀“的前半段一样⑤,都是采女与彭祖问答的形式㊂彭祖作为房中专家已在马王堆出土的㊁可推测为房中论述的资料中出现,‘十问“的王子巧父与彭祖的问答即是其例㊂⑥但是,以采女与彭祖问答为形式的房中论述最早还是出现在东晋㊂朱越利据此推测‘医心方“所录采女与彭祖问答的部分内容,或出自‘抱朴子内篇㊃遐览“中著录的‘彭祖经“,年代不得早于晋朝㊂[18](P50)但有一点需要考虑㊂‘十问“中虽有彭祖,实则不过寥寥数言㊂坂出祥伸㊁大形澈等皆认为彭祖在魏晋以前并未成为房中术的代表人物,至葛洪前后才开始被描述为房中大家,从‘神仙传“‘抱朴子内篇“开始才频繁出现于房中论述中㊂[19](P23-105)[20]尚飞也认为,在葛洪之前的很长时期内,彭祖主要以导引行气而长寿的形象出现,与房中没有显著关联㊂[21](P25)问题的关键是,彭祖作为房中代表开始流行后,六朝期间又出现了一些托名彭祖的房中书㊂‘辨正论“中‘诸子为道书谬“篇对北周‘玄都观经目“的著录书目有部分摘抄,其中包含 养生经一部十卷彭祖修撰 彭祖记经一卷 养性经一卷彭祖等杂出 ㊂[22]根据著录文献的名称及卷数,坂出祥伸判断其中的 彭祖记经一卷 应为‘遐览“篇中著录的‘彭祖经“一卷,而 养生经一部十卷彭祖修撰 与 养性经一卷彭祖等杂出 则为后来托名彭祖的养生书,可见这种类型的资料在当时十分盛行㊂又推测 养性经一卷彭祖等杂出 即为‘隋书㊃经籍志“中的 彭祖养性经一卷 ,以及‘新唐书㊃艺文志“中的 彭祖养性经一卷 ㊂[19](P81-82)因此,上文引用的‘玉房秘诀“‘养性延命录“,乃至‘千金方“中的 彭祖曰 ,其出处有可能并非‘遐览“篇提及的‘彭祖经“,而是葛洪之后,彭祖作为房中代表名声大噪后才出现的,托名彭祖写成的房中论述㊂下文将从 鬼交 之病称确立的时间出发,来证明这一推论㊂⑦三㊁ 鬼交 与 阴阳不交 外因论总体来说,传统医学文献中记载的 鬼交 并没有统一的病理特征,以便现代医学对其做统一的分类㊂ 鬼交 的疾病话语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特殊的精神异常行为的描述,当时将这种情况描述为患者与某物交通很明显是文化建构的结果,某些情况则指患者梦见交媾,后来又出现了指代假孕或难产的情况㊂这些疾病话语之间,唯一共通的就是 患者与异类交通 的观念㊂严格地说, 鬼交 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疾病观念,集结在此观念之下的病症,有一些可以互相印证,有一些则属于完全不同的分类㊂因为各朝对 鬼交 症状的记载并非一致,所以有研究称历代对 鬼交 疾病表征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 ㊂[10](P149)笔者认为,实际上是因为历代对 鬼交 的书写是不断建构的过程,房中思想㊁流行病㊁道巫文化㊁生育问题等等在此过程中都起到相应的作用,使不同时代的不同疾病情况与 鬼交 的观念产生了关联㊂‘诸病源候论“对隋以前的疾病进行汇总分类和病理阐释, 鬼交 见于卷四十‘妇人杂病四“的第四㊁第五条,记为 与鬼交通候 和 梦与鬼交通候 ㊂[24](P189)前者发生在患者的非睡眠阶段,是一种包含幻视㊁401⑤⑥⑦上引‘玉房秘诀“前半段亦见于‘医心方“卷廿一,彼处采女与彭祖问答的内容完整,逻辑闭合㊂后半段仅见于卷廿八,是否在采女彭祖问答的范围之内则不得而知,不排除为‘玉房秘诀“撰者添加的可能㊂也有观点认为此段或与房中无关㊂见参考文献[21]㊂笔者过去曾对此章节部分内容有所涉及,见参考文献[23]㊂但彼处并未专门讨论房中术相关内容,此章节在过去的基础上补充了资料并完善了房中论述的细节㊂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5月幻听等多种幻觉,以至行为举止怪异失常的精神疾病;后者则发生在患者睡眠阶段,主要表现为梦见与异类交往,精神恍惚身体虚弱等㊂[23](P108)我们不妨从‘诸病源候论“往上追溯两种病症的观念形成㊂ 与鬼交通 较早记录应是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中的 女人与邪物交通 ㊂[25](P33)此时尚以 邪物 表述与患者交通的对象,而不是后来较为普遍的 鬼 鬼魅 鬼神 鬼物 等以鬼为中心的用词;并且患者群体特指女性㊂王充‘论衡㊃订鬼“提到当时民间俗说的一种 与物交 的病症,患者也具有幻视的症状,能看到已死之人或陌生人的影像㊂[23](P110-111)六朝医书对 与鬼交通 的书写极可能受到了这种民间俗说的影响,但‘论衡“没有提及 与物交 的患者是否伴有精神失常的行为,如果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因病弱而出现幻觉,那么与后来的 鬼交 的观念也还有一定的距离㊂梦与鬼交通 较早的记录应是‘肘后备急方“中的 若男女喜梦与鬼通 ㊂[25](P33)今所见‘肘后备急方“为葛洪撰㊁陶弘景增补㊁杨用道附广㊂ 若男女喜梦与鬼通 实则应为陶弘景增补的内容,另‘金匮要略“中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此则应为后来的 男女梦与鬼通 ㊂[23](P109-110)但是, 梦交 的疾病话语并未涉及与患者交通的对象,无法确定当时的医者是否有意识将这种情况解释为患者与异类鬼神的交媾,且 梦交 也主要针对女性患者,至于男性的 失精 甚至还未涉及 交 的观念㊂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推知 鬼交 这样的疾病观念基本是在魏晋之后才正式形成的㊂从疾病话语来看,以 鬼 类词汇表述与患者交通的对象,至早也在葛洪以后,那么 阴阳不交 导致 鬼交 之病的论述应在此之后㊂这一点可以佐证上一小节的推论,即‘玉房秘诀“中所引采女问彭祖 鬼交之病 ,‘养性延命录“中引 彭祖曰 鬼魅因之共交 都不太可能出自葛洪以前的‘彭祖经“,而应当属于葛洪之后托名彭祖的房中论述㊂四㊁ 阴阳不交 对男性 鬼交 的建构‘诸病源候论“的分类反映了早期对 鬼交 之病的普遍认知㊂无论发生在梦中还是醒时, 鬼交 最初都是以妇人为主要患病群体的病症㊂虽也有 若男女喜梦与鬼通 那样的书写,但男性 鬼交 的观念在六朝期间应该尚未普及㊂如‘金匮要略“的 女子梦交 ,葛洪的 女人与邪物交 ,到‘诸病源候论“将 与鬼交通候 梦与鬼交通候 归入妇人杂病的现象,都可以证明这一点㊂另外,‘诸病源候论“卷八专收伤寒病候,其中 伤寒梦泄精候 的条目下有 阴气虚则梦交通 故因梦而泄 ,[24](P60)可见‘诸病源候论“虽将男子梦遗描述为 梦交通 ,但似未涉及对交通对象的思考㊂并且,与妇人的 与鬼交通候 梦与鬼交通候 不同的是,男子的 梦交通 并未被列为专门的病候条目,这一点也说明 鬼交 作为妇人疾病的认知更为原始,印象更为深刻㊂‘金匮要略“的 男子失精 和‘诸病源候论“的 梦交通 因梦而泄 ,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 鬼交 之疾病观念的发展晚于妇人 鬼交 的事实㊂而促进男性 鬼交 之疾病观念发展的,恰恰就是六朝期间 阴阳不交 的房中论述㊂在上述汉末㊁六朝乃至隋之间与 鬼交 相关的记载中,‘玉房秘诀“‘养性延命录“的引文可谓标新立异㊂我们根据‘金匮要略“㊁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未经陶弘景增补的内容)㊁‘诸病源候论“等综合性医书的记载,已知此时的 鬼交 乃以妇人为主要患病群体㊂然而,‘玉房秘诀“‘养性延命录“中的房中专论却开始将 鬼交 之病的重心转向男性㊂‘玉房秘诀“姑且是从男女双方视角来看待问题,如描述病症有 男见女子,女见男子 ,记录的两则疗法也兼顾了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㊂治之法,但令女与男交,而男勿泻精,昼夜勿息,困者不过七日必愈㊂若身体疲劳,不能独御者,但深按勿动,亦善也㊂ 若处女贵人,苦不当与男交以治之者,当以石硫磺数两,烧以熏妇人阴下身体,并服鹿角末方寸匕,即愈矣 [15](P594)后一则疗法明确针对妇人 鬼交 ㊂葛洪 妇人与邪物交通 的疗方之一为 木雄黄一两,以松脂二两溶和 夜内火笼中烧之,令女人寝坐其上 ㊂[25](P33)‘玉房秘诀“所用药材虽与葛洪之方不同,但焚烧特定药材以熏蒸妇女下身的做法却如出一辙㊂相对地,前一则疗法通过交而不射来治疗 鬼交 ,这是独属5012023年第3期孙瑾:六朝 阴阳不交 论对男性 鬼交 的建构于房中术思维的产物㊂其未指明患者性别,原则上应适用男女两方,但 身体疲劳不能独御 又似特指病弱而难行交接之事的男性患者㊂至于‘养性延命录“则完全从男性视角来讨论问题㊂虽也说 凡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 ,但紧接其后的内容却并未涉及女性,议论 鬼交 之病时说 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 鬼魅因之共交,失精而一当百 ,都很明显是针对男性患者而言㊂并且可以看出,所谓的男性 鬼交 也就是 梦与鬼交 而遗精的病症㊂就目前已知资料而言,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引文是男性 鬼交 之观念得以推行的关键点㊂我们无从得知他引用的托名彭祖的原文献是否涉及对女性 鬼交 的讨论,但就陶弘景乃至孙思邈选择的引文来看,阴阳不交导致 鬼交 之病的论述确实偏向了男性㊂这一点可与前文提到的 若男女喜梦与鬼通 为陶弘景增补的推测印证㊂因为根据其先的‘金匮要略“和其后的‘诸病源候论“,可知男性 鬼交 的疾病观念此时并未普及㊂在此背景下,出现包含男性 鬼交 之内涵的 男女喜梦与鬼通 ,很可能是因为增补者陶弘景受到了房中 阴阳不交 外因论的影响㊂到了孙思邈的‘千金方“,男性 鬼交 的疾病观念就已经非常明确㊂其房中论述引用了与‘养性延命录“同源的内容,并体现出与‘养性延命录“一样偏重男性视角的特征;除此之外,在其他分类中也出现了男性 鬼交 的疾病话语㊂如‘补肾第八“篇:大建中汤,治五劳七伤 梦与鬼神交通去精㊁惊恐㊁虚乏方㊂[16](P349)在大建中汤所对治的五劳七伤等虚损之症中,包含了男子梦中与 鬼交 通并遗精的情况㊂值得一提的是,南朝宋齐间‘深师方“亦即‘医心方“所引‘僧深方“中亦有 大建中汤 ,[26](P538)其对治症状大都可与‘千金方“的 大建中汤 对应,[27](P49)皆是劳损虚弱之症㊂宋改本‘备急千金要方“的校勘者将两方类比,⑧足见两者非独名称相同,对治病症亦被认为同属㊂‘深师方“中与 梦与鬼神交通去精 对应的症状如下:(深师)大建中汤,疗内虚绝 精自出 多梦寤,补中益气方㊂[28](P335)同样是治疗劳损虚弱的大建中汤,对于男子遗精的症状,‘千金方“描述为 梦与鬼神交通去精 ,此即梦遗;‘深师方“却只提到 精自出 ,此应指滑精,但结合其后的 多梦寤 来看,未必没有梦遗的情况,但‘深师方“的撰者却完全没有涉及与 鬼交 相关的概念㊂依此或可推断,‘深师方“时的医者在面对遗精症状时,未必有男性 鬼交 的意识,⑨而‘千金方“的撰者,对男性 鬼交 的概念就已经比较熟悉了㊂可以说,到了‘千金方“中,男性梦遗的情况正式成为 鬼交 的病症之一㊂并且,这种变化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 梦与鬼交 的印象㊂比如‘诸病源候论“中将 与鬼交通 和 梦与鬼交通 并列为妇人专门的病候;但到了‘千金方“,在妇人专门病方的分类中却只保留了 与鬼交通 的病候条目,即卷三‘妇人方中㊃杂治第八“中的 治妇人忽与鬼交通方 ㊂[16](P51)也就是说,到此时, 梦与鬼交通 已不再是妇人专门的病候了㊂五、结论阴阳不交 于人性命有损的观点是房中养生思想的重要内容㊂这种观点至六朝时有了新的发展㊂本文分析此新发展的具体内容,并阐明它在男性 鬼交 之病的医学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㊂阴阳不交 的观念可以追溯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献,当时的房中家基于气的吐故纳新,认为阴阳不交使朘气停滞,从而导致人内部整体之气滞涩不通,因而产生疾病㊂葛洪‘抱朴子内篇“继承了这种思想,并将这种由气之壅塞导致的疾病称为 壅阏之病 ㊂六朝时, 鬼交 的疾病观念开始兴起,引起了房601⑧⑨‘备急千金要方“ 大建中汤 末尾有宋朝臣林亿等的校勘文 深师无饴糖 有桂心六两 ㊂‘深师方“佚文有两处提及 鬼交 ,一处主要指妇人 与 鬼交 通 的精神病症,另一处指 咳嗽上气 的伴随症状 梦与鬼神交通及饮食 ,未限定患者性别㊂可见‘深师方“中尚未有针对男性 鬼交 的观念㊂。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与学号

2013级13010011###海洋科学(海洋环境学院)13010022###大气科学(海洋环境学院)13020001###计算机信息保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11###物理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1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1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2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22###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23###通信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41###海洋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30021###化学(化学化工学院)13030031###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化工学院)13040021###地质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3040031###勘查技术与工程(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3040032###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3050002###生命基地班(海洋生命学院)13050011###生物科学(海洋生命学院)13050021###生态学(海洋生命学院)13050031###生物技术(海洋生命学院)1305003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海洋生命学院)13060011###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水产学院)13060012###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学院)13060013###海洋资源与环境(水产学院)13060021###水产养殖学(水产学院)13070011###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3070021###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3070031###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3080011###药学(医药学院)13090011###工程管理(工程学院)13090012###土木工程(工程学院)13090021###工业设计(工程学院)1309002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学院)13090031###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学院)13090032###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学院)13090041###自动化(工程学院)13100011###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3100021###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3110011###工商管理(管理学院)13110021### 会计学(管理学院)13110022###财务管理(管理学院)13110031###市场营销(管理学院)13110032###电子商务(管理学院)13110041###旅游管理(管理学院)13120011###物流管理(经济学院)13120012###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院)13120013###海洋经济学(经济学院)13120014###经济学(经济学院)13120021###金融学(经济学院)13130001###内地民族班(外国语学院)13130011###英语(外国语学院)13130041###日语(外国语学院)13130051###法语(外国语学院)13130052###德语(外国语学院)13130061###朝鲜语(外国语学院)13140002###新闻传播学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3140011###汉语言文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3140022###编辑出版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3140023###新闻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3140051###文化产业管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3150011###政治学与行政学(法政学院)13150021###法学(法政学院)13150031###公共事业管理(法政学院)13150032###行政管理(法政学院)13160011###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科学学院)13160021###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科学学院)13170021###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1317003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13180021###教育技术学(基础教学中心)13180031###运动训练(基础教学中心)13180041###音乐表演(基础教学中心)2012级12010011###海洋科学(海洋环境学院)12010022###大气科学(海洋环境学院)12020001###计算机信息保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11###物理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1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1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2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22###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23###通信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41###海洋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30021###化学(化学化工学院)12030031###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化工学院)12040021###地质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2040031###勘查技术与工程(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2040032###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2050002###生命基地班(海洋生命学院)12050011###生物科学(海洋生命学院)12050021###生态学(海洋生命学院)12050031###生物技术(海洋生命学院)1205003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海洋生命学院)12060011###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水产学院)12060012###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学院)12060021###水产养殖学(水产学院)12070011###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2070021###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2070031###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2080011###药学(医药学院)12090011###工程管理(工程学院)12090012###土木工程(工程学院)12090021###工业设计(工程学院)1209002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学院)12090031###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学院)12090032###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学院)12090041###自动化(工程学院)12100011###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2100021###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2110011###工商管理(管理学院)12110021### 会计学(管理学院)12110022###财务管理(管理学院)12110031###市场营销(管理学院)12110032###电子商务(管理学院)12110041###旅游管理(管理学院)12120011###物流管理(经济学院)12120012###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院)12120013###海洋经济学(经济学院)12120021###金融学(经济学院)12130001###内地民族班(外国语学院)12130002###中法班(外国语学院)12130011###英语(外国语学院)12130041###日语(外国语学院)12130051###法语(外国语学院)12130052###德语(外国语学院)12130061###朝鲜语(外国语学院)12140002###新闻传播学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2140011###汉语言文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2140022###编辑出版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2140023###新闻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2140051###文化产业管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2150011###政治学与行政学(法政学院)12150021###法学(法政学院)12150031###公共事业管理(法政学院)12150032###行政管理(法政学院)12160011###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科学学院)12160021###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科学学院)12170021###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1217003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12180021###教育技术学(基础教学中心)12180031###运动训练(基础教学中心)12180041###音乐表演(基础教学中心)。
论文艺审美关系的特点和本质

论文艺审美关系的特点和本质
薛永武
【期刊名称】《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
【摘要】文艺审美关系既涉及文艺审美主体,也涉及审美客体。
深入探讨文艺审美关系,对于我们了解审美主体的特点和本质,正确理解和把握文艺作品的价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艺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与文艺作品所形成的审美关系,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和审美性三个特点。
文艺审美关系的本质主要表现为审美主体与审美本质的实践确证、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共生性、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总页数】6页(P116-121)
【作者】薛永武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2
【相关文献】
1.审美、意识形态与审美意识形态——文艺本质问题的人本生态观审视
2.本体论
自由观上文艺的目的性与工具性——文艺多重本质之构造式关系(三)3."思无邪":文学对真理的审美关系——文艺多重本质之构造式关系研究(四)4.从文艺深层本质看中西方古代文艺思想的特点5.论文艺是审美的精神形态——关于文艺本质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营销分析

环球市场经济视野/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营销分析刘园香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要:一直以来,很多经济现象和消费者行为都用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来解释。
但现实社会中理性人行为很少发生,人们行为大部分是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会受到以前经验、不精确的参照系等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自2016年7月上映后口碑两极分化,但却最终取得高票房。
本文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消费者购票的行为以及该电影最终取得高票房的营销策略,以期对日后消费者选择和电影的营销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一、前言动漫产业是21世纪文化和经济有机结合的、开发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国家政策的倾斜、经济结构的调整、观众群体的变化等都使动漫产业出现了深刻的变革。
受2015年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获9.56亿元高票房的影响,动漫产业在中国更是备受瞩目。
以《大圣归来》、《小门神》、《功夫熊猫》等为代表的动画电影,将美国好莱坞熟稔的电影特效技术与特色鲜明的“中国元素”相结合,呈现出有鲜明中国风特色的动画电影,且都饱受受众好评。
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对2016年暑期上映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关注度不亚于去年的《大圣归来》。
上映之前,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被认为是“十二年磨一剑”的“国漫良心之作”,上映两周票房超5亿元。
与以往国产动漫“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相比,《大鱼海棠》却出现了“叫座不叫好”的现象,这背后消费者的行为以及发行方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值得探究。
二、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一)浓郁的中国风庄子《逍遥游》中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大鱼海棠》的主人公椿、椿、湫、鲲三人正是源自这篇文章,融合《山海经》、《搜神记》等古籍中的形象,辅之以福建土楼、麻将、唐装、海棠花、凤凰、油纸伞、蓑衣、石狮子等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
2020中国海洋大学文新与新闻传播学院考研招生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5 文新与新闻传播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1)354 汉语基础 (2)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3)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4)663 文学综合 (6)964 语言学综合 (7)复试考试大纲 (9)F1501应用语言学 (9)F1502文艺学综合知识 (9)F1503现代汉语 (11)F1504古代汉语基础 (12)F1505中国古代文学 (12)F1506中国现当代文学 (13)F1507比较文学 (14)F1508中国史综合 (15)F1509新闻与传播实务综合 (16)初试考试大纲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科目之一。
该科目考试从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出发,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传播实务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以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为新闻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专业主义精神,具有多元知识背景,掌握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技能,熟谙多种传播手段,能够在各类别传媒机构从事记者、编辑、广告、运营等富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考试涉及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写作、广告业观察与分析等内容。
二、考查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及广告等新闻传播实践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主要是依据所给材料完成策划、写作和分析等任务。
试卷结构:实践操作80分、案例分析50分、简答20分四、考试内容(一)新闻采写与编辑运用新闻采写、编辑的相关理论,依据材料完成全媒体新闻策划、采访提问、新闻写作、标题制作、稿件修改等。
(二)新闻评论写作依据所给材料写作新闻评论。
性别视角审视下的《鸡窝洼人家》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性别视角审视下的《鸡窝洼人家》杨笑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 要:《鸡窝洼人家》是贾平凹的重要作品,发表之后便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作品中包含“性与历史变迁”的视角,通过性别叙事表征整个社会的历史转型。
作品塑造了禾禾这个顺应时代浪潮的乡村改革者形象,通过他与麦绒、烟峰的关系来表现乡土中国寻求现代性的曲折,由此建构性别与现代性的关系。
关键词:《鸡窝洼人家》;贾平凹;性别:现代性;历史变革作者简介:杨笑(1991-),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当代文学2015级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14-03《鸡窝洼人家》是1984年贾平凹发表在《十月》杂志第2期上的重要作品。
该作一经发表,便备受评论界的关注,赞誉之声迭起,并且荣获《十月》文学奖、西安作家协会“西安首届冲浪文学奖”。
随后被第四代导演颜学恕搬上银幕改名为《野山》。
电影《野山》更是荣获多个奖项,被评论家称为“是迄今为止贾平凹文学改编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1]同时电影也引起了诸多讨论,“改革就一定要换妻吗”一时间成为了争论的焦点。
故事发生在80年代初陕西南部一个叫鸡窝洼的偏远山村中,以灰灰和烟峰、禾禾和麦绒两个家庭的破裂和重新组合为主要内容,以家庭这一社会基本单位为切入点来表现人们面对农村经济变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的人生选择。
作品中的禾禾是一个在顺应时代浪潮的乡村改革者,这一人物形象不同于其他80年代作品中的改革者往往以成熟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之后才取得了成功。
作者旨在以他的经历来表征乡土中国寻求现代性的曲折。
在文本中主要通过与麦绒、烟峰这两个女性与禾禾之间的关系转换来展现这种曲折性。
一1983年,是贾平凹文学创作进入高峰期的标志。
也是在这一年,贾平凹深入商州地区,以敏锐的目光,试图考察和体验中国农村的历史演进、社会变革和生活的变化,尤其是寻找人们心理情绪、心理结构变化的轨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5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一、学院简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有中文系、新闻与传播学系、文化产业系、汉学系共4个系,海洋文化研究所、王蒙文学研究所、青岛现代作家研究中心、儿童文学研究所、城市文化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机构,依托学院的机构有文化部—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文史哲中心、青岛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动漫文学创意中心。
现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历史地理学4个硕士学位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教师63人,其中博导3人,硕士生导师30人,正副教授35人,海洋历史文化、儿童文学、王蒙文学研究、汉字符号学、文化产业、民间文学等学术研究特色显著,处于国内领先或显著地位。
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10多所大学有合作和交流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名,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项,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
本专业设4个研究方向:古代小说与戏曲、古代诗文、古代文论、历代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
要求毕业生建立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系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学术前沿动态,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方法与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5名,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相关学术领域,或位于前沿位置,或具有一定知名度。
已经出版本专业的专著十几种,在《文学评论》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学术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文化部研究基地项目共5项。
现担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文化部研究基地项目1项。
本专业设儿童文学研究、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现当代文学与文化产业3个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字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6名。
设6个研究方向:语言与符号理论、广义文字研究、汉语词汇学、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广告语言与文化、话语与传媒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中国语文》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完成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数项。
历史地理学专业设在海洋文化研究所,该所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985”哲社创新研究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组成机构之一。
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全部获有博士学位。
该所编辑出版《中国海洋文化研究》辑刊,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及国际合作课题,与韩、日、德、美、澳等国及港、澳、台地区学术界建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本专业现有海洋历史与文化遗产、港口城市与区域社会、海疆史地与中外关系等研究方向,注重对英、日、朝(韩)语水平较高的国内外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
以上4个专业为中文专业基干学科或国家倡导的跨学科交叉学科,毕业生既可考博深造,也可胜任新闻媒体、文教出版、文化产业、政府机关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行业的文秘管理、策划宣传、教学科研及对外文化交流管理开发等工作。
二、招生专业目录
联系电话:5 联系人:周老师
专业代码与专业名称招生
人数
初试考试科目复试笔试科目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22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46朝鲜语③626语言学
理论④887汉语基础或889传播学汉语基础及理论或传播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
语或203日语或246朝鲜语③627中国古代
文学④890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含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
语或203日语③628中国现当代文学④891
文学概论或892儿童文学理论
儿童文学理论或中国现
当代文学
060103 历史地理学1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
语或246朝鲜语③313历史学基础海洋历史与文化遗产,或港口城市与区域社会,或海疆史地与中外关系。
三、复试方式和内容
1、复试包括笔试、实践(实验)能力考核、面试、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综合素质考核、体检等内容。
其中笔试主要是专业课测试,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至少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主干课程;实践能力考核主要测试考生的实际能力。
我院四个专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汉语言文字学,侧重考察能体现和检验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语言学问题的感悟能力。
面试内容为汉语综合素质与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侧重考察考生对中国文学史的分析能力和具体作品的感知能力,重点分析文学作品。
面试内容为古代文学综合素质与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史论和作家研究为中心。
面试内容为现当代文学综合素质与能力。
历史地理学,分海洋历史与文化遗产、港口城市与区域社会、海疆史地与中外关系三个专业方向复试。
笔试侧重考查考生对所选方向的熟悉了解程度、本人感兴趣并有志学习研究的领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面试考查对上述内容的思维反应能力与口头表达水平。
外国语听力及口试:主要考察学生外语听、说能力,采用问答形式。
综合素质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心理素质测试以及人文素养、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综合素质考核中的心理素质测试、体检由学校统一组织。
2、复试成绩计算公式:
复试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45%+面试成绩×45%+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
复试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均采取满分百分制,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满分为10分。
四、录取
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
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五、参考书目
1、初试学校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备注
246 朝鲜语《大学韩国语》(-4册),牛林杰、朴性泰主编,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适用于学校自命题科目各专业方向。
626 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
社。
627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628 中国现当代文
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大出版社,1999年。
887 汉语基础《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现代汉语》,
黄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只限“广义文字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方向”、“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方向”和“语言与符号理论方向”。
889 传播学《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只限“广告语言与文化方向”和“话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