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空区综合探测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综合物探勘查方法在煤矿采空区应用效果分析

综合物探勘查方法在煤矿采空区应用效果分析

综合物探勘查方法在煤矿采空区应用效果摘要:煤矿矿井采空区探测是地质勘探的难点,也是煤矿采煤安全的保证。

从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着手,分析采空区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及瞬变电磁法对甘肃靖远平川牛拜矿区中浅部采空区进行探测。

综合分析低阻、高阻异常体,圈定采空区边界。

两种方法优势互补,能够较好解决采空区探测等地质问题,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综合、采空区、电阻率。

平川红会牛拜矿区长期大规模的地下采煤,导致的地面塌陷是该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之一。

地面塌陷、沉降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给煤矿生产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甚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查明不明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大小及其富水程度,尤为重要。

目前用于采空区探测的方法有多种,不外乎有3类。

(1)地质钻探:通过布置钻孔方法直接进行钻探取芯验证。

优点是直观、精度高,缺点是费用高昂、工期长,并且难以控制采空区的边界。

(2)地质灾害调查:通过设计图纸及地面沉降区、塌陷区域调查分析,勾画采空区的范围,虽然成本低,但精度也较低。

(3)地球物理勘探:采用各种物探手段对勘探区域扫面控制测量。

优点是速度快、成本低、精度相对较高,能够确定采空区的边界条件及埋藏深度。

不足之处是物探解释具有多解性。

当前在中浅层采空区中,地球物理勘探中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应用最普遍。

瞬变电磁法主要用于探测埋深100—500m的采空区,具有较强灵敏度,对低阻、高阻分辨率高,受地形、地物条件影响小,施工方便、成本低、效率高。

高密度电阻率法主要用于探测埋深小于150m的采空区,对高阻、低阻分辨精度高,反映效果好,清晰直观且易解释,具有成本低、高效等特点。

两种方法探测深度上优势互补,圈定中浅部采空区位置,具有明显探测效果。

1 工作区概况1.1 区域地质概况工作区位于白银市平川区靖远煤田东部,属于红会牛拜矿区。

矿区位于黄家洼山南缘断裂的西南侧。

采空区探测方法研究

采空区探测方法研究

采空区探测方法研究采空区是指矿山开采完毕后,残留的空洞区域,也称为采坑。

采空区具有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对采空区进行探测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采空区探测的方法。

一、地面观测法地面观测法是最常用的采空区探测方法之一,通过地面观测的方式,对采空区进行探测和监测。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地面沉降观测法:通过布设沉降观测点,定期观测地面的沉降情况,以判断采空区位置及其扩展情况。

2.地面调查法:采用物探、测绘等方法,调查采空区地面形态变化情况,如露天开采的区域,地势会产生较大改变。

3.地表位移法:通过测量地表的位移变化,判断采空区扩展的情况。

二、地震勘探法地震勘探法是利用地震波在岩体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来判断采空区的位置和范围。

1.地震偏移法:通过观测地震波在岩体中传播的偏移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采空区。

2.地震反射法:利用地震波在界面上的反射现象,通过观测反射波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采空区。

三、地电法地电法是利用地下岩体的电阻差异来探测采空区的方法。

1.直流电法:通过在地下注入直流电流,测量地下电阻分布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采空区。

2.交流电法:同样通过测量地下的电阻分布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采空区。

四、地热法地热法是通过测量地下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来探测采空区。

1.热流法:通过测量地下热流分布情况,判断采空区的位置和范围。

2.温度变化法:利用地下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采空区。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采空区探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在具体采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仪器设备和经济成本等因素。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探测方法也在不断涌现,为采空区的探测提供更多选择。

采空区综合物探技术方案

采空区综合物探技术方案

采空区综合物探技术方案1. 引言采空区指煤矿采掘后形成的裂隙、空洞和煤柱残体等地下空间,这些地下空间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采空区的综合治理非常重要,其中物探技术在采空区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针对采空区综合治理的物探技术方案,以解决采空区治理中的重要问题。

2. 生产井的勘探生产井的勘探是采空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对采空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后续治理方案。

提高成像质量是勘探的核心任务,采用高分辨率的地震成像技术,能够获得采空区深部结构的详细信息。

根据采空区的不同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地震成像技术。

如在大空区(空曲率半径大于30m)中,可以采用传统的反射地震勘探或井间地震勘探技术;在中空区(空曲率半径20-30m)和小空区(空曲率半径小于20m)中,则建议使用微震勘探技术。

此外,根据井孔提取率的不同,还可以采用钻孔地震勘探技术。

3. 孔外测量技术孔外测量技术是在生产井勘探的基础上,对地表进行测量,以获取地下空间的相关信息。

在采空区治理中,主要采用的孔外测量技术包括重力法、磁法、电法、地震法和电磁法等。

在选择测量技术时,需要根据采空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估。

对于空洞较大、煤柱残体少的采空区,重力法和磁法可以提供较好的测量效果;对于空洞较小、煤柱残体多的采空区,地震法和电磁法具有更好的测量效果。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量技术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测量技术。

4.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进一步作出治理方案。

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涉及到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解释和成像等方面。

对于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以去除噪声和错误数据。

在数据解释方面,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以理解采空区的结构和空间组构。

成像是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需要利用成像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地下空间的结构。

5. 治理方案的制定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对采空区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了解。

煤矿采空区探测方法探究

煤矿采空区探测方法探究

到地 表 土壤 内, 例 如 接 力传 递 作用 、 对 流 作 用、 团 族 迁移 作用 、 扩 散 作 用等 等 。 可 见, 在 煤 矿采空 区的上部 、 铀 镭 富 集 地 区 以 及 地 质 构 造 破 裂 带 上 部 等 位 置可 能 出 现 氡 富 集 现象, 同时在 这 些 地 区的 附 近 , 氡 的 含 量 将 会 降 低 。 所以, 依 据 氡 的 高 低 异 常情 况 , 能 够 探 查 采空 区 、 铀矿体、 陷落 柱 、 构 造 的 破 裂 带以 及 地下 水资 源 等 等。 通常 情 况下 氡 气 的 测 量 又被 叫 做 射 气 测 量 , 是 通 过 射 气 仪测 对 土壤 内放 射 气体 的 含 量高 低 进 行测 定, 之 后再 依 据 不 同位 置 测 定 到 的 放 射 性 气体 浓 度 的 分 布 状 况 , 来 处 理 所 遇 到 的 地 质问 题 测量 办 法 , 并 寻 找铀 矿0 瞬 时 测 量 与 累 积 测 量 时 氡 气 测 量 办 法 中的 两 种 。 所 谓 的 瞬 时 氡 气 测 量 就 是 指 在 现 场 中测 量 打 孔 油 气 , 该 方法 不 存 在 探 测 器污 染 , 也 没有 来 自钍 气 的 阻碍 与干 扰 , 具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4 ( b ) - O 0 8 9 - 0 1
我 国是 煤 炭 大 国, 开 采 出 很 多的 煤炭 资 源, 而 在 煤 矿 山开 采 的 过 程 中, 同 时也 出 现 了很 多的 采 空 区 , 由于 未 对采 空 区 进 行及 时 的处理, 而 出 现 采 空 区地 面 的 塌 陷 , 或 者 是 出现地 面开裂的现 象, 存 在 很 多 的 安 全 隐 患, 为 人们 的 生 命 安 全 、 煤 矿 山的 安 全 生 产 以及企 业的经济效 益带来一定 的威胁。 要 对 这 些 采 空 区进 行 有 效 的 整治 , 就 必 须 对 其位置、 稳 定性 以及 边 界 等进 行 调 查研 究 。 目前 对 于煤 矿 区 采 空 区 的 探 测 方 法 比 较 常

煤矿采空区地面综合物探方法优化研究

煤矿采空区地面综合物探方法优化研究

煤矿采空区地面综合物探方法优化研究摘要:我国煤矿资源相对更加丰富,对于煤矿的开采工艺的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对优化对于煤矿空区地面的物探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充分研究分析踩空区的类型与地面物探方法的特点以及不同物探方法的适用性因素,实现采空区地面物探方法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煤矿采空区;综合物探;类型划分;适用条件;方法优化引言我国是一个煤矿大国,煤矿分布广泛,矿产资源丰富,且一些较早矿产的开采历史较长,已经存在一定的采空区,采空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由于开采历史久,期间存在开采权的转换,气候变换造成的积水,地下水不清等问题,对于相邻矿区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我国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开采与规范化开采越发重视,利用电磁学原理等,可以对地下矿洞状况得出较为准确的探测结果。

通过对煤矿采空区进合理的类型划分,对多层次的煤矿采空区进行针对性的物理探测,为煤矿采空区的地面综合物探提供更加优化的方法。

1.煤矿采空区的划分与危害由于我国的煤矿开采时间较长,一些开采时间较长的煤矿矿区,存在一些采空区。

采空区指的是已经开采完毕,之后不再进行维护的矿洞。

从长远角度上看,采空区对于附近的地质伤害较大,因此对于采空区的探测不仅仅包括了老煤矿、废弃的矿井、还应当对开采过程中受到影响的附近围岩,顶底板断裂带投入足够的重视。

对于采空区的危害认识需要进行较为合理的分类,有多种划分方法:第一,按照开采的方式,可以分为长壁采空区和短壁采空区,短壁采空区的复杂程度更高,危害潜伏性更高;第二,按照最终的顶板处理方式,有顶板不拆除、完全拆除以及相对折中的部分部分顶板拆除;第三,开采时间长短,老区、现采空区以及未来规划采空区;第四,按照煤矿规模划分为大中小三型;第五,按照开采煤层的倾角划分,近水平采空区(倾角小于5°)、缓倾斜采空区(倾角5°-35°)、倾斜采空区(倾角35°-55°)和急倾斜采空区(倾角大于55°)。

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研究

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研究

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研究摘要:我国的煤炭开采活动具有历史久、范围广、规模大等特点,而早期煤炭开采活动管理混乱,盲目开采,未能及时填埋治理形成的采空区,时间久之,引起一系列的地表沉陷、断裂等地质灾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鉴于此,本文对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物探技术;煤矿采空区;应用一、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对煤层的地质勘探发现,地表的土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包含粉质的黏土、二叠系砂岩、砂质泥岩和回填土等。

瞬变电磁法就是利用这些矿岩石之间的电性差异,利用高阻特性,来实现对采空区的勘测。

因此,利用瞬变电磁法对该段区域进行采空勘探作业的原理是地球的物理特征。

(见图1)而放射性测氡法是以氡气作为主要的勘测参考对象。

而氡是惰性气体,它可以从地底段向地表移动,然后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掌握氡移动过程中的地层结构。

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煤层经过开采,采空区上方会形成利于氡气向地表移动的条件。

所以,在采空区勘探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探测移动至地表后氡气浓度判断煤矿采空区的位置和大小深度。

当然,放射性测氡法也正是利用地球物理的特征来实现对地质勘测的目的。

二、物探方法的信息处理1、瞬变电磁法经过对实地的勘测作业后,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核实。

然后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经过现代信息化手段实施综合处理,结合相关重要参数经专业计算机软件翻译后生成图像信息。

通过现代信息化数据处理手段,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真伪核实、误差辨析、趋势走向等分析工作,再一切确定无误后开始依据专业的数据参数生成图像,主要是提高勘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使整个勘测的结果符合实际应用。

通过对数据信息实施现代化信息处理的前提下,通过对瞬变电磁法所绘测到的信息进行视电阻率等值线图的绘制。

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建立以测点为横坐标,所测深度为纵坐标,然后通过对不同时间所采集到的测点数据进行推演,得出新ρ值,经过将横纵坐标网格化后制成图像。

采空区探测方法研究

采空区探测方法研究

1 研究背景1.1研究提出的背景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开采形成的采空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未进行有效地治理,而处于废弃状态,有的采空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地面沉陷,有的采空出现了地面裂隙,有的尚未出现明显的反映,采空作为人类活动产生的潜在地质灾害之一,给矿山的安全生产、工程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由于老窑采空区形态的不确定性,要对采空区治理,对采空区的地理位置、埋深、现状情况进行了解是关键,只有对采空区的空间分布状态有了充分的了解,治理才能有的放矢。

因此,为减轻和预防由地下采空区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探索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测采空区的分布,为评价和治理提供依据是十分迫切和有意义的。

目前,采空区的探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仍处于发展阶段。

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采空区的探测,目前,国内外主要是以采矿情况调查、工程钻探、地球物理勘探为主,辅以变形观测、水文试验等。

其中,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物探方法为主,而我国目前以钻探为主,物探为辅。

在美国,采空区等地下空洞探测技术全面,电法、电磁法、微重力法、地震法等都有很高的水平。

其中,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尤为突出,且近年来在地震CT技术方面也发展迅速。

日本的工程物探技术在国外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应用最广泛的是地震波法,此外,电法、电磁法及地球物理测井等方法也应用得比较多,特别是日本VIC公司80年代开发研制的“GR-810”型佐藤式全自动地下勘察机,在采空区、岩溶等空洞探测中效果良好,且后续推出的一系列产品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欧洲等国家工程物探技术也较全面,在采空区的探测上,俄罗斯多采用电法、瞬变电磁法、地震反射波法、井间电磁波透射、射气测量技术等,英、法等国家以地质雷达方法应用较好,微重力法、浅层地震法也有使用。

1.3.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近年来在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查明地下采空区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小巷道突水治理,老窑采空区富水情况探测等,采空区的探测成了工程地球物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引起了地球物理学者的广泛关注,投入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技术,在各种物探方法中,根据其所研究地球物理场的不同,通常可分为以下几大类:①以地下介质密度差异为基础,研究重力场变化的方法称为重力勘探;②以介质磁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地磁场变化规律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③以介质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天然或人工电场 (或电磁场)的变化规律的方法称为电法勘探(或电磁法勘探);④以介质弹性差异为基础,研究波场变化规律的方法称为地震勘探;⑤以介质放射性差异为基础,研究辐射场变化特征的方法称为放射性勘探;⑥以地下热能分布和介质导热性为基础,研究地温场变化的方法称为地热测量等。

综合勘查技术在东北某老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综合勘查技术在东北某老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综合勘查技术在东北某老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一、引言东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随着煤炭开采的不断深入,很多煤矿在经济开采后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

这些采空区不仅浪费了地下空间,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地面环境造成污染。

对采空区进行综合勘查技术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东北某老采空区为例,探讨综合勘查技术在该地区探测中的应用。

二、综合勘查技术简介综合勘查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多种勘查手段和方法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它包括了地面勘查、地下勘查、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查、遥感技术、地球化学勘查等多种方法。

通过对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勘查,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地下的情况和变化,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和开发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东北某老采空区的情况东北某老采空区位于东北地区的一个小城镇,是一个曾经进行了长时间煤炭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

由于历史原因,该地区的采空区面积较大,地下空间空洞较多,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由于采矿活动的停止,采空区内部可能存在有煤层火灾、地下水涌出、井筒坍塌等安全隐患。

对该地区的综合勘查显得尤为重要。

四、综合勘查技术在东北某老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1. 地面勘查通过对采空区周边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进行地面勘查,能够全面了解地表情况,为后续探测提供基础数据。

地面勘查还可以对采空区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初步的评估。

2. 地下勘查采用地下勘查技术对采空区进行探测,可以通过地下探测雷达、激光扫描等技术手段获取地下空间的三维信息,包括洞穴大小、空洞位置、地下空间分布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获取,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采空区内部的情况,为后续的规划和开发提供依据。

3.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采空区进行全面的遥感图像获取,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了解采空区的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水文情况等信息,为后续的探测工作提供依据。

4. 地球物理勘查利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如地电、地磁等手段对采空区进行探测,可以获取地下构造、地质体分布、矿产资源分布等信息,为后续的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物探技术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及研究

综合物探技术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及研究

. 存在 的采空 区进行勘探工作 , 了解 开采境 界 内采 空 区的详细信 3 3 探 测方 法 工作设 计 来 1探地雷 达。本次探测工作全部 采用美 国 G S 公 司生产 的 ) SI 息, 以便采 取有效措施 进行 空 区处 理 , 对露 天开 采 中存在 的危 险
I -0 0型探地雷达数据 采集 系 统及 3 0 2 7加强 型天线 , 器 的 仪 与灾害提 出警戒 和预报 , 防止并最终 消除露 天矿开采 中存在 的危 SR 3 0 各项技术 指标 均能 满足探 测要 求 。为了保 证雷 达数 据具有 较高 险, 确保作业人员及设备安 全 , 保证 矿山生产持续稳定 发展 。 信噪 比和提高 分辨率的 目的, 雷达 探测 点距为 0 3 即每米采 . 3m,
综 合 物 探 技 术 在 采 空 区探 测 中 的应 用 及 研 究
杨 汉 臣
摘 要 : 过对测 区开展浅部 采空 区的地 质 雷达 和高 密度 综合探测 , 到 了浅部采 空 区分布 的剖面 图和平 面 图, 通 得 并划分
了重点异 常区, 结合探测结果 证实 了两种方 法做 到 了互补 , 互证 , 定位 、 定性准确 , 测效果 明显。 探
在测区 0m- 3 - 0m深度 范 围内 , 用具 有高 分辨率 、 采 高探 测精 度 描测量 。此次采用 的装置类型为 MN B三极排列和 排列两种装 -
继续压浆直 到压不进 水泥浆为止 , 然后慢 慢提起 压浆 管使压浆 孔 人可 以下 到地 面以下 3 O多米 处处 理断 桩。4 根据具 体情 况 , ) 考
究所 生产 的 WD D 3型 WD D 3多功 能数 字直 流激 电仪 为 测控 J- J-
3 采 空 区探 测 方法 与技 术

煤矿采空区综合探测方法研究

煤矿采空区综合探测方法研究

煤矿采空区综合探测方法研究摘要:地方小煤窑的越界越层开采,以及古空区、老空区的遍布,一直是影响国家大型煤矿企业井下安全开采的首要问题。

成庄矿井田内及周边分布有十几个地方小煤窑,为了彻底查清小煤窑的开采和越界范围,排除其不利影响,做到超前防范,综合防治,自成庄矿投产以来,我们综合利用井下实测、地面物探(瞬变电磁法、高分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井下钻探(水平长距离钻孔和多倾角短距离钻孔)等多种地质测量探测手段,对井田范围内及其周边的采空区进行探查,摸索出了一套小煤窑采空区、古(老)空区探测的方法和经验,对今后的小煤窑综合防治工作有指导意义,也可供其它国家大型煤矿企业借鉴。

关键词:小煤窑采空区物探综合探测1 前言在国家大中型煤矿企业井田内及其周边,常分布有一些地方小煤窑,有的越界越层开采,有的超范围开采,也有的采空区为古空区和老空区,属于历史上采煤造成。

这些采空区内,常积聚有大量积水和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当采掘工作面接触和接近这些区域前,为消除安全隐患,必须采取超前探放的措施,探明采空区的范围、积水量和气体赋存状况。

即“有颖必探,先探后掘”。

现代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相当迅速,通过比较勘查目标层和周围围岩的物性、电性差异,根据参数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对地质构造及采空区进行探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瞬变电磁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勘查煤田、地下水、采空区等地质构造的有效电测深方法。

高分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是石油、煤田和其它成层矿床勘探的必要手段,也可以作为探测小煤窑破坏区的一种检验和补充技术。

2 井下实地测量长期以来,由于地方利益趋动和地方保护主义存在,对地方小煤窑的观测资料一直处于表面。

随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系统的健全和人员,煤矿安全生产临察部门的设立,加大了对地方小煤窑生产经营的监察力度,积极有效地保护了国家资源和国家利益。

由安全临察部门牵头,经常对国家煤矿企业周边的小煤窑采掘进度和范围进行实测,给国有企业提供了第一手珍贵资料。

煤矿采空区地面综合物探方法

煤矿采空区地面综合物探方法

煤矿采空区地面综合物探方法摘要:对煤矿采空区进行地面物探通常会有多种问题交叉存在,比如:采空区边界范围分布不明确、地形复杂、采空区大面积积水等,需将多种物探技术综合应用。

关键词:煤矿采空区;地面;综合物探;方法1物探方法概述1.1探地雷达法该方法应用高频电磁波,通过宽频带短脉冲的方式,从地面经天线向地下传输电磁波,通过地层或地质异常体反射之后,重回地面,然后由接收天线进行接收。

其优势为,持续性好,能够推断介质结构,且分辨率高,能够进行无损检测,适用于极浅采空区。

1.2高密度电阻率法该方法以岩石电性差异作为基础,能够快速、自动采集野外数据,工作效率高,且成本低,采集的信息丰富;该方法适用于地形比较平缓的浅层采空区;在无水采空区效果突出。

1.3瞬变电磁法该方法以一个不接地的回线或磁偶极子向地下发射脉冲电磁,以此充当激发场源,然后基于一次脉冲电磁场间歇过程对线圈加以利用,通过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特征,对采空区涉及的物性及几何特征进行解释。

优势是分辨率高、体积效应低、工作效率高;适用于采空区埋深<600m以及基岩大面积袒露的区域。

1.4地震法地震法是利用介质间的波阻抗差异来进行探测的,当介质间的波阻抗差异越大,反射波的能量越强;反之波阻抗差异越小,反射波的能量越弱。

正常煤层由于与顶底板围岩波阻抗差异大,能形成能量较强的反射波;采空区由于煤层连续性发生破坏,反射波能量明显减弱或消失,反射波频率偏低、波形出现缺失、跳跃、紊乱或畸变现象。

煤矿采空区地震法探测主要分为浅层二维地震和三维地震,其中浅层二维地震法适用于地形较为平缓的浅层采空区勘查,三维地震适用于中深~深部采空区探测。

实践表明,地震法适用于采空区地表无松散层、声音干扰较小的区域,不受地面导体或高压线的干扰,对于房柱式采空区勘查具有明显优势。

近年来还发展了四维地震勘探技术。

1.5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和音频大地电磁法(AMT,代表性的为EH4电磁成像系统)均属于频率域电磁法,其中CSAMT由低频到高频全部采用人工场源、受场源影响收发距较大(一般5~10km)、测点分布需平行于供电电极AB方向、施工效率高;而EH4仅在高频段采用人工场源、收发距较短(400~500m)、测点布置灵活、因需频繁移动发射站点且进行张量测量,精度较高但施工效率低。

最新矿山采空区调查及探测研究-精品

最新矿山采空区调查及探测研究-精品

最新矿山采空区调查及探测研究-精品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矿山采掘活动愈发频繁,使得大量的矿山采空区形成。

然而,这些矿山采空区对环境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包括地质灾害频发、土壤贫瘠、水源污染等。

因此,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及探测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矿山采空区调查及探测研究主要是通过采集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矿山采空区进行深入研究。

这些科学技术手段包括:遥感技术、地下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等。

这些手段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详细了解矿山采空区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及分布、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重要信息。

首先,遥感技术是矿山采空区调查及探测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航空或卫星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矿山采空区的详细信息。

比如,矿山采空区的总体范围、深度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等。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检测和监测矿山采空区的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运动方向等。

其次,地下勘探技术也是矿山采空区调查及探测研究中常用的一项技术。

通过地下勘探技术,科学家们可以了解矿山采空区下方的地下地质构造,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等。

地下勘探技术可以采用地下雷达、地震勘探等方式,通过检测不同地质层的物理性质差异,获得矿山采空区下方的地质信息。

此外,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及探测研究中。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是通过测量地面上的地电阻、重力、地磁等数据,分析和解释地下的地质构造和特征。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确定矿山采空区的具体范围、形态以及存在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等。

总之,矿山采空区调查及探测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矿山采空区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及分布、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等,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矿山采空区调查及探测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矿山采空区调查及探测研究会进一步发展,为矿山采掘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采空区综合地球物理勘察方法研究

采空区综合地球物理勘察方法研究

采空区综合地球物理勘察方法研究摘要: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采空区一直是铁路工程勘察领域的难点,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是采空区勘察的主要发展方向。

本文详细论述了煤矿和铁矿采空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及各物探方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类型采空区的综合勘察模式。

关键词:采空区;综合地球物理;地质条件;煤矿;铁矿Abstract: Due to complexity of geological condition, cavities exploration is the difficulty in railway engineering geologic development, synthetic geophysical survey is the main task. In this paper,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mine and iron mine, applicability of different geophysical technique are summarized,synthetic geophysical survey models of different cavities are generated.Key words: cavity; synthetic geophysical survey; geological condition; coal mine; iron mine采空区是由于地下采矿后留下的地下空穴,地下采空区破坏了地基原有的应力平衡,从而引发采空区的塌陷和持力层破坏等铁路工程地质问题。

目前,采空区的主要勘察手段有地质调绘、钻探和物探,传统的地质调绘、钻探,工作效率较低。

近年来,随着物探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形成了以物探为主的采空区勘察方法,但单一的物探技术由于资料的多解性和采空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解释精度不高,难以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综合勘查技术在东北某老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综合勘查技术在东北某老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综合勘查技术在东北某老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东北某老采空区是一个曾经开采过煤矿资源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开采,矿区内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

这些采空区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综合勘查技术的探测和监测。

随着科技的发展,综合勘查技术在采空区勘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应用多种勘查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全面地了解采空区地质构造、岩层情况及地下水等情况,为采空区的合理利用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运用综合勘查技术对东北某老采空区进行探测,以评估采空区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探测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并最终得出实地探测结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东北某老采空区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类似采空区的探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东北某老采空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矿开采区之一,经过多年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

这些采空区不仅对地表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还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因此,对老采空区进行勘查和监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综合勘查技术在老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勘查效率和准确性,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通过综合勘查技术,可以深入了解老采空区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空洞分布等信息,为保障地方地质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通过对老采空区进行综合勘查,可以为未来的资源开发和再利用提供数据支持,促进绿色矿业的发展。

同时,探索综合勘查技术在老采空区的应用,也可以为矿业勘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宝贵经验,推动相关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

因此,开展综合勘查技术在东北某老采空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综合勘查技术在东北某老采空区的应用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综合勘查技术在老采空区的适用性和优势,探讨其在该地区的实际应用效果;2. 探讨综合勘查技术在老采空区中的地质特征和条件,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3. 选择合适的探测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实现在老采空区的高效探测和获得准确数据;4.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进一步探讨提供可靠的依据;5. 总结实地探测结果,评估综合勘查技术在老采空区的应用效果,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建议。

硫磺沟煤矿(9-15)08工作面相邻矿井采空区综合探测

硫磺沟煤矿(9-15)08工作面相邻矿井采空区综合探测

硫磺沟煤矿(9-15)08工作面相邻矿井采空区综合探测摘要:为查明硫磺沟煤矿(9-15)08工作面相邻矿井采空区的水害威胁,采用地面物探和井下物探相结合的方法探测工作面相邻矿井采空区的富水情况。

应用瞬变电磁、地-空时频域电磁探测、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圈定异常区,并通过钻探验证物探圈定的异常区。

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地面探测和井下勘探,地面钻探揭露永昌老窑存的采空区,水位为+984.5m,所以工作面回采时,需要提前对老窑积水进行疏干排放,或适当降低9-15煤的采煤高度。

关键词:老窑采空区地面物探井下物探钻探验证11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由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我国也是世界上煤矿水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尤其是老窑采空区水害不仅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更威胁着矿井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煤矿老窑采空区探查是矿井水害防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物探的方法对地下采空区进行探查,包括瞬变电磁法、地震波法等。

通过对物探数据反演分析,可以直观的探查到采空区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因此被广泛使用[2]。

2矿井基本概况硫磺沟煤矿地处于新疆省昌吉市,位于天山北侧,头屯河附近。

矿井的开采深度为达九百多米,其中(9-15)08工作面是开采9-15煤的08回采工作面。

该工作面处煤层厚度达二十多米,采用分层采煤法。

(9-15)08工作面的上覆地层不完整,只有小部分的第四系地层,其余部分则为头屯河组岩层。

(9-15)08工作面轨道顺槽侧存在两个老窑采空区,即废弃的永昌、宝亿煤矿4-5煤层采空区。

其中永昌采空区距煤矿较近,采高较大,并且位于工作面上部,为了保障工作面回采的安全,现需对这两个采空区进行探查,查明老窑积水情况。

并对其采取一定措施。

本文根据地面探测及井下物探、地面钻探成果分析了老窑采空区水害威胁程度。

3 物理探测方法3.1地面探查本次地面探测采用地-空时频域电磁探测技术。

该系统结合地面电磁勘探和空中无人机勘探,本次物探的测区为地、空飞行测区1块,测区总面积约0.66km2,布置极坑30个,极坑长1.5m、宽1m、深0.6m;布设41条测线。

煤矿多层采空区勘察中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

煤矿多层采空区勘察中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

煤矿多层采空区勘察中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摘要:煤矿多层采空区地层结构复杂,在采空区的探测中单一物探方法的结果存在局限性和多解性,而且下伏采空区异常信息常受到顶层采空区的影响,导致常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探明顶层采空区,但无法有效探测下伏采空区分布范围。

在介绍了地震映像法和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济东煤田某煤矿的勘察实例,研究综合探测煤矿多层采空区应用效果。

经钻孔验证综合探测结果可靠。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地震映像法和瞬变电磁物探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探测多层采空区空间分布范围。

关键词:地震映像法;瞬变电磁法;多层采空区;综合探测技术;采空区作为人类活动产生的潜在地质灾害之一,给工程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部分煤矿在大规模开采后形成多层采空区,多煤层的开采区域分布相对复杂,且地下岩层的因煤矿开采受到扰动,岩体出现变形和开裂。

在未做支护的采空区甚至引起大面积的垮塌,引起层状介质无序变化,增加了地球物理探测的难度。

目前关于多层采空区方面的探测研究和工程应用相对较少,大多数物探方法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探明顶层采空区范围,无法实现对各个煤层采空区的有效探测。

因此多层采空区的探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

1 工程地质概况和地球物理特征1.1工程地质概况某煤矿位于泰山背斜的北翼,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势较平坦,地形起伏较小。

开采煤系属华北型石炭—二叠系地层,煤系地层沉积基部为中奥陶统,整体由南向北倾斜。

该煤矿区包含3个开采煤层:煤3层、煤9层和煤10-2层。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煤3层采空区和煤9层采空区以及第四系含水层。

第四系含水层与下伏各含水层露头接触,为煤系各含水层的补给源之一。

1.2地球物理特征煤矿区在开采后形成两类采空区,一类是在支护充分或者开采时间较短时,采空区未坍塌填充空气或者充水;另一类是采空区未做好支护导致顶板坍塌,形成冒落带、裂隙带,导致大量松散顶板岩块、粘土碎屑等充填。

采空区顶部岩层受到破坏和扰动,岩体破碎,产生大量碎石、裂缝和裂隙,导致岩体波速和密度同完整围岩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

煤矿采空区勘查的工作方法探讨及预期成果

煤矿采空区勘查的工作方法探讨及预期成果

煤矿采空区勘查的工作方法探讨及预期成果摘要:由于矿山开采导致采空区居民房屋及其它附属设施不同程度的房架子侧倒,墙体裂缝、基础下沉,使附近地质环境条件变得极其恶劣,严重的威胁着区内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因此,煤矿区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工程势在必行。

关键词:塌陷区;勘查一、工程概况辽宁省凤城市爱阳镇煤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上个世纪20年代已进行开采,大量私挖乱掘导致地下采空区分布广泛。

采空区严重的威胁着区内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近年来,地面沉陷涉及到的各村庄联名请愿上访,由此引发的社会不稳定事件时有发生,煤矿区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工程势在必行。

1.1自然地理1.1.1、气象项目区属北温带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最高温度37.3℃,最低温度-32.6℃,年平均降水量998.2mm,年均霜冻期206天,平均冻土深度138cm。

1.1.2、水文勘查区地表河流主要为爱河,属于鸭绿江水系,丰水期水量较大,枯水期水量小。

1.1.3地形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和丘间谷地。

(1)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260.8m~567.2m,地形坡度15°~35°。

区内地形较为陡峭,山体走向近东西,植被比较发育。

(2)丘间谷地海拔标高303.8m~225.2m,相对高差78.6m。

丘间谷地呈树枝状分布,区内支沟多呈V型,沟底纵坡降较大。

1.2地质环境条件1.2.1地层地层岩性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中生界侏罗系下统长梁子组。

(1)中生界侏罗系下统长梁子组岩性为灰色、灰绿色中粒石英砂岩、灰色粉砂质页岩、粉砂岩、灰色粉砂质页岩与黑色炭质页岩互层,夹砂岩及煤层。

(2)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主要由冲、洪积砂、砾石层组成,厚度2~10m。

1.2.2地质构造根据野外调查和收集资料,矿区整体上呈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EW,倾向N,倾角40°~55°。

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尚未发现对煤层有破坏作用的断裂存在。

综合物探方法在六道湾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应用

综合物探方法在六道湾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应用

综合物探方法在六道湾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供应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传统能源的限制和不可替代性,我们必须依靠新的能源矿产获取。

其中,煤矿是国家主要的能源产业,对于确保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采空区,随之而来的采空区塌陷导致了重大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因此,需要采用综合物探技术来研究煤矿采空区,在查明地下形态的同时,为清除采空区域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六道湾煤矿采空区位于陕西省凤县范镇境内,是一个已经停产的小型煤矿。

数十年的开采导致了采空区域的严重围岩松散、裂隙发育、生态系统灭绝等问题。

如何有效地解决采空区问题成了该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综合物探技术被采用,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检测地下采空区空洞和非常规气藏。

1.综合物探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综合物探技术由多个物探方法组合而成,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声波、地震等多种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地下物质和结构。

其中,煤矿采空区多采用重力、电法、声波等方法来检测采空区位置、形态、深度以及周围岩石状况,从而为采空区的处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重力法主要基于地球重力场强度分布不均的原理,通过测量地震仪的重力加速度变化,判断地下物质的密度分布情况。

在采空区形态检测中,重力法可以测量周围的岩石密度,从而判断出采空区的形态和深度。

电法是通过测量大地电位变化和电流分布情况来研究地下物质结构和含水层,原理基于导体的阻抗差异。

当电极对地面施加电压时,如果地下含有金属导体或高储层,它们将对电流分布产生影响,从而可以掌握到采空区的位置。

声波方法涉及声波波速和衰减的测量,通过分析声波传播的特征,可以得出地下物质的状态和形态。

综合物探技术可以测量地下结构的动、静效应相互关系、并能对采空区的形态和程度综合判断与评价,此外,综合物探技术还能监测和评估地下非常规气藏,因此在煤矿采空区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综合物探技术在六道湾煤矿采空区的应用分析综合物探技术已经成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勘探和资源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六道湾煤矿采空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浅谈煤矿采空区探测方法研究

浅谈煤矿采空区探测方法研究

浅谈煤矿采空区探测方法研究摘要: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活动年代久远、基础资料匮乏,所形成的采空区为现代工程建设埋下隐患。

瞬变电磁技术是目前地球物理勘探的新方法,对采空区探测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本文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方面取得良好效果,解决了井下地质预报问题,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关键词:采空区;瞬变电磁;地球物理1.前言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造成了大量的采空区,据调查,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煤矿采空区没有经过处理,有的不规范开采煤矿形成的采空区、煤矿老空区的位置和范围很难确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探测采空区成为地质勘探的一个重要任务。

而探测地下采空区的物探方法众多,各有优势,瞬变电磁法因为其施工方便,而对低阻异常能准确的定位,抗干扰能力强,探测成本较低2.方法原理瞬变电磁法是一种人工源的电磁法,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分辨率。

工作时,首先给发射线框供一直流电流(图1),然后突然切断电源,线框内的电流将发生一个突变,这种瞬态变化的电流将在空间产生一个瞬态的磁场,瞬态的磁场引起地下形成涡流,涡流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地下扩散,扩散的速度与地下岩层的电阻率有关,不同时间扩散到不同深度。

我们通过记录地下涡流变化(即磁场变化率dB/dT)的情况来达到了解地下电阻率的目的。

图1 瞬变电磁法原理示意图近年来电磁法仪器趋向于集成化,各种多功能电测系统,如加拿大PROTEM公司生产的PROTEM-47/57/67和美国zollge公司生产的GDP-32己占领国际市场和我国市场。

近20年在加、澳、葡、西、俄、日等国,采用地面TEM或井中TEM法,相继发现了16个新矿床,取得了找矿的突破。

3.采空区探测实例川西某煤矿经资源整合后,由于矿井范围内有老空区存在,在技改扩能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根据该矿井下巷道实际情况,本次物探工作采用了加拿大GEONICS公司的PROTEM瞬变电磁仪,利用瞬变电磁勘探方法对地质体进行电性差异划分,进行井下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性及采空区填充物延伸情况探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采空区综合探测方法研究
摘要:地方小煤窑的越界越层开采,以及古空区、老空区的遍布,一直是影响国家大型煤矿企业井下安全开采的首要问题。

成庄矿井田内及周边分布有十几个地方小煤窑,为了彻底查清小煤窑的开采和越界范围,排除其不利影响,做到超前防范,综合防治,自成庄矿投产以来,我们综合利用井下实测、地面物探(瞬变电磁法、高分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井下钻探(水平长距离钻孔和多倾角短距离钻孔)等多种地质测量探测手段,对井田范围内及其周边的采空区进行探查,摸索出了一套小煤窑采空区、古(老)空区探测的方法和经验,对今后的小煤窑综合防治工作有指导意义,也可供其它国家大型煤矿企业借鉴。

关键词:小煤窑采空区物探综合探测
1 前言
在国家大中型煤矿企业井田内及其周边,常分布有一些地方小煤窑,有的越界越层开采,有的超范围开采,也有的采空区为古空区和老空区,属于历史上采煤造成。

这些采空区内,常积聚有大量积水和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当采掘工作面接触和接近这些区域前,为消除安全隐患,必须采取超前探放的措施,探明采空区的范围、积水量和气体赋存状况。

即“有颖必探,先探后掘”。

现代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相当迅速,通过比较勘查目标层和周围围岩的物性、电性差异,根据参数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对地质构造及采空区进行探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瞬变电磁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勘查煤田、地下水、采空区等地质构造的有效电测深方法。

高分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是石油、煤田和其它成层矿床勘探的必要手段,也可以作为探测小煤窑破坏区的一种检验和补充技术。

2 井下实地测量
长期以来,由于地方利益趋动和地方保护主义存在,对地方小煤窑的观测资料一直处于表面。

随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系统的健全和人员,煤矿安全生产临察部门的设立,加大了对地方小煤窑生产经营的监察力度,积极有效地保护了国家资源和国家利益。

由安全临察部门牵头,经常对国家煤矿企业周边的小煤窑采掘进度和范围进行实测,给国有企业提供了第一手珍贵资料。

井下现场采用经纬仪或其它测量仪器进行实地测量,是最有效的调查办法。

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常出现地方煤矿不积极配合,采取投机手段或障眼法,阻碍正常测量和调查,加上小煤窑安全设施差,安全系数小,许多巷道质量不高,易引发安
全事故,故测量数据不完善,不全面,不少是推测数据,缺少权威性。

3 地面物探
成庄矿四盘区设计首采工作面为4301工作面,当时考虑到工作面可能遭受西山联营煤矿和详和煤矿越界开采破坏,而生产衔接紧张,要求必须尽快准备出四盘区首采面,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物探方法在该区域内进行了小窑破坏区探测。

此次破坏区探测以瞬变电磁法为主,对重点地段进行高分辨地震反射波法探测。

4301工作面测区为矩形,范围由4个座标点进行控制,测区面积为0.21km2。

3.1 瞬变电磁法
在理论上,当地下煤层被采空后,会形成空洞或被地下水、冲积物充填,其上覆地层因承压发生形变、坍塌,地层层序及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与正常层序的地层会形成电性差异。

分析对比电性参数,区分物性差异,寻找异常区,可以划分和确定出采空区范围。

3.2高分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在界面上将产生波的反射和透射。

高分辨地震反射波法是通过震源向地下发送地震波,径向传播的地震波在遇到波阻搞差界面后被反射,反射波传播到地表被检波器接收,由地震仪记录后,经过处理用于解释地下地质问题的方法。

3.3 结果验证
经过3个多月,4301工作面的小窑破坏区探测工作全部结束,结论认为探测区中南部已被大面积采空,虽然残留几块小面积的3#煤层未开采,但已无开采价值。

测区北部及以上地区,推断为赋存完整,具有开采价值。

采空区面积0.15 km2,占测区总面积的73.2%,概算破坏资源144.8万吨。

在把探测结果和现场实地测量结果相对照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1)西山联营煤矿巷道已经进入探测区北部,与探测区北部确定的破坏范围相吻合。

(2)探测区南部已经为采空区,因p4.1 水平长距离钻进
根据成庄矿钻探设备条件,在探测地质构造或探放水时,理论上水平长距离钻进最远可以达到200米以上。

但在施钻时往往会遭遇到孔壁坍塌、钻孔偏斜、卡钻滑钻等现象。

当4204巷掘进到设计切眼位置时,开始为4302面的切眼施工做准备工作。

因前方有三条西山联营煤矿越界巷道和段都煤矿采空区,必须探明其延伸和影响范围。

在钻进过程中,采用的是SGJZX—3型钻机配用50mm钻杆采用湿式不取
芯方法进行,设计孔深200m,实际孔深为180m。

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孔壁坍塌、钻孔偏斜、卡钻滑钻等现象。

4.2 多方位多倾角短距离钻探
在一般探放水过程中,一次打透采空区的情况很少,而是按照“探水—掘进—探水的循环”进行。

施工时应使用钻机探水,当水压低、水量小时可采用煤电站加送水器采用湿式不取芯方法进行。

探水钻孔的终孔位置应始终保持超前工作面一段的安全距离,即超前距。

经钻探后,证实无水害威胁,确认允许掘进距离。

探水孔一般不小于三组,每组1—3个钻孔。

一组为中心孔,另两组为帮孔或斜孔。

中心孔终点与帮孔之间的帮距必须根据实际确定。

超前距和帮距越大,安全系数越高,钻探工作量也越大,影响钻探速度和作业循环;超前距和帮距过小,则不能保证安全。

因此,超前距和帮距的合理确定,是采用钻探方法探测采空区的关键所在。

在实际钻探过程中,常一次布置三组钻孔,一个中心孔,两个或四个对称帮孔。

钻孔呈半扇形或扇形,钻孔开口高度距巷道底板1.2米。

安全距与超前距成2:1比例,一般保证超前距在10米以上。

帮距视探测的目标而定,一般在20—30米。

5 结语
小煤窑越界巷道和采空区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国家大型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超前预防其危害,提前查清其影响范围,必须采取有效的探测技术和方法。

目前成庄矿四盘区4307面前方的详和煤矿,三盘区北部的煤矿,都缺少可靠的资料。

尽快实现以地面物探方法为主,井下实测和井下钻探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手段和方法,对于主动防治小煤窑水害,预防透水和有毒有害气体溢出,预防无计划贯通破坏矿井通风系统,诱发重特大水、瓦斯、煤尘等事故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玉山,徐力平等.坪林隧道施工地质探查技术之应用.现代隧道技术第38卷第2期. 2001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