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语文的魅力
语文的魅力文案
![语文的魅力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c99d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b.png)
1.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留连忘泛;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2.语文是醇香浓郁的咖啡,让人心生陶醉;语文是广阔无际的原野,让人心旷神怡;语文是瑰丽无比的山川,让人流连忘返。
3.我喜欢语文,因为它永远都使人充满好奇心,我们永远离不开语文,尤其是充满趣味的语文,我更对它充满依恋,充满喜爱,我喜欢你,有趣的、伟大的,充满神奇的语文!4.语文,一个世外桃源;语文,一杯淡香贵茗;语文,一曲优雅舞曲,令人魂牵梦萦。
5.语文像一副美丽的山水画,让人回味无穷;语文像一把金钥匙,让人打开知识的大门;语文像一曲优美的音韵,让人心头的烦恼即刻散去。
6.我觉得语文是初升的朝阳,喷薄而出,霞光万道;语文是一颗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晶莹剔透,清澈灵动;语文是黄昏天边如血的夕阳,映照旅人,染红山川。
7.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8.语文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9.语文是一纸一笔,抒写情怀,寄托乡愁和期望。
语文是雨巷里结识的丁香般的姑娘,美丽温柔,令人遐想。
语文是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一座小屋,予人温暖和希望。
10.语文像家人一样,时时刻刻给人温暖、鼓励。
语文像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我们迷惑的时候使我们恍然大悟!语文又像是:“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
”给人一种坚强的意志。
这也是语文呀!11.语文是历史悠久的名胜,让人留恋往返;语文是久别重逢的故友,让人难舍难分;语文是美妙绝伦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语文是一本有趣的书,让人难以忘怀。
12.语文是根,语文是魂,语文是我们成长的土壤。
我们人人都是这块土壤上成长的庄稼。
热爱语文,你就会茁壮成长;热爱语文,你就会领略到世界的无比美妙。
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
![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7a548c3deefdc8d376ee327f.png)
力 ,并且能 引导学生感 受语文 的魅力 。下面 以 《 月怀远》 教 学情境 , 望
例谈一二 :
望 月 怀 远 张九 龄
海 上 生 明月 ,天 涯共 此 时。 情 人 怨遥 夜 , 竞 夕起 相 思 灭 烛怜 光满 ,披 衣 觉 露 滋 。 不 堪 盈 手 赠 ,还 寝 梦表现在 :语 言美 ,意
境 美 ,思 想 美 ,情 感 美 。教 学 中 ,教 师 要 引导 学 生 通 过 文本 ,挖 掘 语 言
美 和意境美 ,感 受思想美 和情感 美。另一方 面在于丰富 的语 言文字能激 发学生 丰富的想象 ,想象能开启 学生的智慧之 窗 ,让学生在 语文 的天空
悟。
“ 远 ”的情 感 。这是 从 全诗 的 怀 解读 来引导学生感 受诗歌 意境美
的魅 力 。 2 、从 诗 的 感 情 基 调 指 导 学
步 领 略 语 文 的 魅 力 。 比如 :月
亮 ,从 古至今都 是诗人 、墨 客寄
情 的 最 爱 ,语 文 教 师 可 以指 导 学
生 品 读 、赏 析律 诗 的 “ 联 ” 四 ,
首先 ,准确 定位教学 的三维 目标 ,精心构 思教学设计 ,在施教过程 中 ,语文 教师可以采取 以下步 骤 ,引导学生通 过诵 读 、赏析感 受语文 的
魅力 。
一
、
激情导入 。精彩 的课 堂导入能调动学 生的学习情趣 ,激活他们
的思 维 ,拓 宽 他 们 的 视 野 ,我 预设 了 这 样 的导 人 : “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举
在 教 学 中不 作 重 点 ,只 需 带 过 而 已 。
如何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和价值?
![如何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和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7ee95b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8.png)
如何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和价值?嘿,语文魅力?别拿它当鸡肋!说实话,现在很多孩子都觉得语文好枯燥,学起来没劲。
你说,这语文到底有什么魅力?还能有什么魅力?不就是一堆古文、文言文嘛,字儿还那么多,背下来脑瓜子都疼!但是,我最近就发现,语文其实挺有意思的!而且是那种特别接地气,能让你恍然大悟,还忍不住想多学点儿的那种有趣!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我带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看着那些精美的文物,学生们都兴奋得不得了,就使劲儿问这问那,还拿手机狂拍。
其中有个小姑娘,指着一个汉代的陶罐,问我:“老师,这个罐子上面这些花纹是用来干嘛的?”我笑着说:“这些花纹可不是白画的,它们是古人用来装饰陶罐的。
你仔细看看,这上面的图案,有的是几何图形,有的是动物图案,还有的是植物图案,每种图案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然后,我就拿起手机,打开一个在线博物馆的网页,指着上面的讲解说:”你看,这个图案是龙,寓意祥瑞。
这个是凤凰,寓意美好。
这个是牡丹,寓意富贵……”小姑娘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一边看着讲解,一边还用手指在陶罐上比划,最后还兴奋地说:“哇,原来这些花纹这么有意思!这有点像我们现在衣服上的图案啊!”听到这句话,我突然发现,语文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枯燥,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甚至还能解释我们周围发生的很多事儿!比如,这个小姑娘提到的衣服图案,很多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于古代的文物,比如汉代的龙纹、唐代的莲花纹等等,这些古典元素设计出来的衣服,既时尚又充满文化内涵。
再比如,我们现在流行的很多成语,比如“妙笔生花”、“画龙点睛”,都是从古代的书籍和文学作品中流传下来的,这些成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寓意深刻,能让我们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更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所以说,语文真不是什么鸡肋,它就像一个宝藏,里面藏着很多有趣的东西,只要你用心去挖掘,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而且它对你的生活很有帮助!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去学习,一定能激发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价值!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语文有了新的认识,别忘了,下次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就尝试着用语文去解释一下,你可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巧用情感熏陶,感受语文魅力
![巧用情感熏陶,感受语文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db776f4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8.png)
巧用情感熏陶,感受语文魅力【摘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情感熏陶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感受语文魅力的方式。
情感对语文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
我们讨论了如何巧用情感熏陶,包括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培养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语文。
然后,我们分析了语文如何展现魅力,以及阅读对情感的熏陶和作文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我们总结了情感熏陶与语文学习的紧密关系,以及感受语文魅力的重要性,强调了培养情感对提升语文能力的必要性。
通过这些探讨,我们期望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提升我们的语文水平和情感表达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情感熏陶、语文魅力、影响、巧用、展现、阅读、作文、紧密关系、培养、能力提升1. 引言1.1 情感熏陶的重要性情感熏陶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是人类的情感和情感,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定位,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基本属性。
在学习语文这一活动中,情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情感是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的动力和源泉。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情感去感受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用我们的情感去表达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
情感也是我们对语言文字深刻认识和驱动力的重要支撑。
只有用我们的情感去感悟文字中的语言意义、情感内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文知识。
情感也是我们对语文学习的动力和支撑。
在学习语文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我们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熏陶在语文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情感去感悟、去理解、去表达语文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情感,用我们的情感去感受语文的魅力,用我们的情感去提升我们的语文能力。
1.2 语文的魅力语文的魅力体现在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上。
语文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是人类交流和表达的工具。
语文的魅力作文800字
![语文的魅力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ed639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b.png)
语文的魅力作文800字篇一:语文之美语文是一门魅力非凡的学科,它拥有无穷无尽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
首先,语文给我们带来了文字的魅力。
文字是人类的发明,是载体和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
而语文就是通过文字的运用,让我们能够进行沟通、交流和思考。
当我们欣赏一篇美文的时候,文字所呈现出的形象和意境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种无比美好的感觉。
文字的魅力让我们能够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语文给我们带来了文学的魅力。
文学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
文学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人生的智慧和启迪,让我们在阅读中体验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文学的魅力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中自由驰骋,体验到无穷的想象力和艺术之美。
最后,语文给我们带来了思维的魅力。
语文是一门注重思辨和逻辑的学科,它要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过程中,思维要精确、清晰和有条理。
通过语文的学习,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的魅力让我们能够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我们能够在各种场合中自信地发言和辩论,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能够思考出最佳的解决办法。
总之,语文是一门魅力非凡的学科,它带给我们文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和思维的魅力。
通过学习和运用语文,我们能够在文字的世界中感受到无尽的美感,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让我们珍惜语文学习的机会,欣赏语文的魅力,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学习者。
篇二:语文之美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浸润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具有独特的魅力。
语文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启迪智慧。
语文教会我们使用文字,进行表达和思考。
通过语文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常识和知识,了解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我们通过语文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同时也能够发现并理解人类共同的困惑与追求。
第一课:感受语文魅力,爱上语文学习ppt课件
![第一课:感受语文魅力,爱上语文学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d25af1f524ccbff0218424.png)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傅雷《傅雷家书》
余光中《余光中散文》
林清玄《林清玄散文》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曹文轩《草房子》《山羊不 Nhomakorabea天堂草》
郁达夫《郁达夫散文》
巴金《随想录》
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编》 钱钟书《围城》《写在人生边上》
董桥《旧时月色》
张炜《古船》《九月寓言》
王蒙《王蒙散文选》 余华《活着》 苏童《苏童文集》
信心可以战胜一切
有一位飞行员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不是扔炸弹,也不 是接名人,而是运老虎——一只被用作亲善大使的成年老虎, 脑门上的王字极有霸气。老虎很不服气被关在铁笼子里,在 被装上飞机的那一刻还不忘不大不小地叫了一声。飞行员觉 得很有趣,和百兽之王作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这种情况还真 不多见。
可是不多久,他就没有了这种自豪感,因为那该死的笼 子门竟然没有关上,老虎正一步一步的向他逼近。情急之, 他没有大叫着乱跑,其实他即使这样做了也是无济于事的, 相反,他睁大了眼睛,狠狠地盯着老虎,像一头发威的雄狮。 奇迹出现了,老虎和他对视了一会儿,竟然自己又退回笼子 里。
语文的美丽——音韵美
语言学家赵元任的语言试验《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 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 视是十狮,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 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 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语文的美丽——阳刚之美
第1周每日思考:
阅读概况回顾: 读了哪些文学作品,喜欢哪些作家,并
就其中一本书、一位作家进行点评,本学期 的阅读有怎样的计划。
法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 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https://img.taocdn.com/s3/m/d5413fb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0.png)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让语文魅力绽放,点燃学生无比热爱之火语文,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载体,唤起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宝藏,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然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如何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语文的魅力,增强他们对语文的热爱,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索的最重要课题。
一、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贴近学生现实语文学习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更要与学生的生活休戚相关。
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相结合,创设真实、活泼生动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学古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诗歌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背景,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体会到古人的情感和智慧;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时,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增加语文的实用性。
二、精进“互动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学现代的语文课堂往往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
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达,共同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例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文本内容,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挖掘“趣味性”的学习素材,让语文学习更有趣味语文学习未必枯燥乏味,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将学习变成一种享受。
例如,积极开展诗歌朗读比赛、故事演讲比赛、作文征文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现自己的风采;还可以借助影视作品、音乐作品、绘画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指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语文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倡导“个性化”的学习引导,让语文学习充满活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
例如,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帮助和鼓励学生接受个性化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语文的魅力作文(9篇)
![语文的魅力作文(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bb82f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c.png)
语文的魅力作文(9篇)语文的魅力作文1想捧起一道彩虹装饰你迷人的微笑想收集一片夕阳编织你美丽的裙摆想珍藏一首首诗篇铭记你千年的芬芳-----致语文语文不同与其它学科,她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耀眼的光彩,她能洗涤你的灵魂,增添你的气质,陶冶你的情操。
语文,如此的令人心动,令人着迷。
语文有着永恒的魅力,她让我穿越了千年,让我陪着那个“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女子---黛玉,一起流泪葬花,听她哭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语文有着永恒的魅力,她让我随着王羲之躲在兰亭之下,看“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细细饮一口美酒,手握折扇,迎风而立,几分醉意,几分潇洒。
提笔凝神,我看他感慨万千写下刚劲秀气的兰亭序。
语文有着永恒的魅力,她带我走向康桥,走向徐志摩,走向河畔的金柳,走向软泥上的青荇。
我随着徐志摩一起寻梦,一起“撑一支长筒,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起“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语文有着永恒的魅力,她让我跟从田晓菲走进北大,走进一片美丽而沉静的湖光塔影。
听田晓菲低声吟唱“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边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语文,她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她传送着历史的火焰,她记录着人类的真情,因为语文,人们感受到了大江东去的豪放;因为语文,人们感受到了小桥流水的婉约;因为语文,人们感受到了大漠孤烟的苍凉······语文的魅力,岂是寥寥数语可以讲完?从古到今,数千年的历程你满载墨香,缓缓走过轻轻唤一声语文!你是朵不败的鲜花盛开了千年却不改昔日的高雅动人语文!你是那么迷人带着一份独特的浪漫从我身边轻盈地飞过语文,你的魅力永恒------再致语文语文的魅力作文2语文平常但却又不平凡。
语文是天空中的白云,淡淡的,自由自在;语文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生机勃勃;语文是如血的残阳,映红天边,让人无限留恋。
感受语文魅力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
![感受语文魅力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408a785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7.png)
感受语文魅力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而换之一新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去体味祖国精湛的语言文字所营造的美妙意境,从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情趣,提高了审美能力,使语文教学既让学生赏心悦目,又获益匪浅。
一、立足课堂进行审美教学1、有情激趣,引导学生认识美。
教师优美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设计精当的导语,则能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审美状态。
在学习《春》时,我就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古典诗词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祖国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春天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让我们领略到初春的欣喜,‘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带我们走进江南明媚的春光,‘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让我们感受到春风的和煦、春雨的细腻。
春天,给我们带来绿色;春天给我们带来生机;春天,给我们带来希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去体验一下春的美妙吧!”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的情感马上被调动起来,一下子就进入了“欣赏美丽春天”的审美状态之中,使他们初步认识到了这就是美。
2、诵读文本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美。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来歌颂美与真,批判丑与假,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中,我们要从语言入手,反复阅读课文,使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
如我们欣赏《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窿,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就要通过朗读去感受壮美的景色,去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3、精讲美文,领悟美。
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主旨,那些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语段或语句,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
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那段议论,使我们领会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中“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段,抒发了作者娱情山水、派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让学生在语文好玩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让学生在语文好玩中感受语文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896225d07f1922791688e886.png)
让学生在语文好玩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语文好玩”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的理念。
我们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老师,要将课堂教授知识与孩子好玩的天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好玩的过程中拓展学生思维,在思考问题过程中增加对语文的乐趣,让学生感触“好玩的语文”。
同时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摸索新课程理念,学生才能从多方面齐头并进,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掌握属于自己的语文知识。
一、利用录音、多媒体投影以及影视录像等教学手段创设活泼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语文好玩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课件等,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听录音无声读,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试着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在《桂林山水》中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水投影片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漓江的特点。
制作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山水的投影片进行对比观察来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在课堂上适时地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语文好玩的乐趣作为语文老师,要想让学生玩好语文,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语文好玩。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个性发展的根基。
我在课堂中穿插几分钟的活动时间,编故事、讲笑话、唱与课文有关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另外,我把单调的课文改编成活泼的课本剧,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
我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尝试,自编自演课本剧,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改变常规的作业布置模式,构建“作业超级市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去自主选择作业常规的作业布置形式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布置作业,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及难度,不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语文的魅力-六年级日记
![语文的魅力-六年级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5da80cf6b9d528ea80c77953.png)
语文的魅力-六年级日记今天,唐老师的一节课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有趣,也让语文不再枯燥。
首先,唐老师让我们拿出家作默写本。
肯定又要检查默写了。
我心中早就预知到了。
果然,老师将正确答案投放在屏幕上,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校对、订正,不敢有一丝马虎。
在大家把所有字都检查好,以为要结束的时候,唐老师打开了字源网,挑选了几个比较难写、容易写错的字,一个个的搜索。
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唐老师搜索了一个“蔽”字。
字源网上马上跳出了这个字的隶书、小篆、释义。
我则紧紧地盯着一副图:在茂密的草丛下,放着一堆杂物,我暗自猜测,这个是什么呢?思考许久后,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幅画是“蔽”字的原形啊!草下放着物品,隐藏了起来,可不就是“蔽”吗!我不禁赞叹:语文原来这样有趣啊!在检查完默写后,唐老师又让我们翻开目录。
咦,这目录都是课文题目,有什么奥秘吗?这下,我就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唐老师有些神秘地说道:“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单元中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一听到这话,我立刻埋下头。
第一单元是有四篇课文,我回想了一下课文的内容又思考着。
第一课是赞颂祖国的诗歌;第二课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发展祖国;第三课是肖邦的爱国;第四课是大诗人为祖国写下的两首诗篇。
我似乎想到了什么:这一单元都是围绕祖国来写的!唐老师开口了:“第一单元都是写祖国的,所以是‘心中有祖国’;第二单元写的是宽容、善良,为他人着想的品质,都是‘人间真情’······”听了老师的话,我仔细一想,还真的是。
原来看似没有关联的课文中竟蕴含着如此的奥秘。
“是啊!这些编辑们多有心啊!做为一个人,必须要热爱祖国,还要无私地帮助别人。
到了社会上,要奋斗了才能生存。
了解祖国的民风民俗和大好河山。
还要向名人所学习。
最后,才能真正地学习知识。
要先会做人,再习知识!”听了这一番话,我不仅觉得觉得语文有趣,而且原来一个小小的目录竟然如此之重要,那些被我们忽视的,虽然很短小但在这其中却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巧用情感熏陶,感受语文魅力
![巧用情感熏陶,感受语文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e41e76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e.png)
巧用情感熏陶,感受语文魅力语文是一种情感载体,它可以熏陶人的心灵,引发人的情感共鸣。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语言的美丽和文学的魅力,也可以通过情感的感受来深刻理解语文的内涵和意义。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对于巧用情感熏陶,感受语文魅力的体会和感悟。
情感能够激发我们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内心世界,从而被吸引和打动。
在读到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深者愈高眼界开,脚著谁家落日明”这样的诗句时,我们会感受到杜甫对于人生境界和心灵境地的探索和追求,从而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共鸣,从而增加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情感能够激发我们对语文知识的深刻理解。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大量的语法、修辞、写作等知识。
通过情感的感受,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并将其内化为我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
在学习修辞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致解读和情感体验,来感受到修辞在文学创作中的功效和魅力,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修辞知识的运用和内涵,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和理解语文知识。
情感能够激发我们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自己动手创作和表达。
通过情感的熏陶和感受,我们可以更加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使我们的表达更加有力和引人入胜。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情感的感受,来丰富写作的内涵和表现力,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和感人,从而更好地展现语文的魅力和力量。
巧用情感熏陶,感受语文魅力,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通过情感的感受,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更加准确地理解语文知识,更加有力地表达自己。
希望我们都能够巧用情感熏陶,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和珍视这门美丽的学科。
【2020字】。
感受语文的魅力
![感受语文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032c20cb102de2bd96058845.png)
感受语文的魅力———读《语文的魅力》有感什么是魅力?字典里的解释我无意翻阅,但普拉斯的一番新解,我却记忆深刻——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
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
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喜欢我的语文,喜欢我诗意的语文课堂,我知道这一切都缘于语文的魅力。
但语文的魅力是什么,我真的无法用语言准确的形容。
翻阅《语文的魅力》一书,我才真正觉得自己正用心接受语文魅力的洗礼。
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如果大家都不喜欢这个家园,都失去了家园,那是多么的可怕!语文学习应该是充满魅力的,听应该是陶醉的,说应该是尽情的,读应该是迷恋的,写应该是痴情的,……语文这个家园应该是温馨的、美好的、快乐的、令人陶醉的。
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肩负起传承语文魅力的责任。
这是一本知识面很广的书,但是每个局部的内容都能具体而细微的展现出那部分语文知识的奥秘和趣味。
全书涉及到语文的五大部分语言的、知识的、阅读的、口语的、写作的。
内容上避开了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几乎处处都让人感到新鲜,新鲜的同时又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在阅读篇,有这样一节“读书使人美丽”,那一首凄厉的小诗,震撼着我的心灵:有人说,苍茫的天空中,鹰是最美的风景;广阔的旷野,树是最美的风景;凄苦的环境中,笑是最美的风景;贫瘠的土地上,人是最美的风景;愚昧的人世间,书是最美的风景。
读完颇有感叹,记得有一位大师在讲台上向女性朋友传授养颜秘诀:女人的美丽有三分是先天的,但七分是后天修来的,如何而修,读书!读书是女人变美的秘诀。
是啊,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可以驱除愚昧,读书可以启迪智慧,读书可以净化心灵,读书可以美化生命,提升人的质量、品味。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学生们。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村小学,学生书读的少,话说不好,见到了陌生人,他们都躲在远处偷偷的看,从来的不会出来和人主动打招呼,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缺少太多的自信.但是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的聪明好学,甚至更多了几分善良和质朴。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语文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28f0cbf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1.png)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让孩子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兴趣出发,构建深层学习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思想交流的桥梁,是情感表达的媒介。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语言的热爱,放出他们对世界和自我的思考与表达。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充分结合,激发学习兴趣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课本,更需要与生活相融合。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将语文学与孩子们的兴趣点联系起来。
比如:阅读理解绘本,通过故事表演:选择孩子们喜欢的绘本,参与角色扮演,让孩子在体验中演绎故事的情节,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仔细观察自然,进行诗歌创作:带领孩子仔细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感受大自然的奥妙,并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创作诗歌。
探索历史,进行文字游戏:通过编写历史故事,了解历史人物,并进行角色扮演和文字游戏,让孩子在趣味中学习历史知识,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二、帮助孩子发现语言的表达力量,提升自信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是沟通和交流世界的桥梁。
教师要帮助孩子发现语言的表达力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帮助和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
例如:热情鼓励孩子主动表达思想感情,肯定他们的想法:无论孩子表达的是什么,教师都要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引导孩子参与写作训练,鼓励他们记录生活:鼓励孩子将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难忘的事情记录下来,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并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组织演讲比赛,为孩子提供展示平台:组织演讲比赛,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克服怯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注重语言积累和修辞运用,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长期积累,教师要引导孩子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积累,并帮助和鼓励他们学习和运用修辞手法。
例如:广泛阅读,重视积累:鼓励孩子泛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学习积累词汇、写作素材和文化知识,并通过写作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感悟心得体会(3篇)
![语文学科感悟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e8477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b.png)
第1篇自从步入学校的大门,语文便成了我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重要使命。
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我逐渐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下面是我对语文学科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语文的魅力语文,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
它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
以下是语文魅力的几个方面:1. 语言文字的魅力:语文学习,离不开对汉字的学习。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感。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书写,更领略了汉字的形态美、结构美和音韵美。
2. 文学作品的魅力: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人文精神。
阅读这些作品,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3. 语言的魅力: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教会我们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传递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语言,语文学习让我们掌握了语言的运用技巧,提高了我们的交际能力。
二、语文的重要性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以下是语文重要性的几个方面:1. 培养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这些素养对我们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促进思维发展: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同时,语文学习还能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传承文化:语文作为一门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学科,具有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能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和道德,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三、语文学习的体会1. 勤奋学习:语文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我们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2. 多读书: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我在语文中感受文学的魅力作文
![我在语文中感受文学的魅力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f26a7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2.png)
我在语文中感受文学的魅力作文
《我在语文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哎呀呀,说到语文和文学的魅力呀,那我可得好好唠唠。
回想起来,有一次我正看《三国演义》呢,那叫一个入迷呀!看到诸葛亮舌战群儒那一段,哇塞,我眼睛都直了。
那诸葛亮面对着一群人,不慌不忙,有条有理地把那些家伙怼得哑口无言,简直太帅啦!我就感觉自己好像也在现场,被诸葛亮的智慧和口才深深折服。
我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想,这文字咋这么厉害呀,能把这么精彩的场面描述得如此生动。
我看着看着都忘了吃饭了,我妈叫了我好几遍,我都舍不得把眼睛从书里挪开,脑子里全是诸葛亮潇洒的身影和他说的那些话,真的是太绝了!
从那之后呀,我就越发觉得语文真的是充满了魅力。
它能把那么多奇妙的故事、伟大的人物都装在里面,等着我去发现。
每次翻开语文书或者一本好书,我都有一种要去探险的感觉,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惊喜。
语文呀,就像一个宝藏盒子,里面有着数不清的宝贝,让我不停地去挖掘,去感受其中的美好。
总之啊,语文和文学的魅力那真的是无穷无尽的,我呀,会一直陶醉在其中,继续探寻更多的精彩呢!。
聚焦语言训练,感受语文魅力
![聚焦语言训练,感受语文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ecbbb5e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0.png)
聚焦语言训练,感受语文魅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也是文化的载体。
通过语言,我们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表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而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核心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会正确地运用语言规范,还要感受语文的魅力,体验语言的美妙之处。
语文的魅力体现在其丰富的表达方式上。
中文是一门灵活多样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我们的意思。
我们可以用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想象。
中文还注重文字的音韵美和形象美,我们可以通过运用汉字的造型、词语的韵律、句子的节奏等方式,达到文字音韵与意境相融合的效果。
这种丰富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语言的乐趣,也提高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文的魅力还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上。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和运用汉字,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个汉字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学习汉字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领略文学艺术的魅力。
古代文人墨客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艺术表达方式,创作出许多具有永恒魅力的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语文的魅力还体现在其培养人们综合能力的作用上。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一种工具性的技能,更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通过阅读、写作、背诵、默写等活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思维敏锐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思考如何选材,如何组织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这些过程锻炼了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体验语文的魅力,我们需要注意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6a4cbd7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c.png)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嘿,各位家长和老师们,你们是不是也经常听到孩子们抱怨语文课枯燥乏味?“又是背古诗,又是写作文,一点意思都没有!”,哎,这可真是让人头疼。
其实,我最近就发现了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的一个小秘密,嘿嘿,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这可是我从一个很“奇葩”的事件里总结出来的。
事情是这样的:我最近带孩子们去博物馆参观,准备让他们写一篇观后感。
结果,我发现孩子们对展品没什么兴趣,只顾着玩手机。
唉,这可怎么办呢?于是我灵机一动,决定换个思路。
我并没有直接让他们写“观后感”,而是先带着他们玩了一个游戏:我把博物馆里的石刻、陶器、青铜器等等展品的照片混在一起,让孩子们猜猜这些东西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用。
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他们开始认真观察照片,互相讨论,还争着抢着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个可能是用来打猎的工具...” “我觉得这个是用来盛酒的...” 看着他们热火朝天的样子,我心里暗自窃喜。
游戏结束之后,我问他们,“你们觉得博物馆里的文物有意思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有意思!”然后我顺势就说:“那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些展品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你会觉得它们有意思呢?”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们开始滔滔不绝地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有的甚至还模仿了古代人的生活场景,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
我惊讶地发现,这些孩子对那些冷冰冰的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还开始思考它们背后的故事,这简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后来,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写作文,把他们刚才的描述整理成文。
孩子们写得特别投入,一个个脑洞大开,文笔也比以前生动了不少。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想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关键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找到他们对文字的“共鸣”。
就像博物馆里的文物,如果只是冰冷的摆在那里,孩子们自然不会产生兴趣。
但如果我们通过游戏、互动、体验等方式,把它们和生活联系起来,孩子们就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故事和魅力,进而爱上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语文的魅力
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提升生命的韵味,陶冶人的情怀;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让儿童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从而伴随精美的文本教材,借助丰富的人文精神,打动儿童的心灵,沸腾他们的激情,涤荡他们的灵魂,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促进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语言和精神永远是语文的灵魂。
新课标指出:“阅读要提倡多元化,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使学生在潜心会文中领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思想和感情,努力促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和博大精深,让美妙的语言滋养心灵,让学生在文学意境中得到享受。
因此,学好语文的孩子多是感性的,细腻的,儒雅的,诗意的。
文本与实际生活互相渗透
学习的目的不是单一地获取知识,而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手段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和手段。
语文学习中,有很多意境是只可意会而很难言传的,但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却真实存在,并且会留下痕迹。
他们阅历有限,但年龄再小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老师不应将自身的感受不知不觉地注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应该用孩子的眼光和
角度看世界,写实话,讲真话。
儿童是感性的,善于模仿的。
他们在文本中建立了最基本的是与非、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的观念,在学习语文中培养了语感,聆听了大自然最美的声音,感受到生命在自然界中的宁静与美妙。
例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在抒情轻音乐的烘托下,笔者出示了美文欣赏,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入情入景,沉浸在荷叶、荷塘、夏虫的天籁之中。
“课文学到这里,你想变点什么呢?”学生们的奇思妙想深深地打动了笔者:“我想变成一朵荷花,陪伴在荷叶身边,让她从此不再孤单”“我想变一只萤火虫在夏天的夜晚快乐地飞行”“我想变一只小飞虫自由自在地舞动”。
笔者为他们的梦想感动。
因为他们是懂得美的,他们的天性是自由而快乐的。
丰富情感,延伸思维空间
只有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化于学生心中时,教育才是有效的。
只有以实践内化为评价尺度,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例如:《狼和小羊》结尾处,行文戛然而止。
每位孩子读到此处都会泛起情感的波澜。
文本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遐想的空间:此时扑上去的大灰狼会怎样?孩子们心软,同情弱者,憎恨凶残的大灰狼,于是纷纷表达:“它一扑,扑了个空,掉进水里了”“它刚一扑向小羊,猎人来了,把它打
死了”。
也有学生说:“它刚一扑,扑到大石头上,摔得头破血流。
”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是非、美丑的基本观念,价值感在课堂上得到一一展示。
在相互交流中,他们的情感丰富了,思维空间得到进一步延伸。
但是对像狼一样的坏人,他的本性还是超过了孩子的阅历范围,因此教师要抓住“龇牙咧嘴,气冲冲,反正都一样”等词语,细心体悟,认清狼的凶残本性。
细读文本,掌握语言操作技巧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曾指出,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应该是独特的、深刻的、与众不同的。
语文课的工具性,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感悟则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注重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多角度、多层次的体验。
人文感悟已贯穿在教学环节中。
它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建立在对课文的理解之上。
语言素养的构成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操作技巧,还应该是人的思想素质以及审美情趣、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人格因素的合理建构。
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该在文本中感悟教材的人文气息,与文中人物对话,接受文化洗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们终身受益。
例如:学习《大禹治水》一文,笔者在教学设计中,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抓住重点词和段落,体会大水给人们带
来的极大危害,利用板书和文本,体会大禹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付出艰苦的劳动。
从挖通9条大河、劈开9座大山引导河水流入大海,体会治洪工程的浩大。
从13年、3次等词语的对比,领悟大禹治水的伟大意义,感受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
通过潜心会文,让这位传说中伟大的英雄在学生们心中留下烙印。
又如:学习古诗《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能感情朗读、熟练背诵以外,笔者认为,还应该指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和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举目远望,看见落山的夕阳,看见黄河水滚滚东流,奔向大海。
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
和这样的诗人站在一个画面上去体会领悟,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品位,形成了自身的精神力量――积极向上、高瞻远瞩,也懂得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语文,传承千年的东方文化,让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既有雨夜桃花飘落的伤感气息;又有面朝大海的淡定从容和对幸福生活的执著守望;还有对时光飞逝的警醒和对童年生活百般留恋的情怀。
让一切美妙的声音,滋生对生命最美、最喜悦的期待,提升生命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