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PPT课件:注水泵系统效率
合集下载
采油工程分层注水PPT学习教案
![采油工程分层注水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9d230b0975f46527d3e1f5.png)
线上任取两点可求出吸水指数。当用指示曲线 求吸水指数时,应当用有效注入压力绘制的曲线。
Iw=(Q2-Q1)/(P2-P1)
第17页/共33页
2) 上翘式曲线如图12-8中Ⅱ所示。这种上翘式曲线除 与设备仪表有关外,还与油层性质有关。如在断层蔽 挡或连通较差的“死胡同”油层中,注入水不易扩散, 油层压力升高,注入水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造成曲 线上翘。
分层配水的实质是在井口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利用不同 水嘴的过流能力及产生的压力损失的大小,对各层段注 水量进行控制,达到分层段定量配水的目的,因此通过 水嘴需要降低的压力值,可求得配水嘴尺寸。
1. 确定层段注水量
当油层不装水咀注水时,注水量和注入压力之间的关系:
qiw I wpiw (无控制注水)
(4)判断封隔器的密封性
可用指示曲线的变化来判 断其密封性。封隔器失效 主要是因胶筒变形或破裂 无法密封,或由于配水器 弹簧失灵及管柱底部阀不 严造成封隔胶筒密封失效。
第23页/共33页
封隔器失效的主要表现:油套压平衡,分层配注失效, 注水量上升;注水压力不变(或下降),而注入量上升(封 隔器失效后上下层串通,使吸水量高的控制层段注水量 增加)。
于注水指示曲线斜率的倒数。因此,只要测得注水井指 示曲线(或分层指示曲线)就可得到注水井吸水指数。
第9页/共33页
生产中不可能经常关井测注水井地层静压,
因此采用测指示曲线的办法,取得在不同流压下 的注水量,求吸水指数,即:
Iw
qiw piwf
第10页/共33页
(3) 比吸水指数
比较不同地层的吸水能力时,为了消除油层厚度的 影响,常用每米油层有效厚度的吸水指数即比吸水 指数来表示
过油管的摩擦压力损失
Iw=(Q2-Q1)/(P2-P1)
第17页/共33页
2) 上翘式曲线如图12-8中Ⅱ所示。这种上翘式曲线除 与设备仪表有关外,还与油层性质有关。如在断层蔽 挡或连通较差的“死胡同”油层中,注入水不易扩散, 油层压力升高,注入水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造成曲 线上翘。
分层配水的实质是在井口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利用不同 水嘴的过流能力及产生的压力损失的大小,对各层段注 水量进行控制,达到分层段定量配水的目的,因此通过 水嘴需要降低的压力值,可求得配水嘴尺寸。
1. 确定层段注水量
当油层不装水咀注水时,注水量和注入压力之间的关系:
qiw I wpiw (无控制注水)
(4)判断封隔器的密封性
可用指示曲线的变化来判 断其密封性。封隔器失效 主要是因胶筒变形或破裂 无法密封,或由于配水器 弹簧失灵及管柱底部阀不 严造成封隔胶筒密封失效。
第23页/共33页
封隔器失效的主要表现:油套压平衡,分层配注失效, 注水量上升;注水压力不变(或下降),而注入量上升(封 隔器失效后上下层串通,使吸水量高的控制层段注水量 增加)。
于注水指示曲线斜率的倒数。因此,只要测得注水井指 示曲线(或分层指示曲线)就可得到注水井吸水指数。
第9页/共33页
生产中不可能经常关井测注水井地层静压,
因此采用测指示曲线的办法,取得在不同流压下 的注水量,求吸水指数,即:
Iw
qiw piwf
第10页/共33页
(3) 比吸水指数
比较不同地层的吸水能力时,为了消除油层厚度的 影响,常用每米油层有效厚度的吸水指数即比吸水 指数来表示
过油管的摩擦压力损失
采油工程注水ppt课件
![采油工程注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48b36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8.png)
二项指标: 1)机械杂质含量小于2mg/L 2)总铁离子含量小于等于0·5mg/L 标准(表5-1、表5-2、表5-3)
三、水质测定方法
1、悬浮固体含量测定 (1)滤膜过滤法(2)比浊法 2、悬浮固体颗粒直径测定 3、总铁含量分析 (1)磺基水扬酸 (2)硫氰酸盐比色法 (3)测铁管法 4、溶解氧含量测定 (1)测氧管法比色法 (2)碘量法 5、游离二氧化碳分析 6、硫化物(二价硫)含量分析 (1)固体测硫管比色法 (2)液体测硫管比色法
4、试注
目的:在于确定新投注井层的吸水能力,取得吸 水指数,吸水剖面及注水目的层的压力和温度 等原始资料。
吸水指数反映出注水井吸水能力的大小。
三、稳定试井
在正常注水条件下,通过提高或降低注水 压力,计算出不同压力下的稳定日注量称为 注水井稳定试井。 p
Q 注水井指示曲线
Pj=Pf=Pt-Pfr+Ph V很小,Pfr近似为0。(124页下)
二、新井投注
经过排液----冲洗地面管线----洗井-----试注 1、排液 目的:在于清除油层近井地带的堵塞物,在井底
附近造成适当的低压带,在含油带还可以采出 部分油量,减少注水井附近油层的储量损失。
1)对于吸水能力比较差的低渗油田,均须排液; 2)对于排不出液注水井可进行压裂处理,排液; 3)对于多油层混注的井,还要进行分层排液; 4)老井采 油井转注,不必进行排液。 5)对于渗透率较大的油层,因吸水能力较好,
р
1
р
2
2 1
Q 曲线右移
Q 曲线左移
• 3)曲线平行左移:吸水指数不变,在相同注 水压力下注水量减小,说明地层压力升高。
• 4)曲线平行右移:吸水指数不变,在相同压 力下注水量增大。说明说明地层压力下降。一 般在酸化压裂措施后出现。12
三、水质测定方法
1、悬浮固体含量测定 (1)滤膜过滤法(2)比浊法 2、悬浮固体颗粒直径测定 3、总铁含量分析 (1)磺基水扬酸 (2)硫氰酸盐比色法 (3)测铁管法 4、溶解氧含量测定 (1)测氧管法比色法 (2)碘量法 5、游离二氧化碳分析 6、硫化物(二价硫)含量分析 (1)固体测硫管比色法 (2)液体测硫管比色法
4、试注
目的:在于确定新投注井层的吸水能力,取得吸 水指数,吸水剖面及注水目的层的压力和温度 等原始资料。
吸水指数反映出注水井吸水能力的大小。
三、稳定试井
在正常注水条件下,通过提高或降低注水 压力,计算出不同压力下的稳定日注量称为 注水井稳定试井。 p
Q 注水井指示曲线
Pj=Pf=Pt-Pfr+Ph V很小,Pfr近似为0。(124页下)
二、新井投注
经过排液----冲洗地面管线----洗井-----试注 1、排液 目的:在于清除油层近井地带的堵塞物,在井底
附近造成适当的低压带,在含油带还可以采出 部分油量,减少注水井附近油层的储量损失。
1)对于吸水能力比较差的低渗油田,均须排液; 2)对于排不出液注水井可进行压裂处理,排液; 3)对于多油层混注的井,还要进行分层排液; 4)老井采 油井转注,不必进行排液。 5)对于渗透率较大的油层,因吸水能力较好,
р
1
р
2
2 1
Q 曲线右移
Q 曲线左移
• 3)曲线平行左移:吸水指数不变,在相同注 水压力下注水量减小,说明地层压力升高。
• 4)曲线平行右移:吸水指数不变,在相同压 力下注水量增大。说明说明地层压力下降。一 般在酸化压裂措施后出现。12
油田注水工艺及原理 ppt课件
![油田注水工艺及原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e7992bad51f01dc381f171.png)
第一部分 油田注水地面工艺流程
3、注水系统工艺流程图
(2)单干管单井配水流程图
。
水源来水
注水站
配
配
水
水
间
间
Ⅱ Ⅰ
PPT课件
17
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
第一部分 油田注水地面工艺流程
3、注水系统工艺流程图
(3)注水站直接配水流程图
。
水源来水
注水站
至注水井
至注水井
PPT课件
18
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
第一部分 油田注水地面工艺流程
N=ρ×H×Q/1000
式中:ρ
N——泵的有效功率,kW; ρ——液体密度,kg/m3;
H——扬程,m; Q——液体流量,m3/s。
PPT课件
30
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
第二部分 油田注水地面主要设备及管理 二、主要性能参数
3、功率和效率
泵的输入功率为轴功率N轴,由于泵在工作时,泵内存在各种损失,轴功 率与有效功率之差为泵内损失功率,损失功率的大小用泵的效率衡量。因此 泵的效率η等于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之比,其表达式为:
PPT课件
7
第一部分 油田注水地面工艺流程
从水源到注水井的注水地面系统通常包括供水站、注水站(水处理站) 、 配水间和注水井。
水源井
供
水水源井站来自水源井注 水 站
PPT课件
注水井
配
水
间
注水井
注水井
8
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
第一部分 油田注水地面工艺流程
1、注水井站工艺流程
配水间
配水间是用来调节、控制和计量注水井注水量的操作间,主要设施为分
PPT课件
《注水与油水井措施》ppt课件
![《注水与油水井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e8e5c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7.png)
油水井措施的应用
应用范围
油水井措施广泛应用于各个油田 ,是提高油田采收率和产能的重
要手段。
应用效果
通过合理的油水井措施应用,可以 有效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产能,为 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应用建议
针对不同油田的特点和需求,应选 择合适的油水井措施,制定科学的 实施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 。
油水井措施对注水方案的影响
油水井的增产措施可能改变地层的渗透性和压力分布,从而影响注水方案的实施 效果。
油水井措施对注水设备的要求
为了满足油水井增产措施的需求,可能需要改进或升级注水设备,以提高注水的 效率和稳定性。
注水与油水井措施的协同作用
协同设计
在制定油水井措施时,应充分考 虑注水方案的需求和限制,实现 注水和油水井措施的协同设计。
目的
通过油水井措施,可以改善油藏 的流动条件,提高油水井的产能 和采收率,延长油水井的生产寿 命,提高油田的整体效益。
油水井措施的分类
增产措施
包括压裂、酸化、堵水等 ,目的是提高油井的产能 。
维护措施
包括清蜡、防砂、热洗等 ,目的是维护油水井的正 常生产和延长生产寿命。
管理措施
包括合理配产、间歇抽油 等,目的是优化生产管理 ,提高油田整体效益。
协同实施
在实施油水井措施和注水方案时 ,应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各项 措施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充分发
挥。
协同优化
应根据油水井措施和注水方案的 实际效果,及时进行优化调整, 提高油水井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
。
04
注水与油水井措施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油田的注水技术应用
总结词:成功应用
详细描述:某油田通过采用先进的注水技术,有效提高了采收率,降低了生产成 本,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油田开发技术]注水开发PPT课件
![[油田开发技术]注水开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8cbe16482fb4daa48d4b0e.png)
2019/11/16
23
2019/11/16
24
3)轴封装置
A 轴封的作用
为了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轴的四周而漏出,或者外界
空气漏入泵壳内。
B 轴封的分类
填料密封:主要由填料函壳、软填料和填料压盖组
轴封装置
成,普通离心泵采用这种密封。
机械密封:主要由装在泵轴上随之转动的动环和固 端面密封 定于泵壳上的静环组成,两个环形端面
2019/11/16
41
2)某一尺寸的叶轮外周经过切削而使D2变小,b2/D2变大 若切削使直径D2减小的幅度在20%以内,效率可视为不 变,并且切削前、后叶轮出口的截面积也可认为大致
相等, 此时有:
Q' D2' Q D2
H' (D2')2 H D2
N' (D2')3 N D2
---------切割定律
H gPagP1u21g2Hf01
2019/11/16
46
2、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
H S'P ap1/ g
——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 定义式
注意:HS’ 单位是压强的单位,通常以m液柱来表示。在
水泵的性能表里一般把它的单位写成m(实际上应为mH2O)
。将 H S'P ap1/ g代入 H gPagP1u21g2Hf01 得
7
2019/11/16
8Hale Waihona Puke 三、注水影响因素(二)与注水水质有关的因素
1、注入水与设备和管线的腐蚀产物,造成堵塞。
这主要是指铁的沉淀物。如:氢氧化铁及硫化亚铁FeS等。
2、注入水中微生物,除了自身堵塞作用外,其代谢产物也会 造成堵塞。
《注水工艺技术》课件
![《注水工艺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d027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1.png)
环境清洁
对注水区域进行清洁,清除杂物和油 污,保持环境整洁,防止对水质造成 污染。
安全防护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穿戴好个人防护 用品,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注水过程中的操作
01
02
03
04
开启设备
按照操作规程开启注水设备, 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注水控制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控制注水 量、注水速度和注水压力,确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注水工艺技术将朝着智能化、精细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以提 高油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02
注水工艺的基本原理
注水工艺的物理原理
注水工艺的物理原理主要包括 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原 理。
流体动力学原理在注水过程中 主要涉及水在储层中的流动规 律,包括层流和紊流等。
热力学原理在注水过程中主要 涉及温度、压力等对水分子间 相互作用的影响。
注水压力的监测与控制
注水压力监测
通过安装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注水压力变化,确保注水压力在 合理范围内。
注水压力控制
根据地层条件和油田开发要求,合理设置注水压力,防止因压力过高或过低对地 层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要定期对注水设备和管网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 运行。
06
注水工艺的案例分析
3
井下压力计
用于监测注水井的压力变化,为注水操作提供数 据支持。
注水泵的设备与工具
01
02
03
注水泵
用于提供高压水流,将水 注入地层。
润滑系统
为注水泵提供润滑,降低 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
流量计
用于监测注水泵的流量, 确保注水量的准确性。
注水管线的设备与工具
注水管线
采油工程PPT第一章.ppt
![采油工程PPT第一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60fc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c.png)
p wf
pr qL
JL
当 时 qb qL qomax
p wf
f w
pr
qL JL
0.1251
fw pb
81 80 qL qb qomax qb
1
当 时 qomax qL qLmax
概述
• 采油工程
为采出地下原油,采用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 称。采油工程在石油工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 主要任务
根据油田开发要求,科学地设计、控制和管理生 产井和注入井,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达到经济有 效地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合理开发油藏的目 的。
• 课程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工艺性强。
油井生产系统
qV
Jo pb 1.8
68.35(m3
/d)
q0max qb qV 115 .67(m3 / d )
(3) 计算pwf=15 MPa及7 MPa时产量 pwf=15>pb,位于直线段:
qo Jo pr pwf 28.39(m3 / d)
pwf=7<pb,位于曲线段:
qo
qb qV 1 0.2
qotest
qb
qv
1
0.2
pwftest pb
0.8
pwftest pb
2
qb Jo ( pr pb )
qv Jo pb 1.8
Jo
pr
qb
qotest
pb
1 0.2
pwftest
1.8
pb
0.8
pwftest pb
2
例1-3
已知: pr=18MPa,pb=13MPa pwftest=9MPa,qotest=80m3/d。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ppt课件(共68张PPT)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ppt课件(共6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8f013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b.png)
6、出砂影响的示功图
第 第三 四章章 术 示功语 图和 分析定 义
7、油井结蜡的示功图
第 第三 四章章 术 示功语 图和 分析定 义
8、稠油井的示功图
第 第三 四章章 术 示功语 图和 分析定 义
此类功力图比较圆滑,肥大。
9、泵卡的示功图
第 三章第四
章
术 语示功 和图分 定析 义
解决办法:检泵 解卡
第 三第 章四 章
术 语示 功 和定图 分 析 义
第 三第 章四
章
术 语示功 和图分 定析 义
第 三第 章四
章
术 语示功 和图分 定析 义
第 三章第四
章
术 语示功 和图分 定析 义
第 三第 章四
章
术 语示功 和图分 定析 义
第 第三 四章章
术 示功语 图和 分析定 义
第 三第 章四
章
术 语示功 和图分 定析 义
语 抽油和
4、当弹性变形完毕,活塞下行,行程快接近死点 时,固定凡尔关闭着,游动凡尔打开,此时活塞上 下连通,光杆上只承受抽油杆在油中的重量,油管
泵定
承受了全部液柱重量,光杆所受负荷不变,所以画 出DA线。(图4)
义
示功图分析的目的
第 三章第四
章
术 语示功 和图分 定析 义
第 第三 四章章
术 示功语 图和 分析定 义
双漏失示功图
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
第 如何选择合理工作参数:当抽油机已选定,并且设备能力足够大时,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应以获得最高的泵效为基本出发点来调整参数。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1. 表2 油田渗透率对机采井系统效率影响系数
三章 表2第、5二第四示螺章功杆图泵的井右定节上义能角、监的术测形语项状目是与比指较标尖要的求;
提高油田注采系统效率的方法 共26页PPT资料
![提高油田注采系统效率的方法 共26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b00ba10242a8956bece4f3.png)
石油石化行业的能耗指标偏高受到了批评。在油田生产中,注水 系统的能耗占到了40%左右,是主要的耗能大户。
1、国内外油田注水系统能耗水平
国内外油田注水系统效率统计表
年度 项目
国外 国内平均 国内先进 中石化 胜利平均
2000 注水泵效,% 80~85 72.1
78.09
74.45
系统效率,%
47.8
泵出口控制
泵出口控制 管道压降 注水井控制
占64.47%
1、国内外油田注水系统能耗水平
流程方面
国外油田基本遵循简化原则,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整体效率 。国内油田基本也能够做到这些。但问题在于,因为滚动开发、 投资限制等原因,后期调整跟不上,相当多的注水管网运行很不 经济。
设备方面
柱塞泵效率与国外差距不大,可达80%~85%,关键是可靠 性差,无故障运行周期较短。
2.2 注水泵节能技术
(1)注水泵撤级、车削叶轮技术
当离心泵平均泵压比注水干线需要压力高出2.0MPa以上时,撤级 改造是老油田离心泵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不足以撤级时,可采取车 削叶轮措施。
(2)注水泵型匹配组合技术
为减少离心泵偏离高效点运行或高压水回流造成的能量浪费,采取 大小排量或不同泵型的匹配组合,使注水站能力与站属注水井的注水 量相适应。
55
77.6
53.4
78
54
74.4
44.8
78
48
82.5
54.5
85
58
1、国内外油田注水系统能耗水平
胜利油田的注水系统效率在稳步提高,注水泵运行效率离国
外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注水系统效率比国内 先进水平低了4个多百分点,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还有很大 的挖潜空间,主要是在提高管网效率方面潜力很大。
1、国内外油田注水系统能耗水平
国内外油田注水系统效率统计表
年度 项目
国外 国内平均 国内先进 中石化 胜利平均
2000 注水泵效,% 80~85 72.1
78.09
74.45
系统效率,%
47.8
泵出口控制
泵出口控制 管道压降 注水井控制
占64.47%
1、国内外油田注水系统能耗水平
流程方面
国外油田基本遵循简化原则,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整体效率 。国内油田基本也能够做到这些。但问题在于,因为滚动开发、 投资限制等原因,后期调整跟不上,相当多的注水管网运行很不 经济。
设备方面
柱塞泵效率与国外差距不大,可达80%~85%,关键是可靠 性差,无故障运行周期较短。
2.2 注水泵节能技术
(1)注水泵撤级、车削叶轮技术
当离心泵平均泵压比注水干线需要压力高出2.0MPa以上时,撤级 改造是老油田离心泵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不足以撤级时,可采取车 削叶轮措施。
(2)注水泵型匹配组合技术
为减少离心泵偏离高效点运行或高压水回流造成的能量浪费,采取 大小排量或不同泵型的匹配组合,使注水站能力与站属注水井的注水 量相适应。
55
77.6
53.4
78
54
74.4
44.8
78
48
82.5
54.5
85
58
1、国内外油田注水系统能耗水平
胜利油田的注水系统效率在稳步提高,注水泵运行效率离国
外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注水系统效率比国内 先进水平低了4个多百分点,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还有很大 的挖潜空间,主要是在提高管网效率方面潜力很大。
【采油 精品】注水泵系统效率
![【采油 精品】注水泵系统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2e5172f233687e21af45a9d1.png)
H=p表/γ+p真/γ+(V2排-V2吸)/2g+H0
H——泵的有效压头,m; p表——泵出口的压力值,Pa; p真——泵进口的压力值,Pa; γ——液体的重度,N/m3; V排——排出管的液体流速,m/s; V吸——吸入管的液体流速,m/s; H0——泵吸入口与出口的高程差,m。
一、主要性能参数
四、提高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的途径
▪ 提高电机效率的措施 ▪提高泵效率的措施:
▪ 采用高效节能电机,
▪ 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对电机改造,减少定 子与转子的损耗。
▪ 电机功率要与泵的负 荷相匹配。
▪减少回流量。 ▪采用变频技术。 ▪减少盘根的漏失量。 ▪减少阀片的漏失量。
• 提高管网效率的措施
• 合理布置注水泵站,注水半径不宜过大。 • 合理选择注水设备;改善水质 • 减少泵管压差。 • 降低管网压力损失。对高压井可以进行局部增压。
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的高低受电机效率、泵效率、管网 效率三方面的影响。
1、电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电机额定效率是指在额定载荷下运行时的电机效率。而在 生产中受环境、运行载荷变化等因素影响,使之通常低于出厂 额定效率。 一是配备电机功率大于所需功率; 二是由于电机长期运转使传动部分产生磨损,加大机械损失; 三是供电系统电压、功率因数波动的影响均可降低电机运行效 率。
DH 2
W2 V2
二、油田注水效率
4、注水系统效率
注水系统效率是指注水系统电机效率、注水泵运行效率与注水管网平均 运行效率之积。
计算公式
η注=η1η2η3
式中:
η1-拖动注水泵的电动机平均运行效率(%); η2-注水泵平均运行效率(%); η3-注水管网平均运行效率(%)。
H——泵的有效压头,m; p表——泵出口的压力值,Pa; p真——泵进口的压力值,Pa; γ——液体的重度,N/m3; V排——排出管的液体流速,m/s; V吸——吸入管的液体流速,m/s; H0——泵吸入口与出口的高程差,m。
一、主要性能参数
四、提高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的途径
▪ 提高电机效率的措施 ▪提高泵效率的措施:
▪ 采用高效节能电机,
▪ 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对电机改造,减少定 子与转子的损耗。
▪ 电机功率要与泵的负 荷相匹配。
▪减少回流量。 ▪采用变频技术。 ▪减少盘根的漏失量。 ▪减少阀片的漏失量。
• 提高管网效率的措施
• 合理布置注水泵站,注水半径不宜过大。 • 合理选择注水设备;改善水质 • 减少泵管压差。 • 降低管网压力损失。对高压井可以进行局部增压。
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的高低受电机效率、泵效率、管网 效率三方面的影响。
1、电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电机额定效率是指在额定载荷下运行时的电机效率。而在 生产中受环境、运行载荷变化等因素影响,使之通常低于出厂 额定效率。 一是配备电机功率大于所需功率; 二是由于电机长期运转使传动部分产生磨损,加大机械损失; 三是供电系统电压、功率因数波动的影响均可降低电机运行效 率。
DH 2
W2 V2
二、油田注水效率
4、注水系统效率
注水系统效率是指注水系统电机效率、注水泵运行效率与注水管网平均 运行效率之积。
计算公式
η注=η1η2η3
式中:
η1-拖动注水泵的电动机平均运行效率(%); η2-注水泵平均运行效率(%); η3-注水管网平均运行效率(%)。
油田注水系统详解ppt课件
![油田注水系统详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17f4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6.png)
❖ 平均腐蚀率≤0.07mm/a;
❖ 游离二氧化碳含量≤10mg/L;
❖ 硫化物(二价硫)含量≤10mg/L;
❖ 含油量≤5mg/L。
.
19
4 水质监控
.
20
4.1 水质监测路线
❖ 注水系统水质监控,以观察水处理的实际效果。 ❖ 沿着水处理流程从水源开始,通过注水系统各个部位,
直到注水井井口。 ❖ 对选定的取样点定期取样分析,并取得有关数据。
.
16
3.1.4 各种水处理剂间的相互作用
❖ 事实上各种化学药剂的使用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必须有一 个系统的综合的考虑。
❖ 考虑各种药剂之间的配伍关系,不致使各种药剂之间产生相互 干扰,使药效相互抵消或降低,
❖ 希望各种药剂之间产生协同效应,发挥更大作用。
.
17
3.2 水处理工艺技术
❖ 精细过滤技术 ❖ 除氧技术 ❖ 杀菌技术 ❖ 全程防腐技术 ❖ 水质达标工艺技术
.
18
3.3 低渗透油田注入水水质标准
❖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颁布了低渗透油层注入水水质标准,主要指标如 下:
❖ 悬浮物含量≤1mg/L;
❖ 固体颗粒直径≤2μm;
❖ 腐生菌含量≤102个/L;
❖ 硫酸盐还原菌含量<102个/L;
❖ 膜滤系数≥20;
❖ 总含铁量<0.5mg/L;
❖ 溶解氧含量≤0.05mg/L;
当这些有害物质进入地层后,结垢物质、细菌、机械悬浮 物进入地层会造成孔隙堵塞;有机悬浮物和油滴进入地层,在 流动过程中会发生乳化现象,形成的乳化液能降低流体的渗流 能力,影响驱油效果。
.
10
3 水处理系统
.
11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第五章_注水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第五章_注水](https://img.taocdn.com/s3/m/8ac506232af90242a895e5df.png)
注 入 条 件 变 化
油层伤害表现在:
流速影响
温度变化影响 压力变化影响
不 溶 物 造 成 地 层 堵 塞
油层伤害表现在: 外来的机械杂质堵塞地层 注水系统中的腐蚀产物
各种环境下生长的细菌
油及其乳化物
注 水 水 质 的 基 本 要 求
控制悬浮固体浓度与粒径
控制腐蚀性介质(溶解氧、CO2、H2S)
CO2 H 2 O CO
2 3
2 HCO
2 3
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生成CaCO3沉淀。
Ca SO CO2 8H CaCO3 H 2 S 3H 2O
2
2 4
注入水与储层岩石矿物不配伍
油层伤害表现在:
矿化度敏感引起水敏物质的膨胀、分散与运移
PH值变化引起的微粒脱落、分散和沉淀 注入水与岩石沉淀
腐蚀产物主要是氢氧化铁和硫化亚铁。
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
氢氧化铁沉淀生成机理:
Fe2+氧化生成
Fe H 2O Fe(OH ) 2 O2 Fe(OH )3
铁菌的代谢作用产生
2
4 Fe( HCO3 ) 2 2 H 2O O2 4 Fe(OH )3 8CO2
水
质
主
水源及水处理 要 内 注 水 井 动 态
容
注
水
工
艺
第一节
水
质
注水中油层伤害原因及机理 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
水质的指标体系
注入水水质标准
注水中油层伤害原因及机理
注水中油层伤害的原因: 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 注入水与储层岩石矿物不配伍
注入条件变化
抽油机系统效率分析ppt课件
![抽油机系统效率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227df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59.png)
3 NP1-3X36 28.67 32.75 3.5 0.55 0.5 7.06 7.16 1.18 0.98 14.63 17.81 0
4 NP1-4X584 44 50 2.8 0.6 0.2 6.8 28.82 27.38 0.24 42.52 19.94 -4.98
5 NPC1-19 15 18 3.3 0.62 1.8 6.55 6.45 0 1 8.76 12.9 0
冲根程据、 抽冲油次机与系4系统统节效能N率测P1的试-4关考X系核34评价标准,3南0.堡7 作业区抽0油机的系统-0效.0率9 要高于0.或00等于1294. .57
0.00
37.6
抽油井系统效率计算公式
5 NP118-X8
77.6
230 229.98 1.99 10.32 19.32 33.65
表4 NP1-4X584调平衡前后对比
日产 液
日产 油
平衡 率
电流
系统效率
调平衡 前
23.1
7.2 130.1 71.10 3.61
调平衡 后 31.9 16.9 101.1 55.30 5.17
通过平衡调 整,日产液 量、日产油 量得到提高, 电机电流明 显降低,系 统效率有较 大的提高。
作业区抽油机系统效率现状
功率三角形
无功 功率
有功 功率
视在
φ
功率
P有功=P视在× cosφ
作业区抽油机系统效率现状
6月11日,油田节能监测中心对南堡作业区抽油机系统进行 节能监测,表5为监测记录的原始数据。根据抽油机系统节 能测试考核评价标准,南堡作业区抽油机的系统效率要高于 或等于19.05% 。根据测试的原始数据得出抽油机的系统效 率如表6: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井系统效率达不到标准。
【采油PPT课件】机械采油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采油PPT课件】机械采油的计算公式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0c21351a37f111f1855be9.png)
18
三:抽油机井悬点载荷计算
19
抽油机悬点的运动规律
b O a
A
B
l rD O’
抽油机四连杆机构简图:
游梁式 抽油机是以游梁支点和曲柄轴中心 的连线做固定杆,以曲柄、连杆和游梁后臂为三 个活动杆所构成的四连杆机构。
20
抽油机悬点的运动规律
若r/l=0及r/b=0,即认为曲柄半径r比连杆长度L和 游梁后臂b小的很多,以致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可以将此时 游梁和连杆的连接点B的 运动可以看做简谐运动。
n=(4× V理)/( 1440×πD2 ×S光杆) =( 4× 111.4) /( 1440×3.14 × 0.072 ×5) =4次/分
答:在现有的泵径和冲程组合下应选择4次每分钟的冲次才能满足预计产液量的需要。7
5)应用:
通过理论排量和抽油泵泵效公式不难看出:
V理= 1440×πD2/4×S光杆×n ×ρ混合液 (重量排量)
柱塞下行:由于上冲程末固定凡尔已关闭,柱
塞下行泵筒内液体受压缩,当泵内压力增高到大于
柱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凡尔被顶开,泵内液体
被转移入油管内。
这样,柱塞不断上下运动,吸入凡尔及排出凡尔
也不断交替关闭的打开,结果使油管内液面不断上
升,一直升到井口,排入出油管线。综上所述,深
井泵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柱塞上行时,固定凡尔
16
5)题库涉及的相关题型:
1:某注水井油层中部深度为1200米,关井72小时后测得 的井口压力为2.4MPa求地层静压?(注入水密度为1.05t /m3 ,重力加速度为 10m / s2)
解: P井口=2.4 MPa p液柱= ρgh=1.05*1000*10*1200 /106 =1.05*10*1200/103 = 12.6 MPa P静=P井口+P液柱=2.4 + 12.6 = 15.0 MPa
三:抽油机井悬点载荷计算
19
抽油机悬点的运动规律
b O a
A
B
l rD O’
抽油机四连杆机构简图:
游梁式 抽油机是以游梁支点和曲柄轴中心 的连线做固定杆,以曲柄、连杆和游梁后臂为三 个活动杆所构成的四连杆机构。
20
抽油机悬点的运动规律
若r/l=0及r/b=0,即认为曲柄半径r比连杆长度L和 游梁后臂b小的很多,以致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可以将此时 游梁和连杆的连接点B的 运动可以看做简谐运动。
n=(4× V理)/( 1440×πD2 ×S光杆) =( 4× 111.4) /( 1440×3.14 × 0.072 ×5) =4次/分
答:在现有的泵径和冲程组合下应选择4次每分钟的冲次才能满足预计产液量的需要。7
5)应用:
通过理论排量和抽油泵泵效公式不难看出:
V理= 1440×πD2/4×S光杆×n ×ρ混合液 (重量排量)
柱塞下行:由于上冲程末固定凡尔已关闭,柱
塞下行泵筒内液体受压缩,当泵内压力增高到大于
柱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凡尔被顶开,泵内液体
被转移入油管内。
这样,柱塞不断上下运动,吸入凡尔及排出凡尔
也不断交替关闭的打开,结果使油管内液面不断上
升,一直升到井口,排入出油管线。综上所述,深
井泵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柱塞上行时,固定凡尔
16
5)题库涉及的相关题型:
1:某注水井油层中部深度为1200米,关井72小时后测得 的井口压力为2.4MPa求地层静压?(注入水密度为1.05t /m3 ,重力加速度为 10m / s2)
解: P井口=2.4 MPa p液柱= ρgh=1.05*1000*10*1200 /106 =1.05*10*1200/103 = 12.6 MPa P静=P井口+P液柱=2.4 + 12.6 = 15.0 MPa
注水采油工程PPT课件
![注水采油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debcddb90d6c85ed3ac6b9.png)
第11页/共63页
第一节 水源及水处理
四、注入水处理技术 (一)常用水处理措施
1. 沉淀 主要是除去机械杂质(固体颗粒 )。在沉淀池(罐)内依靠重力沉淀。
迂回挡板:增加沉 降时间
聚 凝 剂:加速沉淀
常用硫酸铝
第12页/共63页
第一节 水源及水处理
2. 过滤
除去少量很细的悬浮物和细菌(除铁),过滤设备常用过滤池或过滤器。
过滤池
重力式滤池 压力式滤罐(常用)
重力无阀滤池是利用水力学原理,通过进出水的压差自动控制虹吸产生和破坏,实现自动运行的滤池
原水通过高位进水分配槽由进水管经挡板进入滤料层,过滤 后的水由连通渠进入水箱并从出水管排出净化水。当滤层截 留物多,阻力变大时,水由虹吸上升管上升,当水位达到虹 吸辅助管口时,水便从此管中急剧下落,并将虹吸管内的空 气抽走,使管内形成真空,虹吸上升管中水位继续上升。此 时虹吸下降管将水封井中的水也吸上至一定高度,当虹吸上 升管中水与虹吸下降管中上升的水相汇合时,虹吸即形成, 水流便冲出管口流入水封井排出,反冲洗即开始。因为虹吸 流量为进水流量的6倍,一旦虹吸形成,进水管来的水立即 被带入虹吸管,水箱中水也立即通过连通渠沿着过滤相反的 方向,自下而上地经过滤池,自动进行冲洗。冲洗水经虹吸 上升管流到水封井中排出。当水箱中水位降到虹吸破坏斗缘 口以下时,虹吸破坏管即将斗中水吸光,管口露出水面,空 气便大量由破坏管进入虹吸管,破坏虹吸,反冲洗即停止, 过滤又重新开始。\重力式无阀滤池-过滤过程.swf
第13页/共63页
滤池完全密封,水在一定压力下通过滤池。
压力式滤罐
石英砂、大理石屑、无烟煤屑、硅 藻土,悬浮杂志、聚凝物、细菌拦
阻在滤料层表面
过滤速度:指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滤池 通过的水量,m/h 。 慢速滤池:滤速为0.1~0.3m/h。 快速滤池:滤速在15m/h 以上。
第一节 水源及水处理
四、注入水处理技术 (一)常用水处理措施
1. 沉淀 主要是除去机械杂质(固体颗粒 )。在沉淀池(罐)内依靠重力沉淀。
迂回挡板:增加沉 降时间
聚 凝 剂:加速沉淀
常用硫酸铝
第12页/共63页
第一节 水源及水处理
2. 过滤
除去少量很细的悬浮物和细菌(除铁),过滤设备常用过滤池或过滤器。
过滤池
重力式滤池 压力式滤罐(常用)
重力无阀滤池是利用水力学原理,通过进出水的压差自动控制虹吸产生和破坏,实现自动运行的滤池
原水通过高位进水分配槽由进水管经挡板进入滤料层,过滤 后的水由连通渠进入水箱并从出水管排出净化水。当滤层截 留物多,阻力变大时,水由虹吸上升管上升,当水位达到虹 吸辅助管口时,水便从此管中急剧下落,并将虹吸管内的空 气抽走,使管内形成真空,虹吸上升管中水位继续上升。此 时虹吸下降管将水封井中的水也吸上至一定高度,当虹吸上 升管中水与虹吸下降管中上升的水相汇合时,虹吸即形成, 水流便冲出管口流入水封井排出,反冲洗即开始。因为虹吸 流量为进水流量的6倍,一旦虹吸形成,进水管来的水立即 被带入虹吸管,水箱中水也立即通过连通渠沿着过滤相反的 方向,自下而上地经过滤池,自动进行冲洗。冲洗水经虹吸 上升管流到水封井中排出。当水箱中水位降到虹吸破坏斗缘 口以下时,虹吸破坏管即将斗中水吸光,管口露出水面,空 气便大量由破坏管进入虹吸管,破坏虹吸,反冲洗即停止, 过滤又重新开始。\重力式无阀滤池-过滤过程.swf
第13页/共63页
滤池完全密封,水在一定压力下通过滤池。
压力式滤罐
石英砂、大理石屑、无烟煤屑、硅 藻土,悬浮杂志、聚凝物、细菌拦
阻在滤料层表面
过滤速度:指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滤池 通过的水量,m/h 。 慢速滤池:滤速为0.1~0.3m/h。 快速滤池:滤速在15m/h 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容积损失:由于一部分高压液体会从活塞与缸套 间的间隙等泄 漏,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
3、水力损失:液体在流动时要克服沿程和局部阻力,造 成一定的损失。
3、管网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管网效率是管网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其高低体
现了注水泵出口到注水井口之间管线的压力损失的大小。
n
p4i qvji 100% p2i qvpi
公式说明
注水合格层段数
×100% 分注总层段数-计划停注层段数
①分层段的注水量不超过层配注量的±20%的层段为合格层段。
②分注井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调配注,月内调配注的井,以生产时间较 长的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如果两种工作制度生产时间差不多,以最 后一次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
二、油田注水效率
3、注水系统单耗
三、影响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的原因分析
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的高低受电机效率、泵效率、管网 效率三方面的影响。
1、电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电机额定效率是指在额定载荷下运行时的电机效率。而在 生产中受环境、运行载荷变化等因素影响,使之通常低于出厂 额定效率。 一是配备电机功率大于所需功率; 二是由于电机长期运转使传动部分产生磨损,加大机械损失; 三是供电系统电压、功率因数波动的影响均可降低电机运行效 率。
2、泵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新生产的注水泵(柱塞泵)出厂泵效率 ≥85%。注水泵效率主要受皮带传动损失,机械 磨损,凡尔损失等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泵实 际运行效率与额定效率相比变化不大。
泵内的能量损失:
1、机械损失:指泵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机械摩擦而 损失的能量。
损失部位:轴承、轴封、十字头等的摩擦损失。
注水系统单耗是指每向地层注入一方水的耗电量。
计算公式
注水耗电量
注水单耗(kW·h/m3)=
×100%
该部分用电注入的总水量
DH 2
W2 V2
二、油田注水效率
4、注水系统效率
注水系统效率是指注水系统电机效率、注水泵运行效率与注水管网平均运行效率之积。
计算公式
η注=η1η2η3
式中:
η1-拖动注水泵的电动机平均运行效率(%); η2-注水泵平均运行效率(%); η3-注水管网平均运行效率(%)。
②注入水在高压运移过程中,存在管线摩阻、闸阀节 流、弯头损失等管网压力损失。其中配水间的损失最大。
一是注水井注水压力差异大。注水压力较低的井必须 依靠调节阀控制注水压力和注水量,造成配水间调整阀的 压力损失,导致注水管网效率下降。
二是管线存在着结垢、腐蚀现象,增大了注入水的流 动阻力,沿程损失随之加大,泵压力上升,导致系统效率 降低。
②月内调配注的井,以生产时间较长的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如 果两种工作制度生产时间差不多,以最后一次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
二、油田注水效率
2、分层配注合格率
分层配注合格率是指分层注水井注入水量与地质配注相比较,注入地层 水量达到地质配注要求的层段数与油田分注井实际注水总层段数之比。
计算公式
层段配注合格率(%)=
η=N/N轴×100%
式中: N——泵的有效功率,kW; N轴——泵的轴功率,kW ; Η——泵的效率,% 。
一、主要性能参数
也可以用温差法来计算泵的效率
P
P 4.1868
t
ts
100
%
其中Δts为等熵温升修正值
1卡/秒(cal/s)=4.1868瓦(W)
管网效率的计算
n
p4i qvji 100% p2i qvpi
H=p表/γ+p真/γ+(V2排-V2吸)/2g+H0
H——泵的有效压头,m; p表——泵出口的压力值,Pa; p真——泵进口的压力值,Pa; γ——液体的重度,N/m3; V排——排出管的液体流速,m/s; V吸——吸入管的液体流速,m/s; H0——泵吸入口与出口的高程差,m。
一、主要性能参数
部增压。
一、主要性能参数
⑵ 瞬时流量 瞬时流量就是指泵在某一瞬时(或曲轴转到某一角度时) 所排出的液体数量。以Q瞬时表示。 ⑶ 实际平均流量 往复泵实际排出液体的体积要比理论上计算的体积小。 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泵所排出的真实液体量称为实际流量。 故计算时应再乘上流量系数λ(一般为0.85-0.95)
Q理平=m×F×S×n/60 × λ
一、主要性能参数
流量的测定:一般用容积法,即用标准容 器来测量流量,现场采用经过标定的储水 罐作为标准容器。方法如下:
在注水泵工况稳定时,计算水罐的液位并 开始计时,经过一定时间后,终止计时并 再次计量水罐的液位。最后算出平均每小 时的流量。
一、主要性能参数
2、泵的有效压头
单位重量的液体通过柱塞后获得的能量称为压头或扬程。它表示柱塞 泵的扬水高度,用H表示,单位是米(m)。柱塞泵的有效压头可表示为:
四、提高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的途径
▪ 提高电机效率的措施 ▪提高泵效率的措施:
▪ 采用高效节能电机,
▪ 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对电机改造,减少定 子与转子的损耗。
▪ 电机功率要与泵的负 荷相匹配。
▪减少回流量。 ▪采用变频技术。 ▪减少盘根的漏失量。 ▪减少阀片的漏失量。
提高管网效率的措施
合理布置注水泵站,注水半径不宜过大。 合理选择注水设备;改善水质 减少泵管压差。 降低管网压力损失。对高压井可以进行局
管网效率ηn随注水井的注水压力p4i、注水量qvji、注水泵 排量qvpi及压力p2i的变化而改变。
二、油田注水效率
1、配注合格率
配注合格率是指注入水量与地质配注相比较,注入地层水量合格井数与 注水井开井总井数之比。
计算公式
配注合格率(%)=
公式说明
注水井配注合格井数 ×100%
笼统注水井开井数
①单井月平均注水量不超过配注量的5%,不低于配注量的10%的注 水井算合格井。
N=ρ×H×Q/1000
式中:N——泵的有效功率,kW; ρ——液体密度,kg/m3; H——扬程,m; Q——液体流量,m3/s。
一、主要性能参数
或采用
N有
P Q 3.67
流量的单位是m3/h
轴功率的测定;
N轴 3 I V cos 电
其中η电一般为0.7—0.9
一、主要性能参数
3、功率和效率 泵的输入功率为轴功率N轴,由于泵在工作时,泵内存在各种损失, 轴功率与有效功率之差为泵内损失功率,损失功率的大小用泵的效 率衡量。因此泵的效率η等于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之比,其表达式 为:
管网效率ηn随注水井的注水压力p4i、注水量qvji、注水泵
排量qvpi及压力p2i的变化而改变。
通过对注水系统运行情况分析表明,在管网效率中存在着 多种能量损失。
①经泵提升的水量不能全部用于有效注水 注水系统的注水泵为柱塞泵,当柱塞确定后其排量不会改 变。在注水开发中,注水井配注量是动态变化量。为完成配注, 通常利用泵打回流的方式进行控制,造成一定能量损失。
扬程的测定:
现场一般采用压力折算来进行。方法如下:
在泵的进出口分别安装真空压力表和一般压 力表。在压力稳定的工况下,读出压力值,
然后折算成扬程。
简便公式 为
H Pa pb
g
一、主要性能参数
3、功率和效率
功率: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泵的有效功率N;泵的有效功率 表示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出去的液体从泵中获得的有效能力。
注水泵系统效率
一、主要性能参数
1、柱塞泵流量
柱塞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有效压头、有效功率、轴功率、 效率等
1、理论排量 所谓理论排量就是指泵单位时间内不考虑漏失、吸入不良等因素影 响而排出的体积量,理论排量又分为理论平均排量和理论顺时排量两种。 ⑴ 理论平均排量 Q理平=m×F×S×n/60 式中:Q理平——理论平均排量,m3/s; m ——多缸泵的缸数;F— —泵活塞的截面积,m2 ;S——活塞冲程,m;n——冲数,次/min 。
3、水力损失:液体在流动时要克服沿程和局部阻力,造 成一定的损失。
3、管网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管网效率是管网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其高低体
现了注水泵出口到注水井口之间管线的压力损失的大小。
n
p4i qvji 100% p2i qvpi
公式说明
注水合格层段数
×100% 分注总层段数-计划停注层段数
①分层段的注水量不超过层配注量的±20%的层段为合格层段。
②分注井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调配注,月内调配注的井,以生产时间较 长的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如果两种工作制度生产时间差不多,以最 后一次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
二、油田注水效率
3、注水系统单耗
三、影响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的原因分析
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的高低受电机效率、泵效率、管网 效率三方面的影响。
1、电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电机额定效率是指在额定载荷下运行时的电机效率。而在 生产中受环境、运行载荷变化等因素影响,使之通常低于出厂 额定效率。 一是配备电机功率大于所需功率; 二是由于电机长期运转使传动部分产生磨损,加大机械损失; 三是供电系统电压、功率因数波动的影响均可降低电机运行效 率。
2、泵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新生产的注水泵(柱塞泵)出厂泵效率 ≥85%。注水泵效率主要受皮带传动损失,机械 磨损,凡尔损失等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泵实 际运行效率与额定效率相比变化不大。
泵内的能量损失:
1、机械损失:指泵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机械摩擦而 损失的能量。
损失部位:轴承、轴封、十字头等的摩擦损失。
注水系统单耗是指每向地层注入一方水的耗电量。
计算公式
注水耗电量
注水单耗(kW·h/m3)=
×100%
该部分用电注入的总水量
DH 2
W2 V2
二、油田注水效率
4、注水系统效率
注水系统效率是指注水系统电机效率、注水泵运行效率与注水管网平均运行效率之积。
计算公式
η注=η1η2η3
式中:
η1-拖动注水泵的电动机平均运行效率(%); η2-注水泵平均运行效率(%); η3-注水管网平均运行效率(%)。
②注入水在高压运移过程中,存在管线摩阻、闸阀节 流、弯头损失等管网压力损失。其中配水间的损失最大。
一是注水井注水压力差异大。注水压力较低的井必须 依靠调节阀控制注水压力和注水量,造成配水间调整阀的 压力损失,导致注水管网效率下降。
二是管线存在着结垢、腐蚀现象,增大了注入水的流 动阻力,沿程损失随之加大,泵压力上升,导致系统效率 降低。
②月内调配注的井,以生产时间较长的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如 果两种工作制度生产时间差不多,以最后一次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
二、油田注水效率
2、分层配注合格率
分层配注合格率是指分层注水井注入水量与地质配注相比较,注入地层 水量达到地质配注要求的层段数与油田分注井实际注水总层段数之比。
计算公式
层段配注合格率(%)=
η=N/N轴×100%
式中: N——泵的有效功率,kW; N轴——泵的轴功率,kW ; Η——泵的效率,% 。
一、主要性能参数
也可以用温差法来计算泵的效率
P
P 4.1868
t
ts
100
%
其中Δts为等熵温升修正值
1卡/秒(cal/s)=4.1868瓦(W)
管网效率的计算
n
p4i qvji 100% p2i qvpi
H=p表/γ+p真/γ+(V2排-V2吸)/2g+H0
H——泵的有效压头,m; p表——泵出口的压力值,Pa; p真——泵进口的压力值,Pa; γ——液体的重度,N/m3; V排——排出管的液体流速,m/s; V吸——吸入管的液体流速,m/s; H0——泵吸入口与出口的高程差,m。
一、主要性能参数
部增压。
一、主要性能参数
⑵ 瞬时流量 瞬时流量就是指泵在某一瞬时(或曲轴转到某一角度时) 所排出的液体数量。以Q瞬时表示。 ⑶ 实际平均流量 往复泵实际排出液体的体积要比理论上计算的体积小。 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泵所排出的真实液体量称为实际流量。 故计算时应再乘上流量系数λ(一般为0.85-0.95)
Q理平=m×F×S×n/60 × λ
一、主要性能参数
流量的测定:一般用容积法,即用标准容 器来测量流量,现场采用经过标定的储水 罐作为标准容器。方法如下:
在注水泵工况稳定时,计算水罐的液位并 开始计时,经过一定时间后,终止计时并 再次计量水罐的液位。最后算出平均每小 时的流量。
一、主要性能参数
2、泵的有效压头
单位重量的液体通过柱塞后获得的能量称为压头或扬程。它表示柱塞 泵的扬水高度,用H表示,单位是米(m)。柱塞泵的有效压头可表示为:
四、提高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的途径
▪ 提高电机效率的措施 ▪提高泵效率的措施:
▪ 采用高效节能电机,
▪ 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对电机改造,减少定 子与转子的损耗。
▪ 电机功率要与泵的负 荷相匹配。
▪减少回流量。 ▪采用变频技术。 ▪减少盘根的漏失量。 ▪减少阀片的漏失量。
提高管网效率的措施
合理布置注水泵站,注水半径不宜过大。 合理选择注水设备;改善水质 减少泵管压差。 降低管网压力损失。对高压井可以进行局
管网效率ηn随注水井的注水压力p4i、注水量qvji、注水泵 排量qvpi及压力p2i的变化而改变。
二、油田注水效率
1、配注合格率
配注合格率是指注入水量与地质配注相比较,注入地层水量合格井数与 注水井开井总井数之比。
计算公式
配注合格率(%)=
公式说明
注水井配注合格井数 ×100%
笼统注水井开井数
①单井月平均注水量不超过配注量的5%,不低于配注量的10%的注 水井算合格井。
N=ρ×H×Q/1000
式中:N——泵的有效功率,kW; ρ——液体密度,kg/m3; H——扬程,m; Q——液体流量,m3/s。
一、主要性能参数
或采用
N有
P Q 3.67
流量的单位是m3/h
轴功率的测定;
N轴 3 I V cos 电
其中η电一般为0.7—0.9
一、主要性能参数
3、功率和效率 泵的输入功率为轴功率N轴,由于泵在工作时,泵内存在各种损失, 轴功率与有效功率之差为泵内损失功率,损失功率的大小用泵的效 率衡量。因此泵的效率η等于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之比,其表达式 为:
管网效率ηn随注水井的注水压力p4i、注水量qvji、注水泵
排量qvpi及压力p2i的变化而改变。
通过对注水系统运行情况分析表明,在管网效率中存在着 多种能量损失。
①经泵提升的水量不能全部用于有效注水 注水系统的注水泵为柱塞泵,当柱塞确定后其排量不会改 变。在注水开发中,注水井配注量是动态变化量。为完成配注, 通常利用泵打回流的方式进行控制,造成一定能量损失。
扬程的测定:
现场一般采用压力折算来进行。方法如下:
在泵的进出口分别安装真空压力表和一般压 力表。在压力稳定的工况下,读出压力值,
然后折算成扬程。
简便公式 为
H Pa pb
g
一、主要性能参数
3、功率和效率
功率: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泵的有效功率N;泵的有效功率 表示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出去的液体从泵中获得的有效能力。
注水泵系统效率
一、主要性能参数
1、柱塞泵流量
柱塞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有效压头、有效功率、轴功率、 效率等
1、理论排量 所谓理论排量就是指泵单位时间内不考虑漏失、吸入不良等因素影 响而排出的体积量,理论排量又分为理论平均排量和理论顺时排量两种。 ⑴ 理论平均排量 Q理平=m×F×S×n/60 式中:Q理平——理论平均排量,m3/s; m ——多缸泵的缸数;F— —泵活塞的截面积,m2 ;S——活塞冲程,m;n——冲数,次/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