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使用(二)》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波器使用 (二)》教案

实验方式:讲解与演示相结合(45分钟),学生实验(150-180分钟)

实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SS-7802示波器的功能及操作方法,了解用示波器分析双通道信号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用示波器测量RC 电路相位差、用李萨如图形测量信号频率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SS-7802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电容箱、电阻箱、导线。

讲解及演示主要内容:

1.测量两同频率正弦波信号相位差ϕ的原理与方法(20分钟) A .相位差ϕ的产生与理论值计算

在图1所示的RC 电路中,信号源的电压U 、电容上的电压U C 与电阻上的电压U R 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2所示,U 落后于U R 的相位角ϕ由下式得到:

11

2arctg

arctg RC fRC

ϕωπ=-=- 在实验上,相位角ϕ可以采用双踪示波器技术或李萨如图形方法来测量。

C

R

CH 2(U R )

CH 1(U)

E

~U

C

R

图1、RC 电路图 图2、RC 电路的相位关系

B .相位差ϕ的实验测量

本实验采用双踪示波器技术来测量RC 电路中两同频率正弦波信号的相位差ϕ。根据图1连接实验线路,U 和U R 分别连接到示波器的CH1和CH2通道,函数信号发生器选择正弦波输出,调节“偏转因数”、“厘米扫描时间”使波形幅度、宽度适中,旋转“触发电平”使触发同步,根据测时间间隔的实验方法测量两信号的时间差Δt ,如图3所示。

图3、具有相位差的两正弦波信号

C .实验相位差ϕ的计算:

2()360(t t

T T

ϕπ

∆∆==实验弧度度)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2.用李萨如图形测频率的原理与方法(15分钟) A .李萨如图形的形成原理

当两个相互垂直、频率不同的简谐信号合成时,合振动的轨迹与分振动的频率、初相位有关。当两个分振动的频率成简单整数比时,将合成稳定的封闭轨道,称为李萨如图形,如图4所示。由于李萨如图形与分振动的频率比有关,因此通过李萨如图形和已知频率的信号,可以精确地测定未知信号的频率。

图4、不同频率、不同相位差的李萨如图形

B .用李萨如图形测频率的方法

按照图5连接实验线路,将已知频率的正弦波信号f y (50Hz)送入CH2通道,被测正弦波信号 f x (函数信号发生器)送入CH1通道,当两信号的频率为整数倍时,屏幕上出现稳定的李萨如图形。

E y

(S1)

E

x

~~CH 2

CH 1

图5、观察李萨如图形电路图

C .被测正弦波信号频率的计算:

y x y

x

N f f N =

其中N x 、N y 分别为图形与水平直线、垂直直线的切点。

如果两个信号的频率比不是整数比时,图形不稳定。当接近整数比时,可以观察到转动的图形。李萨如图形的形状还随两个信号的幅值以及位相不同而变化。

3.实验内容介绍与其他仪器使用讲解(10分钟) A .测量两个同频率正弦信号的位相差

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测量两信号的时间差Δt ,根据相位差ϕ的理论值和实验值的计算方法计算相位差。

其中:

11

2

arctg arctg

RC fRC ϕ

ωπ

=-=-

理论

2()360(

t t

T T

ϕπ∆∆

==

实验

弧度度)

注意:R、C读数的有效数字,R精度0.1%,C精度0.5%。

B.用李萨如图形测频率

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f x信号源,输入CH1端,用信号源S1提供f y信号,输入CH2端,根据给定的信号f x调出李萨如图形,获得李萨如图形与水平、垂直切线的切点数目,计算f x频率,绘出李萨如图形。

C.介绍函数信号发生器、电容箱、电阻箱的调节使用方法。

4.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A.测量两个同频率正弦信号的位相差时,注意水平基线的调节与同相位点的确定。

B.观察李萨如图形时,注意屏幕水平显示的扫描模式与X-Y模式的切换。

思考题

1. 测量两个同频率正弦信号的位相差时,若屏幕上两个正弦信号无位相差,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 采用李萨如图形测量信号频率时,屏幕上图形不稳定,可能是何原因所致?

参考资料

1、方建兴,江美福,朱天淳,《物理实验》(第二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2、方建兴,江美福,魏品良,《物理实验》,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3、吕斯骅,段家忯,《基础物理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熊永红,任忠明,张炯,皮厚礼,《大学物理实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5、过祥龙、董慎行、晏世雷,《基础物理学》(上册),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