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法律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归纳(2020新审)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课同住地球村1.当今世界的特征(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2.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1)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影响:①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优势互补)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4.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5.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有的积极态度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6.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7.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误解与冲突的原因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8.化解冲突的手段(1)从个人层面: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2)从国家层面: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道德与法治是初中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
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能够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得分。
下面是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的知识点汇总。
一、道德知识点:1.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人们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称,是人们行为的价值导向。
2.什么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
3.什么是社会道德?社会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彼此之间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等。
4.什么是个人道德?个人道德是人们在个体生活中遵守的道德规范,包括自律、奉献、勇敢等。
5.什么是美德?美德是指具有积极正面品质的道德特征,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勤劳等。
6.什么是恶习?恶习是指一种消极的个人行为习惯,如懒散、贪婪、自私等。
7.什么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对人类生活与发展的本质、价值以及人们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进行研究的学科。
8.什么是法律道德?法律道德是指人们遵守法律法规的道德要求,包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等。
9.什么是公德?公德是指人们在公共场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包括排队、不乱扔垃圾、尊老爱幼等。
10.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在特定职业领域中遵守的道德要求,如医生要有敬业精神,教师要有爱心等。
11.什么是家庭道德?家庭道德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包括孝敬父母、和睦相处等。
12.什么是学校道德?学校道德是指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包括文明礼貌、守时守纪等。
13.什么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的情感体验,包括对正义的热爱、对恶行的愤慨等。
14.什么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是非优劣进行判断的能力,包括辨别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
15.什么是道德判断?道德判断是指根据道德准则对事物或行为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
二、法治知识点:1.什么是法治?法治是指国家政权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必须按照法律进行组织、管理和规范,保障全体公民平等自由的一种政治方式。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的概况(1)宪法作用: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四个方面)(2)宪法的核心价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3)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3、人权概况(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3)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③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考点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京津冀协素材推荐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等、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一、(一)中国共产党担当的历史使命(P3注:此处为统编教材相应册次页码)(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P8)(三)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P12)(一)中国共产党担当的历史使命(P3注:此处为统编教材相应册次页码)(1)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4)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P8)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三)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P12)2、共产党怎样带领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站起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富起来;改革开放,强起来。
二、(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的作用(P3~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二)改革开放的地位(P5)(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的人成就(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6~8)(2018.9)(四)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原因) (补充到P5下)(五)我国应该怎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坚持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应该怎么做?)[2018.10③;2017.30(3);2015.30(2)] (补充到P5下)(六)正确认识我国推行的改革(P9)(七)坚持改革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9~11)(一)改革开放的作用(P3~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1.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0中考政治知识点全收录
2020中考政治知识点全收录政治制度- 中国的领导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港澳台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政治经济- 中国的基本理论- 中国的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中国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关系- 中国的党的建设制度- 中国的组织制度- 中国的纪律检查制度- 中国的执政方式和治理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进性- 中国的党史- 中国的党的建设历程- 中国共产斗争- 中国共产事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启示政治法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环境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政府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人权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公正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平安建设政治外交- 中国的外交理论- 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中国的对外工作基本经验- 中国的对外工作基本原则- 中国的对外工作基本任务- 中国的对外工作基本要求- 中国的对外工作基本方法- 中国的对外工作基本作风- 中国的对外工作基本作风建设- 中国的对外工作基本制度- 中国的对外工作基本机制- 中国的对外工作基本措施- 中国的对外工作基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方针和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作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作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措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保障政治安全- 国家安全观-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要求-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方针-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任务-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措施-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 国家安全法- 国家安全重要法律法规- 国家安全工作机构- 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 国家安全教育总结以上是2020中考政治知识点的全面收录,内容包括政治制度、政治经济、政治文化、政治法律、政治外交和政治安全等方面的核心知识。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多。
下面是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一、国家和法律1.国家的概念和特征2.国家的组成和职能3.共和制和多党制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6.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7.法律的概念和特征9.法律的衡量标准和效力10.法律的保护对象和适用范围11.法律的生效和适用12.法律的事实和适用条件13.法律的权威和司法权力二、宪法和法律知识15.宪法的制定和修改16.宪法的职能和作用17.宪法的实施和保障18.宪法的权威和地位19.法律的内容和构成20.法律的种类和体系21.法律的地位和适用22.法律的法律效力三、法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3.法治的概念和特征24.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25.法治与行政指挥关系26.法治与行政效能关系27.法治与社会稳定的关系28.法治与公平正义的关系29.法治与自由权利的关系30.法治与廉洁从政的关系31.法治与治理能力的关系32.法治与社会文明的关系34.法治与维护人民利益的关系四、国家机关和国家行政管理35.国家权力机关和职能36.议会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7.行政机关和职能38.司法机关和职能39.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权40.地方政府和职能41.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和职能42.监察机关和职能43.审计机关和职能44.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和法定权力五、法律服务和调解45.法律援助和免费法律服务47.法律服务的特点和职能48.法律服务的适用范围49.法律调解和法律援助50.法律调解和法律服务的义务和权利51.法律调解和法律服务的程序和条件52.法律调解和法律服务的效果和法律效力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3.公民的基本权利54.公民的基本义务55.公民的人格权利和民生权益56.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参政权利57.公民的社会权益和文化权益58.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经济权益59.公民的权利保护制度和机构60.公民的基本义务和法律义务61.公民的道德和法律责任62.公民责任的实现和履行途径63.公民道德的法律意义和法律约束七、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64.法律意识的内涵和构成65.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66.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67.法律意识的法治观念68.法治观念的培养和提高69.法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70.法治观念的价值和意义71.法治观念的实践和行动72.法治观念的社会化和法治化八、合理证据和证人证言73.合理证据的概念和特征74.合理证据的规则和标准75.合理证据的收集和使用76.合理证据的评价和认定77.证人证言的特点和效力79.证人证言的使役和审查80.证人证言的采信和质证81.证人证言的推定和排除九、法律责任和法律规制82.法律责任的基本观念和构成83.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形式84.过失和故意的区别和标准85.违法犯罪和违法行为的界限通过对这85个必背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对《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关键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中考考试中获得良好的成绩。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梳理--八下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部编版)
【笔记清单】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单元核心笔记梳理(部编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2.政治权利:含义: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条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②年满十八周岁③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基础性政治权利)4.监督权:谁监督、监督谁: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何行使:①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②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注意事项)5.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形式?(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④通过网络举报的方式监督。
6.人身自由: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内容:选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权;通信自由通信秘密。
地位、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7.人格尊严权:法律规定: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中考道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道法必考知识点归纳中考道法,即道德与法治,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道德修养,还涉及到法律常识的普及。
以下是中考道法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道德修养1. 诚信:诚实守信是个人品德的基石,包括诚实做人、诚实做事、诚实学习等。
2. 尊重: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和劳动成果。
3. 责任:个人对社会、家庭、学校的责任,以及对自己行为后果的承担。
4. 公平:在社会交往中,公平对待他人,不偏不倚。
5. 合作: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二、法律常识1. 宪法: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民法: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如财产权、人身权等。
3. 刑法: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犯罪类型。
4. 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相关法律条款。
5. 交通安全法:了解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三、社会公德1. 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2. 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3. 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传播正能量。
四、道德与法治的结合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2. 法治社会:了解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公民权利与义务: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何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知识点归纳,我们可以看出中考道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将道德与法治相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懂法律、负责任的公民。
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必备知识点汇总
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必备知识点汇总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
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精彩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出去,赠人玫瑰手染余香。
一.国策、战略、理念(3个考点)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3个考点)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7个考点)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根本、基础等(35个考点)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部编版必备核心知识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部编版必备核心知识点一、道德伦理篇: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的权威规范。
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但并不完全一致,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2.社会公德:包括礼貌待人、守时、守信等行为规范,通过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可以增进社会和谐。
3.家庭美德: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尊重,如孝顺父母、关心亲人等。
4.环境道德:提倡爱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等。
5.学习道德: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坚持诚实守信。
6.社会道德:强调公平正义,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反对不正当竞争和欺压弱小。
7.个人道德:讲究自我修养,要有好品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法律法规篇:1.法律的特点: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持续性以及约束性等特点。
2.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法律是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行为的法律文书。
3.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组织等权利,同时也有遵守法律、保护环境等义务。
4.犯罪与刑罚:犯罪是违法行为,刑罚是法律对犯罪行为的处罚。
5.婚姻家庭和继承权:婚姻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继承权是公民的合法权利。
6.财产权与合同权:公民有财产权利,合同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买卖、租赁等交易的自由。
7.人身权利与人格权利:人身权利是人的生存、发展和尊严等基本权利,人格权利是指个人享有的人格自由和形象权利。
8.劳动权与合法权益: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用人单位应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9.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信仰宗教、选择信仰、表达信仰的自由。
三、综合知识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发展战略和重大任务。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套国家基本价值观。
5.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发展目标。
2020年春季学期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节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 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5.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
四:人权的主体是什么?答: 人权的主体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既保护个人又保护群体。
五:人权的内容是什么?答: 人权的内容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六: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答: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的监督,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第二节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1)宪法规定各级机关的产生①人大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人民与人大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的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3)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易错点归纳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易错点归纳中考道德与法治包含了太多须记忆的知识点,同时,其中往往潜藏着超多的“陷阱”!如何才能机智地躲过所有的“陷阱”,冲击中考高分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易错点归纳,让你轻松躲过所有“陷阱”,不再与高分擦肩而过!一、“基本”类1.人的基本情形有四种:喜怒哀惧。
2.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
3.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4.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二、“基础”、“基石”类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民主平等。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
6.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三、“根本”类1.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2.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知识点归纳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5课《做守法的公(2)要求: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5.2 预防犯罪1、刑法的内容、作用:(1)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作用: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1)含义: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犯罪的后果:刑罚4、刑罚的含义、种类:含义: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种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5、犯罪的危害: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6、如何加强自我防范?(1)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自觉遵纪守法。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5.3 善用法律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么做?要积极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提供法律服务和救助的机构有哪些?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法律援助中心。
3、寻求法律的救济途径有哪些?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的含义、地位、类型:(1)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途径: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行使诉讼。
5、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必要性: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0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开放互动的世界1.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①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②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③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2.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3.现代交通、通讯、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
4.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既受全球经济影响,也影响着全球经济。
5.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6.商品生产全球化的表现及意义(影响)?(1)表现:在全球化时代,商品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可以在不同的国家进行。
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生产过程,共同完成商品生产。
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2)意义(影响):积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②有利于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③经济全球化也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的不断加深。
④全球化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会。
消极影响: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7.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如何做?①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8.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或体现是什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9.文化多样性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10.怎样面对文化的多样性?①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务,有时会导致误解与冲突。
2020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专题8生态建设美丽中国
第3页
第二篇 攻专题 ·能力提升
中考复习与训练道德与法治 ·配人教
(2)做法:①国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循环、低碳 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遵循自然规律。②企业:遵守国家相关环保法规,依法 规范自身行为;加快科技创新,开发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提 高资源利用率。③个人: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知识;落实环保行动,从 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参加义务植树、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等。
第 11 页
第二篇 攻专题 ·能力提升
中考复习与训练道德与法治 ·配人教
4.为如何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你的建议。 (1)重视环保教育,增强公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2)加强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3)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立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4)加大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 (5)建立垃圾分类奖惩机制等。
第 16 页
第二篇 攻专题 ·能力提升
中考复习与训练道德与法治 ·配人教
知识链接
1.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2)我国坚持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3)我国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清洁美丽的 世界。 (4)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 局,还自然宁静、和谐、美丽。
第 18 页
第二篇 攻专题 ·能力提升
中考复习与训练道德与法治 ·配人教
3.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有利于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4)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等。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分类整理
道德与法治是中考重要考点之一,下面是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的分类整理:一、常识知识类:1.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2.法律的渊源: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3.国家法律的形式:宪法、立法、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军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4.法律权益的保障方式:法治、德治、行政治理、社会调节、自我保护5.全球治理:国际法和国际组织6.法律适用的原则:平等原则、合理预测原则、公平原则和订约自由原则7.法律实施的途径:立法、行政法规制定、司法审判、行政执法、公民遵守二、基本权利与义务:1.劳动权利:平等就业机会、劳动条件、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2.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教育平等机会、特殊教育、素质教育、教育3.居住权利:居住条件、住房保障、土地征用和赔偿4.财产权利: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权,知识产权保护5.人身权利: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权利6.环境权利: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环境法制建设7.公民义务:守法、敬法、遵纪守法、社会公德三、法律法规:1.宪法:国家根本大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权力分工3.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法规:婚姻自由、丧偶、离婚、再婚、继承权等4.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儿童权益、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保护等5.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劳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6.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区等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合同、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消费者权益保护8.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交通安全、行人通行、文明交通等四、法治实践类:1.民事纠纷处理机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公正司法鉴定机构2.治安纠纷处理机构:人民警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3.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公共财产保护等4.ADR(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调解、仲裁、协商等不通过诉讼解决争议的方式5.违法犯罪行为处理:预防、制止、惩治犯罪行为,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安全以上就是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的分类整理。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学期全册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基本、根本、根基类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
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3.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4.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9.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10.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1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4)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1)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照行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及其具体内容(1)地位:社会因法治而进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具体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要求分别是什么?(1)作用:①管理社会生活;②提供公共服务。
(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宗旨:为人民服务。
(4)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6.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7.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和核心各是什么?(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8.如何实像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1)政府: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2)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9.怎样做到厉行法治?(1)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公民: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4)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5)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6)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八上1.法律的社会作用①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一般法行为的法律责任(1)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消除影响、复名:礼道数,等等,法律规定您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2)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
行政制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行政处罚包括警告、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4.违反治安營理的行为的含义、特点及危害程度(1)含义: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它是最常见的行政违法为。
(2)特点:①具有社会危害性;②具有违法性;③应受治安管理处罚性。
(3)危害程度:①具有社会危害性;②尚不够刑事处罚。
5.民事权利的重要性、内容及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1)重要性:民事权利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
(2)内容: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
(3)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规行合同义务6.我们应该怎样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何做到遵章守法?)(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7.什么是刑法?含义: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作用: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有力武器。
8.犯罪的含义、基本精征及法律后果(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3)法律后果:刑罚。
9.刑罚的含义和种类(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种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10.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他们是法律服务站、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2.诉讼的含义、地位、类型和透用情况(1)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类型: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①民事诉讼②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③刑事诉讼。
(4)适用情况: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就要使用诉讼手段。
13.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要求(青少年如何与违法犯罪作斗争?)(1)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八下1.宪法怎样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体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什么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4)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6)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4.人民应如何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的基本原则对我们的启示?)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5.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6.人权的主体和内容?人权的主体:我国公民、外国人、保护个人、保护群体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总体要求p6: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具体要求:(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立法)(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执法)(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监督)(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司法)(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宣传教育)8.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国家机构表现在哪些方面)?①②③①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
②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和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③宪法明确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9.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