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例题与讲解
1.6.1 有理数的乘方(1)
![1.6.1 有理数的乘方(1)](https://img.taocdn.com/s3/m/2f51823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c.png)
按键顺序
显示
4 +/- yx 3 =
-64
4 +/- yx 4 =
16
知1-讲
(来自教材)
例2 下列对于-34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读作-3的4次幂 B.底数是-3,指数是4 C.表示4个3相乘的积的相反数 D.表示4个-3的积
知1-讲
导引:注意-34与(-3)4的区别,前者表示34的 相反数,后者表示4个-3的积.
(来自《点拨》)
例3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并指出底数、 指数表示的含义.
知1-讲
(1)(-2)×(-2)×(-2);
(2) 2 2 2 2 ;
3333
(3) 3 3 3 3 3 . 导引:先5确5定底5 数5 ,5 再写成乘方的形式.
解:(1)(-2)×(-2)×(-2)=(-2)3;底数-2表示相同的因数;
1 课堂讲解 2 课时流程
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1.看下面的故事:从前,有个“聪明的乞丐”他要到了一块面包。他想,
天天要饭太辛苦,如果我第一天吃这块面包的一半,第二天再吃剩余
面包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半,这样下去,
我就永远不用去要饭了!
请你们交流讨论,再算一算,如果把整块面包看成整体“1”,那第十
天他将吃到面包的______.
2.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
再拉伸,反复多次,就能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许多很细的面条.
想想看,捏合
次后,就可以拉出32根面条.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
知1-讲
乘方的意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如: a•a••a ,
《有理数的乘方》优质课课件
![《有理数的乘方》优质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302e3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f.png)
• 3.教学手段分析:
• 利用多媒体教学,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
象又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之二 是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 2.学法分析:
• 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 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并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 形成能力。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亲历 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适 当的练习,及时的进行信息反馈,使学生体会
思考:用乘方式子怎么表示 3的3 相反数? 答案: - 33
1. 5看成幂的话,底数是 5,指数是 1 。
2. 在( 5)15中,底数是 -5 ,指数是1 , (5)15 读作-5的15次方(幂) 。 5
3.在(- 2)4 中,底数是( -2 ),指数是( 4 ),
读作(-2的4次方(幂)),意义(4个-2相乘 ) 结果是( 16 )
1、1×1×1×1×1×1×1= 1;7
2、3×3×3×3×3= 3;5
3、(-3)×(-3)×(-3)×(-3)= ;34
4、5 5 5= 5
6666
; 5 4 6
把下列乘方写成乘法的形式:
1、 0.=93 0.9 0;.9 0.9
9
4
2、 7=
9 7
9 7
;79
9 7
3、a
有理数的运算是数学中许多其他运算的基础,培养学 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有 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 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 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 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 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 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 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 重要的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例题、练习)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例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4090d4502020740be1e9b6a.png)
第一章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一、知识考点知识点1【乘方的概念】1、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
一般地,在 a n中,a为底数,取任意有理数,n为指数,取正整数。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当 a 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可以读作“a的n次方”,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相关题型:【例题 1】知识点2【乘方的运算】1、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也是一种运算,a n就是表示 n 个 a 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确定幂的符号:①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奇负偶正)②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等于0。
3、1 的任何次幂等于1,-1的奇次幂是-1,-1的偶次幂是1。
4、小数化为分数再计算,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计算。
相关题型:【例题 2】知识点3【乘方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1、先乘方,在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相关题型:【例题 3】知识点4【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记成 a×10n的形式(其中n 为正整数,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1 ≤ a <10),这种计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相关题型:【例题 4】知识点5【近似数】1、近似数:是指与准确数相近的一个数。
近似数是经过四舍五入等方法得到的一个与原始数据相差不大的一个数。
2、用精确度表示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
例如: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π取近似数时,π≈3(精确到个位)π≈3.1(精确到0.1或精确到十分位)π≈3.14(精确到0.01或精确到百分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3、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需按照精确度的要求,四舍五入求得近似数。
专题1.20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讲解)-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专题1.20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讲解)-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https://img.taocdn.com/s3/m/89b45022bb4cf7ec4bfed06b.png)
专题1.20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并能熟练进行乘方运算;3.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有理数的乘方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即有:.在中,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特别说明:(1)乘方与幂不同,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2)底数一定是相同的因数,当底数不是单纯的一个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2. 性质:要点二、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4)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 .特别说明:(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应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2)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 要点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特别说明:(1)有理数运算分三级,并且从高级到低级进行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以后学习)是第三级运算;(2)在含有多重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有时根据式子特点也可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顺序进行.(3)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算律的运用. 【典型例题】类型一、有理数的幂的概念的理解1.填表: 乘方65(-5)43(12)- -27na a a a n ⋅⋅⋅=个na a【分析】根据有理数乘方的定义解答即可.解:填表如下:【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乘方的定义,属于应知应会题型,熟知概念是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把下列各式用幂的形式表示,并说出底数和指数:(1)(﹣3)×(﹣3)×(﹣3);(2)2222 ()()()() 5555+⨯+⨯+⨯+.【答案】(1)(﹣3)3,底数为﹣3,指数为3;(2)(+25)4,底数为+25,指数为4.【分析】(1)(2)都是相同的几个数字相乘,根据乘方的定义即可解答.解:(1)(﹣3)×(﹣3)×(﹣3)=(﹣3)3,底数为﹣3,指数为3;(2)22225555⎛⎫⎛⎫⎛⎫⎛⎫+⨯+⨯+⨯+⎪ ⎪ ⎪ ⎪⎝⎭⎝⎭⎝⎭⎝⎭=25⎛⎫+⎪⎝⎭4, 底数为+25,指数为4.【点拨】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记作a n,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变式2】小明学习了“第八章幂的运算”后做这样一道题:若(2x﹣3)x+3=1,求x的值,他解出来的结果为x=2,老师说小明考虑问题不全面,聪明的你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小明解答过程如下:解:因为1的任何次幂为1,所以2x﹣3=1,x=2.且2+3=5故(2x﹣3)x+3=(2×2﹣3)2+3=15=1,所以x=2你的解答是:【答案】x=2或3或1.【解析】试题分析:分别从底数等于1,底数等于- 1且指数为偶数,指数等于0且底数不等于0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①①1的任何次幂为1,所以2x- 3=1,x=2.且2+3=5,①(2x - 3)x+3=(2×2 - 3)2+3=15=1,①x=2;①① - 1的任何偶次幂也都是1,①2x - 3= - 1,且x+3为偶数,①x=1,当x=1时,x+3=4是偶数,①x=1;①①任何不是0的数的0次幂也是1,①x+3=0,2x - 3≠0,解得:x= - 3,综上:x=2或3或1.【点拨】此题考查了零指数幂的性质与有理数的乘方.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类型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计算:(﹣48)÷(﹣2)3﹣(﹣25)×(﹣4)+(﹣2)2.【答案】- 90.【分析】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计算即可.. 原式=﹣48÷(﹣8)﹣100+4=6﹣100+4=﹣90.【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力. 注意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32+[9﹣(﹣6)×2]÷(﹣3)【答案】- 16.【分析】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括号内及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解:原式=﹣9+(9+12)÷(﹣3)=﹣9+21÷(﹣3) =﹣9+(﹣7) =﹣16.【点拨】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变式2】 小明做了这样一道题,他的方法如下:1110101010111111133313333333⎛⎫⎛⎫⎛⎫⨯=⨯⨯=⨯⨯=⨯= ⎪ ⎪ ⎪⎝⎭⎝⎭⎝⎭.请你用他的方法解下面题目.设201420151(2013)2013M ⎛⎫=-⨯ ⎪⎝⎭,1010111(5)(6)200830N ⎛⎫=-⨯-⨯-- ⎪⎝⎭,求2019()M N +的值. 【答案】 - 1【分析】先根据小明的方法求出M ,N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去接即可;解:①20142014201511(2013)20132013201320132013M ⎛⎫⎛⎫=-⨯=-⨯⨯= ⎪ ⎪⎝⎭⎝⎭,1010111(5)(6)200830N ⎛⎫=-⨯-⨯--=⎪⎝⎭101(5)(6)(6)200830⎡⎤⎛⎫-⨯-⨯-⨯--= ⎪⎢⎥⎝⎭⎣⎦ 620082014--=-.①20192019()(20132014)1M N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三、有理数乘方的逆运算3、若6x =,24y =,且x <y ,求:x y -的值.【答案】 - 8或 - 4.【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和有理数的乘方求出x 、y ,再判断出x 、y 的对应情况,然后相减计算即可得解.解:①|x |=6,y 2=4,①x=±6,y=±2, ①x<y , ①x=−6,y=±2,当y=2时,x - y= - 6 - 2= - 8, 当y=−2时,x−y= - 6 - ( - 2)= - 4, 故x y -的值.为 - 8或者 - 4.【点拨】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减法,绝对值方程,有理数的乘方.能求出x 和y 的值并根据不等关系分情况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若点M 、点N 在数轴表示的数分别是x 、y ,223x +=,225y =(0)y <,求点M 、点N 两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123或233【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乘方运算得到x 和y 值,再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得到结果. 解:①223x +=,225y =(0)y <, ①x+2=23,y= - 5, ①x= - 223=223-或113-,①点M 、点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23- - ( - 5)=123或113- - ( - 5)=233. 【点拨】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意义和乘方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分类讨论.【变式2】()()2016920171122⎛⎫-⨯-⨯- ⎪⎝⎭.【答案】2.【分析】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和乘方逆运算,再计算有理数的乘法即可得.解:原式201620161(1)(2)(2)2⎡⎤⎛⎫=-⨯-⨯-⨯-⎢⎥ ⎪⎝⎭⎢⎥⎣⎦,()20161222⎡⎤⎛⎫=⨯-⨯- ⎪⎢⎥⎝⎭⎣⎦,201621=⨯,21=⨯, 2=.【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和乘方逆运算、有理数的乘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类型四、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4、计算:(1)()110.51 3.75542⎛⎫---+⎛⎫ ⎪⎝⎭-+ ⎪⎝⎭ (2)()()()20220358624361⎛⎫- ⎪-⨯+----⎝⎭÷【答案】(1)1-;(2)6- 【分析】(1)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把同号的两个数相加,即可得到答案;(2)先计算绝对值,乘方运算,再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解:(1)原式0.5 1.25 3.75 5.5=-++-()()0.5 5.5 1.25 3.75=--++.65=-+1=-.(2)原式()353684146⎛⎫=⨯-+-÷-⎪⎝⎭ 273021=---6=-【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乘方符号的确定,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与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如果|m ﹣5|+(n +6)2=0,求(m +n )2020+m 3的值. 【答案】126【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平方非负的性质求出m ,n 的值,代入所求的代数式计算即可. 解:①m ,n 满足|m ﹣5|+(n +6)2=0,①m ﹣5=0,n +6=0, 即:m =5,n =﹣6,①(m +n )2020+m3=(5﹣6)2020+53=1+125=126.【点拨】本题考查的非负数的性质,掌握绝对值和平方非负的性质,理解当这几个非负式子相加为0时,这个式子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 记a 1=﹣2,a 2=(﹣2)×(﹣2),a 3=(﹣2)×(﹣2)×(﹣2),……a n =n 个 - 2相乘.(1)填空:a4= ,a23是一个 (填“正”或“负”); (2)计算:a5+a6;(3)请直接写出2020an+1010an+1的值. 【答案】(1)16,负;(2)32;(3)0. 【分析】(1)探究规律,利用规律即可解决问题; (2)利用规律计算即可;(3)对原式进行变形,得出与规律有关的式子,即可得出结果. 解:(1)根据规律可知:a 4=(﹣2)×(﹣2)×(﹣2)×(﹣2)=16,a 23是23个﹣2相乘,是负数; (2)由规律可总结出:()2nn a =-,()()565622326432a a ∴+=-+-=-+=;(3)120201010n n a a ++=()110102n n a a ++ =()()12221010nn +⨯-+-⎡⎤⎣⎦=()()()22211020n n⨯-+-⨯-⎡⎤⎣⎦=10100⨯ =0【点拨】本题考查规律型:数字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类型五、有理数乘方的应用5、(1)若|2x +6|+(y ﹣2)2=0,求y 2﹣x 的值.(2)|a |=8,|b |=3,且|a ﹣b |=b ﹣a ,求a +b 的值.【答案】(1)7;(2)﹣11【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 与y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2)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a 与b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1)∵|2x+6|+(y ﹣2)2=0,∴2x+6=0且y ﹣2=0, 解得:x =﹣3,y =2, 则原式=4+3=7;(2)∵|a|=8,|b|=3,且|a ﹣b|=b ﹣a , ∴a =±8,b =±3,a ﹣b <0,即a <b ,当a =﹣8,b =3时,a+b =﹣5;当a =﹣8,b =﹣3时,a+b =﹣11.【点拨】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①非负数有最小值是零;②有限个非负数之和仍然是非负数;③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初中范围内的非负数有: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和偶次方.也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 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327x =,216y =,求2x y +. 【答案】11【解析】根据乘方的意义求出x ,y 的值,代入2x y +计算即可. 解:①327x =,216y =,①3x =,4y =①232411x y +=+⨯=.【点拨】本题考查了乘方的意义及求代数式的值,根据乘方的意义求出x ,y 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2】已知51381x -=,求()345x -的值. 【答案】 - 1【解析】把原式变形为51433x -=,列出关于x 的方程求解即可.解:①5143813x -==,① 514x -=, 解得1x =,把1x =代入()345x -,得 原式=(4 - 5)31=-.【点拨】本题考查了乘方的意义及求代数式的值,根据乘方的意义求出x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类型六、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6、计算:(1)-4+2×|-3|-(-5); (2)-3×(-4)+(-2)3÷(-2)2-(-1)2 018. 【答案】(1)7;(2)9 【分析】(1)注意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减法变为加法;(2)注意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注意()201811-=,1-的偶次方为1,奇次方为1-.解:(1) 原式=-4+2×3+5=-4+6+5 =7;(2) 原式=12+(-8)÷4-1=12-2-1 =9.【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即乘方运算叫做三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二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一级运算.在混合运算中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先三级,后二级,再一级;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举一反三: 【变式1】计算:(1)3.47( 2.7)( 3.47)( 2.3)+-+-+- (2)(32)17(65)5----+(3)111(12)234⎛⎫+-⨯-⎪⎝⎭(4)4211[2(3)]6--⨯--【答案】(1) - 5;(2)21;(3) - 7;(4)16【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计算;(2)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3)利用乘法分配率计算即可;(4)先算乘方,再算括号内的,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解:解:(1)3.47( 2.7)( 3.47)( 2.3)+-+-+-=3.47 - 2.7 - 3.47 - 2.3 = - 5;(2)(32)17(65)5----+= - 32 - 17+65+5 =21; (3)111(12)234⎛⎫+-⨯-⎪⎝⎭ =()()()111121212234⨯-+⨯--⨯- =643--+ = - 7; (4)4211[2(3)]6--⨯-- =()11296--⨯-=716-+=16【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变式2】计算:(1)251(24)386⎛⎫-+-⨯- ⎪⎝⎭; (2)43116(2)|31|-+÷-⨯--; 【答案】(1)5;(2) - 9.【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法;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绝对值,要先做绝对值内的运算.解:(1)(–23+58–16)×(–24)=–23×(–24)+58×(–24)–16×(–24)=16–15+4=5;(2)–14+16÷(–2)3×|–3–1|=–1+16÷(–8)×4=–1–8=–9.【点拨】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类型七、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运用7、-22-(-3)3×(-1)4-(-1)5【答案】24【分析】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一是要注意运算顺序,先算高一级的运算,再算低一级的运算,即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解:原式= - 4 - ( - 27)×1+1= - 4+27+1=24【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至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1)3557212212⎛⎫--+- ⎪⎝⎭(2)111(370)0.2524.55424⎛⎫⎛⎫⎛⎫-⨯-+⨯+-⨯- ⎪ ⎪ ⎪⎝⎭⎝⎭⎝⎭(3)17111236329126⎡⎤⎛⎫--+⨯÷ ⎪⎢⎥⎝⎭⎣⎦【答案】(1)2-;(2)100;(3)12【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求解即可; (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直接进行求解即可;(3)先算括号里的,然后再由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求解即可.解:(1)原式=3557+=112221212⎛⎫----=- ⎪⎝⎭; (2)原式=()11370+24.5+5.5=400=10044⨯⨯; (3)原式=171111112363636322833629126232⎛⎫⎛⎫-⨯+⨯-⨯÷=-+-⨯= ⎪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有个写运算符号的游戏:在“3□(2□3)□43□2” 中的每个□内,填入+, - ,×,÷中的某一个(可重复使用),然后计算结果. (1)请计算琪琪填入符号后得到的算式:()2432323⨯÷-÷; (2)嘉嘉填入符号后得到的算式是()43233÷⨯⨯□22,一不小心擦掉了□里的运算符号,但她知道结果是103-,请推算□内的符号. 【答案】(1)53;(2)□里应是“-”号.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题目中式子的结果,可以得到□内的符号; 解:(1) ()2432323⨯÷-÷=2413334⨯-⨯ =123-=53; (2) ()43233÷⨯⨯=4363÷⨯=1423⨯ =23, 因为23□22=103-,即23□4=103-所以23-123=103- 所以“□”里应是“-”号.【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得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类型八、程序流程图与有理数运算8、根据下边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54后,得到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2)如果输出的结果34,请推测输入的数可能是那些?并写出结果. 【答案】(1)14(2)512或2512【分析】(1)根据流程图直接进行列式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一是大于23输出的结果,二是小于或等于23输出的结果,然后分别求解即可.解:(1)由流程图可得:533=454⨯, 3243>, ∴311424-=; 故答案为14;(2)①当输出的结果是由大于23计算而得的,则有: 31325+=42512⎛⎫÷ ⎪⎝⎭; ①当输出的结果是由小于或等于23计算而得的,则有: 3135=42512⎛⎫-÷ ⎪⎝⎭; 答:输入的数可能是512或2512.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李海在自学了简单的电脑编程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程序,他若输入的数是2,那么执行了程序后,输出的数是多少?若开始输的是-4呢?【答案】若输入的数是2,则输出的数是-558;若输入的数是-4,则输出的数是-108.【分析】根据题意,把2输入,得(2 - 8)×9= - 54,其绝对值小于100,所以再把- 54从头输入,计算输出的数.根据题意,把- 4输入,得(- 4 - 8)×9= - 108,其绝对值大于100,所以- 108就是输出的数.解:把2输入,得(2 - 8)×9= - 54,①| - 54|<100,①再把- 54从头输入,得(- 54 - 8)×9= - 558,①| - 558|>100,①输出- 558.若输入的数是-4,得到(- 4 - 8)×9= - 12×9= - 108,因为| - 108|>100,①输出- 108.答:若输入的数是2,则输出的数是-558;若输入的数是-4,则输出的数是-108.【点拨】本题考查程序框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变式2】如图,按程序框图中的顺序计算,当运算结果小于或等于100时,则将此时的值返回第一步重新运箅,直至运算结果大于100才输出最后的结果.若输入的初始值为1,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多少?【答案】256【分析】把1代入依次计算,当结果大于100时输出.解:1×12÷(-14)= - 2<100;- 2×12÷(-14)=4<100;4×12÷(-14)= - 8<100;- 8×12÷(-14)=16<100;16×12÷(-14)= - 32<100;- 32×12÷(-14)=64<100;64×12÷(-14)= - 128<100;- 128×12÷(-14)=256>100;故输出为256.【点拨】本题考查循环结构,通过运算规则求解最后运算结果,是算法中一种常见的题型.类型九、“24”点运算9、暖羊羊有5张写着不同数字的卡片,请你按要求选择卡片,完成下列各问题:(1)从中选择两张卡片,使这两张卡片上数字的乘积最大.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分别是,积为_.(2)从中选择两张卡片,使这两张卡片上数字相除的商最小.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分别是,商为.(3)从中选择4张卡片,每张卡片上的数字只能用一次,选择加、减、乘、除中的适当方法(可加括号),使其运算结果为24,写出运算式子.(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5和-3,15 ;(2) -5和+3,53-;(3)3[5(3)]0-⨯--++(答案不唯一)【分析】(1)要想乘积最大,必须积为正数才有最大值,也就是必须选择同号的两个数相乘,然后取积最大的两个卡片即可.(2)要想商最小,必须商为负数才最小值,也就是必须选择异号的两个数相除且被除数的绝对值要大于除数的绝对值,然后选择商最小的两个卡片即可.(3)把24分解因数,可得到2×12=24,3×8=24,4×6=24,然后找到合适的卡片能够通过运算得到24的因数即可.解:(1)要想乘积最大,必须积为正数才有最大值,选择同号的两个数相乘则有(+3)×(+4)=12,(- 5)×(- 3)=15积最大为15,所以选择卡片- 5和卡片- 3(2) 要想商最小,必须商为负数才最小值,选择异号的两个数相除且被除数的绝对值要大于除数的绝对值.则有( - 5)÷3=53-,( - 5)÷4=54-,4÷(- 3)=43-商最小为53-,所选择卡片- 5和卡片+3(3) 把24分解因数,可得到2×12=24,3×8=24,4×6=24等形式.当2×12=24时,2=(- 3)-(- 5),12=3×4则[( - 3) - ( - 5)]×3×4=12故选择卡片数字为:- 3,- 5,+3,+4当3×8=24时,可得- 3×(- 8)=24,则- 8=(- 5)- 3则- 3×[( - 5) - 3]=24.同理可继续推导.故答案为(1)-5和-3,15 ;(2) -5和+353-;(3)3[5(3)]0-⨯--++(答案不唯一)【点拨】本题综合性的考察了有理数的计算,因为正数大于负数,所以在本题中务必理解两个数乘积最大值只有在正数里面选择,两数商最小值,只有在负数里面选择.举一反三:【变式1】做游戏:24点游戏是利用扑克牌中的52张(去掉大王、小王),任意抽取4张,利用混合运算,可以是加、减、乘、除法,也可以是乘方(底数、指数均是这4个数之中的),只要结果得到24即可.(每个数都要用且只能用一次)【答案】[5÷(- 5)+9]×3=24.(答案不唯一)【分析】假设抽取的4张扑克:黑桃3,梅花5,红桃5,黑桃9;首先用5除以- 5,构造出- 1;然后用- 1加上9,构造出8,再用8乘3,即可使其结果等于24.解:解:抽取的4张扑克:黑桃3,梅花5,红桃5,黑桃9.[5÷(- 5)+9]×3=24.故答案为:[5÷(- 5)+9]×3=24.(答案不唯一)【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变式2】如图,现有5张写着不同数的卡片,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从中任选2张卡片,使这2张卡片上的数的乘积最大,则该乘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2)从中任选4张卡片,用卡片上的数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用括号,每个数都要用且只能用一次)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每个算式可选用不同的卡片),使其计算结果为24.【答案】(1)18;(2)()()536324⨯----=(答案不唯一) 【分析】(1)观察这五个数,要找乘积最大的就要找符号相同且绝对值最大的数,所以选−6和−3; (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即可求解. 解:解:(1)依题意选−6和−3 (−6)×(−3)=18, ①此时乘积的最大值为18;(2)答案不唯一:如()()536324⨯----=;()()336524----⨯=.【点拨】此题实际上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逆运算,先给你数,让你列混合运算的式子,所以学生平时要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能力. 类型十、含乘方的有理数运算10、计算:43116(2)31-+÷-⨯--. 【答案】 - 9.【分析】原式先计算乘方及绝对值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解:原式()11684189=-+÷-⨯=--=-.【点拨】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1】计算:(1)(-1)2×5+(-2)3÷4; (2)52()83-⨯24+14÷3(12)-+|-22|【答案】(1)3;(2)19 【解析】试题分析:(1)按照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计算;(2)按照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计算,522483⎛⎫-⨯⎪⎝⎭部分可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解:(1)(-1)2×5+(-2)3÷4=1×5+( - 8) ×14=5 - 2 =3 ;(2)3521124228342⎛⎫⎛⎫-⨯+÷-+- ⎪ ⎪⎝⎭⎝⎭ =52112424228348⎛⎫⨯-⨯+÷-+ ⎪⎝⎭=()115168224-+⨯-+ =15 - 16 - 2+22 =19.【变式2】计算:()()213142--+÷-⨯.【答案】 - 5【分析】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213142--+÷-⨯()1932=+÷-⨯ 132=-⨯()16=+-5=-.【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类型十一、计算器 - 有理数1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24.12×2+3.452×4.2;(精确到0.1);(2)(2.42- 1.32)×3.1+4.13;(精确到0.01)【答案】(1)1161.62;(2)81.538.【解析】试题分析:先计算,再四舍五入.≈.(1) 24.12×2+3.452×4.2= 1211.61051211.6≈(2) (2.42 - 1.32)×3.1+4.13=81.53881.54举一反三:【变式1】利用计算器计算( - 8.9)×( - 11.2)【答案】99.68【解析】试题分析:利用计算器计算即可,注意按键顺序.试题解析:先输入—8.9,然后输入乘号,最后输入—11.2,即可得答案是99.68.【变式2】有一张厚度是0.1mm的纸,假设我们能将它连续对折30次,这时它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4.43m)吗?请用计数器帮你得出答案.【答案】能,107374.1824m【分析】每对折一次即扩大1倍,对折30次相当于扩大230倍.解:0.1×230=107374182.4mm=107374.1824m>8845m.答:将一张厚度是0.1mm的纸,连续对折30次后,它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5米)【点拨】此题考查计算器—有理数,解题关键在于熟练运用计算器.。
2.11有理数的乘方例题与讲解
![2.11有理数的乘方例题与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11404066c85ec3a87c2c534.png)
2.11 有理数的乘方1.有理数乘方的概念(1)乘方的意义: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记作a n ,即=a n ,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a n 读作a 的n 次方(或a 的n 次幂).(2)乘方的表示方法(3)学习乘方的意义,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①注意乘方的双重含义乘方指的是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其结果叫做幂.由此不难发现,乘方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乘方表示一种运算;二是乘方表示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的结果.如25中,25可以看成一种运算,表示有5个2相乘,即25=2×2×2×2×2,这时,25应读作2的五次方;另一方面,25又可看成5个2相乘的结果,即2×2×2×2×2=25,这时25却读作2的5次幂;②注意乘方底数的书写格式乘方的书写一定要规范,不然会引起误会.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一定要记住添上括号,以体现底数是负数或分数的整体性.如(-3)×(-3)×(-3)×(-3)应记作(-3)4,不能记作-34.(-3)4与-34表示的意义和结果完全不同.前者表示4个-3相乘,结果为81;后者为4个3相乘的积的相反数,结果为-81.再如54×54×54×54×54×54应记作⎝⎛⎭⎫546,不能记作564; ③一个数可以看成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如3就是31,a 就是a 1,只是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④a n 与-a n 的区别:ⅰ.a n 表示n 个a 相乘,底数是a ,指数是n ,读作:a 的n 次方.ⅱ.-a n 表示n 个a 乘积的相反数,底数是a ,指数是n ,读作:a 的n 次方的相反数.如:(-3)3底数是-3,指数是3,读作-3的3次方,表示3个-3相乘,(-3)3=(-3)×(-3)×(-3)=-27.-33底数是3,指数是3,读作3的3次方的相反数.-33=-(3×3×3)=-27.所以(-3)3与-33的结果虽然都是-27,但表示的含义并不同. ⑤注意乘方运算的转化.计算乘方运算的结果时,应将乘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来完成.如计算(-5)3时,应将它转化为计算(-5)×(-5)×(-5)的积;再如计算⎝⎛⎭⎫124时,应将它转化为计算12×12×12×12的积. 【例1】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指数各是什么?(1)(-8.3)×(-8.3)×(-8.3)×(-8.3)×(-8.3);(2)25×25×25×25; (3)a ×a ×a ×…×a (2 011个a ).分析:以上三题都是相同因数相乘,可用乘方的形式表示,相同因数为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为指数,指数写在右上角.解:(1)(-8.3)×(-8.3)×(-8.3)×(-8.3)×(-8.3)=(-8.3)5;(2)25×25×25×25=⎝⎛⎭⎫254; (3)a ×a ×a ×…×a (2 011个a )=a 2 011.警误区 书写乘方的注意事项 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写成乘方的形式时,底数一定要加上括号,如(1),(2)两题.2.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1)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①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②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奇次幂是负数;③0的任何次幂等于0;1的任何次幂等于1.(2)根据乘方的符号法则和乘方运算的转化,关于乘方有如下几个性质:①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互为相反数的偶次幂相等;互为相反数的奇次幂互为相反数.如0n =0(n 是正整数);(-4)6=46;(-4)3=-43.②进行乘方运算时与其他运算一样,先要确定符号,再计算出绝对值,同时还应注意(-a )2n =a 2n ,(-a )2n +1=-a 2n +1(n 是正整数),由乘方的法则我们还知道:a 2n ≥0,即任何有理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谈重点 决定乘方结果的符号的因素 有理数乘方结果的符号取决于:一底数的符号,二指数的奇偶.【例2】 利用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计算:(1)(-3)2;(2)1.53;(3)⎝⎛⎭⎫-434;(4)(-1)11; (5)(-1)2;(6)(-1)2n ;(7)(-1)2n -1.分析:根据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1)(3)(5)(6)是负数的偶次幂,结果为正;(4)(7)是负数的奇次幂,结果为负.解:(1)(-3)2=3×3=9;(2)1.53=1.5×1.5×1.5=3.375;(3)⎝⎛⎭⎫-434=43×43×43×43=25681; (4)(-1)11=-1;(5)(-1)2=1;(6)(-1)2n =1;(7)(-1)2n -1=-1.3.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思路:确定幂的符号;确定幂的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因数相同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因此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运算,先根据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确定幂的符号,再根据乘方的意义把乘方转化为乘法,来运算幂的绝对值,最后得出幂的结果.例如计算(-5)3,先确定幂的符号为“-”号,再计算53=125,即(-5)3=-125;再如,计算(-2)×32时,先算32=9,再算(-2)×9=-18.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是进行乘方运算的前提,千万不能把底数与指数直接相乘. 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要辨别清楚底数和指数,以及符号问题,避免出错.【例3-1】 计算:(1)-33;(2)(-2)2;(3)(-3×2)3;(4)-(-2)3.分析:运算时,先确定符号,再计算乘方.(1)负号在幂的前面,结果是负数;(2)负数的偶次幂,结果是正数;(3)先计算底数-3×2=-6,再计算(-6)3;(4)先计算(-2)3,其结果是负数,再加上前面的负号,最后结果是正数.解:(1)-33=-(3×3×3)=-27;(2)(-2)2=4;(3)(-3×2)3=(-6)3=-216;(4)-(-2)3=-(-8)=8.警误区勿把底数乘指数在进行乘方运算时,一定要避免出现把底数与指数直接相乘的运算错误.如-33=-(3×3)=-9,这是由于没有理解乘方的意义导致的.【例3-2】计算(-0.25)10×412的值.分析:直接求(-0.25)10和412比较麻烦,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0.25)10=0.2510,表示10个0.25相乘,而412表示12个4相乘,这就提醒我们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容易求出结果.解:(-0.25)10×412=(0.25)10×412=[(0.25)10×410]×42=(0.25×4)10×42=1×16=16.4.有理数乘方运算的应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给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大数的读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代高科技技术离不开数学技术,数学也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它那神奇的力量常常让人感到意外和惊奇!比如,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纸的厚度只有0.1毫米,0.1毫米与3米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我们将纸对折、再对折,如此这样对折20次后,其厚度将比30层楼房还要高,这就是有理数乘方的神奇魔力,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乘方的规律也不例外.同学们要认真思考,仔细观察找到有理数乘方应用的规律.【例4】“兰州拉面”在学校门口开了一个连锁店,今天开张,做拉面的张师傅站在门口进行广告宣传,当众拉起了拉面.他精湛的拉面技术赢得了围观顾客的阵阵喝彩,吃面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张师傅先是用一根直径约13厘米的粗面条,把两头捏起来拉长,然后再把两头捏起来拉长,不断地这样,张师傅共拉了10次,在他手里出现了一根根直径约0.1毫米的细面条.算一算:张师傅拉10次共拉出了多少根细面条?若拉n次呢?(请把探索的结果填入下表中)分析:第一次拉出2=2根,第二次拉出2=4根,第三次拉出2=8根,所以第n次拉出2n根.解:拉面的根数与拉面的次数n有关系,拉面的根数=2n.面条根数248163264...2 (2)5.与乘方相关的探究题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中的亮点,渗透多个知识点,形式多样.解题时,一般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路,先准确计算几个特例的结果,再通过对这些结果的分析、归纳得到一个较一般的结论,最后再应用这个结论解决问题.由于乘方是一种新运算,它是一种特殊的乘法,特殊在因数相同,是同学们新接触的运算,所以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当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写成幂时底数要加括号.与有理数的乘方有关的探究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个位数字是几,在中考中经常涉及到,例如3n 的个位数字是3,9,7,1,3,9,7,1,…依次循环;(2)拉面的条数、折纸的张数、握手的次数、绳子的长度、细胞分裂的个数等,都利用2n 或⎝⎛⎭⎫12n 求解.【例5-1】 有一张厚度是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2×0.1毫米.(1)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2)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分析:此题的关键是将纸的层数化为幂的形式,找出对应关系.根据问题容易得到当对折两次后厚度为4×0.1=22×0.1毫米,对折3次后厚度变为8×0.1=23×0.1毫米,对折4次是16×0.1=24×0.1毫米,对折5次是32×0.1=25×0.1毫米,……,从中探寻规律,解答问题.解:(1)0.1×22=0.4(毫米).(2)(220×0.1)毫米.【例5-2】 1米长的小棒,第1次截去一半,第2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第7次后剩下的小棒有多少米长?分析:此题的关键是找出每次截完后,剩下的小棒占整根棒的比例与所截次数之间的关系.解:第7次后剩下的小棒有⎝⎛⎭⎫127×1=1128(米).。
《有理数的乘方》典型例题
![《有理数的乘方》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e70429998fcc22bdd10d8d.png)
《有理数的乘方》典型例题例1 计算: (1)4)3(-;(2)3)8(-;(3)4)31(- 分析 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直接用乘法来求出各乘方的值.解 (1).81)3()3()3()3()3(4=-⨯-⨯-⨯-=-(2).512)8()8()8()8(3-=-⨯-⨯-=-(3).811)31()31()31()31()31(4=-⨯-⨯-⨯-=- 说明:(1)4)3(-不能写成43-或(-3)×4,同理3)8(-和4)31(-也不能如此书写;(2)观察该题可以发现负数的乘方,当指数是偶数时其乘方的值为正,当指数为奇数时其乘方的值为负.由此我们在计算负数的乘方时也可以先根据这一规律来确定乘方的符号,再计算正数的乘方.例2 计算:(1)3)7(--;(2)45.0-|分析 (1)中只要求出3)7(-,就可求出3)7(--;(2)中需注意的是44)5.0(5.0-≠-.解 (1)3437)7()7(333==--=-- (2)0625.05.04=-例3 计算12104)25.0(⨯-的值.分析 直接求10)25.0(-和124比较麻烦,但细观察可以发现个个12121010104444 25.025.025.0)25.0(⨯⨯⨯=⨯⨯==-.这就提醒我们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就比较容易求出结果了.解 12104)25.0(⨯-1210425.0⨯=个个1210444 25.025.025.0⨯⨯⨯⨯⨯⨯⨯=)44( )425.0()425.0()425.0(10⨯⨯⨯⨯⨯⨯⨯⨯=个16 11110⨯⨯⨯⨯=个|.16=说明: 当发现一个题算起来比较麻烦时,我们就应该细观察、多动脑,尽可能找出简便的方法来.例4 选择题:(1)在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中,可以写成整数平方的数共( )个.A .18B .19C .10D .9(2)在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中,可以写成整数立方的数共有( )个.A .7B .8C .10D .12分析 (1)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共199个;0,±1,±2,…,±99,由于任何整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所以满足题意的数应在0,1,…,99中寻找.819,648,497,366,255,164,93,42,11,002222222222==========,而100102=(不合题意),所以共计10个数.(2)负整数的立方仍然是负数,且可以看做与正数的立方是成对的,比如有6443=,就有64)4(3-=-,只有03是个特殊情况,因此,在所给范围内可写成整数立方的数的个数必为奇数.解 (1)选C (2)选A .说明:(1)从课本中用黑体字给出的乘方的符号规律地可以知道,负数不可能等于某个有理数的偶数次幂,但可能是某个负数的奇数次幂.(2)第(2)问还可以怎样给出呢如果把其中的“D ”改为13个,你又怎样解出呢要学会给自己提出问题,要学会经常与同学一起研究问题.。
第三讲六年级有理数的乘方
![第三讲六年级有理数的乘方](https://img.taocdn.com/s3/m/0a4f2459cc17552706220809.png)
第三讲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网络】1.234⎧⎪⎪⎨⎪⎪⎩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运算有理数的乘方.科学计数法.加减乘除与乘方的综合运算模块一: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引例】1.从前,有个“聪明的乞丐”他要到了一块面包。
他想,天天要饭太辛苦,如果我第一天吃这块面包的一半,第二天再吃剩余面包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半,照这样下去,我就永远不用那么辛苦去要饭啦,哈哈哈……请想想看,如果把整块面包看成整体“1”,那第三天将吃到面包的 ,那第五天呢?2.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多次,就能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许多很细的面条。
请想想看,捏合 次后,可以拉出8根面条;捏合 次后,就可以拉出32根面条。
【知识导航】1.乘方的概念: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即:n a a a a ⨯⨯⨯个…14444244443,记作na ,读作a 的n 次方。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 );在na 中,a 叫做底数(base number ),n 叫做指数(exponent )。
【典型例题】例1.(1)底数是a,指数是4的幂写作 ,结果是.(2)m 3的意义是 ,3m(m 为正整数)的意义是 .a m (m 为正整数)的意义是 .(3)5个x 相加写成 , 5个x 相乘可写成 。
例2.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面积列式是a a ⨯,即 (幂的形式);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积列式是 ,即 (幂的形式)。
当a=4cm 时,该正方体的体积是 (幂的形式)。
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a 个k 相乘写作a k 。
( )(2)4个-5相乘写作-54。
( )例4.把下列式子写成幂的形式。
(1)1×1×1×1×1×1×1= ;(2)2.3×2.3×2.3×2.3 ×2.3= ;(3)(-3)×(-3)×(-3)×(-3)= ; (4) = (5)2013m m m ⨯⨯⨯个m…1444442444443 = .例5.在例4中,题(3)的计算结果是 (填正数或负数);题(5)中,若m>0,计算结果是 (填正数或负数);若m<0,计算结果是 (填正数或负数)。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讲解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9ac5116fc4ffe473368abd4.png)
() 3 。的任何次幂都是。 _ .
; t ( 互 为相 反 数 的 ti )
一
-
两个数 的奇 次幂仍 然互 为相 反 :
数, 若n 6 0 则 ++ 即: + : , t 6
=
0 的运算结 果是 0 猢 .
,
O n为 自然 数 ) ( ・
点 拔 “ 一看底数 , 二看指数” 当底数是 正数 时, , 结果为正 ; 当底数是 0
( ’2 × 2 × 2 × 2 × 2 × 2 ; 2
。
作 是 n的 n次 方 的 结 果 时 , 可 也
。
 ̄ 作: t n
…
Y, y
以读 作 n的 n次 幂 .乘 方 的 结 果
( j J
-
・
:在 中,叫 , 。 做底数,
叫 做
() 1 一个 数 可 以看 作 自身 的 一 自身的一次方 ;
( 2)一 =一 5 5×5×5×5=一 2 6 5;
, (( = 手 ×} × 手一/ 3一 ( )( )( ) ; )手3一 一 一 鲁; 争 争 争 争 ,
() 丁 = 4 一2 3
- -
:
3
:一 一.
3 ’
( ) 一 ) = = ) ( 1 ( 1 : ( 1 . 5 ( 1猢 ! = = : = =1 2 2 : 2
( )[o5 + ( . ) 2 - 一1
.
一
代运分三. 级 ( 548- 2 2 . 数算成级 一妻 一) 一 2 l = 第 运 :争= 一 (=一 0 算 z x) 4 4
有理数 的乘方 知识点讲解 一
一 有 散 方 意义 理 秉 的
算, 叫做乘方. 一般地,::: g : : 记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及混合运算讲义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及混合运算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bdf2ef8376baf1ffc4fadd1.png)
有理数的乘除【知识点回顾】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加减法,绝对值与相反数【知识点介绍】 (一)有理数的乘法(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仍得0.(2)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那么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3)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的符号为_______;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的符号为_______。
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_______。
(4)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精讲】1.下列算式中,积为正数的是( ) A .(-2)×(+21) B .(-6)×(-2) C .0×(-1) D .(+5)×(-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B .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C .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因数异号D .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3、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C.都是负数D.都是非负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数没有倒数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1的倒数是-15、如果x2y250+++=,那么(-x)·y=( )A.100 B.-100 C.50 D.-506、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是( )A.都是正有理数 B.都是负有理数C.绝对值大的那个有理数是正数,另一个有理数是负数D.绝对值大的那个有理数是负数,另一个有理数是正数7、a、b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0,则(a+b一1)×a1b⎛⎫+⎪⎝⎭的值为( )A.0 B.-1 C.1 D.28、若a、b为有理数,请根据下列条件解答问题:(1)若ab>0,a+b>0,则a、b的符号怎样?(2)若ab>0,a+b<0,则a、b的符号怎样?(3)ab<0,a+b>0,a b>,则a、b的符号怎样?9、若a1,a b0=+=,求-ab-2的值。
1.6有理数的乘方例题与讲解
![1.6有理数的乘方例题与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e6ee96a172ded630a1cb62e.png)
1.6 有理数的乘方 1.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及有关名称 (1)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记作a n ,即,这种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幂: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乘方运算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a n 叫做幂,即(如图).(3)乘方是一种运算,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因数相同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也就是说,a n 既表示n 个a 相乘,又表示n 个a 相乘的结果.(4)a n 看作乘方运算时,读作a 的n 次方;当a n 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读作a 的n 次幂.如34中,底数是3,指数是4,读作3的4次方或3的4次幂.又如(-3)4中,底数是-3,指数是4,读作-3的4次方或-3的4次幂.(5)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51就是5,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6)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如(-1)2,212⎛⎫ ⎪⎝⎭分别表示(-1)×(-1),12×12. 【例1】 把下列式子写成乘方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指数各是什么?(1)(-3.14)×(-3.14)×(-3.14)×(-3.14)×(-3.14);(2)25×25×25×25×25×25; (3) 分析:5个-3.14相乘,写成(-3.14)5,6个25相乘可写成⎝⎛⎭⎫256,2n 个m 相乘,写成m 2n . 解:(1)(-3.14)×(-3.14)×(-3.14)×(-3.14)×(-3.14)=(-3.14)5,其中底数是-3.14,指数是5.(2)25×25×25×25×25×25=⎝⎛⎭⎫256,其中底数是25,指数是6. (3)=m 2n ,其中底数是m ,指数是2n .2.有理数的乘方的运算法则(1)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乘方是特殊的乘法,由乘法法则,我们能得出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乘方都取正号,负数的奇次乘方取负号,负数的偶次乘方取正号.(2)乘方的运算步骤非零有理数的乘方,先根据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判断结果的符号,再将其绝对值乘方;即:①根据幂指数的奇、偶性直接确定幂的符号;②计算绝对值的乘方.乘方是特殊的乘法,由乘法法则,我们能把乘方运算化归为我们熟悉的乘法运算.如,(-3)4=(-3)×(-3)×(-3)×(-3)=81(不是-3和4相乘).(-232)=(-23)×(-23)=49. (3)几点注意①-a n 与(-a )n 的意义完全不同,-a n 表示a n 的相反数,(-a )n 表示n 个-a 相乘.如-14=-(1×1×1×1)=-1,底数是1;(-1)4=(-1)×(-1)×(-1)×(-1)=1,底数是-1.②当底数是带分数时,必须先化为假分数,再进行乘方计算.如,(-123)2=(-53)2=(-53)×(-53)=259. ③若一个有理数的平方(可推广到偶次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有理数是0或1.④若一个有理数的立方(可推广到奇次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有理数是0或±1. ⑤0的正数次方是0.【例2】 计算:(1)(-3)4;(2)-34;(3)⎝⎛⎭⎫-343;(4)-334;(5)(-1)101; (6)( 1123). 分析:(1)(-3)4表示4个-3相乘;(2)-34表示34的相反数,即-34=-(3×3×3×3);(3)⎝⎛⎭⎫-343表示3个-34相乘;(4)-334表示33除以4的商的相反数;(5)(-1)101表示101个-1相乘,(-1)101=-1,在进行乘方运算时,首先根据符号法则确定符号,然后再计算绝对值,幂的绝对值等于底数绝对值的乘方;(6)底数是带分数,乘方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解:(1)(-3)4=+(3×3×3×3)=81;(2)-34=-(3×3×3×3)=-81;(3)⎝⎛⎭⎫-343=-(34×34×34)=-2764; (4)-334=-3×3×34=-274; (5)(-1)101==-1;(6)( 112)3=(323)=278. 3.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1)有理数的运算,加减叫第一级运算,乘除叫第二级运算,乘方、开方(以后再学)叫第三级运算.(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②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③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里的运算(括号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3)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除遵循以上原则外,还要根据具体的题目的特点,灵活使用运算律,使运算准确而快捷.【例3】 计算:(1)3+50÷22×⎝⎛⎭⎫-15-1; (2)2334121115965⎡⎤⎡⎤⎛⎫⎛⎫⎛⎫⨯-÷-⨯- ⎪ ⎪ ⎪⎢⎥⎢⎥⎝⎭⎝⎭⎝⎭⎣⎦⎣⎦. 分析:(1)先算乘方,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2)此题运算顺序是:第一步计算(1-49)和(1-16);第二步做乘法;第三步做乘方运算;第四步做除法. 解:(1)原式=3+50÷4×⎝⎛⎭⎫-15-1 =3+50×14×⎝⎛⎭⎫-15-1 =3-50×14×15-1=3-52-1 =-12. (2)原式=(85×592)÷35265⎡⎤⎛⎫⨯- ⎪⎢⎥⎝⎭⎣⎦=(89)2÷⎝⎛⎭⎫-133 =6481×(-27) =-643. 4.科学记数法(1)大数的表示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别大的数,这些数在读、写、算时都不方便,于是用如下的简洁方法来表示这些较大的数:①用更大的数量级来表示;②根据10n 的特点,来表示这些较大的数.(2)科学记数法的概念一般地,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都可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3)大于10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a ,n 的确定方法:①10的指数n 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只要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 .a 是整数位数只有一位的数.例如:341 257.31的整数位数是6,则n =6-1=5,所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412 573 1×105.②将原数的小数点从右向左移动,一直移到最高位的后面(即保留一位整数),这时得到的数就是a ,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就是n ,如1 300 000 000人=1.3×109人,38万千米=380 000千米=3.8×105千米.辨误区 用科学记数法时应注意的几点(1)不要误认为a 就是零前面的数,如误把426 000记作426×103.(2)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不要误认为n 就是该数后面零的个数.(3)a 是整数位数只有一位的数.如果原数是负数,负数前面的“-”号不能丢.【例4】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687 000 000;(2)5 000 000 000;(3)-367 000.分析:(1)把687 000 000写成a ×10n 时,a =6.87,它是将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得到的,即n =8,所以687 000 000=6.87×108;(2)把5 000 000 000写成a ×10n 时,a =5,它是将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9位得到的,即n =9,所以5 000 000 000=5×109;(3)把-367 000写成a ×10n 时,a =-3.67,它是将原来的绝对值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得到的,即n =5,所以-367 000=-3.67×105.解:(1)687 000 000=6.87×108;(2)5 000 000 000=5×109;(3)-367 000=-3.67×105.5.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步骤:确定幂的符号;计算幂的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因数相同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在幂的形式中,底数是因数,指数是相同因数的个数.因此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运算,先根据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确定幂的符号,再根据乘方的意义把乘方转化为乘法,来计算幂的绝对值,最后得出幂的结果.例如计算(-5)3,先确定幂的符号为“-”,再计算53=125,即(-5)3=-125.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是进行乘方运算的前提,千万不能把底数与指数直接相乘. 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要辨别清楚底数和指数,以及符号问题,避免出错. 【例5-1】 计算:(1)-33;(2)(-2)2;(3)(-3×2)3;(4)-(-2)3.分析:运算时,先确定符号,再计算乘方.(1)负号在幂的前面,结果是负数;(2)负数的偶次幂,结果是正数;(3)先计算底数-3×2=-6,再计算(-6)3;(4)先计算(-2)3,其结果是负数,再加上前面的负号,最后结果是正数.解:(1)-33=-(3×3×3)=-27;(2)(-2)2=4;(3)(-3×2)3=(-6)3=-216;(4)-(-2)3=-(-8)=8.辨误区 进行乘方运算时应注意的问题在进行乘方运算时,一定要避免出现把底数与指数直接相乘的运算错误.如-33=-(3×3)=-9,这是由于没有理解乘方的意义导致的.【例5-2】 计算(-0.25)10×412的值.分析:直接求(-0.25)10和412比较麻烦,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0.25)10=0.2510,表示10个0.25相乘,而412表示12个4相乘,这就提醒我们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就比较容易求出结果了.解:(-0.25)10×412=0.2510×412=(0.2510×410)×42=(0.25×4)10×42=1×16=16.6.写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 ×10n “还原”成原数,原数的整数位数等于n +1;原数等于把a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 位所得的数,若向右移动位数不够,应用0补上数位.谈重点 科学记数法的误区把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及把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是两个互逆的过程,这也可以作为检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是否正确的方法.【例6】 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1)3×104;(2)2.25×105;(3)-6.32×103;(4)赤道长约4×104千米;(5)按365天计算一年有3.153 6×107秒.分析:将科学记数法a ×10n 表示的数,“还原”成通常表示的数,就是把a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 位所得到的数.也可以先把10n 化成通常表示的数,再与a 相乘即可,但转化时要注意1后面0的个数就是n .解:(1)3×104=3×10 000=30 000;(2)2.25×105=2.25×100 000=225 000;(3)-6.32×103=-6.32×1 000=-6 320;(4)4×104千米=40 000千米;(5)3.153 6×107秒=31 536 000秒.7.有理数运算中的技巧运算顺序规定:先算高级运算,再算低级运算,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若能根据算式的结构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灵活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法则,可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运算过程迅捷简便,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对于较复杂的计算问题,计算时不要急于下手,应该先整体观察,分析算式的结构特征和各数之间的关系,寻找简捷的解题途径,进行合理、快速的运算.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乘除运算在一起时,统一化成乘法往往可以约分而使运算简化;遇到带分数通分时,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和的形式,如-198=-2-38,而将-38化成-616,因而避免把-198化为-3816,也可以简化运算. 解技巧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先确定运算顺序,注意恰当使用运算定律.分数、小数的乘除混合运算,通常把小数化为分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含有多重括号时,去括号的一般方法是由内向外,即依次去掉小、中、大括号,也可以由外向内.计算过程中应时时重视符号. 【例7】 计算:(1)-321625÷(-8×4)+2.52+(12+23-34-1112)×24; (2)112÷34÷(-2)+12÷2211122⎡⎤⎛⎫⎛⎫--⎢⎥ ⎪ ⎪⎝⎭⎝⎭⎢⎥⎣⎦×⎪⎪⎪⎪-912-0.752. 分析:(1)此题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小括号可以先做小括号内的,把-321625化成假分数,可以写成(-32-1625)的形式,而(12+23-34-1112)×24,若用分配律又较为方便.(2)在运算的同时把前两个除法转化为乘法.去掉绝对值、把小数转化为分数,然后进一步计算即可.解:(1)-321625÷(-8×4)+2.52+1231123412⎛⎫+-- ⎪⎝⎭×24 =(-32-1625)×(-132)+6.25+12+16-18-22 =1+150+6.25-12=1.02+6.25-12=-4.73. (2)112÷34÷(-2)+12÷2211122⎡⎤⎛⎫⎛⎫--⎢⎥ ⎪ ⎪⎝⎭⎝⎭⎢⎥⎣⎦×⎪⎪⎪⎪-912-0.752 =32×43×(-12)+12÷(14-94)×192-916=-1+12×(-12)×192-916=-1-198-916=-1-2-616-916=-31516.8.有理数乘方运算的应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给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大数的读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比如,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纸的厚度只有0.1毫米,0.1毫米与3米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我们将纸对折、再对折,如此这样对折20次后,其厚度将比30层楼房还要高,这就是有理数乘方的神奇魔力,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例8】 据科学家测算,用1吨废纸造出的再生好纸相当于0.3~0.4亩森林木材的造纸量.某市今年大约有6.7×104名初中毕业生,每个毕业生离校时大约有12千克废纸,若他们都把废纸送到回收站生产再生好纸,则至少可使森林免遭砍伐的亩数为__________(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解析:本题可分步计算出废纸回收的数量,再算出因废纸回收使森林免遭砍伐的最少亩数:废纸回收的数量:6.7×104×12=8.04×105(千克)=804(吨);因废纸回收使森林免遭砍伐的最少亩数是804×0.3=241.2(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412×102亩.答案:2.412×1029.利用乘方解决规律性问题乘方运算是新学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乘方运算中有很多规律性变化,目前主要有三种:①一个数的乘方运算中,个位数字总是呈现一定的循环规律.②乘方运算中的数或数列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如:-2,4,-8,16,-32,….③等式运算中的规律性变化,如:12-02=1,22-12=3,32-22=5,42-32=7,….乘方运算中规律性变化灵活多样,有时还伴有符号的变化,并与和、差、等式相结合,更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识别较难.由特殊到一般,发现探索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要注意观察:一是看参与计算的数与顺序间的变化规律,二是看结果的变化与顺序之间的规律.由特殊入手,猜想、验证,得出正确结论.与有理数的乘方有关的探究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个位数字是几,在中考中经常涉及到,例如3n 的个位数字是3,9,7,1,3,9,7,1,…依次循环;(2)拉面的条数、折纸的张数、握手的次数、绳子的长度、细胞分裂的个数等,都利用2n 或12n 求解. 【例9-1】 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通过观察,用你所发现的规律确定227的个位数字是( ).A .2B .4C .6D .8解析:观察式子的变化发现,从2的1,2,3,4,5,…次方的结果看,个位数以2,4,8,6,2,4,…循环,所以每四次一循环,而27÷4=6余3,所以227的个位数字是8,故选D.答案:D【例9-2】 观察下列各式:1=1=12,1+3=4=22;1+3+5=9=32;1+3+5+7=16=42,….请猜想前15个奇数的和是__________.解析:1个奇数等于12,前2个奇数的和等于22,前3个奇数的和等于32,…,猜想前15个奇数的和是152.答案:1+3+5+7+9+…+29=152=225【例9-3】 观察下面一列数:2,5,10,x ,26,37,50,65,…,根据规律,其中x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解析:观察数列发现,每个数都是对应的顺序号的平方加1,即2=12+1,5=22+1,10=32+1,…,所以它们的排列规律是n 2+1,所以x =42+1,所以x =17.答案:17【例9-4】 一张厚度是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2×0.1毫米.(1)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2)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分析:此题的关键是将纸的层数化为幂的形式,找出对应关系.根据问题容易得到当对折两次后厚度为4×0.1=22×0.1毫米,对折3次后厚度变为8×0.1=23×0.1毫米,对折4次是16×0.1=24×0.1毫米,对折5次是32×0.1=25×0.1毫米……,从中探寻规律,解答问题.解:(1)0.1×22=0.4(毫米).(2)对折20次后,厚度为(220×0.1)毫米.。
有理数的乘方讲解
![有理数的乘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6b9a35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2.png)
《有理数的乘方讲解》同学们,咱们今天来好好讲讲有理数的乘方。
先来说说什么是乘方。
比如说2×2×2,写起来是不是挺麻烦的?那咱们就可以简单地写成2³ ,这个2³ 就是 2 的三次方,这就是乘方。
咱们来举个例子,3 的四次方,就是3×3×3×3 ,结果是81 。
再说说乘方的一些特点。
一个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比如(-2)³ ,就是-8 ,而(-2)² 就是4 。
乘方在生活中也有用呢。
比如折纸,折一次是两层,折两次就是 4 层,折三次就是8 层,这其实就和乘方有关系。
怎么样,同学们,是不是对有理数的乘方有点感觉啦?《有理数的乘方讲解》同学们,咱们来一起学学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啊,其实就是几个相同的数相乘的简便写法。
比如说 5 个 4 相乘,写成4×4×4×4×4 太麻烦啦,咱们就可以写成 4 的 5 次方。
那咱们算算 2 的 4 次方是多少?就是2×2×2×2 ,结果是16 。
再看看这个,(-3)² ,它等于9 ,因为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乘方在面积计算里也能用到。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2 厘米,那它的面积就是2×2 ,也就是2² ,等于 4 平方厘米。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乘方也没那么难呀?《有理数的乘方讲解》同学们,今天咱们来搞清楚有理数的乘方。
比如说10 个 5 相乘,写起来太啰嗦啦,咱们就写成 5 的10 次方。
像 4 的 3 次方,就是4×4×4 ,等于64 。
来想想,(-1)的 5 次方是多少?因为-1 乘-1 是 1 ,1 再乘-1 就是-1 ,所以(-1)的 5 次方等于-1 。
乘方在买东西的时候也有用哦。
假如一个苹果 2 元,买 5 个就是2×5 。
有理数乘方
![有理数乘方](https://img.taocdn.com/s3/m/afdb762c3968011ca200910d.png)
有理数乘方重点:1. 乘方的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 科学记数法。
3.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4. 近似值的取法及有效数字。
难点:1. 乘方运算中形如与的区别。
2. 科学记数法中第一个因数只允许带一位整数。
3. 含有多种运算的较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4. 有效数字及其取法。
【典型例题】例1. 计算:(1)(2)(3)(4)解:(1)(2)(3)(4)注意:1. 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2. 底数为带分数时,必须先化为假分数,再进行乘方运算。
例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543700 (2)(3)23000000解:(1)(2)(3)注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第一个因数是带一位整数的小数,第二个因数的指数比原数的位数小1。
例3. 计算:(1)(2)(3)(4)解:(1)原式(2)原式(3)原式(4)原式注意:1. 第(1)题中与的区别。
2. 能应用运算律简化计算的要用运算律。
例4. 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0.03020 (2)47.0万(3)47万解:(1)0.03020精确到十万分位,有4个有效数字:3,0,2,0。
(2)47.0万,精确到千位,有3个有效数字:4,7,0。
(3)47万,精确到万位,有2个有效数字:4,7。
注意:(1)47.0万与47万精确度不同,有效数字也不同。
(2)47万不能误认为精确到个位。
例5. 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3.95459(精确到千分位)(2)0.030495(保留两个有效数字)(3)1.59960(精确到0.001)(4)76558900(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解:(1)(2)(3)(4)注意:1. 第(2)小题四舍五入时不能先从9进位到5,再由5进位。
2. 第(3)小题取到的近似值1.600不能写成1.6。
“有理数乘方”易错点分析及应用
![“有理数乘方”易错点分析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6a35d35ef7ba0d4b733b33.png)
“有理数乘方”易错点分析及应用乘方运算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一种比较重要的运算,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涉及到这种运算.为了帮助同学们学好这部分内容,现就解题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分析如下.例题1 用乘方表示下列各式:(1)(-3)×(-3)×(-3)×(-3);(2)23×23×23×23×23错解:(1) (-3)×(-3)×(-3)×(-3)=−34(2)23×23×23×23×23=253错解分析:我们知道,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1) 错在混淆了-34与(-3)4所表示的意义. (-3)4的底数是-3,表示4个-3 相乘,即(-3)(-3)(-3)(-3),而-34表示-(3×3×3×3);(2)错解在最后的结果没有加上括号.实际上253与(23)5的意义不同, 253表示2×2×2×2×23,而(23)5表示2323×23×23×23正解: (1) (-3)×(-3)×(-3)×(-3)=(−3)4(2) 23×23×23×23×23=(23)5当把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写成乘方的形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应将底数用括号括起来,而加不加括号对负数的乘方而言是完全不同的,要避免这种错误发生,我觉得首先应该从教学生的读法开始,让他们在边读的同时就体会其意义,这样就会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
例题2 有一张厚度是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2×0.1毫米.(1)对折2次后,厚度多少毫米?(2)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解析:(1)纸的对折次数与纸的层数关系如下;答案:解:(1)0.1×22=0.4(毫米)(2)220×0.1毫米点拨:要求每次对折后纸的厚度,应先求出每次折叠后纸的层数,再用每张纸的厚度×纸的层数即可,关键是将纸的层数化为幂的形式,找出这些事与对折次数的对应关系,从而看到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增长得很快.例题 3 某股票经纪人,给他的股资者出了一道题,说明投资人的赢利净赚情况:(单位:元)股票名称每股净赚(元)股数天河+23500北斗+1.51000白马-31000海潮-(-2)500请你计算一下,投资者到底赔了还是赚了,赔或赚了多少元?解析:从题目的已知条件来看,+23表示每股净赚8元,-3表示每股净赚-3元,即佘了3元。
【例题与讲解】有理数的乘方
![【例题与讲解】有理数的乘方](https://img.taocdn.com/s3/m/42bbd47d84868762cbaed5bd.png)
有理数的乘方1.有理数乘方的概念 (1)乘方的意义: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记作a n ,即=a n ,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a n 读作a 的n 次方(或a 的n 次幂).(2)乘方的表示方法(3)学习乘方的意义,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①注意乘方的双重含义乘方指的是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其结果叫做幂.由此不难发现,乘方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乘方表示一种运算;二是乘方表示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的结果.如25中,25可以看成一种运算,表示有5个2相乘,即25=2×2×2×2×2,这时,25应读作2的五次方;另一方面,25又可看成5个2相乘的结果,即2×2×2×2×2=25,这时25却读作2的5次幂;②注意乘方底数的书写格式乘方的书写一定要规范,不然会引起误会.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一定要记住添上括号,以体现底数是负数或分数的整体性.如(-3)×(-3)×(-3)×(-3)应记作(-3)4,不能记作-34.(-3)4与-34表示的意义和结果完全不同.前者表示4个-3相乘,结果为81;后者为4个3相乘的积的相反数,结果为-81.再如54×54×54×54×54×54应记作⎝ ⎛⎭⎪⎫546,不能记作564;③一个数可以看成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如3就是31,a 就是a 1,只是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④a n 与-a n 的区别:ⅰ.a n 表示n 个a 相乘,底数是a ,指数是n ,读作:a 的n 次方.ⅱ.-a n 表示n 个a 乘积的相反数,底数是a ,指数是n ,读作:a 的n 次方的相反数.如:(-3)3底数是-3,指数是3,读作-3的3次方,表示3个-3相乘,(-3)3=(-3)×(-3)×(-3)=-27.-33底数是3,指数是3,读作3的3次方的相反数.-33=-(3×3×3)=-27.所以(-3)3与-33的结果虽然都是-27,但表示的含义并不同.⑤注意乘方运算的转化.计算乘方运算的结果时,应将乘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来完成.如计算(-5)3时,应将它转化为计算(-5)×(-5)×(-5)的积;再如计算⎝ ⎛⎭⎪⎫124时,应将它转化为计算12×12×12×12的积.【例1】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指数各是什么 (1)(-× (-×(-×(-×(-; (2)25×25×25×25; (3)a ×a ×a ×…×a (2 011个a ).分析:以上三题都是相同因数相乘,可用乘方的形式表示,相同因数为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为指数,指数写在右上角.解:(1)(-×(-×(-×(-×(-=(-5; (2)25×25×25×25=⎝ ⎛⎭⎪⎫254;(3)a ×a ×a ×…×a (2 011个a )=a 2 011.警误区 书写乘方的注意事项 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写成乘方的形式时,底数一定要加上括号,如(1),(2)两题.2.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1)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①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②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奇次幂是负数;③0的任何次幂等于0;1的任何次幂等于1.(2)根据乘方的符号法则和乘方运算的转化,关于乘方有如下几个性质:①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次幂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如0n =0(n 是正整数);(-4)6=46;(-4)3=-43.②进行乘方运算时与其他运算一样,先要确定符号,再计算出绝对值,同时还应注意(-a )2n =a 2n ,(-a )2n +1=-a 2n +1(n 是正整数),由乘方的法则我们还知道:a 2n ≥0,即任何有理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谈重点 决定乘方结果的符号的因素 有理数乘方结果的符号取决于:一底数的符号,二指数的奇偶.【例2】 利用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计算: (1)(-3)2;(2);(3)⎝ ⎛⎭⎪⎫-434;(4)(-1)11;(5)(-1)2;(6)(-1)2n ;(7)(-1)2n -1.分析:根据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1)(3)(5)(6)是负数的偶次幂,结果为正;(4)(7)是负数的奇次幂,结果为负.解:(1)(-3)2=3×3=9; (2)=××=;(3)⎝ ⎛⎭⎪⎫-434=43×43×43×43=25681; (4)(-1)11=-1; (5)(-1)2=1; (6)(-1)2n =1; (7)(-1)2n -1=-1.3.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思路:确定幂的符号;确定幂的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因数相同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因此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运算,先根据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确定幂的符号,再根据乘方的意义把乘方转化为乘法,来运算幂的绝对值,最后得出幂的结果.例如计算(-5)3,先确定幂的符号为“-”号,再计算53=125,即(-5)3=-125;再如,计算(-2)×32时,先算32=9,再算(-2)×9=-18.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是进行乘方运算的前提,千万不能把底数与指数直接相乘.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要辨别清楚底数和指数,以及符号问题,避免出错.【例3-1】计算:(1)-33;(2)(-2)2;(3)(-3×2)3;(4)-(-2)3.分析:运算时,先确定符号,再计算乘方.(1)负号在幂的前面,结果是负数;(2)负数的偶次幂,结果是正数;(3)先计算底数-3×2=-6,再计算(-6)3;(4)先计算(-2)3,其结果是负数,再加上前面的负号,最后结果是正数.解:(1)-33=-(3×3×3)=-27;(2)(-2)2=4;(3)(-3×2)3=(-6)3=-216;(4)-(-2)3=-(-8)=8.警误区勿把底数乘指数在进行乘方运算时,一定要避免出现把底数与指数直接相乘的运算错误.如-33=-(3×3)=-9,这是由于没有理解乘方的意义导致的.【例3-2】计算(-10×412的值.分析:直接求(-10和412比较麻烦,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10=,表示10个相乘,而412表示12个4相乘,这就提醒我们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容易求出结果.解:(-10×412=10×412=[10×410]×42=×4)10×42=1×16=16.4.有理数乘方运算的应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给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大数的读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代高科技技术离不开数学技术,数学也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它那神奇的力量常常让人感到意外和惊奇!比如,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纸的厚度只有0.1毫米,0.1毫米与3米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我们将纸对折、再对折,如此这样对折20次后,其厚度将比30层楼房还要高,这就是有理数乘方的神奇魔力,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乘方的规律也不例外.同学们要认真思考,仔细观察找到有理数乘方应用的规律.【例4】“兰州拉面”在学校门口开了一个连锁店,今天开张,做拉面的张师傅站在门口进行广告宣传,当众拉起了拉面.他精湛的拉面技术赢得了围观顾客的阵阵喝彩,吃面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张师傅先是用一根直径约13厘米的粗面条,把两头捏起来拉长,然后再把两头捏起来拉长,不断地这样,张师傅共拉了10次,在他手里出现了一根根直径约0.1毫米的细面条.算一算:张师傅拉10次共拉出了多少根细面条若拉n次呢(请把探索的结果填入下表中)8根,所以第n次拉出2n根.解:拉面的根数与拉面的次数n有关系,拉面的根数=2n.5.与乘方相关的探究题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中的亮点,渗透多个知识点,形式多样.解题时,一般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路,先准确计算几个特例的结果,再通过对这些结果的分析、归纳得到一个较一般的结论,最后再应用这个结论解决问题.由于乘方是一种新运算,它是一种特殊的乘法,特殊在因数相同,是同学们新接触的运算,所以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当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写成幂时底数要加括号.与有理数的乘方有关的探究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个位数字是几,在中考中经常涉及到,例如3n的个位数字是3,9,7,1,3,9,7,1,…依次循环;(2)拉面的条数、折纸的张数、握手的次数、绳子的长度、细胞分裂的个数等,都利用2n 或⎝ ⎛⎭⎪⎫12n求解. 【例5-1】 有一张厚度是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2×0.1毫米.(1)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2)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分析:此题的关键是将纸的层数化为幂的形式,找出对应关系.根据问题容易得到当对折两次后厚度为4×=22×0.1毫米,对折3次后厚度变为8×=23×0.1毫米,对折4次是16×=24×0.1毫米,对折5次是32×=25×0.1毫米,……,从中探寻规律,解答问题.解:(1)×22=(毫米). (2)(220×毫米.【例5-2】 1米长的小棒,第1次截去一半,第2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第7次后剩下的小棒有多少米长分析:此题的关键是找出每次截完后,剩下的小棒占整根棒的比例与所截次数之间的关系.解:第7次后剩下的小棒有⎝ ⎛⎭⎪⎫127×1=1128(米).。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乘方](https://img.taocdn.com/s3/m/22a1e8baf90f76c661371ab8.png)
《乘方》典型例题一例 计算:(1)4)3(-;(2)3)8(-;(3)4)31(-分析 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直接用乘法来求出各乘方的值. 解 (1).81)3()3()3()3()3(4=-⨯-⨯-⨯-=- (2).512)8()8()8()8(3-=-⨯-⨯-=- (3).811)31()31()31()31()31(4=-⨯-⨯-⨯-=- 说明:(1)4)3(-不能写成43-或(-3)×4,同理3)8(-和4)31(-也不能如此书写;(2)观察该题可以发现负数的乘方,当指数是偶数时其乘方的值为正,当指数为奇数时其乘方的值为负.由此我们在计算负数的乘方时也可以先根据这一规律来确定乘方的符号,再计算正数的乘方.《乘方》典型例题二例 计算12104)25.0(⨯-的值. 分析 直接求10)25.0(-和124比较麻烦,但细观察可以发现48476Λ4484476Λ个个12121010104444 25.025.025.0)25.0(⨯⨯⨯=⨯⨯==-.这就提醒我们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就比较容易求出结果了.解 12104)25.0(⨯-1210425.0⨯=48476Λ444844476Λ个个1210444 25.025.025.0⨯⨯⨯⨯⨯⨯⨯=)44( )425.0()425.0()425.0(10⨯⨯⨯⨯⨯⨯⨯⨯=444444844444476Λ个16 11110⨯⨯⨯⨯=48476Λ个.16=说明: 当发现一个题算起来比较麻烦时,我们就应该细观察、多动脑,尽可能找出简便的方法来.《乘方》典型例题三例 选择题:(1)在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中,可以写成整数平方的数共( )个. A .18 B .19 C .10 D .9(2)在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中,可以写成整数立方的数共有( )个. A .7 B .8 C .10 D .12分析 (1)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共199个;0,±1,±2,…,±99,由于任何整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所以满足题意的数应在0,1,…,99中寻找.819,648,497,366,255,164,93,42,11,002222222222==========,而100102=(不合题意),所以共计10个数. (2)负整数的立方仍然是负数,且可以看做与正数的立方是成对的,比如有6443=,就有64)4(3-=-,只有03是个特殊情况,因此,在所给范围内可写成整数立方的数的个数必为奇数.解 (1)选C (2)选A .说明:(1)从课本中用黑体字给出的乘方的符号规律地可以知道,负数不可能等于某个有理数的偶数次幂,但可能是某个负数的奇数次幂.(2)第(2)问还可以怎样给出呢?如果把其中的“D ”改为13个,你又怎样解出呢?要学会给自己提出问题,要学会经常与同学一起研究问题.《乘方》典型例题四例 计算:(1)7)2(5)2(32--⨯--⨯;(2)132324332)4(23++⎪⎭⎫ ⎝⎛⨯-⎪⎭⎫ ⎝⎛⨯-解:(1)7)2(5)2(32--⨯--⨯1571043=-+⨯=(2)132324332)4(23++⎪⎭⎫ ⎝⎛⨯-⎪⎭⎫ ⎝⎛⨯-274132312732=++--= 说明: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关键在于正确确定运算顺序.《乘方》典型例题五例 求2)1(12)1()1(1nn n n -++-+-+的值.(n 为整数)解:当n 为奇数时,原式0211211=-++-=; 当n 为偶数时,原式1211211=++-=说明:本题应注意1)1(,1)1(212=--=-+n n (n 为整数)这一知识点.《乘方》典型例题六例 如图,某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______个.经过n 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______个.细胞分裂示意图分析:1个细胞30分钟后分裂成2个,1个小时后分裂成2×2个,1.5小时后分裂成2×2×2个,…如表所示.答案:2,2.《乘方》典型例题七例 (2003年南京市)一根1m 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 )A .321⎪⎭⎫ ⎝⎛mB .521⎪⎭⎫ ⎝⎛mC .621⎪⎭⎫ ⎝⎛mD .1221⎪⎭⎫ ⎝⎛m分析:1m 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剩下21m ;第二次剪去一半,剩下⎪⎭⎫⎝⎛⨯2121m ,即221⎪⎭⎫ ⎝⎛m ;第三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剩下⎪⎭⎫⎝⎛⨯⨯212121m ,即321⎪⎭⎫ ⎝⎛m ;……;第六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剩下⎪⎭⎫⎝⎛⨯⨯⨯⨯⨯⨯21212121212121m .即621⎪⎭⎫ ⎝⎛m .答案:C说明:注意总结每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后,绳子的长与次数的关系.这类题目都是有规律的.同学们要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思维品质.《乘方》典型例题八例 (2003年南京市)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所示可得到一条折痕(图中虚线).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三次后,可以得到7条折痕,那么对折四次可以得到______条折痕,如果对折n 次,可以得到______条折痕.分析:答案:15,12-.《乘方》典型例题九例 (2003年无锡市)读一读:式子“1+2+3+4+5+…+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上述式子比较长,书写也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得“1+2+3+4+5+…+100”表示为∑=1001n n ,这里“∑”是求和符号.例如:“1+3+5+7+9+…+99”(即从1开始的100以内连续奇数的和)可以表示为∑=-501)12(n n ;又如“333333333310987654321+++++++++”可表示为∑=1013n n .同学们,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1)2+4+6+8+10+…+100(即从2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偶数的和)用求和的符号可表示为__________.(2)计算∑==-51____)12(n n .(填写最后的计算结果). 解:(1)∑=5012n n (2)25《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典型例题一例 下列各个数据中,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精确数?(1)昨天的晚报共有23版. (2)华华的身高为1.542米.(3)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为12.953 3亿. (4)初—·六班有56名同学.分析:所有的测量值都是近似值,因为不论多么精密的仪器,测量值的最后一位肯定是估测的,只是精密的仪器精确度会高一些.因为生老病亡随时可能发生,所以全国的人口普查数不可能是精确数;报纸的版数、班级的人数等与实际完全符合是精确数. 解:(1)、(4)是精确数.(2)、(3)是近似数.《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典型例题二例 小亮的身高为1.457米,请按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1)精确到百分位 (2)精确到十分位 (3)精确到个位分析:精确到百分位,就是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只要看它后一位(即千分位)的数,若大于或等于5,刚入到百分位,若小于5,则舍去.其他类同.解:(1)精确到百分位,1.457米≈1.46米 (2)精确到十分位,1.457≈1.5米 (3)精确到个位,1.457米≈1米《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典型例题三例 中国人口有12亿,请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分析:12亿是经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所以精确到亿位,有两个有效数字. 解:精确到亿位,有两个有效数字.说明:这种有单位的数,我们要注意它的单位,所以不能误认为精确到个位.《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典型例题四例 (1)用四舍五入法把0.618精确到10分位; (2)用四舍五入法把234000精确到万位; (3)用四舍五入法使0.1698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分析:精确到哪一位就从哪一位的后一位进行四会五入;保留几个有效数字就是从左数第一个非零数字开始数出几个数字,从下一个数字之后进行四舍五入.解:(1)0.618精确到10分位是0.6; (2)234000精确到万位是5103.2⨯; (3)0.1698保留三个有效数字是0.170.说明:(2)中234000精确到万位是230000,但从230000看不出有几个有效数字,也看不出精确到哪一位,所以要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即5103.2⨯,这就表示有两个有效数字.而(3)的结果0.170是表示有三个有效数字,不能写成0.17,因为0.17表示有两个有效数字.《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典型例题五例 某学生的身高是1.796米.(1)精确到厘米;(2)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分析:(1)的单位是米,精确到厘米就是精确到这个数的百分位;(2)要求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就是从左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始数,由第三个数开始进行四舍五入.解:(1)1.796米精确到厘米是1.80米;(2)1.796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1.8米. 说明:(1)1.80和1.8的意义是不同的;(2)实际问题的精确到要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度量人的身高一般要精确到厘米.《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典型例题六例 下面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 (1)小山的身高为1.346米;(2)根据某家报纸公布,50年后亚洲人口将达到52.68亿;(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2101020.2⨯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乘方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乘方的意义
(1)乘方的定义
求n
个相同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如图,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a n 读作:a 的n 次幂(a 的n 次方).
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因数相同),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乘方的底数是
相同因数,指数是相同因数的个数.
(2)乘方的意义
a n 表示n 个a 相乘. 即a n =n a
a a a a ⨯⨯⨯⋯⨯1442443个.
如:(-2)3=(-2)×(-2)×(-2)表示3个(-2)相乘.
释疑点 (-a )n 与-a n 的区别
①(-a )n 表示n 个-a 相乘,底数是-a ,指数是n ,读作:-a 的n 次方;②-a n 表示n 个a 乘积的相反数,底数是a ,指数是n ,读作:a 的n 次方的相反数. 如:(-3)3底数是-3,指数是3,读作负3的3次方,表示3个(-3)相乘.(-3)3=(-3)×(-3)×(-3)=-27.
-33底数是3,指数是3,读作3的3次方的相反数.-33=-(3×3×3)=-27.
(3)乘方的书写
①一个数可以看成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51,通常指数1省略不写. ②负数或分数做底数时,应用括号把负数或分数括起来,再在其右上角写指
数,指数应写小一点.如(-1)2不能写成-12,⎝ ⎛⎭
⎪⎫322不能写成322. 【例1】 填空:(1)式子(-1.2)10表示__________,其中底数是_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
(2)120137111777⎛⎫- ⎪⎝⎭
⎛⎫⎛⎫⎛⎫-⨯-⨯⋯⨯- ⎪ ⎪ ⎪⎝⎭⎝⎭⎝⎭
14444244443个写成乘方的形式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解析:(1)乘方表示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相同的因数是底数,指数即相同因数
的个数;(2)把n 个相同因数的积写成乘方的形式,相同因数写成底数,本题中⎝ ⎛⎭
⎪⎫-17是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2 013写成指数.
答案:(1)10个-1.2相乘 -1.2 10
(2)⎝ ⎛⎭⎪⎫-17 2 013 负17的2 013次幂⎝ ⎛⎭
⎪⎫或负17的2 013次方 2.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乘方运算就是根据乘方的意义把它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如:33=3×3×3=27. ①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③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④0的奇次幂、偶次幂都是0.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a 2n ≥0(n 为正整数);若用n 表示正整数,则2n 表示偶数,而用(2n +1)表示奇数,则(-1)2n =1,(-1)2n +1=-1.
【例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2 013是负数
B .-4200是正数
C .0的任何次幂(指数不为0)都等于它本身
D .-1的38次幂等于它的相反数
解析:-4200表示4的200次方的相反数,是负数,故B 错误.
答案:B
基本方法,基本能力
3.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乘方运算的方法如下:
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一样,有理数的乘方也是一种运算,其运算的方法是:
①确定幂的符号;
②进行乘法的运算.
析规律 对于乘方的理解
①乘方是一种运算,是特殊的乘法(因数相同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②因为a n 表示n 个a 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进行乘方运算,即将乘方转化成乘法运算.
4.绝对值与乘方非负性的综合运用
(1)平方、立方及平方的非负性
在a n 中,若n =2,则为a 2,读作a 的2次幂,也读作a 的平方;当n =3时,a 3可读作a 的3次方,也可读作a 的立方.平方、立方是乘方中最常见的.
①根据乘方与乘法的关系可知:正数的平方是正数,负数的平方也是正数,0的平方等于0.也就是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
②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0,1;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0,1,-1.
(2)绝对值的非负性
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a |≥0.
(3)非负数的性质
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非负数都等于0.
比如:若|a |+b 2=0,则a =0,且b =0.
【例3】 计算:
(1)(-2)4;(2)-34;(3)⎝ ⎛⎭
⎪⎫453;
(4)⎝ ⎛⎭⎪⎫-1232;(5)-472;(6)(-1)2 014. 分析:根据乘方的意义和符号法则求解.(1)(-2)4表示4个(-2)相乘;(2)-
34表示34的相反数;(3)⎝ ⎛⎭⎪⎫453表示3个45相乘;(4)⎝ ⎛⎭⎪⎫-1232表示2个⎝ ⎛⎭
⎪⎫-53相乘;(5)-47
2表示4除以7的2次方的相反数;(6)(-1)2 014表示2 014个(-1)相乘. 解:(1)(-2)4=(-2)×(-2)×(-2)×(-2)=16;
(2)-34=-(3×3×3×3)=-81;
(3)⎝ ⎛⎭
⎪⎫453=45×45×45=64125; (4)⎝ ⎛⎭⎪⎫-1232=⎝ ⎛⎭⎪⎫-53×⎝ ⎛⎭
⎪⎫-53=259; (5)-472=-47×7
=-449; (6)(-1)2 014=()()()()
20141111--⨯-⨯⋯⨯-144424443
个=1. 【例4-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负数的平方是负数;②正数的平方是正数;③平方是它本身的数是0和1;④1的立方等于它本身;⑤-1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⑥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
A .3个
B .4个
C .5个
D .2个
① × 乘方是特殊的乘法运算,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
得负,故①,②都为正数
② √ ③ √ 0的平方等于0,1的平方等于1
④ √ 1的立方是1
⑤ × -1的平方是1,-1的倒数是-1,所以不相等
⑥ √ 0的平方是0,正数和负数的平方都是正数
【例4-2】 若x ,y 为有理数,且(5-x )4+|y +5|=0,则⎝ ⎛⎭
⎪⎫x y 2 013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
解析:因为(5-x )4和|y +5|都是非负数,且(5-x )4+|y +5|=0,所以由非负数的性质得(5-x )4=0,|y +5|=0,即5-x =0,y +5=0.解得x =5,y =-5.
所以⎝ ⎛⎭⎪⎫x y 2 013=⎝ ⎛⎭
⎪⎫5-5 2 013=(-1)2 013=-1.故选B. 答案:B
思维拓展,创新应用
5.有理数乘方规律探究及应用
(1)有理数乘方规律探究
①观察给出的一组数字或式子,分析所包含的乘方运算,结合连续偶数、连续奇数等知识,探究其中的规律.
②根据其规律,按要求进行计算或解答.
(2)乘方的应用 生活中乘方的应用主要是裂变和对折. ①裂变:将某一物体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像这样以倍增的速度发生变化就是裂变. 裂变规律:裂变一次即原来的数量乘21,裂变两次乘22,裂变三次乘23,…,裂变n 次乘2n .
②对折:一张纸对折,对折次数与纸的层数、折痕数、单层纸占整张纸的面积比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具体情况如下表:次数 1 2 3 … n
层数
2 4 8 … 2n 折痕数 1
3 7 … 2n -1
单面占 的比例 12
14 18 … 12n 【例5-1】 (只有数码0和1),它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将(101)2,(1011)2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
(101)2=1×22+0×21+1×20=4+0+1=5;
(1011)2=1×23+0×22+1×21+1×20=11.
按此方式,将二进制(1001)2换算成十进制数的结果是__________.(说明:20=1)
解析:从例子中可以看出,把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要通过乘方运算.二进制数的进率是2,右边第一位数字0或1就是十进制中的0或1,右边第二数位代表21,右边第三位代表22,右边第四位代表23,依此类推,相加即可转化为十进制数.所以(1001)2=1×23+0×22+0×21+1×20=8+0+0+1=9.
答案:9
【例5-2】 面积是128平方分米的一张纸片,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第三次再将剩下的一半剪去,…,如此下去,剪完第6次后剩下的面积还有多少平方分米?
分析:
剪的次数
剪后剩下部分的面积 第一次
⎝⎛⎭⎫128×12平方分米 第二次
⎣⎡⎦⎤128×⎝⎛⎭⎫122平方分米 第三次
⎣⎡⎦⎤128×⎝⎛⎭⎫123平方分米 …
… 第六次 ⎣⎡⎦
⎤128×⎝⎛⎭⎫126平方分米 解:128×⎝ ⎛⎭
⎪⎫126=128×164=2(平方分米). 答:剪完第6次后剩下的面积还有2平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