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5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社会学发展史上关于研究对象的两大分 歧:整体倾向和个体倾向。
总地来看, 社会学理论大致围绕着现代 人的社会行动和现代社会的结构之间关 系及其变迁这一中心展开,所不同的是 有的更注重于宏观的结构,有的更注重 于微观的行动。
我国社会学界定义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 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 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 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社会 科学。
农村各类社会问题的出现也有深厚的文化根 源,对这些问题的揭示需要文化人类学的研 究方法,也需要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结果。
5.与农村管理学的关系
农村社会管理学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 度来研究问题
农村社会学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农村社会发展的规 律。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农村社会管理提 供了基础和依据
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农民群众组织的管理 经济组织的管理 农村人口的管理 农村教育的管理 农村社会秩序的管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既是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也 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他重要学科
家庭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 政治学 论理学
……
二、 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领域和基本内容
(一)农村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1、丰富人类理论认识的内容。(经验与理论) 农村社会学在人们认识农村社会本质的方面开
创了新的理论研究空间。 2、检验和开拓社会学研究的空间。
将社会学理论成果运用于农村实践,本身就是 对原有社会学理论进行检验和再建设的过程。 3、有利于社会学的本土化 (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社会过程
包括: 冲突的过程 适应的过程 变迁过程 控制过程。
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为整个社会发展 提供了动力。
农村社会学ppt课件
前苏联:
前苏联的农村社会学比较突出,早在1923年就成立了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调 查委员会,组织和领导大规模的农村社会调查,出版了一些农村社会学的书籍。 虽然之后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被取消了,但农村社会研究工作没有停止过,50年 代后期社会学开始恢复重建后,得到了快速发展,研究领域涉及到农村社会结构、 农村生活方式、农村居民的流动问题、人口老化及教育问题、农村文化生活等, 对东欧国家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社区研究就是用同一区位或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头进行各种地域不同的社区研究民族学家农村社会学家城市社会学家分别考察边疆部落社区内地农村社区沿海沿江都市社区通过静态社区研究了解社会结构通过动态社区研究了解社会历程或同时并进以了解社会组织与变迁的整体
农村社会学
( Rural Sociology )
农村社会发展悖论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2朝0朝世暮暮纪? 50年代以后美国农村社会学的冲击与转移。
西欧等国:
二战以前不发达。
二战后迫切需要农村社会学的知识指导战后乡村重建,加上美国农村社会 学者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帮助,农村社会学迅速发展。
1951年,法国社会学界的农村问题大讨论,1960年代的农村城市化研究等; 英国社会学者的农村社区调查(如威廉斯、斯塔塞);1957年成立“欧洲农村 社会学工作者协会”,后更名为“欧洲农村社会学会”;1964年和美国农村社 会学会联合在法国举行了第一届农村社会学世界大会。
巴特菲尔德(Butterfield)教授在墨西哥大学任教时(1902),编写了一本 《农村社会学》讲义,1903年发表文章阐述农村社会学的定义、内容和重要性。
农村社会学产生标志
1908年,总统T·罗斯福任命成立了美国“农村生活委员会”,负责主持 全美农村调查研究工作。该委员会组织大批学者对美国农村社会生活进行了系 统全面地调查,发表了一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内容涉及到农村土地、交通、 商业、儿童教育、家庭、妇女、卫生、人际关系等大量社会问题,反映了运用 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农村社会的特点,被看成是农村社会学的纲领性文 件。因此,该委员会的成立,被看成是20世纪农村社会学的开端。
农村社会学-第十一讲PPT课件
农村贫困问题:区域性的贫困,社会保 障制度和贫困问题
11
2020/10/13
农村社会的主要问题
农村教育问题:义务教育、职业教育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面源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城市和工业的影响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
农村土地问题
12
2020/10/13
农村社会问题的成因
经济上的原因
思维观念、道德价值观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
7
2020/10/13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社会问题的模式和发展规律:
社会整合论:如果社会整合程度与发展 水平不适应,就会造成社会问题。
社会解组论:社会变迁而导致社会失去 规则,从而产生社会问题。包括缺乏规 范、文化冲突和制度失效。
文化失调论:社会制度、伦理道德和风 俗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
8
2020/10/13
4
2020/10/13
社会问题的要素
影响的对象具有社会性
对社会具有危害性
社会成员具有解决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要 求
对问题的控制和解决具有社会性。
5
2020/10/13
社会问题的特点
普遍性和特殊性:空间的普遍性和时间 的无限性,区域和阶段特殊性;
社会问题的多元性和复合性:社会问题 产生原因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社会问 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6
2020/10/13
社会问题的类型
直接成因:偏差行为(个体行为违法法律或 规章)和社会解组(社会变迁的影响);
人类社会生活的范围:人口问题、种族和民 族问题、婚姻和家庭问题、政治问题、经济 问题、道德问题、宗教问题等;
陆学艺的划分:结构型社会问题;变迁型社 会问题;偏差型社会问题;
11
2020/10/13
农村社会的主要问题
农村教育问题:义务教育、职业教育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面源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城市和工业的影响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
农村土地问题
12
2020/10/13
农村社会问题的成因
经济上的原因
思维观念、道德价值观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
7
2020/10/13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社会问题的模式和发展规律:
社会整合论:如果社会整合程度与发展 水平不适应,就会造成社会问题。
社会解组论:社会变迁而导致社会失去 规则,从而产生社会问题。包括缺乏规 范、文化冲突和制度失效。
文化失调论:社会制度、伦理道德和风 俗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
8
2020/10/13
4
2020/10/13
社会问题的要素
影响的对象具有社会性
对社会具有危害性
社会成员具有解决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要 求
对问题的控制和解决具有社会性。
5
2020/10/13
社会问题的特点
普遍性和特殊性:空间的普遍性和时间 的无限性,区域和阶段特殊性;
社会问题的多元性和复合性:社会问题 产生原因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社会问 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6
2020/10/13
社会问题的类型
直接成因:偏差行为(个体行为违法法律或 规章)和社会解组(社会变迁的影响);
人类社会生活的范围:人口问题、种族和民 族问题、婚姻和家庭问题、政治问题、经济 问题、道德问题、宗教问题等;
陆学艺的划分:结构型社会问题;变迁型社 会问题;偏差型社会问题;
农村社会学PPT-第九章 农村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第九章 农村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概要
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的维度 第二节 农村社会分层的机制 第三节 农村的社会流动状况 第四节 农村社会流动的机制
2
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的维度
3
一、农村社会的职业分化
职业分化反映的是社会成员的谋生手段或所从事的职业出现的差异现象。由 于职业的差异可能会进一步产生其他相应的社会差别,因此,职业分化是考 察社 会分层的重要维度之一。农村社会的职业分化现象是指农村社会中的 劳动力从事 的职业在类型和性质上所出现的区分和差别,农村社会中的劳 动力以往被统称为 农民,所以也有研究将农村社会的职业分化视为农民的 职业分化,并认为农民的职业主要受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多元 化、区域差异化的分化。在 传统农村社会,虽然绝大多数人是从事农业的 农民,但也有一些人操持着其他职 业如手工业等非农职业。
14
第三节 农村的社会流动状况
15
◦ 一、农村社会的人口流动 ◦ 影响和推动农村人口流动的因素复杂多样,有较多因素和动因来自社
会结构 和宏观制度背景。在传统农村社会,由于农村社会在结构上 就是相对封闭的,因 而人口流动现象较少发生。在计划经济时代, 受生活用品配给制亦即凭票供应的 制约,以及城乡壁垒的阻隔,农 村人口很少流向城镇。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 乡二元社会经济体 制依然维续,加上城镇粮油的计划供应,农村人口流动以早出 晚归 的 “钟摆式”流动为主。 关于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推 拉理论和 二元结构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理论 解释。推 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 流动行为是推力和拉力加上中间阻力共同作用 的结果。流出地的自 然资源枯竭、劳动力过剩、收入水平降低等消极因素通常会 构成人 口迁移流动的推力,而目的地的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水平、 较好 的文化和公共设施、较好的教育条件等积极因素往往会成为人 口迁移流动的拉力
概要
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的维度 第二节 农村社会分层的机制 第三节 农村的社会流动状况 第四节 农村社会流动的机制
2
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的维度
3
一、农村社会的职业分化
职业分化反映的是社会成员的谋生手段或所从事的职业出现的差异现象。由 于职业的差异可能会进一步产生其他相应的社会差别,因此,职业分化是考 察社 会分层的重要维度之一。农村社会的职业分化现象是指农村社会中的 劳动力从事 的职业在类型和性质上所出现的区分和差别,农村社会中的劳 动力以往被统称为 农民,所以也有研究将农村社会的职业分化视为农民的 职业分化,并认为农民的职业主要受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多元 化、区域差异化的分化。在 传统农村社会,虽然绝大多数人是从事农业的 农民,但也有一些人操持着其他职 业如手工业等非农职业。
14
第三节 农村的社会流动状况
15
◦ 一、农村社会的人口流动 ◦ 影响和推动农村人口流动的因素复杂多样,有较多因素和动因来自社
会结构 和宏观制度背景。在传统农村社会,由于农村社会在结构上 就是相对封闭的,因 而人口流动现象较少发生。在计划经济时代, 受生活用品配给制亦即凭票供应的 制约,以及城乡壁垒的阻隔,农 村人口很少流向城镇。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 乡二元社会经济体 制依然维续,加上城镇粮油的计划供应,农村人口流动以早出 晚归 的 “钟摆式”流动为主。 关于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推 拉理论和 二元结构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理论 解释。推 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 流动行为是推力和拉力加上中间阻力共同作用 的结果。流出地的自 然资源枯竭、劳动力过剩、收入水平降低等消极因素通常会 构成人 口迁移流动的推力,而目的地的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水平、 较好 的文化和公共设施、较好的教育条件等积极因素往往会成为人 口迁移流动的拉力
《农村社会学》绪论 ppt课件
(1)创始人:法国的思想家孔德《实证 哲学教程》运用实证方法将社会学分 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一)关于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对社会现象的全部 基本法则作实证研究,也就是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 -----奥古斯特·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
(1798年2月17日-1857年9月5日)
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的创始人。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调查研究
(2010校科创基金项目,校挑战杯三等奖)
扬州市农民收入的实证研究——徐卫军 (2004校优秀毕业论文)
扬州市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研究——张娅 (2007校优秀毕业论文)
农户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意愿分析——张晓敏 (2008校优秀毕业论文,省优秀论文三等奖)
第一讲 绪论
提示和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各种非经济因素,优化农村社 会文化环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探讨社会变革中我国农村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据、特点,解决方案,作为 决策部门的依据。
参与制定农村社会发展战略,探讨农村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机制,为 农村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搜集数据和材料,从中发展出理论,为社会中国文化谋求出路。
农村社会学
( Rural Sociology )
一、注重课程教学 提升学习能力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农户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意愿分析 ——对灌云县版浦镇的调查
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知 ——对江阴市祝塘镇的调查
(一)关于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对社会现象的全部 基本法则作实证研究,也就是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 -----奥古斯特·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
(1798年2月17日-1857年9月5日)
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的创始人。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调查研究
(2010校科创基金项目,校挑战杯三等奖)
扬州市农民收入的实证研究——徐卫军 (2004校优秀毕业论文)
扬州市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研究——张娅 (2007校优秀毕业论文)
农户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意愿分析——张晓敏 (2008校优秀毕业论文,省优秀论文三等奖)
第一讲 绪论
提示和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各种非经济因素,优化农村社 会文化环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探讨社会变革中我国农村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据、特点,解决方案,作为 决策部门的依据。
参与制定农村社会发展战略,探讨农村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机制,为 农村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搜集数据和材料,从中发展出理论,为社会中国文化谋求出路。
农村社会学
( Rural Sociology )
一、注重课程教学 提升学习能力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农户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意愿分析 ——对灌云县版浦镇的调查
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知 ——对江阴市祝塘镇的调查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四章农村的婚姻、家庭-PPT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彩礼 的形式也更多的由实物转变为货 币。
注意!
彩礼
正功能:为小家庭奠定了经 济与社会的基础;具有凝聚 功能与情感表达功能等。
负功能:限制婚姻自由、加 重农村家庭负担、恶化农村 社会风气、威胁农村社会稳 定等。
4.从婚后居住看,从夫居依然是主流
• 新居制在农村青年婚姻形式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 低,农村婚姻大多仍以一方的地理流动为表现形 式,即或为从夫居,或为从妻居,而从夫居依然 是主流。
2.从结婚仪式看,日益多样化、现代化
传统农村的结婚 仪式是非常繁琐 的,典型的是以 “六礼” 为特 点的传统婚姻程 序,而且在每一 个阶段,都有很 多规定与禁忌。
现代农村结婚仪式呈现出简化、多样化、现 代化等特征。西式的婚礼在农村已不鲜见。
3.从结婚费用看,高消费日益突出
结婚费用一般包括彩礼聘金、请客费用和建 立新家的费用等。
第二种观点:孙本文 孙本文区分了家庭、家族与宗族的概念: 家庭为最小的单位,限于同居共财的亲属 宗族是对家庭的扩充,包括父族同宗的亲属
家族则更由宗族扩充,包括父族、母族、妻 族的亲属。
宗族为同姓,而家族则未必同姓,涵盖血亲 与姻亲二者。
杨善华、刘小京:
家族(宗族)基本上是男性血缘世系原则建 立起来的,存在某种组织形式(不管是严密 还是松散的)和具有家族色彩的活动,有着 一种内部认同和外部便捷(不一定很清晰) 的社会群体。
5、对自己的付出和得到非常斤斤计较。面子是“凤凰 男”极为看重的东西,有时候它比实际生活的幸福更重 要。“凤凰男”努力上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面 子,自己和大家族的面子。
“孔雀女”在大城市里长大,经常会撒娇 发嗲的富家女。她们深受父母溺爱,从小 没有受过什么苦,内心单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吃的穿的都是好的,不用讨好 谁,不需恭维谁,不必使心眼就能享受美 好的生活。
注意!
彩礼
正功能:为小家庭奠定了经 济与社会的基础;具有凝聚 功能与情感表达功能等。
负功能:限制婚姻自由、加 重农村家庭负担、恶化农村 社会风气、威胁农村社会稳 定等。
4.从婚后居住看,从夫居依然是主流
• 新居制在农村青年婚姻形式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 低,农村婚姻大多仍以一方的地理流动为表现形 式,即或为从夫居,或为从妻居,而从夫居依然 是主流。
2.从结婚仪式看,日益多样化、现代化
传统农村的结婚 仪式是非常繁琐 的,典型的是以 “六礼” 为特 点的传统婚姻程 序,而且在每一 个阶段,都有很 多规定与禁忌。
现代农村结婚仪式呈现出简化、多样化、现 代化等特征。西式的婚礼在农村已不鲜见。
3.从结婚费用看,高消费日益突出
结婚费用一般包括彩礼聘金、请客费用和建 立新家的费用等。
第二种观点:孙本文 孙本文区分了家庭、家族与宗族的概念: 家庭为最小的单位,限于同居共财的亲属 宗族是对家庭的扩充,包括父族同宗的亲属
家族则更由宗族扩充,包括父族、母族、妻 族的亲属。
宗族为同姓,而家族则未必同姓,涵盖血亲 与姻亲二者。
杨善华、刘小京:
家族(宗族)基本上是男性血缘世系原则建 立起来的,存在某种组织形式(不管是严密 还是松散的)和具有家族色彩的活动,有着 一种内部认同和外部便捷(不一定很清晰) 的社会群体。
5、对自己的付出和得到非常斤斤计较。面子是“凤凰 男”极为看重的东西,有时候它比实际生活的幸福更重 要。“凤凰男”努力上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面 子,自己和大家族的面子。
“孔雀女”在大城市里长大,经常会撒娇 发嗲的富家女。她们深受父母溺爱,从小 没有受过什么苦,内心单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吃的穿的都是好的,不用讨好 谁,不需恭维谁,不必使心眼就能享受美 好的生活。
农村社会学PPT-第六章 农村社会的组织
12
– 第三个要素是家族组织的仪式活动。农村家族组织虽然有各种 各样的形态和 特征,但在结构上都有集体仪式活动这一共同要 素。或许,不同家族组织所举办 的仪式活动在形式上千差万别, 不过其本质是相通的。
– 仪式活动之于农村家族组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集体象征符 号的建构,二是集体团结实践的推进。人类任何 组织其实都需要有象征符号,象 征符号不同于一般符号,通常 是在特定的、具有神圣意义的场合建构起来的。按 照人类学的 一般原理,仪式活动的主要功能就是建构象征意义。
19
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在某种意义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具有 “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组织。严 格地 说,这一组织并非真正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而是一种行政色彩较浓的组 织。 这一组织的特殊性或存在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体产权的存 在。农 村在集体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积累了一些集体资产,而要管理和运营集体 资产, 就需要有相应的集体组织。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为了应对集体产权 处置问 题而产生的。而集体资产和集体产权,则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定历史 时期的 特殊产物。另一方面是农村基本生产经营制度的改革。随着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改革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已经分给个体农户承包经营,这意味着集体 经营组织 已解散,农业生产经营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然而,农村集体所拥有的 一些资产还 存在,而且不便于分给各户来承包,如一些集体企业、集体财产 等。要保持一些 集体资产的完整性和运营的延续性,就需依靠过渡性的组织来 管理集体资产和维 持部分集体经济的持续运行,于是便出现了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
8
– 在结构特征上,农村组织具有相对较大的弹性。农村社会中较多的组织是非 正式 团体,组织的边界并非十分固化和刚性的。在现实社会中,农村一些组织在 实际 运行中,通常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加入和参与组织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和 资格 要求,在多数情况下出于成员的热情和自愿。即便组织也会设置一些资格原 则, 但这些原则在实践中是具有较大弹性的,通常是可以变通的。此外,在农村 一些 组织内部,由于并没有十分严密的组织管理,成员之间的联系以及组织活动 等通 常也不会受正式组织制度的约束,因而组织成员的行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组织 内部的结构也就相对较为松散。一些组织除在举办集体仪式和集体活动时有 相对 正式的组织协调之外,平常时期组织内的联系很弱。 在功能特征上,农村组织更 多地具有社会与文化性功能。虽然农村组织也是 为着某种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 但较多的农村组织与现代科层组织特别是经济 组织有所不同。
– 第三个要素是家族组织的仪式活动。农村家族组织虽然有各种 各样的形态和 特征,但在结构上都有集体仪式活动这一共同要 素。或许,不同家族组织所举办 的仪式活动在形式上千差万别, 不过其本质是相通的。
– 仪式活动之于农村家族组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集体象征符 号的建构,二是集体团结实践的推进。人类任何 组织其实都需要有象征符号,象 征符号不同于一般符号,通常 是在特定的、具有神圣意义的场合建构起来的。按 照人类学的 一般原理,仪式活动的主要功能就是建构象征意义。
19
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在某种意义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具有 “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组织。严 格地 说,这一组织并非真正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而是一种行政色彩较浓的组 织。 这一组织的特殊性或存在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体产权的存 在。农 村在集体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积累了一些集体资产,而要管理和运营集体 资产, 就需要有相应的集体组织。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为了应对集体产权 处置问 题而产生的。而集体资产和集体产权,则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定历史 时期的 特殊产物。另一方面是农村基本生产经营制度的改革。随着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改革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已经分给个体农户承包经营,这意味着集体 经营组织 已解散,农业生产经营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然而,农村集体所拥有的 一些资产还 存在,而且不便于分给各户来承包,如一些集体企业、集体财产 等。要保持一些 集体资产的完整性和运营的延续性,就需依靠过渡性的组织来 管理集体资产和维 持部分集体经济的持续运行,于是便出现了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
8
– 在结构特征上,农村组织具有相对较大的弹性。农村社会中较多的组织是非 正式 团体,组织的边界并非十分固化和刚性的。在现实社会中,农村一些组织在 实际 运行中,通常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加入和参与组织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和 资格 要求,在多数情况下出于成员的热情和自愿。即便组织也会设置一些资格原 则, 但这些原则在实践中是具有较大弹性的,通常是可以变通的。此外,在农村 一些 组织内部,由于并没有十分严密的组织管理,成员之间的联系以及组织活动 等通 常也不会受正式组织制度的约束,因而组织成员的行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组织 内部的结构也就相对较为松散。一些组织除在举办集体仪式和集体活动时有 相对 正式的组织协调之外,平常时期组织内的联系很弱。 在功能特征上,农村组织更 多地具有社会与文化性功能。虽然农村组织也是 为着某种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 但较多的农村组织与现代科层组织特别是经济 组织有所不同。
农村社会学第一章PPT课件
27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关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农村社会变迁方面的研究
农村婚姻家庭的变迁研究(结婚仪式)
28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关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农村社会变迁方面的研究
农村婚姻家庭的变迁研究(农村人结婚礼金)
29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象。 认为农村社会学没有特定的对象
21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关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1.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方面的研究 农民、农业和农村(三农) 农村产业结构 乡镇企业的劳资关系 农村社会结构
22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关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1.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方面的研究
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 料,探讨和分析社会行为、社会关系 及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象和范围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
41
第三节 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扩展人类理论认识的内容 二、有助于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实践进
38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2.调查研究 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谈的方法、
系统、直接的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 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 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 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39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3.文献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
36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实地研究(田野调查) 通过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关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农村社会变迁方面的研究
农村婚姻家庭的变迁研究(结婚仪式)
28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关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农村社会变迁方面的研究
农村婚姻家庭的变迁研究(农村人结婚礼金)
29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象。 认为农村社会学没有特定的对象
21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关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1.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方面的研究 农民、农业和农村(三农) 农村产业结构 乡镇企业的劳资关系 农村社会结构
22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关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1.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方面的研究
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 料,探讨和分析社会行为、社会关系 及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象和范围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
41
第三节 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扩展人类理论认识的内容 二、有助于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实践进
38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2.调查研究 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谈的方法、
系统、直接的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 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 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 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39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3.文献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
36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实地研究(田野调查) 通过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
农村社会学第一章PPT课件
社会学创始人孔德: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基本原则的 实证研究。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社会学是对社会事实进行实证研究 的一门社会科学。
《大英百科全书》:社会学是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学 科。
2.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1)整体性 社会学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把社会看作一个有 机整体,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去研究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研 究社会的运行与调整,即使是研究社会的具体对象、具体问 题也时时处处注意从整体出发,联系整体研究部分,着眼于 整体综合而立足于局部分析。
2.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2)综合性 社会学在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过程或 社会问题时,总是联系多种有关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来加 以考察。同时在研究社会现象和与社会问题时往往借助于不 同学科的知识作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探讨。
2.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3)实证性 社会学研究虽然同其他学科一样离不开理论分 析、比较、推演等一般逻辑方法但它的知识主要的或者说基本 的依靠对“社会事实”进行具体的经验研究所获得的。通过观 察、调查、实验、等途径获得第一手资料,从中检验理论假设, 分析概括出理论知识。社会学研究的这种实证性特点充分表现 在它对社会调查的重视上。
农村社会学
第一章 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 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社会以 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作 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实 证性的特点。农村社会学就是社会在农学村社 会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 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的联系
3.我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简况
中国的农村社会学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院校社会学专业学者的农村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工
作,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是旧中国农村社会学的主要内 容。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社会学是对社会事实进行实证研究 的一门社会科学。
《大英百科全书》:社会学是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学 科。
2.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1)整体性 社会学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把社会看作一个有 机整体,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去研究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研 究社会的运行与调整,即使是研究社会的具体对象、具体问 题也时时处处注意从整体出发,联系整体研究部分,着眼于 整体综合而立足于局部分析。
2.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2)综合性 社会学在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过程或 社会问题时,总是联系多种有关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来加 以考察。同时在研究社会现象和与社会问题时往往借助于不 同学科的知识作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探讨。
2.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3)实证性 社会学研究虽然同其他学科一样离不开理论分 析、比较、推演等一般逻辑方法但它的知识主要的或者说基本 的依靠对“社会事实”进行具体的经验研究所获得的。通过观 察、调查、实验、等途径获得第一手资料,从中检验理论假设, 分析概括出理论知识。社会学研究的这种实证性特点充分表现 在它对社会调查的重视上。
农村社会学
第一章 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 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社会以 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作 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实 证性的特点。农村社会学就是社会在农学村社 会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 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的联系
3.我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简况
中国的农村社会学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院校社会学专业学者的农村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工
作,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是旧中国农村社会学的主要内 容。
农村社会学课件
A、劳动力价格低廉
B、劳动力大量闲置 C、劳动力素质低下 D、劳动力结构同质 E、财政补贴难度大
产业结构末端
缺乏有效的集体谈判能力
一、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
1、为什么进行新农村建设?
(2)、全球性的资源约束与中国发展
美国日耗原油约2100万桶,约占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世 界上石油消耗第一大国;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4.6%,但消耗能
源占了世界的23%;美国目前每年人均石油消费约3.28吨,是中国人
均水平的10倍以上;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1/5,但人均资源消耗却5 倍於中国;美国电力人均消耗是1400千瓦时,是日本的1.5倍,中国 的7倍。按照目前的电力消耗增长,美国必须建1300-1900个发电厂 才能满足未来20年的需求。
一、新农村建设
2.生活宽裕
挖掘农业增收潜力 增加非农业产业收入 完善增收减负政策 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3.乡风文明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4.村容整洁
•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最能直接感观的表象化目标, 村容整洁就是要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 效,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 村庄布局—基础设施—清洁卫生
中国的GDP总额只占世界的3.3%,却消耗了世界三分之一的钢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煤炭,二分之一的水泥,中国生产同产值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
德国的7.5倍,日本的11.5倍,甚至印度的2.8倍。 人均资源消耗量、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远不如西方发达 国家,但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坚持和平崛起的国情,目前占 世界能源消费87.7%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人 类已经处在资源衰竭危机的背景,决定了中国不能复制西方国家的 老路,更不能仿效美国的高消耗生活方式。
农村社会学PPT-第三章 村落与农村社区
4
同占有成为村落社会关联的一种基础。
• 村落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村民主体,二是地域边界,三是社
会认同。首 先,村落是农村社会的一个单位,构成村落社会的 主体便是村民。作为村落社会 的成员,村民的资格其实需要按 照一定规则加以认定。在通常情况下,村民资格 的获得主要有 两种渠道:一是世代的继替和传承,也就是一个家族祖祖辈辈 都居 住生活在村子里,其成员自然就具有村民资格。二是联姻, 即通过与某一村民通 婚而成为村落新成员。当然,还有其他一 些被认可的迁居者也可能获得村民身 份。获得村民资格的约束 机制意味着村落虽是一种被共同占有的地域空间,但也 是一种 有机组织起来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实际上具有保障 其稳定运行 的各种社会机制。例如,一些农村发达地区出现 “村籍制度”,就是村落内部形 成一种社会机制来维护自身5 的 独立性和延续性。
组成一 户,户亦即一起生产生活的单位。
12
三、家户继替与村落变迁
• 村落社会延续下来,保持不断的发展,主要依赖村落社会
的新陈代谢功能, 这一功能的发挥其实就是村落中家户的 继替过程。当家户中的老一代逐渐老化并 从村落中退去时, 新一代也就要按照一定的社会与文化原则继承和替代空出 的位 置,由此也就构成了村落社会的继替过程。 村落社会 中的家户继替过程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的更新过 程,也就 是家庭生命周期的自然更新和延续的过程。
19
选举而产生的,因而村民委员会的管理属 于村民自治管理的范畴。
二、行政村的设置
• 目前,行政村的公共设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公共服务设置和公共基础设施
设置。行政村的公共服务设置主要有村社会事务服务、村医疗诊所、村幼儿 园及 小学等教育机构。村社会事务服务设置主要向村民提供社会保险、保障 以及社会 福利等方面的服务,帮助村民办理申报、领取等手续。村医疗诊所 是根据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政策而在行政村内设置的便于村民就诊的农村合法 卫生医疗机构,其 设置按照政策统一规范,向村民提供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服 务。在一般情况下,每 个行政村都设有一所小学,为村内儿童就学提供便利。 此外,为满足儿童教育社 会化的需求,一些行政村通过多种途径设立了幼儿 园,以解决村民幼儿教育需求 问题。此外,不同地方还根据本地条件在农村 建设中提供多种新型公共服务。 在公共基础设施设置方面, “村村通”工程 已让行政村全部开通公路,行政 村与外部联系的交通条件得以改善。此外, 越来越多的行政村已通宽带网络,反 映出农村的通信设施已走向现代化。目
同占有成为村落社会关联的一种基础。
• 村落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村民主体,二是地域边界,三是社
会认同。首 先,村落是农村社会的一个单位,构成村落社会的 主体便是村民。作为村落社会 的成员,村民的资格其实需要按 照一定规则加以认定。在通常情况下,村民资格 的获得主要有 两种渠道:一是世代的继替和传承,也就是一个家族祖祖辈辈 都居 住生活在村子里,其成员自然就具有村民资格。二是联姻, 即通过与某一村民通 婚而成为村落新成员。当然,还有其他一 些被认可的迁居者也可能获得村民身 份。获得村民资格的约束 机制意味着村落虽是一种被共同占有的地域空间,但也 是一种 有机组织起来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实际上具有保障 其稳定运行 的各种社会机制。例如,一些农村发达地区出现 “村籍制度”,就是村落内部形 成一种社会机制来维护自身5 的 独立性和延续性。
组成一 户,户亦即一起生产生活的单位。
12
三、家户继替与村落变迁
• 村落社会延续下来,保持不断的发展,主要依赖村落社会
的新陈代谢功能, 这一功能的发挥其实就是村落中家户的 继替过程。当家户中的老一代逐渐老化并 从村落中退去时, 新一代也就要按照一定的社会与文化原则继承和替代空出 的位 置,由此也就构成了村落社会的继替过程。 村落社会 中的家户继替过程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的更新过 程,也就 是家庭生命周期的自然更新和延续的过程。
19
选举而产生的,因而村民委员会的管理属 于村民自治管理的范畴。
二、行政村的设置
• 目前,行政村的公共设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公共服务设置和公共基础设施
设置。行政村的公共服务设置主要有村社会事务服务、村医疗诊所、村幼儿 园及 小学等教育机构。村社会事务服务设置主要向村民提供社会保险、保障 以及社会 福利等方面的服务,帮助村民办理申报、领取等手续。村医疗诊所 是根据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政策而在行政村内设置的便于村民就诊的农村合法 卫生医疗机构,其 设置按照政策统一规范,向村民提供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服 务。在一般情况下,每 个行政村都设有一所小学,为村内儿童就学提供便利。 此外,为满足儿童教育社 会化的需求,一些行政村通过多种途径设立了幼儿 园,以解决村民幼儿教育需求 问题。此外,不同地方还根据本地条件在农村 建设中提供多种新型公共服务。 在公共基础设施设置方面, “村村通”工程 已让行政村全部开通公路,行政 村与外部联系的交通条件得以改善。此外, 越来越多的行政村已通宽带网络,反 映出农村的通信设施已走向现代化。目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五章农村社会关系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自愿组成的合作社,开展 农业生产合作。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农民自发组织的协会,提供技 术交流和培训。
社区组织的功能
01
02
03
04
经济功能
组织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 。
社会功能
维护社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 。
政治功能
推动民主选举,促进村民自治 。
文化功能
传承乡土文化,丰富农民精神 生活。
亲子关系需要建立在平等、尊 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家长应该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
兄弟姐妹关系
兄弟姐妹关系是农村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孩子的 成长和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兄弟姐妹之间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稳 定性。
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和相处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竞争 和沟通能力。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培养 孩子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随之变化。
科技与信息传播
现代科技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使 得农村社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社
会关系更加复杂。
人口流动与城市化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人口结 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农村社会关系 。
文化交流与价值观变化
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加,农村居民的价 值观发生变化,对社会关系产生影响 。
变迁的过程
社会关系网络扩大
经济关系是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农民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互助是 维系经济关系的重要方式。
农村社会关系的功能
农村社会关系具有稳定社会秩 序的功能,良好的社会关系可 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
社会稳定。
农村社会关系具有促进经济发 展的功能,农民之间的经济合 作和互助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
农村社会学课件
农村老年人
研究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 社会支持体系,探索如何提高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农村社会的文化特征
乡村文化
介绍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 和乡土特色,探讨其对农 村社会的影响。
农村节日
研究农村的传统节日和庆 典活动,了解其意义和演 变。
农民艺术
探索农民艺术的创作和表 达方式,揭示农村社会的 审美价值观。
农村社会学课件
本课程介绍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以及农村社会在不同方面的 发展与变革。
农村社会的性质与结构
了解农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探讨农村社会各个层面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农村地区的社会群体
农民
分析农民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 位,了解农民在农村社会中长环境和发 展机遇,以及他们在农村社会 的责任和挑战。
农村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
探讨农村社会的变革过程和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实践。
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
研究农村社会组织的类型和功能,探讨社会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 作用。
农村社区与农民自治
1
社区组织
介绍农村社区的组织形式和功能,探讨如何加强社区的自治能力。
2
农民合作社
研究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和社会效益,探索农民自我组织的意义。
3
村民自治
探讨村民自治的机制和实践,分析农村社会的民主参与和决策过程。
农村社会问题与发展机遇
分析农村社会面临的问题,如贫困、环境污染等,以及这些问题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人民大2024农村社会学(第二版)PPT四章 农民及其社会特征
三、农民职业
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角度看,农民皆书一种职业。《汉书·食货志》记 载:“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其中“农”是指农民,农民是四大职业之一。 《现代汉语词典》将“农民”界定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即农民以 农业为职业。
在前工业社会,从事农民这一职业的主要是“播殖耕稼者”,即依靠耕种土地为人们 提供食物的劳动者。前工业社会的农民可以说是传统农民(peasantry),说其是传统 的,主要针对他们的一些特征而言,这些特征主要包括: 第一,传统农民的生产以家庭生计为第一目的,即自给自足。 第二,传统农民是以家庭来组织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是其职业经营方式。 第三,传统农民主要依靠土地、人力和畜力等传统生产要素来进行农业生产。 第四,传统农民职业是相对封闭和稳定的。
资料来源: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5-9.
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农民概念的阶级内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 (1)农民阶级是一个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 (2)农民阶级主要由半自耕农、贫农和雇农构成; (3)农民阶级身处社会底层,分散且无组织。
农民阶级的界定与划分,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揭示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不平等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 从世界观的角度看,是为唤醒农民的阶级意识,为改变自己所遭遇的不平等而采取革 命行动。 所以,农民阶级理论有着明显的实践或行动取向,这一理论是为了动员和组织农民参 与革命实践而创立和发展的。
社会认同包含身份(identity)和认同两个方面。 身份是社会赋予个体的群体类别或归属的标识,如干部、工人、农民,以及富人和穷 人阶层等; 认同则是个体对与身份相关的问题的认知,是对自己或他人所属群体的划分与认识, 如家族认同、村落认同和阶层认同等。
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活动,社会认同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常常发挥着重要作用。无 论是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学意义上,认同的作用都似乎较为明显,因为它 关系到人们如何进行“谁是谁、什么是什么”的社会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第三节:土地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12
一、农村社会对土地的高度依赖
农村社会是由农民组成的,农民的主要职业是农业,农业以动植物 的驯养和栽培为主,而动植物的驯养和栽培都必须依赖于土地的生 育能力,这就迫使农村社会对土地产生高度的依赖性。
由于这种依赖性,土地对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13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我们用《土地经济学》20分类: 1、农用土地:①耕地;②园地;③林地;④草地。 2、非农用地:①厂矿用地;②定留用地。 3、城乡居民总用地。 4、水域:①河流;②湖泊;③水库;④其他如草地,沟渠,堤坝,海源。 5、特殊用地:①休息用地;②自然保护区;③军事用地;④未开发利用的
土地(或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如裸地,裸岩,矿地,沼泽,盐碱滩 等。
16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4.社会化:由于农业活动是重复劳动,所需技术简单,经验主要,所 以职业社会化主要在家庭中进行,而且开始早、结速快,10出头的 农家孩子就可以完成大多数农作技术,很快成为熟练劳动力,家庭、 家庭、老人、祖先地位高。
17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5.生活方式: ①户外劳动; ②卫生习惯; ③季节性,闲暇时间随季节变化。
①位置固定性,不可移动性,沧海桑田,大陆原移,岛屿隐沉,人工移土, 愚公移山都可能,但代价是高,历史长;
②面积有限性,不可再生性,人类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质,改变地形, 但无法增减土地面积;
③质量差异性,土地自身条件(地)质,地貌,土址,植被,水分,气候 条件(光、热、水)差异大。
④功能永久性,不会报废,磨损,相及,其肥力可以不断提高,永续使用。
18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6.权力:由于土地面积有限性和供给的稀缺性,土地上所附着的政治 和社会权力越来越大。
19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7.社会控制:土地利用越来截止渠道化,土地稀缺所以国家对土地的 控制程度越来越高。
20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8.社会保障:土地是最保险的储蓄对象,不易丢失。原因: ①位置固定性; ②功能永久性。 农村社会心理:农民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
5
第二节:土地概述
6
一、什么是土地
中国人民大多示服的《土地经济学》(P37列举了四种定义): 土地卸土壤,即地表疏松,有肥力,可生长植物的表层部分; 土地即陆地及其水面,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以外的陆地及其江河,湖泊,水库,汇
塘等陆地水面; 土地即地球的陆地部分; 土地即地球表在即地球的陆地和海洋都在内; 第1种太窄,第4种太泛,第2种是广义的土地,第3种是犹义的土地。 土地和国士: 土地指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土的,包括开始利用和尚待开发利用的土
农村社会学
1
第五章:土地
2
第一节:社会学为什么要研究土地 问题
3
一、农村社会学土地研究
土地是农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 农村社会学很早就开始对土地进行研究,如农村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G.M.Gillette
在其《乡村社会学》(1936年)中就重点研究了土地制度与土地利用的社会意 义;T.H.Kolb 和Edmund de &Bmunner 的《乡村社会研究》(1940)研究了农 村社会的生计,包括农夫与其田地;T.Himn Smith在《乡村生活的社会学》 (1940)一书中很重视土地制度和租佃制度及由此二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商 品、文化、意义; Loeory Nelson的《乡村社会学》(1948)在研究乡会社会 制度时写了成为和产物土地部分。 中国社会学家也曾研究过土地,如费孝通的《裸村农田》就很有名,许多教科书 也有关于土地的内容。
14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2.聚落模式: ①聚落模式主要受地理环境影响; ②这个地理环境主要是土地环境; ③土地具有质量差异性,所有农村聚落模式多种多样,但一般居住较为
分散,零乱;
15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3.科学文化:农业活动复杂程度较低,所需知识较少,这使农村社会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动力不强,因而落后。
8
三、土地的功能
马克思:“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威康·配弟:“劳动是财 富之父,土地是财务之母”。“固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从土地 出”。
承载功能:物理特性,生活生产场所和空间,修路造屋的地基。 生充功能:滋生万物。 资源(非生物)功能:建筑材料,矿产资源和动力资源都源于土地。
9
四、土地的自然属性
10
五、土地的经济属性
①经济的稀缺性,人地矛盾,出现地租,地价上涨,土地投机等现象。 ②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由于位置固定,只能就地使用,所以利用
方式分散,劳动密集程度有限,边际生产效益下降,要生产一定数量的 农产品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土地。 ③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即上诉边际效率递减。 ④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地。 国土则指一个国家全部领士和领海。 土地和耕地: 耕地是土地的一个种类,指种值农作物(粮食,经济作物,蔬菜)的土地,而土
地的范围都要广得多,如中国的土地是144亿亩,而耕地只占1/10。
7
二、土地的分类
土地的分类有多种,如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将土地分成耕地,国地、 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来利用土的八类。
1.人口密度: ①土地报酬递减率使农业活动需要更大片的土地,劳均土地必须达到较
大数字才能有较好的收益; ②农民必须接近土地才能从事生产活动; ③土地不可移动。 这几个因素都促使农村人口无法大量集中,必须较为分散的居住,所以
农村人口密度不可能太高。由人口密度低又可以推出农村和农民的 许多特征,如社交,人格等。
4
二、社会学对土地的研究主要着眼
①土地制度。 ②土地对农村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 ③土地对农民人格的形成的影响。 ④土地对农村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⑤影响土地利用和土地生产率的社会因素。 中国的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村问题是农业问题,农业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
是土地问题,毛泽东的思路就是从土地出发的,所有他的革命突破口就是土地 革命。中国人地矛盾一直尖锐,现在是越来越尖锐,它制约了中国农村的发展 以至整个社会的前进,所以我们更有必要研究土地问题。
第三节:土地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12
一、农村社会对土地的高度依赖
农村社会是由农民组成的,农民的主要职业是农业,农业以动植物 的驯养和栽培为主,而动植物的驯养和栽培都必须依赖于土地的生 育能力,这就迫使农村社会对土地产生高度的依赖性。
由于这种依赖性,土地对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13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我们用《土地经济学》20分类: 1、农用土地:①耕地;②园地;③林地;④草地。 2、非农用地:①厂矿用地;②定留用地。 3、城乡居民总用地。 4、水域:①河流;②湖泊;③水库;④其他如草地,沟渠,堤坝,海源。 5、特殊用地:①休息用地;②自然保护区;③军事用地;④未开发利用的
土地(或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如裸地,裸岩,矿地,沼泽,盐碱滩 等。
16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4.社会化:由于农业活动是重复劳动,所需技术简单,经验主要,所 以职业社会化主要在家庭中进行,而且开始早、结速快,10出头的 农家孩子就可以完成大多数农作技术,很快成为熟练劳动力,家庭、 家庭、老人、祖先地位高。
17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5.生活方式: ①户外劳动; ②卫生习惯; ③季节性,闲暇时间随季节变化。
①位置固定性,不可移动性,沧海桑田,大陆原移,岛屿隐沉,人工移土, 愚公移山都可能,但代价是高,历史长;
②面积有限性,不可再生性,人类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质,改变地形, 但无法增减土地面积;
③质量差异性,土地自身条件(地)质,地貌,土址,植被,水分,气候 条件(光、热、水)差异大。
④功能永久性,不会报废,磨损,相及,其肥力可以不断提高,永续使用。
18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6.权力:由于土地面积有限性和供给的稀缺性,土地上所附着的政治 和社会权力越来越大。
19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7.社会控制:土地利用越来截止渠道化,土地稀缺所以国家对土地的 控制程度越来越高。
20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8.社会保障:土地是最保险的储蓄对象,不易丢失。原因: ①位置固定性; ②功能永久性。 农村社会心理:农民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
5
第二节:土地概述
6
一、什么是土地
中国人民大多示服的《土地经济学》(P37列举了四种定义): 土地卸土壤,即地表疏松,有肥力,可生长植物的表层部分; 土地即陆地及其水面,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以外的陆地及其江河,湖泊,水库,汇
塘等陆地水面; 土地即地球的陆地部分; 土地即地球表在即地球的陆地和海洋都在内; 第1种太窄,第4种太泛,第2种是广义的土地,第3种是犹义的土地。 土地和国士: 土地指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土的,包括开始利用和尚待开发利用的土
农村社会学
1
第五章:土地
2
第一节:社会学为什么要研究土地 问题
3
一、农村社会学土地研究
土地是农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 农村社会学很早就开始对土地进行研究,如农村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G.M.Gillette
在其《乡村社会学》(1936年)中就重点研究了土地制度与土地利用的社会意 义;T.H.Kolb 和Edmund de &Bmunner 的《乡村社会研究》(1940)研究了农 村社会的生计,包括农夫与其田地;T.Himn Smith在《乡村生活的社会学》 (1940)一书中很重视土地制度和租佃制度及由此二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商 品、文化、意义; Loeory Nelson的《乡村社会学》(1948)在研究乡会社会 制度时写了成为和产物土地部分。 中国社会学家也曾研究过土地,如费孝通的《裸村农田》就很有名,许多教科书 也有关于土地的内容。
14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2.聚落模式: ①聚落模式主要受地理环境影响; ②这个地理环境主要是土地环境; ③土地具有质量差异性,所有农村聚落模式多种多样,但一般居住较为
分散,零乱;
15
二、土地对农村社会的主要影响
3.科学文化:农业活动复杂程度较低,所需知识较少,这使农村社会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动力不强,因而落后。
8
三、土地的功能
马克思:“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威康·配弟:“劳动是财 富之父,土地是财务之母”。“固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从土地 出”。
承载功能:物理特性,生活生产场所和空间,修路造屋的地基。 生充功能:滋生万物。 资源(非生物)功能:建筑材料,矿产资源和动力资源都源于土地。
9
四、土地的自然属性
10
五、土地的经济属性
①经济的稀缺性,人地矛盾,出现地租,地价上涨,土地投机等现象。 ②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由于位置固定,只能就地使用,所以利用
方式分散,劳动密集程度有限,边际生产效益下降,要生产一定数量的 农产品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土地。 ③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即上诉边际效率递减。 ④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地。 国土则指一个国家全部领士和领海。 土地和耕地: 耕地是土地的一个种类,指种值农作物(粮食,经济作物,蔬菜)的土地,而土
地的范围都要广得多,如中国的土地是144亿亩,而耕地只占1/10。
7
二、土地的分类
土地的分类有多种,如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将土地分成耕地,国地、 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来利用土的八类。
1.人口密度: ①土地报酬递减率使农业活动需要更大片的土地,劳均土地必须达到较
大数字才能有较好的收益; ②农民必须接近土地才能从事生产活动; ③土地不可移动。 这几个因素都促使农村人口无法大量集中,必须较为分散的居住,所以
农村人口密度不可能太高。由人口密度低又可以推出农村和农民的 许多特征,如社交,人格等。
4
二、社会学对土地的研究主要着眼
①土地制度。 ②土地对农村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 ③土地对农民人格的形成的影响。 ④土地对农村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⑤影响土地利用和土地生产率的社会因素。 中国的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村问题是农业问题,农业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
是土地问题,毛泽东的思路就是从土地出发的,所有他的革命突破口就是土地 革命。中国人地矛盾一直尖锐,现在是越来越尖锐,它制约了中国农村的发展 以至整个社会的前进,所以我们更有必要研究土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