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简介

合集下载

山东省东营市介绍

山东省东营市介绍

东营【山东东营】1【地理位置】[位置面积]1[建置]1【自然环境】【地质】1【地貌】1【气候】1【河流】1【海域】【区域建置】【行政区划】【人口分布】【历史沿革】【历史人物】【吕剧的发源地】【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交通建设】【卫生教育】【综合评价】【东营来历】【东营产业】【东营友好城市】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东营村[编辑本段]【山东东营】山东行政区划图东营(英文名:Dongying)【由来】在东营市东营村打出了胜利油田的第一口油井,这个城市也以这个村子而命名。

【别称】石油之城、生态之城、东方湿地之城、黄河水城【简介】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

1983年建市,建市初,全市划为东营、牛庄、河口3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3个镇、55个人民公社,1780个生产大队。

1984年撤社改乡、撤队改村。

1987年6月,牛庄区与东营区合并为东营区。

此后多次进行乡镇规模调整,撤、并了一些乡镇。

至2007年底,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3个镇、13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1781个村民委员会。

南部广饶县(齐国乐安)是古代大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里,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广饶)存有最早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

北部是黄河冲积的新生淤地——黄河三角洲。

这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驻地,是济军基地,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驻地。

这里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南部历史悠久,北部资源丰富。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地上人工湖——天鹅湖,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东营清风湖公园。

南部的广饶县是全国第一个村村通柏油路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电话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公交车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自来水的县,也是东营市第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

目前东营市正在进行广利河改造工程,提出了“回归河流”的规划理念,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广利河回归成为具有生态景观功能的城市河流;中心城回归成为与河流联系密切的和谐关系;重新塑造人与水的关系——从“索取”到“回馈”,让河流成为一条健康的河流,与城市共同发展。

市级国土局职能简介

市级国土局职能简介

常见国土业务术语——土地使用权抵押
土地使用者为筹措资金,以土地使用权 作为抵押财产向债权人履行债务作出担保。 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土地使用权不转移占有, 继续由债务人使用收益,在债务人不履行债 务时,变卖设定抵押的土地使用权,就其变 卖价款优先受清偿。
常见国土业务术语——土地登记
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 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 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 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土地的合法权 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常见国土业务术语——单独选址建设项目
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 集镇建设用地区以外选址进行建设的建设项目 用地。
常见国土业务术语——一书四方案
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 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常见国土业务术语——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 审批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 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 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 准的一种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引自《国土资 源管理系列丛书—耕地保护手册》)
主要部门职责——地矿科
组织全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安排地质勘查专项基金项目的立项预审; 依法进行勘查登记发证的审查预审,全市地质勘 查工作的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的探矿权; 调处地质勘查争议、纠纷。
主要部门职责——测绘管理科
负责市区房产测绘成果的管理工作;提供 房产产权登记所需的与实地相符的发证用图; 审查项目测算成果,并加以利用;收集测绘 成果资料;定期进行房产分幅图更新,保证 图形资料的动态管理; 建立测绘档案,并加以充分利用; 对测绘公司资质进行初审上报;负责对测绘 数据的统计和汇总工作。

东营市自然地理

东营市自然地理

东营市自然地理东营市位于中国山东省的东北部,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这里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

东营市拥有广阔的平原和湿地。

黄河从这里流过,形成了独特的三角洲地形。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这些湿地和三角洲平原为各种植物和动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

东营市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这里濒临渤海,具有长达数百公里的海岸线。

海洋资源为东营市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港口资源和海洋能源。

同时,海洋也成为了该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东营市的气候条件也十分优越。

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在夏季,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带来大量的降雨,使得东营市成为了一个绿色的海洋。

而在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又带来了干燥而寒冷的天气。

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为东营市的农业和林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东营市的地形地貌也非常独特。

这里有黄河、渤海、油田和各种湿地,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东营市独特的自然景观。

特别是黄河入海口的壮丽景色,成为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的胜地。

东营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东营市能够继续保持其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无数的动植物以及其他生命形式。

这些资源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也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然而,对于地球的自然地理,我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的内容。

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特征和环境。

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地球的构造到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各种现象,再到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貌,以及地球上的气候和气候变化等。

地球的构造是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主题。

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幔位于地核之上,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我的家乡东营PPT课件

我的家乡东营PPT课件

2021
17
学生范文
家乡的棉田 李欣杰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黄河三角洲,那里有一望无际棉田。 春雨如丝,滋润这这块肥沃的土地。农人们开始准备种棉花了,他们先把棉籽泡软,然后在棉花地
里精耕细作:把大土块变成松软的细土,把地分成等宽的畦状,然后把即将发芽的棉籽放进地里, 再在铺上干净细软的塑料薄膜,因为棉花籽对地温要求很高,因此有薄膜保护,就不怕受冻了。大 概一周之后,棉籽终于挣开了外壳的束缚,长出指甲盖大小的叶片,而且只有一个叶片,就像夏天 的荷叶一样往上长,开始顶压在上面的浮土,人们只要看到浮土起了一个大包,就知道是棉花幼苗 出来了,赶紧帮助他去掉细土,这样,棉花就开始了长足的发展。 在生机勃勃的夏天里,棉花长高了,并开出了红的、白的、黄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引得昆 虫前来赶集,叶子也变得更加的翠绿了,有大人巴掌大,一阵风吹来,就像绿色的手掌在招手。花 谢之后,棉枝上长出了一个个美丽而玲珑的小棉桃,小棉桃嫩绿嫩绿的,顶部尖尖的,下面呈椭圆 型,他们生长着,发育着。 金风送爽的秋天来了。成熟的棉桃开出了像雪一样白的“花”,这就是棉花。棉花长得十分饱满, 连成一片,仿佛一张雪白的地毯,又仿佛天上的云朵。你站在棉田里,仿佛与棉花融成一体,闭上 眼睛,又仿佛沉浸在天上的云朵之中。 棉花的用途很多,它可以做成棉衣、棉被,为人们抵御寒冷;对于皮肤过敏得人,棉花织成布做的 衣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棉花也大量用在医疗卫生上,如药棉、卫生棉球,都是用棉花制成的。 另外,棉花的枝干也是很好的粗纤维,是造纸的上等原料。 我爱家乡的棉田,爱她甘于奉献的精神。
2021
16
学生范文
家乡的冬枣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黄河三角洲,那儿长满了冬枣树,我爱家乡的冬枣树。 春雨如丝,滋润着这块神奇的土地,各种花儿次第开放,家乡的冬枣树也开

东营导游介绍词

东营导游介绍词

东营导游介绍词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秀美的滨海城市——东营。

〖市区导游〗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成立于1983年10月,辖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垦利、利津三县,面积8053平方公里,人口180万,其中市区人口60万。

东营的特色可以用四句话概括:黄河口、大油田、孙子故里、吕剧故乡。

黄河奔腾万里,从这里入海,塑造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崛起;这里诞生了兵圣孙武;是著名的吕剧的发祥地。

国家重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都在东营市境内。

建市20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5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02741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95亿元,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人均消费水平等指标均居山东省首位,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各位领导,咱们现在所走的这条路是东三路,前面即将到达明月湖国家都市湿地公园。

东营市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东营市东城南端,总面积为70.9公顷。

原为建市初期城市建设取土造成的低洼荒碱地,随着时间推移,雨水沉积,生长了大量芦苇、香蒲、柽柳、碱蓬等树种,吸引不少鸟类在此繁衍生息。

同时这一区域有大面积的水面及盐碱滩涂,具有丰富的盐碱地自然生态和耐盐植物分布,对黄河三角洲独特的湿地资源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展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水陆交接、自然过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

2005年5月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公园规划设计由东营市园林绿化处与上海九道景观设计公司及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合作完成的。

突出“城市与湿地”主题,从生态、自然、文化的角度揭示城市与湿地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东营市自然地理

东营市自然地理

市东营区及各地的东营村。

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 ′~119°10′。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概况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

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明显。

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

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且多暴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东营市风光奇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东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黄河入海口附近。

这里是地球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三角洲上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旅游景观之一。

南部主要景点有孙武园、南宋大殿、柏寝台、傅家遗址等。

北部为黄河冲积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浑壮阔,富有野趣。

有堪称旷世奇景的“黄龙入海”;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15万亩的槐林公园和风光旖旎的海滨小城;有镇海锁浪的围海长堤、油流滚滚的孤东油田和屹立海上的钻井平台;有望不尽的湿地景观和海滩景观。

中部则是气魄雄伟的石油大工业现代化组团式城市。

游览胜景----天鹅湖,那里湖光天色,水鸟翔集。

地质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

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

东营经济开发区简介

东营经济开发区简介

东营经济开发区简介一、城市概况东营市是1983年10月成立的省辖地级市,是黄河三角洲上的中心城市,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和石油系统的最高学府石油大学就座落在这里。

东营市总面积8053平方公里,人口182万,市辖区人口82万。

1.1区位东营市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塘,南连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经济带的结合部,也是海陆连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通道。

环渤海高速已开通,东营市成为济南、青岛、天津、北京三小时城市圈核心城市。

1.2交通航空:东营机场紧邻开发区,现有直飞上海、北京航线,目前正在扩建,由4C升级为4D。

航运:开发区距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营港80公里,有东港高速连接。

目前东营港正在扩建,2×3万吨级通用码头即将投入使用;位于开发区的广利港也将扩建为5000吨级内港。

开发区距离青岛港200多公里,由济青高速或环渤海高速相连。

公路:环渤海高速距离开发区约10分钟车程。

铁路:东营市现有铁路淄东线,为胶济线支线,目前国家正规划建设黄(骅)大(家洼)铁路(环渤海铁路)、德(州)龙(口)烟(台)铁路,开发区支线也在规划设计中。

1.3气候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季回暖快,降水少,气候干燥;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

1.4土地资源东营市目前尚有35万公顷荒碱地待开发利用,其中600公顷以上成片的待开发土地达26万公顷。

据多年实测资料,黄河年均携带10亿吨泥沙入海,每年新淤土地2000公顷,是中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富集、人均土地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东营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153平方公里,土地均为国有未利用荒地,不存在农业、拆迁等问题。

1.5油气资源东营市拥有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石化集团骨干企业--胜利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亿吨,天然气2137亿立方米,年产石油2700万吨,天然气8亿立方米;目前,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计划在东营建设存储、生产服务基地。

介绍东营的短文100字

介绍东营的短文100字

介绍东营的短文100字
东营位于中国山东省黄河口南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东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东营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美丽的黄河三角洲风景区、神秘的胶东半岛海岸线和壮观的黄河口湿地。

这些地方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每年吸引了大量的鸟类迁徙,成为鸟类观赏者的天堂。

东营还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许多历史古迹和传统节日。

其中包括东营古城墙、广惠寺、南山寺等。

每年的春节期间,东营还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和参与。

东营是一个繁荣的城市,拥有发达的经济和现代化的城市设施。

这里的人们热情友好,生活便利。

无论是观光旅游还是商务出差,东营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山东16个地级市介绍之——东营市

山东16个地级市介绍之——东营市

⼭东16个地级市介绍之——东营市区域:黄河三⾓洲的中⼼城市。

位于⼭东省东北部、黄河⼊海⼝的三⾓洲地带。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南北最⼤纵距123公⾥,东西最⼤横距74公⾥,总⾯积7923平⽅公⾥。

区划:市辖区:东营区、河⼝区、垦利区市辖县(市):利津县、⼴饶县经济:东营区位优势明显,东临渤海,与⽇本、韩国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经济区,南连⼭东半岛经济区,向西辐射⼴⼤内陆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节点、⼭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枢纽位置。

交通:东营市公路通车⾥程2913.4公⾥,公路密度每百平⽅公⾥39公⾥。

10条⼲线公路以东营黄河⼤桥为枢纽,南与济青⾼速公路相连,北通北京、天津,是胶东半岛和鲁中⼭区进⼊京津的必经之地。

东营港是黄河经济带连接东北亚最佳海陆通道中的枢纽。

规划东营胜利机场为国内⽀线4D级机场。

建成黄河三⾓洲的核⼼空港,成为京津冀与胶东半岛中间地带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

资源:主要有⽯油、天然⽓、卤⽔、煤、地热、黏⼟、贝壳等。

⾄2010年底,胜利油⽥共发现77个油⽓⽥,累计探明⽯油地质储量50.42亿吨。

沿海浅层卤⽔储量2亿多⽴⽅⽶,深层盐矿、卤⽔资源主要分布在东营凹陷地带,推算储量达1000多亿吨。

煤的发育⾯积约630平⽅公⾥,主要分布于⼴饶县东北部、河⼝区西部,因埋藏较深,尚未开发利⽤。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南新户、太平、义和、孤岛、五号桩地区及⼴饶、利津部分地区,地热异常区1150平⽅公⾥,热⽔资源总量逾1.27×1010⽴⽅⽶,热能储量超过3.83×1015千焦⽿,折合标准煤1.30×108吨。

特产:⿇湾西⽠、黄河⼝⼑鱼、黄河⼝蜜桃、⼴饶肴驴⾁、河⼝冬枣、码头虎头鸡、东⽅对虾、青州府花边。

名⼈:孙武:乐安(今⼴饶)是闻名中外的“兵圣”(孙⼦)的故⾥欧阳⽣、倪宽:汉代著名的经学家綦公直:元代护国上将军李舜⾂:明代著名学者成勇:明代以刚正著名的“铁⾯御史”李焕章:清代名冠齐鲁的学者李⽅膺:清代“杨州⼋怪”之⼀、颇有政声的乐安县令隋藏珠:清代名泽后世、为官清廉李佐贤:清代闻名中外的古钱币学家李⾦鳌:清代著名农民起义⾸领邓天⼀:追随孙中⼭的⾟亥⾰命⼈⼠。

东营_百度百科

东营_百度百科
【别称】石油之城、生态之城、东方湿地之城、黄河水城 【简介】
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1983年建市,建市初,全市划为东营、牛庄、河口3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3个镇、55个人民公社,1780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社改乡、撤队改村。1987年6月,牛庄区与东营区合并为东营区。此后多次进行乡镇规模调整,撤、并了一些乡镇。至2007年底,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3个镇、13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1781个村民委员会。南部广饶县(齐国乐安)是古代大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里,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广饶)存有最早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北部是黄河冲积的新生淤地——黄河三角洲。这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驻地,是济军基地,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驻地。这里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南部历史悠久,北部资源丰富。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地上人工湖——天鹅湖,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东营清风湖公园。南部的广饶县是全国第一个村村通柏油路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电话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公交车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自来水的县,也是东营市第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目前东营市正在进行广利河改造工程,提出了“回归河流”的规划理念,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广利河回归成为具有生态景观功能的城市河流;中心城回归成为与河流联系密切的和谐关系;重新塑造人与水的关系——从“索取”到“回馈”,让河流成为一条健康的河流,与城市共同发展。
明显偏多,[照誟飨云伲挥捎谄筇跫笨辗植疾痪昴诖汉迪睦浴⒋蠓纭⒈┯旰捅⒌惹慷粤魈炱隙唷H心昶骄?3.8℃,较常年偏高1.0℃,与上年同期相比偏高0.6℃;冬季极端最低气温-13.8℃,出现在1月22日(广饶);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7.2℃,出现在6月11日(河口)。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61.6

东 营 简 介

东 营 简 介

东营简介一、东营名称的由来东营位于山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在这里入海。

唐太宗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设东营、西营而得名。

明洪武年间建东营村。

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

于是,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了由会战指挥部和部分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

1965年3月,成立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

二、东营基本情况东营是“兵圣”孙武的故里,吕剧的发源地,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产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驻地。

东营市成立于1983年10月,辖东营、河口两区,广饶、垦利、利津三县,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人口185万,土地总面积1188.49万亩,人均占有土地6.85亩,是山东省人均占有土地的2.6倍。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5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25位。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月4日,国务院又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融合交汇、叠加聚焦,东营成为全省唯一全部纳入两大国家战略的城市。

东营市北靠京津唐经济区,南连胶东半岛经济区,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连接各大经济区的枢纽位置,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东营还是红色摇篮。

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建立的最早农村党支部之一,至今保留着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2011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宣言》就是以刘集党支部的革命斗争历史和英勇事迹为原型素材,拍摄场景除在北京王佐影视基地外,还确定了广饶县陈官乡北户村景、丁庄镇西马楼村附近沿海部分外场景、广饶县开发区韩疃小学场景和大王镇刘集支部旧址景等四处主场景。

三、黄河三角洲湿地(黄河入海口)黄河三角州湿地是世界少有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渤海之滨。

东营市旅游攻略

东营市旅游攻略

东营市旅游攻略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东营市的旅游攻略。

东营市概况东营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面积辽阔,风景优美。

东营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

无论是历史遗迹还是现代建筑,都能在东营市找到。

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既有黄河入海口的壮丽景色,也有海滨风光的迷人风采。

景点推荐1. 黄河口风景区:黄河入海口的壮丽景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您可以乘船游览黄河入海口,感受黄河水的浩浩荡荡,还可以领略到黄河口湿地的独特生态景观。

2. 胜利油田:作为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是东营市的一大亮点。

您可以参观油田博物馆,了解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感受石油文化的魅力。

美食推荐东营市的美食以海鲜为主,新鲜的海产品是当地的特色。

您可以品尝到各种鲜美的海鲜,如大闸蟹、蛏子、扇贝等。

此外,东营市还有着丰富的地方小吃,如东营烧烤、东营炒饼等,让您享受异域风情。

住宿推荐东营市拥有各类酒店和民宿,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

您可以选择靠近景点的酒店,方便游玩,也可以选择民宿体验当地生活。

无论是豪华酒店还是舒适民宿,都能让您在旅途中得到舒适的休息。

总结东营市作为一个兼具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值得一游。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旅行。

希望您能在东营市的旅行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东营市及开发区情况介绍

东营市及开发区情况介绍

东营市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一、东营市简介东营市是适应胜利油田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需要,于1983年10月成立的一个新兴城市。

辖东营、河口、垦利三区和广饶、利津两县,面积8243平方公里,人口213万,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

东营南部是古齐文化发祥地,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里。

1925年建立的中共刘集支部保存着全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

中、北部大部分地区是黄河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退海之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这里汇入渤海,拥有广袤的未利用地和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

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230万亩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现有未利用土地400多万亩,海岸线长413公里,滩涂和浅海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

东营是开放包容的文化之城。

东营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环境保护示范城市,也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各地石油工人来到东营开展胜利油田大会战,到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使东营具备了团结、和谐、包容、开放的文化特质。

搭建了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国际石油石化装备展、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展等平台,列入全国外贸百强市。

举办的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已成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

东营战略地位突出,是名副其实的创业之城。

东营是山东省唯一全部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市,是环渤海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

交通条件便利,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营港。

胜利机场为4D级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14条航线。

长深、荣乌、济东高速公路、德大铁路等贯穿四方。

东营作为沿海高铁、京沪高铁二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已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相关工作已经启动。

开发空间广阔。

打造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继陕西杨凌之后全国第二家,也是新世纪批复的唯一一家国家级农高新区)、东营综合保税区三个国家级平台和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

东营介绍-东营简介PPT(经典版)

东营介绍-东营简介PPT(经典版)

东营
东临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经 济区,南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向西辐射广大内 陆地区。 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 组成部分,处于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 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枢纽位置。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东营城市概况
别 名 :油城、东方湿地之城、黄河水城; 下辖地区: 3区、2县;面 积 :8243平方公里; 人 口 :213.2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3801.78 亿元。
东营城市介绍
孙武故里、吕剧的发源地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东营市建市前的历史主要 沿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 的历史追溯。 夏代至殷末,东营为季则 氏、逢伯陵、蒲姑氏居地。 西周至战国时期,市域内 已成陆部分均为齐国地。 秦代属齐郡。
刚出锅的肴驴肉呈紫红色,内外一致。肉质硬 实但易咀嚼,味道浓香却不油腻。
谢谢大家
2、城市概况
东营
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故里、山东地方代表戏曲吕 剧的发源地和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崛 起地。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黄河口湿地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处,在 山东八号旅游区——黄河口旅游区内。 山东省建设的第六条旅游线路,是东营市重点 建设的三大旅集村,是1925 年春中共刘集支部的诞生地。 刘集支部是山东省农村最早的4个党支部之一。
3、旅游景点
黄河森林旅游区
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区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南展区,距中心城约20公里, 濒临黄河,东至南展大堤,北起五干渠,南到 四干渠,总面积4.1万亩。

东营概况

东营概况

东营概况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

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 ′~119°10′。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地质】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

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

【地貌】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大沽高程,下同),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

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悬河”。

全市微地貌有5种类型:古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于黄河决口扇面上游;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58%,主要分布于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微斜平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4.54%,是岗、洼过渡地带;浅平洼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0.68%,小清河以南主要分布于古河滩高地之间,小清河以北主要分布于微斜平地之中、缓岗之间和黄河故道低洼处;海滩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7.05%,与海岸线平行呈带状分布。

【气候】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点;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东营市及开发简介

东营市及开发简介

东营市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情况介绍(2010年10月)一、东营市基本情况东营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是世界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故里。

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区三带”总体布局中,东营既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又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四大比较优势。

一是自然资源丰富。

具备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和海洋四大资源优势。

全市土地总面积80万公顷,其中未利用地30万公顷,是中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

黄河流经东营138公里,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103.5亿立方米。

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境内,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亿立方米,原油产量稳定在2700万吨左右。

海岸线长413公里,滩涂和浅海面积近60万公顷,近海等深线密集。

另外,东营岩盐资源储量5900亿吨,卤水资源储量9.5亿立方米;地热资源富集,可采热水储量750亿立方米。

二是基础设施完备。

东营地处中国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的中心,是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重要通道。

交通设施日益完善,境内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03公里,—1 —荣乌高速、东青高速、东营港疏港高速已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

淄东铁路与胶济、京九、京沪等重要交通干线贯通,随着黄大铁路、德大铁路的逐步建成,将全面打通铁路大动脉。

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建成2个3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即将开工建设2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已经着手规划建设二、三期工程,逐步建成综合性深水大港;广利港前期工作正在推进,年内开工建设。

东营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重庆、大连4条航线,今年将全面完成4D级改造,建成区域性支线国际机场。

三是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

东营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有百鸟翔集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神奇瑰丽的黄河入海口等自然景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东营

东营

东营市位于山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唐太宗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设东营、西营而得名。

地理位置: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

东、西北临渤海,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西与滨州市毗邻。

行政区划: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和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

历史沿革:东营市建市前的历史主要沿广饶、利津、垦利3县历史追溯。

位于市域南部的广饶县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县。

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东营市,1983年10月东营市正式挂牌成立。

面积与人口:东营市总面积7923平方千米。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市常住人口为203.53万人。

旅游经济概况:2010年,全市总共接待游客640.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3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7%和27.5%。

其中,接待国内游客636.8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34亿元,分别增长23.7%和27.1%;接待入境旅游33300人次,入境旅游收入3128.2万美元,分别增长31.1%和41.3%。

旅游产业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旅游资源概况:东营市风光奇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南部是孙武祠、南宋大殿、伯寝台、傅家遗址等以古文化为内涵的历史人文景观区。

北部为黄河冲积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浑壮阔,富有野趣。

这里有以黄河入海口为主题的河口景观、湿地景观、草场景观和海滩景观,有堪称旷世奇景的“黄龙入海”,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1亿平方米的槐树公园和风光旖旎的海滨小城,有镇海索浪的围海长堤、油流滚滚的孤东油田和屹立海上的钻井平台,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就在黄河入海口附近,这里是地球暖温带地区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三角洲上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旅游景观之一,保护区内有着15亿平方米的草场、数万公顷的天然苇荡、天然柳林河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

这里堪称“百鸟乐园”,共有各种鸟类187种,其中珍贵的鸟类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金雕、黑嘴鸥、大天鹅、鸳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营市简介
位置面积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市境流入渤海。

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地质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

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

地貌市域内以平原地貌为主。

由于历史上黄河改道和决口频繁,地表受洪水的反复冲切和淤积套叠,形成复杂微地貌。

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大沽高程,下同),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

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悬河”。

全市微地貌有5种类型:古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于黄河决口扇面上游;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58%,主要分布于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微斜平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4.54%,是岗、洼过渡地带;浅平洼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0.68%,小清河以南主要分布于古河滩高地之间,小清河以北主要分布于微斜平地之中、缓岗之间和黄河故道低洼处;海滩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7.05%,与海岸线平行呈带状分布。

气候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

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风暴潮、大风、大雾等。

境内南北气候差异不明显。

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

年平均降水量613.6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2009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3.6℃,较常年偏高0.8℃;年降水量634.1毫米,较常年略偏多14.1%;光照时数2516.0小时,接近常年略偏少5.3%。

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气温以偏高为主,且冷暖交替频繁,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春季气温起伏明显,冷热不均,降水量充沛并呈南多北少分布,5月上旬出现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涝天气;夏季气温偏高,高温日数较往年偏多,极端最高气温突破近四十年极值,降水量接近常年但时空地域分布不均,雷暴、冰雹、暴雨等天气时有发生;秋季气温接近常年,呈现前期偏高、后期偏低的特点,降水以偏少为主且降水时段集
中,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及11月下旬出现持续少雨现象。

综合评价2009年度东营市气候条件对各行业的影响,属于一般年景。

土壤全市土壤分为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及水稻土五个类别。

褐土主要分布于小清河以南区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4%左右,是全市粮棉菜高产稳产区。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小清河南褐土区的低洼处,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6%,该土壤适种小麦、玉米、高粱等浅根作物,在农业上是较有潜力的土壤类型。

潮土是全市面积最大的一类土壤,占全市土壤面积的59%,在全市广泛分布,是全市主要的耕种土壤,经耕作改良适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盐土在近海呈带状分布,其面积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36%,自然植被有芦苇、黄须菜、茅草、蒿子等,该土壤类型不经重大改造难以为种植业利用,目前以开发水、牧养殖(植)为主。

水稻土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0.2%,主要分布于利津、垦利老稻区,经二十多年的水耕熟化,已初步具备了幼年水稻土的特征。

河流黄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东营市全境,在垦利县东北部注入渤海,境内河道全长138公里。

黄河水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含沙量大。

据利津水文站1950~2001年实测资料,黄河年均径流量332.6亿立方米,最大973.1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18.8亿立方米(1997年);最大流量为10400立方米每秒(1958年7月),最小流量为断流干河;年均输沙量8.36亿吨,最大21亿吨(1958年),最小0.15亿吨(1997年)。

90年代以来黄河年径流量减少,经常出现断流。

1999年后,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大对沿黄地区引水的管理力度,断流现象趋缓,2000~2009年实现十年不断流。

2005~2009年,黄河全年径流量分别为198.2亿立方米、191.88亿立方米、202亿立方米(报汛值)、147亿立方米(报汛值)、136亿立方米(报汛值)。

全市除黄河外共有骨干排水河道30条。

以黄河为分界线,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流域内水系多为东西走向,由南向北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阳河、泥河子、预备河,支脉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沟、广蒲河、五干排,广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丰河及其支流三排沟,张镇河、小岛河20条河流;黄河以北属海河流域,流域内水系多为南北走向,自西向东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太平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草桥沟东干流,挑河,神仙沟及其支流新卫东河10条河流。

海域东营市海岸线北起顺江沟河口,南至淄脉沟口,全长412.67公里,约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7多。

滩涂面积152万亩,负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

沿岸海底较为平坦,海水透明度为32~55厘米。

海水温度、盐度受大陆气候和黄河径流的影响较大。

东营海域为半封闭型,大部分海域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潮差为0.8~1.2米,潮位最高超过5米,易发生风暴潮灾。

全市500多万亩土地后备资源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旅游资源独特。

近海在黄河及其它河流作用下,含盐度低,含氧量高,有机质多,饵料丰富,适宜多种鱼虾类索饵、繁殖、洄游。

沿海石油、天然气、盐卤等矿产资源丰富。

东营位于黄河入海口,是由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冲击而成的平原,东营的土地面积每年都在增大,所以东营地区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而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由于石油而发展起来的东营,也算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吧,东营市成立于1983年,到目前仅有不到30年的发展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