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呕吐的对症治疗
超声引导下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对剖宫产产妇催乳素及术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剖宫产是妇产科重要的手术内容之一,是目前解决难产等产科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产妇和婴儿存活率的重要手段[1]。
但术后患者常因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和正常活动。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患者疼痛水平,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较小,是外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手段之一[2],收治剖宫产患者90例,进行随机化分组,对其实行分组镇痛。
对超声引导下的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与常规麻醉手段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不同的镇痛手段对剖宫产产妇催乳素水平和疼痛程度水平的影响,为妇产科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剖宫产患者90例,均为ASA 分级Ⅰ级或Ⅱ级,符合剖宫产指征。
本研究已取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已取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局麻药物过敏者;有药物滥用史者;意识不清无法正常交流者;同时患有恶性肿瘤等其他重大疾病者。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初产妇34例,经产妇11例;平均年龄(26.8±5.9)岁。
对照组初产妇33例,经产妇12例;平均年龄(27.1±5.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方法:①试验组均给予超声引导下的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患者采取仰卧后,为避免感染,先消毒处理下腹部。
在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位置上放置探头,根据探头的提示找到患者的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根据患者体重等因素通过神经阻滞针注射适量的0.3%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②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定位镇痛方法,收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静脉血,测定其体内催乳素含量,收集其病历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催乳素水平变化情况,同时选择未参与镇痛过程、未参与分组的医护人员对患者术后12h、48h、72h 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观察指标:本研究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为患者术后疼痛水平的评价方式,分值0~10分,得分大小与患者疼痛程度呈正比[3]。
聊一聊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术麻醉与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聊一聊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术麻醉与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产妇分娩时医生对其进行的麻醉以及镇痛措施,对孕产妇顺利分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临床医学中对剖宫产手术患者使用的麻醉药物以及镇痛药物要求比较严格,而右美托咪定作为产科麻醉比较常见的药物,其广泛使用于产科的多个临床治疗中。
右美托咪定药物具有麻醉、镇痛、抗交感以及抗焦虑性等治疗效果,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类药物。
并且,右美托咪定药物不会对孕产妇以及胎儿产生呼吸抑制等不良情况,该药物的安全性以及使用价值较高,且逐渐受到广大临床学者的重视,将其应用于剖宫产术中提高剖宫产孕产妇以及胎儿的安全具有较高的价值。
应用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术中以及术后麻醉以及镇痛效果麻醉的效果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以及手术实施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大部分剖宫产手术患者均为硬膜外麻醉的方法,此种麻醉方法存在部分不足之处,若麻醉神经阻滞不全,极易影响产妇的麻醉效果以及手术治疗中的镇痛效果。
并且,由于大部分产妇进行分娩的时候,产妇常处于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中,一旦手术麻醉效果比较差,会对孕产妇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剖宫产手术中的分娩镇痛效果,始终是近些年国际不断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且国际对于分娩镇痛技术的相关研究逐渐成熟、完善。
在充分保证孕产妇以及胎儿安全的基础上,为剖宫产孕产妇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更是广大麻醉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多学者通过积极研究发现,在局部麻醉药物中添加右美托咪定可以改善剖宫产术中以及术后的镇痛效果。
临床实验研究显示,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是给予孕产妇适当的右美托咪定用药物,可以显著提高孕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且麻醉的效果比较平稳,有效改善患者的术中镇痛效果,且孕产妇以及胎儿并未出现不良情况。
除此之外,将右美托咪定药物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其具有良好的术中镇痛效果,并减少孕产妇剖宫产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以及皮肤瘙痒的发生几率。
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苏海文;姜文霞;高路明;王元;朱玉召【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24(34)1【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超体重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定位,对L2-3间隙穿刺后注射盐酸罗哌卡因麻醉,术毕后在超声检查辅助实施双侧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
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利用传统定位法,对L2-3间隙穿刺后注射盐酸罗哌卡因麻醉;对比两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术后恢复指标、术后镇静评分(RSS)、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观察组穿刺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少、穿刺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泌乳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观察组首次自控镇痛时间、下床活动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麻醉恢复室10~30 min 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4 h、6 h疼痛评分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可见切口处浆膜层连续中断,肌间可见出血形成的不规则无回声区或高回声区;见子宫浆膜层连续好,局部可见小范围隆起,回声均匀,浆膜层局部可增厚、表面光滑,完整。
结论对比传统定位法引导的椎管内麻醉,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利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麻醉可缩短穿刺时间和减少穿刺次数。
【总页数】3页(P156-158)【作者】苏海文;姜文霞;高路明;王元;朱玉召【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省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海慈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8;R445.1【相关文献】1.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2.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联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生殖股生殖支神经阻滞在老年斜疝手术中的应用3.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在剖宫产手术产妇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4.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5.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剖宫产中该如何配合麻醉医生

剖宫产中该如何配合麻醉医生剖宫产是一种在孕妇无法通过自然分娩顺利生产婴儿时常见的手术,它可以保护母婴的生命安全。
然而,这种手术需要使用麻醉药物才能进行。
如果您是即将接受剖宫产的孕妇,您可能会对麻醉程序感到担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剖宫产手术中麻醉医生的角色以及如何与麻醉医生配合,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您和宝宝的安全。
一、麻醉医生的职责麻醉医生是负责为患者提供麻醉服务的医生。
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医生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在手术前,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患者的麻醉风险。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风险、药物过敏史等。
通过这些评估,麻醉医生可以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式,同时减少麻醉相关的并发症。
2、提供麻醉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负责提供麻醉服务。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类型,麻醉医生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麻醉方式:(1) 全身麻醉:将患者完全麻醉,使其失去知觉和感觉。
全身麻醉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或吸入麻醉气体实现。
(2) 脊麻: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患者的脊髓腔内,使其下半身失去知觉和感觉。
脊麻可以降低全身麻醉的并发症风险,适用于手术时间较短的情况。
(3) 局麻: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附近的神经阻滞区域内,使其失去感觉。
局麻适用于较小的手术或需要局部麻醉的情况。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并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麻醉效果稳定和安全。
3、管理麻醉相关的并发症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可能包括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麻醉医生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麻醉相关的并发症。
4、提供术后镇痛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剖宫产创口疼痛。
麻醉医生可以在手术后提供术后镇痛服务,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二、如何与麻醉医生配合在接受剖宫产手术前,孕妇需要了解剖宫产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及麻醉治疗的风险和可能的副作用。
剖宫产麻醉体位的注意事项,跟我一起了解一下。

剖宫产麻醉体位的注意事项,跟我一起了解一下。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生产过程中,选择剖宫产作为分娩方式,剖宫产在临床中还可以称为剖腹产,是妇产科中国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比起自然顺产时带来的的疼痛,剖宫产对于惧怕疼痛的人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既然说到手术,麻醉在手术过程中是需要同步进行的,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对于孕妇来讲是一个可怕的过程,在患者进行剖宫产时需要联合哪种麻醉下进行手术,麻醉体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今天和本文一同了解一下,剖宫产使用哪种种麻醉体位以及注意事项吧!1.什么是剖宫产?剖宫产是通过手术切开产妇的腹部以及子宫,从而达到分娩出胎儿的目的。
剖宫产可以避免一些胎位不正或者是其它的特殊情况,避免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不安全因素,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健康以及安全。
二、剖宫产手术体位及麻醉方式有哪些?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麻醉的方式有很多种,而进行剖宫产时,麻醉的方式及体位也大不相同。
1.硬膜外麻醉在进行剖宫产手术之前,麻醉师要为产妇进行麻醉,剖宫产最常使用到的麻醉方式就是硬膜外麻醉,在临床中有一种通俗的叫法,也叫腰麻,阻滞了产妇的脊神经根,使产妇的下半身失去了知觉,从而可以进行安全、有效的手术。
产妇在进行麻醉时,麻醉医生会要求改变产妇的体位,保持合理的体位,有利于麻醉医生在进行进行穿刺时顺利的进行。
产妇在麻醉床上平卧位,协助产妇翻身,变为侧卧位,两条腿为屈曲状,贴近肚皮,低头,让下颌尽量贴近患者胸部,双手抱住腿部,因为,产妇怀孕肚子太大,不方便抱住双腿,只能让患者双手尽量勾住腿部,摆好的体位患者呈虾米状,这样的状态,可以暴露整个脊柱,还能够完全打开脊柱各个椎体之间的间隙,这些间隙就是麻醉师进行麻醉的穿刺点,所以,患者的体位摆放的越正规,脊柱间隙打开的越好,麻醉师就会更容易找到穿刺部位,麻醉的成功率就会越高。
硬膜外麻醉的优点是操作方法简单、患者肌肉松弛的好、止痛效果好,是目前在临床中剖宫产手术首选的麻醉方式。
腰方肌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综述•腰方肌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赵文丽李跃兵*•1838•浙江临床医学2020年12月第22卷第12期剖宫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管理仍是一个挑战。
阿片类药物、非留体类抗炎药、伤口浸润、氯胺酮、加巴喷丁、神经阻滞等多种镇痛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11]。
目前术后疼痛的治疗策略主要是使用阿片类药物,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伴随较多副作用,包括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
因此,人们对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及镇痛技术等产生了新的兴趣。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椎旁、腹横肌平面、腰方肌、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竖脊肌阻滞等。
其中腰方肌阻滞(QLB)是后腹壁肌肉之间的浅筋膜阻滞,由Blan™在2007年首次提出,适用于腹部、髋部及下肢手术的围术期镇痛,对于剖宫产的切口痛和内脏痛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本文对剖宫产术后QLB镇痛的方法进展、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
1腰方肌的解剖腰方肌(quadratuslumhorum,QL)是位于脊柱两侧的不规则扁肌。
起自髂嵴上缘的后内侧,附着于第12肋和L,~L4横突间,外侧游离缘由慨外侧斜向颅内侧m。
腰方肌和腰大肌分别位于膈肌外侧和内侧弓状初带的后方。
竖脊肌 群位于腰方肌后方,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构成。
通过了解腰方肌周围的筋膜层次,可以更好地理解腰方肌的解剖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TIF)。
胸腰筋膜是环绕下半身肌筋膜带的一部分,对于腰椎的姿势、负荷转移和稳定非常重要。
胸腰筋膜包裹着腰方肌和其他背部肌肉,分为前层、中层和后层。
前层位于腰方肌的前缘,中层位于竖脊肌和腰方肌之间,而后层包围 着竖脊肌〜。
腹内筋膜沿着腰方肌和腰大肌穿过膈肌的内外侧弓状軔带和主动脉裂孔形成胸内筋膜。
这为局部麻醉药从腹腔到胸腔和椎旁间隙提供了一条潜在的路径。
大容量局部麻醉药,如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0.125%~0.375% (每侧15~30ml, 0.2~0.4m l/kg),注射至这些筋膜平面中,会影响邻近的神经纤维,如髂腹下、髂腹股沟和肋下神经的外侧皮支,也有可 能进入椎旁间隙,而从后路扩散至椎旁间隙可能会影响交感神经,给内脏和躯体带来镇痛作用。
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引言:在助产过程中,为了减轻孕妇的疼痛感,提高分娩体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被广泛应用。
而联合助产护理干预,通过提供专业的护理和支持,进一步优化分娩过程和结果。
本文旨在分析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的原理与优势1. 原理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常用的伤口无痛分娩技术。
通过将局麻药注射于会阴神经周围,达到麻醉效果。
该方法具有安全、简便、有效的特点。
2. 优势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相较于其他麻醉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减轻疼痛感:通过麻醉会阴部位,有效减轻孕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分娩体验。
- 减少其他麻醉剂使用:相对于全身麻醉等方式,双侧会阴神经阻滞只需使用局部麻醉药物,降低了其他麻醉剂对胎儿的影响。
- 恢复迅速:在分娩结束后,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药物的作用会迅速减退,使产妇能够更快地恢复行动能力。
二、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的相关研究1. 病例对照研究赵等人(2018)的研究采用了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比较了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与传统助产护理的效果。
结果显示,联合干预组疼痛评分较低,疼痛缓解效果更好,且产程缩短,分娩方式更多为顺产。
此研究结果支持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
2.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陈等人(2020)进行的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产妇分为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
结果显示,联合干预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时间较短,剖宫产率较低。
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三、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改进1. 临床应用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在实施该干预时,应注意:- 护士配合麻醉师进行精确的神经定位,确保麻醉药物准确注射。
麻醉科中的术后恶心与呕吐的预防与处理

麻醉科中的术后恶心与呕吐的预防与处理术后恶心与呕吐(PONV)是麻醉科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还延长了恢复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
因此,对于术后恶心与呕吐的预防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中常用的方法和措施,以及一些新的研究进展。
一、影响术后恶心与呕吐的因素在预防与处理PONV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造成PONV的相关因素。
常见的PONV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等。
其中,女性、年轻患者、腹部手术、全身麻醉以及使用气管插管等因素会增加PONV的发生率。
二、预防PONV的方法和措施1. 麻醉药物选择和用量控制麻醉药物的选择和用量对预防PONV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使用地西泮、依地酸、丙泊酚等较为理想,而吗啡、芬太尼等药物可增加PONV的发生率。
此外,合理控制麻醉药物的用量也是预防PONV的重要策略之一。
2. 应用局麻药物和镇痛药物在手术时,适当使用局麻药物对术后PONV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局麻药通过减少手术部位的疼痛刺激,降低术后PONV的发生率。
另外,在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时,应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用量,以防止呕吐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3. 维持血糖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术中和术后维持血糖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对预防PONV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并纠正血糖和电解质异常,以减少PONV的发生。
三、处理PONV的方法和措施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处理PONV的常用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奥硝唑)、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多塞平)、抗组胺药(如异丙嗪)等。
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
2.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尝试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
例如,采用穴位按摩、呼吸操控、放松疗法等方法,可以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缓解术后恶心与呕吐症状。
3.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术后恶心与呕吐,每个患者的症状和原因可能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剖宫产产妇焦虑、术后疼痛及泌乳素的影响

r
oupswa
sme
a
su
r
ed.Ther
e
s
t
i
ngVASs
c
o
r
e
so
ft
hewomeni
nt
hetwog
r
oupsa
tpo
s
t
ope
r
a
t
i
ve6h,
24h,and48hwe
r
er
e
c
o
r
ded.Re
su
l
t
s:TheTAIs
c
o
r
eo
ft
hewomeni
nt
heexpe
r
imen
2040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年 9 月 第 31 卷 第 9 期 Ch
i
nJFam P
l
ann,Vo
l.
31,No.
9,Sep
t
embe
r2023
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剖宫产产妇焦虑 、术后疼痛
及泌乳素的影响
盛韵如1 王宁燕2 张学康2 李 干2∗
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
t
a
lg
r
oupa
tpo
s
t
ope
r
a
t
i
ve24h
wa
ss
i
i
f
i
c
an
t
l
owe
rt
hant
ha
tt
hano
ft
hewomeni
nthecຫໍສະໝຸດ ontro
剖宫产术I-TAP阻滞应用对术后的镇痛效果

剖宫产术I-TAP阻滞应用对术后的镇痛效果董晓莉;吴继敏;岳松涛【期刊名称】《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年(卷),期】2024(32)2【摘要】目的:探讨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I-TAP)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3月在本院产科计划剖宫产分娩的86例产妇随机分成TAP组与I-TAP组各43例,分别采用TAP阻滞麻醉或I-TAP阻滞麻醉。
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血清泌乳素(PRL)水平、不良反应。
结果:I-TAP组VAS评分术后2h(1.29±0.32分)、4h(2.02±0.53分)、8h(2.84±0.82分)、16h(2.31±0.72分)、24h(2.33±0.52分)均低于TAP组(1.67±0.46分、2.55±0.70分、3.62±1.00分、2.97±0.81分、2.65±0.74分),PCA总按压次数(12.12±2.69次)、PCA有效按压次数(5.88±1.46次)均少于TAP组(14.46±4.57次、7.03±1.25次),两组术后1d血清PRL水平均升高,且I-TAP组(318.26±40.15μg/L)高于TAP组(251.65±32.67μg/L);不良反应发生率(9.3%)与TAP组(14.0%)无差异(P>0.05)。
结论:I-TAP阻滞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优于TAP阻滞,可减轻产妇术后疼痛,减少PCA按压次数,提高术后PRL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好,值得应用。
【总页数】4页(P298-301)【作者】董晓莉;吴继敏;岳松涛【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高原地区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和神经阻滞镇痛复合静脉镇痛效果比较2.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对比3.腰方肌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系统评价4.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在剖宫产手术产妇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AP神经阻滞+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手术后镇痛中应用研究

TAP神经阻滞+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手术后镇痛中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TAP)神经阻滞+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
对照组予以静脉镇痛,观察组加用TAP神经阻滞+腰方肌阻滞镇痛。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5.62±2.24)h]、泌乳时间[(28.59±3.14)h]及下床活动时间[(12.35±2.13)h]短于对照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4.12±0.46)次]、舒芬太尼用量[(51.52±5.39)μg]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6、5.230、10.341、15.361、8.575,P均<0.05);观察组术后2h、6h、12h及24h疼痛评分[(2.04±0.35)分、(2.11±0.41)分、(1.76±0.23)分、(1.21±0.2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99、17.739、18.243、13.336,P均<0.05);两组术后即刻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 COR、NE、ACTH水平低于术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 COR[(181.62±18.74)μg/L]、NE[(233.14±25.59)ng/L]、ACTH[(10.12±1.53)n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AP神经阻滞+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可增强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降低疼痛评分,加快应激指标复常,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减少舒芬太尼用量。
剖宫产术后实施腹横筋膜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分析

剖宫产术后实施腹横筋膜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实施腹横筋膜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
方法:设置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选取此时院内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04展开分析,以随机抽样分组法进行分组,52例/组,参比和实验两组的镇痛方案依次为静脉泵处理、腹横筋膜神经阻滞麻醉处理。
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满意率。
结果:经过处理后,实验组的术后疼痛水平低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的镇痛满意率高于参比组(P<0.05)。
结论:对剖宫产术患者实施研究麻醉处理的镇痛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镇痛满意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剖宫产术;腹横筋膜神经阻滞;术后疼痛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主要是通过打开患者腹部和子宫并取出胎儿。
此术式已经成功解决多种难产和产科合并症情况,对保护母婴生命安全有重大意义[1-2]。
但此术式留有手术切口,患者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增大产后抑郁风险,不利于术后恢复。
因此,选取合适的镇痛处理减少上述情况十分重要。
笔者通过选取2020.10-2022.10期间院内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04例进行研究,分析其腹横筋膜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段:2020.10-2022.10。
选取此时院内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04例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抽样分组法分组,即参比组、实验组,且例数一致(n=52)。
参比组均为女性,年龄21岁到37岁,平均年龄(29.36±3.17)岁;孕周38周到42周,平均孕周(40.13±3.55)周;产次1次到3次,平均产次(2.00±1.00)次。
实验组均为女性,年龄22岁到36岁,平均年龄(28.79±3.22)岁;孕周38周到42周,平均孕周(39.86±3.59)周;产次1次到3次,平均产次(2.00±1.00)次。
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高位神经阻滞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麻醉

8分以上 ; 术毕麻醉感觉阻滞上界在 T ~ 。
表 1 麻 醉iJm压 N P Ht i ̄ i- I 、 I的变化( ± ) i5
作为麻 醉前数值 ; 监护仪设置 为每 分钟 自动测量一次血压 ; 静
脉补液速 度为 1 2 L( g・ ) , 中先输入羟乙基 淀粉 5— 0m / k h 』术
・
10・ 0
吉林 医 学 2 1 0 2年 1月第 3 3卷 第 1期
小 剂 量 布 比卡 因蛛 网膜 下 腔 高位 神 经 阻滞 用 于 子 宫 下段 剖 宫产 术 的麻 醉
薛志亮 , 风华 赵 ( 河北省涿州市医院麻 醉科 , 河北 涿州 0 2 5 ) 77 0
[ 摘
要] 目的: 研究 07%布比卡因1 l 1%葡萄糖注射液 1I蛛网膜下腔高位神经阻滞 , .5 加 0 m l r l 麻醉区域上界达T 神经 ,
3 讨论
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 , 因其神经阻滞完善,
腹肌松 弛 , 中产妇对腹部牵 拉反应小 , 于手术操 作 , 术 很便 特
外导管中注入生理盐水防止凝血堵塞。本麻醉方法并未使用 硬膜外阻滞, 只是备用而已。然后帮助产妇尽快恢复为仰卧
0 0 ) ,5 。
等不良反应 。此方法 是在参 考 了部 分文献 , 经 临床反复应 并
用, 认为麻醉效果安全可靠 。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中的比较

80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2020年11月第6卷第32期No.6 roll up No. 32 Issue, November, 2020健康科学_临床医学工程DOI:10.19335/ki.2096-1219.2020.32.031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中的比较孙红艳(阜宁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江苏 盐城 224400)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剖腹产的产妇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30例接受腰麻的产妇纳入麻醉A组,另外30例接受硬膜外麻醉的产妇纳入麻醉B组。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感程度、麻醉起效时间、疼痛感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3 h、6 h以及12 h,麻醉A组产妇的疼痛评分低于麻醉B组(P<0.05);麻醉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疼痛感消失时间均短于麻醉B组(P<0.05);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给予剖腹产产妇腰麻,能够促进麻醉药效的发挥,且对术后阵痛具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率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麻醉;剖腹产;术后镇痛本文引用格式:孙红艳.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中的比较[J].智慧健康,2020,6(32):80-81.Comparison of Spinal Anesthesia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inPostoperative Analgesia Effect of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SUN Hong-yan(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Fun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Yancheng, Jangsu 2244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lumbar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Methods Sixty cases of caesarean se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 Among them, 30 women who received lumbar anesthesia were included in group A, and 30 women who received epidural anesthesia were included in group B. The degree of pain, the time of anesthesia onset, the time of pain disappearance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s At 3, 6 and 12 hours after operation, the pain score of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P<0.05). The time of onset and disappearance of pain in group A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t can promote the effect of anesthesia, and has good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pain, low 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has a high promotion value.KEY WORDS: Lumbar anesthesia; Epidural anesthesia; Caesarean sectio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0 引言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孕产妇数量逐年上升,加之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研究、发展以及在经济收入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剖腹产例数逐渐增多[1-2]。
剖宫产术麻醉后术中恶心呕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牵拉反射的影响. 若发生呕吐, 则需及 时清除 口腔 中的呕 吐 物以保持气道通畅, 并防止误吸的发生 2 . 面罩 给氧术 中常规 面罩给氧 ,以避免缺 氧对 呕吐中 .4 2
枢 的刺 激 .
①仰卧位低血压. 妊娠末期, 仰卧时, 孕妇 因增大的子宫 压迫下腔静脉, 回心血量及搏 出量减少 . 醉原 因. 使 ②麻 麻醉 阻滞平面高, 内脏大小神经麻痹, 使 腹腔内血管扩张, 血液淤 滞, 血压下降 。 21 手 术 操 作 这 也 是 引 起 术 中恶 心 呕 吐 的 重 要 原 因之 .. 2 由于手术牵拉 腹膜, 子宫, 管及肠 系膜 , 肠 机械刺 激腹 , 盆 腔 内脏 器 官 时 , 奋 迷走 神经 发 生 恶 心 呕 吐 。 兴 21 饱 胃部分急诊剖宫产患者术前 已进食,处于饱 胃状 .3 . 态, 而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 更容易发生恶心呕吐. 21 情绪行剖宫产的患者多有紧张和焦虑情绪,而过度 .4 . 焦虑, 恐惧, 刺激高级神经活动中枢, 导致机体神经 内分泌, 代 谢功能紊乱, 出现恶心呕吐, 虑重 的患者呕吐发生率高. 故焦 21 妊高征妊高征患者本身体 内电解 质平衡失 调 、血压 .. 5
22 预 防 .
麻醉医师来说是职责所在 ,对手术后手术者身体恢复和术 中术后舒适性有及其重要 的意义 。首先预防性以非药物性
为主 : 术前禁食 、 禁水 ; 减少咽部过度刺 激 ; 维持麻醉后呼吸 循环稳定 、 适当术后镇痛 。其次治疗性 以药 物为 主: 抗胆碱 类、 抗组织胺类 、 酚嗪类 、 丁酰苯类 、 苯胺类 、- T 5 H 3受体 阻 滞类。 处理中根据麻醉 医师的临床经验综合应用 , 才能高效 果, 减少单剂量和不 良反应 , 目前 常用联合用药是 甲氧氯普 胺与氟哌利 多 , 甲氧氯普胺与枢复宁联用效 果较好 。
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神经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1 . 3 疗效 评定
治疗组 和对照 组的临床治疗 效果见表 1 。 两组疗 效 比较 , 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f P < 0 . 0 5 ) , 治疗组 疗效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 1 ] 侯 建萍 , 盖晓波 . 航海晕 动发病 机制 的探讨 . 海 军 医学杂 志 , 表 1 两组疗效 比较 2 0 0 5 , 2 6  ̄) : 3 7 1 - 3 7 3 .
1 . 1 一 般资料
而抑制 眩晕产生 的呕吐 。且异丙嗪有镇静催 眠作用 , 减少 患者 因为 眩晕症状 严重 而产生的紧张焦虑 情绪 。 盐酸倍他司汀 的化学结构 和药 理性 质与组胺类相似 。组 胺有多种受体 , 如H , 受 体、H : 受体 、H 3 受体 。} { 3 受体 的分 布主要集 中在 中枢 , 盐酸倍他司汀通过抑制 受体 , 对脑 和 内耳血管起 舒张作用 , 这被称为是组 胺抗眩晕 的重要 的作用 机制 J 。盐 酸倍他 司汀是 受体 的强拮抗 剂 ・ , 因此有 良好
中国现代 药物应用2 0 1 4 年2 月第8 卷第3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 e b 2 O 1 , o 1 . 8 _ N o . 3
・
1 7 3・
1 资 料 与 方 法
并有 可能与作用在延 髓催吐 中枢化 学感 受器 的突触有关 , 从 病例来 自 2 0 1 2年 5月 ~ 2 0 1 3年 4月本院神
根 据患者 治疗后 症状改 善、症状 是否反 复 性 , 减少前庭神经的传导。从以上可以看 出, 从眩晕症临床 来 评定疗效 。7 d 内眩晕症状 消失 且无 复发为有效 , 7 d内眩 表现角度看异丙 嗪与倍 他司汀联合治疗眩晕症在机制 上相辅 晕症状 缓解且无 复发为好转 , > 7 d 眩晕症状无 改善或虽消失 相 成 , 临床治疗 效果显 著 , 且 未 出现 明显不 良反应 , 可 以在 但 有复发为无效 。 临床 上广泛使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阻滞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呕吐的对症治疗
发表时间:2016-03-28T16:15:51.9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作者:张继超王丽蒋珊珊[导读] 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耳穴疗法对神经阻滞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呕吐具有更优秀的止吐效果。
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神经阻滞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呕吐的对症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总结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共计60例相关患者止吐治疗资料,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根据文章评价标准进行数据统计,最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耳穴预防性治疗后,恶心呕吐等级为I级这25例,II级者4例,III级者1例,未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患者,对术后
恶心呕吐的预防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耳穴疗法对神经阻滞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呕吐具有更优秀的止吐效果。
关键词:神经阻滞麻醉;剖宫产产妇;呕吐
剖宫产产妇一般是急症且饱胃,而且在神经阻滞麻醉的条件下,产妇体内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到抑制,血管床扩张,血容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继而引起血压下降,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1-2],为了探讨耳穴按摩方式对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呕吐的治疗效果,笔者总结60例相关患者临床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资料来自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共计60例,年龄范围为25岁-38岁,平均年龄为(31.4±7.8)岁,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现象。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60参与调研的患者均知情并签字,同意配合本研究进行的随访调研工作;排除标准:排除同时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排除合并出血性倾向疾病患者。
60例患者根据止吐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药物止吐方法的30例为对照组,使用耳穴治疗方法进行止吐治疗的3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选择的止吐治疗药物为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氟哌利多lmg和地塞米松8mg,观察组患者耳穴治疗方法具体为在患者双侧耳廓的对称部位各取三穴,分别为交感穴、神门穴、脾胃穴,具体按摩方式为一手扶患者耳廓的后上方,另一手试探性的寻找患者酸、胀、麻、痛的敏感部位,找到患者敏感部位后用乙醇棉签进行消毒,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消毒后的皮肤上进行捻压,捻压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准,每次对穴位的持续捻压时间以3-5分钟为宜,每次持续捻压结束后可间隔30分钟重复一次。
1.3评价标准所有患者分别在恶心呕吐治疗结束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恶心呕吐评分标准进行分级评价[3]:手术后无任何恶心呕吐现象者为I级;手术后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感觉,但无呕吐现象者为II级;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表现,但是并没有胃内容物的呕出者为III级;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呕吐现象,有胃液及胃内容物的呕吐者为IV级。
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方法选择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耳穴预防性治疗后,恶心呕吐等级为I级这25例,II级者4例,III级者1例,未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患者,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体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1:
3讨论
由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通过耳穴按摩的方法进行术后恶心呕吐现象的预防和治疗,收到的止吐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止吐方法的止吐效果,而且,通过中医耳穴按摩手法无任何毒副作用,不仅能够避免手术后患者需要面对的吃止吐药的不良反应风险,更有利于节约医疗成本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祖国传统中医对于耳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早已有相关的论述,《皇帝内经》中就提到了[4]:南方赤色,入通于心而开窍于耳。
由此可以看出,祖国传统中医认为耳与脏腑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脏腑类的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耳穴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本研究在耳穴的取穴方面,选择神门穴是因为其具有镇静止痛和凝心安神之效,可调整阴阳、温通气血,达到降胃气和消腹胀的目的,可对手术后患者发挥镇痛止吐的作用[5]。
交感穴能够对患者大脑皮质部位的兴奋和血管舒缩功能发挥良好的协调作用,亦能起到手术后镇痛止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先明,李清宇,李学文等.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妊高症剖宫产术后镇痛止吐的疗效分析[J].西南军医,2008,10(2):94-95.DOI:10.3969/j.issn.1672-7193.2008.02.066.
[2]黄学峰,林敏.剖宫产麻醉药及止吐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分析[J].海峡药学,2013,25(10):121-122.
[3]李鹰.耳穴压籽合止吐药防治化疗呕吐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2):237-239.DOI:10.3969/j.issn.1000-1719.2008.02.042.
[4]黄艳梅.耳穴埋豆联合止吐药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反应12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9):4683-4684.
[5]韩光,李丽朝,周亚男等.耳穴贴压法联合止吐药预防化疗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5):34-35.DOI:10.3969/j.issn.1001-4152.2004.05.014.
作者介绍:张继超工作单位: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手术室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