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刘恒山中等职业学校
新形势下关于中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关于中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特别近一两年国家又加大了力度来扶持中职教育,中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中职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
其规模已占普通中等教育的一半左右。
切实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中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则是中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所谓职业教育就是在一定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的岗位需要,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活动。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类似于工业领域职业带C系列人才即技能型人才也就是技术工人的位置,是比较恰当的。
根据现在中专生生源素质与用人单位选择标准,工科中专生应直接定位在一线操作工这个目标上。
虽然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专家早已经确定,但从现状看,中等职业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深,重理论、轻实践,重思辨、轻实干,导致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的需要。
因此,要全面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质量,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的回报率,就必须进行一场教育思想改革。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开展教学。
在“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更多的在于教师怎样去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一环节,相比中学的教育,我觉得这一环节更应该成为中职教育的一个亮点。
因为,相比中学招收的学生,特别是相比高中学生,中职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初中升高中筛选下来的。
虽然他们的文化功底相比较为不扎实,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性不高,但他们往往好动,脑袋瓜灵活。
2023年中职校教育教学改革思考
2023年中职校教育教学改革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中职校教育也需要不断地跟进时代步伐,满足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实践与理论并重中职校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育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能够快速上手并且掌握实用技能。
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反思知识,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论学习。
中职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力。
实践能力和理论学习不应该是二选一的问题,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二、个性化教育中职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和地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因此对待每个学生应该是不同的。
中职校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在知识授予的同时重视发现、激发和支持学生的个性和潜能,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必修课程外,应该增加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选择,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三、注重实用性中职校的学生是未来社会中工人阶层的主力军,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中职校教育应该注重实用性,课程设置上要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岗前需求,加强对行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另外,注重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行业实训基地、企业实习基地等,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
四、开放式教学传统的中职校教学模式以知识教授为主,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缺乏互动与交流。
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可以通过学科交叉、多学科教学等方式,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强化教师培训中职校教师是中职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担负着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
为了让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和有效,应该加强对中职校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
以下是几点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分析。
要加强实践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强调实践操作和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
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并掌握相关技能。
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开设实训基地,提供更真实的实践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际工作中。
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
教师要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己的专长。
要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就业的能力和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职业素养包括正确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念。
还应该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只有教师具备高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学改革。
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还要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提供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教学资源。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核心是注重实践教学、个性发展、职业素养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几点思考
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针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现状,提出应从教育模式、教材、专业教师队伍、专业设置、民办职校及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之路。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特色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技能型人才的大量空缺,“职业教育改革”成为中国教育的热门话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中国教育已经进入全面实施职业教育的初级阶段。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三大尴尬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时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衔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为教材内容的强理论性及因生源改变导致学生日见低下的理解能力苦恼不已;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这些现象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一、改革教育模式传统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理论教育为主,教学投入成本低廉,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这种教育模式不但不能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还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相协调。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技能,应该把原有的理论为主的教学,改为实践为主,理论旨在引导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和巩固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改编教材教材是学生汲取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的主要载体。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大多是初中毕业未能考上高中的同学,基础普遍薄弱,而现有的教材理论性强、内容过深,远远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范畴。
于是,出现了教师教得疲惫不堪、学生学得苦恼不已的尴尬现象,导致有些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等一些不良行为,使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越来越困难。
职业教育的教材应该重在引导实践操作,内容要通俗易懂,要与社会需求衔接。
教材的形式可以实现多样化,不一定单以课本为主,如实践教学的方面的教材可以以一些仿真软件或光盘等形式出版。
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在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成为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要使中等职业教育真正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升培养质量,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这里,我将从改革目标、改革措施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应该明确。
中等职业教育应当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合格的工人和技术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训和实践教学,增加就业竞争力,打造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人才队伍。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注重实用性和就业导向,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注重师资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普及与推广,为更多人群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要解决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问题。
目前,还存在着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界限模糊,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等问题,需要加强协调和整合,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要解决中等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的匹配问题。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职业领域和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保持紧密联系。
要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的问题。
建立起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监督,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明确目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才能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走向更加健康、科学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培养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具备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仍面临挑战和问题。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要关注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根据不同专业和行业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在技术创新和企业创业方面有所突破,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贡献。
要改善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应注重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和条件,提供优质的实训场所和设备,以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加大对实训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
要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与实践的衔接。
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学校了解企业对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习和实训活动,增加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第四,要提高教学评估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估和质量保障体系,以确保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
学校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成果展示等。
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要加强学科交叉和综合实践教学。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必须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打破学科壁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还应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和策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只有注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改善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教学评估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学科交叉和综合实践教学,才能有效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亟待改革和发展。
本文将围绕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展开讨论。
一、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技能培养的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中等职业教育也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引入新的技术和理论,确保教育内容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二、推动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中等职业教育要教育人才,就必须要有与民族经济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与产业相适应的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就业保障。
推动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产业需求,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向。
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职业能力;也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和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还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和学生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建立多方位的评价机制,注重实践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素质养成。
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机制,激励优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改革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来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
教学改革的重点应当放在实践教学上。
可以通过增加实验课程、实习和实训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能力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供创新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职业环境,因此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等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应当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
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中等职业教育要想取得持续发展的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有效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希望通过以上几点思考和分析,能够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社会不断地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也逐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当前的发展形势,然后提出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措施。
标签: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0 引言科教兴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国家各项企事业行业都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因此,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在逐步向人才需求方向靠拢,进行教育方式方法、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当今社会需求相适应,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1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因此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招生比较困难,学生基本上都是没有考上高中而被迫选择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基础较差,其就业前景不乐观等等问题,迫使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进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改革。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对改革特别重视同时要认清楚现实存在的情况,人们对接受教育获取相关学历等方面逐步重视起来,并且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要求必须加强对社会劳动力相关职业能力的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一个非常有利于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大机遇。
虽然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改革和发展形势涉及多种因素,但是只要中等职业学校明确改革发展目标,并积极实施相关改革措施,就能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大形势下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和技能实用型的综合人才。
2 加强改革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措施2.1 完善教育管理工作和学校专业设置中等职业教育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根据社会经济需求设置相关专业,结合企业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要求以及专业的职业性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全部过程。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一、加强实践教学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实践教学,并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改革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
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多种方式,如实验、实训、实习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
在评估方式上,应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估,而不仅仅看重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强化综合素质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改革中,应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应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开展产教融合实践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教学改革中,应加强产教融合实践。
应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应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真实的工作项目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应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四、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改革要更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教学目标上,应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评价上,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注重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产教融合实践和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做出贡献。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一线技术工人和技术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劳动力素质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下是几点思考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加强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及时满足市场对新兴职业技能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应与企业密切合作,定期调研市场需求,将其纳入课程设置,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案,确保教学质量与市场需求的匹配。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因此实践能力是培养的重点。
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实际工作和实习实训,提供实际工作场景下的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式教学,大班授课等。
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影响教学效果。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学能力提升,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是培养学生的关键力量,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师资力量结构不合理。
学校应通过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引进优秀企业职工、技术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2020年(发展战略)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刘恒山)中等职业学校
(发展战略)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刘恒山)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壹、面临的突出问题1、教育管理体制落后,使中职教育面临下列壹些管理问题:(1)人事管理的集中化,造成中职教师队伍的落后化;(2)政府参和的遥控化,造成中职学校管理的形式化;(3)学校管理的个性化,造成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片面化。
针对之上情况,国家总理讲过: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各管壹摊,互相独立,互不服气,各自为政。
2、职业学校的办学问题(1)职业学校办学定位问题。
(2)职业教育发展地方规划问题。
(3)地方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高等、中等和初等职业学校于数量、类型上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规划。
(4)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的地方特色、专业特色不突出。
(5)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
A社会地位感B成就感C经济待遇感二、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1)管理体制的改革: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和。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正于十壹五教育规划中考虑将中职教育纳入企业化管理模式,以增强中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办学思想的转变: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3)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强: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国家于十壹五教育规划中预计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免费教育体系;目前已经于部分省市,部分专业进行试点工作。
(4)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
结合专业教学需求,教师要采用轮训机制,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需求的结轨。
(5)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
三、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1、职业教育教师及其观念更新,才能使教育教学走向健康良好的轨道(1)从复制再现到生成创造由事件的重述者和经验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协作者。
其主要的手段是“激发”、促进”和“协作”,而“传递”不再是惟壹的方式。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湖北省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44102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主要表现在: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统筹乏力,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办学效益低;教育观念陈旧,职业学校招生困难,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有所缩小;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这一切,都成为抑制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快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围绕目前中等职职业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提几点思考。
标签:教师培训;校企合作;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专业特色;政府职能;教学观念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普遍感到“学校招生难,生源质量差,‘出口’不顺畅,学生就业难”这已成为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中专、技校等传统意义上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逐年下降,加剧了中职教育的办学困难。
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就不需要了吗?不,而国家紧缺大量从事一线操作工人和技术人员,甚至出现“技工荒”。
如何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快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笔者就目前中等职职业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提几点思考:1 要正确认识在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客观实际从总体上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主要表现在: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统筹乏力,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办学效益低;教学观念陈旧,职业学校招生困难,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教育在减少,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有所缩小;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学校学历证书之间的衔接不够;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教师对生产服务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了解不够,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等等。
这一切,都成为抑制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进行思考分析。
一、构建职教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发展。
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应当担任起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构建职教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策略中,应当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
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好的实践条件和环境,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需要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努力。
学校要注重优质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学校还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需要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中等职业学校一、面临的突出咨询题1、教育治理体制落后,使中职教育面临下列一些治理咨询题:(1)人事治理的集中化,造成中职教师队伍的落后化;(2)政府参与的遥控化,造成中职学校治理的形式化;(3)学校治理的个性化,造成中职学校学生治理的片面化。
针对以上情形,国家总理讲过: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升,教育投入亟待增加。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各管一摊,互相独立,互不服气,各自为政。
2、职业学校的办学咨询题(1)职业学校办学定位咨询题。
(2)职业教育进展地点规划咨询题。
(3)地点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高等、中等与初等职业学校在数量、类型上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规划。
(4)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的地点特色、专业特色不突出。
(5)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峻。
A 社会地位感B 成就感C 经济待遇感二、职业教育改革的要紧措施(1)治理体制的改革:分级治理、地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
随着经济的进展,中央正在十一五教育规划中考虑将中职教育纳入企业化治理模式,以增强中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办学思想的转变: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3)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大: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国家在十一五教育规划中估量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免费教育体系;目前差不多在部分省市,部分专业进行试点工作。
(4)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结合专业教学需求,教师要采纳轮训机制,加大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的结轨。
(5)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
三、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职业教育教师及其观念更新,才能使教育教学走向健康良好的轨道(1)从复制再现到生成制造由事件的重述者和体会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协作者。
其要紧的手段是“激发”、促进”和“协作”,而“传递”不再是惟一的方式。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等职业教育在提供劳动力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制定相应的改革策略。
本文将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进行几点思考分析。
一、提升师资力量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当前情况下,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非正规教师和低学历教师;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
提升师资力量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提升。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职业发展激情。
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引进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引入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教师。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强化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一些不足,如课程设置滞后、内容陈旧、与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
必须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变化,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新兴技术和实用技能的教学内容。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引入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加强对教师的课程培训和考核,保障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
三、推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由于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不足、实训场地不足、实训内容单一等。
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高台职业中专方三全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前提作为职业学校教师和领导必须认识到,要解决学校生存和发展两大课题首先要有强大的思想武器和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必须打破“等、靠、要”和“小富即安”的传统办学思想。
在工作中必须要有两个基本认识,第一,主动作为。
要生存,必须主动适应变化,主动谋求发展。
“自助者,天助之”,自身主动作为,做强做大,形成优质资源,才能更好抓住机遇。
第二,专注特色。
专注特色就是“专注”于专业,我们要执著于学校专业建设,积极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企业提供合格技术工人。
同时我们的办学理念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发展,要树立为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服务的理念,实现学校社会效益与教职工个人价值相结合的理念以及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的理念和教育现代化的理念。
我们要依托专业优势,立足河西,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办学。
二、创新是学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是推动学校进步的不竭动力学校领导要敢为人先,勇于探索。
要有适度做大、整体做强、内外部搞活,致力打造办学特色,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改革思路。
(一)适度做大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近两年的实践证明,保持适度的规模是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和有效利用的前提条件。
有规模才能体现办学的社会效益,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才有基础,才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立足河西,向外突破”。
近年来,学校校长与班子成员四处奔波,舟车劳顿,主动与有关部门和沿海著名企业广泛联系。
从 2005年开始,抓住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工人短缺的机遇,招收外地生源,订单培养,高薪就业。
现在,学校招生已辐射张掖、金昌、哈密、定西等多个市区县。
办学规模从2000年前的300多人扩展到如今的1300 多人,毕业就业率稳定在 96% 以上。
(二)内外部搞活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技术、教学上的优势,学校“内引外联,广泛开展合作办学”,以“活”求发展,主动寻找新的出路和新的增长点,不断开辟教育新渠道。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与行业需求不匹配、师资队伍不稳定等。
为了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和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注重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当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增设实践性课程,如实习、实训等,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提升实践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还应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的差异化,开设与行业需求相符合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岗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责任心,引导教师发挥其专业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中等职业学校应注重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加强与行业对接,注重实践教学,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也面临着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转型、教学内容优化、职业导向强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需要进行学校管理的转型。
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行政管理,强调纪律、稳定和秩序,但在现代社会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和尊重。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决策中,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还应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企业合作,进行校企合作办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专业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中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还需要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可以增加跨学科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中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验相对较少。
新时期,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学校可以开展教师培训班,邀请行业专家来校授课,提供教师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激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刘恒山中等职业学校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一、面临的突出问题1、教育管理体制落后,使中职教育面临下列一些管理问题:(1)人事管理的集中化,造成中职教师队伍的落后化;(2)政府参与的遥控化,造成中职学校管理的形式化;(3)学校管理的个性化,造成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片面化。
针对以上情况,国家总理讲过: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各管一摊,互相独立,互不服气,各自为政。
2、职业学校的办学问题(1)职业学校办学定位问题。
(2)职业教育发展地方规划问题。
(3)地方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高等、中等与初等职业学校在数量、类型上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规划。
(4)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的地方特色、专业特色不突出。
(5)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
A 社会地位感B 成就感C 经济待遇感二、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1)管理体制的改革: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正在十一五教育规划中考虑将中职教育纳入企业化管理模式,以增强中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办学思想的转变: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3)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强: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国家在十一五教育规划中预计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免费教育体系;目前已经在部分省市,部分专业进行试点工作。
(4)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
结合专业教学需求,教师要采用轮训机制,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的结轨。
(5)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
三、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1、职业教育教师及其观念更新,才能使教育教学走向健康良好的轨道(1)从复制再现到生成创造由事件的重述者和经验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协作者。
其主要的手段是“激发”、促进”和“协作”,而“传递”不再是惟一的方式。
创造型教师是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组织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启迪智慧、发挥创造潜力的引导者。
(2)从师道、师表到成长伙伴在主体性教育下,教师应该改变那种带有专制色彩的说教方法,尊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权利;要改变单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要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而不能以势压人;对学生的失误和不足,要循循善诱,而不要随意指责;应该多参与学生的活动,不应该自视清高。
教师应该彻底放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角色习惯,与学生建立起朋友式的良好关系,在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道路上携手前进。
(3)从信息传递到对话交流在主体性教育下,教师和学生应该从信息的单向传递走向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
师生各自向对方敞开心扉,彼此接纳,教学双方走向积极的沟通与合作,走向互动与交往。
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生成或建构自己的知识与认识,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创造的色彩。
(4)从压制管束到自我效能的形成要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自由成长。
对学生寄予充分的信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识能力,相信学生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度的基础上,学生自觉地从他律走向自律。
(5)从统一要求到关注差异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指导者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人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教师不仅要承认学生的差异、适应学生的差异,还要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
因此,需要教师制定适度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成功的体验能激起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6)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从重教师评价到重学生自我评价,从重横向比较到重个人进步完善,从重评价个体到重评价团队,从重输赢到重双赢,等等。
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
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要通过多元化评价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参与的推进器。
(7)从精通单科到科际整合通识型教师有宽阔的学科视野,善于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建立起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做好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和生活价值的内外协调工作。
这样的教师善于更新、拓宽知识并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他们在教学中还能够注重与社会生活整合、与学生整合,广泛汲取其他学科的亮点,并综合用于“我的课堂”、服务于“我的课堂”,最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8)从经验积累到反思实践教师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教师的反思包括:对教学理论、观念的反思;对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对学生行动表现的反思。
反思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多方面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路,而且有助于教学理论的内化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
(9)从个人完善到事业共同体教师间的共同合作有利于经验共享,减轻工作负担;有利于相互启发,开拓思路;有利于共同努力,获得前进的力量;有利于分享成功,分担问题,获得心理上的支持。
教师在彼此的合作中建立起事业共同体,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10)从传统教育手段到信息化教育手段的运用A 电子邮件B QQ2、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1)知识方面:一是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三是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
(2)能力和技能方面:教师还要具有运用现代技术选择和处理信息、组织管理学生、应对不同教学环境、赢得学生好感以有效沟通、研究课程、反思教学等能力和相应的技能。
(3)人格和道德方面——教师应具备较为完善的人格和相关的职业道德,就教师而言则是对学生、家长、社会和民族高度的责任感、对不同主体价值的尊重等。
3、建构主义学习及教学方法的使用,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即以学生、活动、经验为中心。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四、专业课程设置的实用性、针对性、拓展性,是职业学校必须改变的现状目前中职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协调,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相差甚远。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没有明确的专业岗位职能定位;(2)没有明确的专业岗位技能目标;(3)没有切实可行的技能考核标准;(4)没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实验硬件条件建设;要改变目前专业发展的瓶颈,有必要加强专业课程的设置,具体的来说,也就是要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制订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专业技能岗位目标,构建完善的专业技能考核制度。
(1)组织专业教师,分析专业岗位职能,将专业岗位职能分析透彻,结合本校实际,确定学校能实现的岗位职能培训,并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2)专业教师在岗位职能的范围内,分模块进行专业课程的设计,要具体到每一门课程,包含课程技能实训岗位职能目标,课程技能实训设计,课程技能实训考核方案等方面;(3)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实训校本教材的开发,并以此为蓝本,指导专业教学;(4)专业教学应以课程设计为考核的内容,为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应改变学生成绩考核的单一性,应以技能实训为主,具体地讲可以改成:平时表现(10%)+实训出勤(10%)+实训作品(50%)+平时成绩(30%)。
这样强调学生必需自己动手;(5)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我认为主要应用下列几种教学方法:A 探究式教学B 问题式教学C 项目教学D 任务驱动E 分组实训;(6)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案的编写,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汇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抓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例如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简略分析如下:上图中我们可将计算机专业课程设为三个基点:专业基础课程(必修)、专业主干课程(必修)、专业方向课程(选修一门)。
当然给合学校实际,我们可选择开设专业方向课程,这样专业教学就不会乱,学生的学习也就有一定的目标。
五、专业实训条件的情景创设,是解决目前中职专业实训硬件条件短缺的主要方法情景教学是来源于建构主义,专业实训也需要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信息,抓住教学的主要要素,结合实训需求创设实训环境。
当然这对有些专业来说是很难的,但就计算机专业来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例如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实训,可以通过虚拟机进行软路由器和局域网的配置、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模拟软件进行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等。
教师构建实训情景当然也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硬件条件投入。
201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