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4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4

♦5 景泰蓝的制作景泰蓝诞生于皇宫,是皇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皇宫大殿的主要陈设,亦是镇殿之宝。

紫禁城金銮宝殿,或者是国子监辟雍宫、颐和园排云殿等等,在这些帝王尊属的殿堂,景泰蓝的宝石般的光芒总是令人赞叹。

景泰蓝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历经元、明、清三代王朝的历史变革中,勤劳智慧的工匠艺人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景泰蓝文化。

歹温馨晨读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思品悟只要你不拒绝段正山冬天用严酷拒绝怯懦的犹豫,却用热情迎接勇敢的拥抱,躲进温暖的小屋祈盼春天的温情,一定无法品味到冬之深韵。

拒绝了冬天的严酷,也就拒绝了铸就坚强的良机。

夏日用烦躁拒绝急切的奢望,却用茂盛回报辛劳的投入,躺在明月清风中梦想金秋的丰硕,极有可能被夜半忽来的风雨惊个不知所措。

拒绝了夏日的烦躁,也就拒绝了支撑生长的土壤。

更多的时候不是季节拒绝了我们的热情,而是我们误解了季节的沉默。

命运不会随便首肯你的选择,岁月也不肯轻易鉴定你的历程,然而,你却不能拒绝岁月的沧桑和命运的磨难。

只要你不拒绝雪山的冷漠,圣洁的山中雪莲就不拒绝你美好的心愿。

只要你不拒绝远方不可测的风雨,地平线就不会拒绝你的痴迷追求。

只要你不拒绝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就不会拒绝你质朴的恋情。

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窝的平凡,诱人的辉煌就不拒绝你放飞的渴望。

不是幸运之神不肯垂青于你,而是在不幸降临到你面前时,你拒绝了重新开始的准备。

不是理智的灵光离你太遥远,而是当脆弱的感情在缠绕你时,你拒绝了用清醒的头脑去面对真实。

生活经常是平静如水般流逝,你不能拒绝自己不安分的神往;生活有时突如其来逼人作答,你不能拒绝难得的心灵历险。

对于未来的邀请,只要你不拒绝,即使现在平淡无奇,但迟早你会步入非凡的殿堂。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感悟:①敢于直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PPT课件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PPT课件
(远,形容词做动词用,远离)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注意下面一些表示与官职有关的词,解说有
误的一项是( )A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免职)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擢:
提拔)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授予官)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当:任,担任)
12、请给“以”字按意义和用法分类(

①臣以险衅 ②臣以供养无主 ③谨拜表以闻 ④
的心愿。 • 5.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
希冀。 • 译文: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 • 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 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译文: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
• 4.一词多义 •矜 • 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 小矜名节(动词,自夸) •悯 • 夙遭闵凶(j词,通“悯”,指可忧患的事) • 悯臣弧弱(动词,悲痛,怜惜) •薄 • 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 • 日薄西山(动词,靠近)
• 三、文言句式 • 1.判断句 •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用“非”表否定判断) • (2)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 •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 • 2.变式句 • (1)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 •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 • 3.被动句 • 而刘夙婴疾病(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 1.通假字 •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的) • 古今异义 • (1)人至不去 •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 (2)吾妻来归 •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还给 • (3)墙往往而是 •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 (4)比去,以手阉门 • 古义:及、等到、并排的 今义:较量、紧靠

报任安书-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课件(共68张PPT)

报任安书-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课件(共68张PPT)

段解:本段写古代“倜傥非常”的人物在政治上困顿不 得志、身心受迫害后,忘却荣辱,潜心著书,希望名传后世。
段解:本段写自己竭尽全力写《史记》,并介绍了《史记》的
体例及创作目的。
第三部分(5、6):列举古代倜傥之人政治不得志,身心 受迫害后,能用写文章来表明自己的思想,使自己名传 后世。同时交代作者创作《史记》的详情及目的。
第四部分(7、8):再次向任安沉痛表述受辱的愤懑之情, 并陈述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以及时下自己能做的事情。
一、主旨 本文是司马迁给任安的一封回信。作者通过这封信,
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 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 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 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
“列传”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 “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 “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 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据司马迁自序,史记全 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 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
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 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的结构十分完美,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 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 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的 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 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
二、结构图示
重点突破
1、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复 信的内容是什么?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2.在李陵之祸后,司马迁受到哪些肉体和精 神上的摧残?他受宫刑后有着怎样的感受?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10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10

天。

第1页共12页SECTION ONE专题一科学之光♦1 《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

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一一摘自《辞海》(1999年版)歹温馨晨读臺鸡声茅店月二人迹板桥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哲思品悟还生命以过程余秋雨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驻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

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感悟:①还生命以真实。

②真实与虚伪。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光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物种起源》绪论/[英]达尔文/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2页 0099页 0180页 0261页 0281页 0313页 0361页 0384页 0386页 0406页 0530页 0532页 0534页 0581页 0653页 0690页
科学之光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杨焕明/ 斑纹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写作指导说明要说得清清楚楚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至/归有光/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英]莎士比亚/ 箭与歌/[美]朗费罗/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直面人生 渔父/《楚辞》/ 论厄运/[英]培根/ 写作指导学会分析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兰亭集序/王羲之/ 我为什么而活着/[英]罗素/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12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12

♦2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20世纪,人类在物理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原子弹的爆炸,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的认识从地球扩展到太空,网络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地球真正成为了地球村。

当人们为这些物理学成就而陶醉时,却突然发现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太少了。

人能活多少岁?人的生老病死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人们无法找到确切的答案。

如果能揭开人类基因的奥秘,我们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能揭开人类基因的奥秘,人活到一百五十岁并不是异想天开。

人类基因组计划正是要破解上帝的密码,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戸温馨晨读鼻鸡声茅店月,人迹皈桥霜•哲思品悟破碎的美丽乔叶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我喜欢断树残干枯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铸钟破门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横斜玉栏折裂,喜欢云淡风冷星陨月缺,根竭茎衰柳照花残,喜欢一个沉默的老人穿着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拣拾破烂,喜欢一个小女孩瘦弱的双肩背着花布块拼成的旧书包去上学,我甚至喜欢一个缺了口的啤酒瓶或一只被踩扁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滚动,然后静止。

每当我看到这些零星琐屑的人情事物时,我总是很关注地凝视着它们,直到把他们望到很远很远的境界中去。

我确实深深相信:破碎的东西比整的东西更为真实,更为深刻,虽然他们是那么平常,那么平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狈。

他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的视线中,走到辉煌已假借给别人的今天。

我不知道他们曾经怎样美丽过,所以我无法想象他们的美丽。

也因此,我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他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形态拉至眼前,黯然泪下。

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蕴含着多少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垠的苍凉啊!破碎的事物就这样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影迹,那么沉厚,那么绰约,去卩那么美丽。

高中语文 《兰亭集序》课件 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兰亭集序》课件 苏教版必修5
兰 序亭

精选课件
兰亭是怎么来的吗?道 知 你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kuaì稽jī郡 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 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 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 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 , 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 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精选课件
《兰亭集序》又怎么来的?
前人的情况。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作 由序

一死生 知
齐彭殇
虚诞
悲 妄作
将后 斯有之
故 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文感览 于者
精选课件
作者思想情感
思想观点: 死生亦大矣。
情感 乐 痛 悲
精选课件
怎样看待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不为玄学家们的论凋所蔽,阐明他 的生死观,是他性格旷达的表现;但他毕 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 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 没有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 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 是难以苛求的。
引以为流觞曲水
精选课件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
精选课件
讨论明确文章大意
1 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2 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
精选课件
时间 地点 事由
况集 会 盛 环境
人物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
崇山峻岭,茂林风和畅
动词,至,及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面对;明白,懂得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本来;动词,看作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
动词,等同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精选课件
原因 “犹”,如同,好 像对;这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

♦3 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一一(明)陈辉《荔枝》赏读:全诗从远景起笔,以近景作结;对荔枝有整体泼墨写意,又有局部精工细描;既写其绚丽热烈的一面,又写其静谧闲适的一面;既写色,又写味;既写其外在美,又写其内在美。

所写各点,在诗中糅合成一个和谐整体,大大增强了荔枝的立体感和鲜明度。

章温馨晨读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思品悟心中有阳光何飞鹏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

心中有魔,见的都是黑暗,说的都是邪恶。

说人是非者,本是是非人。

每个人用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态度,思考所遭遇的情境,判断别人的作为。

每个人的心灵,就像是一面镜子,在自己的心中反射出自己眼中的花花世界。

同样的夕阳,有人感受到美丽绚烂,是人间绝色美景,是一天最精彩的结束;有人则感受到落日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带着遗憾与凄凉。

同样的雨中漫步,有人把它当难得的体验,感受细雨飘在脸上的诗意,享受雨中的迷蒙,那是人间浪漫的极致;有人则抱怨上天的折磨,破坏了出外踏青的情境,细雨变成恼人的元凶。

春夏秋冬,物换星移,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都是人生不断面对的情境,没有人能逃避。

问题是,你要用什么样的心灵的镜子,来反射外界的变化呢?健康、光明、善良,都是好的答案。

自己的行事作为,直道而行,无愧我心,也用同样的心情来感受世界,体悟别人的行为。

这面光明、正向、健康的镜子,会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引导自己走上向上之路。

心中有阳光,想的都是光明正道。

只问自己是否全力以赴,不管外界是否风雨交加;只问自己是否仁慈友善,不论对方是否作恶多端;只问自己是否坚毅执着,不论事情是否艰难险阻;只问自己所得是否本分应得,不论别人是否超额据有……心中有阳光,看世界美丽动人,看人间平和喜乐,看家庭知足美满,看朋友真情对待。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1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1

文本3南州六月荔枝丹【学习重点】1 •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描写荔枝的诗句。

2•读:把握该文的说明顺序;了解科学小品这一文体特点,领会本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重点把握引用古诗文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写:科学小品文的写作。

4•练:学会从说明顺序入手把握科普文的写作思路。

课前,阅读识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诵记名言警句描写荔枝的诗句1.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一一张籍《成都曲》2•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一一苏轼《惠州一绝》3.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种荔枝》4.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成团。

一一陈辉《荔枝》5.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贾祖璋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

《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2.文体知识科学小品就是用小品文的形式来介绍科学常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和作用等。

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常运用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科学小品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对于我们开阔眼界、启迪思维、丰富想像力和创造力,促进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高综合素质都很有意义。

科学小品是科普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方便、灵活,适用面广,既可“小题大做”,也可“大题小做”,它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联为一体。

它融说理、抒情于一体,而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精致、随笔的轻松、诗的醇郁。

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1)单音字①红缯(z e r)g ②紫绡(xi a)o ③粗糙(c④渣滓(zh az J ⑤蜜渍(z)i ⑥莆田(P⑪⑦果脐(q )i ⑧萌蘖(ri )e ⑨啖食(d dr)⑩醴酪(l t o) ?贮藏(zh i)(2)多音字记载(z町下载(z d)龟甲{屮i)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①绚丽:灿烂美丽。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全册完整课件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全册完整课件

科学之光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全册完整课 件来自 《物种起源》绪论/[英]达尔文/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全册完整课 件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杨 焕明/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全册完整课 件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全册完整 课件目录
0002页 0123页 0184页 0234页 0236页 0268页 0322页 0352页 0354页 0356页 0410页 0473页 0504页 0506页 0553页 0555页 0592页
科学之光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杨焕明/ 斑纹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写作指导说明要说得清清楚楚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至/归有光/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英]莎士比亚/ 箭与歌/[美]朗费罗/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直面人生 渔父/《楚辞》/ 论厄运/[英]培根/ 写作指导学会分析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兰亭集序/王羲之/ 我为什么而活着/[英]罗素/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必修5课件 1.3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必修5课件 1.3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3)无论是创作歌词还是谱曲,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即 所谓异.曲.同.工.。( )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中的三年时光稍.纵.即.逝.,让我们抓住这短暂的时 光,充实自己的人生。( )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中山市岐江公园的主题设计方案深刻地体现了 “尊重”的含义。那偌大的锈迹斑斑的船体记录了工业时代 曾经辉煌的历史,那自由生长的野草轻吟低唱着这片沃土勃 勃的生机,那无尽蔓延、凝固的铁轨载着人们追求美的渴望 与期待,动态地伸向远方……
在品味足下文化和野草之美的同时,俞博士和他的土人 景观,将人类的伦理关怀不仅仅局限在人,而是更广阔的从 人扩大到非人类的自然存在物,不仅仅尊重人类自身发展的 文脉、更尊重非人类的土地,尊重土地上生长、孕育的一切。 在尊重的前提下,大胆地创新与突破。环境伦理的理念恰到 好处地融合在他们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案例中,震撼着太多 久已沉寂的魂灵。
【答案】 (1)× “熟视无睹”一般作谓语、定语, 但作谓语时都不能带宾语,可改为“依然对单一耕作的弊 端熟视无睹的话”。 (2)× “可歌可泣”一般形容英勇 悲壮的感人事迹,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这个成 语感情色彩相当浓烈,郭明义的事迹还达不到可歌可泣的 程度,可用“可喜可贺”。 (3)× “异曲同工”指不同 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 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文中将“同工”曲 解为“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4)√ “稍纵即逝”稍 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用在 这里符合语境。
无论是一步一叩拜的信徒对雪域高原神灵的顶礼膜拜, 还是寻常百姓人家简陋的一桌一碟的供祭,都记录着人们对 神灵虔诚的敬畏。“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 可形诘也。”否则人类最终将会受到惩罚!触目惊心的案例 比比皆是:荒漠化的侵吞,水土流失的加剧,全球污染源的 加速扩张,干旱、洪灾肆虐周期的缩减,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住房、交通的拥堵,多种疾病猖狂地迸发,……人类的生存 状况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人类正在品尝着自身对土 地的不敬而带来的种种恶果。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2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2

♦4 斑纹周晓枫的散文独抒性灵,表达真我,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当散文写作日益成为文人养病的方式时,她的散文却依旧保持着锐利、沉着、优雅的面貌,在当代散文界独具一格。

她的散文每篇都带着鲜明的周晓枫散文的标签,它们有着一以贯之的笔调、风格和韵味,依然如故地在沉郁之中尽显狞厉。

她说:“但愿我能获得能量和勇气,越过自恋、唯美和抒情的重重障碍,迫近生存真相。

”戸温馨晨读全鸡声茅店月二人迹板桥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思品悟生活细笔我不是个画家,但撷取美的片刻,是我的心愿。

我不是个作家,但记录每一次的感动,是我的习惯。

仔细想想,生活的本身即是书,即是画。

也许前一刻,我们是阅书观画的读者,而下一刻,去卩又变成书中主角、画中人物了。

更有可能,我们同时既是读者又是主角。

每个日子,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

只是我们的脚步太匆忙了,常常忘记去读它,欣赏它,随意地浏览过去,便断言生活是一味地今日抄袭昨日,只是公式化的衣食住行罢了。

阅读,不仅是认识符号而已,更要懂得符号所传递的内涵;而观画,也不只是五彩缤纷的调配,细细想来,画中原是有画。

我是个小人物,只希望自己别那么匆促,希望能够静下来,老老实实地把生活一本一幅慢慢地看,用我的心细细品尝。

并把愉美的刹那,感动的心情,一字一句,勤劳不倦地做成生活之细笔。

于是,处处美丽。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感悟:①热爱生活。

②于无声处听惊雷。

③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隹句咀华1.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纪伯伦2. 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课件 3.1 渔 父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课件 3.1 渔 父

-24-
渔父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6.句例推断法。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 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 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
-25-
渔父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目标一】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分析人物形象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参考答案:坚持理想,舍生取义,不随波逐流,特立独行的形象。显 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渔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参考答案:隐者形象。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不愠不怒、心平气 和。对屈原的形象具有对比、衬托作用。 3.《渔父》中的两次对话的用意是什么?对话的内容又反映出了 怎样的两种思想? 参考答案:第一次揭示出悲剧根源,第二次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 两种思想意识:一种是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一种是 不分是非、明哲保身、随波逐流的处世方式。
湘江秋雨,以“万里”“千家”极度夸张之词 加以渲染,烘托出气象的高远,境界的壮 阔。第三联侧重抒情,从乡思难遣说到仕 途不遇,在壮烈情怀中寄寓着愤慨与忧 伤。尾联以景结情,全诗到此戛然而止,诗 人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壮志难酬的愤慨 不平,都一一包含其中。以此终篇,激愤不 已。
-6-
渔父
首页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1-
渔父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22-
渔父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5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学案)苏教版5

文本5景泰蓝的制作【学习重点】1 •记:熟记文中的重要字音和词语,背诵有关“人类的智慧”的名言。

2•读:学习本文能抓住特点进行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感受作者对传统工艺审美、创造内涵的赞美之情。

3•写:小手工制品说明短文的写作。

4.练:说明方法的运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课前,阅读识记、诵记名言警句人类的智慧1.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

——薄迦丘2.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

一一爱默生3.一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老师去点燃。

一一考留达克4.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深思。

一一斯宾诺莎5.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

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雨果6.缺乏智慧的灵魂是僵死的灵魂。

若以学问来加以充实,它就能恢复生气,犹如雨水浇灌荒芜的土地一样。

阿布尔法拉治7.缺乏智慧的幻想会产生怪物,与智慧结合的幻想是艺术之母和奇迹之源。

一一戈雅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1894年生,江苏苏州人。

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解放前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当过编辑。

二十年代初与茅盾、郑振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解放后,曾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一篇宣言》、《多收 了三五斗》、《夜》。

本文写于1955年,叶圣陶先生对手工业制品很感兴趣,曾经想写一组文章,把每种手工业品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结果只写了两篇。

另外一篇是《荣宝斋的彩色木刻画》 。

作者深入工厂车间,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往下看,一边听工人讲解,一边记录,在必要的地方加上必要的说明,于是就写成了今天的《景泰蓝的制作》。

2.景泰蓝介绍景泰蓝是国粹,是一种非常漂亮而名贵的工艺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ppt课件8项脊轩志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ppt课件8项脊轩志1
2019/6/5
原文: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 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 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 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译文:我说:“蜀国的寡妇清继承并守住了朱砂矿,利润 天下第一。后来秦朝皇帝为她建造了怀青台。刘备与曹操 争夺天下,诸葛亮从隆中起家,当诸葛亮和清在角落不被 人知道的时候,世人怎么能够知道他们两?我渺小地在项 脊轩,正扬起眉毛眼睛一睁一闭,以为会有奇特的景象, 知道这种情况的人认为我和浅井的青蛙有什么区别。
2019/6/5
始南 洞日 然, 垣 。日 墙
影周 反庭 照, ,以 室当
2019/6/5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状语后置)
胜:美景。
借书满架:摆满(形作动 )
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 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旧:原来的,旧日的。 下:往下 (名作状)
顾视:环视 注:流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屋里仅仅一 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上百年的 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细孔中渗漏 下来,雨水也往下流;每次移动书桌,环顾四 周竟然没有可以安放书桌的地方。又加上屋门 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太阳一过中午,屋子就 已2 经昏暗下来。
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 时人称他“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明 文第一” 。
2019/6/5
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 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 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文章的 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通常借记叙日常 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 深情。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情节真实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1.4斑纹(共40张PPT)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1.4斑纹(共40张PPT)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新散文:“新散文”是当代文坛散文创作的一个流派,兴起于20世纪 90年代末期,代表作家有张锐锋、刘亮程、庞培、周晓枫、祝勇、 王小妮等。
“新散文”行文自由,不拘一格;取材突破了传统的禁忌和束缚,突 出了创作主体的个性和自由;追求独特的生命体验,张扬个性,热衷 于探索心灵隐秘;改变了旧式的条条框框,追求采用自由的“有意思” 的表达形式,叙述角度新颖、多样;语言注重诗性,强调语言本身的 冲击力,喜欢运用奇异的意象、各种词语和修辞的超常规搭配。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目标二】感悟文章的人文内涵,分析其语言特色 1.本文重点写斑纹,开头却用很大的篇幅来写蛇的生活习性与生 理特点,这与主题有关系吗? 参考答案:①蛇的斑纹是它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得意屏障和攻击 猎物的有力武器。②蛇是智慧和诱惑的象征,斑纹是它生存的需要。 蛇作为一个特例,表现主题更具典型性。 2.文章第三部分(第10~14段)写斑纹无处不在有何深意? 参考答案:斑纹无处不在,不仅动物有,就连无生命的土地也有,甚 至看不见的人们的思想意识里的记忆、情感中也有。作者在告诉 人们:众生是平等的。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6:13:5516:13:5516:139/9/2021 4:13:5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916:13:5516:13Sep-219-Sep-21
加点字
螫.针
疱.疹.
妊.娠.
镰柄.
老趼.
根茬.
镌.刻

晕.船 晕.头转向
读音 shì pào zhěn rèn shēn bǐng jiǎn chá juān yùn yūn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 学案) 苏教版10

高中语文必修五ppt(配套课件 学案) 苏教版10

思考: 达尔文的这些事迹可以 用到哪些话题作文中?
速读5~9段,画出关键句
提示:突出地体现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 的思路,显示文章的结构特点的句子是关 键句。
从内容上看,中心句是关键句,集中揭示 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从结构上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 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基本 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 内容的推进。 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这是作者着力 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同时也显示脉络 层次。
列举啄木鸟、槲寄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
? 文中用这一例子说明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则和方
法不能凭一方面的条件。举啄木鸟着眼于说明其结
构,举槲寄生着眼于与其它不同生物的关系。
本文主题
课文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过程及作
者对物种起源的一些基本看法,表现了达尔文
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绪论的写法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作者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 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 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 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 方面的大量材料,经 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 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 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骏马征 服 《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 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进化论
进化论 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通常指生物办的进货理论 。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 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 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 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 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是19世纪自然得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 进化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之光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种起源》绪论/[英]达尔文/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2页 0099页 0228页 0230页 0250页 0304页 0373页 0375页 0377页 0397页 0521页 0552页 0554页 0589页 0626页 0628页
科学之光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杨焕明/ 斑纹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写作指导说明要说得清清楚楚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至/归有光/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英]莎士比亚/ 箭与歌/[美]朗费罗/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直面人生 渔父/《楚辞》/ 论厄运/[英]培根/ 写作指导学会分析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兰亭集序/王羲之/ 我为什么而活着/[英]罗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