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考试注意事项及电子式书写技巧

高中化学考试注意事项及电子式书写技巧
高中化学考试注意事项及电子式书写技巧

高中化学考试注意事项及电子式书写技巧

1 、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2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分清是“=”还是“?”,如一种盐水解方程式一定用“?”不能用“=”,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酸、弱碱的电离一定要用“?”不能用“=”。多元弱酸电离、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不能一步写成和或漏写可逆符号;

3 、别忽视题干中“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限制条件。

4 、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位是“ g ”,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 ”或“g ·mol -1”。摩尔质量有单位(g ·mol -1) 却不写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是“ mol -1”而未写,失分。

5 、要求写“名称”却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子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书写电子式时,共价化合物忘了未成对电子,离子化合物中的阴离子与原子团离子忘了加中括号;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结构简式和分子式、化学方程式和结构简式不要混淆。

6 、所有的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而误认为双原子分子。

7 、273 ℃与273K 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 22.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8 、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 ( 或“从 1000mL 溶液中取出50mL ”) ,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9 、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请注意,做的正确,填卡时却完全填反了,要十分警惕这种情况发生。

10 、求“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不看清楚,失分。

11 、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陆海空”全方位观察。

12 、表示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混为一谈。

13 、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极反应式写反了。

14 、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15 、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16 、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①分子式写错②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③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关系式不对,以上情况发生,全扣分④相对分子质量算错⑤讨论题,缺讨论过程,扣相当多的分⑥给出两种反应的量,不考虑一反应物过量 ( 要有判断过程) ⑦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解、设未知量、方程式或关系式,计算比例关系、比例式主要计算过程、答、单位、有的题目还要写出推理过程,不要省略步骤,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隐性要求。

17 、推断题。请注意根据题意,无机物、有机物均应考虑( 全面,综合) 。

18 、要注意试题中小括号内的话,专门看。

19 、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

答到“根本”。

20 、m A(s) + n B(g) ?pC(l) + q D(g) 这种可逆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g) 的化学计量数。

21 、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后,得失电子要相等,离子反应电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 + ”或“+ ”,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22 、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 原子上。如,COOHCH2CH2OH( 羧基连接错) ,CH 2CHCOOH( 少双键) 等( 强调:在复杂化合物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简化) 。化学用语中文名称不能写错别字。如,“酯化”不能写成“脂化”,“羧基”不能写成“酸基”。酯化反应的生成物不漏写“水”、缩聚反应的生成物不漏写“小分子”。

23 、有机分子结构式中有几个苯环要看清楚,千万不要认为六边形一定是苯环;

24 、量器书写时不注明规格,滴定管书写时不注明酸、碱式,均要扣分;第VIII 、第IVA等容易写错;

25 、遇到做过的类似题,一定不要得意忘形,结果反而出错,一样要镇静、认真解答,不要思维定势;碰到难题决不能一下子“蒙”了,要知道,机会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都难。应注意的是,难度大的试题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题,你应该得到这分。

26 、化学考题难易结合,波浪型发展。决不能认为前面的难,后面的更难!有难有易,难题或较难题中一定有不少可以得分的地方,不可放弃。

27 、解题时,切莫在某一个“较难”或“难”的考题上花去大量的宝贵时间,一个 10 分左右的难题,用了30 多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去考虑,非常不合算,不合理。如果你觉得考虑了几分钟后还是无多少头绪,请不要紧张、心慌,暂把它放在一边,控制好心态,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先把能解决的考题先解决。再回过头来解决它,找到了感觉,思维活跃了,很可能一下子就想通了,解决了。

28 、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考虑,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进行考虑。积极地从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29 、考试时切忌“反常”,仍然是先易后难,先做一卷,后做二卷。

30 .在临场实战中,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使得某些考生的真实水平不能正常发挥,极易出现某些不值一谈的甚至是可笑的错误。由于思维弹性较小且极度紧张,考生的失误往往出现在不知不觉的情境之中,甚至丢了分还不以为然。即使基础较好的考生也会“马失前蹄”。

例如有的同学因“紧张”而涂黑错位。当只剩最后几分钟时老师提醒再涂卡,仓忙为之的结果致使“错位”失分。有的同学习惯先在试卷上书写,最后再誉写到答题纸上,这样有两个弊端:一是费时,二是易漏写填空线。

纠正化学电子式书写常见错误的措施

物质的电子式可体现其构成元素之间的结合方式,也决定着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对于简单微粒还可以通过电子式推导其空间结构。因此电子式是近几年高考的考查热点之一。但由于高中教材中未涉及电子亚层、分子轨道等理论知识,学生难以较系统理解微粒最外层电子的排布,而只能靠记忆、知识积累来处理这一类问题,错误率较高,如将氧原子的电子式写成(正确应为)。

典型错误归纳有以下两类:

一、无法正确排列微粒中原子或离子的顺序。例如HClO的电子式写成:;MgCl2的电子式写成:。

二、不能正确表达共价键的数目。例如混淆O2和H2O2中氧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总结了三种书写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的电子式的小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异性相吸、电荷交叉”让原(离)子快乐排队。

“异性相吸、电荷交叉”是指在书写电子式时让微粒中带(部分)正电荷的离(原)子与带负电荷的离(原)子交错排列。如次氯酸的分子式常被约定俗成为HClO,但根据H、Cl、O个三原子的氧化性(或电负性)差异可知该分子中H、Cl带部分正电荷,O带部分负电荷,因此HClO的电子式应为。对于离子化合物Mg3N2,先可判断出式中Mg为+2价,N为-3价,根据“异性相吸、电荷交叉”的规律其电子式为

这条规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离子化合物,运用时要求大家首先能正确判断化学式含有的微粒种类和它们所带的电荷的正负。如MgCl2由Mg2+和Cl-以1:2的比例构成,Na2O2由Na+和O22-以2:1的比例构成。而对于共价微粒、只有少数

氧化性(电负性)相差很小的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共价体有例外,例如HCN(其中C为+4价、N为-3价,电子式为)。高中阶段涉及的常见共价微粒(由短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微粒)的电子式基本都可以采用该规律来解决。

二、“电子分配求差量”揭开共用电子对数目的面纱。

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于配位化学中的“18电子规则”。

虽然该方法仅适用于计算共用键的数目,对配位键则爱莫能助。但在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配位化合物较少,典型代表为Fe(SCN)3、[Ag(NH3)2]OH、。该方法在高中阶段应用较广。具体算法以例说明:

1、CO2

根据“异性相吸、电荷交叉”的规律其原子排列顺序为OCO,其中O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还需2个电子,则O、C原子之间需共用两对电子对,此时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已全部被共用,因此CO2电子式为:

2、N2和Na2O2

N2:每个N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还需两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N、N之间共用两对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Na2O2:Na2O2为离子化合物,O22-得到了两个来自Na的电子,则其最外层共计有14个电子(2×6+2),这样平均每个O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还需1个电子,因此O22-中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则Na2O2的电子式为:

此方法对于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微粒中共价键数目的计算很有效,但O2除外。

三、“等电子体”带动“家族”亮起来。

在2004年江苏省高考试题化学卷中给出了“等电子体”的概念并有以下引申(第二卷第22题):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也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根据此定义我们可以从一种微粒的电子式推导出上述概念范围内的等电子体的电子式。如:

掌握了微粒电子式的写法,就可以快速书写该微粒的结构式,也可以用电子式来表示微粒的形成过程。对于简单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微粒还可以依据其电子式推导其空间结构,

如中B原子上无孤对电子,此分子应为平

面型,而3个F原子的的相互作用力相同,因此BF3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

中N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相当与在已

形成的平面正三角形上方增加了一对孤对电子。它对N、H键的共用电子对有排斥作用,因而该分子应为立体型,而N原子连接3个原子且相同,因此NH3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