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资料

合集下载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在实验中,数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可能来自于多种各方面的因素,如仪器的不精确性、环境条件的影响、样本变化的随机性等等。

因此,在实验数据分析中需要对误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误差的类型。

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系统误差是由不可避免的系统偏差引起的,它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偏离真实值的方向始终相同。

而随机误差是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它会导致实验结果的波动性,其方向和大小是不确定的。

对于系统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校正措施来减小或消除它们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校正仪器的零点,减少仪器本身的偏差。

另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实验重复,然后取平均值来消除系统偏差的影响。

对于随机误差,我们可以采取统计方法来分析和处理。

最常见的方法是计算测量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平均值可以反映实验结果的中心位置,而标准差可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散布程度。

如果实验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我们可以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计算置信区间,从而确定实验结果的误差范围。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如线性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从实验数据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结论。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对实验数据进行筛选和清洗,排除异常值和明显错误的数据。

同时,应该确保实验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总之,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是实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对数据误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和结论。

因此,在进行实验研究时,我们应该重视数据误差的分析和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

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

有限次测量,得到
t 分布曲线
u 分布曲线
1.正态分布——描述无限次测量数据 t 分布——描述有限次测量数据 2.正态分布——横坐标为 u ,t 分布——横坐标为 t
3.两者所包含面积均是一定范围内测量值出现的概率P 正态分布:P 随u 变化;u 一定,P一定 t 分布:P 随 t 和f 变化;t 一定,概率P与f 有关,
一样品,标准值为1.75%,测得 = 0.10, 求结果落在(1)1.750.15% 概率;(2)测量值大于2%的概率。
86.6%
0.62%
P
频数直方图 (n为有限次)
纵坐标
测量值 (以组距 为单位)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
根据U求区间概率、 测定值出现的区间
第三节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无限次测量,得到
根据 计算出的t 值应落在指定的概率区间里。否则,假设不满足,表明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t 检验法的方法
(2)给出显著性水平或置信度
(3)将计算出的t值与表上查得的 tp,f值进行比较,
习惯上说 表明有系统误差存在。
显 著 水 平 α
0.50
*0.10
*0.05
0.01
1
1.00
6.31
12.71
63.66
2
0.82
2.92
4.30
9.93
3
0.77
2.35
3.18
5.84
4
0.74
2.13
2.78
4.60
5
0.73
2.02
2.57
4.03
6
0.72
1.94
2.45
3.71
7
0.71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在化学实验中,准确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实验数据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来自于仪器的精度限制、操作上的不准确、环境因素的影响等。

了解并处理这些常见误差对于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首先,常见的实验误差包括仪器测量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误差。

仪器测量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精度和灵敏度限制造成的。

例如,在量筒中读取液体体积时,由于视线偏差或者刻度线的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

人为误差则是由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准确引起的,例如,加液过程中的滴管滴液数量的不确定性。

而环境误差则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然后,处理实验数据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统计方法来评估和纠正误差。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求取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当实验数据存在误差时,重复实验并取多组数据可以降低误差的影响,通过计算平均值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还可以计算实验数据的标准偏差或方差,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较小的标准偏差表示数据的稳定性较高,较大的标准偏差则可能说明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还可以采用加权平均值的方法,给予不同数据不同的权重,从而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还需要考虑有效数字和显著性数字的规则。

有效数字是指数据中的所有数字,包括最后一位不确定的数字。

而显著性数字则是指在有效数字中真正具有意义的数字,用于表示测量的准确程度。

在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时,应根据有效数字和显著性数字的规则,决定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和有效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误差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例如,在仪器测量误差方面,可以选择更精确的仪器或使用适当的校准方法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在人为误差方面,可以通过培训和严格的操作规程来减小误差。

在环境误差方面,可以控制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以减小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之,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误差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纠正措施来减小误差的影响。

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报告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报告引言: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而数据处理则是实验结果的关键环节。

在实验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误差,而正确处理误差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探讨误差的来源、分类以及如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一、误差的来源1.1 人为误差人为误差是由实验操作者的技术能力、主观判断和个人经验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例如,在使用仪器时,操作者的手部不稳定、读数不准确等都可能导致人为误差的产生。

1.2 仪器误差仪器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不完美而产生的误差。

每个仪器都有其精度和灵敏度限制,而这些限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了解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并在数据处理时进行相应的修正。

1.3 环境误差环境误差是由实验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这些因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环境条件,或者在数据处理时进行环境误差的修正。

二、误差的分类2.1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装置、仪器或操作方法等造成的误差,其特点是在多次实验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校正仪器、改进操作方法等方式进行减小。

2.2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其特点是在多次实验中无规律可循。

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增加实验次数、采用统计方法等方式进行减小。

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3.1 平均值处理平均值处理是最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多次实验,取得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平均值,从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在计算平均值时,需要注意排除掉明显与其他数据不符的异常值,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2 不确定度分析不确定度是对实验结果的精度进行评估的指标。

在实验数据处理中,我们需要对每个数据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以确定实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不确定度的计算可以采用传统的“合成法”或“最大偏差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第一章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第一节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一、概述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的不完善,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观察力,测量程序等限制,实验测量值和真值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数值上即表现为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缩小实验观测值和真值之间的差值,需要对实验数据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并不是即成事实的消极措施,而是给研究人员提供参与科学实验的积极武器,通过误差分析,可以认清误差的来源及影响,使我们有可能预先确定导致实验总误差的最大组成因素,并设法排除数据中所包含的无效成分,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实验误差分析也提醒我们注意主要误差来源,精心操作,使研究的准确度得以提高;二、实验误差的来源实验误差从总体上讲有实验装置包括标准器具、仪器仪表等、实验方法、实验环境、实验人员和被测量五个来源;1.实验装置误差测量装置是标准器具、仪器仪表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实验装置误差是指由测量装置产生的测量误差;它来源于:1标准器具误差标准器具是指用以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由于加工的限制,标准器复现的量值单位是有误差的;例如,标准刻线米尺的0刻线和1 000 mm刻线之间的实际长度与1 000 mm单位是有差异的;又如,标称值为1kg的砝码的实际质量真值并不等于1kg等等;2仪器仪表误差凡是用于被测量和复现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设备,称为仪器或仪表.它们将被测量转换成可直接观察的指示值;例如,温度计、电流表、压力表、干涉仪、天平,等等;由于仪器仪表在加工、装配和调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以致仪器仪表的指示值不等于被测量的真值,造成测量误差;例如,天平的两臂不可能加工、调整到绝对相等,称量时,按天平工作原理,天平平衡被认为两边的质量相等;但是,由于天平的不等臂,虽然天平达到平衡,但两边的质量并不等,即造成测量误差;3附件误差为测量创造必要条件或使测量方便地进行而采用的各种辅助设备或附件,均属测量附件;如电测量中的转换开关及移动测点、电源、热源和连接导线等均为测量附件,且均产生测量误差;又如,热工计量用的水槽,作为温度测量附件,提供测量水银温度计所需要的温场,由于水槽内各处温度的不均匀,便引起测量误差,等等;按装置误差具体形成原因,可分为结构性的装置误差、调整性的装置误差和变化性的装置误差;结构性的装置误差如:天平的不等臂,线纹尺刻线不均匀,量块工作面的不平行性,光学零件的光学性能缺陷,等等;这些误差大部分是由于制造工艺不完善和长期使用磨损引起的;调整性的装置误差如投影仪物镜放大倍数调整不准确,水平仪的零位调整不准确,千分尺的零位调整不准确,等等;这些误差是由于仪器仪表在使用时,未调整到理想状态引起的;变化性的装置误差如:激光波长的长期不稳定性,电阻等元器件的老化,晶体振荡器频率的长期漂移,等等;这些误差是由于仪器仪表随时间的不稳定性和随空间位置变化的不均匀性造成的;2.环境误差环境误差系指测量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造成的测量误差;被测量在不同的环境中测量,其结果是不同的;这一客观事实说明,环境对测量是有影响的,是测量的误差来源之一;环境造成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测量装置包括标准器具、仪器仪表、测量附件同被测对象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着;测量环境除了偏离标准环境产生测量误差以外,从而引起测量环境微观变化的测量误差;3.方法误差方法误差系指由于测量方法包括计算过程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事实上,不存在不产生测量误差的尽善尽美的测量方法;由测量方法引起的测量误差主要有下列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由于测量人员的知识不足或研究不充分以致操作不合理,或对测量方法、测量程序进行错误的简化等引起的方法误差;第二种情况:分析处理数据时引起的方法误差;例如,轴的周长可以通过测量轴的直径d,然后由公式:L=πd计算得到;但是,在计算中只能取其近似值,因此,计算所得的L也只能是近似值,从而引起周长L的误差;4.人员误差人员误差系指测量人员由于生理机能的限制,固有习惯性偏差以及疏忽等原因造成的测量误差;由于测量人员在长时间的测量中,因疲劳或疏忽大意发生看错、读错、听错、记错等错误造成测量误差,这类误差往往相当大是测量所不容许的;为此,要求测量人员养成严格而谨慎的习惯,在测量中认真操作并集中精力,从制度上规定,对某些准确性较高而又重要的测量,由另一名测量人员进行复核测量;5.测量对象变化误差被测对象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处在不断地变化中;由于测量对象自身的变化而引起的测量误差称为测量对象变化误差;例如,被测温度计的温度,被测线纹尺的长度,被测量块的尺寸等,在测量过程中均处于不停地变化中,由于它们的变化,使测量不准而带来误差;三、误差的分类误差是实验测量值包括间接测量值与真值客观存在的准确值之差别,误差可以分为下面三类:1. 系统误差由某些固定不变的因素引起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保持恒定,或误差随条件按一定规律变化;单纯增加实验次数是无法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因为它在反复测定的情况下常保持同一数值与同一符号,故也称为常差;系统误差有固定的偏向和确定的规律,可按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校正或用公式消除;2.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由一些不易控制的因素引起,如测量值的波动,肉眼观察误差等等;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不同,其误差的数值和符号不确定,它不能从实验中消除,但它服从统计规律,其误差与测量次数有关;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出现的正负误差可以相互抵消,故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接近于真值;3.过失误差由实验人员粗心大意,如读数错误,记录错误或操作失误引起;这类误差与正常值相差较大,应在整理数据时加以剔除;四、实验数据的真值与平均值1.真值真值是指某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它通常是未知的;虽然真值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但对某一物理量经过无限多次的测量,出现的误差有正、有负,而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是相同的;因此,若不存在系统误差,它们的平均值相当接近于这一物理量的真值;故真值等于测量次数无限多时得到的算术平均值;由于实验工作中观测的次数是有限的,由此得出的平均值只能近似于真值,故称这个平均值为最佳值;2.平均值油气储运实验中常用的平均值有:1算术平均值设x,x,.,x为各次测量值, n 为测量次数,则算术平均值为:算术平均值是最常用的一种平均值,因为测定值的误差分布一般服从正态分布,可以证明算术平均值即为一组等精度测量的最佳值或最可信赖值;2均方根平均值3几何平均值五、误差的表示方法1.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的绝对值称为测量值的误差,即绝对误差;在实际工作中常以最佳值代替真值,测量值与最佳值之差称为残余误差,习惯上也称为绝对误差;设测量值用x 表示,真值用X 表示,则绝对误差D 为D=|X-x|如在实验中对物理量的测量只进行了一次,可根据测量仪器出厂鉴定书注明的误差,或取测量仪器最小刻度值的一半作为单次测量的误差;如某压力表精确度为级,即表明该仪表最大误差为相当档次最大量程的%,若最大量程为,该压力表的最大误差为:×%=如实验中最常用的U 形管压差计、转子流量计、秒表、量筒等仪表原则上均取其最小刻度值为最大误差,而取其最小刻度值的一半作为绝对误差计算值;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D 与真值的绝对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式中真值X 一般为未知,用平均值代替;3.算术平均误差算术平均误差的定义为:x——测量值,i=1,2,3, .,n ;d——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x 之差的绝对值,d= x x i . ;4.标准误差均方误差对有限测量次数,标准误差表示为:标准误差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表示精确度的方法,它不但与一系列测量值中的每个数据有关,而且对其中较大的误差或较小的误差敏感性很强,能较好地反映实验数据的精确度,实验愈精确,其标准误差愈小;六、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1、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对同一被测量作多次重复测量时,各次测量值之间彼此接近或分散的程度;它是对随机误差的描述,它反映随机误差对测量的影响程度;随机误差小,测量的精密度就高;如果实验的相对误差为%且误差由随机误差引起,则可以认为精密度为10-4;2、正确度正确度是指被测量的总体平均值与其真值接近或偏离的程度;它是对系统误差的描述,它反映系统误差对测量的影响程度;系统误差小,测量的正确度就高;如果实验的相对误差为%且误差由系统误差引起,则可以认为正确度为10-4;3、准确度准确度是指各测量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和其总体平均值对真值的接近程度;它包括了精密度和正确度两方面的含义;它反映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对测量的综合影响程度;只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都非常小,才能说测量的准确度高;若实验的相对误差为%且误差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共同引起,则可以认为精确度为10-4;七、实验数据的有效数与记数法任何测量结果或计算的量,总是表现为数字,而这些数字就代表了欲测量的近似值;究竟对这些近似值应该取多少位数合适呢应根据测量仪表的精度来确定,一般应记录到仪表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位;例如:某液面计标尺的最小分度为1mm,则读数可以到;如在测定时液位高在刻度524mm 与525mm 的中间,则应记液面高为,其中前三位是直接读出的,是准确的,最后一位是估计的,是欠准的,该数据为4 位有效数;如液位恰在524mm刻度上,该数据应记为,若记为524mm,则失去一位末位欠准数字;总之,有效数中应有而且只能有一位末位欠准数字;由上可见,当液位高度为时,最大误差为±,也就是说误差为末位的一半;在科学与工程中,为了清楚地表达有效数或数据的精度,通常将有效数写出并在第一位数后加小数点,而数值的数量级由10 的整数幂来确定,这种以10 的整数幂来记数的方法称科学记数法;例如:应记为×10-3,88000有效数3 位记为×104;应注意科学记数法中,在10 的整数幂之前的数字应全部为有效数;有效数字进行运算时,运算结果仍为有效数字;总的规则是:可靠数字与可靠数字运算后仍为可靠数字,可疑数字与可疑数字运算后仍为可疑数字,可靠数字与可疑数字运算后为可疑数字,进位数可视为可靠数字;对于已经给出了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在运算时应先计算出运算结果的不确定度,然后根据它决定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加减运算规则:A.如果已知参与加减运算的各有效数字的不确定度,则先算出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并保留1-2位,然后确定计算结果的有效位数;B.如果没给出参与加减运算的各有效数字的不确定度,则先找出可疑位最高的那个有效数字,计算结果的可疑位应与该有效数字的可疑位对齐;乘除运算规则若干个有效数字相乘除时,计算结果积或商的有效数字位数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参与运算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分量的有效位数相同; 乘方、开方运算规则有效数字在乘方或开方时,若乘方或开方的次数不太高,其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与原底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对数运算规则有效数字在取对数时,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或多取1位;第二节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数据处理是指从获得数据开始到得出最后结论的整个加工过程,包括数据记录、整理、计算、分析和绘制图表等;数据处理是实验工作的重要内容,涉及的内容很多,这里仅介绍一些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 一、列表法对一个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或研究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借助于列表法把实验数据列成表格;其优点是,使大量数据表达清晰醒目,条理化,易于检查数据和发现问题,避免差错,同时有助于反映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设计一个简明醒目、合理美观的数据表格,是每一个同学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列表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所设计的表格要能充分反映上述优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各栏目均应注明所记录的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位;2.栏目的顺序应充分注意数据间的联系和计算顺序,力求简明、齐全、有条理;3.表中的原始测量数据应正确反映有效数字,数据不应随便涂改,确实要修改数据时,应将原来数据画条杠以备随时查验;4.对于函数关系的数据表格,应按自变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以便于判断和处理; 二、图解法图线能够直观地表示实验数据间的关系,找出物理规律,因此图解法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图解法处理数据,首先要画出合乎规范的图线,其要点如下:1.选择图纸 作图纸有直角坐标纸即毫米方格纸、对数坐标纸和极坐标纸等,根据作图需要选择;在物理实验中比较常用的是毫米方格纸,其规格多为cm 2517⨯;2.曲线改直 由于直线最易描绘,且直线方程的两个参数斜率和截距也较易算得;所以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非线性的情形,在用图解法时应尽可能通过变量代换将非线性的函数曲线转变为线性函数的直线;下面为几种常用的变换方法;1c xy =c 为常数;令xz 1=,则cz y =,即y 与z 为线性关系; 2y c x =c 为常数;令2x z =,则z cy 21=,即y 与z 为线性关系;3b ax y =a 和b 为常数;等式两边取对数得,x b a y lg lg lg +=;于是,y lg 与x lg 为线性关系,b 为斜率,a lg 为截距;4bx ae y =a 和b 为常数;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bx a y +=ln ln ;于是,y ln 与x 为线性关系,b 为斜率,a ln 为截距;3.确定坐标比例与标度 合理选择坐标比例是作图法的关键所在;作图时通常以自变量作横坐标x 轴,因变量作纵坐标y 轴;坐标轴确定后,用粗实线在坐标纸上描出坐标轴,并注明坐标轴所代表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坐标比例是指坐标轴上单位长度通常为cm 1所代表的物理量大小;坐标比例的选取应注意以下几点:1原则上做到数据中的可靠数字在图上应是可靠的,即坐标轴上的最小分度m m 1对应于实验数据的最后一位准确数字;坐标比例选得过大会损害数据的准确度;2坐标比例的选取应以便于读数为原则,常用的比例为“1∶1”、“1∶2”、“1∶5”包括“1∶”、“1∶10”…,即每厘米代表“1、2、5”倍率单位的物理量;切勿采用复杂的比例关系,如“1∶3”、“1∶7”、“1∶9”等;这样不但不易绘图,而且读数困难;坐标比例确定后,应对坐标轴进行标度,即在坐标轴上均匀地一般每隔cm 2标出所代表物理量的整齐数值,标记所用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实验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标度不一定从零开始,一般用小于实验数据最小值的某一数作为坐标轴的起始点,用大于实验数据最大值的某一数作为终点,这样图纸可以被充分利用;4.数据点的标出 实验数据点在图纸上用“+”符号标出,符号的交叉点正是数据点的位置;若在同一张图上作几条实验曲线,各条曲线的实验数据点应该用不同符号如×、⊙等标出,以示区别;5.曲线的描绘 由实验数据点描绘出平滑的实验曲线,连线要用透明直尺或三角板、曲线板等拟合;根据随机误差理论,实验数据应均匀分布在曲线两侧,与曲线的距离尽可能小;个别偏离曲线较远的点,应检查标点是否错误,若无误表明该点可能是错误数据,在连线时不予考虑;对于仪器仪表的校准曲线和定标曲线,连接时应将相邻的两点连成直线,整个曲线呈折线形状;6.注解与说明 在图纸上要写明图线的名称、坐标比例及必要的说明主要指实验条件,并在恰当地方注明作者姓名、日期等;7.直线图解法求待定常数 直线图解法首先是求出斜率和截距,进而得出完整的线性方程;其步骤如下:1选点;在直线上紧靠实验数据两个端点内侧取两点),(11y x A 、22,(y x B ,并用不同于实验数据的符号标明,在符号旁边注明其坐标值注意有效数字;若选取的两点距离较近,计算斜率时会减少有效数字的位数;这两点既不能在实验数据范围以外取点,因为它已无实验根据,也不能直接使用原始测量数据点计算斜率;2求斜率;设直线方程为bx a y +=,则斜率为1212x x y y b --=1-5-13求截距;截距的计算公式为11bx y a -= 1-5-2三、逐差法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自变量为等差级数变化的情况下,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既能充分利用实验数据,又具有减小误差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将测量得到的偶数组数据分成前后两组,将对应项分别相减,然后再求平均值;例如,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x 与所受的载荷拉力F 满足线性关系kx F =实验时等差地改变载荷,测得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求每增加1Kg 砝码弹簧的平均伸长量x ∆;若不加思考进行逐项相减,很自然会采用下列公式计算[])(71)()()(7118782312x x x x x x x x x -=-++-+-=∆ 结果发现除1x 和8x 外,其它中间测量值都未用上,它与一次增加7个砝码的单次测量等价;若用多项间隔逐差,即将上述数据分成前后两组,前一组),,,(4321x x x x ,后一组),,,(8765x x x x ,然后对应项相减求平均,即[])()()()(44148372615x x x x x x x x x -+-+-+-⨯=∆ 这样全部测量数据都用上,保持了多次测量的优点,减少了随机误差,计算结果比前面的要准确些;逐差法计算简便,特别是在检查具有线性关系的数据时,可随时“逐差验证”,及时发现数据规律或错误数据; 四、最小二乘法由一组实验数据拟合出一条最佳直线,常用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设物理量y 和x 之间的满足线性关系,则函数形式为bx a y +=最小二乘法就是要用实验数据来确定方程中的待定常数a 和b ,即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我们讨论最简单的情况,即每个测量值都是等精度的,且假定x 和y 值中只有y 有明显的测量随机误差;如果x 和y 均有误差,只要把误差相对较小的变量作为x 即可;由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为),2,1;,(n i y x i i =,其中i x x =时对应的i y y =;由于测量总是有误差的,我们将这些误差归结为i y 的测量偏差,并记为1ε,2ε,…,n ε,见图1-5-2;这样,将实验数据),(i i y x 代入方程bx a y +=后,得到⎪⎪⎭⎪⎪⎬⎫=+-=+-=+-n n n bx a y bx a y bx a y εεε)()()(222111我们要利用上述的方程组来确定a 和b ,那么a 和b 要满足什么要求呢 显然,比较合理的a 和b 是使1ε,2ε,…,n ε数值上都比较小;但是,每次测量的误差不会相同,反映在1ε,2ε,…,n ε大小不一,而且符号也不尽相同;所以只能要求总的偏差最小,即min 21→∑=i ni ε 令 2121)(i in i i ni bx a yS --==∑∑==ε使S 为最小的条件是0=∂∂a S ,0=∂∂bS ,022>∂∂a S ,022>∂∂b S由一阶微商为零得y⎪⎪⎭⎪⎪⎬⎫=--∑-=∂∂=--∑-=∂∂==0)(20)(211i i i n i i i n i x bx a y b Sbx a y aS 解得 212112111)(i ni i ni ini i ni i i n i i n i x n x y x y x x a ======∑-⎪⎭⎫ ⎝⎛∑∑∑-∑∑=1-5-32121111)(ini i ni i i ni i ni i ni x n x y x n y x b =====∑-⎪⎭⎫ ⎝⎛∑∑-∑∑=1-5-4令111x n x n i =∑=,i n i y n y 11=∑=,21121⎪⎭⎫⎝⎛∑==x n x n i ,2121i n i x n x =∑=,)(111i n i y x n xy =∑=,则x b y a -= 1-5-5 22xx xyy x b --⋅=1-5-6如果实验是在已知y 和x 满足线性关系下进行的,那么用上述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又称一元线性回归可解得斜率a 和截距b ,从而得出回归方程bx a y +=;如果实验是要通过对x 、y 的测量来寻找经验公式,则还应判断由上述一元线性拟合所确定的线性回归方程是否恰当;这可用下列相关系数r 来判别))((2222y y x x yx xy r --⋅-= 1-5-7其中21121⎪⎭⎫ ⎝⎛∑==y n y n i ,2121i n i y n y =∑=;可以证明,||r 值总是在0和1之间;||r 值越接近1,说明实验数据点密集地分布在所拟合的直线的近旁,用线性函数进行回归是合适的;1||=r 表示变量x 、y 完全线性相关,拟合直线通过全部实验数据点;||r 值越小线性越差,一般9.0||≥r 时可认为两个物理量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线性关系,此时用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才有实际意义;。

实验数据的误差与结果处理

实验数据的误差与结果处理

实验数据的误差与结果处理实验数据的误差与结果处理一、误差的种类及减免方法:1、误差的种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偶然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

2、系统误差的减免方法: ?.减免方法误差: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减免仪器误差:仪器校准.减免试剂误差:空白实验 ?.对照实验 ?.校正测定结果3、随机误差的减免方法: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取平均值二、准确度和精密度:1、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说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用误差来衡量。

主要由系统误差决定。

2、精密度: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

用偏差来衡量。

主要由偶然误差决定。

3、二者关系: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但精密度高并不一定准确度高。

只有精密度高、准确度高的测定数据才是可信的。

三、准确度的量度?误差:1、绝对误差Ei: Ei=xi ?T 有单位2、相对误差Er: Er=在定量实验中,用相对误差来表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更为确切。

四、数据分散程度的表示:1、极差:R=RRmin2、偏差(精密度的量度):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 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时的缺点:大偏差得不到应有反映。

3、标准偏差s:,f=n?1为自由度。

标准偏差比平均偏差更能反映出较大偏差的存在,充分运用了全部的数据,更好地反映了结果的精密度。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4、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五、置信度和置信区间:1、置信区间μ:s为有限次测定的标准偏差,n为测定次数,t为某一置信度下的概率系数,查表求得。

2、置信度p:测定结果的可靠程度、真实值落在置信区间内的概率。

置信度越大,置信区间的范围越大。

六、显著性检验:Ⅰ、t 检验法??准确度的显著性检验:主要检验有无系统误差将计算的t值与查到的t值比较。

若t计算<t表,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测量仪器或分析方法准确可靠;若t计算≥t表,则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测量仪器或分析方法存在问题,存在系统误差。

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在物理实验中,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准确地处理实验数据并分析误差,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误差分析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数据处理方法1.平均值的计算在实验中,经常需要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然后将测量结果求平均值。

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的影响,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求平均值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所有测量结果相加,然后除以测量次数即可。

2.误差的传递在物理实验中,往往需要通过测量一些基本物理量来计算其他物理量。

当存在多个物理量的测量误差时,需要对误差进行传递计算。

常见的误差传递公式有乘法、除法和幂函数的误差传递公式。

3.直线拟合与斜率的计算在一些实验中,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数据拟合一条直线来获得一些重要信息,如斜率、截距等。

直线拟合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来完成,根据实验数据点与拟合直线的最小距离来确定直线的参数。

而斜率的计算可以通过拟合得到的直线参数来得出。

二、误差分析技巧1.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在物理实验中,误差通常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实验条件不完全相同或测量仪器精度的限制造成的,它的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条件的固有缺陷或仪器的固有误差造成的,它的值通常是恒定的。

在误差分析中,需要分别考虑和处理这两种误差。

2.误差的类型与来源误差可以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而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测量结果之间的比值。

误差的来源主要有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3.误差的评估与控制误差的评估是确定测量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通常可以采用标准差、百分误差和置信区间等方法来评估误差。

同时,通过合理地控制实验条件、使用精密的仪器和注意操作技巧等措施,可以降低误差的产生。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的应用,我们以一次重力实验为例进行分析。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说明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说明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说明书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数据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准确地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得出可靠的结论和推断。

然而,任何实验都无法完全避免误差的存在。

误差理论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这些误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误差的分类与来源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设备、仪器或操作方法等固有的缺陷或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通常是可预测的。

而随机误差则是由于实验中的各种不可控因素而引起的,通常是不可预测的。

系统误差的来源可以包括仪器的固有误差、环境条件的变化、实验操作的不准确性等。

例如,在测量长度时,如果使用的尺子有刻度不准确的问题,那么每次测量都会存在一个相同的偏差。

随机误差则涉及到一些无法完全控制的因素,如温度变化、气压波动、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每次实验结果有所不同,从而产生随机误差。

二、误差的评估与处理为了评估实验数据中的误差,并得出可靠的结论,我们需要进行误差的评估和处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精确度与准确度评估:精确度是指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而准确度则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实验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对数据进行修正。

2. 标准差与误差范围: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通过计算标准差,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确定误差范围。

误差范围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3. 误差传递与传播:在实验中,往往会进行多个测量和计算。

误差传递和传播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测量结果之间误差的传递规律,并根据误差传递的特点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数据处理的步骤与方法在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数据收集与整理: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归类。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数据处理的基础。

2. 数据分析与统计: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实验数据和误差处理

实验数据和误差处理
-86-
2.精密度:在一组测量中如果数据比较稳定,分散性小,我们就称测量结果是精密的。 测 量(或加工制造或计算)的精密度是由偶然误差来表征和描述的。 偶然误差越小则表示测量 的精密度越高,从而表明测量的重复性就越好。 3.精确度:在测量(或加工制造或计算)中,如果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也小,则这组测量 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越好。这时我们称这组测量的精确度高。所以精确度是由系统误差和偶 然误差两个共同来表征和描述的。
4.或然误差(最可几误差)或然误差的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若不记正负号,如果 选定一个γ值,则误差大于γ的观测值与误差小于γ的观测值各占总观测次数的 50%这时我 们就把
γ叫做或然误差或最可几误差。也就是说误差落在-γ和+γ之间的观测数占总观测值的一
∫ 半,从下述积分:
Ρ=
1 2π σ

exp[−
偶然误差的特点是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正有时负,方向不一定。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是无法控制的。但是用同一台仪器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作了多次的测量,若测量的次 数足够多,可以发现偶然误差完全服从统计性的规律,出现误差的正负和大小完全由概率来 决定。当测量的次数无限增大时,偶然误差的算数平均值将趋近于零。因此,多次测量结果 的算数平均值将接近真值。 3.过失误差:它是一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粗枝大叶过度疲劳和操 作不正确等。例如读错刻度值、记录错误、计算错误等。此类误差无规则可寻,可根据经验、 理论及时判断数据的正负、量级是否正确,这样才能消除过失误差。 四.准确度、精密度和精确度 1.准确度:在一组测量中如果系统误差很小,那么可以说测量结果是相当准确的。测量(或 加工制造或计算)的准确度是由系统误差来表征和描述。系统误差越小则表示测量的准确度 越高。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第二章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第一节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的不完善,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观察力,测量程序等限制,实验观测值和真值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人们常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或有效数字来说明一个近似值的准确程度。

为了评定实验数据的精确性或误差,认清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需要对实验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

由此可以判定哪些因素是影响实验精确度的主要方面,从而在以后实验中,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缩小实验观测值和真值之间的差值,提高实验的精确性。

一、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通过测量和实验能使人们对事物获得定量的概念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性。

科学上很多新的发现和突破都是以实验测量为基础的。

测量就是用实验的方法,将被测物理量与所选用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它的大小。

1.真值与平均值真值是待测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也称理论值或定义值。

通常真值是无法测得的。

若在实验中,测量的次数无限多时,根据误差的分布定律,正负误差的出现几率相等。

再经过细致地消除系统误差,将测量值加以平均,可以获得非常接近于真值的数值。

但是实际上实验测量的次数总是有限的。

用有限测量值求得的平均值只能是近似真值,常用的平均值有下列几种:(1) 算术平均值 算术平均值是最常见的一种平均值。

设1x 、2x 、……、n x 为各次测量值,n 代表测量次数,则算术平均值为nx n x x x x ni in ∑==+⋅⋅⋅++=121(2-1)(2) 几何平均值 几何平均值是将一组n 个测量值连乘并开n 次方求得的平均值。

即n nx x x x ⋅⋅⋅⋅=21几(2-2)(3)均方根平均值 nxnxx x x ni in∑==+⋅⋅⋅++=1222221均(2-3)(4) 对数平均值 在化学反应、热量和质量传递中,其分布曲线多具有对数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征平均值常用对数平均值。

设两个量1x 、2x ,其对数平均值21212121lnln ln x x x x x x x x x -=--=对(2-4)应指出,变量的对数平均值总小于算术平均值。

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

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

0
1
2
3
4
5
cm
0.0363 (m)
游标不估读,最小刻度特值别所注在意位:——可疑位
有效数字2的.19位(c数m)和, 小数 0 1 2 3 位4数的概5 念不0可.02等19同(m!)
cm
(2)有效位数的舍入规则 4舍6入5凑偶
12.405 →12.40, 1.535 → 1.54
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有效数字
测量结果=x±u 表明被测量的真值包含在 (x+u, x-u ) 范围内的概率为0.683
实验误差
第二节 实验误差与不确定度 与数据处理
相对不确定度
u Ur = x 100%
2.置信概率(略)
即测量值的可信程度, 相应地(x+u, x-u ) 为置信区间。
约定:实验结果用标准不确定度表示, 测量结果=x±u
3. 有效数字的运算
运算规则:
可靠数字与可靠数字运算,结果仍为可 靠数字; 了 可靠数字与可疑数字或可疑数字与可疑 解 数字进行运算,结果为可疑数字; 为避免舍、入误差的积累,建议中间结 果应多保留1位可疑数字。
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有效数字
基本运算规律
(1)加减法 97.4 6.238 103.638
例如: 用螺旋测微计测 量小球直径三次: 3.160mm 3.163mm
K A
V
R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159mm
电流表内阻影响结果
实验误差
第二节 实验误差与不确定度 与数据处理
一、实验误差的概念
2.实验(测量)误差分类
绝对误差 x = x-x0 x测量值 x0真值
相对误差 说明: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数据误差分析是首要的步骤,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指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的测量结果的离散性。

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符合一定的统计规律。

通过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可以评估随机误差的大小。

2.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测量方法或实验条件所引起的,使得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偏离。

系统误差可能是由于仪器刻度的不准确、环境温度的变化等原因导致的。

通过合理校准仪器、控制环境条件等方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在数据误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合理处理,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

1.统计处理:统计方法是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之一、通过使用统计学中的概率分布、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处理。

2.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并预测未知数据。

3.误差传递与不确定度评定:在实验中,不同参数之间的误差如何相互影响,以及这些误差如何传递到最终结果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可以定量评估各个参数的不确定度,并估计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

4.数据可视化和图表展示:通过绘制合适的图表,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实验数据的分布规律、趋势以及变化情况。

例如,折线图、散点图、柱状图等可以有效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准确评估和处理数据误差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研究结果的正确性提供基础。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从实验数据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误差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误差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分别求这两组数据的平均值、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
经过计算发现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都为0.24%,但显然第二组数据比较分散,并且有过大和过小的值,因此用平均偏差已不能反映出这两组数据的精密度的差异。
样本标准偏差

总体标准偏差

有限次测量 对平均值的离散

体标准偏差与样本标准偏差
中位数xM:数据由小到大排列后中间的那个数(n为奇数)或中间相邻两个数据的平均值(n为偶数)。
样本大小(容量):样本中所含测量值的数目。幻灯片 7
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 在无系统误差存在的前提下,μ= xT
例如:分析濠河水总硬度,依照取样规则,从濠河中取来供分析用2000mL样品水,这2000mL样品水是供分析用的总体,如果从样品水中取出20个试样进行平行分析,得到20个分析结果,则这组分析结果就是濠河样品水的一个随机样本,样本容量为20。
设x1、xn为异常值,则统计量Q为:
x1 , x2 , …… , xn-1, xn
式中分子为异常值与其相邻的一个数值的差值,分母为整组数据的极差。Q值越大,说明xn离群越远。Q称为“舍弃商”。当Q计算>Q表时,异常值应舍去,否则应予保留。
例6:书p97:例4-11
Q检验法
1
格鲁布斯(Grubbs)法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4.4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
分析天平每次称量误差为±0.0001克。一份样品需称量两次,最大绝对误差为±0.0002克,若要求相对误差<0.1%。计算试样的最小质量。
滴定管每次读数误差为±0.01mL。一次滴定中,需读数两次,最大绝对误差为±0.02mL,若要求相对误差<0.1%。计算消耗溶液的最小体积。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实验报告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测量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无论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还是生物实验,测量误差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正确处理测量误差并进行数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测量误差的来源、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一、测量误差的来源1. 仪器误差: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决定了测量的准确性。

例如,在测量长度时,使用一个精度为0.01mm的卡尺比使用一个精度为0.1mm的卡尺更准确。

2. 人为误差:人为因素也会导致测量误差的产生。

例如,观察者的视力、握持仪器的稳定性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3. 环境误差: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测量液体体积时,由于液体受温度影响会发生膨胀或收缩,因此需要进行温度修正。

二、测量误差的影响测量误差的存在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准确性:测量误差会使得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评价实验数据是否可靠的重要指标。

2. 精确度: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测量误差会使得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增大,从而降低实验的精确度。

3. 可重复性:测量误差会使得同一实验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进行时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降低实验的可重复性。

三、数据处理方法为了减小测量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数据处理方法:1. 平均值处理:对于多次测量的数据,可以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2. 标准差处理: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通过计算标准差,可以评估数据的精确度,并判断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 曲线拟合处理:对于实验数据中存在的规律性变化,可以采用曲线拟合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拟合曲线可以更好地描述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

4. 系统误差修正:对于已知的系统误差,可以进行修正。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2)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2)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2)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科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步骤,正确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以下是关于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误差类型在科学实验中,误差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系统误差:指在某种特定的实验条件下,由于实验装置、测量仪器、实验者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所有测量值都偏离了真实值。

系统误差一般是常数偏差,可以通过调整实验环境、更换测量仪器等方法来消除。

2.随机误差:指由于实验环境、人为因素、测量仪器精度等原因导致的实验数据的不稳定性。

随机误差通常是由无关因素引起的,其大小和正负方向是随机的。

当数据足够多时,随机误差的影响可以被平均掉。

二、误差处理方法1.误差测定:通过测量一组标准样品的数据,估算出测量仪器的误差,并计算出实验数据的误差范围。

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偏差来表示。

2.误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误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实验数据的可靠度和误差来源,并对误差进行合理处理。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所需的物理量,以及确定物理量的误差范围和可靠度。

1.平均值:如果一组数据比较稳定,那么可以通过计算平均值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从而得出更可靠的实验结果。

2.标准偏差:标准偏差是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数据的散布程度。

标准偏差越大,说明数据越分散,误差越大;标准偏差越小,说明数据越稳定,误差越小。

3.误差传递: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常常需要通过多个实验数据进行求解,因此需要考虑误差的传递问题。

误差传递的原则是:当几个物理量相加或相乘时,其相对误差等于各物理量相对误差的总和。

四、正确使用统计方法1. Student t检验:如果要比较两个数据集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则可以使用Student t检验进行判断。

2. ANOVA方差分析:如果要比较多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则可以使用ANOVA 方差分析进行判断。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说明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说明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说明书1. 引言误差理论是实验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误差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深入了解误差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学习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了解误差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习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掌握常见的误差类型和其处理方法;- 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实验原理3.1 误差的分类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仪器、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它们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校正和修正来减小;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它们无法被完全消除,只能通过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来减小。

3.2 误差的表示误差通常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标准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标准误差是多次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3.3 数据处理方法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考虑到误差的传递和合成。

误差传递是指在进行多次测量时,误差如何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而改变;误差合成是指不同误差类型的相互影响和叠加。

4. 实验步骤4.1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材料,并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

4.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4.3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对误差等。

4.4 误差分析对实验中的误差进行分析,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计算和评估。

5.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此部分,需要详细列出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和误差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6.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误差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误差分析,并掌握了常见的误差类型和其处理方法。

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7. 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加深了我们对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的理解。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实验数据误差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仪器、实验方法或实验条件等产生的固定的、有方向性的误差,它的大小和方向在一定范围内是恒定的。

而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导致的误差,其大小和方向是随机的。

对于系统误差,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实验仪器或实验方法来减小其影响;对于随机误差,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或者进行统计处理来减小其影响。

在数据处理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拟合曲线、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等。

拟合曲线方法主要用于实验数据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趋势性时,通过曲线拟合来找到其中的关系式,并预测出实验数据在其他条件下的取值。

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方法主要用于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平均值可以反映实验结果的集中趋势,而标准差则可以反映实验结果的离散程度。

当我们得到一组实验数据时,可以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并通过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来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误差的大小。

另外,还有一些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和误差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数据处理,例如方差分析法、卡方检验法、t检验法等。

方差分析法适用于多组实验数据之间的比较,可以通过分析组间和组内的方差来判断实验结果是否显著。

卡方检验法适用于对分类数据的处理,可以通过比较实际观测频数和理论计算频数的差异来判断数据是否符合其中一种假设。

t检验法适用于小样本数据的处理,可以通过比较样本均值和总体均值之间的差异来判断数据是否显著。

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我们还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处理。

首先,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仪器,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要注意采样的代表性,即所选样本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出总体的特征。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数据中的异常值或者异常结果对数据处理的影响,可以通过排除异常值或者重新进行实验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mi
1 (n 1)
n i 1
(mi
m)2
mi
1 (n 1)
n i 1
(mi
m)2
测量结果: 同时给出:
M mi (单位) ( p 0.683) M mi 2 (单位) ( p 0.95) M mi 3 (单位) ( p 0.997)
E k 100%
mi
3、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再根据该被测量与直接测量量值之间的数 学关系算出被测量量值的测量。
测量误差
1、绝对误差:被测量的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为绝对误差(测量误差):
mR
m 式中: 为绝对误差; 为测量值;R为被测量的真值
真值包括:(1)理论真值 (2)约定真值 (3)相对真值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180o 米原器和千克原器
测量结果:
M m U U k
E k 100%
m
给出上述测量结果同时,还要指明相应的置信概率p
于是,测量结果应为 :
M m (单位) ( p 0.683) M m 2 (单位) ( p 0.95) M m 3 (单位) ( p 0.997)
同时给出: E k 100%
m
重复测取数据个数n由置信概率P决定。 P=0.95, n在22 25次之间; P=0.997,n大于等于370次;P=0.683, n为小于等于20次。
M m 2 (单位) ( p 0.95)
M m 3 (单位) ( p 0.997)
同时给出:
k
E 100% m
粗大误差的剔除
拉依达准则: m1,m2,…,mn ( n > 10 )
mi m 3 该测量值舍去
格拉布斯准则:凡剩余误差大于格拉布斯鉴别值的误 差被认为是粗大误差,该测量值舍去
有限次重复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高一级准确度等级测量器具所测得的值作为较低
一 级准确度等级测量器具测量值的真值
2、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 用百分数表示:
E 100% m R 100%
R
R
式中: E为相对误差;
测量结果的表达
零1、或等采精用度修重正复方直法接消测除量了系, 测统量误列差为,也m1去,除m了2,粗…大,误m差n ,如果系统误差为
mi m gn, a
式中g(a,n)为格拉布斯准则判别系数,它与测量次数n及 显著性水平а (取0.05或0.01) 有关,判别系数见下表
n
n
2 i
(mi R)2
2 mi
i 1
n
i1
n
mi
1 n
n
2 i
i 1
1 n
n i 1
(mi
R)2
按上式计算标准差需要已知真值,测量次数n需足够大,是理论计 算公式。
2、有限次测量列任一次测量值的标准差(贝塞尔公式)
实际测量中,测量次数 n 是有限的,用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的真 值的最佳值,则任一次测量值的标准差的方差和标准差分别为:
2、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大于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部分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加1。
1.23521→1.24(因为0.00521>0.005) 5.62501→5.63(因为0.00501>0.005)
3、若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保留部分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凑成偶 数,末位为偶数时不变,末位为奇数时加1。
1.2350→1.24(因为0.0050=0.005,且3为奇数) 5.62500→5.62(因为0.00500=0.005,且2为偶数) 5.60500→5.60(0认为是偶数)
设仪器准确度等级为a ,满量程为L
仪 aL%
有些仪器最大误差由相应的公式计算
数据舍入规则
1、 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小于保留部分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不变。 例如:将下列数据舍入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1.2348→1.23(因为0.0048<0.005) 5.62499→5.62(因为0.00499<0.005)
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重复做 n 次测量,得 m1,m2,…,mn ,去除 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围绕测量值算术平均值的标 准差,由下式求出:
m
1 n(n 1)
n
i2
i1
1 n(n 1)
n i1
(mi
m)2
2 m
2 仪
测量结果:
M m (单位) ( p 0.683)
保留数字位数
1、 测量结果中, m 或 m单保留数字位数应与不确定度一致
例如 :
0.03cm k 1 U 0.03cm
m 18.625cm 取 m 18.62cm M (1.862 0.003) 10 cm
2、 最终结果,标准偏差 取一位有效数字,相对误差 E 取两位有效数 字。在计算过程中多取一位,在误差处理中, 和 E 都采用进位的
2、单次直接测量 :
M
m单 U
(单位)
(p 0.683)
U


仪 3
E 单 100%
m单
式中:仪 为测量仪器的最大误差;
没有标出准确度等级 , 可以连续读数(可估读)的仪器,取仪器最小分
度值的一半作为仪器的最大误差 仪
没有标出准确度等级 , 又不可连续读数(不可估读)的仪器,取最小分
度值作为仪器的最大误差 仪 已标出准确度等级的仪器,仪器的最大误差 仪 由误差公式计算。
方法。
例如:
标准偏差 0.52 和 0.57 都应取成 0.6 。
测量误差的分类
1、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值时, 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 律变化。
2、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 误差的大小、符号均无规律地变化。
3、粗大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 明显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
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
— 大学物理实验
教师:李芬
基本概念
➢ 误差公理: 一切测量都存在误差。 ➢ 真 值:被测量的真实量值。 ➢ 等精度测量: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重复多次测量。 ➢ 不确定度(U): 表示测量结果不确定的程度。 ➢ 直接测量:用测量器具直接测出被测量量值的测量。 ➢ 间接测量:先直接测出与被测量有关的直接测量量值,
系统误差的判别
1、实验对比法 (判断固定不变的系统误差)
2、残余误差观察法
m1,m2,…….,mn
r m m i
i
(根据测量顺序作图观察,判断有规律系统误差)
r
0.3
0.2
0.1
1 234 n
随机误差的方差和标准差
1、无限次测量列任一次测量值的标准差(n→∞ )
对等精度无限测量列 m1,m2,…,mn , 去除了系统误差和粗 大误差,任一次测量值的方差和标准差分别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