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和斜拉桥的简单构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 截 面
主塔——主要承受轴力,同
时受弯矩
(1)纵桥向布置:
(2)横桥向布置
(3)高跨比 双塔:H=(1/4~1/6)L2 单塔:H=(1/3~1/4)L2
(4)材料:除日本外,多采用混凝土材料
(2)独塔双跨式
适用:跨越中、小河流、谷地和城市道路或较大 河流的主航道
边跨l1 / 中跨l2=0.5~0.8,一般取0.66左右
(3)单跨式
(1) 地锚式:独塔单跨式
双塔单跨式
(2) 无背索式:
Alamillo Bridge (Spain 1992) 长沙洪山大桥,跨径206m
Marian Bridge (the Czech Republic) span=123.3m,pylon=75m
在特殊情况下,斜拉桥也可以布置成独塔单跨式 或者混合式。
1、双塔三跨式
最常用,对称式和非对称式 适用:跨越较大的河流、海口及海面 边跨L1与中跨L2之比:
钢斜拉桥: L1=(0.4~0.45)L2 其它:L1=(0.33~0.5)L2 一般:L1=0.4L2
斜拉桥辅助墩的设置
中间辅助墩:缓和端锚索应力集中或减少边跨 主梁弯矩,增大桥梁总体刚度。
莱茵河上最早的斜拉桥(德)
现代:密索
4~12m(混凝土斜拉桥) 8~24m(钢斜拉桥)
上 海 南 浦 大 桥
4、主梁
(1)力学体系 主梁是以承受压力和弯矩为主的偏心受压构件,
力学体系上可分为:连续体系、非连续体系。 (2)主梁的高跨比 等高度梁,h/l=1/100~1/200 (3)材料 钢材、混凝土、结合梁、混合梁
桥梁构造
悬索桥构造
悬桥组成
组成:主缆、加劲梁、吊索、索塔、鞍座、锚碇 (下部)及桥面结构
悬索桥的基本类型
1. 按主缆的锚固形式分类 地锚式:主缆的拉力由桥梁端部的重力式锚碇或
隧道式锚碇传递给地基 自锚式:主缆拉力直接传递给它的加劲梁。
2.三跨按悬孔索桥跨:布结置构形形式式最为分合类理,是大跨度悬索
(4)多塔多跨式(≥3塔)( ≥4跨)
改进措施: a、做中间刚性塔 b、拉索加劲中间塔 c、增加主梁梁高 d、矮塔部分斜拉桥 体系
希腊里海安 蒂雷翁桥
2. 材料及组成
分两大类:
(1)整体安装的斜拉索:平行钢丝索( φ5~7mm 高强镀锌钢丝);
(2)分散安装的斜拉索:平行钢铰线索(等截面 的钢绞线)
钢桥面板(当前)
七、锚碇
(1)作用:主缆的锚固体,是支承主缆的重要部 分,将主缆的拉力传给地基
(2)形式: 重力式锚碇(重力锚)隧道式锚碇(岩洞锚)
桥梁构造
斜拉桥构造
斜拉桥
图书推荐
国内外斜拉桥来自百度文库设现状
斜拉桥世界跨径记录
斜拉桥的组成
传力途径及力学特点
一、孔跨布置
斜拉桥孔跨布置主要可分为双塔三跨式、独塔双 跨式和多塔多跨式等三种形式。
桥最为常用的桥型。
单跨悬索桥:边跨地面较高,有曲线进入大桥边 跨的情况。
两跨悬索桥:只有一岸边跨地面较高或线路有平 面曲线进入
三跨悬索桥联袂布置:
罕见的独塔悬索桥——西藏达孜桥
三、桥塔
(1)作用:支承主缆,分担大缆所受的竖向力, 在风力和地震力作用下,对总体稳定提供保证。
(2)形式:横桥向:按桥塔外形分,一般有刚构 式、桁架式和混合式三种结构形式;顺桥向:按 力学性质可分刚性塔、柔性塔和摇柱塔三种结构 形式。
:钢丝绳、钢绞线、平行钢丝束、刚性吊杆(少 ) (4)与主缆的连接
骑跨式,四股
销铰式(双股)
吊索与索夹的连结方式
六. 加劲梁
(1)作用:提供桥面系并防止桥面发生过大的挠 曲和扭曲变形。
(2)材料:多为钢结构 (3)形式: 钢桁梁(早期多用,美) 扁平钢箱梁(今多用,英) 钢板梁(早期个别中小跨径,今不用) (4)加劲梁桥面构件:钢筋砼桥面板(早期),
(3)材料:除日本外,多用混凝土 (4)断面:多为箱形
桁架式 刚构式 混合式
四、主缆
(1)作用:主要承重构件 (2)布置形式:一般为平行的两根,个别4根 (3)材料:高强度平行钢丝束 (4)钢丝束股编织方法: 空中编丝组缆(AS法) 预制平行钢丝束股法(PS法或PWS法)
五、吊索
(1)作用:将加劲梁的恒载和活载传到主缆 (2)布置形式:——等间距,等截面 (3)材料:要求有抗拉强度和一定的柔性一般用
防护:使用最广泛的措施是用热挤法在钢丝束上包 一层聚氯乙烯套管(简称PE套管)。
3.斜索布置
空间布置形式
单索面 竖直双索面
双索面 倾斜双索面
之间的差异表现在以多下索几面方面:力学,桥面利用 ,施工养护及美学
斜拉索面布置
索内的其他布置形式
拉索间距 早期:稀索
15~30m(混凝土斜拉桥) 30~60m(钢斜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