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乳腺区段切除术
双侧乳腺纤维瘤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姓名:***住院号:***
姓名***,性别女,年龄25岁,病室乳腺甲状腺外科,床号09。
手术日期: 2020年02月07日 12:50 至 2020年02月07日 13:45
术前诊断:乳腺纤维腺瘤(双侧)
术中诊断:乳腺纤维腺瘤(双侧)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双侧乳腺区段切除术
手术指导者:[手术指导者] ***
手术者:***助手:***
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者:***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患者取平卧位,常规碘伏消毒双乳术区,
铺无菌巾,取右乳乳晕区弧形切口,长约3.5cm,局部浸润麻醉,依次切开皮
肤、皮下,见右乳内上象限近乳晕区触及2枚肿物,大小分别为0.8×0.8cm、
1.0×1.0cm,质地韧,边界清,切除肿物及周围部分腺体,切除标本送病理示
(右侧)乳腺纤维腺瘤。
取左乳乳晕区弧形切口,长约3.5cm,局部浸润麻醉,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见左乳外上象限近乳晕区触及2枚肿物,大小分别为0.8
×0.8cm、0.7×0.7cm,质地韧,边界清,切除肿物及周围部分腺体,切除标本
送病理示(左侧)乳腺纤维腺瘤。
检查切口无渗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
缝合皮下、皮肤,适当加压包扎。
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注意观察切口渗
血。
术者签名:[术者签名]
记录者:***
日期:2020年02月07日 19:53
手术记录
姓名:***住院号:***。
手术讲解模板: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伴区域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资料: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伴区域淋巴结切除术
并发症:
4.在肋间肌肉较薄处应用血管钳钳夹穿支 血管时,血管钳垂直插入肋间软组织可导 致气胸,发现后应及时修补,必要时还应 抽吸气胸。
手术资料: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伴区域淋巴结切除术
术后护理: 1.平卧位,用纱袋压迫患侧24~48小时, 上肢略抬高。
手术资料: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伴区域淋巴结切除术
并发症:
2.第1~2肋间血管、腋动、静脉的分支与 主干相近的血管,不宜使用电凝止血。用 “0”号线结扎处与主干相距约1mm左右。 否则,可损伤主要血管。
手术资料: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伴区域淋巴结切除术
并发症:
3.腋窝处淋巴组织广泛切除会导致淋巴引 流障碍;腋窝解剖过程中,对腋静脉有粗 暴的机械刺激,导致内膜损伤或形成血栓; 静脉周围组织大块结扎或修复时缝合处遗 有缩窄处压迫静脉都可导致上肢水肿。
手术资料: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伴区域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步骤: 面清洗、止血后,喷洒薄层纤维蛋白胶, 再缝合切口,术后创面血浆渗出量可明显 减少。
手术资料: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伴区域淋巴结切除术
注意事项: 1.广泛切除乳腺表面的皮肤,缝合切口避 免创缘张力过大。当难以对合,留有胸壁 上的裸露区时应游离植皮。
概述:
手术资料: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伴区域淋巴结切除术
适应证:
根治性乳房切除术适用于Ⅰ、Ⅱ期(按 TNM国际分期)乳腺癌,没有心、肺、肝 脏、骨骼及脑等远处转移征且全身情况尚 好,年龄较轻,无严重的心、肺功能异常 者。
手术资料: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伴区域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禁忌: 有恶液质,乳房皮肤有广泛橘皮样变和多 处卫星结节,癌肿与皮肤粘连,伴有癌性 溃疡者。
手术分级标准详解
妇科一级手术1.扩宫和刮宫术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3.后穹窿穿刺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6.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7.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8.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二级手术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2.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3. 经腹子宫肌瘤剜出术4.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5.简单尿瘘修补术6.后穹隆切开术7.附件切除术8.异位妊娠手术三级手术1. 尿瘘、粪瘘修补术2. 一般宫腔镜手术3. 阔韧带肌瘤、囊肿切除术4. 单纯外阴切除术5. 子宫脱垂悬吊术或经阴道修补术6. 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7. 子宫扩大、广泛、次广泛切除术8. 外阴广泛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9. 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10.宫颈肌瘤切除术四级手术1. 盆腔清扫术2.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4. 复杂卵巢癌、绒癌根治术5. 外阴阴道成形术6. 外阴重建术7.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产科一级手术1. 会阴侧切及会阴侧切缝合术2. 会阴Ⅰ、Ⅱ度裂伤修补术3. 古典式剖宫产术4. 引产术5. 胎头吸引术6. 常规助产二级手术1. 子宫裂伤修补术2. 臀位牵引术3. 人工胎盘剥离术4. 臀位助产术5.低颈剖宫产术6.古典剖宫产术三级手术1. 腹膜外剖宫产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3. 晚期妊娠子宫破裂手术4. 毁胎术5.产钳术6.剖宫产子宫肌瘤核除术7.妊娠合并卵巢蒂扭转8.附件切除术、肿瘤切除术四级手术1. 重危手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3.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4. 子宫翻出复位术5.妊娠合并症(心脏病、甲亢、血液系统疾病等)6.剖宫产术生殖医学科一级手术1.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3. 输卵管通气、通液术4. 人工流产吸刮术5. 腹部输卵管结扎术6. 羊水穿刺术7. 绒毛采取术二级手术1. 输卵管吻合术2. 输卵管造口术3. 输卵管成形术4. 人工授精三级手术1. 阴道输卵管结扎术2. 输卵管子宫内移植术3. 腹腔镜下取卵术4. 剖腹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5. 腹腔镜下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四级手术1. 吻合血管的自体输卵管移植术2. 同种异体输卵管移植术3. 卵巢移植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耳鼻喉科一级手术1 扁桃体切除、挤切2 咽部脓肿切开术3 鼻腔、后鼻孔填塞术4 常规气管切开术5 鼻甲切除术6 声带息肉摘除术7 鼓膜切开术8 单纯乳突凿开术9 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10 上颌窦穿刺术11 耳前瘘管摘除术12 简单的食道异物取出术13 腺样体刮除术14 中耳置管术15 鼻骨骨折复位术二级手术1 乳突根治术2 鼓室成型术(Ι型)3 鼻中隔粘膜下矫形术4 复杂的食道异物取出术5 上颌窦根治术6 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7 鼻侧切开术8 副鼻窦开窗术三级手术1 全耳廓外耳道一期成形术2 外耳癌手术3 鼓室成型术(Ⅱ~Ⅴ型)4 中耳恶性肿瘤手术5 鼻咽部闭锁及鼾症手术6 喉气管成形术7 鼻成形术8 鼻腔及上颌窦肿瘤切除术9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0 气管异物取出术11 喉部分、全喉切除术12 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13 耳廓畸形矫正手术14 内窥镜下副鼻窦手术15 声带手术16 颈廓清手术四级手术1 咽鼓管成形术2 迷路切除术3 耳硬化症手术4 听神经瘤切除术5 喉、咽喉、食管切除与一期重建术6 喉全切除后喉再造术7 喉全切除后发音管成形术8 蝶鞍肿瘤切除术9 鼻部脑膜脑膨出修补术10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11 新技术项目手术眼科一级手术1. 眼睑小手术2. 睑内翻矫正术3. 睑外翻矫正术4. 眼睑松弛矫正术(如果是美容手术应为二级)5. 双重睑手术(如果是美容手术应为二级)6. 沙眼滤泡压碎术、沙眼摩擦术7. 翼状胬肉切除及结膜移植术8. 角膜、结膜异物摘除术(浅层角膜异物)9. 眼球摘除术、眼球内容剜除术10. 泪道探通术及泪囊摘除术11. 睫状体冷凝术二级手术1. 角膜裂伤缝合术2. 上睑下垂矫正术3. 眼睑退缩矫正术4. 睑球粘连矫正术5. 泪点成形术、下泪点外翻矫正术6. 泪小管泪囊吻合术、泪囊鼻腔吻合术7. 结膜遮盖术8. 结膜良性病损切除成形术9. 一般斜视手术10. 球内异物吸出术11. 青光眼手术12. 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房角切开术三级手术1. 光学角膜移植术2. 屈光性角膜成形术3. 屈光性角膜光切术4. 准分子激光手术5. 板层角膜移植术6. 白内障囊内、囊外摘除术、晶体乳化术、晶状体摘出术7. 简单视网膜脱离手术8. 带蒂皮瓣、动脉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眼睑全层缺损再造9. 眼睑、结膜恶性肿瘤切除及成形10. 人工晶体植入术11. 玻璃体、晶状体切割术12. 复杂的眼肌手术(麻痹性斜视、眼球震颤、眼外肌发育异常斜视等)13. 视神经管减压术14. 后极部磁性及球内非磁性异物取出15. 眶内肿瘤摘除术四级手术1. 眶部巨大肿瘤摘除2. 涉及颅底手术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5. 视网膜下异物取出术及视网膜切开术6. 黄斑转位术7. 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脱离手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巨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及无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脉络膜缺损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症的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Coats病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肿瘤性视网膜脱离等)神经外科一级手术1、头皮肿物切除2、颅骨骨折整复术、颅骨肿瘤切除及颅骨缺损修补3、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脓肿清4、颞肌下减压术二级手术1、脑清创术2、脑内血肿、脑脓肿清除术3、大脑半球浅表肿瘤切除术4、椎管内肿瘤切除术5、脑脊液鼻瘘和耳瘘修补术6、脑膜膨出、脊柱裂、脊膜膨出手术7、脑室-腹腔分流术8、全脑血管造影术9、颅后凹减压术10、重度颅脑损伤手术三级手术1、垂体瘤切除术2、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3、幕上肿瘤切除:脑膜瘤,胶质瘤4、小脑肿瘤切除术5、鞍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6、颅外、颅内动脉血管吻合手术7、神经内镜手术8、侧脑室、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四级手术1、颅内动脉瘤夹闭及栓塞术2、脑动静脉畸形(AVM)切除及栓塞术3、海绵窦动静脉瘘手术4、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5、岩斜坡肿瘤手术6、脑干肿瘤切除术7、高颈段脊髓内肿瘤切除术8、鞍结节脑膜瘤、蝶骨嵴内1/3脑膜瘤及海绵窦肿瘤切除术9、第三脑室肿瘤、颅咽管瘤及松果体区肿瘤镜下全切术10、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1、颅内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2、新开展手术肝胆胰外科一级手术1. 简单开放性胆囊切除、胆囊造口术2. 简单胆总管切开探查及造口术3. 肝囊肿开窗及肝脓肿切开引流术4. 急性胰腺炎引流手术及胰腺囊肿外引流术二级手术1. 较复杂的开放性胆囊切除术2. 较复杂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及造口术3. 一般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4. 肝破裂修补、肝活检及肝边缘病灶切除术5. 边缘肝切除、肝左外叶切除术6. 肝囊肿内引流、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7. 胰尾切除、胰体尾裂伤手术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及引流术8. 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肝囊肿开窗9. 脾切除术10. 肝动脉结扎、栓塞及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盒植入术11. Oddi括约肌成形术12.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及引流术(PTC、PTCD)13. 简单门体断流术三级手术1. 半肝切除术2. 肝门部肝胆管成形及高位肝胆管空肠吻合术3. 复杂或改进的胆总管空肠吻合术4. 胆总管囊肿手术5. 再次胆道手术6. 腹腔镜胆道手术7. 内镜、X光或超声引导下胆石、胆道狭窄支架手术8. 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胰、胰头切除术9. 胰头部复杂裂伤及胰十二指肠联合伤手术10. 门腔静脉分流及复杂门体断流手术11. 腹腔镜下肝边缘切除及脾切除术四级手术1. 肝移植受体手术2. 半肝以上肝切除、肝中叶切除、肝尾状叶切除3. 活体供肝切取术4. 胰腺移植5. 布—加综合征手术6.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胃肠外科一级手术1. 一般腹外疝修补术2. 阑尾切除术3. 胃十二指肠溃疡单纯修补术4. 简单胃肠道破裂修补及造口术5. 一般痔、肛瘘手术6. 小肠吻合及其他腹腔、胃肠道简单手术二级手术1.良性病变的胃、结肠切除及重建2.迷走神经切断手术3.简单门体静脉断流术4.十二指肠手术及广泛小肠切除术5.复杂疝修补术及人工补片疝修补术6.复杂痔、肛瘘手术7.弥漫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术8.胃肠道瘘修补及造口闭合术9.一般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三级手术1. 全胃、全(次全)结肠切除术2. 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3. 贲门部手术4. 肛门、肛管成形手术5. 腹部外伤休克状态下的探查术6. 消化道出血休克状态下的探查术7. 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及阑尾切除术8. 复杂胃肠内镜治疗9. 良性病变的一般腹腔镜胃肠道手术10. 复杂及高危险消化道异物取出术11. 巨大息肉摘除术四级手术1. 恶性肿瘤的腹腔镜胃、结直肠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2.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3.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甲状腺外科一级手术1. 甲状腺腺瘤或囊肿切除2. 甲状舌管囊肿切除3. 甲状腺部分切除4. 颈部淋巴管囊肿切除5. 颈部肿块切除活检二级手术1. 甲状腺腺叶切除2. 甲状腺大部或次全切除三级手术1. 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术2. 颈淋巴结清扫3. 甲状腺全切除术4. 胸骨后甲状腺切除5. 甲状旁腺手术四级手术1.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肛肠外科一级手术1. 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及一期根治术2. 简单肛瘘切开,切除术或挂线疗法3. 肛裂切除术4. 肛乳头肥大切除术5. 单纯内痔及血栓外痔切除术6. 结肠造口术二级手术1. 结肠部分切除术2. 经肛门直肠良性息肉切除术3.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4. 乙状结肠扭转复位术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6. 藏毛窦囊肿和窦道切除术7. 肛周Paget病手术8. 造口旁疝修补术9. 造口还纳术三级手术1. 右半,左半,横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2. 经腹或会阴直肠癌根治术3. 直肠脱垂固定术4. 直肠骶骨悬吊术5. 直肠脱垂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疗法6. 肛门圈缩小术7. Ripstein, Goldberg, Aitemeir, Nigro手术8. 复杂肛瘘切开或挂线术9. 肛提肌上脓肿切开引流术10. 经肛门或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11. 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12. Hartmann手术13. 全结肠直肠节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四级手术1.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2. 改变Bacon手术3. 后盆腔切除术4. 全盆腔清扫术5. 合结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6.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7. 各种结直肠或肛门术后出现并发症需再次手术者8. 新技术新项目的手术泌尿外科(移植中心)一级手术包皮环切术,睾丸、附睾切除术,睾丸鞘膜切除或翻转术,精液囊肿切除术,输精管结扎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前列腺穿刺取活检术,尿道外口切开术,尿道肉阜切除或电烧术,尿道扩张术,膀胱镜检查及输尿管插管术,膀胱切开膀胱内小手术(取石、取异物、切除小肿瘤),膀胱造口术,肾穿刺造影检查及肾穿刺造瘘术,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移植肾、肝等器官穿刺活检术。
医学好东西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模板3
医学好东西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模板3乳房手术乳房区段切除术患者今日取仰卧位,硬膜外阻滞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作乳晕旁弧型切口切开皮肤,暴露乳腺组织,探察见乳房外上象限内大量质硬结节,用组织钳夹持皮肤下组织牵开,以电刀在乳腺组织和皮下组织之间,适当游离皮瓣。
将病变区及包括肿瘤在内的乳腺组织充分暴露。
将乳房外上象限在病变两侧呈梭型切开乳腺组织,切向深部时,将两侧切口逐渐靠向乳头,逐渐相互连接,切除病变乳腺。
以稀碘伏冲洗创面,彻底止血。
于切缘处放置14#硅胶引流管一根,清点器械无误后,缝合切口,表皮皮内缝合。
引流管以负压引流袋持续负压吸引。
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腺瘤切除术硬膜外阻滞达成后,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作右乳晕旁弧型切口切开皮肤,暴露乳腺组织,探查见右乳外下象限内约2*1.8cm肿块,质中。
用组织钳夹持皮下组织牵开,以电刀切开肿块包膜,游离并切除肿块。
作左腋前斜切口切开皮肤,暴露乳腺组织,探查见左乳外上象限内约3*2.5cm肿块,质中。
同上法切除肿块。
术中冰冻报告:纤维腺瘤。
彻底止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缝合切口,表皮皮内缝合。
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麻醉达成后,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切开皮肤,挖除肿瘤,送冰冻病理,结果示:乳腺导管癌。
决定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以肿瘤切口为中心,环绕乳房作一横梭型切口,切口距肿瘤5cm左右。
切开皮肤后,在皮肤及浅筋膜之间向两侧潜行分离,保留供应皮瓣的毛细血管网层。
分离范围上起锁骨,下至腹直肌上方,内抵胸骨正中线,外侧至背阔肌前方。
将乳腺从胸大肌筋膜浅面分离,然后分离胸大肌、胸小肌间脂肪淋巴组织,在腋窝顶部解剖腋静脉,清除腋血管神经周围的脂肪淋巴组织,分离前锯肌、肩胛下肌和背阔肌的筋膜组织,最后将其与腋部淋巴结、脂肪组织、整个乳房成块切除。
保留胸大肌、胸小肌、胸前神经分支以及胸长和胸背神经及肩胛下血管。
以蒸馏水冲洗创面,彻底止血。
乳腺区段切除术用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乳腺区段切除术用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腺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侧乳房肿块组织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21例患者为乳腺囊性增生,14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为乳腺纤维瘤,6例为乳腺脂肪瘤,5例为乳腺脓肿。
切口愈合良好,乳房美体观察优良率94.9%(56/59)。
随访1年内无复发现象。
59例患者中出现血肿1例,乳房积液3例,感染1例,发生率8.5%,血肿和乳房积液患者予以引流及理疗后痊愈,感染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拆线。
结论:乳腺良性肿块采用腺区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完全切除肿块,术后1年几乎无复发现象,远期疗效显著,术后乳房美体效果良好。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块;腺区段切除术;疗效【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107-02乳腺良性肿块在青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乳腺良性肿块属于良性病变,如乳腺增生、乳房纤维瘤、乳腺脂肪瘤等[1]。
现阶段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以及女性对美体的要求,手术切除治疗不仅要起到治疗效果,还有兼备美体效果。
本研究对59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的观察对象均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共计59例,年龄23~48岁,平均(42.4±5.1)岁,已婚41例,未婚18例。
临床表现有乳房胀痛、乳房包块、乳房溢液等。
1.2 方法患者取卧位或侧卧位,患侧乳房病变区域使用含有2~5g/ml肾上腺素0.5%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钝性分离皮瓣,充分暴露乳腺肿块,皮下游离达肿块,注意保护乳腺导管,切开如腺体组织,游离肿块后彻底切除。
乳腺癌手术同意书
乳腺癌手术同意书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
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
我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
我同意在手术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对预定的手术方式做出
调整。
我理解我的手术需要多位医生共同进行。
我并未得到手术百分之百成功的许诺。
我授权医师对手术切除的病变器官、组织或标本进行处置,包
括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医疗废物处理等。
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
月日
如果患者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请其授权的亲属在此签名:
患者授权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签名日期年月日。
乳腺腺病(乳房病损切除术、乳房病损局部切除术)(双侧)临床路径【2020版】
乳腺腺病(乳房病损切除术/乳房病损局部切除术)临床路径一、乳腺腺病(乳房病损切除术/乳房病损局部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腺病(ICD-10:N60.201)行单侧/双侧乳房病损切除术(含乳房病损局部切除术)(ICD-9-CM-3:85.2100x003/85.2100)。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本组疾病包括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腺病等。
1.症状:乳房肿物,乳头溢液或溢血。
2.体征:乳房单发或多发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活动度;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挤压乳晕周围,病变乳管可出现溢液。
3.影像学检查:B超和钼靶检查。
4.病理检查: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单侧/双侧乳房病损切除术(含乳房病损局部切除术):体检可扪及的乳房肿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60.201 乳腺腺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钼靶检查;(2)乳头溢液时行乳管镜检查;(3)腹部彩超、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原则上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2-3天1.麻醉方式:局麻(必要时区域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单侧/双侧乳房病损切除术(含乳房病损局部切除术)。
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价值分析
【 关键词 】 乳腺区段切除术;乳腺良性肿块;临床价值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c l i n i c a l v lu a e o f mo d i i f e d p a r i t a l ma s t e c t o my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b e ig n n b r e a s t t u n l o l  ̄ L I U
1 2 0例乳腺 良性肿块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 0 例 ,其 中观察组 采取改 良乳腺 区段切除术治疗 ,对
照组采取传统乳腺 区段切除术治疗 ,比较 观察 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 中出血量 、 术后 疼痛时间 、愈合
时间 、乳房形态 良好及并发症情 况。结果 观察组 的平均手术 时间为 ( 3 4±6 . 5)m i n 、术 中出血量 为( 8 2 ±1 2 . 5) ml , 对照组分 别为( 3 3 ±5 _ 8 ) m i n 、 ( 8 0±1 3 . 6) ml , 两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O . 0 5 ) ,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 时间为 ( 1 . 8±0 _ 3 )d 、愈合 时间为 ( 3 . 4士0 . 6 )d ,明显低于对 照组 ,乳房外形 良好率为 8 8 . 3 3 %,明显高于对照组 ( 1 5 . 0 0 % ),两组 比较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P <0 . O 1 );观察组 并发症 发生率为 6 . 6 7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 3 1 . 6 7 % ),两组 比较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O 1 )。 结论 改 良乳腺 区段切 除术 治疗 乳腺 良性肿块疗效显著 ,与传统术式 相 比患者疼痛小 、恢复快 、并 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浅谈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
浅谈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 年 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乳腺区段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疼痛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疼痛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有效率高,能够对患者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乳腺区段切除术;乳腺良性肿块;治疗有效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压力增大,乳腺良性肿块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一旦患者的治疗不及时,就有进一步演变为乳腺癌的风险[1],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当前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通过切除患者的肿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恢复,而且会对患者乳房美观产生影响[2]。
本文选取2019年3月至2020 年 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探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1.1.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 年 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30例,年龄段在23~46岁,平均年龄在(32.12±8.23)岁,观察组患者30例,年临段在24~45岁,平均年龄在(33.12±7.23)岁。
对研究涉及患者的基础资料予以统计学处理后,均未发现较大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已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过B超检查均被确诊为乳腺良性肿块,乳块清晰可见;患者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触及有肿块;排除标准:患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心脏、肝脏、肾脏以及大脑患有严重疾病。
外科手术记录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colon cancer术后诊断:肠梗阻,乙状结肠癌 Intestinal obstruction, sigmoid colon cancer手术方式: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Radical resection of sigmoid colon cancer麻醉方式:插管全麻术中所见:肿块位于乙状结肠,约5*5cm大小,距肛约25cm。
已浸润至浆膜层,周围可及肿大淋巴结。
肿块以上结肠肠段明显扩张。
盆腔、肝脏、胃、腹主动脉旁、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
3.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4.游离左半结肠:沿降结肠旁沟剪开侧腹膜,上至乙状结肠上方10cm,下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
预定切除肠管至肿瘤上、下各10cm处。
将预定切除的肠段、系膜及肿大淋巴结与腹膜后组织分离。
注意保护输尿管及精索血管。
在肿瘤上方约5cm处扩张肠管处切开肠壁,放入螺纹管减压。
5.切除并吻合:在肿瘤上、下各10cm处切断肠管,移去切下的肠段。
两端肠管行端端吻合。
6.吻合切口:间断缝合侧腹膜及肠系膜裂口。
冲洗腹腔,确切止血后腹腔内灌注5- FU,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用PDS和皮肤钉关腹。
7.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 术 记 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chronic appendicitis术后诊断: chronic appendicitis手术方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麻醉方式: general anesthesia术中所见:阑尾无明显肿胀,周围未见脓性积液,回盲部结构解剖清楚,无水肿,阑尾腔内可及多枚粪石。
手术经过:1. 平卧,气插全麻,置下肢气压带,消毒铺巾。
MDT病例汇报材料
手术后治疗过程及复查
2015.05开始化疗 方案为(紫杉醇脂质体+环磷酰胺)4周期
化疗结束开始口服来曲唑治疗
并于肿瘤科行术区放疗
复查经过
术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乳腺及腋窝B超 每半年复查胸部CT及妇科B超,2016年ECT未见异常。 2017.05因颈部不适,完善ECT:C7-T3考虑转移瘤;
继续全身治疗
经远程会诊建议使用多西他赛+希罗达方案化疗6 周期,并坚持每月使用唑来磷酸。
使用唑来磷酸治疗1年半左右,出现左上肢肌力感 觉丧失;
目前临床表现
本次入院诉无法自主行走,仅能站立,无法久站 ,入院后第二天出现小便多次,无法憋尿。
查体双下肢肌力较前减弱,右下肢股四头肌肌力 III级,胫前肌、趾伸肌、趾屈肌IV-级,左下肢 股四头肌肌力III级,胫前肌、趾伸肌、趾屈肌II级,乳头水平下感觉麻木。左上肢肌力为零,右 上肢肌力正常。左上肢无感觉,右上肢感觉正常 。
当时患者无明显四肢不适症状,开始唑来磷酸治疗。 立即转入肿瘤科行局部放疗,更换内分泌方案 2017.05-2019.01使用唑来磷酸,每月一次 期间2018年6月左右出现左上肢感觉肌力丧失;未行治
疗。
新发病灶治疗:2018.04.13局麻行左侧锁骨上淋巴结
切除
FISH报告 : 一、肿瘤异质性:有 二、Her-2信号分布情况:点状分布,计数 30个肿瘤细胞,Her-2/CEP17比值=1.81:1 三、Her-2基因 扩增情况:阴性 病理诊断 : “左侧乳腺癌术后” (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淋巴结转移性乳腺浸 润性癌,非特殊类型(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IDC-NOS)。 免疫组化结果:ER(-) ,PR(-),Her-2(2+),CK7(3+),Mammaglobin(), CK20(-),CK5/6(-),P63(-),P40(-),TTF-1 (-),NapsinA(-),LCA(-) GCDP-15(2+),GATA-3 (3+),ki-67(+,40%-45%)。
手术讲解模板:全乳房切除术
手术资料:全乳房切除术
手术步骤:
清除残留的血凝块、脱落的脂肪和结缔组织,在切口最低位或切口外侧方 戳孔置入有侧孔的引流管或橡皮卷,妥善固定在皮肤上或用安全针固定于 引流物上以免脱位。大的残腔内宜用负压引流管,引流效果更好(图 1.2.2-5)。 6.按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如病人属瘢痕体
手术资料:全乳房切除术
全乳房切除术
手术资料:全乳房切除术
全乳房切除术
科室:心胸外科 部位:胸部 麻醉: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全乳房切除术
概述:
乳房切除是治疗乳房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的最有效方法,一经确诊无禁忌症者应及 早手术。良性乳腺病变,虽乳房切除美观 上受到一定影响,但局部病变能根治,对 生活、工作无妨碍,手术效果好。 乳腺 癌是全身疾病,手术治疗又是综合治疗的 一个重要方面。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均是不可忽视的手段。
手术资料:全乳房切除术
术后护理: 2.如用全麻,待清醒后改为半卧位。
手术资料:全乳房切除术
术后护理: 3.凡肿瘤溃破感染者,应投放抗生素。
手术资料:全乳房切除术
术后护理: 4.术后24~48小时拔去引流,7~10日拆 线。
谢谢!
手术资料:全乳房切除术
并发症:
处理的方法是,术后24h检查创口,有积 血者应改善引流。在48h后仍积血、积液, 应做局部穿刺,吸净聚储的血清或在局部 做切口旁小切口置入硅胶管做负压吸引。 少数情况下可经原切口拆除1或2针缝线排 出积血、积液后加压包扎。
手术资料:全乳房切除术
术后护理: 1.平卧位,用纱袋压迫患侧24~48小时, 上肢略抬高。
手术步骤: 质,其切口可略呈Z形,愈合情况较好。 切口用纱布垫适当加压包扎。24~48h后 取出引流管。
乳腺区段切除术手术记录
***医院
*** HOSPITAL 手 术 记 录
姓名:*** 住院号:***
第(1)页
姓名***,性别男,年龄50岁,病室乳腺甲状腺外科,床号28。
手术日期: [手术时间] 至 [手术时间]
术前诊断:1.***
术中诊断: 1.***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手术指导者:[手术指导者]
手术者:[手术者] 助 手:[助手]
麻醉方式:[麻醉方式] 麻醉者:[麻醉者]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碘伏消毒右乳术区,铺无菌巾,取右乳外侧放射状切口,长约3cm ,局部浸润麻醉,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见右乳9点方向有一扩张导管,直径约0.5cm ,内有肿物1枚,直径约0.5cm ,质地韧,边界清,其内伴钙化点,切除标本送病理示(右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钙化,检查切口无渗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缝合皮下、皮肤,适当加压包扎。
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注意观察切口渗血。
术者签名:[术者签名]
记录者:[记录者]
日期:[日期]。
普外科乳房肿块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普外科乳房肿块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乳房良性肿瘤,如乳房纤维腺瘤。
2.局限性乳腺囊性增生症。
3.局限的慢性乳腺疾病,如乳汁郁积症、经久不愈的炎性屡管、乳髅及反复发作的乳腺结核等。
【禁忌证】
1.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期。
4.月经期。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或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5.体位仰卧位,患侧上肢外展90%。
6.切口乳晕部肿块采用弧形切口,乳房部肿块一般采用放射状切口,也可按皮纹方向选择切口。
7.手术步骤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乳腺组织后,以肿块为中心,与周围少量乳腺组织一并切除。
创面仔细止血后,逐层缝合。
若肿块较大,创面大,可在缝合皮肤前放置橡皮引流片引流。
【注意事项】
1.术前用温开水清洗乳房皮肤,保持局部清洁。
如属哺乳期病人,为避免术后形成乳瘦,应停止哺乳。
8.皮肤准备范围包括患侧腋窝、锁骨上区和胸前壁。
9.如高度怀疑肿块为恶性肿瘤且肿块较大,最好不选择局部浸润麻醉。
10切口应设计在乳腺癌根治术的切口范围内。
11术后为防止创口渗血,可用紧身乳罩或用绷带加压包扎。
12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
乳房良性疾病
第二篇乳房良性疾病乳腺腺纤维瘤乳腺腺纤维瘤(adenofibroma),又称纤维腺瘤(fibroadenoma)。
临床很常见,发病率在乳腺良性肿瘤中属首位,约占乳腺良性肿瘤的3/4。
乳腺腺纤维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尚无确切报告。
一、发病特征和原因本病的发病年龄9岁至68岁,多为20岁左右的青年女件。
60%以上患者不到30岁。
腺纤维瘤的发病原因不明。
由丁本病很少发生于月经初潮前或绝经后;雌激素可加速妊娠妇女腺纤维瘤的生长,还可诱发动物发生腺纤维瘤;腺纤维腺肿瘤内雌酮、雌二醇水平明显增高等,均提示雌激素水平过高或乳腺局部织织对雌激素作用过于敏感可能与腺纤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乳腺腺纤维瘤极少数可发生恶性变,其纤维成分可恶变为肉瘤,腺上皮成分可恶变为癌。
二、临床表现常见于青年妇女。
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无疼痛、压痛及乳头异常分泌。
该肿块多呈圆形、卵圆形或扁形。
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实韧,活动度大,与表皮或胸肌无粘连。
肿痛大小可0.3—24cm.2/3小于3cm。
可位于乳腺各部位,以外上象限为多。
大多单发性,约10%一25%在一侧或双乳腺多发。
可以同时多发,也可异时性多发。
肿瘤增长速度很慢,数年或十余年无变化。
月经周期对肿瘤生长多大影响,有的在月经期有轻微胀痛感,妊娠和哺乳期略增大。
有少数急骤增大,称巨纤维腺瘤。
一般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如果静止多年后肿瘤突然迅速增大,出现疼痛及腋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要高度怀疑已发生恶性变。
个别发生在月经初潮前的青春期腺纤维瘤,在初潮后数月或l一2年后迅速增大,多>5cm,最大可达20cm,占满全乳,乳腺皮肤紧张、发亮,有发红,静脉扩大曲张,似恶性肿瘤。
但并不与表皮粘连,不痛可以推动,腋淋巴结不肿大。
有以上典型症状体征的腺纤维瘤诊断不难。
少数患者诊断有一定困难时,乳腺钼靶X线摄片、B超检查、红外线透照检查、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三、治疗乳腺腺纤维瘤虽属良性肿瘤,但极少数有恶变的可能性,而且这种恶变的危险性为累积性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手术步骤:
(1)硬块位于乳腺上半部者,按病变的 长轴做弧形切口或放射状切口,位于乳腺 下半部者,做放射状切口或乳房下皱褶纹 的弧形切口。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术后处理: 切口彻底止血,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腺体、 皮下组 织,皮内缝合或间断缝合皮肤切 口。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并发症: 1.损伤乳腺导管。
手术资对合时注意避免形成凹 陷畸形。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并发症: 3.血肿形成。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手术步骤: (5)严密止血后,用不吸收线间断缝合 乳腺组织创口,避免出现残腔。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手术步骤:
(6)逐层间断缝合浅筋膜、皮下组织和 皮肤。如有较多渗血可放置橡皮片或橡皮 管引流,加压包扎。亦可放置多孔负压引 流管。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注意事项:
对切除过程中肿物包膜破损或有内容物流 出的,需行扩大切除术或用生理盐水冲洗 切口,保证肿物完整切除,避免肿物或其 内容物残留。
适应证: 乳腺良性肿块,局限性乳腺囊性增生,病 变区限在某一区段者。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手术禁忌: 乳房及其周围皮肤上有急性感染者;心、 肺功能存在障碍者等。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乳腺器械包、乳腺敷料包、 基础敷料包、手术衣、盆、持物钳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术前准备:
乳腺区段切除 术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乳腺区段切除术
科室:心胸外科 部位:胸部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麻醉: 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概述:
乳腺肿块是女性常见病,其中以良性肿块 多见。在其临床治疗中,乳腺区段切除术 因具有彻底、方便、经济的优点而常被应 用。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并发症: 4.伤口感染。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术后护理: 术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48~72h抗感染 治疗3天。
谢谢!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手术步骤: (2)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潜行分离皮 瓣,使肿块全部显露。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手术步骤: (3)仔细检查确定肿块的范围后,在其 中心缝置一根粗不吸收线或用鼠齿钳夹持 牵引。
手术资料:乳腺区段切除术
手术步骤: (4)沿肿块两侧,距病变区处0.5~1cm做 楔形切口,然后自胸大肌筋膜前将肿块切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