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与古希腊两种哲学思维方式
古希腊文论
古希腊(Ancient Greek)古希腊文论(Ancient Greek Theory of Literary and Art)是西方文论的源头。
古希腊真正意义上的文论,发端于公元前6世纪,大半都是由哲学家们提出来,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和苏格拉底(Socrates)等人,都在灵感与天才、摹仿、和谐、人性与神性等问题上,对文艺实践进行过理论概括。
其代表人物是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古希腊文论到他们那里成了西方文论史上的第一座高峰,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西方第一个严整的唯物主义文论体系。
对于贯串西方文论史的两大根本问题——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和文艺对社会的功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都作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还论述了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中的规律。
1古希腊文论简介1.1背景—地理位置、社会形势古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和黑海沿岸。
这里处于地中海文化圈的中心,隔海相望的北非埃及和近邻西亚的巴比伦文明,在公元前31世纪就通过爱琴海进入这里的克里特岛及其他岛屿的人。
(18)公元前11—前9世纪,希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这一时期因荷马史诗的出现,被称为荷马时代。
公元前8—前6世纪,是希腊奴隶社会形成的阶段,先后形成了数以百计的城邦,其中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著名。
古希腊文论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形成之时,衰落于公元前146年希腊并入罗马之后。
公元前4世纪是其极盛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生活在这一时期。
1.2 萌芽—神话传说、荷马史诗(Homer Epic)、赫西俄德(Hesiod)从远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可看到西方文论的萌芽。
在神话中,古希腊安排了九位文艺女神(Muse),她们各有所司,已经反映出希腊人关于文学艺术的初步分类。
此外,太阳神阿波罗(Apollo)传说是从神使赫耳墨斯(Hermes)那里获得了七弦琴而成为音乐之神,人们也因此把诗歌称为“献给阿波罗的祭品”,这也反映了古希腊人诗乐同一的文学观念。
自然与约定之辩——浅析《克拉底鲁》篇中的命名理论
二 苏格拉底和克拉底鲁关于自然论的讨论
克拉底鲁对于名称正确性的讨论是建立在是否与事物 本质相合的意义上的ꎬ而又因为他相信类似于赫拉克利特 “一切皆流ꎬ无物常住” 的观点ꎬ因此克拉底鲁的名称便也具 有了流变的性质ꎮ
苏格拉底与克拉底鲁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事物到底 是通过具体声音被指称ꎬ还是另有被言说的他法” 以及“ 名称 到底是根据事物本真的形象被制造的模仿物ꎬ还是仅仅在于 语词上的指代意义或单纯的语音模仿” 等问题上ꎮ
三 柏拉图关于命名讨论中所涉及到的哲学问题
对于柏拉图的观点ꎬ在对话中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印证ꎬ Richard Robinson 就曾 指 出 柏 拉 图 是 反 对 自 然 论 的 约 定 论 者[2] ꎻ也有学者认为柏拉图对两种观点皆持反对意见ꎻ还有 人做出了一种妥协ꎬ认为柏拉图通过“ 认为声音在自然意义 上是必须的”、“ 作为名称的标记或类需经约定而成” 等方 式ꎬ消解掉了两种观点不可逾越的鸿沟ꎻ然而更多的说法ꎬ还 是赞同柏拉图式的反对约定论的自然论者ꎮ
第 32 卷 第 4 期 2 0 1 8年7月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哲学: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
哲学: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哲学是一门研究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的学科,通常被认为探究了生命、宇宙与人类的意义和真理。
在西方文明的漫长历史中,哲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思潮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相继探讨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哲学、启蒙哲学及现代哲学等重要时期的思潮发展历程。
古希腊哲学:理性的萌芽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代表了欧洲古代文明的高峰。
其主要思考基本问题包括宇宙的本质、存在的本质、道德价值等,从而奠定了哲学的基础。
在古希腊哲学家中,最为著名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
柏拉图主张存在着一个理想世界,而现实世界则是其不完美的影像。
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哲学的实践达到这一理想境界。
亚里士多德则着重于逻辑和实证哲学,提出了关于实体性、表象和因果关系等著名学说。
中世纪哲学:神学与哲学的合一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信仰的盛行时期,因此其哲学体系也深深影响着宗教生活。
中世纪哲学家主要致力于探讨有关神、宇宙、人等问题,他们主张理性与信仰的结合,同时组织严密的逻辑体系。
由于信仰和理性的合一,带来了大量富于经验的哲学理论体系。
其中,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神学哲学”理论以及彼得·阿尔特泰特(Petrus Albertus)的万物论被广泛传诵流传。
这些理论为中世纪哲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哲学:人为中心的思考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思考方式进行了另一种探讨。
现实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人类之所以出现,是为了研究自身和身边的世界。
他们主张哲学家必须通过自己的血汗劳动,把理论与现实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打破先前基于上帝宗教理论的约束。
即使只基于人类的理性,也可以达到高度的哲学成就。
伊曼努尔·康德的理性哲学成就,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哲学的代表。
启蒙哲学:理性解放18世纪启蒙运动是欧洲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源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学派,它强调人的理性被束缚在种种偏见之中,并寻求通过理性贯穿始终的自由和进步。
寻找艾多斯(Eidos):古希腊哲学的冲撞于“一”“多”之间
寻找艾多斯(Eidos):古希腊哲学的冲撞于“一”“多”之间王锡伟;张泽;朱光亚【摘要】本质不是艾多斯,但本质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艾多斯,因此,胡塞尔使用Eidos概念以区分古希腊的本质.但是,何谓古希腊哲学的本质,古希腊对艾多斯的寻找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应该说,从可变的“一”到不变的“多”,再经过不变的“一”,达到可变的“多”,是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艾多斯的回答.作为自然哲学的反动,智者学派丧失了艾多斯对象,但这个对象由苏格拉底重新拾起.苏格拉底启示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但理念论只能是从关于事实偶然性的理论走向本质可能性理论的过渡,是“多中之一”,这个过渡被亚里士多德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亚里士多德对艾多斯的最终解决是:被理智所把握的共同之物,即,诸艾多斯的统一.【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43)004【总页数】6页(P68-73)【关键词】“一”;“多”;艾多斯;理念;形式【作者】王锡伟;张泽;朱光亚【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1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1胡塞尔在谈到本质的时候说:“ 我觉得有必要保持康德极为重要的观念( Idea)概念,使之不至于混同于一般的本质概念,无论是形式的还是质料的本质概念。
因此我决定使用一个外来语,即在术语中尚未被使用的‘ Eidos’,以及一个德语词‘ Wesen’。
”〔 1〕胡塞尔在这里的意思是说,他的现象学本质区分于古希腊意义上的本质,古希腊哲学的本质是“ 隐藏在直观现象背后的抽象概念,而现象学的本质则是直观呈现的纯粹意识可能性”〔 2〕。
胡塞尔在这里所界定的Eidos,和西方哲学中所指的idea 和form 有一个共同的希腊词源ιδεα,拉丁文转写为idea,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 和eidos(多数时候是idea)〔 3〕,格鲁布( Crube)认为ιδεα“ 最切近的翻译是‘ Form’或者‘ appearance’”〔 4〕。
高中英语哲学思想单选题50题
高中英语哲学思想单选题50题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example of materialism?A.Thinking that idea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B.Believing in the existence of a soul.C.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physical objects.D.Emphasizing the power of spirit.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唯物主义的概念。
选项A 强调思想最重要,不属于唯物主义。
选项B 相信灵魂的存在,也不符合唯物主义。
选项 C 重视有形物体,体现了对物质的看重,符合唯物主义观点。
选项D 强调精神的力量,不是唯物主义的体现。
2.What does idealism emphasize?A.The reality of physical things.B.The importance of ideas and concepts.C.The role of practical actions.D.The existence of matter.答案:B。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重点。
选项 A 说的是物质事物的现实,这不是唯心主义强调的。
选项 B 强调观念和概念的重要性,这符合唯心主义观点。
选项C 实际行动的作用与唯心主义无关。
选项D 物质的存在也不是唯心主义重点。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elated to dialectics?A.Seeing things in a static way.B.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and change of things.C.Only considering one aspect of a thing.D.Refusing to accept new ideas.答案:B。
东西方科学传统和思维方式比较
2.西方:崇尚思维工具锻造 东方:倡导用心悟道 科学是建立在经验与逻辑基础之上的理性思维,经验是人们 感知客体时所产生的关于个别事务的知识,逻辑是人们用于 发现个别事务之间内在联系的思维工具。作为思维内容的经 验和作为思维形式的逻辑相结合,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必要 条件。西方崇尚思维工具的锻造,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思维 工具的锻造承传。形式逻辑发展的根基是亚里斯多德的“三 段论”(演绎推理,一种形式逻辑,只要遵循正确的逻辑形 式的论证,可以保证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也必然为真 ), 它看上去是一个简单朴素的推理,但它孕育了科学理性的精 神,锻造了科学思维的工具,对近代科学进步的意义是深远 的。
“笺注经书”学术传统反映了中国人对前人思现 的一种态度和前人成果的认识方法,对承传先哲的 思现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一 种思维定式,对科学的进步、学术的繁荣是非常不 利的。中国历代统治者始终把新思想、新理论、新 学说视为异端邪说,所以,中国历史上许多新的理 论、学说都只能通过表面上是“笺注经书”,而实 际上是提出新内涵来进行阐述。
中国古代哲学中没有古希腊那样完整的自然哲学体 系,许多自然哲学散见于不同的哲学流派之中,缺 乏逻辑上的自洽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必须承认: 这种玄妙、深邃、带有神秘色彩的“虚”学,并没 有被后人转化为“实”学,使之成为自然科学的胚 胎或成为得以开花结果的科学“种子”,至今仍停 留在猜测和思辩的阶段。
与西方自然哲学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一直是关 注人事、关心社会伦理道德胜过关心自然本身,对 自然界缺乏探究热忱、缺少研究方法、只有一些常 识性的认识和思辩性的猜测,这对科学和哲学的发 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得原本显得很有生气的 一些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现,最终大都在社会伦理 道德的说教中迷失了发展方向。从历史的角度看, 中国古代这种主客不分、简单类比、随意现象、肤 浅推断的“天人合一”的思现,并没有给中国的科 学带来进步。
西方文论
柏拉图(Plato,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所说的“Ide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摩仿艺术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首先,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
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文艺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第二,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第三,悲剧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同时,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
三、灵感说灵感的基本含义: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
希腊语中“εγθεοs”的原意是“神灵的附体”,“神灵感发”,它是“灵感”一词的根源。
英文中的enthusiasm(热情)源于此。
柏拉图灵感说的价值首先,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就是灵感的产物。
其次,看出了文艺创作与技术制作的区别。
第三,揭示了艺术创造离不开现实美的触发,但又不停留在对现实美的摹写上,而是努力创造有普遍性的理想美的形象的过程。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 • • • • 客观事物的美是理念美的影子; 美感是通过“灵魂回忆”而获得; 艺术世界是模仿的模仿; 理式世界-感官世界-艺术世界 “把诗人逐出理想国”
美的本体论:“理念”(Idea),美本身
• 美本身是什么呢? 柏拉图:“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 不灭,不增不减的。它不是在此点美,在另一 点丑;在此时美,在另一时不美。在此一方面 美,在另一方面丑;它也不是随人而异,对某 些人美,对另一些人就丑。还不仅如此,这种 美并不表现于某一个面孔,某一双手,或是身 体的某一其他部分;它也不是存在于某一篇文 章,某一种学问,或是任何某一个别物体,例 如动物、大地、或天空之类;它只是永恒地自 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一切 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 物才成其为美。”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384-322
亚里士多德
• Aristotle, • 公元前384-322
亚里士多德
• 一切事物的成因 ——质料因,形式因,主动因,目的因 • 逻辑——将事物分门别类 • 伦理——怎样才能找到幸福与满足?
1、过着享乐的生活
2、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
3、做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 “黄金中庸”:平衡和节制,才能过着快乐和谐的生 活
《大希庇阿斯篇》
• 古希腊第一篇专门论美的文章 • 提出了若干重要的美学命题:
• 美的本质:
• 区分和“美”的本质(美是什么)与美的事物 (美是什么东西)
• 美与善(合适,实用)的关系 • 美与视听快感的关系
柏拉图
• Plato
• 公元前427-347
拉斐尔 :《雅典学院》1509-1511, 梵蒂冈博物 馆
艺术的功能
Idea与古希腊两种哲学思维方式
Idea与古希腊两种哲学思维方式
潘卫红
【期刊名称】《甘肃理论学刊》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Idea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蕴涵的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一种是感觉的抽象思维,另一种是理智的抽象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构造了两种哲学的世界:本原世界和本质世界.由此形成两种哲学传统.柏拉图的idea是一种隐喻,通过这个概念,柏拉图在两种哲学传统之间进行了沟通和转换.
【总页数】5页(P38-42)
【作者】潘卫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02
【相关文献】
1.寻找实在性:古希腊哲学的思维方式问题 [J], 谢文郁
2.古希腊和中世纪哲学中的目的论思维方式浅论 [J], 方彬
3.如何理解巴门尼德的“存在”——兼论古希腊哲学两种本源观的区别 [J], 蔡祥元
4.从古希腊哲学对本体的认识看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特点 [J], 李珺;
5.从中国和西方传统哲学语言看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 [J], 魏博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业3
浅析柏拉图善的理念论摘要:柏拉图认为,哲学作为最善好的生活方式,是对“真理的洞见”,是爱智慧;爱智慧、“洞见真理”的人被称为哲学家。
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家“洞见”的“真理”显然与他的理念世界密切相关。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唯一的真实存在,是本体、共相、目的和模型,可知而不可感,而其中善的理念则被视为“理念之理念”。
关键词:柏拉图爱善理念世界柏拉图认为,Eros是爱智,这条爱智之路作为最善好的生活方式,在爱的阶梯上经过肉体生殖、精神生殖乃至纯粹的灵魂之思,才能不断攀升,最终实现不朽。
在《会饮》中,柏拉图为我们铺设了这样一条爱的阶梯:人们从美的身体入口,不断攀升,经过美的灵魂、美的制度、律法再到各种知识直至到达美的理念——爱之巅峰。
这是一个进行纯粹的灵魂之思的过程,是灵魂不断上升、回复自身的过程,也是灵魂选择被誉为“最善好”的高贵的生活方式的过程。
这一生活方式就是哲学,哲学就是Eros的化身。
当人们沿着爱的阶梯到达峰顶时,也就拥有了人所欲求的至善和永恒的幸福,在此巅峰人们所看到的美本身才是真实的存在,是客观、绝对、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
理念是柏拉图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
所谓“理念”,在古希腊文中被写作idea或eidos,其中idea 来自动词idein (看),而idein又是动词eidein (看)的一个变格,eidos 则来自eidein,两者被柏拉图不加区别地加以使用,其本义为“看见的东西”,后来指灵魂之所见,在英文中通常以大写的Idea 和小写的idea来区别客观的“理念”与主观的“观念”。
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思想与“看”紧密相连,而在一切感官中,与“看”相联系的非视觉莫属,因而视觉在整个感官体系中就倍显特殊和重要。
在柏拉图那里,“看”分为眼睛之“看”和灵魂(心灵)之“看”,因而也就有了感觉世界和理智世界之分。
一、两个世界感觉世界二分为感觉和知觉,理智世界二分为“理性”和“悟性”。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1.理式论摹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所说的“Ide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这种本体是一种由低向高的体系,最底的理式是具体事物的理式如“桌子”、“树”的理式,再往上是数学、几何方面的理式,如三角、正方、圆等,再往上是艺术、道德方面的理式,如公正、美等;越往上,理式越完美,而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善,善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神的化身。
这样一个精神的理式体系又是和现实的自然世界相对应的,现实的“床”是理式的床的影子,是理式造出来的具体的特殊外在形象。
他说:“理式”不仅有本领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生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的,连他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地和天,各种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所存在的一切。
这里所说的创造一切的理式,就是“最高理式”,就是创世主、是神。
他以理式论否定了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现实世界是以理式世界为蓝本的,只有“理式”才是真实的存在。
人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不需要经过感觉,只需要对理式的领悟。
b.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他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
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所以艺术品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
在他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后者与前者是依存关系。
在他看来,文艺的摹仿就像镜子照物一样,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复现,不能摹仿事物的“实体”(本质)。
因此,他对诗人、艺术家极为反感。
把摹仿现实的诗人、艺术家列为九等人中的第六等,摆在医卜星象家之下。
c.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摹仿说。
idea单词
idea单词单词:idea1. 定义与释义1.1 词性:名词1.2 释义:想法;主意;概念;观念1.3 英文解释:A thought, plan, or suggestion about what to do.1.4 相关词汇:ideation(名词,构思;观念形成),ideal (形容词,理想的;名词,理想),ideally(副词,理想地;完美地),idealize(动词,使理想化;将……视为理想)---2 起源与背景2.1 词源:“idea”源自希腊语“idein”,意思是“看”或“知道”,最初表示事物的形式、模样或本质,后逐渐演变为表示脑海中的想法、概念等含义。
2.2 趣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理念论”,他认为存在着超越现实世界的“理念”(idea),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只是对这些“理念”的模仿和分有。
这一哲学思想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让“idea”这个词承载了更多的哲学内涵和深度思考。
---3 常用搭配与短语3.1 短语:- have an idea:有个主意例句:I have an idea. Let's go on a picnic this weekend.翻译:我有个主意。
咱们这周末去野餐吧。
- good idea:好主意例句:“We can decorate the room with balloons.” “That's a good idea.”翻译:“我们可以用气球装饰房间。
”“好主意。
”- get the idea:明白;理解例句:After I explained it twice, he finally got the idea.翻译:我解释了两遍之后,他终于明白了。
- come up with an idea:想出一个主意例句:She came up with an idea to solve the problem.翻译:她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主意。
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
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
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功利主义与道德主义的差异:西方哲学倾向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重视可观察到的结果和成果,追求个人自由和权利,而东方哲学则更注重道德和伦理,强调人的内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2. 逻辑思维与综合思维的差异:西方哲学注重逻辑推理和分析,讲究条理和推导,而东方哲学则更强调综合思考和模糊边界的处理,强调整体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3. 信仰与理性的差异:西方哲学一直强调理性,信任科学和技术的力量,而东方哲学则注重灵性和信仰,更强调平衡和谐的生活方式,关注自然与宇宙的和谐与平衡。
4.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西方哲学更注重个人独立,追求个人权利和自由,而东方哲学强调团体和谐,注重个人与集体的互动关系,倡导弱肉强食的集体价值观。
总之,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主要是由历史、环境、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所决定,反映了两种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蒋岱《西方文论十讲》讲稿(1-7章)
西方文论(第一章—第七章)Xfwl10@ 密码:xfwl10 蒋岱副教授文艺涉及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文学本质是审美,一部西方文论史,就是四个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
呈现方式有三种:一是哲学家、政治家、宗教家、美学家的文论,如柏拉图《理想国》、奥古斯丁《忏悔录》、亚里士多德《诗学》、尼采《悲剧的诞生》;二是诗人作家的文学见解,如贺拉斯《诗艺》、雨果《<克仑威尔>序言》三是文学批评家、理论家的文论专著,如圣·伯夫、德·桑克梯斯、韦勒克的论著。
西方理论分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
古代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主义)导言古希腊文论是西方文论源头,柏拉图理式论,亚里士多德《诗学》,都有体系。
古罗马文论,有贺拉斯、朗加纳斯、普罗提诺三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论,有奥古斯丁、阿伯拉、阿奎那三人。
文艺复兴文论是资产阶级文论,古典主义文论,则是资产阶级与贵族王权妥协的产物,代表是布瓦洛。
第一章古希腊的文艺理论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的理论毕达哥拉斯(前580-前500)认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体现者数的和谐,认为“美是和谐统一”“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还提出“小宇宙”、“大宇宙”的概念。
2、赫拉克利克的“对立和谐”理论赫拉克利克(前530-前470)认为“火”是宇宙万物本源。
还说“人不能两次走入同一河流”,首先提出“艺术摹仿自然”。
3、德谟克利克的摹仿说德谟克利克(前460-前370),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
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他还说“任何艺术……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
其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对文艺和美学对象的研究,认为研究对象是外形和内心统一的人。
二是对作家主观条件的研究,三是对作品社会效果的研究。
Idea与古希腊两种哲学思维方式
Idea与古希腊两种哲学思维方式潘卫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2)摘要:Idea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蕴涵的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一种是感觉的抽象思维,另一种是理智的抽象思维。
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构造了两种哲学的世界:本原世界和本质世界。
由此形成两种哲学传统。
柏拉图的idea是一种隐喻,通过这个概念,柏拉图在两种哲学传统之间进行了沟通和转换。
关键词:idea 思维方式感觉的抽象思维理智的抽象思维哲学传统从词源上讲,idea这个词来自希腊文动词idein,后者是看的意思,idea是从这个词变化而来的一个名词,就是“所看到的”,“看到的东西”的意思,我们通常理解为形象,形状等。
[1](p.459)但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其含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哲学史上把它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使用的有两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
对于前者使用的idea,大家的理解没有什么歧义,但对于柏拉图的idea,学术界则历来纷争不断。
争论主要集中在如何翻译这个概念的问题上,以陈康先生为主的学者根据词源上的考证,主张译为相,而传统译名为理念。
后来汪子嵩提出这个概念原本就有感性上的特征,引起争议,中国人民大学的聂敏里就此专门做了一篇论文予以反驳。
①那么,柏拉图的idea究竟有没有感性因素呢?本文试图在一种历史的视野下,从一种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考察这样一个哲学概念,以期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idea实际上蕴涵着古希腊哲学的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不同的哲学传统由不同的两种哲学思维方式促成,其一是感觉的抽象思维,其二是理智的抽象思维。
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分别在各自所继承的哲学传统及思维方式上使用这个概念,其中柏拉图的idea运用了一种隐喻,在两种哲学传统中进行了沟通。
一、idea?感觉的抽象?本原Idea据说最早出现在荷马的著作中,原意是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形相等外形,但经过哲学家的转化,作为一个哲学的核心概念,最早出现在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60年)的原子论哲学中,是指一种抽象的可感性,世界的本原是原子,而原子的本质就是具有一定的形状,这就是idea,idea由此成为世界的本原。
古希腊四大思想学派是哪四派
古希腊四大思想学派是哪四派古希腊四大哲学思想学派为: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派,爱菲斯学派,爱利亚学派。
一、米利都学派希腊城市米利都是一座富饶的港口和商业中心,产生了三位重要的思想家:泰勒斯、安纳克西曼德和安那西梅尼斯,创立了米利都学派,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它是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学派,被誉为是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米利都学派的观点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米利都学派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解释世界。
这或许与米利都是一个工商业发达的城邦、人们都比较务实有关。
他们的思想观点排除了当时神造世界万物的迷信,激起了人们探索世界本源的强烈兴趣。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
认为音乐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不同的音调按照一定的数量上的比例组成,“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这是古希腊艺术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包含着艺术中“寓整齐于变化”的普遍原则。
三、爱菲斯学派爱菲斯学派产生于伊奥尼亚的爱菲斯城邦,其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变化。
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并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遵循着一定的秩序或规律。
由于他对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的理解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因而他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四、爱利亚学派爱利亚学派是早期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城邦。
一般认为,爱利亚学派有四位代表人物。
克塞诺芬尼是他们的先驱,巴门尼德是爱利亚学派的奠基人和领袖,芝诺和麦里梭则起着捍卫、修正和发展巴门尼德的理论的作用。
该学派前后延续了1个世纪,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克塞诺芬尼提出“神”是不动的“一”,巴门尼德则由此概括出“存在”是不动的“一”,认为具体的事物是虚伪的,唯有抽象的“存在”才是真实的。
浅谈西方哲学史上实体思维模式的发展
浅谈西方哲学史上实体思维模式的发展西方哲学史上实体思维模式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深刻的历史过程。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就探索了实体思维的发展轨迹,通过不同的哲学家们的贡献,实体思维模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展现出其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态。
本文将对实体思维模式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体思维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演变和发展。
古希腊哲学的历史上,实体思维模式首先在柏拉图哲学中得到系统的阐释和展现。
柏拉图将实体思维模式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通过对“理念世界”的描述和探讨,揭示了实体在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和内涵。
在柏拉图看来,实体是真实的、不变的,是理性和认知的对象,它们存在于“理念世界”,是超越感觉世界和变化的“确实”。
柏拉图将实体理解为绝对的价值和智慧的源泉,他以“理念的真善美”作为实体思维的代表,通过对“理念”的探索和理解,呈现了一种超越感性世界的智慧和美学。
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实体思维模式得到了更为系统和细致的阐释。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存在的根源和本原,他将实体分为形而上学的实体和物理的实体两种。
前者是理解实体的本质和意义,后者是指在感性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存在。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实体的分类和分析,揭示了实体的多样和复杂性,通过对实体的本质和属性的探讨,揭示了实体的内在结构和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思维被视为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基础,为后来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中,实体思维模式得到了重新诠释和发展。
在圣·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中,实体被理解为上帝的创造和意志的表现,他将实体与上帝的契合和人类的信仰联系在一起,揭示了实体的神圣性和人类的敬畏。
在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中,实体被理解为存在的统一和和谐,他将实体与形而上学、神学和科学联系在一起,揭示了实体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基督教哲学的实体思维展现出了一种信仰与理性的统一、宗教与哲学的融合,为中世纪的思想思潮提供了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格局。
论工程理念在工程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8卷 第4期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8 (4): 439-4462016年8月JOURNAL OF ENGINEERING STUDIES Aug ., 2016收稿日期: 2016-06-20; 修回日期: 2016-07-05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工程实践前沿的哲学问题及其哲学理论创新”(项目编号12C028)DOI: 10.3724/SP.J.1224.2016.00439论工程理念在工程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李永胜(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49)摘 要: 理念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揭示事物本质及规律而建构起来的总体性、根本性观点,是主体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工程理念是人们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经过理性思考形成的对于人工造物活动的发展规律、发展方向和工程理想追求等工程总体性特征的高度概括和思想升华,它带有理想化特征,是工程实践智慧的集中展示。
作为反映并体现工程活动本质、规律、特征、发展趋势和价值追求的总体性、根本性观念,工程理念贯穿于工程活动始终,在工程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处于全局性、战略性、统帅性指导地位的造物总观念、总原则、总方针。
具体而形象地讲,工程理念是工程活动的战略依据、统帅思想和总设计纲领。
工程理念在工程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体现在:先行引导作用,价值导航与精神驱动作用,对工程活动起统帅与支配作用,影响工程活动的效应与效果,通过实践模型来指导造物行动。
关键词: 工程理念;造物;方法论;价值观中图分类号: N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969(2016)04-0439-081 理念与工程理念理念,是一个一般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它最早来源于“理念论”。
“理念论”(theory of idea)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的哲学本体论。
“理念”一词来自古希腊的两种词,idea 和eidos 。
前者源自动词“看”,逐渐引伸为心中的观念。
希腊哲学思维的制作图式
希腊哲学思维的制作图式【摘要】希腊哲学思维是西方哲学的重要起源,其深远影响至今。
本文从希腊哲学思维的起源、主要特点、发展历程、影响及在今日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希腊哲学思维强调理性思考和追求真理,尤其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为代表,影响着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
如今,希腊哲学思维的理念在科学、政治、人文等领域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总结希腊哲学思维的制作图式是要将理性思维和追求真理作为核心,展望未来,希腊哲学思维仍将继续对人类思维产生重要影响,推动哲学思想的不断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希腊哲学思维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希腊哲学思维、制作图式、起源、主要特点、发展历程、影响、今日应用、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希腊哲学思维是世界哲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希腊古代社会的背景。
希腊古代是一个城邦制度兴盛的时代,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希腊人开始对自然、人类、社会等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讨,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哲学思维模式。
希腊哲学思维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古代,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哲学的黄金时代。
在这段时间里,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相继涌现,开创了不同的哲学流派和思想体系。
他们的思想成果对后世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希腊哲学思维的起源不仅与古希腊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还与希腊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探索精神有关。
希腊人善于观察、思考、质疑,他们追求真理、智慧和美的境界,尊重理性和逻辑思维,这些特点都反映在希腊哲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中。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详细探讨希腊哲学思维的起源、主要特点、发展历程、影响以及在当代的应用等方面。
1.2 目的希腊哲学思维一直被视为哲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希腊哲学思维的制作图式进行探讨和分析,深入挖掘其起源、特点、发展历程、影响以及在今日的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体系的精髓。
论古希腊哲学思维方式
作者: 张晓林
出版物刊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35-142页
主题词: 哲学思维方式;亚里士多德;主体;希腊哲学;理性;爱利;思想;黑格尔;唯物主义;辩证思维
摘要: <正> 一哲学思维方式即主体思考、规定对象的方式。
从哲学史来看,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三种主要形式:直观(表象)思维,抽象(形式)思维以及辩证思维。
辩证的思维方式就是黑格尔曾系统发挥过的概念思维;抽象的思维方式也是黑格尔从旧形而上学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方式,它的极端形式以形而上学的名称为我们所熟知。
这是勿须多说的。
直观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它是一种无概念的思维,是对于对象直接的形象把握;第二,它是一种直接的抽象。
直观中之对象并非对象具体、个别方面,而是对象全体。
但是,全体在直观中表现为一片混沌,尚未呈现出细节的区别,尚无任何具体规定。
由于它是直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dea与古希腊两种哲学思维方式.txt年轻的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事拍给自己看的。
当大部分的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友情!Idea与古希腊两种哲学思维方式潘卫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2)摘要:Idea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蕴涵的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一种是感觉的抽象思维,另一种是理智的抽象思维。
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构造了两种哲学的世界:本原世界和本质世界。
由此形成两种哲学传统。
柏拉图的idea是一种隐喻,通过这个概念,柏拉图在两种哲学传统之间进行了沟通和转换。
关键词:idea 思维方式感觉的抽象思维理智的抽象思维哲学传统从词源上讲,idea这个词来自希腊文动词idein,后者是看的意思,idea是从这个词变化而来的一个名词,就是“所看到的”,“看到的东西”的意思,我们通常理解为形象,形状等。
[1](p.459)但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其含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哲学史上把它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使用的有两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
对于前者使用的idea,大家的理解没有什么歧义,但对于柏拉图的idea,学术界则历来纷争不断。
争论主要集中在如何翻译这个概念的问题上,以陈康先生为主的学者根据词源上的考证,主张译为相,而传统译名为理念。
后来汪子嵩提出这个概念原本就有感性上的特征,引起争议,中国人民大学的聂敏里就此专门做了一篇论文予以反驳。
①那么,柏拉图的idea究竟有没有感性因素呢?本文试图在一种历史的视野下,从一种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考察这样一个哲学概念,以期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idea实际上蕴涵着古希腊哲学的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不同的哲学传统由不同的两种哲学思维方式促成,其一是感觉的抽象思维,其二是理智的抽象思维。
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分别在各自所继承的哲学传统及思维方式上使用这个概念,其中柏拉图的idea运用了一种隐喻,在两种哲学传统中进行了沟通。
一、idea?感觉的抽象?本原Idea据说最早出现在荷马的著作中,原意是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形相等外形,但经过哲学家的转化,作为一个哲学的核心概念,最早出现在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60年)的原子论哲学中,是指一种抽象的可感性,世界的本原是原子,而原子的本质就是具有一定的形状,这就是idea,idea由此成为世界的本原。
考察这一段历史,可知这样一个普通的名词最后能成为抽象的哲学概念,是有其必然性的。
我们知道,最初把哲学同神话区别开来的,是一种人类的理性思维方式,而神话始终是一种想象的产物。
通过对哲学的起源与早期的发展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思维方式,乃是一种与看有关的抽象思维方式。
这可以从古希腊哲学早期对世界的本原(arche)的寻找中得到说明。
什么是本原呢?亚里士多德说,本原是“由它而存在,最初由它而生,在最终消灭时又回归于它”的东西。
[2](p.8)这个“最初”就可以告诉我们,这个本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时间上在先的东西。
而从古代哲学家关于这个时间上在先的本原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古人寻找的这个时间的开端,其实也就是事物的最基本的部分,或者所有事物共有的部分。
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说,水是世界的本原,这个“水”就是从事物的外部的感性特征抽象而来的事物的共同成分,就是通过“看”来进行的。
当然,由于古代人类活动的局限性,我们说泰勒斯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猜测,他根本无法看到更多的事物的“水”的部分,并且“潮湿”也不具有视觉的因素,但我们认为这个“水”的确是通过“看”来看到的,是实在的“水”,是“滋养的水”,是作为是事物组成部分的“水”。
这正是由早期处于萌芽状态的直觉的思维方式来决定的。
所以,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泰勒斯的本原时,就说到:“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论断,也许是由于看到万物都由潮湿的东西来滋养。
”[2](p.8)把时间在先的东西与事物的基本组成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看来,正是由我们所称为看的抽象思维方式来决定的。
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姑且称为感觉的抽象。
或许在古人那里,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假定,万事万物的产生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元素,复杂的事物都由简单的事物所构成,如果能找到事物的基本部分,就可以确知一切事物的开端,由此就构成早期哲学所追求的目标??世界的本原(arche)。
但无论怎样,这种对世界本原的寻求,实际上就是通过寻找事物共同的基本组成部分来进行的。
所以,黑格尔说到泰勒斯时写道:“思辨的水是按照精神方式建立起来的,不是作为感觉的实在性而揭示出来的。
”[3](p.184)显然,是带有黑格尔本人的片面性的。
由泰勒斯开创的这条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深远的,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特点大致如此,比较典型的有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气”是万物的本原,恩培多克勒的“四根”,阿萨克那戈拉的“种子”,最后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而其他不典型的几位哲学家虽然是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开拓者,但也明显带有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下面我们还要提到)。
如阿那克西曼得的“无定形”(apeiron),“但是,阿派朗终究是和水、火、土、气同一类的东西,属于亚里士多德的物质性本原。
”[4](p.188)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数”在他们那里也是构成事物的本原,他们认为事物都是由点,线,面,体等构成。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错误恰恰就在这里”,[4](p.298)赫拉克利特的“火”,大部分哲学史家如黑格尔和文德尔班等都倾向于把它解释为动变,认为“火”是被用来隐喻世界的变化,这种变本身或者说“变”的规律logos为世界的原则(因此不被称为本原),[3](p.305-311)[7](p.54-55)但赫拉克利特的“火”的确也是世界的本原,也即组成元素,“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有如黄金换成货物,货物又换成黄金。
”[5](p.21)[4](p.427-433)这些特点,在很多人看来,认为是古希腊哲学的朴素的感性直观所决定的,但准确的说应该是由我们这里所说的感觉的抽象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
这种感觉的抽象“抽象”的是事物的共同的基本结构,就是一种“看”的思维方式。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早期希腊哲学时曾指出,“在那些最初进行哲学思考的人们中,大多数都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以质料为eidos/idea(形式)的”,[2](p.7-8)这里的质料就是事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显然,没有感性的眼睛,没有“看”的思维方式,也就没有对质料的追求。
这种早期自然哲学的思维方式,即从“看”中抽象事物的共同的“有形”的基本的结构单位,在德谟克利特这里得到了最完美最纯粹的运用。
所有史料都显示,毕达哥拉斯的“数”,阿萨克那戈拉的“种子”构成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主要来源,在前人的基础上,德谟克利特把这种“看”的思维方式运用到极至,他把万物的本原规定为不可分割的原子,原子作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单元,其根本的特性就是idea,说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就相当于说世界的本原是idea,即,世界是一种基本的具有一定“形式”的事物组成。
当然,正如我们看到的,这个可“看”的原子不再是普通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但它具有的唯一特性却是idea,即可看的形式。
通过这段哲学史的回顾,可以看到,早期自然哲学的思维方式正是一种与看有关的感觉的抽象思维方式,随着这种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基本的组成部分最初还具有一定的“质”,如水的“湿”,“气”的扩散性,以及“四根”的四种基本性质等,随后就逐渐失去了一切质的性质,变得越来越纯粹化,单纯具有感觉的量的特性。
不同本原的提出,正是人类在这种抽象方式上的不断进步,从而形成了古代哲学寻找本原世界的自然哲学传统。
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注定了它要把一种“看”的形式当作最终的本原,这就是idea。
作为自然哲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它是不可超越的。
那么,柏拉图的idea代表的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以及什么哲学传统呢?二、idea-?理智的抽象?本质把柏拉图的idea与本质联系在一起上很牵强的,也是过于简单化的。
这里的“本质”我们只是用于比较本原而言的。
相对于看的思维方式,本质是一种由思的思维方式所思考到的东西。
所谓“思”,表面上看来就是对事物的一种“质”的把握,是表达一定内容的一类事物的概念。
这个东西在哲学史上也就是所谓事物之为事物的逻辑在先的东西??事物的理念(idea)。
在柏拉图那里,idea既是客观存在的对象,也是心灵的产物,既是事物模仿的理想的原型,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目的。
它虽然具有丰富的含义,但无非是对事物的另一种原因(相对于事物基本构成的原因)的表述,它取代的正是自然哲学的“本原”的概念,但这个本原不再是具有形相的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也不再是凭借我们感官的眼睛可以察觉的,而是凭借我们的灵魂的眼睛??我们心灵的思维把握的事物之为一事物的idea。
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也不是柏拉图发明的,依然有其历史渊源,但柏拉图是从苏格拉底出发,综合吸收这些思维成果并最终通过一个明确的概念来确定这种思维方式的。
我们知道,变化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是一个确定无疑的事实,这种变化既有对事物丰富性的感性直觉,也有对事物时空变化的理智内省,哲学家的任务就是从这种变化中寻找不变的东西,或者说寻找万物变化的根源。
那么,当泰勒斯最早从事物的外部形态去考察事物时,阿那克西曼德也许思考了比前者更多的东西,即他也从内省的直觉去感知外部事物的变化,他思考到这种变化的无穷性,也即变化本身,或者说是变化的形式,就把本原所具有的一切性质赋予它,“那就是: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
”[6](p51)这就是无定形(apeiron)。
并且,这个“无定形”作为一切有规定事物的本原,它还可以理解为变化的动力。
这两者都概括在“无定形”这个概念里。
这种以内省的直觉考察事物的共同性(质)以及事物变化的根源,就构成我们通常说的人类的“思”的开端,即对事物性质的考察。
所以,当黑格尔说:“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开始了,在这里面可以看见哲学被提高到思想的高度。
”[3](p.267)我们认为,他可能忽略了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
据有关历史记载,毕达哥拉斯曾经听过阿那克西曼德的讲演,塞诺芬尼则被认为作过他的学生。
[4](p.248,533)这样,在阿那克西曼德以后,这种思维方式的发展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显然,在思维方式上,这几个人是完全可以联系起来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把阿那克西曼德意识到、但尚为规定的东西理解为“数”,这个“数”作为一种数量关系,乃是事物普遍存在的量的“质”。
所以通常我们只说它是事物的量的特征,是很片面的,它正是由一种思的或理智的抽象思维方式下抽象出来的。
“本质被描述成非感性的东西,于是一种与感性,与旧的观念完全不同的东西被提升和说成本体和真实的存在。
”[3](p.218)①赫拉克利特提出logos,作为事物变化的原则,也是这种思维的结果,在他这里,本原和原则已经严格地被区分开了,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两个:火及lo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