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
《走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走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de07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1.png)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了什么”等多角度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3.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从“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什么、期望着什么”等多角度想象画面,有顺序地写下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4.在读中感受和想象作者描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在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进行寓情于景的写法教学,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能从“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了什么”等多角度多感官想象画面。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感受作者的无限快乐。
三、教学设计(一)作业点评,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初步学习《走月亮》篇课文,课后刘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两道作业,我们先来看看作业的完成情况。
首先是第一题听写本课词语。
(预设1:真不错,从统计的数据上看,正确率是非常高的,达到了98%,我们听写了11个词语,老师批改后发现同学们有两个词语容易出错。
我们看看号同学的作业,原来是这个“稻”字写错了,稻子最后一部分是两个短横,不是长横,不能连起来,大家都记住了吗?我们再来看号同学错在哪儿,“修补”的“补”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请你也牢牢记住。
)(预设2:太棒了,所有同学都答对了,我们再把词语读一遍。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题,连一连把文中的小标题和相应的段落、图片连起来,正确率100%,(点作业出示),同学们完成得真好!这道连线题帮助我们回顾了文章得脉络。
我和阿妈在苍山下洱海边一条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四幅动人的画卷。
(老师画简笔画,帖上小标题:月亮升起图、月下边溪图、月下田园图、月下散步图)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着作者和阿妈的脚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二)品读感悟,学习多角度想画面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师:现在我们品读“月下溪边图”,请大家看学习要求:(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走月亮》教案第二课时
![《走月亮》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8d209b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7.png)
走月亮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走月亮》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够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2.能够正确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3.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根据教材《走月亮》,复习上一课时讲解的生词和短语。
2.合理安排故事阅读时间,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内容。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Warm-up(热身)•复习上一课时学到的生词和短语,检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
2. Pre-reading(阅读前)•列举与故事主题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预先了解故事的背景。
3. Reading(阅读)•学生阅读《走月亮》,重点关注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转变。
鼓励学生有目的地阅读,领会故事的内涵。
4. Post-reading(阅读后)•学生完成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检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分组讨论,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看法。
5. Extension Activities(拓展活动)•学生利用故事中的素材进行创作,可以选择写一篇小作文、绘制插图或设计剧本等。
6. Summary(总结)•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复述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评价,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鼓励。
•其他评价方式包括学生提交的小作文、绘制的插图和设计的剧本等。
六、教学资源•《走月亮》故事原文。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和插图。
•相关的课堂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七、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估,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f615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3.png)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大意,理解“过度消费”这一概念。
2.能够运用阅读策略,较好地完成相关练习。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掌握并实践相关阅读策略。
四、教学过程1.导入1.肢体动作热身:请学生跟随老师完成身体动作,放松身体;2.谈谈月亮:老师通过对月亮的描述,引发学生对月亮的想象;3.形式化导入:老师出示故事的题目《走月亮》,探讨一下学生对题目的想法。
2.预习学习课文前,为了更好地了解故事内容,让学生跟随老师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
回顾的主要内容有自主阅读、讲解故事内容、总结故事所传达的主题。
3.阅读1.朗读故事:老师先讲述故事,让学生先听懂故事大概,然后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故事一遍;2.独立阅读:学生独立阅读故事,老师将需要注意的地方标出,如生词、关键句等;3.小组讨论:老师分发练习册,在小组内学生互相讨论,完成组内练习;4.讲解学生完成小组内的练习后,老师可以讲解答案,进一步讲解课文中所体现的“过度消费”问题,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过度消费”现象的思考。
5.练习1.互动问答:老师出题,让学生回答,通过互动问答,老师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知识;2.练习册内练习: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6.总结1.写作:请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笔记,写下今天的学习心得体会;2.反思:在集体总结时,引导学生反思,语言表达能力等问题。
五、教学后记本课旨在通过故事《走月亮》来引发学生对“过度消费”这一现象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肢体动作、互动问答等形式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最新7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51e3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7.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最新7篇)《走月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和阿妈浓浓的亲情。
2、激起学生读的*,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具准备:歌曲《月亮船》教法学法:导读法朗读法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师生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散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走月亮)3、解题。
(走月亮的习俗)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教师配乐范读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小老师,不明白的词语画下来大家一起交流。
3、指名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字词。
5、开火车读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6、指导书写。
“载”和“栽”“裁”对比记忆。
7、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三、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全班交流。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描写美好月夜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认真读一读,并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④引导学生想象第八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3adf1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c.png)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走月亮》这首歌曲,理解歌曲主题和情感表达;2.能够学会合唱《走月亮》这首歌曲,并培养集体合作精神;3.能够形象化感知月亮的变化,了解基本天文知识;4.能够简单的体验乐器演奏和节奏感。
二、教学重点1.合唱歌曲《走月亮》;2.学习歌曲表情和情感表达;3.形象化感知月亮的变化,了解基本天文知识。
三、教学难点1.组织学生合唱歌曲,并让学生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2.让学生形象化感知月亮的变化,对抗学生对抽象概念的难以理解。
四、教学方法1.教师的示范教学,让学生跟随学习;2.唱歌和演奏乐器练习;3.图示、实物展示等形象化的演示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月球探测的影片,告诉学生月球表面的特点,月球的大小和形状。
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探测月球,看到月球上的山川河流,并询问学生月球为什么总是变化。
2. 听歌活动教师播放《走月亮》的音频,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轻声哼唱。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完整的歌曲,并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内容和歌词。
3. 歌曲学唱教师逐句引导学生学唱歌词,然后进行部分和整体的练习,最后带领全班集体合唱。
4. 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并进行齐唱与响应的练习,让学生感受歌曲所反映出的氛围。
5. 月亮变化通过图片、画板、实物等展示材料,让学生了解月球不断变化的原因,形象化感知月亮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回应月球变化的表演,通过手语表达月亮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月球的变化。
6. 乐器表演学生学会了歌曲之后可以通过发声、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进行乐器表演。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尝试吉他、口琴、手鼓等乐器的演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7. 巩固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并采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性。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唱歌、乐器演奏、情感表达等方面来进行学生的评价。
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知识与能力水平,适当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d9717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8.png)
教案一、教学内容《走月亮》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
2. 把握课文主题,体会作者与阿妈之间的亲情和思念之情。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课文录音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中作者与阿妈走月亮的情景。
b. 揭示课题,板书《走月亮》(第2课时)。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合作交流a.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b.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讲解a. 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b.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与阿妈之间的亲情和思念之情。
5.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课文主题。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走月亮》(第2课时)2.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重点词语、亲情和思念之情3. 教学目标: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与家人之间亲情故事的短文。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的文章或书籍,拓宽阅读视野。
2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
![2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51cde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76.png)
作业:
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感到非常幸福的时刻?同桌之间讲一讲,之后再用笔写下来,字数三百字左右。
板书设计
《2.走月亮》
省略号表示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想象:“我”和妈妈还去了哪些地方。月光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并组织学生交流。
仿写:那么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生答:排比
那么你能否用走过…走过…走过…造一个句呢?
3.带着感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指导学生把文章景美、情美、人美的意境读出来。
4.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反复出现既抒发了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连全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线索。
“流着”一词用了几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中那个字用得好,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一句。
②“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
三、品读课文
1.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2.全班交流,品读感悟。
(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重点的语句。)
①“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问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教学重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PPT
《走月亮》名师教案(第二课时)
![《走月亮》名师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c09fcb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0.png)
《走月亮》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5个字。
正确读写“淘洗、柔和、灰白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3.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反复出现,在表达情感和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4.发挥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1.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2.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反复出现,在表达情感和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月下欣赏美丽的景色。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镀埂烁学生朗读生字,给生字找朋友。
2.向妈妈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给生字组词。
淘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淘(淘气)牵(牵手)鹅(天鹅)卵(产卵)填(填空)庄(村庄)稼(庄稼)俗(习俗)跃(跳跃)葡(葡萄)萄(葡萄)稻(水稻)熟(成熟)二、课文赏析1.月亮升起。
(1)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或收获。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预设:我知道了“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时间是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地点是在洱海。
这样的美景让你联想到什么诗句?预设: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有什么发现?①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从这段话中我们能发现月亮的两个特点是什么呢?预设:明亮、柔和。
因为明亮,才有后面说明景物清晰细致的描写,因为“柔和”,后面描写的景物才能诗情画意。
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月夜景色的美好。
②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在这里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呢?预设:内容上的省略。
这表示月光下的美景还有很多。
四年级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范文(精选6篇)
![四年级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d27b2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d.png)
四年级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读读记记,读读写写,巩固对本单元生字词的认识,自主积累词语。
2、温习、回顾《酸枣情》的倒叙手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倒叙写法的作用。
3、通过“咬文嚼字”了解人们对月亮的不同称谓,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研究,了解更多的有关月亮的知识。
4、自主阅读短文《走月亮》,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
5、开展一次介绍中秋节的语文生活,让学生《难忘的中秋节》为题进行习作练习,要求写出活动的经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巩固积累词语;掌握理清文章条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习作,围绕一个主题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一、词语超市。
⑴、“读一读,记一记”1、出示词语: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都是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读音都很容易读错。
3、自我检查掌握程度,用横线标出你不太确定读音的词语。
4、指名说自己不太确定读音的词语,同学帮助正音。
(将错误频率较高的字注上拼音反复识记。
)5、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⑵、“读一读,写一写”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听写词语。
对照书本检查,将不会默写的生字在课桌上书空。
二、金钥匙。
1、出示内容:2、指名读。
3、引导理解倒叙写法的作用。
4、思考:这片钥匙有什么作用?你还读过或看过倒叙守法的运用吗?(鼓励孩子们联想到电视剧或其他书籍中的倒叙手法。
)三、咬文嚼字。
1、自由读文。
2、指名说:人们对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称谓。
3、古诗赏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其中把月亮的称谓是什么?4、拓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月亮还有什么其它的美称。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f684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d.png)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关键词语,能够流畅地朗读故事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教授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2.PPT课件:整理课堂内容,加深学生理解。
3.图书、图片: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节。
四、教学过程1. 自我介绍(5分钟)教师简单自我介绍,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复习上节课内容(10分钟)复习《走月亮》故事的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关键词语。
3. 学习新课内容(20分钟)1.向学生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故事,注重情感的表达。
3.分段解释故事中不懂的词汇,确保学生理解。
4. 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分小组让学生展开讨论,每组选取一个重要情节进行表演或朗读。
5. 情感教育环节(10分钟)通过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默写故事中的重点词汇。
2.写一篇感悟文,分享对《走月亮》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以上为《走月亮》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希望本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其阅读和表达能力。
走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走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4466e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2.png)
走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 自然段。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
3、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亲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 自然段。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
2、教学难点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通过提问,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例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走月亮》这篇课文,谁能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让学生回忆文中描写的月光下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精读课文,感受美景(1)让学生默读课文第 2 至 4 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的景色,并说一说这些景色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优美的语句,如“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通过讲解,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感受月光下小溪、鹅卵石、小水塘的美丽。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美景。
3、体会亲情(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 5 至 7 自然段,思考:“我”和阿妈在走月亮的过程中做了些什么?从这些事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4、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与亲人相处的温馨瞬间。
(2)鼓励学生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写自己和亲人之间的故事,注意运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
5、课堂小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和深厚的亲情表达。
(2)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如学会了如何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了亲情的温暖等。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94418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2.png)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走月亮》内容并能流畅朗读;–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和词语的意思;–能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朗读提升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能够通过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训练。
2.难点:某些词语及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案和课件;–准备好课文分析和教学要点。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课文《走月亮》;–准备好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四、教学过程1. 开场引导•让学生围绕“月亮”进行自由联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导入新课•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走月亮》,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 梳理重点难点•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阅读理解•给学生几个问题,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某个情节,展开讨论并汇报。
6. 语文活动•设计一些语文活动,如造句、填空、语音训练等,巩固课文内容。
7. 课堂总结•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走月亮》;2.总结课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3.针对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小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课文《走月亮》为主要内容,通过朗读、讨论、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华经典文学作品。
《走月亮》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走月亮》精品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5bcd2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f.png)
2 走月亮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品读语句,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2.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仿照第6自然段写月下风景。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提示: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词语听写。
2.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示例一:本文通过描写“我”和阿妈手牵手在月光下漫步,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象及体验到的无比欢愉的心情,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示例二:这是吴然写的一篇文字优美、意境幽远的抒情散文,文章从孩子的心灵感受出发,描绘了一幅秋天月夜下的动静结合的优美画面,充满了童真气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我”和阿妈一起走月亮,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同学们,你们想体验这样的场景吗?那就快快打开课本,和作者一起沐浴着月光,欣赏月下田园的美吧!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自主交流,初识美感。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阅读与思考:A.画出文中写景的优美语句。
B.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C.画出文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仔细读一读圈画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汇报展示,品析语句。
(1)紧扣第一部分,点拨重点句子。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想一想,月光还可能照亮哪里呢?)(2)教学第二部分,指导学习方法。
A.“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时,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如何理解句中的“流着”一词?)(3)比照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自学第三部分。
A.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走月亮》教案第二课时 《走月亮》教案与学案设计优秀
![《走月亮》教案第二课时 《走月亮》教案与学案设计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56ca69b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4.png)
《走月亮》教案第二课时《走月亮》教案与学案设计优秀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我”和阿妈在走月亮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和阿妈在走月亮过程中的情感交流。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1.感悟课文中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2.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词义。
3.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和阿妈在走月亮过程中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四)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练习题,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2.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课文中的所感、所悟。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作业布置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合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第2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35f04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d.png)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走月亮》是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在一个月夜下的漫步中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本课文共有两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表达,还需要教师进行解释。
同时,学生对于月亮的认识和感受各不相同,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对月亮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中美妙语句的理解和体会。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造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一个月夜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实例教学法: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和表达。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的图片和音乐,用于营造氛围。
2.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教学。
3.准备课文中的句子,用于造句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
b.提问:你们对月亮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c.展示月夜的图片和音乐,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a.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
b.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课文。
c.对课文中的美妙语句进行解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a.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造句练习。
b.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造句成果。
c.选取优秀的造句进行展示和表扬。
4.巩固(10分钟)a.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走月亮》精选教案(第二课时)
![《走月亮》精选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9dafb5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9.png)
“哦,阿妈,白天你___________,而我___________。”
(3)在想象中读好句子,读出画面。
(二)月下田园图
重点语句:
1.“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1)读文想象,体会不仅可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出声音。
(2)情境中想象画面读。
《走月亮》名师教案(第二课时)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走月亮》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与伙伴交流印象最深刻的月下情景。
教学重点: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与伙伴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田埂上
走过很多地方
17分钟
交流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一)月下溪边图
重点语句:
1.“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1)通过想象描述画面。
(2)做动作想象画面读。
2.“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1)抓住省略号展开想象:我和阿妈还会在溪边做什么呢?
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复习引入
复习四幅画面
1分30秒
明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第4-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填写下面表格。
2.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
看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2c3b8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a.png)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诗《走月亮》的内容和意境。
2.学生能够体会诗歌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欣赏
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朗读《走月亮》古诗。
2.分析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
1.课文《走月亮》。
2.课堂黑板及彩色粉笔。
3.相关图片或PPT素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月亮的图片或播放一段月亮相关的音乐来引入本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和向往。
2. 学习课文
1.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走月亮》。
2.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表达的主题。
3. 欣赏诗歌
让学生自由发挥,分组展示他们对《走月亮》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 创作活动
请学生在课后以《走月亮》为题目,写下一篇自己想象的故事或诗歌,并分享给同学。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诗《走月亮》,学生们也通过朗读、分析和创作活动,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六、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背诵《走月亮》。
2.完成课后创作活动,写下自己的《走月亮》故事或诗歌。
3.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好复习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走月亮》。
2 走月亮(教案)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 走月亮(教案)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fa317b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e.png)
2 走月亮(第2课时)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接触抒情散文的机会很少,对《走月亮》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因此,课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者和散文的有关知识,在课堂上,针对这样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对美的感悟能力。
老师通介绍云南地区走月亮的风俗,交流课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勾画优美生动的词句,联系生活,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力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设情境,促进感悟,这样学生不仅能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还体会可以到月色下的意境美。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2、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
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
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4、能仿照课文的第8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色,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这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1、讲授法。
2、自主学习法。
3、直观演示法。
4、读书指导法。
5、练习法。
6、任务驱动法。
7、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整体感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走月亮》请读课题。
文章我们预习过了,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小时候和妈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溪边,田埂上……散步,描绘了月光下美丽的景象,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56e41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a.png)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并能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文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运用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情景表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
•教具:课文PPT、录音机、黑板、故事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利用PPT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快速回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课堂呈现《走月亮》第二节课的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重要句子,鼓励学生跟读。
3.课文理解:–分段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文中人物、事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4.语言表达:–设计口语练习活动,让学生用英语描述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情景表演:–将课文改编成小话剧,分组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巩固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口语练习、情景表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巩固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让他们真正领会课文的内涵,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热爱。
以上教案是针对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便更好地实施教学工作。
走月亮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走月亮第二课时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56013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0.png)
走月亮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走月亮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走月亮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走月亮第二课时优秀教案1教学要求: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3、调动学生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把画好的想象画带来。
教学赛程:一、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问: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今天我们恰好要学习一篇有关月夜的文章—《走月亮》。
(用多媒体出示课题)现在我们就来穿越时光隧道再次走进那个美好的夜晚!二、欣赏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
1、把文章中每一场景都表现出来,并配以《月光曲》的背景音乐,老师边放课件边按原文诵读。
2、问:欣赏完后,你想说点什么吗三、伴乐朗读,品味语言美。
1、指名逐段朗读。
(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出示文字。
)2、请学生来评价,教师加以指导。
运用音乐,把学生带入一种夜晚般的意境,更自然的融入课文内容。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直观,形象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各种感官上都得到美的享受,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巧抓时机,激发表达欲望,让学生有感而发的谈感受,培养说话的能力。
回顾课文内容,在音乐的熏陶下,感悟优美的语言描写,在读中品味。
四、以画促学,自主探究。
1、小组交流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些描写呢同学们都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用画表现了出来,那就在小组里展示一下吧!同时向组里同学介绍一下你都画了什么课文内容,为什么喜欢这些内容?2、全班交流找学生到讲台(运用实物投影仪)展画,先配图朗读一下相关课文内容,再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
请其他同学评价并与展画的同学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夜景的优美,作者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与夜晚散步时所获得的无限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
展示交流
(20)
我愿意把我的探究展示交流,在展示时,我会把内容说清楚;别的同学展示时,我会认真倾听,并能补充和质疑。
小组讨论,组长做好记录,全班交流。
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
课堂检测(5)
一、根据要求写句子:
(出示第一部分文字)
1.引导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哪边升起来了。”重点体会“从洱海那边”升起来的意境。
①要想走月亮,得先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 ②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为什么偏偏还要加上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呢?为什么不说从花园那边升起来?
③引导体会:天上一轮月亮,水中一轮月亮,天上的月亮静静的,水中的月亮随波荡漾的美景。
学习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预习准备:
熟读课文,针对课文质疑。
学习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预习检测
(3)
听写课文中生字词语。
教师指导,小组长组织完成后,引导展示。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
4.把这种快乐和幸福传递给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
(三)自学第三、四部分
过渡:老师领大家学习了第一、二部分,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阅读和分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你喜欢一个部分自学。
1.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要求: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标记下来,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导入感知
(6)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板书课题,抛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
(6)
我能自主探究并与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①“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并用“△△”标记出来。
②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出现了几次?
(1)、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
————————————————————————————————
(2)比喻句:
—————————————————————————————————
(3)拟人句:
—————————————————————————————————
(4)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想象,体会。
1.学生交流。
重点引导:
①你闻到了什么?画出小溪流香的句子。
②你看到了什么?(重点体会“抱”的温暖)
③此时此刻,文中的“我”是想到了什么?
④假如是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妈妈在一起,你会做些什么?(结合生活经验感悟)
3.小结:是呀!其实,只要我们和阿妈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游戏,都会感到快乐!都会感到幸福!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体会: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远处的景物在朦胧的月光下能看得清吗?所以读起来模模糊糊,照到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清楚了,看得最真的是脚下的路。
3.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怎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课题:
走月亮(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年级
四
执教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照样子写词语:
沉甸甸:
———— ———— ———— ————
闪闪烁烁:
———— ———— ———— ————
二.课文内容我知道。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学反思板书设计走月亮
小路温馨
溪边 快乐
景美 情浓
田埂 甜美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