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改版的优势探究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改版的优势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也在不断进行改版和优化。
新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相比于旧版教材,在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系列的改变和优势。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改版的优势。
新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内容方面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传统的教材内容大多注重文字教育和语文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
而新版教材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在课文选择上,新版教材更加注重涵盖不同类型的文本,既有文学性的诗歌和散文,又有实用性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广泛的认知和体验,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新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教学理念上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教材教学普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的应试,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
而新版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
在作文教学上,新版教材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同时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个人观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新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
传统的教材教学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而新版教材则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新版教材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互动演示等,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方面更加注重专业性和科学性。
传统的教材编写常常由少数专家完成,缺乏实践经验和教学现场的反馈,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
而新版教材则注重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广泛调研和实地考察,结合教学现场的实际需求和师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更科学、更实用的教材标准和教学指导。
小学部编版语文新教材最全解读
小学部编版语文新教材最全解读你知道新版教材有什么特点吗?你知道新教材实施后小学语文怎么学吗?你知道部编教材和北师大版的区别吗?你之前听到的谣言有多少是真的?今天,小侠就来给您一一实锤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看到就是赚到赶快拿起小本本记起来吧~~~一. 部编版教材有什么特点1教材特色——重创新编排这套教材特别重视创新编排的理念,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在栏目的编排上,安排了引导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快乐读书吧”栏目十分注意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适当的指导。
努力打通学生课内外的阅读。
延伸到中国人的生活。
这个理念是说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语文教材学到的东西它不是死板的、没有用处的而是说无论他学到的知识,学到的能力都能向他实际生活中使用语文的这些场合里头去延伸服务于他的语文生活、社会生活、社会交往,所以,在很多的栏目设计里头比如“课后思考练习题”,比如“语文园地”等很多地方都做着尝试希望能够把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不断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运用语文进行交际把能力在生活中延伸2教材概况——重素养、建体系“部编版”教材课文数量减少15%,40%的课文被替换。
古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比重增加,强调阅读。
词语是文化的遗产语文的学习深层次是学生对文化的学习过去将语文定位于识字写作而后语文差点沦为思品、政治语文的说教大于语文的美感而今将语文重新定位从认知上是一大进步一方面要学生学会文字运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其思想政治思想对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一个重建找到隐藏在教材的各个地方的重点但不是说走到另一个极端把各种体系化的语文知识全都表现出来而是旨在让他在现代的这个社会生活里头有基本的语文能力这是理念上的一个特点3教材重点——“三加强”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统编语文教材适度增加了古诗文比例其中小学增加多一些一年级就有古诗小学6个年级有古诗文129篇也比以前略有增加。
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选文有反映老一辈革命家经历的篇目和他们的作品也有赞扬革命英雄主义的篇目。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天骄小学李丽君我从两个大方面谈一谈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区别,第一是新教材内容上的新,第二是教法上的新。
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以下五点:一是选文方面选文方面是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先说一说统编版教材在课文数量上的变化。
和原来人教版比较课文数量减少了,比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为29课。
三年级下册,老版教材32课,新版28课。
课文数量减少,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格外重视。
二是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三是汉语拼音。
在目录里很明显就能体现出来。
到了三年级,没有识字单元,每册有一个习作单元,上册一个阅读单元,下册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三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四个“渠道”。
统编语文教材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呢?小学阶段有四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教学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从三年级开始),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两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四是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天骄小学李丽君我从两个大方面谈一谈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区别,第一是新教材内容上的新,第二是教法上的新。
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以下五点:一是选文方面选文方面是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先说一说统编版教材在课文数量上的变化。
和原来人教版比较课文数量减少了,比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为29课。
三年级下册,老版教材32课,新版28课。
课文数量减少,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格外重视。
二是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三是汉语拼音。
在目录里很明显就能体现出来。
到了三年级,没有识字单元,每册有一个习作单元,上册一个阅读单元,下册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三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四个“渠道”。
统编语文教材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呢?小学阶段有四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教学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从三年级开始),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两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四是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语文科目各年级教材版本的详细解析
语文科目各年级教材版本的详细解析一、小学语文教材版本的详细解析在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版本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文将详细解析小学语文教材版本的演变和特点。
1.1 人教版语文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我国最早的一套统编教材,分为《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
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说、听的综合语文能力。
课文内容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情感认同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1.2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主要包括《语文》一至六年级,其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同时,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1.3 人教版语文精品教材人教版语文精品教材是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课文和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初中语文教材版本的详细解析初中语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阶段,教材版本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初中语文教材版本进行详细解析。
2.1 人教版语文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是各省市普遍采用的教材之一,其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核心素养。
该教材内容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通过课文和阅读材料的选择,使学生领略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的魅力。
2.2 人教版精品语文教材人教版精品语文教材是针对新课程改革编写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该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通过多样性的阅读和写作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2.3 苏科版语文教材苏科版语文教材是由苏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其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该教材选材广泛,内容丰富,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和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与人教版教材内容比较及教学启示
在教传统文化素材,
于发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中尤为重要,有时对于枯燥单 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在选文方面,统编
调的纯文字,学生往往提不起多大兴趣,可一旦配上精 教材发扬汉语言文化,选入有关汉字特点、知识的篇目,
美的插图,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陡然增加。插图的作用不 如《天地人》《姓氏歌》《人之初》等,并从代表我国古
关键词:语文;统编教材;人教版教材;教材对比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08-0244-02
语文,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人们彼 此交流思想的工具。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将“国语”和“国 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小学语文作为语文学科 体系的基础,一直以来主要选择通过选文来作为教材主 体,多采用人教版教材,从 2017 年 9 月开始,要求全 国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力求使教 育服务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仅这些,它有时是作者的画像,有时体现课文某方面的 代传统蒙学文化的蒙学读物中节选片段作为学生学习的课
内容,又或者是某些真实事件的影像,通过插入照片的 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充分立足于教
形式展现出来。以小学课文《黄山奇石》为例,在人教 材,理解教材的编订理念、主要特色以及编者的用意;其
版教材中,《黄山奇石》这一课共编排了三张插图,分 次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及专业化素养,意识到语文课程是
别对应了课文分段中所介绍的相关景色。而统编本教材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最后要充分发挥
的“快乐读书吧”,促使学生从内心消除不爱读书的消 极思想;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学生可以与家长 共读,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增加了学生阅读量,而且 符合当代全民阅读的思潮。
全国中小学生语文教材改版后与原版有什么区别
全国中小学生语文教材改版后与原版有什么区别全国中小学生语文教材改版后与原版有什么区别呢?相信广大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注这件事,毕竟这是关系到中考甚至高考的事情。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01 为什么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教材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小学生和初中生将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目前消息是从起始年级开始,各种版本教材将陆续退出舞台。
“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
为什么要编写“部编本”?教材内容有何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为你解答。
温儒敏,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02 为何要编写“部编本”教材?“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
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
“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目前江苏省已通知秋季学期从起始年级起全面使用部编新教材,苏教版将停用。
03 “部编本”内容有何变化?“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
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天骄小学李丽君我从两个大方面谈一谈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区别,第一是新教材内容上的新,第二是教法上的新。
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以下五点:一是选文方面选文方面是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先说一说统编版教材在课文数量上的变化。
和原来人教版比较课文数量减少了,比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为29课。
三年级下册,老版教材32课,新版28课。
课文数量减少,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格外重视。
二是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三是汉语拼音。
在目录里很明显就能体现出来。
到了三年级,没有识字单元,每册有一个习作单元,上册一个阅读单元,下册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三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四个“渠道”。
统编语文教材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呢?小学阶段有四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教学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从三年级开始),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两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四是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2021年秋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最新教材变化
2021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最新教材变化1、4、5年级新教材有小变动2、3、6年级新教材变动较大教材变化明细01.一年级教材变化汉语拼音第13课《ang eng ing ong 》,正文1处拼音调整。
识字第10课《升国旗》2处标点修改。
课文第10课《大还是小》1个词语更换。
会认字:删除“就”,增加“门”。
会写字:删除“多”,增加“门”。
课文中几处偏旁有删减或位置移动。
02.二年级教材变化目录:第15课《大禹治水》更换为《八角楼上》,新增第18课《刘胡兰》,原18~21课课题序号依次顺延变为19~22课,原第22课《狐狸分奶酪》删去。
识字第1课《场景歌》课文1处“片”改成“座”。
课文第11课《葡萄沟》删除“暗红的”三个字。
语文园地六加点字更换2个,阅读《鲁班造锯》改成《大禹治水》。
会认字:删7个,增7个(不含更换课文的会认字个数)。
会写字:删8个,增8个(不含更换课文的会写字个数)。
个别课文标点调整,个别课文中文字注音有增减,3篇课后习题调整删掉背诵的要求,词语表有个别更换。
03.三年级教材变化目录:第25课《掌声》删除,新增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
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1处词语删除。
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3处词语挖改。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2题修改符号有改动。
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文第4段有1句话更换。
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课文首句增加“中”字。
原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由略读课文改成精读课文,增加会写字及课后习题。
会认字:删3个,增7个(不含更换课文的会认字个数)。
会写字:增3个(不含更换课文的会写字个数)。
个别课文有个别标点和课后习题挖改,词语表个别词语挖改。
04.四年级教材变化第1课《观潮》课文第2行有1处文字更换。
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文多处文字挖改、个别语句更换。
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有3处字词挖改。
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有3处字词挖改,第2段前半段内容更换成1句话。
小学语文新旧教材的基本比较
小学语文新旧教材的基本比较
引言
本文旨在对比小学语文新旧教材的一些基本差异和变化。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到材在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方面与旧教材的不同之处。
内容比较
新旧教材在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
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涵盖了更多实用的知识。
而旧教材则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
教学方法比较
材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一些创新和改变。
与旧教材相比,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采用了更多的互动教学和探究式研究。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比较
新旧教材的教学目标也有所不同。
旧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
考试为导向,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提升。
而材则更加注重
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意识和终身研究的能力。
总结
通过对小学语文新旧教材的基本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材相对于
旧教材有着一些明显的变化和创新。
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和综合素质,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这些变化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适应未来社
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 省教育厅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 (2020). 小学语文材.。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新旧版教材在内容上的对比明显
部编新教材:了解学校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谈谈你的认识,较之旧教材有何优势和创新,也可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出发,对新教材提出合理的建议。
1.部编新教材是让学生先认识一部分字,再学习拼音。
能顺利地把学生融入学习中,比如在拼音教学时,可以用儿歌来帮助学生识记字母,有较难学的字母时,可以场合、创设情景来帮助学生识记。
而学习生字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或变一变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并能学习到更多的生字。
学习课文用分角色朗读来培养学生语感。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2.部编新教材的“调”即“教材板调整”、“识字和拼音比重调整”、“选文调整”、“字种调换”。
其中教材板块调整即教材开始是拼音教学调整为识字教学;识字和拼音的比重调整即新版教材的拼音教学由原来的4单元减少到目前的2单元;识字由原来的8课调整为现在的10课。
体现了新课标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的要求;也体现了拼音为识字服务的定位。
3.新旧版教材在内容上的对比明显,新版教材新增《升国旗》、《小书包》等课文,保留了《四季》、《口耳目》等课文。
从篇目来看,新版教材保留、新增的课文不少是儿童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
与旧版教材对比,新版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习拼音和识字的先后顺序。
旧版教材目录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版教材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
也就是说,新版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一部分字,再学习拼音。
对此,有学校老师表示,先认识字能顺利地把孩子的生活融入到学习中,激发识字欲望,更能有效地关注到孩子的需求。
口语交际放在突出的位置此外,新版教材在每一模块的课文学习后,都有“口语交际”栏目。
旧版教材也有口语训练要求,但不如新版教材目标明确。
比如,同样是游戏的题材,新版教材第一个口语交际名称是“我说你做”。
三年级语文改版区别
三年级语文改版区别一、教材结构方面。
1. 单元主题。
- 旧版:单元主题的划分相对较为传统,例如有描写自然景物、描写人物等主题单元,但主题之间的关联性在部分单元不是特别紧密。
- 新版:单元主题的整合性更强。
如在一些单元中,会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将古诗、民间故事等不同体裁的文章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一个单元学习中能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某一文化领域。
2. 课文编排顺序。
- 旧版:课文编排可能更多按照体裁或者难易程度简单排序。
例如先编排篇幅较短、内容较为简单的记叙文,再逐渐过渡到篇幅较长、内容稍复杂的文章。
- 新版:更注重逻辑顺序和学习的渐进性。
在一个单元内,会先出现比较典型、容易理解的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知识要点,然后再安排一些具有拓展性或者综合性更强的课文,让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进行深入学习。
二、课文内容方面。
1. 选材范围。
- 旧版:选材主要集中在经典的文学作品、国内知名作家的文章等。
虽然经典性强,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多元文化和国际视野的体现相对较少。
- 新版:在保留经典的基础上,拓宽了选材范围。
增加了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文章,如介绍现代科技成果的科普短文,以及反映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故事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对现代社会的认知。
2. 课文难度。
- 旧版:部分课文的语言表述较为直白、简单,在字词理解和句子结构上相对容易。
- 新版:课文在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上有所提升。
例如会增加一些富有哲理、修辞手法多样的语句,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三、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方面。
1. 字词教学。
- 旧版:字词的学习主要侧重于读写,对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相对较少。
例如在讲解生字时,更多是从笔画、读音、简单的组词等方面进行。
- 新版:更注重字词的文化内涵和系统性。
会介绍一些字源知识,如象形字、会意字的演变等,让学生从根源上理解字词的意义。
同时,在词语教学中,会强调词语的感情色彩、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深度等。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新教材、新起点——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本学期,历时近五个年头的部编新教材终于在热切期盼中显出真面目。
为引领一年级语文教师准确把握这套教材的特点,切实使用好新教材,我通过研读新课标,将新、旧教材进行对比阅读,查阅相关资料,对新教材进行了解读。
一、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几点变化部编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采用大开本排版、水墨画插图,显得大气优雅,赏心悦目。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呢?(一)、调1、教材板块调整原版教材第一单元是拼音教学,新版教材第一单元是识字教学。
为什么要这样改呢?拼音教学的定位是工具——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识字难度低于学拼音的难度,这样编排便于和儿童的学前生活相连接。
2、识字与拼音比重调整新版教材的拼音教学由原来的 4 单元减少到目前的 2 单元;识字由原来的8 课调整为现在的10 课。
目的:体现了新课标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的要求;体现了拼音为识字服务的定位。
3、选文调整新版本教材共有14 篇课文,保留了原来5 篇课文,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去远足》、《大还是小》、《项链》、《乌鸦喝水》、《小蜗牛》等9 篇课文。
选文突出了经典性、时代性,选用文质兼美、适宜教学的内容,一些经典课文又恢复了。
选文按照“双线”组织单元教学:一条线是“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4、字种调换新教材将字种调换为儿童使用的高频字。
例如:《小小的船》,原版本要求会写“见、白、田、电” ,新版本要求会写“月、儿、白、里” 。
《画》,原版要求会写“人、火、文、六” ,新版本要求会写“水、去、来、不” 。
(完整版)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参考)
(完整版)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不天骄小学李丽君我从两个慷慨面谈一谈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区不,第一是新教材内容上的新,第二是教法上的新。
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以下五点:一是选文方面选文方面是一具最直观的变化,先讲一讲统编版教材在课文数量上的变化。
和原来人教版比较课文数量减少了,比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如今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如今也减为29课。
三年级下册,老版教材32课,新版28课。
课文数量减少,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升。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各分外重视。
二是灵便的单元结构体例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三是汉语拼音。
在名目里非常明显就能体现出来。
到了三年级,没有识字单元,每册有一具习作单元,上册一具阅读单元,下册一具综合性学习单元。
三是重视语文核心素质,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部编本”语文教科书怎么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四个“渠道”。
统编语文教材怎么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呢?小学时期有四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教学用书,会给大伙儿罗列一具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举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从三年级开始),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考虑题和拓展题,必然有一两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办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四是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别同课型“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就故意识改变这种课型别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统编语文教材的7个关键变化
统编语文教材的7个关键变化在中国的教育领域,统编语文教材的地位举足轻重。
作为新一代的教材体系,统编语文教材在传承经典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统编语文教材的七个关键变化,从不同维度剖析其创新之处。
统编语文教材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民间故事、传统节日等内容,让学生从小接触并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统编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既包括经典名篇,也选编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创新精神的佳作,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统编语文教材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
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特点。
统编语文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编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课文选用、习题设计等方面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统编语文教材注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和习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课文《小萝卜头的故事》等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习题设计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统编语文教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教材选编了一些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让学生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魅力。
教材还增加了一些兼具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与印第安文化的关联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理解。
统编语文教材更加注重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
教材选取的课文和习题不仅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还反映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引导学生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应用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的七个关键变化体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革新。
这些变化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天骄小学李丽君我从两个大方面谈一谈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区别,第一是新教材内容上的新,第二是教法上的新。
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以下五点:一是选文方面选文方面是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先说一说统编版教材在课文数量上的变化。
和原来人教版比较课文数量减少了,比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为29课。
三年级下册,老版教材32课,新版28课。
课文数量减少,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格外重视。
二是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三是汉语拼音。
在目录里很明显就能体现出来。
到了三年级,没有识字单元,每册有一个习作单元,上册一个阅读单元,下册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三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四个“渠道”。
统编语文教材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呢?小学阶段有四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教学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从三年级开始),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两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四是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五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在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的读书兴趣。
每册书中还有《快乐读书吧》板块,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以上的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内容上与老教材的区别。
第二大部分分为以下七点:一是汉语拼音的新定位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
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
“统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
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
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主编认为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
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该如何进行拼音教学呢?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
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
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
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
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
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
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
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
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
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
另外,“统编本”语文教材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
二是《和大人一起读》列入教学计划《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
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
一般而言,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书,所以需要大人和他们一起读。
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
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
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
因为以前的教材中没有这个栏目,所以大家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处理。
我建议教师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要把它看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
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
可以适当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
“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必布置作业,因为附加的任务多了,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
应当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
《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读书和学语文的兴趣。
三是识字、写字教学应更有科学性首先是实行“认写分流,多认少写”。
这是“统编本”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
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个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个),其中800字左右会写,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不要加码。
不要回到过去那种“四会”的要求,因为认、讲、用、写是很难齐头并进的,那样做效果可能欲速则不达。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的安排上是有讲究的,一般而言,只要按现教材设定的各个阶段目标推进,学生到二年级下学期大致可以实现独立阅读。
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就是说,不完全依赖拼音认字,还要多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
如果单纯依赖拼音识字,可能会拖累识字的效率,不利于尽快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范读、熟字带生字、尽量勾连口语词等。
在教后面的单元时,要巩固和复现之前认识的汉字,避免回生。
一年级要尽量照顾到多元识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方法了。
那时,学生不仅会拼音识字,还会根据上下文猜读、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等方法了。
四是如何上好古诗词课“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
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进行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
比如,给一年级学生讲《春晓》,讲春天到来的感觉以及那种发现,让孩子大致懂得写了什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就可以了,不要让孩子去记什么“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因为“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不是一年级孩子能理解的。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学生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
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求别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
五是注意课型的区分课型的区分在一年级还不太能看出来,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为两种类型,或者两种课型,一是精读课,二是略读课。
加上课外阅读,就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读书的兴趣;而略读课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彼此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那么小学怎么上好精读课?要安排好预习,不要布置太多作业,主要就是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作铺垫和引导,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读的重点是教阅读的方法,同时也适时教一些写作方法,两者结合起来。
略读课是把教精读课的方法沉淀运用。
老师不要多讲,就让学生自己去读。
六是提倡阅读教学“1+X”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学生读书少、不读书。
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如果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那么无论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
“统编本”语文教材比起以往的教材,更加注意往课外阅读延伸了,但阅读量还是不够。
所以总主编大人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学生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并不一定“挂钩”的书,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
我们的语文课不能满足于精读精讲,不能要求阅读全都围绕写作,还要在精读精讲之外,教给学生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比如快读、浏览、跳读、猜读、群读,还有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等。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不同文体的阅读以及多种读书方法的教学方面,开始做一些尝试。
所谓”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
这就是为了增加阅读量,改变全是精读精讲而且处处指向写作的那种教学习惯。
推荐拓展阅读课文:这里介绍一种,那就是由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人教社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
其选文的经典性、可读性都比较好,能大致配合新教材各个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从小学到高中共24册,每学年2册,大家可以参考选用。
七是教学中处理语文知识的讲授新教材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目标力图更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清晰,要让我们一线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统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在努力重建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
不刻意强调体系化,还是要防止过度的操练。
在教学实施中不去追求“体系化”,但还是要有体系的。
怎么去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又怎么在教学中落实那些知识点和能力点呢?一是参照教师用书。
教师用书会有知识点、训练点的提示。
二是看单元导语。
每个单元都会提出教学的要点。
三是研究思考题和各个栏目的要求。
思考题往往体现对知识点或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和落实。
语文知识的教学必须加强,但还是以“随文学习”为主,不要从概念到概念地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