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发展史
应用电子技术介绍

3、我国应用电子技术的历史
随着电子技术的引入和不断发展,从20世纪五十年代 起, 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开始组建无线电 厂,一些知名院校开始成立无线电系,其中包括无线电物 理学专业。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各大院校将 无线电物理学正式更名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二、我国应用电子技术的现状
二、我国应用电子技术的现状
(二)产量领先,技术领先
• 1、我国有200多种制造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彩电、空调、压缩机、微波炉4个产品占全球总 产量达到70%左右,冰箱压缩机、洗衣机产量占 全世界的1/3。
• 2、航空航天技术(神九神十与天宫一号对接) • 3、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发现新粒子 • 4、高性能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突破(我国研制成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飞速发展起 来的电子计算机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充 分说明了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 特性。
▪ 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 ▪ 第二代(1958~1963)晶体管计算机 ▪ 第三代(1964~1970)集成电路计算机 ▪ 第四代(1971~)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达639 45亿元,较2005年(31010亿元)翻一番,五年间年均增速 超过15%;
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 彩电、微型计算机、手机等主要整机产品产量分别达1. 2亿台、2.5亿台和10亿部,均占全球总产量40%以上,五年 间年均增速分别为7.4%、24.9%和26.9%;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业人员达880万人,比2005 年增长329万人,占全国工业从业人员比重从2005年的8%提 高到10%。
电子技术发展史概述-首次

电子技术发展史概述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
由于物理学的重大突破,电子技术在二十世纪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子器件出现了飞速的发展,而且随着微电子和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步,集成度不断提高。
CPLD/FPGA、ARM、DSP、A/D、D/A、RAM和ROM等器件之间的物理和功能界限正日趋模糊,嵌入式系统和片上系统(SOC)得已实现。
以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为物质基础的EDA技术打破了软硬件之间的设计界限,使硬件系统软件化.这已成为现代电子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电子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着。
这些知识是人们长期劳动的结晶。
我国很早就已经发现电和磁的现象,在古籍中曾有“磁石召铁”和“琥珀拾芥"的记载。
磁石首先应用于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在《韩非子》和东汉王充著《论衡》两书中提到的“司南”就是指此。
以后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十一世纪就发明了指南针.在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有“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记载.这不仅说明了指南针的制造,而且已经发现了磁偏角。
直到十二世纪,指南针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电磁现象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的很快。
库仑在 1785 年首先从实验室确定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的概念开始有了定量的意义。
1820 年,奥斯特从实验时发现了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揭开了电学理论的新的一页。
同年,安培确定了通有电流的线圈的作用与磁铁相似,这就指出了此现象的本质问题。
有名的欧姆定律是欧姆在 1826 年通过实验而得出的。
法拉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有特殊贡献,他在1831 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是以后电子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电磁现象的理论与使用问题的研究上,楞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在1833 年建立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则(楞次定则)。
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摘要:本文针对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及在自动化专业中的典型应用、工艺、功能电路实现手段及未来发展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其中,着重介绍了电子技术自动化、温度控制系统等当前电子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的领域。
同时,文章以微电子领域为主阐述了电子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电子技术;EDA;自动控制;变革引言人类历经过以火、陶瓷及金属农具生产为代表的年代;人类也走过以英国瓦特蒸汽机发明为代表的产业革命、以德国李比希为代表的化工技术革命以美国爱迪生发明为代表的电力革命;如今跨入了以高新科技综合创新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时代。
而正是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人类进入了高新技术时代.电子技术诞生的历史虽短,但深入的领域却是最广最深,而且成为人类探索宇宙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物质技术基础.随着新型电子材料的发现,电子器件发生了深刻变革。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中信息的生产、存储、传输和处理等过程一般均由电子电路来完成,因此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各方面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领域都存在着大量与电子技术有关的问题,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极其广泛,涉及计算机产业、通讯、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如电视信号传播、无线电通信、光纤通信、军事雷达、医疗X射线透视等,所有这些方面均与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
电子技术是其他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它的发展带动了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
1.电子技术发展史概述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
由于物理学的重大突破,电子技术在二十世纪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子器件出现了飞速的发展,而且随着微电子和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步,集成度不断高。
电子行业电子技术发展历史

电子行业电子技术发展历史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行业的核心,它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电子行业的电子技术发展历史,从早期的发展到今天的技术创新,展示电子技术在电子行业中的重要性。
早期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在这个时期,科学家开始研究电流、电磁场和电子器件。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电子管的发明。
电子管时代在20世纪初,电子管成为电子技术的核心。
电子管能放大电信号,并控制电流的流动。
这一技术的发明使得无线电通讯和放大器的发展成为可能。
电子管还被用于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中。
半导体技术的兴起20世纪40年代,半导体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半导体材料能够控制电流的流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著名的半导体元件是晶体管,它在电子技术中起到了电子管的替代作用。
当代电子技术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下面将重点介绍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集成电路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电子行业。
集成电路将多个电子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使得电子设备的尺寸更小、性能更强大。
这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持。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
VLSI技术能在一块芯片上集成非常大数量的晶体管,从而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
这使得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能够做更复杂的任务,并促进了全球互联网的发展。
可穿戴技术的崛起21世纪初,可穿戴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健康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通过电子技术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和监测身体健康。
可穿戴技术的兴起也推动了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的发展。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融合当代电子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的融合。
AI和IoT的相互作用使得设备能够自动获取、分析和共享数据,从而提供更智能和便捷的服务。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及过程汇总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院系:姓名:学号:摘要: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电子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着,这些知识是人们长期劳动的结晶。
本文主要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过去的电子技术从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现阶段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主要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嵌入式系统ARM和EDA技术;未来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
关键字: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纳米技术正文: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下面将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一)电子管(1883年到1904年电子管问世)电子管除应用于电话放大器、海上和空中通讯外,也广泛渗透到家庭娱乐领域,将新闻、教育节目、文艺和音乐播送到千家万户。
就连飞机、雷达、火箭的发明和进一步发展,也有电子管的一臂之力。
固然电子管的产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其还是存在很多的缺点:十分笨重,能耗大、寿命短、噪声大,制造工艺也十分复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子管的缺点更加暴露无遗。
在雷达工作频段上使用的普通的电子管,效果极不稳定。
移动式的军用器械和设备上使用的电子管更加笨拙,易出故障。
因此,电子管本身固有的弱点和迫切的战时需要,都促使许多科研单位和广大科学家,集中精力,迅速研制成功能取代电子管的固体元器件。
(二)晶体管产生(佃50--)为了解决电子管所存在的问题,科学家们不断的尝试。
在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首次在纽约向公众展示了晶体管(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
)1948年11月,肖克利构思出一种新型晶体管,其结构像三明治”夹心面包那样,把N型半导体夹在两层P型半导体之间。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研究和实验都十分困难。
直到1950年,人们才成功地制造出第一个PN结型晶体管。
同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诸多优越性:①晶体管的构件是没有消耗的,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 到1000 倍,②晶体管消耗电子极少,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电子技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20世纪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篇1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1904年),其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寿命短(灯丝寿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重30吨,用18000个电子管,功耗25千瓦。
上世纪40年代末诞生了第一支半导体三极管。
特点: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
上世纪50年代末期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
特点:在一小块硅片上集成了许多晶体管,更省电,便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
随后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到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地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从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来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取名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40千瓦,价格40多万美元,是一个昂贵耗电的"庞然大物"。
由于它采用了电子线路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从而就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
ENIAC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和减法运算,把计算一条弹道的时间短为30秒。
它最初被专门用于弹道运算,后来经过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电子计算机。
从1946年2月交付使用,到1955年10月最后切断电源,ENIAC服役长达9年。
尽管ENIAC还有许多弱点,但是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史上,它仍然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它的成功,开辟了提高运算速度的极其广阔的可能性。
它的问世,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从此,电子计算机在解放人类智力的道路上,突飞猛进的发展。
专业历史沿革

专业历史沿革:1999年9月,民办江海学院成立,挂靠河海大学,培养大专应用型人才。
当年就设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科,学制三年,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
学生毕业时,由河海大学发毕业证书。
2004年9月,江海学院从河海大学脱钩,更名为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独立招生,颁发毕业证书。
直到如今,共招收八届学生,已有五届毕业生。
特色一:坚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职”教育一体化,并渗透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把“具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掌握职业技能,遵守职业规范”明确写进培养目标。
在学院“注重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的办学理念和“厚德,笃学,敏行,毓秀”的校训中也得以充分体现。
素质教育课程化(素质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规范):新生入学,职业素质教育是第一课,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走进江海,振兴中华”活动,指导学生规划人生,树立职业理想。
“大一”,结合“两课”,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大二”,安排“职业素质基础”必修课,使职业规范教育进课堂;“大三”,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
组织活动经常化:一是每年举办科技文化节活动。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活动蓬勃开展,学生制作的“高保真”小型音响,LED台灯,智能寻迹机器人等产品就是突出的例证。
二是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本专业学生赴琼花集团和扬州数字化城管局监管中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社会,增长才干,收获很大,被评为先进小分队。
三是结合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除陋习,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净化了育人环境;结合2008年奥运会开展的“弘扬奥运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环境熏陶持久化:从学院主干道两旁的中外名人格言画廊,到“世界科技百年突破、中华文明千年回眸”科技墙,从教学楼科技发展史略到职业道德规范专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环境熏陶的浓厚文化氛围。
电子技术发展

电子技术发展一、概述电子技术发展是指电子科技在不断进步和创新的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电子技术的历史发展、当前的技术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历史发展1. 早期电子技术的起源早期的电子技术起源于19世纪末的电磁学研究,通过对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电子在信息传输和处理方面的巨大潜力。
此后,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和集成电路时代等多个阶段。
2. 电子技术的重要里程碑在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例如,20世纪40年代发明的晶体管取代了笨重的电子管,使得电子设备更小型化、便携化;20世纪60年代的集成电路的浮现,使得电子元件集成度大幅提高,功耗降低,性能提升;20世纪80年代的微处理器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三、当前技术趋势1. 物联网技术的兴起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正逐渐向着无线化、智能化、互联化的方向发展。
物联网技术将各种设备和传感器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交互和数据共享,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电子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电子设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类的语音、图象等信息,实现更智能化的功能。
例如,智能语音助手、人脸识别技术等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领域的应用。
3. 新型显示技术的突破新型显示技术的不断突破也是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相比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具有更高的色采饱和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薄的体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等领域。
四、未来发展方向1. 5G技术的商用化5G技术的商用化将为电子技术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5G网络的高速、低延迟特性将极大地推动物联网、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发展,为电子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电子产品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电子产品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电子产品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以及20世纪初期的电子技术的早期发展。
以下是电子产品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和关键事件:
1. 电子管时代(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
- 1904年,约翰·安布鲁斯·弗莱明发明了热电子三极管,
奠定了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
-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威廉·肖克利发现了晶体管效应,
这一发现标志着半导体器件时代的开始。
- 1948年,贝尔实验室的团队制造出第一台晶体管放大器,
取代了笨重、易损的电子管,标志着电子技术的重大进步。
-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电子产品开始迅速发展,包括
电视机、收音机、电话机、计算机等。
2. 半导体时代(20世纪中期至今):
-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集成电路(IC)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产品更加小型化、高效化和可靠化,如微处理器的发明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
-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等消费电
子产品开始普及,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 21世纪初至今,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子产品的
创新和多样化,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
人工智能等新型电子产品的涌现。
近年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崛起,为电子产品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推动了智能化、互联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
在整个发展历程中,电子产品从最初的大型、单一功能的设备,逐渐演变为小型、多功能、互联网和智能化的产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互动方式。
(精品)概述-电子技术发展史

分立元件阶段(1905~1959)
*晶体管时代(1948~1959)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莱、布拉顿、巴丁发明晶体管,迅速取代电子管。
武汉工程大学电子学教研室刘海英
现代二极管图片
整流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武汉工程大学电子学教研室刘海英
现代三极管图片
武汉工程大学电子学教研室刘海英
武汉工程大学电子学教研室刘海英
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
ENIAC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取名ENIAC。 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 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 140千瓦,价格40多万美元,是一个 昂贵耗电的"庞然大物"。由于它采 用了电子线路来执行算术运算、逻 辑运算和存储信息,从而就大大提 高了运算速度。ENIAC每秒可进行 5000次加法和减法运算,把计算一 条弹道的时间短为30秒。它最初被 专门用于弹道运算,后来经过多次 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 通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2月交付 使用,到1955年10月最后切断电源, ENIAC服役长达9年。
武汉工程大学电子学教研室刘海英
集成电路阶段(1959~)
微控制芯片(MCU)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大规模存储芯片(RAM/ROM)
武汉工程大学电子学教研室刘海英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1958~1963)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4~1970)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1~)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4.中国电子技术的发展
(1)艰苦创业(1956~1965) (2)初见端倪(1965~1980) (3)继续发展(1981~1995) (4)快速前进(1996~)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及过程汇总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院系:姓名:学号:摘要: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电子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着,这些知识是人们长期劳动的结晶。
本文主要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过去的电子技术从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现阶段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主要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嵌入式系统ARM和EDA技术;未来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
关键字: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纳米技术正文: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下面将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一)电子管(1883年到1904年电子管问世)电子管除应用于电话放大器、海上和空中通讯外,也广泛渗透到家庭娱乐领域,将新闻、教育节目、文艺和音乐播送到千家万户。
就连飞机、雷达、火箭的发明和进一步发展,也有电子管的一臂之力。
固然电子管的产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其还是存在很多的缺点:十分笨重,能耗大、寿命短、噪声大,制造工艺也十分复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子管的缺点更加暴露无遗。
在雷达工作频段上使用的普通的电子管,效果极不稳定。
移动式的军用器械和设备上使用的电子管更加笨拙,易出故障。
因此,电子管本身固有的弱点和迫切的战时需要,都促使许多科研单位和广大科学家,集中精力,迅速研制成功能取代电子管的固体元器件。
(二)晶体管产生(1950--)为了解决电子管所存在的问题,科学家们不断的尝试。
在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首次在纽约向公众展示了晶体管(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
)1948年11月,肖克利构思出一种新型晶体管,其结构像“三明治”夹心面包那样,把N型半导体夹在两层P型半导体之间。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研究和实验都十分困难。
直到1950年,人们才成功地制造出第一个PN结型晶体管。
同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诸多优越性:①晶体管的构件是没有消耗的,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②晶体管消耗电子极少,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电子技术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经历了
数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史里一些重要的里程碑:
1.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2. 1906年,李·德福研制出了三极管,为现代电子学的奠基石。
3. 1927年,美国物理学家加贝尔和巴拉德发明了电视机。
4. 1937年,诺贝尔奖得主惠勒发明了电子管。
5.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和巴丁发明了晶体管。
6. 1958年,杰克·基尔比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始了电子技术的
微型化和集成化。
7. 1971年,因特尔公司发明了第一款微处理器,将电子技术
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8. 199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在
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等网络技术的诞生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
大,不仅在通讯、计算机等信息领域,还在医疗、军事、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子技术发展

电子技术发展电子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来处理、传输和控制电信号的一门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从电子技术的历史发展、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
一、电子技术的历史发展电子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开始研究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
在20世纪初,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电子管的发明,它被用于放大和控制电信号。
随后,晶体管的发明进一步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它比电子管更小巧、更可靠。
20世纪50年代,集成电路的问世使得电子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集成电路将数千个晶体管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 通信领域: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
通过电子技术,人们可以实现远距离的语音和数据传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2. 计算机领域:计算机是电子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计算机利用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如科学研究、商业管理、娱乐等。
3. 医疗领域: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例如,医学影像设备利用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对人体内部结构的观察和诊断,医疗器械利用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对患者的监测和治疗。
4. 工业控制领域:电子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例如,工厂中的自动化生产线利用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的自动加工和检测。
5. 能源领域:电子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例如,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对太阳能电池的控制和管理。
三、电子技术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电子技术未来的几个趋势:1. 微型化: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将越来越小巧,实现微型化是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趋势。
电子行业电子技术发展史

电子行业电子技术发展史1. 引言电子技术是电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子行业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从早期的发明到现代科技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电子技术发展的视角。
2. 电子技术的起源电子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
在那个时候,科学家们开始对电流和电磁波进行研究。
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为电子技术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3. 20世纪初的电子技术发展在20世纪初,电子技术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是电子管的发明。
电子管是一种利用离子在真空中传导电流的装置,它可以放大和控制电流。
电子管的发明为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随着电子管的发明,无线电通信和广播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电子技术应用。
通过使用电子管,人们可以远距离传输声音和图像信号,这为信息传播和娱乐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4. 二战后的电子技术革命二战后,电子技术经历了一场革命。
在这个时期,集成电路的发明改变了电子技术的格局。
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器件(如晶体管和电容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设备。
它的出现使得电子设备更小、更快、更加可靠。
集成电路的发明对电子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使得计算机得以实现迅猛发展,并为电子产品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此外,集成电路也促使了通信技术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
5. 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在现代,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手机、电视、汽车等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支持。
以下是一些电子技术在现代的典型应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
•医疗设备:心脏起搏器、医学影像设备等。
•汽车电子:发动机控制、驾驶辅助等。
•家电产品:电视、洗衣机、冰箱等。
6. 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将继续发展并影响人们的生活。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物联网:将各种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论述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论述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电子元器件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它历经了经典电子元器件、小型化电子元器件、一般微电子元器件、智能微电子元器件时代,未来正在迈向量子电子元器件时代。
(一)电子管(1883年到1904年电子管问世)以薄铁为支撑,通过管座和支架利用引线和导线将元器件连接,采用手工钎焊装联。
高电压、大体积、门类和品种少、长引线或管座、结构简单,生产规模小,年生产规模多以万计。
以工夹具和简单机械设备方式生产。
(二)晶体管产生(1950—现在)在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首次在纽约向公众展示了晶体管。
1948年11月,肖克利构思出一种新型晶体管,把N型半导体夹在两层P型半导体之间。
以插装方式将元器件安装在有通孔的印制电路板上,印制电器板既作为支撑又用其铜图形作导体连接各种元器件。
采用手工和自动插装机焊为主。
(三)集成电路(1959—现在)集成电路是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晶片上,将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包括连接线做在一起。
它是材料、元件、晶体管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以SMT表面和芯片尺寸贴装CSP等方式将元器件安装在相应的印制电路板。
采用全自动贴装或智能化混合安装及再流焊、双波峰焊设备等设备。
集成电路的发展: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电子工业的“粮食”。
集成电路已发展到超大规模和甚大规模、0.25μm精度和集成数百万晶体管的水平,现在已可以把整个电子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人们认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全球发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1965年,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的董事长Gorden Moore在研究存贮器芯片上晶体管增长数的时间关系时发现,每过18~24个月,芯片集成度提高一倍。
这一关系被称为摩尔定律(Moores Law),一直沿用至今。
几十年来集成电路技术一直以极高的速度发展。
对应于IC制作工艺中的特征线宽则每代缩小30%。
根据按比例缩小原理,特征线条越窄,IC的工作速度越快,单元功能消耗的功率越低。
电子技术发展历程的伟人

Walter H Brattain
……
03
突出贡献者代表
03
William Shockley
晶体管之父
发明创造世界上第一支点触式晶体管 和PN结晶体管
自幼被称为“天才”,从未甘居第二
天才与废物
一表人才,做过模特,热爱体育运动 梦想成为百万富翁,创造肖克利半导体公司, 但公司没有任何产品问世,最终倒闭 被八位慕名而来的英才抛弃
Thanks for listening
1958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和 仙童半导体公司各自独立地发明 了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开始迅猛 发展。
02
重要历史人物
02 重要历史人物
John Fleming Lee de Forest
John Bardeen William B. Shockley Robert Noyce Jack Kilby
电子技术发展 历程中的伟人
目 录
01
Contents
电子技术发展历程 重要历史人物 突出贡献者代表
02 03
01
电子技术发展历程
01
电子技术发展历程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1905—1948年是电子管时代, 真空二极管、真空三极管的相 继发明,标志着电子时代的到 来。
1947年12月,贝尔实验室的发明家们 创造出了第一只点触式晶体管,之后 又用“整流结”来代替金属半导体接 点,创造出了PN结硅谷抛弃 被喜爱他的学生抛弃
03
Robert Noyce——硅谷之 父 财富
与别人共同创办了两家硅谷最伟大的公司 第一家是仙童公司(半导体工业的摇篮) 第二家是英特尔公司
威望
一个深受欢迎的领袖人物 生性洒脱,豁达正直 敢于冒险、有远见
电子技术发展

这种集成度极高的DSP芯片不仅在通信、 计算机领域大显身手,而且逐渐渗透到人们日 常消费领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DSP产品的应用已扩 大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 逐渐成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决定因素。目前, 对DSP爆炸性需求的时代已经来临,前景十分 可观。
2、DSP的应用领域
DSP应用广泛,主要应用市场为 3C(Communication、Computer、 Consumer-通信、计算机、消费类)领域, 占去了整个市场需求的90%。
为夺得空间科技的 领先地位,美国政府于 1958年成立了国家航空和宇航局,负责军事和 宇航研究,为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投入了天文数字的经费。
就是在这种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刺激下,在已有 的晶体管技术的基础上,一种新兴技术诞生了,那 就是今天大放异彩的集成电路。
(三)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
有了集成电路,计算机、电视机等与人类社会 生活密切相关的设备不仅体积小了,功能也越来 越齐全了,给现代人的工作、学习和娱乐带来了 极大便利。 那么,什么是集成电路呢?集成电路是在一块 几平方毫米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晶片上,将成千上 万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包括连接线做在一起。 真正是立锥之地布千军。它是材料、元件、晶体管 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三)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
比如二次世界大战末出现的B29轰炸机上装 有1千个电子管和1万多 个无线电元件。 1960年上市的通用型号计算机有10万个二 极 管和 2.5万个晶体管。
一个晶体管只能取代一个电子管,极为复杂的 电子设备中就可能要用上百万个晶体管。一个晶体 管有 3条腿,复杂一些的设备就可能有数百万个焊 接点,稍一不慎,就极有可能出现故障。
1、DSP的发展历程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1982年世界上诞生了首枚DSP芯片。 这种DSP器件采用微米工艺NMOS技术制作, 虽功耗和尺寸稍大,但运算速度却比MPU快了几十 倍,尤其在语音合成和编码解码器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
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的起源可追溯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时期,首先库仑于1785年首先从实验室确定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的概念开始有了新的定义。
1820年奥斯特实验时发现了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揭开了电学理论的新一页。
同年安培确定了通有电流的线圈的作用与磁铁相似,这就指出了此现象的本质问题。
欧美定律是在1826年欧姆通过实验而得出。
楞次之后在1833年建立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则,并在之后致力于电机理论的研究,并阐明了电机可逆性的原理。
楞次在1844年还与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分别独立确定了电流热效应定律。
与楞次一道从事电磁现象研究工作的雅可比在1834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从而证明了实际应用电能的可能性。
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获得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理论,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电子技术最初的阶段可称为分立元件阶段。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
电子管,是一种最早期的电信号放大器件。
被封闭在玻璃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的阴极电子发射部分、控制栅极、加速栅极、阳极(屏极)引线被焊在管基上。
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
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和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
等时间推移至20世纪40年代末,出现了晶体三极管,同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诸多优越性:1.构件没有消耗,无论多么优良的电子管,都将因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化。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晶体管制作之初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随着材料制作上的进步以及多方面的改善,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称得起永久性器件的美名。
2.消耗电能极少,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
它不像电子管那样需要加热灯丝以产生自由电子。
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半年一年地听下去,这对电子管收音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电子技术导论》第1篇应用电子技术发展史主讲教师:王震宇联系方式:wzy2000@教学单位: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引子:欲了解一门学科,最好的办法是先读读它的历史。
发展史的主要内容〓1.1经典理论的主要成果〓1.2重要发明及其应用〓1.3历史的启示1.1重要的经典理论发现1、早期的磁学研究〓我国古代早就发现了磁现象。
公元前2637年,黄帝利用磁制成了罗盘针,罗盘的发现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据司马迁记载,公元前9世纪,航海家已使用指南针导航了。
〓1600年,(相差4227年)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经过自己实验得到了大量磁力现象,建立了重要的理论体系。
他还证明了诺曼发现的磁倾角的存在。
他曾预言在地球的北极,磁针将会变成竖直的,后来被赫德森在1609年所证实。
他发现过两极装有铁帽的磁石,磁力大大增加,并且发现磁石与铁块越靠近,吸引力越大,同时证明了磁石越大对铁块的吸引也越大。
他还发现吸引是相互作用的。
〓吉尔伯特被世人称之为磁学之父。
2、早期的电学研究〓1600年,德国科学家库里克制成了第一台产生静电的装臵。
〓1749年,(相差145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他在电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实验,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数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
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
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
富兰克林简介〓他出身贫寒,10岁便辍学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因而,他以仅读过两年小学的学历,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录取,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
〓1785年(相差36年)法国人库伦用自己发明的扭秤建立了静电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
同年,他在给法国科学院的《电力定律》的论文中详细地介绍了他的实验装臵,测试通过得出实验结果。
〓1800年,(相差1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A.Volta, 1745-1827)发明了第一种化学电源—铜锌电池,它能够把化学能不断地转变为电能,维持单一方向的电流持续流动。
不久他就开始应用他的理论制造各种有独创性的仪器,这一发明具有时代的意义,引起了电磁学的一场革命。
伏特简介〓伏特生于意大利科莫一个富有的天主教家庭里。
伏特十六岁时开始与一些著名的电学家通信,其中有巴黎的诺莱和都灵的贝卡里亚。
贝卡里亚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国际知名的电学家,他劝告伏特少提出理论,多做实验。
事实上,伏特年青时期的理论思想远不如他的实验重要。
随着岁月的流逝,伏特对静电的了解至少可以和当时最好的电学家媲美。
3、电磁学的研究〓1820年,(相差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C.Oerster,1777-1851.)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即电流的磁效应,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
打开了近代电磁学的突破口。
〓1825年,(相差5年)法国科学家安培(H,M. Ampere,1775-1836)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定律。
他从1820年开始在测量电流的磁效应中,发现两个载流导线可以互相吸引,又可以互相排斥。
这一发现成为研究电学的基本定律,为电动机的发明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生于里昂一个富商的家庭,1824年担任法兰西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
〓1827年,当时德国的一位教师欧姆(G.S. Ohm,1787-1854),1827年发表了《动力电路的数学研究》,提出了今天普遍应用的欧姆定律,时年40岁。
该定律揭示了电阻上电压与电流的定量关系。
欧姆的研究,主要是在1817~1827年担任中学物理教师期间进行的!此外,他对几何学(1817年,他的《几何学教科书》一书出版)、声学、仪器制造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欧姆简介〓1803年欧姆考入埃尔兰根大学学习,后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于1806年他被迫退学。
通过自学,他于1811年又重新回到爱尔兰大学,顺利地取得了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欧姆靠教书维持生活。
从1820年起,他开始研究电磁学。
为了纪念他,人们把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
其定义是:在电路中两点间,当通过1安培稳恒电流时,如果这两点间的电压为1伏特,那么这两点间导体的电阻便定义为1欧姆。
〓1831年8月26日终于,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M.Faraday,1791-1867)(相差6年)完成了电磁感应定律的研究。
该定律揭示了磁变生电的规律。
这一发现成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基本原理,从而使机械能变为电能成为可能,推动了电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迈向了电气时代。
法拉第简介〓法拉第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
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
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内容都从头读一遍。
读后还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
他家境贫寒,未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但却在众多领域中作出惊人成就,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
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杰出贡献堪称刻苦勤奋、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对于青少年富有教育意义。
〓他的导师戴维(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世人却知者甚少。
法拉第名人名言〓1、希望你们年青的一代,也能象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脚踏实地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
〓3、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
〓4、爱情既是友谊的代名词,又是我们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的可靠保证,爱情是人生的良伴,你和心爱的女子同床共眠是因为共同的理想把两颗心紧紧系在一起。
4、电路理论及电磁场理论的研究〓1847年,(相差16年)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G.R.Kirchhoff,1824-1887)1845年,在他还是一个21岁大学生的时候提出了著名的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这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提出了稳恒电路网络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两条电路定律,即著名的基尔霍夫第一电路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电路定律,解决了电器设计中电路方面的难题。
〓后来又研究了电路中电的流动和分布,从而阐明了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和静电学的电势这两个物理量在量纲和单位上的一致。
使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具有更广泛的意义,这成为电路分析最基本的依据。
直到现在,基尔霍夫电路定律仍旧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重要工具。
基尔霍夫被称为“电路求解大师”。
〓1864年,苏格兰科学家麦克斯韦(J.C. Maxwell,1831-1879),1865年春(当时他32 岁),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关于电磁学的研究成果,完成了电磁场理论的经典巨著《论电和磁》,并于1873年出版,提出一组关于电和磁共同遵守的数学方程,即麦克斯韦方程,他预言空间一定存在电磁波。
〓1888年,(相差25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R.Hertz,1857-1894)赫兹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即他经过艰苦的反复实验,证明麦克斯韦所预言的电磁波确实存在。
图1.1-1早期研究电磁理论的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1.2重要发明及其应用〓1)1843年,画家出身的美国人莫尔斯终于发明了电报,用他当时的电报机,可从华盛顿向40英里的巴尔的摩发出电文。
在他研究之初,为了说服别人为他投资,他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先生,用导线传递消息,你为啥不发明一个能飞向月球的火箭呢?”但莫尔斯的创造欲望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终于实现了。
图1.1-2莫尔斯和他早期的电报机〓2)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他是电动机、发电机、有轨电车和指南针式电报机的发明人,改进过海底电缆,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了炼钢工艺,西门子公司创始人。
他发现了电动原理并用在发电机的改进上。
由于电在各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如照明、电解电镀、电力拖动等,迫切需要更方便地获取电能,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882-年,直流高压输电试验成功。
但由于直流高压不便于用户直接使用,同年在发明变压器的基础上又实现了远距离交流高压输电。
从此,电气化时代开始了。
〓3)1875年,美国科学家贝尔(A.G.Bell,1847-1922)发明了电话。
贝尔当时仅是一名聋哑人学校的教师,经过不断改进,到1878年,他实现了从波士顿到纽约之间200mile(1mile=1.609344km=1760yard)的首次长途通话。
贝尔曾经把电话的话音比喻为歌声,他说:“这歌声是永不停止的,因为这是对生活故事的歌颂,而生活是永不停止的。
那高悬的电话线正在把生与死、成功与失败的消息传遍全球。
”图1.1-3贝尔和他早期的电话机〓4)1879年,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T.A.Edison, 1847-1931),他一生只在学校里读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并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多种成果,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
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发明的电灯是钨丝电灯。
用电照亮了千家万户。
图1.1-4爱迪生及他发明的电灯〓5)1894年,意大利的发明家马可尼(G. Marconi,1874-1937)和俄国的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发射和接受。
没有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20岁的马可尼利用赫兹的火花振荡器作为发射器,通过电键的开、闭产生断续的电磁波信号。
1895年他发射的信号传送距离可达1公里以上,1897年发射的信号可在20km之外接收到,从此开始了无线电通信的时代。
图1.1-5马可尼和他的无线电收发报机的原理图6)英国科学家汤姆逊(J.Thomson,1856-1940) 在1895-1897年间反复测试,证明了电子确实存在。
随后,英国科学家弗莱明(J.A. Fleming)在爱迪生发明的热二极管的基础上发明了实用的真空二极管。
它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能用来整流或检波。
〓7)1907年,美国人福斯特(L.D.Forest)发明了真空三极管。
〓1925年,英国的贝尔德(J.L.Baird)首先发明电视。
几乎在同时,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工程师诺基(V.K.Zworykin)发明了电视显像管。
1933年,他利用真空二极管、真空三极管和显像管,最早发明了电视机。
1936年,黑白电视机就正式问世了。
图1.1是贝尔德等发明的早期电视。
图1.1-6贝尔德等发明早期电视〓9)1946年,美国数学家诺依曼(J.V.Noumann) 为主设计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是一个世界奇迹。
这台计算机是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子工程学院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