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下心脏麻醉步骤

合集下载

体外循环麻醉ppt

体外循环麻醉ppt

个体化麻醉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提 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 舒适度。
联合其他技术
结合其他医疗技术,如介 入治疗、微创手术等,实 现更为精准和安全的手术 操作。
研究方向与挑战
麻醉药物代谢与排泄机制
深入研究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机制,为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支 持。
麻醉与免疫
探讨麻醉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优化麻醉方案来降低术后 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或 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手术部位感染 。
VS
全身感染
患者免疫力低下或手术时间过长,可能导 致能损伤
心脏功能损伤
体外循环过程中可能对心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需密切监测心功能。
肺功能损伤
长时间体外循环可能导致肺功能受损,需注意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用于心脏手术的操作。
2023
PART 03
体外循环麻醉的临床应用
REPORTING
心血管手术
体外循环麻醉在心血管手术中应用广泛,如心脏搭桥手术、瓣膜置换手术等。通 过体外循环技术,麻醉医生可以控制患者的循环系统,为手术提供稳定的操作环 境。
体外循环麻醉在心血管手术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同时减轻患者痛苦。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麻醉领域的应用
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麻醉监测、预测和管理中的应用,提 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效率。
体外循环麻醉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关注体外循环麻醉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体外循环麻醉在复杂手术中能够提供稳定的操作环境,减轻 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步骤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步骤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步骤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心脏疾病。

该手术需要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然后通过人工血液循环系统将氧合后的血液送回体内。

以下是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步骤:
1. 患者进入手术室并接受全身麻醉。

2. 医生将插入一根管子到患者的气管中,以保证患者的呼吸。

3. 医生将在患者的心脏上进行切口,并将体外循环器连接到心脏和主动脉。

4. 医生将注射一种叫做肝素的药物,以防止血液凝固。

5. 医生会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并通过体外循环器将血液氧合后送回体内。

6. 医生进行心脏手术,并在需要的时候对心脏进行冷却。

7. 当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体外循环器从患者的身体中移除,并对手术部位进行缝合。

8. 术后,患者会被送往恢复室,并接受密切观察。

9. 患者需要在医院内进行康复治疗,并接受相关药物治疗。

10. 患者的康复期长度因手术的类型和身体状况而异,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 1 -。

体外循环的麻醉手术

体外循环的麻醉手术

抗凝药物应用
体外循环过程中需应用肝素等 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
止血药物应用
对于出血倾向明显的患者,可 应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等。
血液制品输注
根据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和出血 情况,及时输注血小板、新鲜
冰冻血浆等血液制品。
04 呼吸系统管理与保护措施
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求,设 定合适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和 吸呼比。
体外循环的麻醉手术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体外循环基本概念与原理 • 麻醉药物选择与管理 • 循环系统监测与调整策略 • 呼吸系统管理与保护措施 • 神经系统监测与保护策略 • 肝肾功能监测与支持治疗
01 体外循环基本概念与原理
体外循环定义及目的
定义
体外循环是一种利用人工装置将静脉 血引流至体外,进行气体交换、调节 温度和过滤后再输回体内的生命支持 技术。
目的
在实施心脏直视手术时,通过体外循 环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保 证手术顺利进行。
人工心肺机工作原理Fra bibliotek1人工心肺机是体外循环的核心设备,通过模拟心 肺功能来实现体外循环。
2
工作原理:将静脉血引流至人工心肺机内,通过 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再 通过血泵将血液输回体内。
3
在此过程中,人工心肺机还具备调节温度、过滤 血液等功能,以确保体外循环的安全和有效。
心律失常识别及处理
常见心律失常类型
01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
收缩等。
心电图监测
02
持续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体外循环建立步骤

体外循环建立步骤

1.消除一切感染病灶。

2.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以及肝、肾和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3.纠正心力衰竭,或使病人处于可能的最佳状态。

4.术前48小时停用毛地黄类药及利尿药。

5.术前1周用普通饮食,以利调整电解质平衡,如病人长期服用利尿药,则术前1周将口服氯化钾适量增加,以利克服体内钾的不足。

6.术前3日开始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当日术前用药时,给一个剂量抗生素。

7.重症病人术前1周起静脉点滴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溶液(GIK),以保护心肌。

8.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消除顾虑,增强医患合作。

让病人了解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利病人主动配合。

[麻醉]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麻醉和低温麻醉是目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建立动脉和静脉通道]桡动脉测压、中心静脉测压以及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可依据具体情况于麻醉前或麻醉后进行。

1.切口胸骨正中切口是标准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切口,它显露好,适合任何部位的心脏手术。

切口起自胸骨切迹稍下,达剑突下约5cm。

2.锯开胸骨沿正中用电刀切开胸骨骨膜,分离胸骨切迹达胸骨后;然后解剖剑突及分离胸骨后间隙。

切除剑突后,用风(电)动锯沿中线将胸骨纵行锯开。

骨膜用电凝止血,胸骨用骨蜡止血。

3.切开心包纵行正中切开心包,上达升主动脉反折部,下达膈肌,切口下段向两侧各切一侧口以利显露。

之后将心包切缘缝合于双侧胸骨外的软组织,用撑开器撑开胸骨,显露心脏[图1-1~3]。

4.心外探查探查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的大小、张力以及是否有震颤,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及其他心外可以发现的畸形。

5.建立体外循环⑴腔静脉套带: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间隙分开,行升主动脉套带,牵拉升主动脉上的带向左,显露上腔静脉内侧,用直角钳沿上腔静脉内侧绕过其后套带。

用同样方法用下腔套带钳绕下腔静脉套带备用。

⑵动脉插管:在升主动脉的远端,用7号线作两个同心荷包缝合,均不穿透血管,缝于主动脉的外膜,荷包线的开口左右各一。

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的麻醉讨论

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的麻醉讨论

CPR期间: 实验室评估:1、抗凝监测(保证足够抗凝的 ACT值,及时追加肝素抗凝,注意温度的影 响。)2、血细胞比容和血电解质检查(Hct 一般保持在20%以上,注意高钾血症。)3、 血气监测(每隔20-30分钟检查动脉血气) 麻醉:体外循环在阻断上下腔静脉后可以停 止通气,以保持术野安静和无血,如果不影 响外科操作,长时间体外循环可间断膨肺, 防止肺萎陷。麻醉药的追加主要依靠血流动 力学的变化。


三、肾脏保护
1、合理的技术操作和围术期的管理(避免有效肾血 流的减少,避免使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辅助使用 脱水利尿药)。 2、维持肾脏血流量:提高灌注压MAP>50,提高灌 注流量,扩张血管,小剂量多巴胺、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使用。 3、纠正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 4、适当的血液稀释 5、辅助使用脱水或利尿剂:速尿和甘露醇。


对于难复性室颤(反复电击难以除颤)可用 药后除颤:1、心电图表现持续细颤,可给予 多巴胺0.1-1mg或肾上腺素20-500ug静注, 待转为粗颤后电除颤。2、因心肌兴奋性过高, 心电图表现粗颤或室速,可以给予利多卡因 1-2mg/kg静注后电除颤。3、经2-3次除颤未 成功者,往往存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 酌情选用维拉帕米0.5-3mg,普罗帕酮或胺碘 酮,以降低兴奋性再电除颤。如果都不行可 重新阻断灌注。
入院生命体征:
T36.8℃,P80bpm,BP122/74mmHg,W72.5Kg。
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69bpm),左房增大。 胸片: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右室大)。 胸部CT:未见确切异常。

心脏彩超




AOD主动脉根径 31 (20-37), LAD左房内径 46 (1940), EF左室射血分数 60 (50-75), LVDd左室舒张末 径 53(35-56), IVSd室间隔厚度 9 (6-11), SV左室每 搏量 80 (60-120)ml/B, LVDs左室收缩末径 36, LVPWd左室后壁厚度 9 (6-11), FS左室缩短率 32(34±8)%. 风湿性心脏病:1、二尖瓣狭窄(中重度)MVA1.1 2、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 3、肺动脉高压46(轻度)。

心脏手术麻醉

心脏手术麻醉

变温水箱
❖热交换原理 ❖变温水箱连接变温器, 变温器多和氧合器融合在 一起,为了防止血液内溶 解的气体在温度升高时溢 出,所以对血液需要先变 温后氧合或者变温氧合同 时进行
空氧混合器
❖通过氧浓度调节血液氧 分压即氧合程度。 ❖依靠气体流量调节二氧 化碳分压。
常见并发症
低心排综合征 肺部并发症 脑部并发症 出血 急性肾功能不全
(三)动脉、静脉穿刺
成人桡动脉穿刺可在麻醉诱导前局麻下 进行、不合作的婴幼儿可在基础麻醉下 进行。
中心静脉穿刺在气管插管后进行 静脉、动脉压力零点均以心脏水平为准
(四)麻醉维持
1原则:尽量选择心肌抑制轻、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的麻醉药,维持循环稳定,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呼吸 为机械通气
2 . 由 中 心 静 脉 采 血 查 激 活 凝 血 时 间 ( ACT) 生 理 值 (ACT正常值70~130秒),转流前查血气、血红蛋白、 血细胞比容、血糖及血电解质
下降,气道压升高 预防:缓慢静注,密切观察气道压和血
流动力学变化
2 鱼精蛋白中和后立即从静脉输入新鲜血液以 补偿失血
最好按需成分输血,例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或全血。
3 复查ACT 必要时补充鱼精蛋白
4 复查血气、血电解质、血红蛋白、血细胞比 容和血糖。
5 记录尿量及性状
(十)运送病人
充分左心引流减少肺内血流滞留
CPB期间静态压力膨肺
超滤技术等
脑并发症
根据损伤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 临床表现不一。
术后谵妄、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症等神 经心理改变。
苏醒延迟、偏瘫、失语、痴呆、昏迷。
原因: 脑缺血、缺氧 脑栓塞 急性颅内出血
出血
原因 1 外科止血不彻底 2 凝血功能障碍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麻醉技术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麻醉技术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麻醉技术(一)外科要点1.概述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是指通过体外循环装置将静脉血通过一根或两根插管引流至体外,在血液氧合器内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经机械泵(滚压泵或离心泵)通过动脉管注入机体的过程。

在体外循环中需要各种插管和各种管道与患者连接,体外循环产生的各种栓子通过滤器滤除。

体外循环可以分为完全体外循环与部分体外循环。

完全体外循环指心脏停搏,全部静脉血引流至体外氧合器再注入体内。

主要用于心脏手术,目的是创造良好的手术视野;部分体外循环指心脏搏动时,一部分血液引流至体外再注入体内,主要用于心肺支持,目的是减轻心肺负担,促进其功能恢复。

2.体外循环基本装置包括血泵、氧合器、变温器、滤器等。

(1)动脉插管:动脉插管是保证血流灌注的重要管道。

根据患者病情与手术方式决定插管的位置。

最常见的是升主动脉插管,其他的插管位置包括股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等。

插管必须在全身肝素化后才能进行。

(2)静脉插管:应根据手术种类的不同,选择上下腔静脉引流管、右心房插管等。

(3)心内吸引管(左心吸引管):主要作用是对心腔内进行减压或吸引,以创造良好的术野。

(4)心外吸引管(右心吸引管):主要功能是将术野中的血液吸至心肺机内,保证心脏手术野的清晰。

原则上是将血液吸至氧合器。

(5)氧合器:鼓泡式氧合器。

氧气经发泡装置后,和血液混合形成无数个微血泡,血液在气泡表面进行氧合,同时进行血液变温,再经祛泡装置成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鼓泡式氧合器转流时间一般建议为3h,估计手术时间长应考虑选用膜肺。

(6)膜式氧合器(膜肺):以人工高分子半透膜模拟人体气体/血液屏障,当静脉血液通过其中的中空纤维时由于气体分压的不同而进行气体交换变为动脉血。

具有良好的气体交换,明显的血液保护作用等优点。

(7)血泵:包括滚压泵与离心泵。

与滚压泵相比,离心泵具有血液损伤小、压力缓冲大、安全性高等优点。

(8)滤器:体外循环中会产生各种固体、液体、气体栓子,动脉微栓滤器、回流室滤器、预充滤器在祛除各种微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麻醉常规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麻醉常规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麻醉常规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麻醉常规一、麻醉诱导1.心功能I一1l级者:硫喷妥钠、咪唑安定、异丙酚、地西泮、咪达唑仑、芬太尼。

(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作用,用量过大,注射速度过快时,可引起心动过速和低血压。

)2.心功能Ⅲ~Ⅳ级低下者:可选用安定、依托咪醋、羟丁酸钠、芬太尼、舒芬太尼等作麻醉诱导剂。

(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均较轻微)。

3.心动过缓或窦房结功能差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可改用小剂量氯胺酮诱导,对维持血压和心率较容易。

4.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可选用氯胺酮加芬太尼作麻醉诱导。

氯胺酮可增加周围循环阻力,而芬太尼可抑制肺循环阻力升高。

5.先心有左向右分流的病人,二尖共关瓣不全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且返流量大的病人等循环时间延长者,麻醉诱导时宜采用小剂量,低浓度,慢速度的诱导。

防波动。

6.心率不快者可用琥珀胆碱、泮库溴铵;心率偏快心功能低下者用阿曲库铵(慎)、维库溴铵等。

7.强效吸人麻醉荆对心肌有抑制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耗氧量下降。

异氟醚可使心率增加,且有强力血管扩张作用,同时也使冠状动脉扩张,可引起“冠脉窃血”现象。

8.气管插管要求RPP<12000,用药后不要急,试验反应:置入喉镜或导尿,如心率血压无大反应即可进行气管插管。

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

具体方案:咪达唑仑0.15-0.2mg/kg安定0.08-0.1mg/kg羟丁酸钠30-50mg/kg乙托咪酯0.1~0.3mg/kg异丙酚0.5~1.5mg/kg阿曲库铵0.3-0.6mg/kg维库溴铵0.07-0.15mg/kg儿童不合作→氯胺酮5-8mg/kg肌注;合作→咪达唑仑0.15-0.3mg/kg静注芬太尼20μg/kg(5-15);心功能Ⅲ、Ⅳ级病人,有的需端坐呼吸半坐位,改10~15μg/kg;窦房结功能差心动过缓者,在以关闭不全为主的瓣膜病心动过缓,加少量氯胺酮0.2~1mg/kg,维持一定心率。

二、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1,机械通气:PaCO24.6-6kPa(30~40mmHg),气压15-20 cmH2O,肺流量↑可增大。

心脏手术操作步骤

心脏手术操作步骤

心脏手术操作步骤
本文档将介绍心脏手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请注意,每个手术的具体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操作应根据医生指导进行。

准备工作
1. 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内容。

2. 将患者移至手术室,并确保环境清洁和消毒。

3. 预备所需的手术器械和药物。

麻醉和体外循环
1. 在患者体内插入导管以进行全身麻醉。

2. 将患者与体外循环机连接,以保持体内血液正常循环。

3. 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调整麻醉和循环参数。

手术操作
1. 进行切口,以便进入心脏。

2. 使用心内超声或其他图像引导设备,确保正确定位。

3. 心脏停跳,使用心-肺机器接管心脏功能。

4. 进行所需的手术操作,例如清除堵塞的动脉、修复或更换瓣膜等。

5. 完成手术操作后,移除心-肺机器,使心脏重新开始跳动。

收尾工作
1. 关闭切口,并缝合伤口。

2. 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状态。

3.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和药物支持。

4. 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进行进一步观察和康复。

请注意,上述操作步骤仅为基本参考,具体手术操作应根据医生的专业意见和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体外循环具体过程

体外循环具体过程

体外循环具体过程患者取平卧位,双腔插管,胸骨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注意切口要位于胸骨正中,上至胸骨上窝,下至剑突下。

用鼠齿钳提起剑突下组织,电刀切开一“∧”切口。

钝锐性结合分离,用手指和卵圆钳分离胸骨和胸骨下组织,从剑突下分离直至胸骨上窝,助手用皮肤拉钩配合主刀,暴露术野,准备电锯(试一下),用电锯提起胸骨,助手踩开关,锯开整块胸骨(注意要保证在胸骨正中),助手和主刀分别用手掰开胸骨,分别用骨蜡封住对面的胸骨断面(操作方便),用电刀止血(皮肤下及胸骨边缘、胸骨下等),用胸骨撑开器撑开胸骨,主刀用镊子和钳子钝锐性结合分离前纵隔组织及器官(胸腺等),并止血。

充分暴露心包后,主刀和助手用镊子和钳子提起心包,切开心包,长约15cm左右,并悬吊心包在皮下。

探查心脏,钝性分离上下腔静脉,并绕上下腔静脉过带(棉线、并带有橡皮套,以免损伤血管,用途:收紧腔静脉和插管),从心房注射肝素(按体重计算),主刀用镊子提起心房,助手注射后(注射时回抽保证进入心房),后用血管钳夹住,7号线结扎。

行主动脉插管(主刀用单针滑线在主动脉外膜上缝合两个荷包,左手持主动脉插管,右手持小圆刀,切开同时,行插管,排气检查是否通畅),固定主动脉插管,收紧荷包,并用棉线捆扎插管,缝合插管在胸壁上,用小弯钳夹在无菌巾上,确保安全)。

行腔静脉插管,主刀在右心房上分别用单针滑线缝合两个荷包,同样手法行腔静脉插管,收紧荷包线,确保上下腔静脉插管插入上下腔静脉。

收紧棉带。

准备转机同时,从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高钾停搏液(加压灌注),逐渐加大流量,同时降温至28度,行左房引流。

引空心脏后,阻断主动脉。

心脏在舒张期停跳,开始行心内直视手术。

一般选右房切口(术后右房压力小,传导束少,不容易造成传导阻滞)。

手术快结束时,逐渐复温,松开主动脉钳,给予少量灌注,心脏自动复跳后,先空跳15min左右,待心肌收缩力逐渐恢复后,逐渐减慢引流,同时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据肝素量计算),直至停机。

麻醉机体外循环原理

麻醉机体外循环原理

麻醉机体外循环原理1.引言1.1 概述麻醉机体外循环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等需要停止心脏跳动的医疗操作中。

体外循环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循环器中,再通过体外循环器将经过氧合的血液输送回患者体内,以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

麻醉机体外循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流分离出来,使医生能够对心脏进行手术操作。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患者的血液被泵送到循环器中,经过氧合和去除二氧化碳的处理后,再输送回患者体内,保持血液循环和供氧供血的功能。

麻醉机体外循环的应用广泛,尤其在心脏手术中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心脏的停跳和修复操作。

通过使用体外循环器,医生可以在心脏停跳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提供更清晰的操作视野和更稳定的操作环境。

同时,体外循环器还可以保证患者体内的血氧饱和度和气体交换功能的正常运转,确保术中患者的稳定生理状态。

麻醉机体外循环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手术操作的便捷性上,还在于能够减少手术过程对患者的损伤。

体外循环器的运用可以降低术中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的风险,避免手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体外循环还可以提供缓冲功能,防止术中术后产生的低温和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并有效控制患者的体温。

总而言之,麻醉机体外循环技术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心脏手术等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体外循环,医生可以在心脏停跳情况下进行手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的良好。

麻醉机体外循环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将为医学界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成部分进行说明。

在这一部分,可以简要阐述各个章节的内容和目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以下是对文章结构部分的一个例子: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麻醉机体外循环原理的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对该主题进行概述,介绍麻醉机体外循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其次,我们将在正文部分详细讨论麻醉机体外循环的定义和原理,探究其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管理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管理

避免过量或过少
01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麻醉深度与呼吸管理
麻醉深度: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深度, 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呼吸管理:密切监测呼吸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血 氧饱和度等,确保患者呼吸稳定
气管插管: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方式,确保 气道通畅
呼吸机支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呼吸机支持模式, 如间歇正压通气、持续气道内正压等,确保患者呼吸稳定
保持血糖稳定: 避免血糖过低或 过高,维持正常 血糖水平
预防并发症
维持血流动 力学稳定
避免低血压 和缺氧
控制体温和 电解质平衡
预防感染和 血栓形成
麻醉方法选择
2
全身麻醉
优点:操作简 便,麻醉效果
可靠
缺点:对呼吸、 循环系统有一
定影响
适用范围:适 用于大多数体 外循环心脏手

注意事项:需 要密切监测生 命体征,确保
复合麻醉的方法包括: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相结合,静脉麻 醉与吸入麻醉相结合,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相结合等。
复合麻醉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麻醉医生 的经验和技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麻醉管理流程
3
术前评估与准备
1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身体状况和手术 方案
2
评估患者麻醉风险,制定合适的麻醉 方案
3
准备麻醉设备和药物,确保手术顺利 进行
01
预防并发症: 关注出血、感 染等并发症的 预防和治疗
03
02
镇痛管理:根 据患者需求, 合理使用镇痛 药物
04
康复指导:提 供术后康复建 议,帮助患者 尽快恢复健康
麻醉管理注意事项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管理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管理
麻醉深度评估:根据患者反应、生命体征等 指标评估麻醉深度是否合适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01
监测血压和心率: 确保血压和心率 在正常范围内, 避免低血压和心
动过速
02
预防感染:保持 手术区域清洁, 使用抗生素预防
感染
03
预防血栓:使用 抗凝药物预防血
栓形成
04
预防神经损伤: 避免长时间压迫 神经,使用神经
保护药物
05
预防呼吸系统并 发症:保持呼吸 道通畅,避免呼
吸抑制
06
预防心脏并发症: 监测心电图,及 时发现和处理心
律失常
07
预防肾功能损害: 保持充足的血容 量,避免肾功能
损害
08
预防肝功能损害: 避免使用对肝脏
有损害的药物
09
预防过敏反应: 使用抗过敏药物
预防过敏反应
10
预防术后疼痛: 使用镇痛药物预
团队协作:麻醉医 生、外科医生、护 士等团队成员密切 配合,确保麻醉管 理的顺利进行
麻醉管理流程
2
术前评估
01
患者病史: 了解患者 的疾病史、 手术史、 过敏史等
02
生理状况: 评估患者 的心肺功 能、肝肾 功能等
03
心理状况: 了解患者的 心理状态, 减轻其焦虑 和恐惧
04
药物使用: 评估患者正 在使用的药 物,避免药 物相互作用
防术后疼痛
麻醉管理与心脏手 术的关系
4
麻醉管理对心脏手术的影响
麻醉管理可以减轻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 的疼痛和紧张情绪, 降低手术风险。
01
麻醉管理可以控制 手术过程中的血压、 心率等生命体征, 确保手术安全。
02
04

体外循环麻醉

体外循环麻醉

体外循环麻醉第四章体外循环麻醉要点:●理想的心血管麻醉要求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适当的麻醉方法与深度,术中无知晓,能快速平稳的苏醒。

●相关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知识比心脏麻醉药的标准使用更重要。

●体外循环的药物浓度变化无常。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术中血液动力学和形态学监测方面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工具。

●快通道管理进展——术后早拔管,要求体外循环和麻醉技术作适当的调整。

●非体外循环下的心脏手术,组织稳定装置获取最佳外科环境比药理学操作更有效,麻醉技术的细微改变是必需的。

一、前言目前有许多公认的技术适用于心血管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

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并引入临床实践,因此在为特别的心脏手术寻求最佳麻醉操作程序时必然导致出现不同的观点。

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虽然独特的麻醉技术或药物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这些技术或药物可适用于不同的临床中。

Reves等于1995年发表评论:重点在于心血管麻醉中药物的不同类型和作用机制可获得同样的血液流变学和终点效应。

作者得出结论,没有像“心血管麻醉”这样一个实体,心肌缺血病人麻醉的临床处理要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药理。

麻醉处理会影响心肌缺血性病人外科手术的效果,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外科医生在无显著的心肌功能损害的情况下可更好的完成充足的血管再通。

同样的,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在心肌受损最小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地瓣膜置换或瓣膜成形术。

许多教科书已很好的描述了体外循环的常规麻醉方式。

本节内容我们将描述近几年心血管麻醉方面的变化。

因此,我们将讨论麻醉方面的新进展和争议以及手术期间体外循环的管理。

此外,我们用一小部分讨论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和心外科麻醉指导的基础知识。

此章节的主题一直围绕着心脏麻醉的临床实践和麻醉在体外循环中的作用。

二、术前药物疗法心外科手术病人的麻醉评估包括术前病人已用药物的效应。

心血管药物很少停用,通常继续使用到手术期间。

药物治疗对患有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住院病人尤为重要,停止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可能引起顽固性心肌缺血。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流程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流程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流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流程是一项复杂的手术过程,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协同配合,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麻醉诱导1.心功能I一1l级者:硫喷妥钠、咪唑安定、异丙酚、地西泮、咪达唑仑、芬太尼。

(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作用,用量过大,注射速度过快时,可引起心动过速和低血压。

)2.心功能Ⅲ~Ⅳ级低下者:可选用安定、依托咪醋、羟丁酸钠、芬太尼、舒芬太尼等作麻醉诱导剂。

(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均较轻微)。

3.心动过缓或窦房结功能差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可改用小剂量氯胺酮诱导,对维持血压和心率较容易。

4.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可选用氯胺酮加芬太尼作麻醉诱导。

氯胺酮可增加周围循环阻力,而芬太尼可抑制肺循环阻力升高。

5.先心有左向右分流的病人,二尖共关瓣不全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且返流量大的病人等循环时间延长者,麻醉诱导时宜采用小剂量,低浓度,慢速度的诱导。

防波动。

6.心率不快者可用琥珀胆碱、泮库溴铵;心率偏快心功能低下者用阿曲库铵(慎)、维库溴铵等。

7.强效吸人麻醉荆对心肌有抑制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耗氧量下降。

异氟醚可使心率增加,且有强力血管扩张作用,同时也使冠状动脉扩张,可引起“冠脉窃血”现象。

8.气管插管要求RPP<12000,用药后不要急,试验反应:置入喉镜或导尿,如心率血压无大反应即可进行气管插管。

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

具体方案:咪达唑仑0.15-0.2mg/kg安定0.08-0.1mg/kg羟丁酸钠30-50mg/kg乙托咪酯0.1~0.3mg/kg异丙酚0.5~1.5mg/kg阿曲库铵0.3-0.6mg/kg维库溴铵0.07-0.15mg/kg儿童不合作→氯胺酮5-8mg/kg肌注;合作→咪达唑仑0.15-0.3mg/kg静注芬太尼20μg/kg(5-15);心功能Ⅲ、Ⅳ级病人,有的需端坐呼吸半坐位,改10~15μg/kg;窦房结功能差心动过缓者,在以关闭不全为主的瓣膜病心动过缓,加少量氯胺酮0.2~1mg/kg,维持一定心率。

二、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1,机械通气:PaCO24.6-6kPa(30~40mmHg),气压15-20 cmH2O,肺流量↑可增大。

成人 RR10-16 rpm VT10ml/kg I:E1:2或1:1.5婴儿 RR 20-30 <15kg 10小儿 RR 14-16 >15kg 12-152.麻醉维持:芬太尼30~60μg/kg。

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动过缓者,芬太尼20~40μg/kg,氯胺酮1~1.5mg/kg。

心功能好者以吸入麻醉为主辅以小量静脉药物。

心功能差者以静脉麻醉为主,必要时复合吸入小量安氟醚。

肌松用较大量:万可松3.加深麻醉:劈胸骨,牵开胸骨,心包切开,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复温,关闭胸骨等时期。

游离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易出现BP↓心律失常转流前→适量补充镇痛和肌松转流中→停机械通气吸入麻醉→补充芬太尼、肌松剂转流后芬太尼浓度下降(预充液稀释、部件吸附和消耗)→补充芬太尼、肌松剂。

时长→补充咪达唑仑0.15-0.2mg/kg 或安定0.1-0.2 mg/kg4.输液 2-4ml/kg/h:重度心衰婴幼儿严重二狭左房粘液瘤,转流前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紫绀患儿的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在40%以上,且无心脏病以外合并症的患者,可在诱导后经静脉放血,进行血液稀释5.插管前肝素化:Kg*400U。

肝素化人体按3mg/kg;预充液1mg/100ml;运转1小时后,经人工心肺机补充肝素半量。

运转过程中ACT(正常90-130S)应保持在600秒左右。

CPB前及中应用抑肽酶,也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

肝素化时间超过2小时,仍需体外循环者,应每小时追加肝素lm/kg,或根据ACT值追加肝素用量。

6.建立CPB步骤:腔静脉套带,动脉插管,腔静脉插管,冷心停搏液灌注插管,左心引流插管,阻断升主动脉。

7.主动脉插管时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此期间要及时控制血压升高,以防止主动脉裂伤和剥离。

可用血管扩张药或β受体阻滞剂适当控制血压。

8.行上、下腔静脉插管时,维持较高的CVP,对预防房性心律失常有一定作用。

9.在全身温度降到30℃左右时,钳夹主动脉或主动脉插管时,若肺动脉压升高,心电图ST一发生改变。

可能是钳夹主动脉过多,造成主动脉内径缩小,或主动脉插管位置不当所引起。

遇此种情况应及时提醒术者。

三、体外循环中的麻醉管理1.体外循环开始前,应及时追加静脉麻醉剂、肌松剂。

2.体外循环一开始即停止使用吸人性麻醉剂和静脉输掖。

3.注意上腔静脉压的变化及面色的变化。

若上腔静脉压升高,面色涨紫,表明上腔静脉引流管梗阻,应及时调整。

面色,颈部腮腺球结膜肿胀,瞳孔大小及形状。

4.主动脉阻断时,呼吸机潮气量频率减半,调节氧流量为50-200ml/min。

CBP达正常流量->停机械通气->调节氧流量为50-200ml/min。

呼吸囊充气气道压5cmH2O->发绀肺动脉高压20-30cmH2O。

5.主动脉阻断多在肛温降至30℃以下时进行。

主动脉阻断后行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跳液,以使心电机械活动迅速停止,达到心肌保护的目的。

但此时心肌尚有无氧代谢,因此应每间隔20-30分钟或出现心电活动时,再次灌注心脏停跳液,将代谢产物冲洗出来。

6.体外循环中应维持MAP在 6.7-12kPa(50-90mmHg),体温降至22℃以下时MAP可维持在5.3 -6.7kPa。

过低时可用多巴胺或苯肾上腺素静脉点滴;过高时可用血管扩张剂加以纠正。

CVP 6~12cmH2O。

7.伴有颈动脉狭窄的患者,MAP应维持偏高水平(10.66-12kPa),同时还要注意保持PaCO2接近正常。

8.体外循环开始l0分钟内即应有充分尿量。

少尿时(尿量<0.5ml/kg.30min ),若导尿管无异常,则应提高灌注流量,增加灌注压,静注甘露醇 0.25一0.5/kg)。

若MAP偏低,可静脉输入多巴胺(1-5ug/kg.min)。

9.体外循环中若出现血红蛋白尿,可用甘露醇或速尿维持尿童,严重时给予碳酸氢钠(0.5-1.0mg/kg)碱化尿液。

10.体外循环的运转指标如下:平均动脉压5.33~9.33kPa(60~90mmHg)。

中心静脉压0.59~1.18kPa(6~12cmH2O),尿量2~10ml/kg/小时。

体温一般手术28℃左右;复杂心脏手术可用深低温20℃~25℃。

心肌温度保持在15℃~20℃。

血气分析PaO2 13.3~26.6kPa(100~200mmHg)。

PvO2 3.3~5.3kPa(25~40mmHg)。

pH 7.35~7.45.PaCO2 4.6~6.0kPa(35~45mmHg)。

稀释度细胞压积一般在25%~30%左右。

血钾在体外循环运转过程中K+保持在4~6mmol/L,每小时应给氯化钾1~2mmol/kg.四.终止体外循环⑴复温:心内主要操作完成后,可开始复温,可静滴小剂量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一般用量常在0.5~3μg/kg/分,很少需要超过5μg/kg/分。

以减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左心负担,增加心排出量;有利于机器余血输入体内;加强利尿,有利于将体内多余的水及早排出。

⑵排气:心脏切口缝合完毕即可进行排气。

应置患者头低30, 以防空气栓塞。

同时减低灌注流量,降低灌注压。

并重新开始正压通气。

手控人工呼吸2-3次,检查肺的顺应性。

肺的顺应性差时,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⑶开放主动脉后:可视具体情况静脉输注多巴胺。

血管扩张药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也扩张冠状血管和肺血管,即使血压偏低也必须用;加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的用量,维持血压。

主动脉开放后,冠状动脉再灌注时,可静脉缓慢注射利多卡因l-2mg/kg,并持续静脉输注(1mg/kg ),直至心跳恢复。

⑷去颤:开放升主动脉阻断钳后,若心脏不能自动复跳,室颤时可用10-30J的直流电电击除颤。

粗大-〉电除颤5-10J-〉必要20J ;细,心脏膨胀较大-〉异丙基肾上腺0.01-0.02mg或肾上腺素0.01-0.02mg ;如血压下降复跳困难-〉增加灌注压。

去颤前应查血气及离子,如不正常,应立即给以纠正,保证在生理条件下复苏成功。

复跳后应保持一段时间心脏处于无负荷跳动,以利心肌功能恢复。

⑸辅助循环:复苏后开放上、下腔阻断带,使完全体外循环转变成为并行循环,以辅助心脏搏动,降低心脏负担。

心内操作时间越长,需要辅助循环的时间也越长,以利心脏代谢及功能的恢复。

心跳恢复后立即出现的心动过缓多与低温、低氧血症及从心脏停跳液来的高钾、高镁血症有关,辅助循环一段时间后多可恢复。

若出现P-R间期延长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则应安置起搏器,以提高心率。

⑹停止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停机的条件是:①体温达36℃;②平均动脉压8~10.66kPa(60~80mmHg);③手术野无重要出血;④血气分析报告正常;⑤血离子正常;⑥无严重心律紊乱。

停机前可使用血管扩张药与利尿药,如硝普钠、速尿等,使人工心肺机内存血逐渐减少,对人体实现正平衡。

到停机时,机内只留下最低限度维持运转所必需的血量。

停机后要继续用动脉泵缓慢输血,以防止血量不足,也要防止输入速度过快而致心脏膨胀,损害心肌功能。

⑺中和肝素:根据ACT测定值计算鱼精蛋白用量;或按1∶1的数量给鱼精蛋白中和体内肝素。

防止使用鱼精蛋白过量或不足。

⑻补充钾:终止体外循环之前,一般病人都自然利尿,如尿流速度不够理想,可用速尿,此时最易发生低血钾所致心律紊乱。

补钾量应根据尿量及血清钾的监测:一般每排出500ml尿应输入0.7~1.0g氯化钾,为防止液体过度负荷,可用6∶1000~15∶1000氯化钾溶液静脉点滴,需注意高浓度的钾要从大静脉内插管输入,周围静脉输入高浓度钾难以保证通畅。

⑼补充血容量:停机后,创面仍不断失血,加上利尿(尿流常较快),因此应立即输入新鲜血及血浆以补充血容量之不足。

血与血浆的比例可根据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测定数值来决定。

⑽纠正代谢酸中毒: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必要时给予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通常sbe×体重×0.5即给予5%碳酸氢钠的毫升数。

⑾拔管:停机之后,在病情稳定的条件下,可拔去上腔插管,将下腔插管退到右心房内。

如病情继续稳定,可将下腔插管拔除。

如果不需要再输入机内血液,应尽可能早拔除动脉插管。

同时在主动脉插管处的结扎线范围内注射鱼精蛋白,经主动脉内注射鱼精蛋白极少引起血压下降。

五、体外循环结束后的麻醉管理1.体外循环结束时,首先要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心脏充盈良好,且无节律异常时,心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可用正性变力性作用药物。

体外循环后发生低心排的原因多为心肌缺血,此时应警惕陷入恶性循环,一定要注意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

有肺高压者,可经左心房滴人升压药。

2.若心脏充盈差,血压下降时,可根据GVP、左房压或PCWP值,将体外循环贮血池内的血液分次缓慢输人,并密切注意血压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