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牧童

舟过安仁
清平乐· 村居
舟过安仁 一只小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收起竹竿,停 着船桨。 正好被诗人看见了,心想:没下雨,为什么 要撑伞?哦!原来是当帆使用。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 渴望恢复中原。著有词集《稼轩长 短句》。
翻译: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 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 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作业: 1、挑前面学过的三首中的一首写一篇小短文。 2、背出这前面学过的三首古诗词。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三首古诗包括《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忆江南》、《牧童》),下面是这些古诗的内容和简单介绍:
1. 《浪淘沙(其一)》: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一首诗,用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描绘黄河雄伟的形象,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同时表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忆江南》: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词,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深深怀念和无限向往。

3. 《牧童》:这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一首诗,描写了一个放牛的孩子的自在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这些古诗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很大帮助。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

杜甫《春望》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身处沦陷 的长安城,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 深重苦难,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 。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春夜喜雨》内容概述
描述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 刻画春雨绵绵、润物无声的特点。 展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春晓》内容概述
01
描绘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
02
抒发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 光的美好心情。
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语言平易近人,内 容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情感,代表作有《琵 琶行》、《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与动机
李白《将进酒》
白居易《琵琶行》
此诗为李白在长安时所作,表达了他 对人生的豪放不羁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
此诗为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所作, 通过描写一位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 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03
通过听觉感受和联想,表现 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静夜思》内容概述
刻画诗人客居他乡、 深夜难眠的孤独感受 。
构成一幅幽静、凄清 的月夜思乡图。
借助月光、霜等自然 景象,表达思乡之情 。
古诗风格特点分析
对仗工整
三首诗均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 诗句更加整齐、有节奏感。
描绘细腻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和内 心感受,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
三首
本课所选的三首古诗分别是《春夜喜雨》、《钱塘湖春 行》和《江南春》。
钱塘湖
即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江南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难点字词辨析
发生
在《春夜喜雨》中,“发生”一 词用来形容春雨的到来,意为“ 产生、出现”。与现代汉语中的
“发生”意思有所不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5.古诗词三首_舟过安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5.古诗词三首_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首诗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 满童稚的行为和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 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 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 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 进啊!
小练笔:
把古诗《舟过安仁》改 编成一个小故事。
从这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 么?
从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可 以看出他们是怎么样的小朋友 呢?
诗人喜不喜欢这两个孩子?
再读感悟:
话说当年,诗人杨万里划着小船路过 这个地方。万里晴空,碧波荡漾,多么令 人心旷神怡啊!忽然,看到一叶渔船,船 上坐着两个孩子,可是,他们把撑船用的 竹竿和船桨都收起来了?诗人纳闷了?你 能读出诗人的纳闷不解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5课 古诗词三首
舟过安仁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动听 的歌,是一幅美丽的画,而 我要说童年是一首美妙的诗, 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 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


宋安

仁 万

·
作者介绍: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杰出的诗人,“中兴四大家” 之一。
自读感知: 1、自由朗读。 2、小组赛读,比比谁读得最好。 (有层次的读要做到三点:读准 字音;读准节奏;读出美感。)
小组合作学习: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
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第一二句诗,描写了什么 画面?
为什么要收起竹竿和船桨, 不下雨却要打伞呢?(带着疑问 读诗句)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词三首词语盘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词三首词语盘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词三首词语盘点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有一股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词三首》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词三首》词语盘点《牧童》①弄:逗弄。

②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舟过安仁》①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清平乐·村居》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音:吴地的方言。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老翁、老妇。

⑥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词三首》课文牧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②卧月明。

舟过安仁①[宋] 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①·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⑥,溪头卧剥莲蓬。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词三首》句子赏析《牧童》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古诗汇总及预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古诗汇总及预习提纲

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一览表1第一课《草原》第1、2自然段;2第三课《白杨》第12自然段回顾拓展一“日积月累”3第五课《古诗三首》4第九课《儿童诗两首》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5第十课《杨氏之子》6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7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部分段落8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9第二十一课《猴王出世》节选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10语文园地五“读读背背”11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

12语文园地六“读读背背”13第二十六课《威尼斯的小艇》3-6自然段14语文园地七“读读背背”15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16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背诵内容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旧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34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35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
9
诗歌理解
归来饱饭黄昏后,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不脱蓑衣卧月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 中的明月。
10
诗歌理解
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看出 来的?
可爱、调皮、疲倦。
一个“弄”,一个“卧”。
11
诗歌小结
第五课 古诗词三首
1
字音认读
篙 (gāo) (竹篙) 棹 (zhào) (棹竿) 媪 (ǎo) (翁媪) 剥
(bāo) (剥开)
2
牧蓑遮 醉媚锄剥
3
4
作者简介
吕岩,字洞宾, 唐代京兆人。咸通举 进士,曾两为县令。 值黄巢起义,携家入 终南山学道,不知所 终。是传说中的逍遥 大仙。
5
课文朗读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6
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7
听读古诗,感受古诗意境美。
8
诗歌理解
草铺横野六七里,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 里都是草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3.《清平乐·春归何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3.《清平乐·春归何处》

wēnɡ
chú
lián

老翁

锄头

莲花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 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词牌名,“乐” 读 ?
茅檐: 茅屋的屋檐。 吴音: 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 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亡赖 喜小儿 ,溪头卧剥莲蓬。 相媚好: 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 老翁、老妇。 亡赖: 同 “无赖”,“亡” 读?这里指顽皮、淘气。
请同学们通读课文,想想本篇 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 描写了农村美丽的风光,透露出 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西 江 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背诵课文。 (2)展开合理的想象,将课 文扩写成400
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 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 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作者 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了三个儿子 的行动,刻画了他们的可爱形象。
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在满青草的溪 边。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吴方言口音带着 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 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 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 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 之态格外让人喜欢。 表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作者在农村看到这样的情 景,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呢?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ppt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ppt
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 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 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他连蓑衣也不脱, 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体会到绿草的繁茂,感受到 牧童的快活?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 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 “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 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 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 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 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 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 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 “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 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 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 宋爱国诗人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辛弃疾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 稼轩。其词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低檐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相吴媚音好,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词牌名,“乐” 读 yu 。 茅檐: 茅屋的屋檐。 吴音: 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
(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 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 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多 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 醉了。)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 绿的小草。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 吴地方言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 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课⽂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的。

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却⼜不⼀样。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课⽂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 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②卧⽉明。

注释 ①弄:逗弄。

②蓑⾐:棕或草编的外⾐,⽤来遮风挡⾬。

⾈过安仁① [宋] 杨万⾥ ⼀叶渔船两⼩童, 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④⽆⾬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①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的⽵竿或⽊杆。

③棹:船桨。

④怪⽣:怪不得。

清平乐①·村居 [宋] ⾟弃疾 茅檐②低⼩,溪上青青草。

醉⾥吴⾳③相媚好④,⽩发谁家翁媪⑤? ⼤⼉锄⾖溪东,中⼉正织鸡笼。

最喜⼩⼉亡赖⑥,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吴地的⽅⾔。

④相媚好:这⾥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翁、⽼妇。

⑥亡赖:同“⽆赖”,“亡”读wú,这⾥指顽⽪、淘⽓。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课⽂教学设计 教学⽬标: 1.认识本课4个⽣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怪⽣”、“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默写《牧童》,能⽤⾃⼰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词的⽣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活的快乐、⽥园⽣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的⽣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课时 ⼀、谈话导⼊,激发兴趣 1.有⼈说,童年是⼀⽀⽀动听的歌,是⼀幅幅美丽的画,⽽我要说童年是⼀⾸⾸美妙的诗,只要⽤⼼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说课稿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趣味故事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意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互动式教学法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和问答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五年级的孩子们,他们正处于童年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可以理解和感悟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和深刻哲理,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形象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较高,学习习惯也在逐渐形成,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文的韵律和节奏把握有一定的困难。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古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布置的作业包括:1.背诵三首古诗,要求准确无误地背诵并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2.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解读,解释其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并写一篇简短的解析文章;3.创作一首古诗,可以是以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灵感,也可以是自己的原创作品,要求有一定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我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文,具备一定的前置知识。但他们在理解古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以及古诗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和深刻哲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朗读、背诵和创作方面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感悟古诗的意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3.设置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让学生自己创作古诗,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4.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词三首牧童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词三首牧童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牧童9篇古诗词三首牧童 1教学目标: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激趣: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

二、初读诗文,展现画面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三、精读诗文,走近画卷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

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1、学习第一首诗。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

释义: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

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

释义: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弄”,一个“卧”。

(可爱、调皮、疲倦)(4)、再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2、学习第二首诗。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释义: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背诵并默写。

2.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诗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黑板3.生字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三首古诗。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二)新课导入1.《春晓》(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3)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让学生再次朗读,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5)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春晓》。

2.《村居》(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场景。

(3)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让学生再次朗读,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5)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村居》。

3.《所见》(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感受诗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3)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让学生再次朗读,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5)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所见》。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了解他们的创作灵感。

2.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五)课堂小结2.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2.课下查找关于春天的古诗,进行阅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三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课堂上,我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 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 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 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 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们就一起 来试试吧。
作者介绍
吕岩,字洞宾,一名岩客,唐代京兆人。 礼部侍郎渭之孙。 咸通举进士,曾两 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 学道,不知所终。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bāo péng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 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亲热地在一起 悠闲自得地聊天。 •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 • 最有趣的是三儿子,他是那么调皮地玩耍,躺卧在溪 边剥莲蓬吃。
《清平乐·村居》词中哪几句 写景,怎样的一幅图景? 词人刻画了哪些人?他们都 在干什么? 从他们的行动及特点中你读 到了什么? 说说你对词中“醉”的理解。
村中环境: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上片
秀 丽
恬 村中人(老夫妇): 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
下片
(动作)
中儿: 织鸡笼
小儿:卧剥莲蓬
表现出茅舍一家 老小幸福、和谐 的生活图景
一个“弄”,一个“卧”。


宋 杨 万 里
安 仁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
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
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 一叶渔船两小童, • 收 篙 停 棹 坐船中。 • 怪生 无雨都张伞, • 不是遮头是使风。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体会到绿草的繁茂,感 受到牧童的快活? 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 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 徐徐的晚风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
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 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看出来的?


可爱、调皮、疲倦。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词句解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 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 船前进啊!
《舟过安仁》是 宋 代诗人杨万里的 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者 的 所见 ,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 所悟 。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 小池 》 。
你能将这首古诗编成个小故事吗?

诗人杨万里是我国古代的诗人。一天,他乘 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驶,那时候,天空被白白的 雾笼罩着,远看像座白塔;近看,大地披上了一 层薄纱。这种白雾不是一片片的,而是整个的。 两旁的芦苇是深绿色的,偶尔有一两只翠鸟飞到 了芦苇上头,叽叽喳喳的叫着,芦苇在微风中翩 翩起舞,姿态优美。岸上,草叶碧绿,带着一颗 颗露珠。 • 杨万里看见了另一艘船在行驶,船上悠 悠自在地坐着两个六七岁的小男孩,那两个小孩 穿着鲜艳的衣服,他们没有划船,而是无忧无虑 地坐在那里,脸上总是嘻嘻哈哈的,只见他们拿 出了一把雨伞,诗人看见了,很奇怪:天上也没 下雨为什么要打伞?他看着看着,哦!怪不得没 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句理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 都是草地。 •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 天空中的明月。
• 人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组
5.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其词 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
词和词牌
•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 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 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 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 牌。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词,又 叫 长短句 。作者是 宋 代诗人 辛弃疾 。 (他是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代表 作《稼轩长短句》。)诗人以简练的笔触 勾画出一幅优美的 田园景物 ,描绘出 一家五口各具情态 的形象,表现了农家 恬静舒适 怡然自乐 的生活画面,表 达了词人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 欣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 平 乐 村辛 弃 居疾 ·
茅檐/低小,
yán
①村居:乡村生活 清平月:词牌名。 溪上/青青草。 ②茅檐:茅屋 。 mèi ③吴音:吴国一带的 醉里/吴音/相媚好, 方言为吴音。 ǎo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 白发/谁家翁媪。 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ǎo):老年夫妇。 大儿/锄豆溪东, ⑥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⑦织:编织。 中儿/正织鸡笼, ⑧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wú lài ⑨卧: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