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关键工序检验作业指导书
印刷厂(印务公司)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完善关键工序的规定要求,对关键工序进行作业指导。
2、范围适用于关键工序的控制。
3、内容与要求3.1.5显影根据显影液说明书的配比,配制显影液。
将已曝光的PS版放入显影机进行显影。
3.1.6修版显影后的PS版显露触墨绿色,观察版面是否洗净,如有脏点,胶带印、片基印,可用修改液进行去除,使版面干净。
3.1.7检查PS版质量3.1.7.1文字制版,要求正版文字深浅一致,字迹清楚,实在、不虚。
3.1.7.2彩色制版要求印版能还原出原版上的网点,达到2%的小点不丢,98%的网点不糊,印版上的网点要饱满,无砂眼,边缘光洁,版面干净,平整,无划痕、折痕。
套晒版图文位置准确,套和准确。
3.1.8擦胶经检查PS版无误,将保护胶擦上。
3.1.9只好的PS版晾干后,应防于背光处,防止版面见光分解。
等待上机印刷。
3.1.10应保持晒版工作室温度24±2,湿度65%±5。
3.1.11晒版操作执行《印刷技术胶印印版制作》。
3.2印刷工序3.2.1彩印工序3.2.1.1做好印刷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设备电器、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如无异常,可上墨、上水、上纸。
3.2.1.2分清版别,检查版面是否平整,有无划痕,脏点,破边,印版尺寸,刁口尺寸是否准确,图位是否端正,正与反有无晒斜现象,确认无误后,将四色版分别上到相应的滚筒上,拧紧螺丝。
3.2.1.3开动四色胶印机调墨量,调压力,走水,走墨,洗版,打磨,走纸,打规矩,找墨色,打样品。
对比原样,观察图文基础是否牢固,网点是否饱满,结实,有无虚晒现象,亲墨性能,亲水性能如何,空白部位是否上脏,四色套晒图文位置是否准确,套和规矩,规线是否准确,(误差小于0.02㎜)是否符合折页关系,当确认无误后,机长填写“印刷样检验记录”,印刷主管确认签字,如顾客要求看样时,顾客也要签字确认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
要重新调试直到顾客满意签字后才能批量生产。
3.2.1.4刚开始印刷时由于水墨关系尚未达到平衡,领班应频繁随机抽样对比原样,调整墨量、水量大小,随着水墨平衡,运转稳定,操作者每印300~500张时,抽查一次,对比原样,同时检查十字线是否上下一致,前规,侧规定位是否准确。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在工业生产和制造领域,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这些过程和工序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这份作业指导书将为您详细介绍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相关内容、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一、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定义特殊过程是指那些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例如,焊接、铸造、热处理等过程,其产品质量往往需要在后续的使用中才能逐渐显现出来。
关键工序则是对产品质量或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这些工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如精密加工、关键零部件的装配等。
二、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特点(一)特殊过程的特点1、过程结果不易检验特殊过程的输出通常无法通过常规的检验手段立即确定其是否合格。
例如,焊接后的焊缝强度,需要经过破坏性试验或长期使用才能确定其质量。
2、过程质量主要依赖于过程参数的控制特殊过程的质量更多地取决于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等。
对这些参数的准确控制是保证特殊过程质量的关键。
3、过程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由于特殊过程结果难以立即检验,如果过程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大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关键工序的特点1、对产品质量影响重大关键工序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产品的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2、工艺要求严格关键工序通常需要高精度的设备、严格的工艺条件和熟练的操作人员来保证质量。
3、质量控制难度大由于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对其质量控制的要求也更高,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更严格的质量标准。
三、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识别(一)依据产品质量特性通过分析产品的质量特性,确定哪些过程和工序对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有直接影响。
(二)参考以往的生产经验总结以往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找出那些容易导致质量问题的过程和工序。
(三)结合工艺流程图对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图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中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的环节。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关键工序是指生产或操作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的环节。
为了保证关键工序的顺利进行,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工作指导,确保工序的操作正确,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工序介绍1. 工序名称:XXXX工序编号:XXXX2. 工序目标:确保XXXX过程安全可靠,高效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三、工作前准备1. 确认工序所需材料和设备是否齐全,包括但不限于:- XXXX设备- XXXX材料- XXXX工具2. 工作场所清理:- 清除工作区域内的杂物和障碍物- 清理设备表面和周边环境3. 工作保护措施:- 确保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 检查所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无故障和危险- 确保通风良好或采取必要的通风设施四、工作步骤1. 步骤一:XXXX- 描述步骤一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2. 步骤二:XXXX- 描述步骤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3. 步骤三:XXXX- 描述步骤三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4. 步骤四:XXXX- 描述步骤四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五、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1. 操作细节:- 描述每个操作细节的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图表或图像进行说明- 强调每个细节的重要性和操作顺序的正确性2. 注意事项:- 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和危险因素- 强调关键环节和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 鼓励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专注和细心六、异常情况处理1. 异常情况定义:- 描述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其对工序的影响- 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材料短缺、不可控因素等2. 异常情况处理步骤:- 逐步描述每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应对策略- 强调在非常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和紧急联系方式七、验收标准及记录1. 验收标准:- 描述工序完成后所需达到的标准和指标- 可以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2. 记录:- 要求操作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填写工序完成情况的记录表或报告- 包括日期、操作人员、工序完成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等内容八、风险评估与控制1. 风险评估:- 根据工序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包括操作过程中的人身伤害风险、设备故障风险等2. 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防范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维护保养、操作培训、紧急预案等九、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关键工序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风险控制措施,旨在确保工序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加强产品生产现场品质的管控,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潜在的质量风险,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的从领料生产到包装完成各工序的检验。
3.检验依据产品图纸、检验指导书、样品、装配工艺等产品资料文件。
4.检验程序4.1.物料入场检验1.1人员及职责装配线设置物料专员,负责从仓库领取当天装配水炮所用物料,分配不同物料给不同工位装配人员。
1.2具体工作内容1.2.1从仓库领取装配所需的物料。
1.2.2清点物料数量,分配物料给各个工位。
1.2.3检查物料的质量,包括规格型号、外观、一致性、性能等,检验无误后,开始组装。
2.部件组装检验2.1自检装配人员每装配完成第一个部件后,进行自检合格后在装配剩余部分,整批装配完成后逐个进行自我检验,全部无误后,才能流到下一工序。
如果组装的部件有一部分部件组成,则装配人员需要对上一工序的部11件举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2互检装配人员在一批部件自检完成后,要求相邻工序装配人员或下一工序装配人员给做互检,互检完成后,检验人签字确认。
2.3巡检4巡检是出产过程中,检验员对出产出的产品举行巡回检验,质检员对产品举行抽样家宴,目的是为了避免成批不合格品的发生或工艺发生异常。
检验员对个生产工序产品品质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在巡检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物料加工的工位、常换人、有新人上岗的工位以及关键工位,如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生产管理负责人进行改善。
巡检过程中同时注意操作人员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如发现操纵人未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应立即要求作业人员改善。
检验员有权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现场易引发质量问题和生产效率的操作,要求进行整改。
5.不合格的处理方法5.1由自检、互检发现的由装配人员引起的不合格品,由装配人员自行返工维修,返工后的产品需要重新检验。
返工返修仍然不能解决的,可以做报废处理。
5.2巡检发现不合格品,必须标识隔离零丁存放,举行集中同一处理。
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

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标题: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是一种用于规范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具。
它包含了详细的工作步骤、检查要点和注意事项,匡助员工正确执行工作流程并及时发现问题。
本文将从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内容要点、使用方法、更新维护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的制定1.1 确定工作流程:首先需要明确所要制定的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所涵盖的工作流程内容,包括具体的工作步骤、操作要求和检查标准。
1.2 采集资料:采集相关的技术资料、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准确、全面。
1.3 制定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和公司要求,确定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的格式、排版、文字表述和图表设计等标准。
二、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点2.1 工作步骤:详细描述每一个工作步骤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确保员工能够准确执行。
2.2 检查要点:列出每一个工作步骤中需要检查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匡助员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
2.3 安全提示:在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中加入相关的安全提示和操作规范,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安全操作。
三、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的使用方法3.1 培训员工:在制定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后,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
3.2 实时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更新和修订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确保其与实际工作流程保持一致。
3.3 定期审核:定期对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四、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的更新维护4.1 定期检查:定期对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查,确保其内容准确、完整。
4.2 反馈意见:接受员工和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及时对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和更新。
4.3 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制度,确保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的版本控制和存档管理。
五、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的效果评估5.1 检查结果:通过对员工执行工作流程的检查和实际产品质量的评估,评估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的实际效果。
BYD 工序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参考)

上海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工序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1 目的:本工作指导书目标是确保影响产技术质量部量的关键机器设备、工装都有满足工序要求的能力。
2.0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关键工序生产设备及工装;3.0 职责:所有负责影响产技术质量部量的机器设备及工装的技术员,以及其它部门相关人员有遵守本指导书的职责。
4.0 定义:4.1.Ppk -初始能力指标4.2.Cpk -过程能力指标4.3.Cmk -设备能力指标5.0 程序5.1对关键设备及工装进行Ppk、 Cpk、Cmk工序能力测试,如果Ppk>1.67、Cmk>1.67或Cpk>1. 33(或零缺陷),发放设备及工装。
(注释1)。
5.2关键工序的影响产技术质量部量的每台设备每年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能力测试,工装模具正式生产前应进行相应的工序能力测试,以确保其良好的生产能力(注释2)。
5.3在发生以下情况时,需考虑进行重复的能力调查:—新零件的订单—新的模具/设备—公差缩紧—加工流程/输出状态的更改—维修后(对产品有影响)—机器搬迁后—长期停产后重复进行能力调查时,由知情的相关部门以书面形式通知技术质量部部门,由技术质量部门确定是否进行相应的能力测式。
5.4工装模具更换关键零部件后更换部门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技术质量部部门,由技术质量部部门确定是否需作相应的能力测试。
5.5如果发现工序有异常情况,对质量产生影响,应及时通知技术质量部部门,由技术质量部部门确定是否需进行相应的能力测试。
5.6凡是确定需要对设备及工装进行工序能力测试,由技术质量部部,设备使用部门,等有关部门按规定取样,收集,记录数据(注释3)。
5.7技术质量部部应把收集记录的结果填入控制图测量数据表,绘制控制图并计算有关数据,同时应附有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5.9由技术质量部部门组织多功能小组有关人员对控制图和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审。
5.10对满足放行条件的设备,发放工序能力放行卡;否则,应填写未放行设备/工装整改通知单,未发放工序能力放卡的设备不能作为正式生产使用。
【推荐】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篇一: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Y系列单,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校动平衡操作规程。
1 材料:1.1 清洁回丝和滑石粉。
1.2 彩色粉笔。
1.3 垫圈(平衡快)。
1.4 机油(2号锭子油)。
2 设备与工具:2.1 YYQ-6A型闪光式硬支承平衡机。
2.2 电钻(1-6毫米)。
2.3 斜口钳(6时)。
2.4 斩口榔头、冲头。
3 平衡校测前的准备:3.1 按转子轴承档两端支承距离尺寸调整好两个支承架之间的位置距离,然后将支承固紧在平衡台面上。
3.2 按照转子轴颈大小调节V形支承快上下(高低)位置,使工件转动时保持水平并加以固紧。
3.3 调整好限住支架,以防止转子旋转时轴向移动甚至窜出,避免不安全事故及损坏工件。
(如转动轴承档两端有台阶档牢时该步骤可不做)。
3.4 平衡机转速的选择是按工件质量,工件外径大小,初始不平衡量以及施动功率而决定,现按63转子以下可依据选择转速快一些(皮带轮直径的一档)反之转速选择慢一些。
3.5 在校测转子轴伸键槽中嵌入键,并用橡皮筋紧固牢。
3.6 校测转子外圆套上涂有滑石粉的转动皮带,然后将转子两轴承档座落在两V形槽支承架间,并在两轴承当处适当加些润滑油。
3.7 沿校测转子处圆靠近铝端环右面用粉笔按平衡柱数量一一编写上号码字样,便于用闪光式读出转子不平衡量的相位。
4 校测方法:4.1 先将操作仪表板面上的面分离1 ,2二个框格外侧旋纽旋在“10”的位置而内侧旋纽旋在“0”位置上。
4.2 将“+”“-”变换开关拨在“+”位置(如果被校转子用加重法进行平衡则应拨至“-”位置)。
4.3 将衰减器调节至适当位置,衰减档数1,2,5,10,20,50,接地,其衰信数约1:2:5:10:20:50。
接地表示短路。
4.4 当转子的平衡转速稳定后,调节转速选频旋钮使微安表指针呈最大数值,如转子的不平衡量很小,可将衰减器旋钮拨至“1”或“2”档,4若选频正确,则拨“-”“+”变换开关时,闪光灯所指示的转子不平衡位置正好相差180°则应拨至(注意:若转速不符可能出现信频讯号,此时闪光灯停象出现不正常如轻重反转时不是180°此时应接上述第4条按转速范围置于相应一档上)。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关键工序是指生产与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且需要高度注意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效率和安全。
为了确保关键工序的顺利进行,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和操作流程。
二、准备工作1. 物料准备:根据工序需求,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配件,并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确认。
2. 设备准备:检查工作区域和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确保可以正常运行。
3. 人员准备:组织好工作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三、操作步骤1. 步骤一:详细描述第一个关键工序的操作步骤,并注明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在进行每一步操作前,工作人员应仔细阅读相关说明,并按要求准确执行。
2. 步骤二:继续详细描述第二个关键工序的操作步骤,并提醒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关键要点。
确保每一步的操作都符合标准和要求。
3. 步骤三:继续描述后续关键工序的操作步骤,包括具体的操作方法、时间限制和操作顺序。
同时,强调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沟通,确保整个流程的顺畅进行。
四、质量控制1. 在每个关键工序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2. 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记录并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3. 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负责监督整个工序的质量。
五、安全措施1. 工人在进行关键工序操作时,必须穿戴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头盔、防护眼镜、手套等。
2. 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产生和积聚。
3. 对于特别危险的关键工序,应设立临时安全防护栏,并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如紧急停车装置等。
六、问题处理1. 如果在关键工序中出现问题或障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等待指示。
2. 上级应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记录,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七、记录与报告1. 工作人员应及时记录和报告关键工序的操作细节和质量指标,并存档备查。
2. 相关记录和报告应准确可信,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工序异常以及采取的措施等。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兰州盐场污水处理厂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盐场污水厂项目经理部2022年10月10日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界定:1、界定原则1.1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1.2当过程的输出发生质量缺陷时不易纠正,且返工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
1.3总公司在经营范围内确定的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1.4兰州盐场污水处理厂土建项目施工特点。
2、关键工序a、现浇水池施工缝施工b、池壁专用大模板施工3、特殊过程a、钢筋焊接过程b、贮水构筑物防渗混凝土施工1、现浇水池施工缝施工1.1止水钢板材质要求止水钢板采用-3×400LQ235A材质钢板制作,其各项指标均需满足现行规范标准要求;止水钢板的焊接采用T422型焊条。
1.2操作人员要求止水钢板的加工制作、安装作业人员必须上岗条件,持证上岗操作;施工缝处的砼浇捣有经验丰富的砼工进行操作。
1.3施工缝的留设位Z现浇混凝土水池的施工缝,底部留在底板上面不小于50cm处;顶部(指有连续浇注的顶盖时)留在顶板下面不小于50cm处,不得留Z在池壁最大弯矩处。
1.4施工缝的处理本工程施工中,在施工缝中心处设-3×400L止水钢板一道。
再次浇筑砼时,首先清除垃圾、水泥薄膜层,表面上松动的砂石和软弱的砼,用水冲洗并充分湿润,但不能留有积水。
浇筑前,先在接茬上铺一层与砼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其厚度为15-30mm。
砼浇注后,细致振捣次层砼,使新、旧接茬严密,尤其应对预留孔洞、预埋管的底部及止水带的周边,辅以人工插捣。
2、钢筋焊接2.1材质要求采用HPB235及HRB335两种钢筋,钢板为AF3型,部分采用Q235A型不锈钢,焊条采用T422型和不锈钢焊条。
钢筋在焊接前,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迹、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予以矫直或切除。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1、基坑工程1.2土钉墙施工作业指导书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①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及要求。
②认真了解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特别是支护范围内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以及地下水特征,若地勘报告未提供应补充勘察。
(3)由于地下工程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必须了解类似或周边地层土钉墙支护及防水施工。
(2)材料准备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且按规范检测。
(3)主要机具①钻孔机具:本工程拟采用XY-2型地质钻机。
②空气压缩机(4)作业条件根据地层情况以及设计要求选用不同机械,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作业区应有良好的通风和足够的照明以及足够的施工场所;受喷面如有渗水必须进行处理。
2、材料和质量要点(1)杆体材料和质量关键要求①杆体插入孔内长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的95%。
②宜采用中细砂,粒径不应大于2.5mm,使用前应过筛。
③水泥、砂、石料的配合比要严格按设计要求。
④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0~100mm,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杆体插入后,若孔口无砂浆溢出,应及时补注,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管路。
(2)喷射面板材料和质量关键要求①混凝土面层厚度1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水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合比:水泥:砂:细石=1:2:2。
②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干法喷射时,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5%~7%。
③应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外加剂,掺入外加剂的喷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相应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初凝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3)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检查作业区临空面土体的安全,施工时操作人员操作过程的安全,材料的腐蚀性的防范以及操作人员防尘。
3、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见下页。
(2)操作工艺重点①成孔——孔径、孔深要保证;孔中无杂物,碎土块及泥浆应清除。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的安全性、高质量和高效率而编写的。
本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具体的步骤和要求,使其能够正确、规范地完成关键工序作业。
二、前期准备1. 检查设备:在进行关键工序作业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并修复任何潜在故障。
2. 提供所需工具和材料:操作人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3. 考虑安全措施:在关键工序作业之前,操作人员应根据作业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所需的安全措施,并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理解并遵守这些措施。
三、操作步骤1. 步骤一:描述关键工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
2. 步骤二:描述关键工序的主要操作过程,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
3. 步骤三:描述关键工序的后期处理工作,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
四、注意事项1. 安全:在整个关键工序的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安全问题,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2. 质量控制: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进行作业,确保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3. 问题处理:如在关键工序的作业过程中出现问题,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员报告和寻求帮助。
4. 设备维护: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所使用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常见问题解答1. Q: 关键工序的作业步骤是否可以调整?A: 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关键工序的作业步骤进行适当调整。
但需要提前向相关负责人员报告并获得批准。
2. Q: 关键工序的作业时间是否有限制?A: 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和作业的特点确定关键工序的作业时间。
在未获得相关批准之前,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作业时间。
六、总结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是保证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安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重要文件。
通过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指导操作人员正确、规范地完成关键工序的作业。
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关键工序检验作业指导书

XXXX轨交列车架、大修项目起草: XXX 文件号:检验指导书-质安-通用-架、大-关键工序-001-A修订目录分送表XXXX轨交列车架、大修项目起草: XXX 文件号:检验指导书-质安-通用-架、大-关键工序-001-A目录修订目录 (2)分送表 (2)1.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适用范围 (4)3.参考文件 (4)4.人员及职责 (4)5.检验的制度、频度、内容 (5)6.关键工序检验汇总 (5)6.1车轴超声波探伤 (5)6.2车轴磁粉探伤 (6)6.3构架探伤工序 (8)6.4中心销探伤工序 (9)6.5车体探伤工序 (10)6.6退轮工序 (11)6.7高速断路器电流值整定工序 (12)6.8主控制器输出电压值测试工序 (14)6.9绝缘电阻测试工序 (15)6.10制动压力测试工序 (16)6.11制动距离测试工序 (17)6.12安全阀测试工序 (18)6.13关键尺寸测量工序 (19)6.14耐压测试工序 (20)6.15转子动平衡工序 (21)7.附件 (23)XXXX轨交列车架、大修项目起草: XXX 文件号:检验指导书-质安-通用-架、大-关键工序-001-A一、目的:规范关键工序产品检验流程,对本公司承接的轨交列车架、大修项目列车维修质量实施控制,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生产过程所使用的设备或工具、操作人员能够符合产品质量的要求,确保工序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二、适用范围:公司规定关键工序为:车轴超声波探伤工序、车轴磁粉探伤工序、构架探伤工序、中心销探伤工序、车体探伤工序、退轮工序、高速断路器电流值整定工序、主控制器输出电压值测试工序、绝缘电阻测试工序、制动压力测试工序、制动距离测试工序、安全阀测试工序、关键尺寸测量工序、耐压测试工序、转子动平衡工序。
工序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工序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1. 简介工序能力验证是一种系统性的工具,用于验证是否能够满足特定的质量标准。
它通常与生产检验流程中的抽样检验相结合,可帮助企业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本指南将为您提供一些基本步骤,帮助您完成工序能力验证的作业。
2. 准备工作在开始工序能力验证的作业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以下几项内容:- 验证标准:确保您清楚了解客户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并与您的供应商和客户沟通确认。
- 工序特性:对于需要进行验证的工序,需要先了解其特性,包括工序内容、原材料、工具和设备等。
- 样本规模:根据验证标准和工序特性确定所需的样本数量,通常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如时间周期、工序数量等。
3. 数据采集在采集数据之前,需要确认以下几点:- 测量工具: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根据验证标准和工序特性选择。
- 周期:如果需要,您需要安排周期性的测量,例如每小时或每天测量一次。
- 测量数据记录表:使用记录表来记录测量数据。
执行测量时,您需要:- 确定合适的测量位置,并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 操作者需要按时进行操作,并遵循测量流程。
测量记录需要有签名和日期。
- 将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4. 数据分析对于采集到的数据,您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 计算平均值:计算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总体平均值。
- 计算标准差:计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差,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
- 计算数据区间:计算包含95%测量数据的范围,以确定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 判定结果:将计算的结果与验证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5. 结论在数据分析之后,您需要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结果符合验证标准,您可以确认该工序的能力可以满足客户要求。
- 如果结果不符合验证标准,您需要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改善工序。
6. 结语工序能力验证是确保生产质量和驻足竞争的关键步骤。
在执行这项作业时,是需要严谨性和责任心。
我们希望本指南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

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重要的文件,旨在指导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工序检查。
它详细描述了工序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结构。
一、工序检查的目的1.1 提升产品质量- 工序检查可以匡助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
- 通过工序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艺不合理、设备故障等问题,避免产品质量下降。
1.2 确保生产效率- 工序检查可以匡助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不必要的环节,以提高生产效率。
- 通过工序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艺不合理、设备故障等问题,避免生产延误和资源浪费。
1.3 保障安全生产- 工序检查可以匡助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 通过工序检查,可以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安全的影响。
二、工序检查的方法2.1 视觉检查- 通过肉眼观察和比对产品标准,检查产品外观、尺寸、颜色、形状等是否符合要求。
- 视觉检查可以快速发现产品表面缺陷、变形、污染等问题,是一种常用的工序检查方法。
2.2 仪器检测- 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产品进行检测,如测量仪器、检测仪器等。
- 仪器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适合于对产品尺寸、物理性能等进行检测的工序。
2.3 抽样检验- 根据统计学原理,通过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验,以代表整个批次产品的质量水平。
- 抽样检验可以有效降低检查成本和时间,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三、工序检查的步骤3.1 制定检查计划- 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制定工序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 检查计划应根据产品的重要性和风险程度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每一个工序都得到充分的检查。
3.2 执行工序检查- 按照检查计划,对每一个工序进行检查,包括视觉检查、仪器检测和抽样检验等。
- 检查过程中,要子细记录检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生产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目录一、概述二、检验目的三、检验范围四、检验方法4.1 原材料检验4.2 在加工过程中的检验4.3 终端产品检验五、检验标准六、检验操作步骤七、记录与报告八、检验结果的处理九、安全注意事项十、附录一、概述生产过程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并排除产品的质量问题,能够保证产品符合要求并提高生产效率。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生产过程检验的操作步骤,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检验目的生产过程检验的主要目的是:1. 检测原材料和制造工艺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 提前发现并排除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 追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参数。
4. 为产品出厂提供可靠的检验证据。
三、检验范围生产过程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原材料的外观、尺寸、性能等检验。
2. 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具的检验与校准。
3.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的检验。
4. 终端产品的抽检与测试。
四、检验方法4.1 原材料检验4.1.1 外观检验: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如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划痕等。
4.1.2 尺寸检验: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严格测量。
4.1.3 性能检验:根据产品要求,对原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如强度、硬度等。
4.2 在加工过程中的检验4.2.1 设备检验:对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4.2.2 工艺参数检验:检查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如温度、压力等。
4.2.3 工序检验:对关键工序进行检验,如焊接电流是否稳定、焊缝是否合格等。
4.3 终端产品检验4.3.1 抽检:按照规定的抽检比例,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产品进行检验。
4.3.2 功能测试:对终端产品进行正常使用过程中需要的功能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五、检验标准生产过程检验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可比性。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原料处理
1、目的
通过对购进的原料的检验及验证,防止不合格的原料进厂使用,杜绝不合格货源的产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所采购的原料。
3、操作方法
由供应科及化验室对所需的原料进行检验及验证,由专职检验人员独立地对上述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对其合格证明进行验证,记录质量状况和验证情况,并由供应科长确认签字后方可进厂入库。
二、高温灭菌
1、操作人员工作时地面保持卫生,减少积水,如有原辅料洒落在地,应及时消除,以防滑倒;
2、操作电器按钮时,必须把手擦干,防止湿手引起触电;
3、配料时,首先关闭搅拌机,然后把原辅料按比例放入搅拌机,最后启动搅拌机;
4、下班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是否关掉完毕,切断各处电源,方能下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关键工序检验作业指导书
共3页
第3页
5、相关记录
5.1《产品检验检查表》
5.2《关键工序检验记录》
5.3《巡检记录表》
5.4《不合格品处理通知单》
3
3、检验依据和检验工具
3.1检验依据:图纸和相关技术标准;图纸未标注公差范围而标注公差等级的按
照标准GB/T1804-2000执行,见表1所示。
表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mm
公差等级
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4.1下料检验
4.1.1将图号与实物核实,认真阅读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
4.1.2外观检验:检验型材表面有压坑、碰伤、暗痕等缺陷的判为不合格。(参见
LSNT/QB005-2008铝合金型材采购及入库检查标准)
1
作业指导书
编号:LSNT/WI
名称:关键工序检验作业指导书
共3页
第2页
4.1.3尺寸检验:按图纸及相关技术标准标注的公差范围进行检验,在公差范围
内的判定合格,超出公差范围的判定不合格。每种规格工序产品每次检验
测量尺寸不得少于三次,同批次、图号的产品要求公差范围控制的一致性。
4.2.3铣、冲、切等直料检验,按照型材长度大致分五等份进行检验测量尺寸,
最大尺寸处与最小尺寸处公差应控制在0.2mm内,超出公差判定不合格。
4.2.4外观检验:1)图纸要求进行倒角,按图纸要求进行检验倒角,未按照要求
精密f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
中等m
±0.1
±0.1
±0.2
±0.3
±0.5
±0.8
±1.2
±2
粗糙c
±0.2
±0.3
±0.5
±0.8
±1.2
±2
±3
±4
最粗v
--
±0.5
±1
±1.5
±2.5
±4
±6
±8
3.2检验工具:卡尺、卷尺、塞尺、检验台、仪器等。
4、检验规程及判定准则
书明和备注/Comment
修改记录
序号
修改日期
修改条款
修改标记
修改通知单号
批准人
修改人
作业指导书
编号:LSNT/WI
名称:关键工序检验作业指导书
共3页
第1页
1、目的
规范关键工序产品检验流程,对中控环节产品质量实施控制,保证工序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适用范围
公司规定关键工序为:机加工工序(含下料、铣床加工、冲床加工等)。
内的判定合格,超出公差范围的判定不合格。每种规格工序产品每次检验
测量尺寸不得少于三次,同批次、图号的产品要求公差范围控制的一致性。
4.1.4检验频度:1)首检;
2)巡检;
3)工序产品流转过程检验。
4.2铣、冲、切、转加工检验
4.2.1将图号与实物核实,认真阅读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
4.2.2尺寸检验:按图纸及相关技术标准标注的公差范围进行检验,在公差范围
进行倒角的判定不合格。
2)冲边、铣边、切边等应去毛刺,去毛刺要求用手轻摸不划手
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3)冲孔(槽)、铣孔(槽)、钻孔等,孔(槽)检验时按照图纸
要求对形状、尺寸等进行检验。符合图纸要求的判定合格,
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4.2.5检验频度:1)首检;
2)巡检;
3)工序产品流转过程检验。
2
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检验作业指导书
(版本号)002
受控状态:
受控号:
2015年12月发布2016年1月实施
职责/Responsibility
签字/Visa
日期/Date
备注/Remark
编制
校核
审核
会签
会签
会签
会签
批准
版本历史记录/REVISION HI姓名/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