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优选.)

合集下载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教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教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来源和种类,培养学生的收集兴趣。

2. 通过观察邮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邮票的来源和种类2.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邮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邮票案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邮票样品:准备各种邮票样品,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2.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邮票的图片和相关案例。

3. 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以便学生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教案内容示例:一、邮票的来源和种类1. 教师出示各种邮票样品,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来源和种类。

2.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邮票,介绍邮票的特点和价值。

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 教师出示一枚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形状、大小、图案等特征。

2. 学生提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的面积、周长、对称性等。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如计算邮票的面积、周长等。

三、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枚邮票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提出本组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各组汇报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出示一个邮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和指导。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邮票收集和数学问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收集兴趣。

六、邮票设计中的数学问题1. 教师展示一些具有特殊数学元素的邮票设计,如几何图案、斐波那契序列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9)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9)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9)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邮票的收集和观察,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观察邮票,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3. 讨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邮票,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邮票是什么吗?邮票上有哪些元素?”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邮票是一种邮资凭证,上面有图案、面值、发行国家等信息。

”二、探究(15分钟)1.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观察过邮票上的面值吗?你们能发现邮票上的面值有什么规律吗?”2.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邮票上的面值,并找出规律。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总结:“邮票上的面值通常是整数,且有一定的规律,如我国的邮票面值有1分、2分、4分、8分等。

”三、实践(15分钟)1. 老师提出问题:“如果我要寄一封信,需要贴多少面值的邮票呢?”2. 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需要贴多少面值的邮票。

3.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老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四、拓展(5分钟)1. 老师提出问题:“邮票除了用于寄信,还有其他用途吗?”2.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总结:“邮票还可以作为收藏品,邮票收藏是一种很有趣的爱好。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你们知道邮票上的面值有什么规律吗?”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邮票上的面值通常是整数,有一定的规律。

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需要贴多少面值的邮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的收集和观察,让学生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材内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材分析:选取实际生活中的寄信活动为素材,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组合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材首先呈现了不同面值的一些邮票,让学生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认识邮票的作用,同时为后面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做好铺垫。

接着出示国家邮政局关于信函邮资的一些常识。

不同质量的信函邮资标准不同,寄往本埠和外埠的邮资也不同。

同时通过邮资的变化规律,感受分段函数的思想。

在学生掌握了确定信函邮资方法的基础上,教材接着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

首先确定信函处于不同质量范围内应付的邮资,再根据这些邮资数值寻找满足条件的邮票组合,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经历探究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进一步理解运用综合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课本第109页的图和邮政相关费用表。

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1)不到20g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要贴0.80元的邮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要贴1.20元的邮票。

二、讲授新课一封 45g 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1.学生观察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邮资1.20元,40g 的信函,邮资是2.40 元。

5g按20g 计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邮资是3.60元。

3.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 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用80分和 1.2 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1)不超过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邮资?学生说一说各种可能的资费。

引导列表描述。

(课本110页)(2)用80分和 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一张:80分1.2元两张:80 分×2=1.6(元) 1.2×2=2.4(元)0.8+1.2=2.0(元)三张:0.8×3=2.4(元) 1.2×3=3.6(元)1.2+0.8×2=2.8(元) 1.2×2+0.8=3.2(元)(3)你认为可以再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学生自行设计各种面值的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能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3.能够运用基本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二、教学内容:1.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提问:大家最近有收到过邮件吗?里面有什么东西?•回答:里面有信封和邮票。

•提问:邮票是什么?有哪些种类?步骤二:讲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讲解:邮票是邮件寄送过程中必须贴在信封上的印刷品,分为国内邮票和国际邮票。

•分类讲解国内邮票和国际邮票的种类和用途。

步骤三: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问:邮票除了用来寄信,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回答:邮票中有些数学问题可以解决。

•举例讲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上的数字、邮票排列等。

步骤四:运用基本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步骤五: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点,回答提问:邮票中除了数学问题,还有哪些知识点?四、课后练习•练习题: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提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效果评价•考试:设计考试题目,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注意事项1.学生需要养成邮票收集和分类的好习惯;2.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拓展1.邮票之旅:带领学生走进邮局,参观邮票博物馆,了解历史上的经典邮票;2.邮票设计:让学生进行邮票设计比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3.数学与邮票:讲解邮票收藏市场价值,并引入数学公式计算邮票收藏市场价值。

八、教学资源1.PPT课件;2.投影设备和音响设备;3.邮票样本;4.教辅书籍。

九、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以及答题互动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积极思考;2.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种类和特点。

2.掌握基本的邮票分类方法。

3.训练学生对邮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邮票。

•掌握邮票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难点•邮票分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或者黑板。

2.邮票样本或图片。

3.学生联系本。

4.讲解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邮票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猜测邮票的分类方法。

2. 教学1.介绍邮票的基本知识,如邮票的种类、邮票的意义等。

2.分类讲解各种邮票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3.给学生展示多样的邮票,让他们自己尝试分类并解释分类的原因。

4.分析不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上的面值、数量等。

3. 拓展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如邮票上的数字组合、几何图形等。

4. 巩固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带领学生讨论解题思路。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

并留下必要的作业。

五、布置作业1.随堂练习题。

2.要求学生收集几种不同的邮票,并写下你对这些邮票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邮票,激发了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但在分类邮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下节课需要更多的实例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历史和种类。

2.掌握数学运算中常见的面积、周长、比例等概念。

3.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邮票的概念和历史。

2.邮票的种类和特点。

3.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面积、周长、比例等。

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邮票的概念、历史和种类。

2.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和互动讨论,带领学生掌握数学运算中的面积、周长、比例等概念。

3.练习法:安排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第一步:引入介绍邮票的历史和意义,展示不同种类的邮票,并引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第二步:讲解1.邮票的种类和特点:邮资、主题、纪念等。

2.数学运算中的面积和周长:通过邮票的形状,讲解如何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3.数学运算中的比例:通过邮票上的图案和文字,讲解如何求比例。

第三步:演示和实践教师演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带领学生一起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第四步:练习安排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学运算中的面积、周长、比例等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同时,也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评价教学效果。

1.教科书、参考书、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不同种类的邮票图片。

3.练习题目。

教学拓展1.邮票的收藏和交流:介绍邮票收藏的知识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邮票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和交流能力。

2.数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比较数学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如生活、工作、科技等,并探究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教学注意事项1.在讲解中举例子让学生更易理解;2.在演示中提醒学生注意数值单位等;3.在练习中注意难易度的设置,确保学生能够完成。

结束语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这一主题,既开拓了学生对邮票的视野和认知,还巩固了数学运算中的面积、周长、比例等概念与技能,具备很好的教育意义。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材分析:课标指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范畴,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教学目标:1、本节课以指导学生的寄信活动为情境,通过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件的质量和地域支付邮费等活动,巩固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2、通过交流与互动、观察与列表等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归纳与判断等数学能力,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不同信件的资费的标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邮票问题师: 在课的开始,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天,爱丽丝·布朗收到一封很重要的信,可是,她却不得不将信件退还给邮差;课件出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1:是不是地址写错了老师摇摇头生2:是不是没写地址老师还是摇摇头,学生们十分疑惑生3:……师: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那时候邮费是由收信人支付的,爱丽丝·布朗因为太穷没有钱支付昂贵的邮费,所以只能把信退还给邮差 ;这一幕刚好被英国人罗兰·西尔看见了;怎样才能避免邮差送完信收不到邮费的情况再次发生呢1840年,罗兰·西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课件出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邮票就这样诞生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二、根据信件质量和地域的不同确定邮资师:老师这里有两封信,仔细观察这两个信封,分别是从哪里寄往哪里的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述的完整性生:第一封信是寄往营山县云凤小学的,第二封信是寄往北京市北师大附小的;师:你能准确地告诉老师第一封信是哪里寄往哪里吗生3:第一封信是营山县三元小学寄往营山县云凤小学;师: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第一封信是营山县寄往营山县的;像这样寄往本地的信件称之为本埠信件;师:那么第二封信呢生3:第二封信是营山县寄往北京市的;师:像这样寄往外地的信件称之为外埠信件;师:像南充市寄往南充市的信件属于像营山县寄往深圳市的信件属于师:现在两封信都写好了,能寄出去了吗生齐答:不能;师:为什么啊生齐答:因为没有贴邮票;师:是啊,谢谢你们的提醒,寄信的时候还有个重要的步骤,贴上邮票;贴上多少分的邮票就表示支付了多少邮费;板书:邮费现在老师给这两封信都贴上80分的邮票;同学们知道表示支付了多少邮费吗你们说能寄出去吗学生有回答能的有回答不能的;师:我看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先寄寄看;课件出示投递过程师: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把一封信退还给我了这时:回答不能的学生非常兴奋师:那你们知道是哪一封信退回来了吗为什么生4:我觉得是寄往北京的那封信;因为寄往外地的信应该比寄往本地的信要贵;师:你说的真好;寄往外地的信应该比寄往本地的信要贵;一封信的邮费跟它寄往的地点有关;板书:地点那究竟应该需要多少邮费呢邮政局有规定:师:现在你知道需要多少邮费了吗是多少生齐答:元师:好,下面老师就给它贴上元的邮票;课件出示:投递过程,可是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又来了,他说,我的信件还是不能寄出去;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生5:是不是邮编写错了老师摇摇头生6:是不是地址写错了老师仍摇摇头学生疑惑师:既然大家猜不出原因,我们来听听邮递员叔叔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那封信超重学生略有所悟课件出示哦,原来邮费的多少不仅与信件寄往的地址有关,还与信件的质量有关;板书:质量重量我们又称之为质量;1认识100克以内的邮费标准师:邮政局还出台了关于信件质量的邮费标准,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师:根据这个资费标准;老师的这封寄往北京的信件质量为40克,有几个计费单位生:每20g为一个计费单位,40克里面有两个计费单位,所以用×2=元邮费;师:邮费应该是多少生:×2师:40g里面有2个20,即有2个计费单位;外埠信件每个计费单位按元收费,所以×2=元;板书:地点外埠质量 40g 邮费×2=元师:咱们看看能寄出去了吗师:老师还有一封信,请帮朱老师算算这封信应该要支付多少邮费呢生:这也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件,37克应该算两个计费单位,所以应该支付×2=元邮费;板书:师:看看能寄出去了吗师:课件出示为什么他们的质量不同,一封信重37g,一封信重40g;但是却都要元邮费呢生12: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但是都是按两个计费单位支付邮费的;师:这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同一个计费段,那么它们的邮费就是一样的;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下表;师:现在闭上眼睛,老师出题考考你们,看谁算得最快本埠20g,邮费多少外埠60g本埠66g 外埠99g2认识101~2000克的邮费标准师:课件出示下面这封信,请你计算出它所需要的邮费生13:这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件,这封信有6个计费单位,每个计费单位是元,应该支付×6=元邮费;师:同学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吗学生齐答:同意;师:好,下面老师就给它贴上元的邮票;课件出示:投递过程;可是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又来了,他说,我的信件还是不能寄出去;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疑惑师:我们在来看一看邮递员叔叔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这封信邮费不够学生更加疑惑师:仔细观察资费表,发现了什么生14: 100克以内的信件才是每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这封信的质量超过了100克,所以不能这么算;师:那质量超过100克的信件该如何计费呢我们一起观察下表;课件出示师:从这个表格中,同学们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生15:什么是“首重”,什么是“续重”师:谁来帮助他生16:“首重”指的是100克以内,本埠20克付元的邮费,外地付元的邮费;“续重”指的是超出100克的部分,这部分本市每100克付元,外地付2元;师:那这封寄往湖南118克的信,需要多少邮费生17:这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前100克是×5=6元,后18克是一个计费单位需要2元,总邮费:6+2=8元;师:在生活我们把这种计费方式,称为分段计费;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下面这封信的邮费;师:我们现在来休息一下,欣赏一下我国的邮票艺术;展示课件;邮票不仅是邮费的凭证,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三80分,120分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师:出示邮局分拣邮件的图片;他们的工作量很重,很辛苦;所以邮政局还有一个规定,出示课件;不超过100g的信件,每封信贴的邮票最多不超过3张;用80分和120分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生1:能生2:不能师:认为能的举下手,认为不能的举下手;看来呀,同学们的意见并不统一;那么咱们来验证看看;小组活动:每组3封信件,根据信封计算邮费,并贴上邮票;根据邮费的总值刚好等于邮费,不能多不超过100g的信件,每封信最多贴3张邮票;只有和元两种邮票;音乐一停,活动就结束,看哪组贴得最快;完成的最好;四、小结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发表各自的收获体验;师:大家的收获都很有价值;今天我们学习邮票中的数学,绝不是仅仅为了会寄信,而在于发现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力,让学生了解和喜爱文化和艺术。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教学难点: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

3. 教学过程3.1 自主学习1.通过课前布置的作业,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邮票或者在网上查找邮票,并在课堂上展示收集的邮票,并简要介绍每一张邮票的背景知识。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邮票的种类和邮票上可能存在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取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路。

3.2 导入1.引入邮票概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出有邮票的场景,了解邮票的形状、结构、色彩等基本特征和种类。

2.引导学生思考邮票中可能存在的数学问题,例如:邮票上图案的数量、邮票上图案的比例关系等。

3.3 讲解1.通过讲解邮票设计和印刷的过程,让学生了解邮票上图案的制作和排版规律。

2.介绍邮票收藏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引导学生探究邮票设计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4 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小组内设计一张邮票并解析自己的设计思路。

2.设计邮册:让学生按照特定的主题,在小组内收集邮票并制作邮册,通过设计邮册来进一步掌握数学问题和邮票制作的相关知识。

3.5 总结1.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学问题和邮票制作的相关知识点。

2.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获取邮票和邮票收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收集邮票的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广阔知识面的同时,鼓励学生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邮票的图案和面值,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类和比较邮票,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通过邮票的图案和面值,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邮票的分类和比较,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邮票样本、教学课件、计算器。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邮票样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邮票样本,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图案和面值,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2. 探索新知(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邮票的图案和面值,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计算结果。

3. 巩固练习(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邮票样本,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邮票的分类和比较,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邮票样本,观察和计算邮票的数学问题。

学生记录作业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的图案和面值,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运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分享。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新知”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通过观察邮票的图案和面值进行数学运算的主要实践阶段,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至关重要。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人教版一、课时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邮票的种类、面值以及邮票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各类邮票的面值,了解邮票的用途,掌握邮票计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种类邮票的面值及计算方法。

•难点: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括各种邮票图片和面值的课件。

2.教具:黑板、彩色粘贴纸、计算器等教学辅助工具。

3.材料:分发给学生的工作纸、邮票图片等。

4.活动设计:准备与邮票有关的趣味小游戏和实际问题讨论等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各种邮票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询问他们对邮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30分钟)1.学生分组观察几种不同邮票的面值,并讨论各种邮票的特点。

2.教师结合课件展示不同邮票的面值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邮票计算的技巧。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邮票数学问题的练习,互相讨论解题思路。

3. 活动设计(15分钟)进行有关邮票的数学问题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作业(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知识。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邮票,掌握邮票的面值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下节课可以设计更多情景化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7-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解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和数学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思维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解法和应用。

•难点:理解和解决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邮票图片、学生练习册。

•教学内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相关知识点整理和准备。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具体的邮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
•通过示范解答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步:练习
•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答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解答过程中的思考和心得,促进思维交流和知识共享。

第五步:作业
•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
•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
•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

以上是关于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安排,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如面积、周长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邮票中数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具:邮票样本、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各种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特点。

-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邮票是什么吗?邮票上有哪些数学元素?”2. 探索发现(10分钟)- 让学生观察邮票,找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面积、周长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邮票的面积和周长。

3. 课堂讲解(10分钟)- 根据学生的发现,讲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面积、周长的计算方法。

- 结合实际邮票,进行计算演示。

4. 活动实践(10分钟)-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枚邮票,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 学生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5. 总结提升(5分钟)- 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强化正确。

- 引导学生总结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在活动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活动实践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桥梁,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邮票中数学问题的关键时刻。

以下是对活动实践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活动实践(10分钟)1. 分组合作- 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知道邮票上的面值、发行年份等信息。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邮票的基本知识2.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3. 邮票收藏与数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面值、发行年份的计算等。

2. 教学难点:邮票收藏与数学的结合,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收藏中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上的面值、发行年份等信息,引发学生对邮票的兴趣。

2. 讲解邮票的基本知识介绍邮票的起源、种类、面值、发行年份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邮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如何计算邮票的总面值?如何判断邮票的发行年份?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如加减乘除、比较大小等。

4. 拓展延伸讲解邮票收藏与数学的结合,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收藏中的问题,如邮票的估值、邮票的品相等。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邮票的基本知识,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些邮票,观察邮票上的面值、发行年份等信息,尝试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收藏中的问题,如邮票的估值、邮票的品相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了解邮票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欣赏邮票的艺术价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这一部分。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它涉及到如何将邮票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篇教学设计是针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一节所设计的,课题难度主要集中在应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难度适中。

二、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来源和基本知识。

2.能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解决。

3.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投影机展示两张邮票(分别为中国和美国的),让学生观察邮票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并提出与邮票相关的问题,如:邮票的来源与意义是什么?邮票上有哪些数学问题?2.学习环节教师先放映与邮票有关的短片,再把这个数学问题放在挂图板上,让学生研究,了解其解题思路。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环节教师提供一些小组活动或让学生进行单独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巩固他们所学习的知识。

4.检测环节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份数学单元测试卷子,详细反映出学生对数学知识是否理解并掌握到位,并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及时补充他们的不足。

四、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数学问题2.解决思路五、教学资源、准备和评价1.教学资源1.数学教材2.投影机、电脑3.挂图板、荧光笔、彩色笔4.数学题库和试卷2.教学准备1.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2.准备必要教学资源和物品3.设计学生分组活动和作业4.熟悉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环节3.教学评价1.能否清晰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2.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和解决能力3.学生团队协作和独立思考能力4.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估六、教学体会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一节非常实用的数学知识,不仅使学生们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而且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活动,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和完善自己的认知。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通过几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如:师:如果不超过100克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

只用80分的和1.20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计算、观察、组合,经历了计算组合的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在我们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应该想想:“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等。

备课时,尽管我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

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 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 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这样才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有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作用。

(2)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方法,掌握确定邮资的两个因素。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组合意识和推理能力。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不同邮件的资费办法,理解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

(2)不同邮件的资费标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这个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生: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师板书课题2、欣赏邮票师:邮票是一门艺术,它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方寸之间,精彩无限。

先让我们一起欣赏老师带来的几张邮票。

2、交流邮票的知识师:精彩吗?你知道关于邮票的哪些知识?生回答。

3、小结师:同学们的知识面真广啊!邮票不仅是邮资的凭证,还具有收藏价值。

那邮票里到底蕴含了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两个信封。

观察这两个信封有什么不同吗?生:邮寄的地点不同。

师:对,邮寄的地点不同。

第一封是本市的我们叫做---本埠信函第二封是寄往外地的我们把它叫做----外埠信函2.影响邮资的因素师:你觉得这两封信的邮资一样?生:不一样师:你猜一猜邮资的多少与什么有关?说明邮资的两个因素:质量和路程(需要板书)4、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信息?(1)理解“计费单位”和“资费标准”的意义。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首重”、“续重”、“本埠”、“外埠”(3)不到20g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需0.80元的邮票。

(4)不到20g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只需1.2元的邮票。

5、解决问题:(1)、一封信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a)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b)说一说你是怎样打算的?想:每重20g,邮资 1.2元,40g的信函,邮资 2.4元;不足20g的按20g计算,所以,45克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的邮资是3.6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8)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8)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邮票的组成和结构。

-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邮票,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邮票的组成和结构。

-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

2. 难点- 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 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收集邮票,准备邮票样本。

- 准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准备- 准备邮票样本。

- 准备学习用品,如纸、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邮票样本,引导学生观察。

-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邮票信息。

2. 探究(10分钟)- 教师提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 教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实践(10分钟)- 学生自主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 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邮票,找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邮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本教案是根据您提供的标题编写的,实际教学内容可能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18-119页的内容。

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综合应用教学,教材选取寄信活动为素材,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邮资来确定支付方式等活动,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组合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但现实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寄信的经验,所以我课上让学生亲手操作,给信件贴邮票,认识到邮票的作用,给学生一种主动探究的环境,初步感知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逐步建立数学模型。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恰当选择教学起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作用,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方法,知道确定邮资的两个因素。

2.经历探究确定邮资、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邮资的方法,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确定信函邮资的方法,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邮递员送信的故事导入,利用收信人不能收取信件的遗憾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简单讲述邮票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授1、仔细观察两封信件,找出不同点。

两封信件的邮寄地址不同,先理解本埠、外埠不常用的名词的意思,便学生明确在确定邮资时要主动将信函按目的地分类。

初步体会因为邮寄地址不同,邮票面值也不同。

2、根据资费情况统计表系统了解邮资学生利用表格说出资费标准,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利用线段图来解释收费标准,这样做直观,明了,给学生提供了不同质量范围的邮资计算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邮资的计算方法。

本埠资费:首重100克以内每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每个计费单位需付邮资0.8元。

续重101克到2000克,每10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每个计费单位需付邮资1.2元。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定面值的邮票等活动,让学生熟悉、了解、巩固所学的邮票组合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收集──处理──分析”的实践探究活动,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活动用的信封等。

四、教学过程(一)汇报交流,引入新课教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调查关于邮票和邮政资费的信息,谁来给大家展示你的收获。

从第一枚邮票“黑便士”的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

邮票不仅具有实际使用的价值功能,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欣赏邮票(课件出示邮票图片: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2019北京奥运会纪念邮票;普通邮票)。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活动,使学生熟悉关于邮票的基本知识。

欣赏邮票的环节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初步了解邮票的作用和类型,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问题驱动,自主探究教师:邮票是支付邮资的凭证,在寄信时该如何正确支付邮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1.理解确定邮资的方法。

课件出示《国家××局关于信函邮资的收费标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解读并理解计费单位、资费标准、首重、续重、本埠、外埠的意思。

名词解释:计费单位是指邮寄费用的计算单位,一般“克”为单位;资费标准是指每个计费单位对应的费用;首重是指在规定的范围内的重量;续重是指超过了规定范围的重量;“埠”原意为停船的码头或有码头的大城镇;本埠是指本地区(或本市本县之类的);外埠是指外地。

想一想,寄一封信需要付多少邮资,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预设:信函的目的地是本埠还是外埠,信函的质量)2.出示问题情境,尝试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执教:义蓬三小杨丽【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第118——119页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以指导学生的寄信活动为情境,通过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的
质量和地域支付邮资等活动,巩固和综合应用“组合”等数学知识。

2、通过交流与互动、观察与列表和看书自学等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推
理、归纳与判断等数学能力,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邮票问题
师: 听班主任老师介绍,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要考考大家咯,准备好了吗?
(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寄信来传递信息。

现在通讯发达了,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那是因为邮票既有收藏的价值又设计得很精美。

今天,杨老师就给你们一个机会来欣赏一下中国收藏价值最高的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

(简叙其历史背景)
大家知道,寄信的时候用的邮票的面值和数量都不太一样,请大家欣赏屏幕上的邮票,谈谈各自的发现;其实邮票中也隐含着不少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根据信函质量和地域的不同确定邮资
师:我这里有两封信,一封贴的邮票是0.80元,另一封贴的是1.20元,邮资是不同的,谁愿意猜一猜,邮资的多少应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生1:与信的质量大小与邮寄的路程远近有关。

生2:信封越重,花的钱越多,路程越远,邮资也越高。

师:很好,大家的意见很有道理,请同学们翻开书,阅读第118页中间的表格,看看邮资与信函的质量、投寄的地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观察表格,大屏幕上也同时呈现这个表格,供稍后讨论用。

师:通过看书学习,同学们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暂时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生1:什么是“首重”,什么是“续重”?
生2:“本埠”、“外埠”是什么意思?
师:包括这两个问题在内,你看懂了哪些内容?谁愿意说说?
生1:“本埠”就是本市,“外埠”就是外地。

生2:100克以内,本市20克付0.80元的邮资,外地付1.20元的邮资
生3:“续重”就是超出部分的质量,这部分本市每100克付1.20元,外地付2.00元。

实际操作:
拿出抽屉中的信封和邮票,小组靠左边的是寄往上海市的(重26g),右边的是寄往萧山区的(重38g),学生给信件贴合适的邮票(强调不多也不少),并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有错误的老师投影纠正,并加以说明。

三、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师:我们很多同学都见过邮票,而且知道它们的价格是不完全相同的,有几分的,有几角的,也有几元的。

邮局一般规定最多贴3—4张邮票。

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口答。

教师小结:给学生展示两个信封,一个贴了4张0.80元的邮票,另一个贴满了32张0.10元的邮票,如下图
通过对比,同学们会很容易地发现,上面的信封太浪费邮票了,都没地方书写姓名和地址了,而且要盖好几个邮戳,太耽误时间了。

由此想到,邮票的面值应该尽可能大一些,所用的邮票的张数才会尽可能少。

师: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如果邮寄一个不超多100克的信函,最多只能贴
3张邮票,而且只许用80分和1.20元的两种邮票,能满足所有情况的需要吗?
学生小组谈论后进行集中汇报。

生1:先要分清是本市还是外埠
生2:应该把100克以内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再一个个判定。

在大家都表示同意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依次把表格填写完整。

(☆除外)
学生通过对表格的观察、分析,不难看出只有4.00元,4.80元和6.00元三种情况不能仅用0.80元和1.20元的邮票支付(即在表格中标上☆的那三种)。

师:既然有这样三种情况不符合要求,
那么我们能不能自己再另外设计一种面值的邮票,来满足题目的要求呢?(注:邮票面值大小自定)
小组合作谈论,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完成。

学生们在尝试和分析中逐步确定增加的邮票面值可以是2.00元,也可以是
2.40元,或者是4.00元。

巩固练习:
(1)、如果小明给本市的好朋友写一封89克的信,他该贴多少钱的邮票?
(2)、如果小明给上海的爸爸写一封135克的信,他该贴多少钱的邮票?
四、小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发表各自的收获体验。

师:大家的收获各有不同,但都很有价值。

今天我们学习邮票中的数学,绝不是仅仅为了会贴邮票、会寄信,而是在其中发现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到一些数量之间的组合规律,这是十分重要的。

课外延伸: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g 的
给生活足够的热量,让他充满温度,虽说一份情会随着时间而平淡,但一颗心却可以铭记到永恒,时光可以带走美丽的曾经,却难以覆盖一份心念。

岁月的风沙可以苍老面容,但绝不可以让它石化我们的温情,心暖情自在,时光就不会老去,莫忘给心灵加温。

生活承受着岁月的打磨,一路踩着旅途的平仄,虽不能尽数完善自己的梦想,却也燃起了生命的火热。

心若懂得,一切得失就无关风月,心若明媚,又何惧季节的沧桑。

当血脉涟漪,奔放的节拍就不会搁浅在岁月的泥流中,一束心花也会随时光生成,绽放在尘世的枝头上,悠远着醉人的醇。

——《一抹浅念,岁月留香》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