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植物第6节《校园里的植物》,主要内容是介绍校园里的植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校园里的常见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培养对植物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记忆校园里的常见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校园里的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认识较为有限,但他们对于自然环境和校园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还不够发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引导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植物?”2. 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
例子: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植物,比如草、树木等。
现在我给大家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请你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植物?(展示图片,学生回答)学生1:这是一棵梧桐树。
学生2:这是一株玫瑰花。
第二环节:呈现新课1. 老师出示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学校里见过这些植物吗?”2. 学生回答后,老师依次介绍每种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植物的名称。
例子:老师:在我们学校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植物呢。
比如这棵大树,它叫做银杏树。
它的叶子很大,形状像扇子,秋天的时候会变成黄色。
银杏树的叶子可以用来做药,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好处。
请大家一起说一下“银杏树”。
第三环节:植物观察活动1. 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进行植物观察活动。
2.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叶子、花朵等特点,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案《校园里的植物》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植物·第6课时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学情分析本课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在之前的学时中,学生已经建立了对植物的整体认识,可以从不同层次对植物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而且通过实践,见识了植物的生长历程、可以对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比较,对观察方法有了初步的认知。
第六课主要介绍树的整体形态、生存环境,运用绘画的方式观察、记录一棵树。
培养学生对树的感官认识,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加深对观察结果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实地考察,认识周围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用图画来描绘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周围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用图画来描绘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自然捕捉新课聚焦】1.师: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竹子)2.师(出示榕树图片):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生:榕树师:榕树长得高高大大,下垂的好多类似“胡须”的结构叫气根。
3.师:(出示牵牛花图片)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4.师:出示图片,这是我们自己种养的植物。
它长在水里,叶子是圆形的,漂在水面上。
5.教师展示美丽的校园植物。
第二板块【知识领航探索准备】第一部分:如何记录。
1.师:我们一会儿要到校园里观察植物,观察到的植物需要记录和画下来,在出去之前我们需要观察和记录哪些内容?(学生自由回答)2.教师展示班级记录表,提醒学生将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及生长环境记录下来。
3.教师展示绘画表格,提醒学生将观察到的植物简图画下来。
第二部分:欣赏绘画作品。
4.教师展示绘画成品。
(出示荷花、仙人掌、椰子树、狗尾巴草、蘑菇、竹子、树、喇叭花和其他植物的照片和手绘图)第三板块【走进校园新知初探】第一部分:探索准备。
1.师:我们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前,需要准备什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自由回答)2.师(明确安全须知):我们要带上记录夹和笔进行记录,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
3.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配任务:(1)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2)各小组在指定地点观察;(3)选定一棵植物,并把它画下来;(4)了解这棵植物的名字。
6.校园里的植物-教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校园里的植物-教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里的植物,知道它们的种类和特点。
2.能够通过观察,分辨不同的植物,并能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
3.培养对校园里的植物的兴趣,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的认识。
2.植物形态、颜色、花朵及叶子的特点。
2.教学难点1.能够通过观察分辨不同的植物。
2.用语言表达出植物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1. 导入(1)讲述植物的定义及重要性。
(2)由老师引导,让学生自由观察周围的植物,并且发表心得。
2. 学习过程(1)学习植物的分类孩子们观察各种植物后,搜集到的植物被老师分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植物。
•树木(参考文章[1])•灌木(参考文章[2])•草本(参考文章[3])(2)学习比较不同植物的特点每组选取一些植物,通过研究他们的叶子、花朵、枝干、根等不同部位,比较不同植物的特点。
孩子依次在纸上记录,并进行交流。
[4](3)学习分类依据引导孩子思考分类的依据,并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观察分类中的实物,总结分类依据。
3. 课堂小结通过老师的布置,鼓励孩子回家继续发现生活中的植物,并用更加规范的方式记录下来。
对孩子的发现和记录加以鼓励,并在下一次课的开始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1. 整体板书校园里的植物2. 分步板书一、植物分类1.树木2.灌木3.草本二、植物特征1.叶子2.花朵3.枝干4.根三、分类依据五、教学后记此项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并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这项课程认识了珍贵的植物世界,学会了如何尊重、爱护和保护它们,了解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植物《校园里的植物》教科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植物的结构和生长过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Leabharlann 用时1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校园植物相关的实际问题。
-详细难点及举例解释:
a.植物特征的区分:例如,讲解梧桐和杨树的区别,通过观察它们的叶子、树干等特征,帮助学生准确区分;
b.生长过程的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学生可能对某一阶段的了解不够深入。教师可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c.分类能力的培养:植物种类繁多,如何正确分类是学生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设计分类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类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分享观察成果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校园植物奥秘,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教育学生关爱自然,从小树立绿色生活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认识校园植物的种类、特征及其生长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校园里的植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校园里都见过哪些植物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校园植物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植物的基本概念。植物是生命的一种形态,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了解植物的特征和生长习性对我们认识大自然具有重要意义。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六课时。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探究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对植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以及如何对植物进行分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保护校园里的植物。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难点:学生能够对植物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的依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探究法、分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
2.教师准备植物分类的资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学习。
3.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观察和分类的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并解释植物的生长环境。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特征,将其归类到相应的类别中。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观察植物的外形特征,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观察到的植物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校园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校园里的常见植物,观察其外形特征。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描述植物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校园美景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校园植物的图片,引出课题。
提问学生:你们在校园里见过哪些植物呢?2.认识校园里的植物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实地观察植物,介绍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部位,感受植物的多样性。
3.观察植物的特征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
组织学生讨论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如植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观察中遇到的问题。
4.记录观察结果教学生用简单的图画或文字记录观察到的植物特征。
展示一些学生的记录作品,进行点评和交流。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植物的方法和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校园里继续寻找其他植物,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园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植物的乐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讨论。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植物展览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校园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选自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中的一个探究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有机会观察和探索校园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会知道一些常见的植物名称和特点,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喜欢通过观察、触摸、闻嗅等感官体验来认识事物。
此外,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也值得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的校园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触摸、闻嗅等感官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的校园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特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互动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实物标本、植物特征资料等。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观察本,记录观察到的植物特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校园里都有哪些植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呈现(10分钟)1.教师呈现几种校园植物的实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了解它们的特征。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2.每组选择一种植物,用彩笔在观察本上画出植物的形态结构。
巩固(5分钟)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大家共同总结出几种校园植物的特点。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们了解到校园里的植物的种类、特点以及生长环境。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植物的知识了解有限。
他们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以及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此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也需要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校园里的植物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展示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实物等教具。
2.准备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的工具。
3.准备学生分组活动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校园里见过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分析植物的生长需求。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记录下不同植物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和生长环境,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一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教科版)
程
学
习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1.课件出示学生观察校园植物的图片。提问:到校园中观察植物,我们要准备哪些工具帮助我们观察和记录呢?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后出示放大镜、笔和记录纸的图片。
2.提问:如果要观察这株植物,你打算怎么观察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先远远地看,描述整株植物的轮廓,简单地画下来,再走近看一看,观察植物的结构,比如叶子形状、是否有果实或者是否开花。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校园中生长着很多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板书设计
1.6校园里的植物
植物的名称 发现的地点 植物的特点
教学反思
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运用看、摸、闻等方法观察植物,知道了植物有的生长在泥土里、有的生在水里、有的是无土栽培,通过种植植物等活动知道了植物会生长变化,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这节课是学生第次到室外开展科学活动,一年级学生会很兴奋,难以自我约束。因此,教师在活动前需要分好小组,明确任务,着重强调在限定区域内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须及时答疑、指导记录,帮助学生有序地、有效地开展活动。
教科版(2024年)科学一年级上册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课题
1.6 校园里的植物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认识到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知道常见植物的名称和主要外部特征。
科学思维
1.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和描述常见植物的不同外部特征。
探究实践
1.在实地观察中,能用简单的示意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校园中生长着很多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精选3篇)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精选3篇)《校园里的植物》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
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行。
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
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一、从整体认识植物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生长环境里的植物名称……(可以写也可以画)(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生长特点高矮排队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三、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浅显易懂的文字,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植物,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2.描述法: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植物。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与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校园中的植物,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
2.学生准备: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植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校园中他们所熟悉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中的各种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让学生上台展示并描述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中的植物?学生自由发言,提出建议。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植物《6.校园里的植物》 教科版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人类和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点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三、教学难点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四、教学准备学生:画板、记录单、编号贴纸教师:植物名称的卡片、板书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桂花树图片,谈话:在我们的校园里,种植着许许多多的植物,这是其中一棵,大家见过吗?2.提问:你在哪里见过它?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3.过渡:这棵高大的桂花树刚种到西崔小学的时候,它们的摸样并不是这样的。
4.出示对比图片,谈话:2013年的12月,这棵桂花树是长这样的,2017年的今天,它的摸样是这样的。
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5.小结:是的,桂花树有生命,会长高、长大。
(板书“有生命的”)6.过渡:除了这棵桂花树,同学们想不想去校园里认识更多的植物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
揭示课题。
(二)观察校园的植物1.提问:在观察植物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预设:不伤害植物(是的,因为植物是有生命的)。
注意安全。
2.提问:你打算用哪些方法观察植物呢?预设:学生说观察方法,师黏贴图形:用眼睛看——形状、颜色(师:用眼睛可以观察什么?)用手摸——茎、叶是否光滑,软硬用鼻子闻——气味3.小结:同学们的观察方法可真多。
出发前,老师还有3个小要求。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校园里的植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的内容,在这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植物,了解植物的名称及特征等。
地位作用:本课是关于植物单元的最后一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本课主要是认识校园里的植物,并选择一棵你喜欢的植物把它画下来,再把孩子在观察记录的中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教学重点:认识校园常见植物,并能知道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你认识的一种植物。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画笔、画画板、记录册、课前到校园里观察植物。
教师准备:课前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弄清校园里所有植物的名称及生活习性,制作带拼音卡片的校园植物(注:学校比较大的,可以选择几个点进行观察了解,其它的点可以留到课后让学生去观察。
)一、通过谈话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让孩子们到校园里观察了植物,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校园里的植物》。
(课件出示课题)二、学生交流,校园里看到的植物。
1、谈话:谁来说一说,你在校园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植物,并说说你对这种植物的了解。
2、学生交流,其它学生可以补充。
一年级上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在前五课中,学生已经学会了观察植物的方法,了解了植物的结构和生长需要。
在本课中,学生将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加深对植物“有生命”的认识,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个植物,并介绍植物名称、特征和生存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探索板块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观察和认识植物前应该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然后带领学生出去观察,对确定的一株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安全,并答疑解惑。
在研讨板块中,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的结果,通过研讨活动,了解相关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生存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在拓展板块中,教师可以设疑,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究,发现新的问题和现象。
在学情分析中,学生对观察和记录方法已经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对植物的特征认识不足,需要教师积极引导观察和记录,并指导学生如何用画图来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
本课的科学概念目标是让学生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征,并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
科学探究目标是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并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态度。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校园里的植物》|教科版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过程与方法:(1)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2)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3)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学乐师生”APP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块分小组进行了校园树木的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一块交流一下。
二、新授(一)交流观察的内容1.确定交流内容(1)观察了哪些树?(2)这些树是怎么样的?(3)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4)不同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3.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大家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4.比一比,评一评,哪一个组观察的最好。
(二)整理观察记录1.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随机板书。
(播放课件:树的相同之处:都有树叶、树干、树皮、树根。
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
树的不同之处:有的能开花结果,有的不会,有的树根很多,有的树枝很多。
)三、课堂练习小组合作做课堂随堂练习。
四、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五、作业1.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看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发现记入观察记录本中。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标题为《校园里的植物》。
该章节旨在让学生认识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种类、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植物的定义:植物是一种具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在土壤中的生物。
2. 校园里的植物:介绍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如树木、花草、蔬菜等。
3. 植物的特征: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等结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4.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药材、氧气等,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来源。
5. 植物的生长条件: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才能生长。
6. 植物的保护:我们应该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素养:通过观察和了解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环境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环保意识。
3. 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观察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
5.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正在逐步形成。
从知识层面来看,他们对植物的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对植物的分类、特征和生长条件等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能力方面,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正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提高。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和形象为主,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在素质方面,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活动,愿意与同学互动。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专注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在行为习惯方面,一年级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纪律性,以便更好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对于本节课《校园里的植物》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可能会对校园里的植物种类产生浓厚兴趣,但由于知识储备有限,可能对植物的特征和生长条件等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
新编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1.谈话: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看看有什么新发现,请看视频。
学习新课
1.播放视频:教师示范观察、记录校园里的悬铃木。
学生观看。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并补充在室外观察、记录植物的方法。
2.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在校园内观察悬铃木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下面两位同学还想知道什么。
(1)我想知道大树都会结果吗?
(2)我想知道小草到了冬天是不是就死了?
无论大树是不是都会结果,还是小草到了冬天是不是就死了,都建议你选定观察的植物,坚持长时间观察记录它的变化,然后你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课堂小结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请同学们为下一单元的学习准备3—5个不同的物体,比如各种恐龙模型,毛绒玩具等。好,同学们再见!
接下来我们听听两位同学在他们居住的小区内观察植物的新发现。
(1)我在小区里观察植物的时候,发现在小区的路上有一排大树,姥姥说那是一排栾树,每当我和姥姥散步时,都能在树下看到很多鸟屎,还能听到鸟叫,那天我抬头看到树上有一个大鸟窝,我发现大树还是小鸟的家。
这位同学在观察栾树时,看到树下有鸟屎,听到树上有鸟叫,看到树上有鸟窝,她发现大树还是小鸟的家。看看接下来这位同学还有什么新发现。
启发学生思考观察的顺序。是不是由远及近,先观察悬铃木的整体,树干和树冠的形状,又走近仔细观察悬铃木的茎和叶等部分。
3.我们都观察了悬铃木的哪些方面呢?
帮助学生回忆,除了仔细观察悬铃木的茎和叶等特征外,我们还发现悬铃木周围有很多小草和灌木。看到了树干上睡觉的蜗牛和忙碌的蚂蚁,还有吃叶子的毛虫。
4.我们是怎样记录的呢?
小学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文章标题:探索校园里的植物引言:校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也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除了教室和操场外,校园里还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植物。
本文将以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中的《校园里的植物》为基础,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小学科学课。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校园里的常见植物;2. 认识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3. 学习如何保护校园里的植物。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10分钟)引导学生到校园里进行植物观察活动。
组织学生们小组合作,带着放大镜和小本子,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并绘制它们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之后让学生们互相展示他们观察到的植物,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
2. 探究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20分钟)展示一颗小树苗,让学生观察它的根、茎和叶子,并指导学生了解这些部分的功能。
接着,通过图片和简单的示范,让学生了解植物通过阳光、水和空气来进行光合作用,并以此生长。
接下来,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使用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植物的花朵和花粉。
然后,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一些开放的花朵,并使用放大镜观察花粉。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们理解传粉是植物进行繁殖的过程。
3. 讨论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15分钟)与学生一起讨论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列出植物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如供氧、制作食物、提供药材等。
然后,鼓励学生分享他们个人对植物的感悟和体验。
4. 学习如何保护校园里的植物(15分钟)与学生们分享保护校园里的植物的重要性,提醒他们不要乱踩和乱摘植物。
通过讨论和示范,教导学生正确地浇水、给植物施肥和定期修剪不健康的枝叶。
5. 实施校园植树行动(20分钟)组织学生们参与植树活动,让他们亲手参与到保护环境和校园植物的行动中。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栽培幼苗,并让他们分工合作,完成植树任务。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与学生们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让他们分享自己从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编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周围的植物,学生综合运用这单元所学的观察方法和知识点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植物。
通过前五课的学习,学生学会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看、闻、摸、听等方式)来观察一颗植物,知道了植物由根、茎、叶组成。
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也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植物生长需要水和阳光。
这一课不仅帮助学生回顾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学生在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过程中还能认识到我们周围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本课教材主要设计了1个活动,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去观察植物。
研讨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和观察中遇到的新问题。
【学情分析】通过前五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看、闻、摸等方式去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并且能够通过画图的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但是一年级的孩子在室外观察活动中容易兴奋和分心,因此需要教师在观察活动前明确学生任务、规定活动范围等帮助孩子更专心的进行活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在校园里观察发现我们周围的世界存在不同的植物,它们都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能够说出几种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3.再一次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
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认识和观察植物。
2.能够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观察到的植物。
科学态度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积极参与交流与分享。
2.对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产生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需要爱惜和保护周围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校园里常见的几种植物。
难点: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观察到的植物。
【材料准备】记录单、放大镜等【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展示校园图片(包含一棵具有特色的校园植物)。
教师提问:你们在校园里见过这种植物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追问:这棵树是什么样子呢?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顾这单元所学内容,梳理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
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2.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1.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
2.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足,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叶有什么特征?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化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在班级记录表中。
3.最后教师设疑: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1.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2.倾听。
1.观察和描述图片。
2.举手回答问题。
(1)叶、开花、有果实等
(2)墙角、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1.倾听老师说的话,按照老师要求来完成科学活动。
2.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
2.适时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学生梳理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
1.出示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生观察和描述。
2.(1)根据回答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内容。
(2)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
1.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 安全保管铅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提出要求: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
1.举手上台展示,描述自己画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2.举手上台展示。
3.思考问题。板书设计Fra bibliotek课后反思
教学难点
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二、聚焦
三、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三、研讨
1.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问:“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在哪里见过它?”
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科 学学科一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 总6课
课题
校园里的植物
课时
1
任课班级
一(6~8)班
执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