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八下语文《庄子》二则 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知识总结(一)

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知识总结(一)

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知识总结(一)前言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著作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我们学习了庄子的两则故事,通过阅读和解析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从而提升我们的人生智慧。

正文庄子二则知识1. 齐物论庄子的《齐物论》是其代表作之一,他通过齐物的观念传达了他的哲学思想。

其中有几个重要的观点值得我们关注:•齐物:庄子认为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

他通过“齐物”的概念,告诉我们不要将事物分为优劣、贵贱,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万物。

•自然:庄子提倡顺应自然,认为自然是最好的标准,通过顺应自然,我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无为而治: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过度干预和控制是错误的,应该尊重事物的自然运行规律。

2. 庖丁解牛庖丁是一个熟练的屠夫,他能够轻松地将牛切割成块。

庄子通过描写庖丁解牛的过程,寓意着“心无杂念”的境界。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以下几点:•专注:庖丁解牛时,全神贯注,完全投入到工作中。

他没有其他的想法和杂念,只专注于手中的刀与牛身之间的交互。

•自然:庖丁与牛身之间实现了一种和谐的关系。

他根据牛的身体特点和肌肉分布,灵活地运用刀法,毫不费力地将牛切割成块。

•道德:庖丁的行为虽然看似残忍,但他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谦虚。

他对牛身体的了解,使得牛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受到多余的痛苦。

结尾通过学习庄子的《齐物论》和《庖丁解牛》,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庄子的思想,从而获得一些宝贵的人生智慧。

庄子的思想强调平等、自然和无为而治,这些观点对于我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挑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只有心怀平等、顺应自然、专注于当下,我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和快乐。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庄子的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智慧。

庄子二则知识庄子的哲学思想深刻而独特,通过两则故事《齐物论》和《庖丁解牛》,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和理解庄子的思想精髓。

1. 齐物论庄子的《齐物论》是他对于宇宙万物关系的一种解释和思考。

部编版人教版八下语文《庄子》二则 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人教版八下语文《庄子》二则 知识点梳理

第四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二.古今异义词。

1.怒.而飞古义:奋发今义: 生气,发怒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动今义: 泛指海上运输3.野马..也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野生的马4.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安全5.子.非我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孩子,儿子三.词类活用。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志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四.一词多义。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其名为.鲲(叫作) 化而为.鸟(成为) 天下为.公(是)3.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其.正色邪(表示选择)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

大概,恐怕)4.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而.伯乐不常有(连词,表转折,但是)五.重点字词解释。

1.北冥..有鱼(北海 )2.怒.而飞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其翼若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4.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水运动)5.南冥者,天池..也(天然形成的水池)6.志怪..者也(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7.水击..三千里(击水,拍打水面)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9.去以六月息.者也(风)10.野马..也,尘埃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1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选择)12.其.视下也(代大鹏)13.亦若是.则已矣(这样)1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濠水上的桥)15.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16.固.不知子矣(本来)17.全.矣(完全,完备)18.请循其本...(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六.重要语句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北冥有鱼(一)课文字词详解①北冥有鱼,其名为②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③鹏。

①北冥:北海。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冥,同“溟”,海。

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②鲲(kūn):大鱼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表示大鸟之名。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①怒而飞,其翼若②垂天之云。

是鸟也,③海运则将④徙于南冥。

①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垂:悬挂。

③海运:海水运动。

④徙:迁移。

南冥者,①天池也。

②《齐谐》者,③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④击三千里,①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②《齐谐》:书名。

一说人名。

③志:记载。

怪:怪异的事物。

④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①抟②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③去以六月④息者也。

”⑤野马也,①抟(tuán):盘旋飞翔。

②扶摇:旋风。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开北海。

④息:气息,这里指风。

⑤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①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②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③极④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①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②苍苍:深蓝色。

③极:尽。

④邪:同“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二)重点句子翻译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三)课文分析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又写鸟?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

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课文翻译北冥有鱼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注释冥:同“溟”,海。

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鲲:大鱼名。

鹏:大鸟名。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悬挂。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

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几千里;当它振翅而飞时,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原文: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在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庄子二则是指《庖丁解牛》和《盗跖之死》这两则庄子的寓言故事。

以下是其中的知识点:
1. 庖丁解牛:
- 庖丁:古代称厨师为“庖丁”,此处指作者自己。

通过庖丁解牛的手艺,来表达出对于真理和自然的理解。

- 解牛:庖丁解牛时的细致观察和技艺,比喻达到某种境界,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领悟出哲理。

- 无为而治:反映了庄子主张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不去强求改变,顺应事物的本性而行。

- 自然万物无有极:强调事物无绝对的是非好坏,主张平等和包容的观点。

2. 盗跖之死:
- 盗跖:一个古代的盗贼。

通过盗跖的故事,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 心胸狭窄:盗跖心胸狭窄,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导致最后失败。

- 死有余辜:盗跖在死前的复杂心情,表现了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后悔和自责。

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理解庄子的思想和观点,以及对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的态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课文中的语言、修辞手法等来分析和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人教版八下 21.《庄子》二则 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八下 21.《庄子》二则 知识点整理

21.《庄子》二则知识点整理《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一、知识积累:1.文学常识《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作家卡片:2.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3.解释加点字词:(1)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是.鸟也是:这。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水运动。

(4)天池..也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5)志.怪者也志:记载。

(6)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7)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

(8)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

(9)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1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表示选择。

正色:真正的颜色。

(11)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其:代大鹏。

是:这样。

则已:罢了。

4.通假字(1)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2)其正色邪.“邪”通“耶”,语气词,呢、吗。

5.一词多义:⑴为:①化而为.鸟(成为)②其名为.鹏(叫作)⑵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⑶之: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助词,的)②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③《谐》之.言曰(助词,的)④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⑤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⑥天之.苍苍(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⑷而:①化而.为鸟(连词,表承接)②怒而.飞(连词,表修饰关系)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连词,表修饰关系)④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连词,表转折)⑸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班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学问点梳理《庄子二则》是《庄子》一书中的两篇篇章,分别是《黄帝》和《德充符》。

本文将对这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文言文学问点进行梳理。

一、《黄帝》《黄帝》是《庄子》一书中的一篇篇章,主要叙述了黄帝和庄子的对话,黄帝询问庄子关于人的生死和精神的问题。

以下是《黄帝》的主要内容梳理:1. 庄子的观点: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死亡是不行避开的,而人的精神灵魂是永恒存在的。

2. 黄帝的疑问:黄帝对庄子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死是一个统一体,人的精神也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消亡。

3. 庄子的回答:庄子通过铁木金风的比方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生死是一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人的精神可以超越生死的限制。

4. 人生的观念:庄子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观念,认为人应当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追求功名利禄,以达到内心的安静和平和。

二、《德充符》《德充符》是《庄子》一书中的另一篇篇章,主要叙述了一个人通过修炼德行获得了辅弼符的故事。

以下是《德充符》的主要内容梳理:1. 修炼德行:故事中的人通过修炼自己的德行,净化心灵,追求圣人的境界,最终得到了帮助自己的奇特符箓。

2. 帮助符的作用:帮助符能够挂念人们实现心愿,解决困难,但也有肯定的限制和局限性。

3. 修炼的目的:庄子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修炼德行的重要性,通过修炼可以达到自由拘束、超脱尘世的境界。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相关学问点梳理1. 辞章体:《庄子二则》接受了辞章体的写作形式,这是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体裁,文中的对话内容生动,富有感染力。

2. 比方手法:在《黄帝》中,庄子运用了铁木金风的比方,以形象的比方方式来阐述人的生命和精神的问题。

3.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庄子二则》使用了文言文的写作风格,包括古文的词汇、语法结构以及典型的文言修辞手法,如用“与”代替“和”等。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21《<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点梳理一在先秦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而《庄子》却机敏、幽默与诙谐。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相梁(xiàng)鹓鶵(yuān chú)醴泉(lǐ)鸱(chī)吓(hè)儵鱼(tiáo)濠梁(háo)3、一词多义。

是:于是,鸱得腐鼠(这时)是鱼之乐也(这)吓: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唬)于:夫鹓鶵发于南海(介词,从)而飞于北海(介词,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介词,在)4、古今异义。

【或】古义指有人,现在指或者。

【于是】古义是两个词语,意思是在这时,现在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安】古义是怎么,现在指安全、稳定。

【固】古义是本来,现在指坚固。

5、词类活用。

惠子相梁:“相”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宰相”。

6、解释下列加红词语的意思。

欲代子相:你。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

非梧桐不止:栖息。

非练实不食:竹子所结的子。

非醴泉不饮:甜美的泉水。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确定是。

请循其本:从最初的的话题说起。

7、掌握下列语句的特殊句式。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于国中”后置,“搜”后省略宾语“庄子”)三惠子相梁内容解读1、请划分本文的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可以分成两层:第一层从开头到“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写惠子相梁,听信他人挑拨,搜捕来看望自己的庄子;第二层从“庄子往见之到结尾”,写庄子以鹓鶵自比回击利欲熏心的惠子。

2、文章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第一则庄子讲鹓鶵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喻志向高洁之士),将惠子比做鸱(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把功名利禄比做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庄子二则》是中国古代文言文阅读教材《庄子》的其中两篇文言文选段,分别是《齐物论》和《养生主》。

这两篇文章都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寓言故事和哲理思辨,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等深刻的问题。

以下是《庄子二则》的知识点梳理。

《齐物论》是庄子的一篇重要著作,也是古代哲学中的经典之作。

文章以“齐物”为主题,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1. “天地之间,其犹橐豆乎?”:这句话直接引出了文章的主题,作者通过比喻天地的广阔与人的渺小之间的对比,来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天地和光阴的理解,认为天地是万物的逆旅,而人只是光阴中的过客,暗示了人与自然的短暂和渺小。

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是文章的一个重要观点,作者认为人们对美和善的定义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这一观点体现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

4.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是,则是其所非;欲非其所非,则非其所是。

”:这句话主要表达了庄子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认为道德的标准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

这也是庄子“相对主义”的一个重要体现。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养生主》也是庄子的一篇代表作,通过寓言故事展开,探讨了人的养生之道和追求幸福的包容心态。

1. “古者,天人合一,万物为一,圣人应机,则天下平。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治理国家社会的赞赏,认为古人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2. “易俗者易以老,易以俗,易以鄙,易以无为。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改变社会习俗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呼吁。

作者认为,只有舍弃那些虚浮浮躁的习俗,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养生之道。

3. “安见鱼之悦,不忘其江湖之广;安见鸟之乐,不忘其林木之欢。

部编语文八下《庄子二则》-知识梳理

部编语文八下《庄子二则》-知识梳理

21《庄子》两则北冥有鱼一、字词积累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扬在..(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1.通假字北冥.有鱼(“冥”通“溟”,海)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2.词性活用怒.而飞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鲲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3.古今异义的词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波动荡。

今义:海洋运输4.一词多义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名.列前茅。

(名次)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名词,气息)北山愚公长息.曰。

(动词,叹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平息)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北冥”是特别之词,为庄子创造,含义新颖,其中透 露出旷远神秘的意味,暗示着北冥是非世人所能见,亦非人 智所能测的,这种意味与鲲鹏神秘的形象融为一体。
2.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 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 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注释 循其本:追溯语题本原。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 的”等等。云者,助词,用于句末,表提顿,以引起下文。
译文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 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 濠水上知道的。 ”
三、问题归纳
北冥有鱼
1.”“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
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 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 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 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 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 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 知识点
7.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 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 史向前发展。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那么知识点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以逍遥学派为主,对于人生、自然、道德等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庄子二那么是指《庄子·逍遥游》和《庄子·秋水》两篇文章。

1. 《庄子·逍遥游》
- 文章主题:人生的追求和境界。

通过描写庄子逐步超越世俗的束缚,最终到达逍遥自在的境界,表达了人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愿望与勇气。

- 重要人物:庄子,他是文章的主人公,通过修习养性、观察自然等方式,打破了世俗的桎梏,到达了超然的境界。

- 重要概念:
- 逍遥:自在无拘谨,享受生活。

- 得失:庄子认为人们常常因为得失而烦恼,而他那么选择了放弃得失,追求逍遥自在的心态。

- 自在:摆脱世俗的束缚,心境无拘无束,到达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 谨守:庄子提倡谨守自己的真实立场和本心,不受外界风俗的影响。

2. 《庄子·秋水》
- 文章主题:宇宙万物的变化和虚实观念。

通过描写秋水的变化多样性和虚实之间的互相转化,表达了庄子的哲学观点,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没有固定不变的真实状态。

- 重要概念:
- 变化:庄子通过描绘秋水的变化,表达了事物没有固定不变的真实状态,一切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 虚实:庄子认为虚与实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没有绝对的存在。

- 泛泛而谈:庄子用泛泛而谈的方式表达他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回绝局限于固定的观念和定义。

- 平淡:庄子推崇平淡的心境,认为不纠缠于物质欲望和无谓的追求可以到达真正的自由。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21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庄子·逍遥游》
文学常识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品文言文对照翻译
作品主旨
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水运动和强大的风力,雾气、尘埃要靠气息“相吹”的事例,来说明万物皆有所依凭的道理。

记文言知识
字词梳理
1.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志怪.者也(怪异的事物)
2.通假字
北冥.有鱼(同“溟”,海)
3.一词多义
其正色.邪(颜色)

征于色.(脸色)
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息望峰息.心(平息)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叹息)
其.名为鲲(它的)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选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秋水》
品文言文对照翻译
作品主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写了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之乐”的问题进行了辩论,展现了两人不同的认知态度,同时也表现了
他们思维的敏捷,体现了庄子追求“物我合一”“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记文言知识
字词梳理
1.古今异义
是.鱼之乐也
古义:这今义:对;正确
子.非鱼
古义:你今义:专指儿子
安.知鱼之乐
古义:怎么;哪里今义:平安,安全
2.一词多义
固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全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完备)
全.石以为底(整个的)。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庄子二则 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庄子二则 复习要点

21庄子二则复习要点一、重点字词北冥:北海。

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

冥,同“溟”,海。

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鲲:大鱼名。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海运:海水运动。

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志,记载。

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抟(tuán):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去:离开。

以:凭借。

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其:表示选择。

是:这样。

濠(háo)梁:濠水上的桥。

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鯈(tiáo)鱼:一种淡水中的白色小鱼,又名白鲦。

是:这。

安:怎么。

固:固然。

全:完全,确定是。

循其本:意思是要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循,沿着,接着。

本,原来。

云者: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以引起下文。

既已:已经。

二、文学常识《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为道家经典之一。

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文章已完全突破了语录形式而发展成为专题论文。

文中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阐明事理的依据,构思巧妙,想象奇幻,波澜起伏,妙趣横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文中还善用比喻,以具体事物反复作比说明抽象的道理,避免了干巴巴的说教,使人易于接受其观点。

《庄子》散文的语言辛辣、幽默、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及艺术魅力。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三、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北冥有鱼》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四、知识点1、通假字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2、古今异义(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点归纳复习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点归纳复习

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点归纳复习文学常识【答案】《南华经》战国、道“老庄”(一)《北冥有鱼》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每句标三处)(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2)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北冥.有鱼冥:_____(2)怒.而飞怒:_____(3)志.怪者也志:_____(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______ 扶摇:_____三.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2)为其名为.鲲(_____)化而为.鸟(____)(3)其其.名为鹏(____)其.视下也(____)其.正色邪(____)(4)而化而.为鸟(____)怒而.飞(____)四. 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 _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_____(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五、问答题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3.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4.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5.本文表达什么样的主题?答案一、断句(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2)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二、 (1). 同“溟”,海 (2).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 记载 (4). 盘旋飞翔 (5). 旋风三、 (1). 气息,这里指风 (2). 气息 (3). 叫作 (4). 成为 (5). 代词,它的 (6). 代词,代大鹏 (7). 表示选择 (8). 连词,表顺承 (9). 连词,表修饰四、 (1).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初二语文下册:《庄子》的知识点

初二语文下册:《庄子》的知识点

初二语文下册:《庄子》的知识点
初二语文下册:《庄子》二则的知识点
注释
或:有的人。

恐:害怕。

国:国都。

往:前往。

鹓雏(yuānch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lǐ)泉:甘美如醴(甘甜,甜美)的.泉水。

于是:在这时。

鸱(chī):猫头鹰。

吓(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夫(fú):可以不译,也可以译作那那鹓鶵。

三:虚指多次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①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②于
鹓雏(yuānchú)发于南海:起飞、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
③之
子知之乎:代词,鹓雏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词,的
古今异义
①非梧桐不止
止:古义:栖息今义:停止
②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因果关系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特殊句式
1、判断句: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倒装句: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后置) 发于南海,飞于北海(同上)
3、省略句:惠子相(于)梁。

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 知识梳理

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 知识梳理

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知识梳理
《庄子二则》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庄子》中的两则寓言故事。

本文将对《庄子二则》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

一、《胠箧》
《胠箧》是《庄子二则》的第一则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将
庄稼的种子埋在地里,却坐在家里等待收获的故事。

这个寓言通过
描绘种子自己一直在土地里自由自在地生长,不受外界干扰,最终
成为一棵高大的树,强调了自然的力量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二、《秋水》
《秋水》是《庄子二则》的第二则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梦
见自己化身为蝴蝶,自由自在地飞翔,然后醒来后不确定自己是人
还是蝴蝶的故事。

这个寓言通过比喻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个体
与整体的融合和人的存在状态的多样性。

结论
通过对《庄子二则》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哲学中强调自
然与人的关系、自由发展和存在状态的多样性。

这些思想不仅在古
代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现代人们思考人与自然、人的自由与价值观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以上是对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的知识梳理,希望能够对你理解该文本起到一定帮助。

部编版八下语文《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点归纳(含最新译文)

部编版八下语文《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点归纳(含最新译文)

21《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学常识: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文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代表作有《逍遥游》、《庖丁解牛》等二、重点词语1、梁:桥2、游:游玩3、从容:悠闲自得4、安:如何、怎么5、是:这6、固不知子也:固然7、子固非鱼也:本来8、全:完全,肯定(是这样)9、循:追溯10、其:话题。

11、本:最初。

三、原文断句及翻译原文断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在问我。

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四、内容分析1、庄子提出观点的句子是:“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句子是: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4、比较庄子与惠子性格的差异: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总结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总结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总结《北冥有鱼》1.资料链接(1)文学常识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在政治上,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于《庄子》一书中。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

(2)背景材料《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

“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逍遥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北冥有鱼》节选自《逍遥游》。

2.文章中心概括《北冥有鱼》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3.写作特点(1)在想象中夸张。

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2)在想象中进行对比。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3)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4、问题探究①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万物有所待的道理。

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

②鲲鹏的形象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答: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怒而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庄子》二则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庄子》二则
感悟二:作者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是有 所凭依的,是不自由的,就连宏大的鲲鹏也不例外。这就让 我们意识到,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 遵守法纪、懂得自律,才会获得自由的空间和生活。
写作特色 ❶巧借寓言,富有哲理。
庄子运用大鹏凭借风的力量飞向南海的故事, 说明大鹏的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是有所依赖的, 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说理形象,寓意深远。
写作特色 ❷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庄子描绘了大鹏展翅而飞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 辽阔的天空,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 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极富浪漫主义气息。
板书设计
鲲变为鹏

冥 有
鹏徙南海

拟想鹏俯瞰大地
硕大无比 力大无穷 志存高远 善借长风
第二课时
庄子与惠子 游于
濠梁之上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整体感知
固然。
本来。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完全,完备。
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疑问代词,哪里。
已经。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
助词,用于句末,表 停顿,以引出下文。
濠上也。”
整体感知
【译文】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 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 ‘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 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知识备查
庄子思想
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但其思 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主张通过“坐忘”达到“天地 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 逍遥自得。在美学上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见解 来阐发美的起源与本质以及美感等问题。庄子的哲学思 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二.古今异义词。

1.怒.而飞古义:奋发今义: 生气,发怒
2.海运
..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动今义: 泛指海上运输
3.野马
..也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野生的马
4.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安全
5.子.非我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孩子,儿子
三.词类活用。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志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四.一词多义。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2.为其名为.鲲(叫作) 化而为.鸟(成为) 天下为.公(是)
3.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
其.正色邪(表示选择)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

大概,恐怕)
4.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而.伯乐不常有(连词,表转折,但是)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北冥
..有鱼(北海 )
2.怒.而飞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其翼若垂天之云
....(悬挂在天空的云)
4.海运
..则将徙于南冥(海水运动)
5.南冥者,天池
..也(天然形成的水池)
6.志怪
..者也(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7.水击
..三千里(击水,拍打水面)
8.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
9.去以六月息.者也(风)
10.野马
..也,尘埃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1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选择)
12.其.视下也(代大鹏)
13.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1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之上(濠水上的桥)
15.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
16.固.不知子矣(本来)
17.全.矣(完全,完备)
18.请循其本
...(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六.重要语句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种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6.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7.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
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却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七.课文分析。

(一)《北冥有鱼》
1.文章主旨:
本文节选自《庄子集释》)中的《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本文通过鲲鹏变化和鹏飞南冥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

阐述了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2.写作特色
A.巧借寓言,富有哲理。

B.对比鲜明,道理明确。

C.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D.描写细致,形象逼真。

3.现实意义
庄子人生观对世俗工具价值进行了批判,强调从宇宙的高度来把握人的存在,使人的精神从现实中升华,并且破除自我中心,从故步自封的狭隘心境中脱离出来。

这对扩展人们的思想视野,开阔人们的心灵空间,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内涵达到新的境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