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答题技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答题技能

随着高三地理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量,但是有很多同学得高分难,这就要讲究答题技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答题技能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地理文字表达能力常见问题及原因

文字表述式试题的大量出现,尽管已引起高三教师的重视,但学生答卷中反映的问题仍然说明这类试题是考生的软肋。就所教几届学生的考试答卷来看,考生语言表达的毛病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文字表述式试题所问的问题往往没有选择类和填空类试题那么直接明了,部分考生根本不知道题目在问什么,要你回答什么,这样,答非所问的答案在学生答卷中大量出现。其次,部分文字表述式试题需要考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组织文字形成有逻辑性、条理性的完整答案,但学生的回答常常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语言罗嗦、废话连篇,切不中题目要点。

第三,文字表述式试题大多属于综合性问题,学生必须根据题意在概括以前所学知识和题目所给条件(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把头脑中储备的知识(地理原理)与现实情景相结合,然后才能得出综合性的答案。在这一点上,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对地理原理的掌握生硬、死板,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运用地理原理)。

地理文字表达能力常见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对题目要求的不理解、文字组织能力较低、对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等。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学生答题不规范的直接原因,但也是表面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例如,答非所问不仅仅是因为粗心造成,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对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缺乏深刻的理解而导致读不懂题。再如,关于不使用专业术语答题的缺陷,表面原因可归结为答题技巧的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其知识结构中根本就没有用于解答该题所需的专业术语,还可能是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而导致对知识提取上存在障碍等方面的原因。

总之,学生答题不规范的原因,既有直接的表面的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是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欠缺,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显得陈旧,不适应高考能力测试的要求。(二)、提高学生地理文字表达能力的途径

1、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字表述类题目的审题指导,近几年高考地理学科突出考查学生通过检索信息、应用信息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能力。题中往往隐藏着多种信息,审题的过程就是检索信息的过程,并利用这些信息分析试题中所涉及的内容。审题时不要忽略试题中给出的条件,特别是隐含的信息。当试题与平常练习题类似时,要注意给出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是否与过去做过的一样,不可马虎大意。强调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读懂题目。所谓读懂题目,不但要清楚题目在问什么,还要能读出题目给了哪些条件,更重要的是能把题目所给条件与问题建立联系。文字表述类试题往往以学科内综合形式出现,题目的问题一般是层层深入,所以要指导学生理解一个综合题目中的不同小问题之间往往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解高考题时,考生首先心态上不要太紧张。要明确这道题目的主题是什么;分析高考命题老师的意图;根据提出的问题确定答题的重点和层次;从问题当中确定用哪一个学科、哪一章或哪几章知识进行灵活分析,然后根据以上四点来得出答案。地理有一些选择题难度较大,建议考生遇到自己感到困难的题目时,先跳过去。此外,还要注意答题思路的完整。有的考生不是拿不到分,而是拿不全分。建议考生在答题时提取试卷提供的所有有价值的信息,与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能力结合起来,调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去解题,把答案答完整。文科综合的题目都是一个情境有三四个小题干,忽略主题干。此外,要注意

题目的重点词,比如有些题目的设问是“错误的是什么”,而不是“正确的是什么”,以免出现低级失误。

2、要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在这里,信息加工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是紧密相关的,信息加工不仅是指对题目所给的信息,也包括对以前所掌握的信息(知识)的加工。对以前所掌握知识的加工利用,就是知识的迁移。当然,以前所学的知识能否顺利迁移,涉及到这些知识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牢固掌握,这就回到了“双基”问题上。如地形区与地形类型、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不能混为一谈。

3、要学生注意把握答题角度,进行答题的构思,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清楚。尽管地理试题并不以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目的,但学生这方面能力薄弱导致阅卷教师对其答案的理解与其所要表达的意思之间出现偏差,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可以从下面三点要求学生规范答题:

①回答的内容在文字上要有逻辑性,即文字表述前后是连贯的,有层次的,有因果关系的。

②回答的内容要用规范性的专业术语来表达,即不能出现会引起歧义的词汇。例如,把向斜槽部表述为向斜中间,把东部表述为东面,把东西方向表述为左右等。也不能胡乱编造别人无法理解其含义的词汇,例如,“亚寒带常绿硬叶林带”、“副极地高气压带”、“高纬西风带”等。地理语言在表达上决不能用“好像”、“可能”、“大概”来作答。答卷中用词不准确或不完整,也会影响得分。回答问题要抓住关键词,所有填空题的标准答案都源于教材上的准确语言。

③回答的内容要做到简约性与完整性相协调。所谓简约性,是指答案在文字上不要罗嗦,不要废话连篇,要简洁明了。所谓完整性,是指回答的内容要紧扣问题,不丢三落四,有一问,必有一答。因此学生必须学会科学、准确、简练的文字表达结论,尽可能采用地理术语、地理名词、科学名词,以确保文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语言叙述上要注意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在书写上要防止错别字,同时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三)、提高学生地理文字表达能力的几点做法

1、关注教师的语言示范作用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语言不仅对学生起表率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效率的高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发挥教师语言的榜样作用。备课时,力求做到准确、精练、思路清晰,叙述有条不紊;课堂上适时适度地选用地理专业术语,突出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尽量避免一些易犯的毛病:如把“东面”说成“右面”;把“人口稠密”表达为“人多”。

2、关注教材语言的榜样作用

教材是众多专家精心编制而成的,因此教材语言具有准确、精练、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科学性强等特点,学生答题要体现专业性,必须多学习课本上的表达方式,经常有意识地记忆一些经典语言。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教材,十分重视对教材结构的分析,使学生对本章(节)教材有个大概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层次,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教材能力。通过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地理术语、地理名词、科学名词,可以确保答题时文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提高。

3、从主观上认识地理书面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答卷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文综的每道大题的分值大,解答的题中包含若干个踩分点,按得分点给分,这就要求考生规范答题。另外,高考阅卷采取流水作业,老师们要在短时间内阅完一定数量的试卷,答题是否规范,是否“踩点”便成了给分的依据,字迹工整清楚能给阅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在平时的练习中,经常会发生下列现象:文字表述较长的题目往往空着。经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并不是不会做,而是害怕答题不完整,宁愿空着,等老师分析时给出参考答案。学生的这种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在正式答题时的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