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计算公式大全讲课教案
四年级奥数教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案课时安排:课时一计算的奥秘(一)课时二计算的奥秘(二)课时三细观察、找规律课时四和倍问题课时五差倍问题课时六复习课课时七和差问题课时八巧解算术谜课时九盈亏问题课时十鸡兔同笼问题课时十一趣味数阵图课时十二复习考试课时一第一讲计算的奥秘(一)教学目的:理解掌握巧算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巧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分解与组合方法、裂项法巧算。
教学过程例1 计算9+99+999+9999+99999【解析】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
例如将999化成1000—1去计算。
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99999=(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10+100+1000+10000+100000-5=111110-5=111105例2 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解析】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
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
(如199+1=200)199999+19999+1999+199+19=(19999+1)+(19999+1)+(1999+1)+(199+1)+(19+1)-5=200000+20000+2000+200+20-5=222220-5=22225例3计算(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分析】:题目要求的是从2到1000的偶数之和减去从1到999的奇数之和的差,如果按照常规的运算法则去求解,需要计算两个等差数列之和,比较麻烦。
但是观察两个扩号内的对应项,可以发现2-1=4-3=6-5=…1000-999=1,因此可以对算式进行分组运算。
解:解法一、分组法(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2-1)+(4-3)+(6-5)+…+(996-995)+(998-997)+(1000-999)=1+1+1+…+1+1+1(500个1)=500解法二、等差数列求和(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2+1000)×500÷2-(1+999)×500÷2=1002×250-1000×250=(1002-1000)×250=500练习:(1)1-2+3-4.....+1997-1998+1999(2)89998+8998+898+88(3)462+457+461+459+463+460课时二第二讲计算的奥秘(二)教学目标:1.学会掌握乘除法中的速算与巧算2.熟练掌握乘除法中的法则、定律、性质。
五年级奥数(教案)第1讲:速算与巧算(二)
=2×3×3
=18
练习2:[8分]
计算:
[1]16÷3.2÷2.5
[2]12.5×36.8÷3.68
[3][7.5×5.1×8.4]÷[1.7×4.2×2.5]
[4]9.3×3.2÷3.23×6.46÷1.6÷3.1
分析:
[1][2]两个题目主要是利用除法的性质来解题。[3][4]两个题目跟例题的类型也是一样的,先变成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相除,然后再把结果相乘,最后得出结果。
是不是也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呢?那么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有没有更简便
的方法呢?思考一下。
生:老师我发现,被除数里数字与除数里的数字存在着倍数关系。
师:谁和谁存在倍数关系?
生:4.8与2.4,7.5与2.5,8.1与2.7。
师:是的,正好存在三对倍数关系的数。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怎么去思考呢?
生:我们可以分别相除,然后再把结果相乘,这样和原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一、复习导入[3分]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生:速算与巧算。
师:是的,主要学了哪些速算的方法呢?
生:特殊的数字相乘能够凑整。
师:是的,特殊的数字,比如说25和4相乘等于100,125和8相乘等于1000。
这些特殊的数字,其实在小数里也是适用的。所以当看到特殊数字的时候,
我们可以直接将它们凑在一起,使计算变得简便,如果没有这样的两个数,
师:这个就是解题的关键。现在会做了吗?
生:最后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来解答,[7.2+2.8]×11.11=10×
11.11=111.1。
师:这是第一小题,接下来看第二小题,不仅有乘法,加法,还有减法,对吗?
小学奥数教案-第03讲-加减巧算(教)
教师辅导讲义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876+124=1000 375+615=1000原式=(876+124)+(385+615)=1000+1000=20002.巧算673+288【解析】这道题目乍看起来,不具备巧算的条件,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利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把其中一个加数折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刚好是另一个加数的补数,能与另一个加数凑整,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原式=661+12+288=661+(12+288)=661+300=9613. 巧算6397+1876-397【解析】我们可利用带符“搬家”的性质,使运算简便。
原式=6397-397+1876=6000+1876=78764.巧算下面各题。
(1)532-(32+184);(2)5283-(283-298);【解析】(1)我们可利用去括的性质,使运算简便。
原式=532-32-184=500-184=316(2)原式=5283-283+298=5000+298=52985.计算(1)1457-399 (2)3572+998。
【解析】可以先把减数或加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利用“去括”的性质进行运算。
也可以直接加补或减补。
(1)原式=1457-(400-1)=1457-400+1=1057+1=1058(2)原式=3572+(1000-2)=3572+1000-2=4572-2=45706. 计算63+62+58+59+60+6l+58+59+57+64【解析】本题的基准数为60。
原式=(60+3)+(60+2)+(60-2)十(60-11)+60+(60+1)+(60-2)+(60-1)+(60-3)+(60+4) =60×10+(3+2-2-1+1-2-1-3+4)=600+(3+2+1+4)一(2+1+2+1+3)=600+10-9=601课后反击1.巧算(84+37+55)+(16+45+63)【解析】原式=(84+16)+(37+63)+(55+45)=100+100+100=3002..计算9+99+999+9999+6【解析】原式=(9+1)+(99+1)+(999+1)+(9999+1)+2=10+100+1000+10000+2=11110+2=111123.计算5462-1245-462【解析】原式=5462-462-1245=5000-1245=37554.巧算下面的题。
奥数二年级讲义小二教案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上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凑整”先算1.计算:(1)24+44+56(2)53+36+47解:(1)24+44+56=24+(44+56)=24+100=124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2)53+36+47=53+47+36=(53+47)+36=100+36=136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2.计算:(1)96+15(2)52+69解:(1)96+15=96+(4+11)=(96+4)+11=100+11=111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2)52+69=(21+31)+69=21+(31+69)=21+100=121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l+69—100凑整先算.3.计算:(1)63+18+19(2)28+28+28解:(1)63+18+19=60+2+l+18+19=60+(2+18)+(1+19)=60+20+20=100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l就是因为2+18和l+19可以凑整先算.(2)28+28+28=(28+2)+(28+2)+(28+2)-6=30+30+30-6—90=6=84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一”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1)45-18+19(2)45+18-19解:(1)45-18+19=45+19-18=45+(19-18)=45+l=46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2)45+18-19=45+(18-19)=45-1=44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 3, 5, 7, 92, 4, 6, 8, 103,6,9,12,15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1.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1)计算: l+2+3+4+5+6+7+8+9=5×9 中间数是5=45 共9个数(2)计算:1+3+5+7+9=5×5 中间数是5=25 共有5个数(3)计算:2+4+6+8+10=6×5 中问数是6=30 共有5个数(4)计算:3+6+9+12+15=9×5 中间数是9=45 共有5个数(5)计算:4+8+12+16+20=12×5 中间数是12=60 共有5个数2.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1)计算:1+2+3+4+5+6+7+8+9+10=(1+10)×5=11×5=55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2)计算:3+5+7+9+11+13+15+17=(3+17)×4=20×4=80共8个数,个数的一半是4,首数是3,末数是17.(3)计算:2+4+6+8+10-I-12+14+16+18+20=(2+20)×5=110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2,末数是20.四、基准数法(1)计算:23+20+19+22+18+21解:仔细观察,各个加数的大小都接近20,所以可以把每个加数先按20相加,然后再把少算的加上,把多算的减去.23+20+19+22+18+21=20×6+3+0-1+2-2+1=120+3=1236个加数都按20相加,其和=20×6—120.23按20计算就少加了“3”,所以再加上“3”;19按20计算多加了“1”,所以再减去“l”,以此类推.(2)计算:102+100+99+101+98解:方法l:仔细观察,可知各个加数都接近100,所以选100为基准数:采用基准数法进行巧算.102+100+99+101+98=100×5+2+0-1+1-2=500方法2:仔细观察,可将5个数重新排列如下:(实际上就是把有的加数带有符号搬家) 102+100+99+101+98=98+99+100+101+102=100×5=500可发现这是一个等差连续数的求和问题,中间数是100,个数是5.习题一1.计算:(1)18+28+72 (2)87+15+13(3)43+56+17+24 (4)28+44+39+62+56+212.计算:(1)98+67 (2)43+28 (3)75+26 3.计算:(1)82-49+18 (2)82-50+49 (3)41-64+29 4.计算:(1)99+98+97+96+95 (2)9+99+9995.计算:(1)5+6+7+8+9 (2)5+10+15+20+25+30+35(3)9+18+27+36+45+54 (4)12+14+16+18+20+22+24+266.计算:(1)53+49+51+48+52+50 (2)87+74+85+83+75+77+80+78+81+847.计算:1+2+3+4+5+6+1+2+3+4+5+6+l+2+3+4+5+6+1+2+3+4+5习题一解答1.解:(1)18+28+72=18+(28+72)=18+100=118(2)87+15+13=(87+13)+15=100+15=115(3)43+56+17+24=(43+17)+(56+24)=60+80=140(4)28+44+39+62+56+21=(28+62)+(44+56)+(39+21)=90+100+60=2502.解:(1)98+67-98+2+65=100+65=165(2)43+28=43+7+21=50+21=71或43+28=41+(2+28)=41+30=71(3)75+26=75+25+1=100+1=1013.解:(1)82-49+18=82+18-49=100-49=51(2)82-50+49=82-1=81(减50再加49等于减1)(3)4l-64+29=41+29-64=70-64=64.解:(1)99+98+97+96+95=100×5-1-2-3-4-5=500-15=485(每个加数都按100算,再把多加的减去)或99+98+97+96+95=97×5=485(2)9+99+999=10+100+1000-3=1110-3=11075.解:(1)5+6+7+8+9=7×5=35(2)5+10+15+20+25+30+35=20×7=140(3)9+18+27+36+45+54=(9+54)×3=63×3=189(4)12+14+16+18+20+22+24+26=(12+26)×4=38×4=1526.解:(1)53+49+51+48+52+50=50×64-3-1+1—2+2+O=3004-3=303 (2)87+74+85+83+75+77+80+78+81+84=80×10+7-64-54-3-5-3+0-2+1+4=800+4=8047.解:方法l:原式=21+21+21+15=78方法2:原式=21×4-6=84—6=78方法3:原式=(1+2+3+4+5+6)×34-15=2l×3+15=63+15=78。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一讲-加减的巧算-教案
第1讲加减法的巧算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
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
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先讲加法的巧算。
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即a+b=b+a,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
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例如,a+b+c+d=d+b+a+c=…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
例如,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三个以上)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它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例1计算:(1)23+54+18+47+82;(2)(1350+49+68)+(51+32+1650)。
解:(1)23+54+18+47+82=(23+47)+(18+82)+54=70+100+54=224;(2)(1350+49+68)+(51+32+1650)=1350+49+68+51+32+1650=(1350+1650)+(49+51)+(68+32)=3000+100+100=3200。
2.借数凑整法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
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1000,然后再加61。
例2计算:(1)57+64+238+46;(2)4993+3996+5997+848。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奥数专讲:数的计算(一)教案
b) 120
c) 144
d) 168
a) 100 = 2 × 2 × 5 × 5
b) 120 = 2 × 2 × 2 × 3 × 5
c) 144 = 2 × 2 × 2 × 2 × 3 × 3
d) 168 = 2 × 2 × 2 × 2 × 7
3.例题3: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
a) 289 + 312
3.理解数的计算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等数学核心素养。
5.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6.学会如何查找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提高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的能力。
7.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对数的计算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b) 240 = 2 × 2 × 2 × 3 × 5 × 5
c) 252 = 2 × 2 × 2 × 3 × 3 × 3
d) 270 = 2 × 3 × 3 × 3 × 5
5.例题5: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
a) 362 + 498
b) 512 - 275
c) 81 × 99
d) 729 ÷ 243
a) 362 + 498 = 860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数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快速计算、分解质因数等。例如,快速计算法中的“两位数相加减,先将十位数相加减,再将个位数相加减”等。
(2)数的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的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购物找零、计时等。
(3)数的计算技巧:本节课还将讲解一些数的计算技巧,如运用数学公式、性质等简化计算过程。例如,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复杂的乘法运算简化。
【二升三】小学数学奥数第1讲:巧算(一)-教案
生:我发现82减22可以得到整十数。
师:是的,那怎么才能让82减22呢?
生:可以去掉括号。
师:我们知道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怎么办呢?
生:括号里面要变号。
师:是的,这样我们去掉括号后是怎样的呢?
生:82-22-29。
师:那最后自己算一算。我们再来看第四题。
生:先去括号,变成76-61+24
板书:
302+198 69+87 285+115 669+81
=300+(2+198) =69+31+56 =285+100+15 =669+31+50
=300+200 =100+56 =(285+15)+ 100 =700+50
=500 =156 =300+100 =750
=400
(二)例题二:(20分)
师:我们从52那里拿31和69组合成100,这样就还剩下21,再拿100加上21,
就得到答案了。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既然都听明白了,那谁来说一说第三小题怎么做?
生:将786拆成700和86,再拿86和14相加刚好等于100,100加700等于800。
师:第四小题呢?
生:……
师:老师提示一下,看两个加数的后两个数字。
师:对,可以把括号去掉,再找好朋友凑整。注意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
要变号。
生1:76减61等于15,15加24等于39。
生2:可以将76和24凑成100,100再减去61等于39。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两种方法哪种比较方便呢?
生:第二种。
五年级上册奥数巧算教案
第1讲 平均数问题: 日期:【知识要点】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彻底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便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典型例题】类型一〔概念问题〕例1 求198、190、197、195、194、195、194、193、199、191的平均数是多少?〔巧算〕类型二〔列等式〕例2 有5个数,平均数是18,其中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16,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第3个数是多少例3 有4箱水果,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
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求一箱苹果有多少个?一箱桃有多少个?类型三〔行程问题〕例4 一辆汽车上山每小时行20千米,3小时到达山顶。
沿原路下山只用2小时,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5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到达乙地后,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回甲地,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赋值法〕类型四〔算错类型〕例6 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全班的平均成绩91.7分,五一班有几名学生?例7 6个数的平均数是70,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六个数的平均数是65,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类型五〔移多补少〕例8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有26名男同学参加,平均分为93分,女生平均分为96分,所有人的总平均数分为94分,求这次竞赛有多少女生参加?随堂练习:成绩:1.小林的语文、数学、英语、社会4门测试的平均分是89分,前3门的平均分为92,后两门的平均分为88,小林英语测试多少分?2.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完了120千米的旅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奥数专讲:速算与巧算教案
-学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的优惠计算、旅行路线的优化等,运用所学的速算与巧算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生活智慧。
-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数学相关的书籍,如《数学的力量》、《数学的故事》等,深入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培养自己的数学素养和思维方式。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题目,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生动形象的展示速算与巧算的过程和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软件上进行实际操作,及时反馈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故事:分享一些与速算与巧算相关的数学故事,让学生了解速算与巧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电影:推荐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电影,如《数学家的故事》、《美丽心灵》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成就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数学教育网站、数学论坛等,查找更多的速算与巧算资源和技巧,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和方法。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速算与巧算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速算与巧算知识点。
(3)在实际计算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如漏算、误算等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小学奥数教案-第03讲-加减巧算(教)
教师辅导讲义考点一:分组凑整例1、计算1+2+3+4+5+6+7+8+9+10【解析】观察式子可以发现,1+9=10,2+8=10,3+7=10....先运用加法交换律将和为10的数字分成一组,再运用加法结合律a+b+c=(a+b)+c=a+(b+c),使运算过程简便:原式=1+9+2+8+3+7+4+6+5=(1+9) + (2+8) + (3+7) + (4+6) +5= 10+10+10+10+5=45例2、计算:894-89- 111-95 -105- 94【解析】观察式子可以发现,89+111=200,95 +105=200,894-94=800....可以通过巧括,使运算过程简便,添括时: 如果添加的括前面是“ + ”,那么括内的数的原运算符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前面是“-",那么括内的数的原运算符“ + ”变为“―",“-”变为“ + ”。
所以,原式=894- (89+111 ) — ( 95+105) — 94=(894-94) - (89+111 ) — ( 95+105)=800-200-200= 400例3、看到下面的算式不要害怕,仔细考虑,相信你可以找到巧算的方法的^(1+3+5+7+...+99) - (2+4+6+ (98)【解析】观察式子可以发现,因为我们可以直观算出3-2, 5-4,7-6…等算式的值,可以考虑去掉减数的括,再利用以上所讲的分组凑整法,使运算简便,原式=(1+3+5+7+- +99 ) -2-4-6-…-98=1+ (3-2) + (5-4) + (7-6) +…+ (99-98)=1+1+1 + 1+ …+1=49考点二:加补凑整例1、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又快又准的算出下面题的答案?298 + 396 + 495 + 691 + 799 + 21【解析】观察式子发现,式中各数都很接近整十、整百,所以考虑通过借数和拆数来进行凑整,原式=(298+2) + (396+4) + ( 495+5) + ( 691+9) + ( 799+1) + 20-2-4-5-9-1+1=300+400+500+800+20- (2+4+5+9)= 2000+20-20= 2000例2、算一算98 — 96—97— 105+ 102+ 101【解析】通过借数和拆数来凑整原式=(100-2) - (100-4) - (100-3) + ( 100+5) + ( 100+2) + ( 100+1)=100+100+100+100+100+100-2+4+3+5+2+1= 613考点三、位值原理例1、计算:123+ 223+423+523+723+823【解析】观察式子发现,式中各数后两位全部相同,只有百位上的数字不同,可以考虑先将数字拆分成整百与另一个数相加的形式,然后将整百相加,剩余数相加,原式=(100+23) + (200+23) + ( 400+23) + ( 500+23) + ( 700+23) + ( 800+23)=100+200+400+500+700+800+23+23+23+23+23+23= 2700+ (20+3) + (20+3) + (20+3) + (20+3) + (20+3) + (20+3)= 2700+ (20+20+20+20+20+20 ) + (3+3+3+3+3+3 )= 2700+120+18= 2838例2、计算:123+234+345+456+567+678 + 789【解析】观察式中各数发现,如果将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分别相加,将会简化运算步骤,所以利用位置原则将数进行拆分,再分别相加,原式=(100+200+300+400+500+600+700 ) + (20+30+40+50+60+70+80 ) + ( 3+4+5+6+7+8+9 ) = 2800+350+42= 3192考点四、基准数例1、下面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呢?看谁算的快!78 76 83 82 77 80 79 85【解析】观察式子发现,式中各数都比较接近于整数80,选80为基准数”(要注意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原式=80+80+80+80+80+80+80+80-2-4+3+2-3-1+5=6400+0= 6400例2、某小组有20人,他们的数学成绩分别是:87、91、94、88、93、91、89、87、92、86、90、92、88、90、91、86、89、92、95、89,求这个组的平均成绩?【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如下算式:(87+91+94+88+93+91+89+87+92+86+90+92+88+90+90+91+86+89+92+95+89 ) + 20观察发现,学生的成绩都接近于90,选90为基准数”原式=( 90X20-3+1+4-2+3+1-1-3+2-4+2-2+1-4-1+2+5-1 ) + 20= 1800 + 20=90考点五、数列求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数 =(首项+末项)头项数攵例1、求1到99共99个连续自然数位上的所有数字之和。
四年级奥数第8讲:巧妙求和-教案
(四年级)备课教员:* * *第八讲巧妙求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等差数列及各个相关名称。
2.利用规律来简便求出等差数列的项数。
能力目标根据实际情况会判断所求的总和是否是求等差数列的总和。
情感目标善于发现善思考,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和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点:利用规律来简便求出等差数列的项数。
三、教学难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意义,知道等差数列中各部分的名称,掌握求尾项和项数的公式。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师:今年上课前,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7岁那年开始上学。
10岁的时候,他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级,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算术这么一门课程。
数学教师是布特纳,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
一天,老师布置了一道题,1+2+3……这样从1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
高斯很快就算出了答案,起初高斯的老师布特纳并不相信高斯算出了正确答案:"你一定是算错了,回去再算算。
”高斯说出答案就是5050,高斯是这样算的1+100=101,2+99=101……1加到100有50组这样的数,所以50×101=5050。
布特纳对他刮目相看。
他特意从汉堡买了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说:“你已经超过了我,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了。
”接着,高斯与布特纳的助手巴特尔斯建立了真诚的友谊,直到巴特尔斯逝世。
他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高斯由此开始了真正的数学研究。
师:听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学生回答。
师:高斯是利用什么方法去求1至100这100个数的和?生:分组的方法。
师:是的,就是把头尾两两分组。
为什么要这样分组呢?生:因为这样分组后,每组的和都是一样的。
师:这位同学讲的太棒了!是的,这样分组,刚好每组的两个数的和是一样的。
这也是我们在计算中一种重要的方法,也就是分组法。
接下来我们就要用这种方法去解答我们数学问题。
六年级奥数第8讲:数的计算(一)-教案
(六年级)备课教员:×××第八讲数的计算(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小学阶段所有常用的运算方法。
2.复习小学阶段所有常用的巧算方法。
3.进一步加深对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意义和方法的理解。
能力目标 1.培养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四则运算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巧算方法解题。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设计意图:通过名侦探柯南的游戏找到错误的运算定律,回顾和整理正确的运算定律】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来做一回侦探,看看哪位小侦探做得最好!(出示PPT)师:我们一起来找找看,这个算式中有什么问题?(以抢答形式进行)师:同学们的眼睛真雪亮。
那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四则运算的运算律?(出示PPT,回顾)【复习课引入:这些常见的知识平时我们都已学过,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如何来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就需要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了。
】【板书课题:数的计算(一)】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0分)计算:10.8×2.5 324×556×1.25 1.2×25【讲解重点:运算中有一类特别的数,如5、25、125,它们可以分别乘以2、4、8得到10、100、1000】师: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算式,我们怎么来计算呢?生:列竖式计算。
师:嗯,算出来是多少?生:27。
师:可是如果每道题都用列竖式的方法来做,会不会太麻烦了?生:会。
师: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方法,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
同学们能想到吗?生:把2.5先变成10。
师:嗯,好多同学都很快想到了。
我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可以发现,有几个比较有特点的数字,分别是:2.5,5,1.25,25,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生:可以乘一个数变成整十整百的数。
初中数学奥数方程讲解教案
初中数学奥数方程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0),求解公式:x = (-b ± √(b^2 - 4ac)) / (2a)。
2.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解法:x = -b/a。
3. 二元一次方程:ax + by = c,解法:代入法、消元法。
4. 实际问题:速度、距离、时间的关系,利润问题,比例问题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方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3. 例题解析:分析并解答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方程的解法。
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解答: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
2. 练习题: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方程的解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进度1. 第一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完整)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3分数运算技巧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一03分数运算技巧本教程共30讲分数运算的技巧对于分数的混合运算,除了掌握常规的四则运算法则外,还应该掌握一些特殊的运算技巧,才能提高运算速度,解答较难的问题。
1. 凑整法与整数运算中的“凑整法”相同,在分数运算中,充分利用四则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使部分的和、差、积、商成为整数、整十数……从而使运算得到简化。
... 12 3 1 7例1 C才+怙+ 1才+迟)X (2 -莎)1弓2 1 7原式=【(片+ 1亍+(气+写]"―刃7心*(2-亦)=20^2-20 X —20= 40-7-33.1 Af?'j2 ^|-X25 + 32-^4 + 025X 1251 <4解:原式=4X25-H-K25+32 + 4 + - -^4 +0 25x4 X31= W0+5+8 + -+31=144 丄。
7 72. 约分法2^4><6 + 7>< 14^21根据宀十占〔其帕 礙梆,在计算若干个分数之眄郎「丄丄亠丄r/J2 6 12 20 30 42原式二4995例7在自然数1〜100中找出10个不同的数,使这10个数的倒数的和等于1 分析与解:这道题看上去比较复杂,要求10个分子为1,而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和零于1,似乎无从下手。
但是如果巧埔“丄-亠・丁―"来做, n n + I n(n * 1)就非常简单了。
因为日 +卜卜卜 卜卜卜卜…,所以可根据题中所求,添上11111111 11 ------ 十 ----------- 十 --------十 --- 十 --- ----- 十 --- + ----- + ----- 叶 —1^2 2x3 3X4 <4x5 5^6 6 逐7 7xS Sx9 9敦10 1011111111112 6 12 20 30 42 56 72 90 10所求的 10 个数是 2,6,12,20,30,42,56,72,90,10。
北京华罗庚学校四年级奥数补习教案-速算与巧算
四年级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三〕例1 计算9+99+999+9999+99999解:在涉与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9+99+999+9999+99999=〔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10+100+1000+10000+100000-5=111110-5=111105.例2 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解: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 199+1=200〕199999+19999+1999+199+19=〔19999+1〕+〔19999+1〕+〔1999+1〕+〔199+1〕+〔19+1〕-5=200000+20000+2000+200+20-5=222220-5=222215.例3计算〔1+3+5+...+1989〕-〔2+4+6+ (1988)从1到1989共有995个奇数,凑成497个1990,还剩下995,第二个括号内的数相加的结果是:从2到1988共有994个偶数,凑成497个1990.1990×497+995—1990×497=995.例4 计算 389+387+383+385+384+386+388解法1: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389+387+383+385+384+386+388=390×7—1—3—7—5—6—4—2=2730—28=2702.解法2:也可以选380为基准数,则有389+387+383+385+384+386+388=380×7+9+7+3+5+4+6+8=2660+42=2702.例5 计算〔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解: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近的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4940×6+2+3—2—1+1+3〕÷6=〔4940×6+6〕÷6〔这里没有把4940×6先算出来,而是运=4940×6÷6+6÷6运用了除法中的巧算方法〕=4940+1=4941.例6 计算54+99×99+45解:此题表面上看没有巧妙的算法,但如果把45和54先结合可得99,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了.54+99×99+45=〔54+45〕+99×99=99+99×99=99×〔1+99〕=99×100=9900.例7 计算 9999×2222+3333×3334解:此题如果直接乘,数字较大,容易出错.如果将9999变为3333×3,规律就出现了.9999×2222+3333×3334=3333×3×2222+3333×3334=3333×6666+3333×3334=3333×〔6666+3334〕=3333×10000=33330000.例8 1999+999×999解法1:1999+999×999=1000+999+999×999=1000+999×〔1+999〕=1000+999×1000=1000×〔999+1〕=1000×1000=1000000.解法2:1999+999×999=1999+999×〔1000-1〕=1999+999000-999=〔1999-999〕+999000=1000+999000=1000000.有多少个零。
二年级上册奥数(教案)第1讲:速算与巧算
(二年级)备课教员:×××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教学目标: 1. 通过研究算式中的数字特点找到巧算方法。
2. 知道计算中的基本巧算方法,能熟练运用加法凑整和减法凑整的方法计算。
3. 知道加括号和去括号与运算符号之间的变化关系。
4. 知道一个数可以进行拆分后计算,锻炼学生的数学分组拆分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凑整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 1. 在进行凑整时,要带上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2. 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里原来的符号要进行变号。
四、教学准备:PPT、卡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找朋友游戏准备好卡片,卡片上写有数字,每个数字都可以与另一个数字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有加法凑整也有减法凑整),卡片张数依据班级人数来设定。
师:今天咱们来玩一个游戏,找朋友游戏,你们玩过没有?生:没有(有)。
师:不管有没有玩过都没有关系,因为这个游戏是老师发明出来的,你们可是第一批开始玩这个游戏的小朋友哦!(老师拿出一叠卡片)老师这里有一叠卡片,等会会发到你们的手上,每人可以拿3张。
你要能把手中的卡片和别人手中的卡片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浪费一张扣10分,凑成一张加10 分,最后看谁的分数多,注意,必须是和别人手中的数字卡片哦!规则有没有听清楚?生:听清楚了!师:(每人发下3张卡片,注意提醒不能交头接耳)那老师就开始计时咯!时间是1分钟。
(时间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人多时间可延长)生:老师,我三张都凑好了!师:太棒了,这么短的时间内,你把三个好朋友都找到了呀,真厉害!(看着两个数相加不能凑成整数,减法可以凑整的两个数)这两个数你是怎么凑整的?生:我这个没有用加法,用的是减法!师:嗯,我们看,这些数字相加或相减能凑整,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呢?生:相加能够凑整的数字,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相减能够凑整的两个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一样的。
师:原来你才是拥有火眼金睛的那个人,真棒!在我们计算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种巧算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你们的计算能力,我相信,同学们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你们的计算能力肯定又能提高一个档次。
小学奥数公式汇总讲课教案
奥数公式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牛吃草问题: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奥数公式总结图画教案大全
奥数公式总结图画教案大全教案标题:奥数公式总结图画教案大全教案目标:1. 熟练掌握奥数中常用的公式;2. 通过图画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公式;3. 提高学生在解决奥数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奥数中常用的公式;2. 利用图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较复杂的奥数公式;2. 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奥数公式的总结表格;2. 彩色笔、白板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奥数公式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图画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公式的好处。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奥数公式的总结表格,逐个讲解每个公式的含义和应用场景;2. 针对每个公式,通过图画的形式给出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三、图画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利用图画的形式运用公式解决问题;2.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复杂的奥数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公式进行解答;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公式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搜索和总结其他奥数公式,并利用图画的形式进行展示;2. 学生可以将奥数公式制作成卡片,随时查阅和复习。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图画练习和解题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2. 教师收集学生的图画作品和解题答案,进行评价和记录。
教学资源:1. 奥数公式的总结表格;2. 图画练习题目;3. 复杂的奥数问题。
教学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巩固;2. 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和考试来检验自己对奥数公式的掌握程度。
希望以上教案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
初中数学奥数公式讲解教案
初中数学奥数公式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初中数学奥数中常见的公式和定理;2. 学会运用这些公式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和差问题公式;2. 倍数问题公式;3. 植树问题公式;4. 盈亏问题公式;5. 相遇问题公式;6. 追及问题公式;7. 流水问题公式;8. 浓度问题公式。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等;2. 提问:你们认为数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讲解和差问题公式(10分钟)1. 讲解和差问题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掌握和差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公式法、画图法等;3. 举例讲解和差问题的实际应用。
三、讲解倍数问题公式(10分钟)1. 讲解倍数问题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掌握倍数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公式法、列举法等;3. 举例讲解倍数问题的实际应用。
四、讲解植树问题公式(10分钟)1. 讲解植树问题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公式法、画图法等;3. 举例讲解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
五、讲解盈亏问题公式(10分钟)1. 讲解盈亏问题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掌握盈亏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公式法、列举法等;3. 举例讲解盈亏问题的实际应用。
六、讲解相遇问题公式(10分钟)1. 讲解相遇问题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公式法、画图法等;3. 举例讲解相遇问题的实际应用。
七、讲解追及问题公式(10分钟)1. 讲解追及问题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掌握追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公式法、画图法等;3. 举例讲解追及问题的实际应用。
八、讲解流水问题公式(10分钟)1. 讲解流水问题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掌握流水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公式法、画图法等;3. 举例讲解流水问题的实际应用。
九、讲解浓度问题公式(10分钟)1. 讲解浓度问题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掌握浓度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公式法、列举法等;3. 举例讲解浓度问题的实际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数计算公式大全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几年后的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牛吃草问题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年:一年有366天;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平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平均数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基本算法: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抽屉原理抽屉原则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例:把4个物体放在3个抽屉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个整数的和,那么就有以下四种情况:①4=4+0+0 ②4=3+1+0 ③4=2+2+0 ④4=2+1+1观察上面四种放物体的方式,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总有那么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多于2个物体,也就是说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抽屉原则二:如果把n个物体放在m个抽屉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①k=[n/m ]+1个物体:当n不能被m整除时。
②k=n/m个物体:当n能被m整除时。
理解知识点:[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例[4.351]=4;[0.321]=0;[2.9999]=2;关键问题:构造物体和抽屉。
也就是找到代表物体和抽屉的量,而后依据抽屉原则进行运算。
定义新运算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规律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数列求和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基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 ,an, d, n, 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基本公式:通项公式:an = a1+(n-1)d;通项=首项+(项数一1)×公差;数列和公式:sn,= (a1+ an)×n÷2;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公式:n= (an+ a1)÷d+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公差公式:d =(an-a1))÷(n-1);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关键问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二进制及其应用十进制:用0~9十个数字表示,逢10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十位上的2表示20,百位上的2表示200。
所以234=200+30+4=2×102+3×10+4。
=An×10n-1+An-1×10n-2+An-2×10n-3+An-3×10n-4+An-4×10n-5+An-6×10n-7+……+A3×102+A2×101+A1×100注意:N0=1;N1=N(其中N是任意自然数)二进制:用0~1两个数字表示,逢2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
(2)= An×2n-1+An-1×2n-2+An-2×2n-3+An-3×2n-4+An-4×2n-5+An-6×2n-7+……+A3×22+A2×21+A1×20注意:An不是0就是1。
十进制化成二进制:①根据二进制满2进1的特点,用2连续去除这个数,直到商为0,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数按自下而上依次写出即可。
②先找出不大于该数的2的n次方,再求它们的差,再找不大于这个差的2的n次方,依此方法一直找到差为0,按照二进制展开式特点即可写出。
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 m2....... +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分类方法。
基本特征: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分成n个步骤进行,做第1步有m1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种方法,第2步总有m2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步总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mn 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骤。
基本特征: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直线:一点在直线或空间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直线特点: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线段: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这两点叫端点。
线段特点: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射线:把直线的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特点: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
①数线段规律:总数=1+2+3+…+(点数一1);②数角规律=1+2+3+…+(射线数一1);③数长方形规律:个数=长的线段数×宽的线段数:④数长方形规律:个数=1×1+2×2+3×3+…+行数×列数质数与合数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质因数:如果某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这个质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任何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
分解质因数的标准表示形式:N=,其中a1、a2、a3……an都是合数N的质因数,且a1<a2<a3<……<an。
求约数个数的公式:P=(r1+1)×(r2+1)×(r3+1)×……×(rn+1)互质数: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约数与倍数约数和倍数: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的性质:1、几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几个商是互质数。
2、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约数。
3、几个数的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4、几个数都乘以一个自然数m,所得的积的最大公约数等于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乘以m。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那么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那么12和18最大的公约数是:6,记作(12,18)=6;求最大公约数基本方法:1、分解质因数法:先分解质因数,然后把相同的因数连乘起来。
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约数,然后相乘。
3、辗转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数和余数相除,能够整除的那个余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的倍数有:12、24、36、48……;18的倍数有:18、36、54、72……;那么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108……;那么12和18最小的公倍数是36,记作[12,18]=36;最小公倍数的性质:1、两个数的任意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2、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求最小公倍数基本方法:1、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辗转相除法:先用较小的数除较大的数,得到第一个余数,再用第一个余数除较小的数,得到第二个余数。
又用第二个余数除第一个余数,得到第三个余数。
……这样重复下去,直到余数为0,那么最后一个余数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数的整除一、基本概念和符号:1、整除: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
2、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因为符号“∵”,所以的符号“∴”;二、整除判断方法:1. 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数字能被2、5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