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之乡

合集下载

6.1.1红松之乡

6.1.1红松之乡

④ ② ① ⑤ ⑥ ⑦

G
H
I
各拉丹冬雪峰 都江堰 武汉
虎跳峡 长江入海口
各拉丹冬
三峡
武汉
虎跳峡 宜昌
湖口
长江入海口
航运价值:
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
宜宾
水能资源:
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洞庭湖的变迁说明了什么?给长江下游河段带 来的影响有哪些?
洞庭湖的变迁说明了人们长期不合理地占 有河道、围湖造田等现象。 使河流、湖泊的泄洪能力大大降低,加大 了沿江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一、位置:
二、地形:
三、气候:
三、气候:
四、植被:
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 省中北部,有亚洲面积 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针叶林
阔叶林
耐寒耐旱
“红松故乡”
红松是世界上 的珍贵树种,木材 纹理细致,材质好, 不怕潮湿,耐腐蚀, 花纹漂亮,是建筑、 造船、国防工业的 优良用材。
五、社会经济:
森林认证标志,说明产品来自于经营良 好的林区,是可持续经营的,实现了环境、 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中国1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800mm的等降 (大 致) 1月0℃等温线 水量线
中国水稻、小麦种植区的分布
土地 类型 旱地 为主
粮食 作物
经济 作物
油料
糖料
水 果
作物 熟制
北方
以小麦 棉花 为主
花生、 甜菜 大豆
国土面积(%) 地 形 气 候 资 源 人 口 城 市 交 通 资金、技术、 人才、市场

初中地理 红松之乡

初中地理 红松之乡

由此可见: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适宜红松生长,所以会成为红松之乡。
1、小兴安岭山区松林千里,主要树种是( )
A、马尾松 B、长白落叶松
C、红松
D、油松
2、针叶林又长又尖,且针叶表面往往有厚角质层,这 是为了( )
A、减少蒸腾,耐寒抗风 B、增加散热,保持水分 C、加快新陈代谢 D、防止动物侵害
铁路运输
问2:阅读资料,概括红松原 始森林的价值。
材料一:
材料二: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 沙、抵御灾害、吸尘杀菌、净化空气、 调节气温、改善气候、保护物种、保存 基因、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功能,是维 护地球生态安全的重种生态功能,是维 护地球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图5-4 伊春的气温和降水量
知识链接:红松,喜光性
第1课时
红松之乡
——小兴安岭
红松之乡 黄土高原
北京
问1:红松之乡——小兴安岭在哪里?
小兴安岭的林区面积1206万公顷 (相关于七个北京那么大),林木储蓄 量4.5亿立方米,各种林木中的红松储 蓄量有4300多万立方米,占全国红松 储蓄量的一半以上,有亚洲面积最大的 红松原始森林,故称为“红松之乡”。
1、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 相适应,即应因地制宜。 2、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地形 气候
红松之乡 (森林资源):看图说说人们采伐的木材输送到林区外的方式? 当地如何解决避免过度开采、森林资源减少问题?
下列属于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的生产方式有( )
①模仿森林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 ②用锯末种植木耳 ③将木材的枝桠,断木加工成木片等 ④禁止采伐森林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北方地区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北方地区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北方地区红松之乡教学设计一、导言在北方地区,红松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

红松之乡作为一个教学主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红松的生态特点、经济价值以及保护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知识。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红松,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红松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特点;2. 理解红松的经济价值和保护意义;3. 掌握红松的种植和管理技术;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1. 红松的生态特点a. 生长环境: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要素;b. 生长周期:从种子发芽到成熟杨树的过程;c.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红松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

2. 红松的经济价值a. 木材用途:红松木材的特点和用途;b. 经济作用:红松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3. 红松的种植和管理技术a. 种植方法:选择种子、育苗、移栽等技术;b. 管理措施:浇水、修剪、施肥等技术;c.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虫害及预防治理方法;d. 红松的采伐和利用:合理采伐和利用红松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利用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红松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准备学习红松的知识。

2. 学习红松的生态特点a. 了解红松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比其他树种;b. 观察红松的种子、幼苗和成熟树木,了解红松的生长周期;c. 分析红松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并进行小组讨论。

3. 理解红松的经济价值和保护意义a. 掌握红松木材的特点和用途,包括建筑材料、家具等;b. 分析红松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保护意义;c. 分组进行研究,了解本地区红松资源的利用情况和保护措施。

4. 掌握红松的种植和管理技术a. 学习红松的种植方法,包括选择种子、育苗、移栽等技术;b. 了解红松的管理措施,包括浇水、修剪、施肥等技术;c. 讨论红松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d. 探讨红松的合理采伐和利用方法,进行小组报告。

5.1.1红松之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5.1.1红松之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产业结构:以……为主,如农业、林业、旅游业等
-历史文化:拥有……文化遗产,反映了当地……特色
5.红松之乡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红松之乡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措施
-资源利用: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通过……方式,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6.红松之乡与我国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红松之乡位于……,对……具有重要意义
5.1.1红松之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5.1.1红松之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红松之乡——探索地理与人文的交融
-与其他地区的联系:红松之乡与……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红松之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地图分析操作,演示红松之乡的地理优势。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投影仪
-计算机设备
-教学挂图
-地理模型
2.软件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
-多媒体教学PPT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3.课程平台: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课堂互动平台

红松之乡

红松之乡

小兴安岭地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 贡献。但是,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造成了当 地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 破坏,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 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
面对困境,林区人们采取哪些措施? 1、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 2、发展森林食品 3、发展森林旅游 4、发展木材深加工
红松是世界上的珍贵树种,木材纹 理细致,材质好,不怕潮湿,耐腐 蚀,花纹漂亮,是建筑、造船、国 防工业的优良用材。提炼出的松节 油和松香,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红松
看图6-3、6-4,想一想: 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有何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 气候寒冷
降水量不 大,但由 于气候寒 冷蒸发量 小,所以气 候比较湿 寒冷的气候和绵延的山地孕育了茂密的红松林 润 地形以海拔较 低的山地为主
实现了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的目标。
红松之乡
-------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黑龙江省的中北部。
小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林区,面积1206万公顷, 其中森林面积500多万公顷,林木蓄积量约4.5亿 立方米,红松蓄积量4300多万立方米,占全国红 松总蓄积量的一半以上,素有“红松之乡”美称。 小兴安岭山区的树木有什么特点? 小兴安岭山区的树木一般都有圆 锥形或者尖塔形的树冠,树叶又 长又尖,成为针叶林。
这种自然条件与当地植被有什么关系?
地形以海拔较 低的山地为主
气候比较湿润
适合 林木 生长
气候寒冷
适合 针叶 林的 生长
新中国成立后,对小兴安岭 进行了全面开发,先后建立 了24个林业局,并在小兴安 岭腹地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 林业城市-伊春市。通过采 伐木材输送到全国各地,为 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木材。

红松之乡——小兴安岭

红松之乡——小兴安岭
红松之乡——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的位置
小 兴 安 岭
小兴安岭位于我国的 部,属于我国的 北方
东北
部,
黑龙江
省的中北
地区。
看图6-3、6-4,想一想:
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有何特点?
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 气候寒冷 降水量不大, 但气候寒冷 蒸发量小,所 以湿润
地形以山地为主, 适合林木生长
小链接:国外学者研究测定,一棵500年的红松所 产生的经济价值仅有50美元至125美元,而所产生 的生态价值却多达19.5万美元 。 ------生态效益好
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等。
地形 气候
小兴安岭
红松之乡 (森林资源) 破坏性开发
合理开发
四季分明,湿冷的月 份较多
小兴安岭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叶和阔叶林。它与大 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 生产基地。
走进小兴安岭山区,松林千里,遮天蔽日。这里有 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是我国重要森林资源宝库。
森林中有梅花鹿、东北虎等珍贵动物。林地上生长着 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林下资源。
哲人曾说:当第一棵树被砍 倒的时候,人类的文明开始了; 当最后一棵树被砍倒的时候, 人类的文明就结束了。
红松是著名的珍贵经济树木,树高入云,挺拔顺直,是 天然的栋梁之材。红松材质轻软,纹理密直通达,形色美观 又不容易变形,不怕潮湿,并且耐腐朽力强,所以是建筑、 桥梁、枕木、家具制作的上等木料。即使是红松的枝丫、树 皮、树根也可用来制造纸浆和纤维板。从松根、松叶、松脂 中还能撮松节油、松针油、松香等工业原料 ----- 经济效益高
伊春市在严管资源的3年里,木材售价连续上涨3年,增 收1.44亿元,森林覆盖率提高1.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年均 净增500万立方米,职工连涨了两次工资。“不超采日子过 不下去”、“严管就难保安定”的论调都不攻自破。通过采 取这些严厉的举措,有效地遏制了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在 国有林区引起极大震动,得到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知识点——北方地区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知识点——北方地区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知识点——北方地区1.红松之乡——小兴安岭(1)位置: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的(中北)部,位于(北方)地区,位于东北平原的(北)部,位于地势第(三)阶梯(2)红松之乡(小兴安)岭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林木产区的原因: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红松生长。

②土壤:冬季寒冷漫长,水分(蒸发)少。

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利于红松生长。

④便利的交通(水运、公路与铁路)[如森林火车](3)小兴安岭林区的保护措施:①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经营良好,贴有FSC标志,②重视森林防火,③节约木材,如边角料加工成(雪糕)棒,锯末栽种(木耳),④发展其他产业,如森林旅游。

(4)生产:(林)业2.黄土高原(1)位置:(北方)地区,第(二)阶梯,(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

(3)地位: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4)地貌:沟壑纵横,支离破碎(5)面临的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 [自然]②土质(疏松)[自然]③过度开垦砍伐,(植被)稀少 [人文]解决的措施: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②建水电站和小型水库(6)生产:梯田种植业农业发达的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黄土土质(疏松),有利于(开垦)。

(7)高原文化:①住:(窑洞)②歌舞:(信天)游、安塞(腰鼓)③服饰:白羊肚巾,有防晒,挡沙作用3.古老而现代的首都(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40°N,116°E,[北温带,中纬度]②相对位置:与(河北)(天津)两省市相邻,华北平原的(北)部,(太行)山脉以东,北靠长城。

(2)自然:①地形:(华北)平原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③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人文:①(政治)和(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②(古老)而(现代)古老举例:①(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称紫禁城。

红松之乡教案

红松之乡教案
====Word 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课题
学习 目标
学习 重点
学 教 过 程
红松之乡教案
对应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
红松之乡
课标 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
特点。
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小兴安岭在中国的位置;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
总结:如今小兴安岭的发展模式是遵循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在发展任何区 域经济的时候,也要遵循因地制宜,优 势互补的原则。只有这样,祖国的河山 才能发挥出她无穷的魅力。
板书设计:
红松之乡 (小兴安岭地区)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中北部
地形:山地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 气候寒冷
红松之乡 (森林资源丰富)
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小兴安岭自然环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以及分析,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
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
地制宜的观念;从各种场景中感受我国不同区域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
魅力。
源-于-网-络-集
====Word 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生进行比较并提问: 1、两组图片分别说明了什么? 2、结合第二组图片,说说当地人们是怎 样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 3、这两组图片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看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6)小组讨论:请为小兴安岭的发展出 小组合作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谋划策,可从环境、资源、生态等角度 去思考
破坏性开发
合理开发
源-于-网-络-收-集

红松之乡

红松之乡
适合针叶林的生长
森林资源丰富
红松是著名的珍贵经济树木,质轻软,纹理直,结构 细,耐腐力强,易加工。可供建筑、舟车、桥梁、枕 木、电杆、家具、板材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木 材及树根可提松节油。树皮可提栲胶。种子大,可食 ,含脂肪油及蛋白质,可榨油供食用,或供制肥皂、 油漆、润滑油等用。
红松在地球上只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到长白山 一带,其中一半以上的红松资源分布在小兴安岭这里,但 从1948年小兴安岭开发,历经56年的采伐,这里的天然红 松林已从原始的120万公顷减少为不足5万公顷,成熟林木 大约只剩下300万株。1999年8月4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 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无尽的红松林为什么成为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人们只注重森林的经济价值,而忽略了它的环境效益,过量开采、 毁林开荒、重采轻育、居民生活用柴等所致。
森林急剧减少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 哪些不利影响?
森林生态被破坏,威胁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危 害,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面临经济衰 退的困境。
面对被严重破坏的森林,你认为接下来 该做什么?
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
1、加强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 丰林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 要保护对象为以红松为主的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 系统和珍稀的野生动物植物资源。 2、积极造林,采伐与培育相结合。
3、制定森林法,严格依法保护森林资源。
一、模仿森林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
红松之乡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 中北部
最主要资源: 森林资源
最主要树种: 红松
在温寒多雨,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与深厚肥沃、排水良 好的酸性棕色森林土上生长最好。
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特征? 这种自然条件与红松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红松之乡知识点总结

红松之乡知识点总结

红松之乡知识点总结红松之乡位于我国辽宁省本溪市,是一个以红松资源为主要特色的地方。

红松是一种生长在北方地区的特有树种,红松之乡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而成为红松资源的重要产地。

在红松之乡,人们可以欣赏到茂密的红松林,品尝到纯正的红松野生蜂蜜,感受到红松文化的魅力。

下面我们将从红松的生长环境、特点、资源开发利用、文化传承等方面,对红松之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红松的生长环境1.气候条件红松适应性强,能耐寒性强,对干旱和严寒的适应能力强,因此在北方地区适应广泛,较适宜于生长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种具有适应性的气候条件,使得红松得以在辽宁省本溪市的红松之乡茁壮成长。

2.土壤环境红松一般生长在酸性土壤上。

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对粘土、壤土、黄壤、砂土、砂质壤土等都有较好的适应性。

3.地理环境红松生长地原则上应选择阳光充足、疏松透气,排水条件好、土层深厚、湿度适宜、环境稳定的地方。

在红松之乡,这些地理环境条件都得到了充分满足,为红松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红松的特点1.树干笔直红松的树干特别直,这是红松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特点。

红松的树干笔直且粗大,是优质的建筑材料。

2.叶子特点红松的叶子呈针状,叶子特点是非常尖长,稍有弹性,很容易分辨。

而且红松的叶子不会有落叶现象,一年四季常绿不凋。

3.树龄特长红松树龄一般都在百年以上,有百年红松更有千年红松。

因此,红松的品种比较稀少,绿化价值非常高。

三、红松资源的开发利用1.建筑材料红松木质轻、强、韧、抗压力强、所产承压、拉力均等度较大,所以非常适合作为建筑材料。

在本溪市的红松之乡,红松的建筑用材非常丰富。

2.工艺品制作红松木资源丰富,红松之乡的工匠们善于利用红松制作各种工艺品。

如红松木雕、红松木雕刻等等,这些工艺品因其独特的红松木质感和雕刻技艺而备受瞩目。

3.红松野生蜂蜜红松林下的草本植物和野花为野生蜜蜂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这些野花和蜜蜂产出的蜜,又给红松之乡的红松野生蜂蜜带来了无尽的香甜和匠心。

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知识点一

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知识点一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一、红松之乡1、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长城—乌鞘岭一线以东和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农业: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是我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区。

2、红松之乡的位置:红松之乡在小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林区,位于黑龙江省的中北部。

3、自然条件对当地植被的关系:地形:山地绵延。

气候:冬季漫长,气候寒冷,降水量不大但气候寒冷,蒸发量小,总体湿润,适宜林木的生长。

正是这种寒冷的天气和绵延的山地孕育了茂密的红松。

4、东北林区面临的问题: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林区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5、东北林区森力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过度采伐、滥砍滥伐、重采轻育、毁林开荒、森林灾害、居民烧柴(人为原因为主)6、解决措施:对森林进行抚育并进行合理的经营和管理;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概况:位置范围: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

跨越的省级行政区: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北,河南黄土高原的特点:沟壑纵横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多暴雨植被—植被稀少土壤—土质疏松地形—坡度大人为原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采矿,修路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造梯田3、黄土高原的文化:信天游,腰鼓,窑洞三、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五朝古都:辽、金、元、明、清)1、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东临渤海,西临太行山,北靠长城(军事重地,进可攻退可守)2、自然环境:地形:山区(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占1/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属海河水系,注入渤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天多风沙。

3、北京的城市职能:政治中心(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被称为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化都市,名胜古迹4、北京文化:胡同,四合院第二课 南方地区一、水乡孕育的城镇(太湖流域)1、 南方地区:范围: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地形:有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农业: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2、太湖概况: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浙江、江苏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3、自然环境: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河湖众多,优越的灌溉条件4、水乡孕育的城镇(因水而生)优越的自然条件 鱼米之乡,交通便利 货物集散地,繁荣的城市 城镇5、 水乡风情:交通:以船为主 建筑:临河建屋(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6.1.1 红松之乡

6.1.1 红松之乡

据不完全统计,60多年来,小兴安岭已经累计为国家 提供商品材2.4亿立方米,几乎占全国木材供应量的1/5。 这么多的木材是怎样输送到林区外的呢?
通过铁路、公路、水路运输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长期开发森林资 源,使小兴安岭林区面临怎样的问题?
区域开发评价
从1948年小兴安岭开发,经历56年的采伐,这里的天然红松林已经 从原始的120万公顷减少为不足5万公顷,成熟林木大约只剩下300 万株。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 白桦、云杉、冷杉……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 海洋。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地理位置
110
50
115 120
130
45
40
绝对位置:经纬度(略);东半球、北半球;北温带,中 35 纬度带。 相对位置:黑龙江省中北部。
自然环境
· 地形:山地 ·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水文:黑龙江水系、松花江水系 · 土壤:地质活动,火山活动——深厚肥沃 · 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
2· 实现林业资源经济转型。
森林食品(木耳) 森林旅游 木材深加工(雪糕棒)
启示: 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1、小兴安岭山区松林千里,主要树种是( A、马尾松 B、长白落叶松 C、红松 D、油松

2、针叶林又长又尖,且针叶表面往往有厚角质 层,这是为了( ) A、减少蒸腾,耐寒抗风 B、增加散热,保持水分 C、加快新陈代谢 D、防止动物侵害
看图6-5右边的文字介绍,思考:红松为 什么如此珍贵?
白松
香杨
白桦
水曲柳
色 木
栎 树
人文地理特征
1· 红松是像化石一样珍贵而 古老的树种,天然红松林是 经过几亿年的更替演化形成 的,被称为“第三纪森林” 2· 黑龙江丰林(伊春市境内)是 我国重要的红松自然保护区,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 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浙江省七年级人教版下册6-1-1红松之乡教案

浙江省七年级人教版下册6-1-1红松之乡教案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将深入了解红松之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和经济发展。他们能够识别红松之乡的地貌特征、植被类型和气候条件,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此外,学生还将掌握红松之乡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情况,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能力提升: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课堂展示等活动,提高地理信息的提取、处理和运用的能力。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学生还将通过观察和思考,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4. 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 影响因素: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可能受到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2. 能力层面: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红松之乡这一课题上,他们可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处理和运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他们关爱家乡、关注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过程:
讲解红松之乡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地理特征和植被类型。
详细介绍红松之乡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和产业现状,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红松之乡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红松之乡的特性和重要性。

红松之乡

红松之乡
北 方 地

红松之乡 ------小兴安岭
1、小兴安岭在哪里
2、为什么这里有着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西


小兴安岭
位置与范围
110
50
115 120
130
45
40 •位置:小兴安岭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部,松花江以北的山 35
看图6-3、6-4,想一想:
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形、气候有何特点?为什么适合林木生长?
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白桦、落叶松和云杉等, 分布最广的还是红松
• 红松林是小兴安岭的象征。位 于五营以北的丰林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最早的以红松为保护对 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 年,又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世界生物圈网络。保护区三 面环水,一面依山,松涛滚滚, 蔚为壮观。
看图6-5,思考: 红松为什么如此有名? 红松是珍贵树种,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用于建筑、造船、国防工业 松香 用在弦乐器弓毛,松节油作为颜料的稀释剂
旧三宝:人参、貂皮与靰鞡草 新三宝:人参、貂皮与鹿茸
地形
自 然 条 件
地形以山地为主
气候
温带季风, 但冬季漫长, 气候寒冷 降水量不大 但茂密的红松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 小兴安岭的森林、沟壑中,栖息着东北虎、马鹿、 驼鹿、黑熊、野猪、猞猁、野兔、松鼠、黄鼬等 兽类50余种,鸟类有榛鸡、雷鸟、中华秋沙鸭、 金雕、啄木鸟、猫头鹰、杜鹃等220多种。山林内 有野生药材320多种,其中鹿茸、熊胆、麝香、林 蛙油、人参、刺五加、五味子、三颗针、党参、 黄芪、兴安杜鹃等十分名贵。小兴安岭还是山野 果、山野菜的丰产区。有松籽、平榛、山核桃、 山梨、山葡萄、猕猴桃、都柿、蓝靛果、草莓等 山野果30多种;有蘑菇、木耳、猴头菌、刺嫩芽、 金针菜、猴腿、蕨菜等已被采集利用的山野菜资 源20多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黑龙江水域, 生长的鱼类有70多种,比较著名的有鲑鱼(俗称 大马哈鱼)、鲟鱼(俗称七粒附子)、鳇鱼、鲤 鱼、鲫花、鳌花、鳊花(俗称“三花”)、哲罗、 法罗、雅罗、胡罗、同罗(俗称“五罗”)等。

红松之乡

红松之乡

三、小兴安岭林区
1.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白 桦、紫椴 2.东北林区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3.红松的特点和作用 看P37图6-5,思考: 红松为什么如此有名?
4.新中国成立后,小 兴安岭的林业发展迅 速。这么多的木材是 怎样输送到林区外的?
水运
铁路
公路
地位及贡献?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生态破坏、资源面临枯竭
红松之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启示)
1.要创新方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3.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总是跟当 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地形 气候
红松之乡 (森林资源)
破坏性开发
合理开发
长期以来,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资源急 剧减少,环境恶化的原因:
毁林开荒 过量采伐 重采轻育
森林资源减少
毁灭性挖掘
滥砍滥伐
森林灾害
居民烧柴
可见,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 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东北林区整治的首要任务:
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已成 为东北林区的首要任务。
5.当地人们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森林呢?
(1)抚育并合理地经营与管理;
800毫米等 降水量线
红松之乡——黑龙江小兴安岭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小兴安岭在哪里?
东北三省,北方地区 中北部的三个省。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小 兴 安 岭
二、自然条件
思考:为什么小兴安岭地区适合林木生长?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 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 像绿色的海洋。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 山是我国森林资源宝库。
以前林区工人的主要工作就是伐木,收入也来自于出 售木材。如今虽然人们不能随便砍伐树木,但它们依然没 有离开森林,最终不仅绿色回来了,而且经济发展更快了。 这是为什么呢?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原因。 (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材深加工)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6.1.1 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6.1.1 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红松之乡》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课标: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二、【教材简析】:《红松之乡》是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一课《北方地区》的第一课时,主要围绕小兴安岭地区的森林资源展开。

小兴安岭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

当地人民靠山吃山,然而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还不善于主动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对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大多数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也还很有限,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教学。

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使所学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更有效地达成学教目标。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利用地图,描述小兴安岭在中国的地理位置;2.能够运用各类地图,如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获取有用信息,分析概括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特点。

3.学会收集、利用图文资料分析林区人民在开发森林资源方式上的巨大变化,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会分析概括小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问题创设,呈现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入课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小兴安岭地区从森林资源破坏、经济衰退到资源经济转型的过程,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红松之乡”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

难点:理解对“红松之乡”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变的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6.1.2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6.1.2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红松之乡的经济与文化”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红松之乡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平衡?”“红松文化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答案:红松之乡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木材:红松木质坚硬,耐腐蚀,是优质的建筑和家具材料。
(2)生态:红松林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
(3)旅游:红松林风光秀丽,是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4.例题4: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答案: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1)满族
答案:红松之乡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1)经济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如红松林的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等。
(2)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如保护红松林、防治污染等。
(3)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应实现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我上了一节关于《红松之乡》的课。回顾整节课,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了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教学活动。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通过实地考察和分组讨论,学生们对红松之乡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红松之乡(1)

红松之乡(1)
时 间: 2分钟 检查方式: 随机抽测,大声
回答。
探究点一:结合课本第37页,请从地形和气候角 度分析为什么当地针叶林生长茂盛,从而小兴安 岭成为全国重要林业区。除此之外,想想还有哪 些原因?
小兴安岭成为全国重要林区的原因
地形(山地地形)
适合林木生长

然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低于0℃
针叶林
1、利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及小兴安岭在 中国的位置。
2、简述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自然 条件。
3、简述小兴安岭地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 措施,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红松之乡(1)
———预习案
方法与要求:
请学科组长组织组员交流预 习成果,然后等待老师的邀请, 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学习小组 共同的预习成果。
森林 资源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1.净化空气
2.涵养水源,防止水 土流失
3.改善气候环境
2.分析造成小兴安岭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毁林开荒
过量采伐
重采轻育
森林面积减少
滥砍滥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森林灾害
居民烧柴
可见,东北林区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 因造成的。
红松之乡(1)
3.当地人们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 1、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材深加工; 2、实施木材产品的森林认证; 3、制定森林法,加强立法保护; 4、建立红松自然保护区;
条 件
的月份较多)
适合耐寒的针叶林生长
植被(红松是世界上的珍贵物种,价值高)
人文条件:交通极为便利(铁路、公路、水运)
探究点二:结合材料和书本P37、P38,回答下列问题: 1.概况小兴安岭丰富的森林资源有哪些作用? 2.分析造成小兴安岭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3.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人民采取了哪些保护 森林资源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松之乡——走进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2.教材地位:
《红松之乡》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北方地区》中的第一框。

本课《北方之乡》安排了三个区域——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北京,它们作为北方地区富有人文特色的区域代表。

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上体现了北方地区的整体特征,对学生理解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积极的意义。

本课作为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在全书中都起着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作用,是由自然地理向人文地理的过渡,既衔接了教材前后内容,更为学生理解人地关系的和谐相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的探究和分析,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在前面的知识储备上升华到人文关怀这一层面上来,并为以后进一步了解其他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材内容:《红松之乡》主要围绕小兴安岭地区的森林资源展开。

小兴安岭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

当地人们靠山吃山,然而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本框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基本还处在直观感受上,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对于事物的表象已初具描述能力,但缺乏把事物的表象或特征与事物的本质联系起来的能力,即由具体到抽象。

因此,本课通过呈现材料、教师层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材料分析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并学以致用了解红松之乡的发展状况。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这样的自然特征对当地植被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利用地图和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观。

3.通过对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
难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为保护森林和环境,国家对林区采取
的新举措、新方法
五、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猜一猜:导新课】
1.出示一些有地方特色歌曲的歌词,猜猜是哪一地区的民歌?
例如:A、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西北地区)
B、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在那青山绿水旁,门前两棵大白杨,齐整整的篱笆院,一间小草房啊……(北方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几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帮助学生回忆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进而引出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的课题《北方地区》。

通过猜一猜的形式,能迅速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


2.利用一组小兴安岭的图片(包括红松的图片),让学生领略小兴安岭的美丽。

教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红松之乡——走进小兴安岭(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感悟大兴安岭的美,更激发了对小兴安岭进一步了解的探索欲)
教师过渡:这么美丽的小兴安岭在哪呢?
环节二:【找一找:识地理】
教师展示《中国地形图》,说出小兴安岭在我国的地理方位和纬度位置。

师生归纳:小兴安岭位于兴安岭山脉东段,我国东北部,黑龙江省的北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地图,来了解小兴安岭的具体位置,进而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环节三:【析一析:明原因】
1.教师出示小兴安岭的材料:“小兴安岭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叶和阔叶林。

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走进小兴安岭山区,松林千里,遮天蔽日。

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是我国重要森林资源宝库。

……”
2.小组探究:小兴安岭为什么会成为红松之乡?
教师幻灯片出示图6-3小兴安岭地形图、图6-4伊春的气温和降水图,从自
然条件分析小兴安岭能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
师生共同归纳——自然原因:观察图6—3认识到小兴安岭的地形为山地,这种地形适合林木生长,观察图6—4来分析小兴安岭的气温与降水,通过分析认识到气温低于0℃的月份比较多,降水集中在夏季,这种气候适合针叶林生长。

通过对小兴安岭自然环境的分析得到此地适应红松的生长。

经济原因:图6—5的介绍中体现出红松的经济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来锻炼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教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补充介绍: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宝库:……东北林区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在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提问:小兴安岭的林业如此发达,这么多的木材是怎样输送到林区外的? 师生归纳: 小兴安岭的林业发展迅速,有陆路和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它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介绍,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兴安岭,并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环节四:【思一思:道困境】
教师提问:小兴安岭的木材固然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但如果人们过渡的开发,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回答,教师用幻灯片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图例分析小兴安岭林区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恶化的原因,简单明了。

更让学生明白林区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重采轻育 居民烧柴
环节五:【探一探:寻对策】
1.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环境出现恶化的原因,那么,国家及当地人们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与环境,有没有采取一些措施呢?采取了那些措施呢?
学生:结合书本P37—38页的内容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自学、分析、归纳的能力)
2.教师:以前林区工人的主要工作就是伐木,收入也来自于出售木材。

如今虽然人们不能随便砍伐树木,但它们依然没有离开森林,最终不仅绿色回来了,而且经济发展更快了。

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材深加工等方面来分析。

教师补充归纳:对资源的利用,以前是森林资源破坏,经济衰退;如今林业资源经济转型;对环境:以前破坏性开发利用,现在合理利用与开发,从而来证明我们的发展应该因地制宜。

(设计意图:通过今昔对比,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道理)
环节六:【说一说:谈体会】
教师:通过对红松之乡的学习,你认识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如: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总是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林吃林等
(设计意图:在学生谈体会中,教师将本课进行小结,更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七、作业布置:完成作业本及阶梯作业本相关习题(进一步落实知识目标的达成)
八、板书设计(遵循科学直观的原则)
红松之乡
——走进小兴安岭
自然条件
经济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