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理期末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大纲
计算机⽹络期末复习⼤纲计算机⽹络第⼀章概述什么是计算机⽹络计算机⽹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络操作系统,⽹络管理软件及⽹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络通信的⼀个显著特点就是间歇性突发性⽹络的类型graph TD; 计算机⽹络的类型 --> 按照拓扑分类; 计算机⽹络的类型 --> 按照范围分类; 计算机⽹络的类型 --> 按照传输⽅式分类; 按照拓扑分类--> 星型结构; 按照拓扑分类--> 树形结构; 按照拓扑分类--> 环形结构; 按照拓扑分类--> 总线型结构; 按照拓扑分类--> ⽹状结构; 按照范围分类 --> 局域⽹LAN; 按照范围分类 -->城域⽹MAN; 按照范围分类 --> ⼴域⽹WAN; 按照范围分类 --> 个⼈区域⽹PAN; 按照范围分类 --> 互联⽹Internet; 按照传输⽅式分类 --> 有线⽹络; 有线⽹络 --> IEEE802.3; 按照传输⽅式分类 --> ⽆线⽹络; ⽆线⽹络 --> IEEE802.11; ⽆线⽹络 --> WLAN_⽆线局域⽹_wireless; ⽆线⽹络 --> WPAN_⽆线个域⽹;LAN ( Local Area Network ) 局域⽹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城域⽹WAN ( Wide Area Network ) ⼴域⽹计算机⽹络的组成graph TD; 计算机⽹络的组成 --> 终端系统/资源⼦⽹,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 计算机⽹络的组成 --> 通信⼦⽹,提供信息交换的⽹络节点和通信线路;计算机⽹络体系结构graph TD; 计算机⽹络体系结构 --> 传输⽅式; 计算机⽹络体系结构 --> 数据交换; 计算机⽹络体系结构 --> 通信协议和体系结构; 传输⽅式 --> 按照传输⽅向; 按照传输⽅向--> 单⼯; 单⼯ --> 只能单⽅向传输的⼯作模式; 按照传输⽅向 --> 双⼯; 双⼯--> 在同⼀时间,线路上只允许⼀个⽅向的数据通过; 按照传输⽅向--> 全双⼯; 全双⼯-->双⽅可以同时进⾏数据通信; 传输⽅式 --> 按照传输对象按照传输对象--> 单播_⼀对⼀; 按照传输对象--> 多播_⼀对多; 按照传输对象--> ⼴播_⼀对all; 数据交换 --> 电路交换_整个报⽂从源头到终点连续的传输; 数据交换 --> 报⽂交换_整个报⽂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查找转发表,再转发到下⼀个节点; 数据交换 --> 分组交换_将⼀个报⽂分成多个组,传到相邻节点,再查找转发表,再转发到下⼀个节点; 通信协议和体系结构 --> ⽹络协议三要素; ⽹络协议三要素 --> 语法; ⽹络协议三要素 --> 语义; ⽹络协议三要素 --> 时序; 通信协议三要素 --> OSI参考模型; 通信协议三要素 --> TCP/IP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 物理层; OSI参考模型 --> 数据链路层; OSI参考模型 --> ⽹络层; OSI参考模型 --> 传输层; OSI参考模型 --> 会话层; OSI参考模型 --> 表⽰层; OSI参考模型 --> 应⽤层; TCP/IP参考模型 --> ⽹络接⼝层; TCP/IP参考模型 --> ⽹际层; TCP/IP参考模型 --> 传输层; TCP/IP参考模型 --> 应⽤层;计算机⽹络协议什么是协议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多个实体)进⾏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协议提供服务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使⽤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看见服务⽽不能看见下⾯的协议,即下⾯的协议对上⾯的实体是透明的协议与服务协议是⽔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1.计算机网络概念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在一起,而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作用最重要的两个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3.D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4.端系统通讯方式边缘部分:1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2对等连接方式(P2P)核心部分:电路交换(用于电话系统中)报文交换:(用于电报通信中)分组交换:(用于计算机网络中)5.计算机网络常见性能指标:带宽、时延、吞吐量带宽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b/s (bit/s)。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的限制。
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在计算机网络中,时延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组成。
总时延= 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6.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服务等基本概念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和约定我们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也可简称为协议。
第二章:物理层1.比特率、波特率的概念波特率(baud rate)——码元传输速率,即每秒传输码元的数目。
可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来表示。
比特率(bit rate) ——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其单位为每秒比特数,bit/s(bps)。
比特率=波特率X 一个码元对应的二进制位数Rb=RB X log2M ;其中,M是基本码元的个数,Rb是比特率,RB是波特率。
2.多种复用技术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统计时分复用STDM、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MAC层的三个基本问题(1)封装成帧(为了使传输中发生差错后只将出错的有限数据进行重发,数据链路层将比特流组合成以帧为单位传送)(2)透明传输(3)差错控制2.CSMA/CD协议的基本原理,争用期,最短帧长的基本概念CSMA/CD协议的基本原理:(局域网进行全双工通信不使用CSMA/CD 协议,而半双工通信使用CSMA/CD 协议)1)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
网络原理复习提纲
确认(Confirm):The response to an earlier request has come back
10.OSI参考模型及每一层的功能,TCP/IP参考模型及每一层的功能。
OSI:
Internet层(网络层):控制通信子网提供源点到目的点的IP包传送
运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TCP和UDP
应用层:提供各种Internet管理和应用服务功能
11.X.25分组交换网的特点:面向连接,支持交换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网络结构和协议,DTE、DCE、PAD。
X.25分组交换网
70年代,CCITT推出X.25标准,为公用包交换网和用户之间提供接口,早于ISO/OSI参考模型
关键技术:路由选择(Routing)
广播式通信
基本特点
多台计算机共享通信线路
任一台计算机发出的信息可以直接被其它计算机接收
典型拓扑结构
bus, ring
关键技术:通道分配
静态分配:分时间片
特点:控制简单,通道利用率低
动态分配:各站点动态使用通道
特点:控制复杂,通道利用率高
通道分配方法:
集中式:只有一个仲裁机构
是其他类型网络的技术基础
企业内部网(Intranet)
互联网标准化组织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IETF负责Internet协议的研发和改进。IETF被分为很多个工作组(working groups),他们提交的文档称为RFC(Request For Comments)
IDU是通过SAP进行传送的层间信息单元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Ch1 网络概论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LAN(局域网)、WAN(广域网)和MAN (城域网)等。
计算机网络由负责信息传递的通信子网和负责信息处理的资源子网组成。
通信子网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间歇性、突发性。
把网络分按数据交换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电路交换方法在实时性方面优于其它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基本思想,即先把收到的分组存储起来、处理后再转发出去。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工作原理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连接的形式,叫做网络的拓扑结构。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层次(树)型、总线型、环型、星型和网型。
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合一”的趋势,三网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C/S模式和 P2P 模式。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时延: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也可称为延迟或迟延。
网络体系结构中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实体之间的规则叫协议,而上下层通过(层间)接口(使用服务原语)传递数据。
网络协议是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语法、语义、同步(时序)三个要素构成。
在计算机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中,n层是n-1层的用户,又是n+1的服务提供者。
采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机构有OSI、TCP/IP等。
写出OSI及TCP/IP的体系结构。
要求写出共几层,每层的名称及基本功能。
OSI参考模型的中文含义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间信息交换的表示方式。
它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网络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1、计算机网络概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拓扑2、网络体系结构掌握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几个概念:实体、对等层、通讯协议、服务和接口。
掌握OSI七层参考模型与其各层主要的功能及其传送的数据单元,了解封装/拆封过程;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重点掌握网络层和传输层的主要作用。
3、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接口层了解数据通信方式,串行通信/并行通信,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同步通信/异步通信;了解常见的传输介质及其传输特性,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信道;了解常见的模拟数据编码方法(调幅、调频和调相),掌握数字数据编码,如非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了解脉冲编码调制方法;了解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的概念;了解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目的、几种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复用、波分复用、频分复用);了解通信过程中差错产生的原因及差错检测与纠正的基本方案,检错码和纠错码。
4、网络层和传输层掌握线路交换、存储转发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IP协议,包括IP地址的相关概念(地址结构,分类);了解ARP协议的工作机制,包括ARP攻击的原理;了解传输层TCP、UDP两个协议(知道什么叫可靠/不可靠,什么叫面向连接/非面向连接);掌握传输层主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工作原理,包括什么叫做端口,端口的功能。
6、互联网应用了解FTP协议、邮件传输协议POP/SMTP、HTTP协议、DNS协议。
4、局域网了解以太网帧格式和MAC地址;了解令牌总线和令牌环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共享介质以太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包括CSMA/CD的工作机制(接收发送两个过程);了解无线局域网中CSMA/AD的工作机制;掌握交换式局域网中,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组网常用设备(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所处的层次,知道在什么场合下使用这些设备)。
7、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了解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的主要内容,保密性、认证、数据完整性;掌握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了解证书;了解防火墙和应用级网关的基本工作原理;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内容和原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概述1.网络的定义2.网络的分类1.局域网(LAN)2.城域网(MAN)3.广域网(WAN)3.重要的网络标准与协议1.TCP/IP协议族2.OSI参考模型3.HTTP协议4.DNS协议2.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拓扑2.星型拓扑3.环形拓扑4.树型拓扑5.网状拓扑3.网络设备与组成1.网络硬件设备1.网卡2.集线器3.交换机4.路由器5.网关6.防火墙2.网络软件组成1.网络操作系统2.网络协议3.应用程序二、物理层1.通信基础知识1.码元、信号与速率2.传输媒介1.双绞线2.同轴电缆3.光纤2.数据通信原理1.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2.数据传输的方式1.单工传输2.半双工传输3.全双工传输3.香农定理与数据压缩1.香农定理的定义与公式2.数据压缩的方法与算法 4.错误检测与纠正1.奇偶校验2.CRC3.海明码三、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的作用与功能2.帧封装与解封装3.点对点协议(PPP)4.以太网协议1.MAC地质2.以太网帧结构3.以太网交换机5.局域网的划分与拓扑1.以太网技术2.令牌环技术3.Token Bus技术6.虚拟局域网(VLAN)1.VLAN的概念与作用2.VLAN的配置与管理四、网络层1.网络层的作用与功能2.网际协议(IP)1.IP地质的分类与表示方法2.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3.路由器与路由表1.路由器的工作原理2.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4.路由选择协议1.静态路由选择2.动态路由选择1.RIP协议2.OSPF协议3.BGP协议五、传输层1.传输层的作用与功能2.传输层协议1.TCP协议1.连接建立与断开2.可靠传输机制3.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2.UDP协议1.无连接传输2.非可靠传输六、应用层1.应用层协议1.HTTP协议2.FTP协议3.SMTP协议4.DNS协议2.网络安全与加密1.防火墙与网络安全2.数据加密与解密3.数字证书与SSL/TLS协议附件:相关案例分析、图表和实验结果等内容详见附件。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提纲
1、计算机网络分类。
2、计算机网络定义。
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5、数据通信模型。
6、复用技术。
(计算题做过的)7、传输媒介分类。
8、三种交换技术的对比。
9、局域网三要素。
(拓扑结构、传输介质、计算方法)10、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9.10 合并成简答题)11、广域网的基本组成。
(广域网核心设备,局域网核心设备)12、互联网的基本组成。
13、计算机网络硬件组成、软件组成硬件组成:服务器、工作站、终端、网卡、互联设备等。
软件组成: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协议软件。
14、子网划分注意事项(子网划分,给你一个网络,划分子网)如何选定子网掩码。
产生三级结构的IP地址。
选定掩码后可以产生多少个子网。
每个子网的可用地址、网络地址、广播地址15、计算机网络三大地址。
16、什么是合法的IP地址。
IP地址的分类。
17、层次化网络结构。
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任务。
18、什么样的路由选择算法是最佳的?19、路由表: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静态路由表、动态路由表,写出路由表)20、无分类编址的子网划分与汇聚。
(选择题)21、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与过程。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进行比较)22、虚拟局域网的建立依据和建立原因。
(虚拟局域网:逻辑的划分网络)23、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无线AP,无线路由器。
24、传输层协议:TCP UDP。
(tcp/udp进行比较)25、面向连接与面向无连接服务对比。
26、应用层各个协议工作原理、传输层用的协议、端口号。
HTTP、FTP、DNS、SMTP、SNMP、POP、TELNET等。
27、网络安全:四大威胁、四种安全技术。
28、对称密码体制与非对称密码体制。
(区别)29、防火墙工作原理。
30、常用命令的使用。
(最后一章)31、网络管理内容。
1、路由表的建立过程。
子网划分方法。
2、广播域、冲突域的概念。
3、VLAN技术。
4、设备选型。
5、代理服务器的概论,防火墙策略设置和NAT表建立。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提纲
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数据 报交换和虚电路交换)
第四章 物理层接口及其协议
物理层的定义和功能 物理层的四个特性 传输介质:磁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
光纤 SONET/SDH是TDM系统,同步传输
各种网络互连设备的功能及其对应的协议层次。 隧道技术,防火墙 IP、ICMP、ARP协议,IP地址结构,A、B、C、
D类地址 RIP、OSPF、BGP协议 无类域间路由CIDR IPv6协议,IPv6地址结构,IPv4与IPv6互连
第八章 传输层
传输层的功能 简单连接管理状态 传输层的寻址方法 传输层的建立连接机制和释放连接机制 TCP协议和UDP协议 TCP的窗口管理机制,改进传输层性能的各种策
第五章 数据链路控制及其协议
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及其基本功能 成帧方法:字符计数法、带字符填充的首尾字符
定界法、带位填充的首尾标记定界法、物理层编 码违例法 差错控制:纠错码,海明码;检错码,CRC码 数据链路层协议:六个协议,滑动窗口协议尤为 重要 协议工程:协议说明、协议验证、协议实现、协 议测试 使用有限状态机和Petri Net模型描述协议3 了解HDLC、X.25 LAPB和PPP协议
第六章 局域网与介质访问子层
信道分配方法的基本工作思想,能够
找出冲突危险区 1-坚持、非坚持和P-坚持CSMA的工作原理,CSMA/CD
的工作原理 了解各种无冲突协议和有限竞争协议,了解无线局域网协
议 LAN的参考模型,LLC子层和MAC子层的功能 IEEE 802.3协议,最短帧长,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IEEE 802.5协议 网桥的功能,透明网桥和源路由网桥的工作原理 了解FDDI、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篇: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复习资料1.2.3.4.5.6.7.8.9.10.11.12.13.14.计算机网络:由单一技术连接起来的一群计算机传输技术:广播方式,点到点方式计算机网络按传输技术分类:广播网,点到电网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大部分是广播网络实体:系统上每一层都有若干活动元素,称为实体对等实体:不同机器上位于同一层中实现同一种服务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服务接口:相邻实体间的通信是通过相邻层间的接口进行的,这个接口称为服务接口这些形式规范语句称为服务原语网络的层次划分机械一同成为网络体系结构多路复用:多个实体共用一个服务的方式成为多路复用这个标识符成为解多路复用关键字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物理层:物理层的作用是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原始的数据比特流(物理层协议主要用来控制物理介质,以及处理与物理介质的机械,电器,时序接口等)15.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作用就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服务基础上,为网络层在相邻节点间提供可靠的通信链路。
16.网络层: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将数据分成一定长度得分组,将分组从元借点传送到目的借点17.传输层: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他只运行在端系统上,为上层用户提供不依赖于具体网络的高效的端到端数据传输18.会话层:会话层提供两个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的会话机制19.表示层:表示层为上层用户提供数据或信息语法的表示变换20.应用层:应用层直接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21.TCP/IP参考模型是用来专门描述TCP/IP协议族的(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22.网络有两类硬件组成:节点和链路23.将端系统连接到边缘路由器的物理链路成为接入网24.数据通信:信号速率(波特率),数据速率(比特率),信道容量,误码率25.波特率与比特率之间的关系:S=B*log2N 26.最大波特率:Bmax=2H 27.波特率就是:B=1/T 28.误码率:假设传输总码元数为N,传输出错数为Ne,则误码率为Pe=Ne/N 29.物理介质:(引导型介质,非引导型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 30.双绞线:最便宜使用最为普遍的引导型传输介质 31.同轴电缆:(基带,宽带)屏蔽效果比双绞线好,同轴电缆可以在更长的距离上获得更高的速率,安装难度大,总体成本高,故障诊断难32.光纤:频带宽,传输速率高,长途传输损耗小,误码率低,抗电子干扰能力好,保密性好。
!整理稿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
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
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
35 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传输层协议有几种?
路由器实物图
66什么是VLAN,划分VLAN的方法有几种。
VLAN又称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
一个VLAN
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
1. 基于端口的VLAN
基于端口的VLAN的划分是最简单、最有效的
理员针对于网络设备的交换端口进行重新分配组合在不同的逻辑网段中即可。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计算机⽹络期末考试复习提纲计算机⽹络及应⽤复习提纲2012-51、⽹络有哪些分类⽅法?按拓扑结构分为⼏类?按覆盖范围分为⼏类?计算机⽹络可以依据⽹络⽤途、⽹络的拓扑结构、⽹络覆盖的地域范围、信息传输交换⽅式、采⽤的⽹络协议等属性来进⾏分类(p15)计算机⽹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环形、星形、树形、回路形、不规则形、⽹状等(p14)按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和⼴域⽹(wide area network,WAN)(p16)2、构成⽹络边缘部分的设备是什么?构成⽹络核⼼部分的设备是什么?⽹络边缘:应⽤和主机核⼼:路由器和⽹络的⽹络(百度,参见p17)3、⽹络延迟有哪⼏种类型? 最不确定的延迟是哪种?为什么?主要涉及传播时延和传输时延(p56)最不确定的时延为传输时延,因为传播时延只与信号的传输距离有关,⽽传输时延则与传输的数据量和数据传输率有关(p56、p57)4、在数据通信中,交换技术主要有哪三种?各有何特点?传统的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报⽂交换和分组交换。
计算机⽹络中较多使⽤的交换技术是分组交换和信元交换(p77)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向连接的,通信双⽅在通信之前先建⽴⼀条连接,然后在建⽴的连接上传输数据,数据传输完后释放连接。
在通信的过程中,通信的双⽅独占这⼀连接。
(p77)报⽂交换:报⽂交换与⽹络节点的存储、转发相联系。
收发双⽅通信的数据组成报⽂的格式,报⽂是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
节点先接收报⽂进⾏存储,然后根据线路的情况决定通过线路向其他节点转发。
报⽂交换是⽆连接的,报⽂的⼤⼩是不固定的。
(p77)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也与存储转发相联系,把需要传输的数据(报⽂)分成长度固定的分组,节点对分组进⾏存储转发,分组的⼤⼩⽐报⽂⼩得多,在节点的时延⽐较⼩,及时传输出现差错,重传的数据量也⽐较⼩。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大纲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30分)(在能用图辅助表示的时候尽量加上图!)1. 多路复用技术主要的类型和特点。
P47(1)频分多路复用: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频率带宽(2)时分多路复用: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分为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两种。
(3)波分复用:光的频分复用,用于光纤通信(4)码分复用:CDMA码分多址。
2. 为何计算机网络要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P26分层的好处: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②灵活性好。
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
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3.网络协议的定义、语法、语义以及作用。
P25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4.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区别和特点。
说明各自的特性及属于它们的TCP/IP协议。
①面向连接的服务使用确认技术和流量控制,以建立可靠的会话连接。
在无连接的网络服务中,增加了更多的管理开销。
无连接的服务用来传送不带确认或流量控制的数据,它被认为是不可靠的。
②面向连接的服务是按顺序,保证传输质量的,可恢复错误和流量控制的可靠的连接。
基于TCP/IP协议。
无连接服务是不按顺序,不保证传输质量的,不可恢复错误不进行流量控制的不可靠连接。
基于UDP/IP 的连接。
5.为什么TCP/IP协议建立连接时需要采用三次握手?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假定B给A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A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计算机网络可使用户能够迅速传送数据文件,以及从网络上查询并获取各种有用资料,包括图像和视频文件。
2、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点●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优点:报文交换传输时延最大。
● 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优点:分组交换具有高效、灵活、可靠等优点。
但传输时延较电路交换要大,不适用于实时数据业务的传输。
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层的目的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容易研究和处理传输单元协议数据单元PDU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的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协议的含义,要素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TCP/IP 的分层以及各层的功能和特征答:所谓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为便于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综合了OSI 七层模型和TCP/IP 的四层模型而得到的五层模型。
各层的主要功能:应用层向用户提供数据加上编码和对话控制。
运输层的任务是支持不同不同设备间通过不通网络通信。
INTERNET 层任务是确定该网络的最佳路径。
网络接入层是控制组成网络的硬件设备和介质。
4、 数据的封装和解封??封装:当数据从一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发送另一台主机上的应用时,主机上的网络软件从应用中取出数据,并根据物理网络上的传输需要进行转换这个过程包括:将数据转换成数据段,用包含逻辑网络地址的头信息封装数据段(即将数据段转换成分组的过程),用包含物理地址的头信息封装分组并把分组转换成帧,将帧编码为比特。
网络原理复习提纲
写出下列英文缩写所对应的英文全称,并解释中文含义。
(14分)例:MTU:Maximum Transfer Unit 最大传输单元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无线应用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逆地址解析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网卡)DCE: 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 数据通信设备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正交振幅调制STP:Shielded Twisted Pair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 无屏蔽双绞线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 协议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ISP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PDU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服务访问点SAP (Service Access Point)点到点协议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链路控制协议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
网络控制协议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逻辑链路控制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运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 (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个人区域网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开放式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频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STDM: Statistic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统计时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DWDM: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密集波分复用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码分复用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码分多址EGP: 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外部网关协议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内部网关协议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虚拟专用网名词解释4分*5=20分例:时延是指一个报文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时延是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几部分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一、基础题1.网络协议的定义:是指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交换制定的通信规则、约定与标准。
N(局域网)MAN(城域网) WAN(广域网)的使用范围:10m--10km;10km--100km;100km--1000km3.TCP/IP参考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前者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络层、主机-网络层。
后者分为七个层次: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4.五层模型各层主要功能:应用层:是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实现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过程控制。
传输层:为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计算机的进程通信提供可靠的端-端连接与数据传输服务,并向高层屏蔽了低层数据通信的细节。
网络层: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的传输路径,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联功能。
数据链路层:为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据链路连接,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主机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5.定型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
6.局域网的概念:局域网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
7.共享介质的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又叫载波侦听多址访问/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8.物理层传输介质的特性:双绞线,局域网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强;光纤,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的一种;无线与卫星通信技术。
9.IP协议主要功能:(1)寻址与路由。
(a)用IP地址来标识Internet的主机(b)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匹配(2)分段与重组。
IP数据报通过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发送,IP数据报的大小会受到这些网络所规定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的限制。
10.特殊的IP地址: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直接广播地址:在A类、B类、C类IP地址中,如果主机号是全1,那么这个地址为直播网络地址。
(2)受限广播地址:32位网络号和主机号为全1的IP地址为受限广播地址,它是用来将一个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本网络中的所有主机。
(3)“这个网络上的特定主机”地址:在A类、B类、C类IP地址中,如果网络号全是0,则该地址是这个网络上的特定主机地址。
(4)回送地址:A类IP地址中127.0.0.0是回送地址,它是一个保留地址,用于网路软件测试和本地进程间通讯。
11.虚拟局域网的概念: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
12.透明网桥基本功能:(1)将一种LAN上的MAC帧中继到另一个LAN上。
(2)如果两个LAN使用了不同的MAC协议,那么网桥必须将入境帧的内容映射到符合出境LAN帧格式的出境帧中。
(3)转发表是网桥通过自学习算法来实现的。
13.IP地址的基本类型及每类的范围:分为A、B、C、D、E五类。
A类地址:网络号的第一位是0,其余的7位可以分配,范围:1.0.0.0~127.255.255.255。
B类地址:B类地址的前两位为10,其余14位可以分配,范围:128.0.0.0~191.255.255.255。
C类地址:IP地址前三位为110其余21位可以分配,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D类IP地址:D类地址不标识网络,范围:224.0.0.0~239.255.255.255。
E类IP地址:E类IP地址暂时保留,范围:240.0.0.0~247.255.255.255。
14.子网掩码的作用:①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
②将一个大的IP网络划分为若干小的子网络。
15.网络层的主要协议:IP协议、IPv4协议、ICMP协议、IGMP协议、MPLS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RP、移动IP协议、IPv6协议、路由信息协议RIP、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外部网关协议BGP。
16.RIP和OSPF路由算法的本质:RIP: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要求路由器周期性的通知相邻路由器:自己可以达到的网络,以及到达该网络的距离;OSPF:自治系统的每个路由器周期性的像其他路由器广播自己与相邻路由器的链接关系,使得每一个路由器都可以形成网络拓扑图,结合最短路径的算法,每个路由器形成以自己为根的最短路径树。
17.路由器、网桥、交换机、集线器在哪个层次:路由器在网络层,网桥和交换机在MAC层,集线器在物理层。
18.ARP和RARP地址解析协议:地址解析ARP:从已知的IP地址找出对应物理地址的映射过程;反向地址解析RARP:从已知的物理地址找出对应IP地址的映射过程。
19.TCP流量控制方法: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如果发送方把数据发送得过快,接收方可能会来不及接收,这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20.DNS协议:需要实现以下三个功能:(1)域名空间:定义一个包括所有可能出现的主机名字和域名空间。
(2)域名注册:保证每台主机域名的唯一性(3)域名解析:提供一种有效的域名和IP地址转换机制。
21.各层数据单位:物理层比特bit 数据链路层帧frame 网络层数据包packet 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 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报文22.调制解调器的功能:调制解调器的英文是MODEM,它的作用是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翻译员”。
电子信号分两种,一种是"模拟信号",一种是"数字信号"。
我们使用的电话线路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而PC机之间传输的是数字信号。
连入Internet后,当PC机向Internet 发送信息时,由于电话线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所以必须要用调制解调器来把数字信号"翻译"成模拟信号,才能传送到Internet上,这个过程叫做"调制"。
当PC机从Internet获取信息时,由于通过电话线从 Internet传来的信息都是模拟信号,所以PC机想要看懂它们,还必须借助调制解调器这个"翻译",这个过程叫作"解调"。
总的来说就称为"调制解调器"。
23.Telnet协议:用户的实终端采用用户终端的格式与本地TELNET客户通信;远程计算机采用主机系统格式与TELNET服务器通信。
在TELNENT客户进程与TELNET服务器进程之间,通过网络虚拟终端(NVT)标准来进行通信。
NVT是一种统一的数据表示方式,以保证不同硬件、软件与数据格式的终端与主机之间通信的兼容性。
24.FTP协议:如果FTP Client只知道FTP Server的服务器名,那么首先需要通过DNS解析出服务器的IP地址;再根据IP地址通过ARP协议解析出对应的MAC地址。
然后FTP Client 发起对FTP Server的连接建立。
25.C/S模型:是指能力强、资源丰富的计算机充当服务器,能力弱或者需要某种资源的服务器作为客户。
客户使用服务器的服务,服务器向客户提供网络服务。
客户/服务器在网络服务中的地位不平等,服务器在网络服务中处于中心地位。
Internet应用系统采用此模式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
二、基本概念1.CSMA: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2.DNS:域名系统。
3.分组交付:在Internet中主机、路由器转发IP分组的过程。
4.VLAN:虚拟局域网。
5.广播风暴:广播数据充斥网络无法处理,并占用大量网络带宽,导致正常业务不能运行,甚至彻底瘫痪。
6.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7.RIP:路由信息协议。
8.FTP:文件传输协议。
9.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三、简答1.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特点是什么?答: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分为线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两种。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又可以分为数据报交换和虚电路交换两种。
特点:①线路交换:A、当线路连接过程完成后,在两台主机之间建立的物理线路连接为此次通信专用,通信实时性强。
B、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
C、不适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性通信。
D、不具备数据存储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
E、不具备差错控制能力,无法实现与纠正传输差错。
②储存转发交换:A、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一起,按照一定的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报文或报文分组)再发送出去。
B、路由器可以动态选择传输路径,可以平滑通信量,提高线路利用率。
C、数据单元在通过路由器时需要进行差错校验,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D、路由器可以对不同通信速率的线路进行速率转换。
③数据报方式:A、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B、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主机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现象。
C、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与源地址。
D、数据报方式的传输拖延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④虚电路方式:A、在每次分组传输之前,需要在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建立一条虚电路。
B、所有分组都通过虚拟电路顺序传送,分组不必携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
分组到达目的主机时不会出现丢失、重复与乱序的现象。
C、分组通过虚电路上的每个路由器时,路由器只需要进行差错检测,而不进行路由选择。
D、路由器可以与多个主机之间的通信建立多条虚电路。
2.0比特插入/删除的基本原理。
答:发送端在两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如果检查出连续的5个1,不管它后面的比特位是0或1,都增加1个0;那么在接受过程中,在两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坚持出连续的5个1之后就删除1个0。
3.三种多路复用技术。
答:①时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将信道用于传输的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间片,每位用户分得一个时间片,用户在其占有的时间片内使用信道的全部带宽。
目前,应用最广的时分多路复用方法是贝尔系统的TI载波。
TI载波系统是将24路音频PCM编码器信号复用在一条通信线路。
②频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是在一条通信线路上设置多个信道,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不相同,各个信道的频率范围互不重叠,这样一条通信线路就可以划分为不同通信频率的多个信道,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
③波分多路复用:波分复用是在一跟光纤上复用多路光载波信号。
波分复用是光波段的频分多路复用,只要每个信道的光载波频率互不重叠,就可用多路复用方式通过共享光纤进行远距离传输。
4.CSMA/CD冲突检查算法的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