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骤

合集下载

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捷径调查 Pathfinder survey
儿童:5岁 青少年:12岁、15岁 中年人:35-44岁 老年人:65-74岁
样本含量的确定
N=K×Q/P N: 受检人数 P: 预期患病率 Q:1-P 当允许误差为10% K=400 当允许误差为15% K=178 当允许误差为20% K=100
2010年——北京市口腔流调
调查目的
1.调查北京市城乡不同人群的口腔健康 状况及影响因素,了解龋病和牙周疾病 的患病趋势;为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 状况报告提供最新信息。
2.调查了解北京市不同人群口腔卫生保 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口腔卫生服 务利用情况,评估口腔卫生需求,为政 府决策部门提供相应依据;
系统抽样 (Systematic Sampling)
又称间隔抽样,机械抽样。将抽样对象按次 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然后 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
1k
N
u u+k u+2k u+3k
抽样调查
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即组 别或类型等,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 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有抽取的调查对象 合成一个样本,称分层抽样。
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1-2天或1-2周,对 特定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 又称全面调查。
优点:发现调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
要求:应查率>95%;漏查率高结果可靠性差。
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适用较小范围内。
抽样调查
从目标地区的总体人群中,按统计学随机抽 样原则抽取部分人作为调查对象。被抽到的 人群称为样本人群。抽样调查是用样本人群 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人群的现况。前提条件 是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研究人群中疾病的传播、发生和控制的重要方法。

通过了解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疾病的流行趋势。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帮助读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1. 确定研究目标: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目标可以是探索某一特定疾病的流行情况、确定疾病的危险因素、评估某种预防策略的有效性等。

2. 设计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其设计应该合理和科学。

在设计研究方案时,需要确定研究的类型,是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还是队列研究。

此外,还需要确定样本量、研究人群的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3.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流行病学调查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医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需要的信息和数据。

此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和解读:在完成数据收集后,需要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解读数据。

常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建模分析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并进行解释,以回答研究的问题。

5. 结果报告和解释:最后,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报告和解释。

研究报告应该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同时,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方向。

二、流行病学调查的常用方法1.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对人群进行调查,了解疾病的患病率、分布情况和危险因素等。

常用的横断面研究包括健康调查和流行病调查等。

2.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病者和非患病者的暴露因素,来确定某种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常用于研究罕见疾病或疾病的病因学问题。

3.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在起始时对人群进行测量和暴露因素的评估,并在随访中观察其患病情况,来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口腔流行病学

口腔流行病学

口腔流行病学第一篇:口腔流行病学第一节内容概要一、口腔流行病学的概念、作用及其发展(一)口腔流行病学的概念口腔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即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二)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3.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4.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

5.为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

二、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断面研究: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的情况纵向研究: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常规资料分析:对已有的资料或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分析性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特点:①有干预措施;②设立对照组三、龋病流行病学(一)龋病常用指数1.恒牙龋、失、补指数用龋、失、补牙数(DMFT)或龋、失、补牙面数(DMFS)表示。

“龋”即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失”指因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已做充填的牙。

2.乳牙齲、失、补指数指乳牙的龋、失、补牙数(dmft)或齲、失、补牙面数(dmfs)。

3.龋均和龋面均龋均指受检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

龋面均指受检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

4.龋面充填构成比指一组人群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所占的比重,常用百分数表示。

5.患龋率指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6.龋病发病率指至少在1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齲病的频率。

7.无龋率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查人数的百分率。

(二)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齲病的流行特征从地区分布上看,各国齲病患病率差别悬殊。

从时间分布上看,发达国家患龋率逐渐下降,发展中国家龋病患病率逐渐上升。

从人群分布看,乳牙、年轻恒牙和老年人牙龈退缩后的恒牙易感齲病。

乳牙患龋率男性略高于女性,而恒牙患龋率女性略高于男性。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骤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骤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普通从时间、地点、人群 3个方面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15页
描述性流行病学
(一)时间
•我国早期研究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16页
描述性流行病学
(二)地点
•我国早期研究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17页
描述性流行病学
(二)地点
•我国早期研究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 骤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1页
第一节 口腔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与口腔流行病学概念 口腔流行病学发展 口腔流行病学作用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2页
关于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长久实践 过程中,为了认识、描述疾病,预防和控制疾 病,在不停积累实践经验、不停发展研究方法 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一门学科。
病情况。在50~60年代,姜元川先后发表了《龋病在 社会人群中自然分布情况》、《龋病年纪原因之规律 性》、《龋病社会性调查》等文章,是我国口腔流行 病学奠基人。 1957年,卫生部首次制订《关于龋病、牙周病全国统 计调查要求》。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11页
口腔流行病学发展 •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9页
口腔流行病学发展
国际上,口腔流行病学起源于20世纪初。当初美国牙医McKay和
Black对科罗拉多州一些地域流行斑釉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觉斑 纹釉牙发生与当地湖水中氟化物含量过高相关,同时科学家发觉斑 釉牙流行地域患龋率低。
为探索氟化物与斑釉牙和龋齿关系,Dean在斑釉牙 流行程度不一样市(镇)进行研究。

口腔调查基本方法

口腔调查基本方法

口腔调查基本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口腔调查是口腔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开展口腔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口腔调查可以帮助口腔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口腔健康状况,为口腔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口腔调查基本方法的介绍。

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口腔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可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情况。

问卷调查可以覆盖的范围广泛,同时可以快速收集大量信息,方便口腔医生和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

二、口腔检查口腔检查是口腔调查中最直观、有效的方法之一,口腔医生可以通过口腔检查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口腔健康状况,包括口腔牙齿的状态、牙周组织的情况、牙齿的排列情况等。

口腔检查可以帮助口腔医生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

四、口腔生化检查口腔生化检查是口腔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口腔生化检查可以了解口腔内各种生物学物质的含量和活性水平,帮助口腔医生判断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口腔生化检查可以检测口腔内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口腔分泌物的成分等,为口腔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五、口腔调查数据分析口腔调查完成后,口腔医生和研究人员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找出口腔疾病的发生规律和危险因素,为口腔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口腔调查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根据数据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指导口腔健康管理工作。

第二篇示例: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问题不仅会影响口腔健康,还会对全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口腔调查是口腔保健的基础,也是口腔疾病防控和治疗的基础。

口腔调查是指通过对口腔疾病的流行状况、病因、病变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系统、科学地研究和分析,以找出口腔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口腔调查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方法来实现的,下面将介绍口腔调查的基本方法:一、个人史调查个人史调查是口腔调查的基础,通过对个体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吸烟饮酒史等情况的了解,可以为口腔问题的发生提供线索。

我国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部位记录
1=面部 2=颈部 3=鼻 4=颊 5=颏 6=接合处 7=唇红缘 8=颌
u 口腔健康调查表
4.牙列状况(牙冠/牙根)
乳牙
A B C D E X F G X T -
恒牙冠
0
无龋
1
有龋
2
已充填有龋
3
已充填无龋
4
因龋缺失
5
因其他原因失牙
6
窝沟封闭
7
桥基牙,特殊冠或贴面,种植牙
8
未萌牙
T
前牙外伤
u 口腔健康调查表
7.氟牙症
氟牙症
0 正常 1 可疑 2 很轻 3 轻度 4 中度 5 重度 8 除外牙 9 不作记录
u 口腔健康调查表
7.氟牙症
氟牙症
0 正常 1 可疑 2 很轻 3 轻度 4 中度 5 重度 8 除外牙 9 不作记录
u 口腔健康调查表
7.氟牙症
氟牙症
0 正常 1 可疑 2 很轻 3 轻度 4 中度 5 重度 8 除外牙 9 不作记录
u抽样方法
u 捷径调查
设计
1.口腔疾病的特点
u与年龄相关 u涉及所有人群,只是患病状况与严重程度的不同 u龋病,龋洞是不可逆的,累积的患病状况 u口腔疾病与社会经济状况、行为习惯、环境因素相关 u受检者的口腔健康检查需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u牙,牙面 u区段
设计
2.指数年龄和年龄组
u5岁年龄组:乳牙列 u12岁年龄组:恒牙列,全球比较的关键年龄组 u15岁年龄组:青少年恒牙列,牙周状况 u35~44岁年龄组:龋病和牙周病的影响,口腔保健 系统的作用,抽样困难:群体/可及人群 u65~74岁年龄组:口腔健康对一生的影响
u抽样点:首都/大城市/农村,10-15个, u25人/点 u4个年龄组 u总计1200人

口腔流行病学

口腔流行病学

➢ 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 2015-2017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2
口腔流行病学的
研究方法
• 有干预措施
• 设立对照组
实验流行病学
• 病例-对照研究
• 群组研究
分析性流行病

• 横断面研究
• 纵向研究
• 常规资料分析
描述性流行病












3
颗牙,即16、21、24、36、41、44,方法为先用菌
斑染色剂使菌斑染色,再根据牙面菌斑面积记分。







一、牙周健康指数
➢ 牙龈指数(GI):只用于观察牙龈情况,检查牙龈
颜色和质的改变及出血倾向。
➢ 龈沟出血指数(SBI):当牙龈有炎症时,一般都
有红肿现象,但龈沟出血指数是龈炎活动期的表现,
发生频率、分布特征和流行规律
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
为探索病因,建立和验证病因假设
提供科学依据
选择预防保健措施、评价预防保健
措施的效果
评价治疗与人力需要








二、调查项目
一 般 项

口腔健康
状况项目
问卷调查










三、调查表格设计
WHO口腔健康评价表(1997):
一般情况、临床评价、口腔黏
11、26、31的唇(颊)面,36、46的舌面)。包括

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为评价氟牙症患病状况,要求调查人群7岁以 前为当地出生并成长者,年龄按调查当月计算。
调查对象
(二) 口腔问卷调查
样本人群: 包括4个年龄组即5岁(父母)、12岁、
35-44岁和65-74岁。 形式:面对面访谈
抽样原则
本次调查遵循经济有效的原则,采用分层、整 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以区县为单位,按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高低分 为三层,每层随机抽取一个街道或乡镇。
2010年——北京市口腔流调
调查目的
1.调查北京市城乡不同人群的口腔健康 状况及影响因素,了解龋病和牙周疾病 的患病趋势;为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 状况报告提供最新信息。
2.调查了解北京市不同人群口腔卫生保 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口腔卫生服 务利用情况,评估口腔卫生需求,为政 府决策部门提供相应依据;
误差及预防方法
抽样误差
不可避免 尽量减少——实验设计合理,扩大样本含量
误差及预防方法
系统误差(偏倚)——可以消除
选择偏倚 无应答偏倚 信息偏倚
因检查器械造成的偏倚:使用标准化器械 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回忆偏倚、报告偏倚 检查者之间偏倚:培训,统一标准
标准一致性检验 calibration
Population
Clusters Clusters selected by s.r.s.
Sample
抽样调查
多级抽样 (Multistage Sampling)
又称多阶段抽样。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常 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将以 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大范围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多采用这 种方法
捷径调查 Pathfinder survey
儿童:5岁 青少年:12岁、15岁 中年人:35-44岁 老年人:65-74岁

633-口腔流行病学

633-口腔流行病学
机分配到不同组,而非自然形成的暴露组 和非暴露组。
应用范围
疗效研究 新治疗措施的副作用或并发症的研究 病因研究
临床试验的基本类型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历史对照 交叉试验 自身前后对照
临床试验设计
病例选择 统一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设立对照组 随机化分组 盲法试验
选取有代表性的年龄组人群进行调查(5, 12,15,35-44,65-74)
样本含量
现况调查的样本含量估计公式 N=K×Q/P K值是根据研究项目的允许误差大小而定。允
许误差为10%,K=400,允许误差为15%, K=178,允许误差为20%,K=100 N为受检人数,P为某病的预期患病率,Q=1 -P
设立对照组
原因 疾病的自愈趋势 安慰剂效应 影响疾病预后的其它因素
对照的方式
历史对照 空白对照 安慰剂对照 标准疗法对照 潜在对照 相互对照
随机化分组
完全随机化分组 区组随机化分组 分层随机化分组
公式法
样本大小估计
单盲 双盲 三盲 非盲盲法试验疗效指标的选择
敏感性和特异性 客观性 指标要有测量时间与空间的限定 重复性
结果分析
疗效分析常用指标 有效率,病死率,复发率,阴转率或阳转率,
生存率
疗效评价原则
疗效研究的设计,是否随机对照试验 全部有关的临床结果,是否作了如实的报
告 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情况,是否符合你自
己的病人情况和临床医疗实际 是否同时考虑了统计学和临床意义? 所介绍的措施是否可行? 纳入研究的全部病人,是否在研究结果中
都包括在内?
资料分析
样本大小的估计 查表法 公式法 发病率的计算 R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7年,卫生部首次制定《关于龋病、牙周病全国统 计调查规定》。
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 •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
1983 1995 2005 2015
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
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况 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监测口腔疾病的流行趋势 为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并
暴露组
未暴露组
定期随访
观察两组中某病的发生或死亡
统计分析 比较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是否有关
群组研究的特点:
①是在疾病发生前进行的; ②研究对象根据暴露分组; ③属前瞻性研究; ④由因推果 ⑤追踪观察的是两组间的发病或死亡率差异
实实验验流性行流病行学病学
即针对可疑病因采取措施(或治疗)以观察对预防疾 病(治疗疾病)是否有效的干预性研究。
(一)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组
对照组
回顾性搜集资料
比较两组中某因素 的比例高低
统计分析
比较暴露因素与疾病的 发生是否有关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①是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的; ②研究对象是按有病与否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 ③属回顾性研究; ④由果推因,即发病与暴露的可能关联 ⑤只能了解两组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
(二)群组研究(队列研究)
56.45
女 54.43 28.98 25.04
69.56
3、人群分布
城、乡居民
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城市居民的患龋率高 于农村。
一些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的郊县儿童 患龋率高于城市儿童。
3、人群分布
民族
在一个国家内,不同民族之间患龋 情况也不同,这是由于饮食习惯、人文、 地理环境等不同所致。
2、时间分布
全国15岁年龄组牙结石平均检出区段数(1995)
1、建立假设 2、验证假设 3、证实假设
龋病的流行病学
(一)龋病•常国用内指数早期研究
记录龋病患病情况常用的指数有龋失补指 数、龋均和龋面均、患龋率、龋病发病率与无 龋率等。
龋病常用指数
恒牙龋失补指数:
D(decayed)M(missing)F(filled)T(teeth) D(decayed)M(missing)F(filled) S(surface)
速上升。
3、人群分布
性别
我国11省市5~44岁年龄不同性别恒牙患龋率(%)
年龄 性别
D
M
F
DMF
–––––––––––––––––––––––––––––––––––––––––––––––––––––––––
5岁

0.54 0.00 0.00
0.54
女Leabharlann 0.95 0.02 0.00
0.96
12岁
男 37.74 0.36 6.00
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
国际上,口腔流行病学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的美国牙医McKay
和Black对科罗拉多州一些地区流行的斑釉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 现斑纹釉牙的发生与当地湖水中的氟化物含量过高有关,同时科学 家发现斑釉牙流行地区患龋率低。
为探索氟化物与斑釉牙和龋齿关系,Dean在斑釉牙 流行程度不同的市(镇)进行研究。
(三)影响龋病流行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氟摄入量 饮食习惯 家族影响
社会 水平
社会经济水平
家庭 水平 家庭经济状况
父母文化程度
社会提供的口腔保健服务
父母健康观念
父母口腔菌丛
个体 口腔保健服务利用 氟化物使用 营养状况 糖摄入 个人保健行为 水平
口腔 水平
口腔微生物 唾液
牙齿
结果
龋病
无龋
氟摄入量
口腔流行病学
口腔预防科 程立
第一节 口腔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与口腔流行病学概念 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 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
关于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 践过程中,为了认识、描述疾病,预防和控制 疾病,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不断发展研究方 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有助于制订疾病防规划和口腔保健策略与措施。
病因和病因推断
(一)病因的概念
流行病•学国的内病因早常期称为研危究险因素(risk factor),
是使疾病发生的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判定病因的相关准则:时间顺序、相关强度、剂量-反 应关系、分布一致性、生物合理性。
病因和病因推断
(二)病•因国的内推早断 期研究
湖北省
0.90
0.51*
广东省
0.91
1.65
四川省
0.57
0.37*
总计
0.67
0.88
3、人群分布
年龄
乳牙萌出后即可患龋病,以后患病率逐渐增高; 在3岁左右患龋率上升较快,至5~8岁乳牙乳牙患
龋率达到高峰; 6岁恒牙开始萌出,乳牙逐渐脱落,患龋率下降; 12~15岁是恒牙龋病的易感时期,患龋率上升; 25岁以后患龋情况趋向稳定; 中老年时期,容易患根面龋,患龋率可能再次快
1939年 Cox提出饮水加氟防龋设想。 1945年开始在美国和加拿大的4个城市饮水中加氟 预防龋病,同时选择同一地区的其他4个城市作为对照,经过13-15 年试验表明,饮水加氟使儿童龋病下降。
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
1944年,•我国国内学者早姜期元川研调究查了成都市5-15岁儿童的
龋病情况。在50~60年代,姜元川先后发表了《龋病 在社会人群中的自然分布状况》、《龋病年龄因素之 规律性》、《龋病的社会性调查》等文章,是我国口 腔流行病学的奠基人。
群组研 究
实验流行病 学
临床试 验
现场试 验
社区干 预试验
理论研究
流行学常用的病因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 提出病因线索
分析性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提出或初步验证病因假设

群组研究: 进一步验证病因假设
实验流行病学:
病因推论
干预性研究: 进一步验证病因假说
第三节 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
其设计原则类同临床试验:随机(分组)、(设)对 照、盲法(观察疗效)。
主要用于 ①验证病因假设;②预防措施的效果与安全 性评价;③新药、新方法或新制剂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④成本效果评价和成本效益分析。
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描述性流行 研究
横断面 研究
纵向研 究
常规资 料分析
分析性流行 病学
病例对 照分析
1、地区分布
1、地区分布
几乎所有国家70%以上的成人普遍会受到牙龈炎或牙 周炎影响。
牙周病在不同地区的患病情况不同,与地区之间的经 济状况有一定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龈炎、牙石的患病程度高于发达国家,农 村比城市严重。
2、时间分布
工业化国家的儿童、青少年在60年代初,牙 龈炎的患病率也相当高;70年代后,由于口腔 预防医学的发展,人群中的牙病不但得到控制, 且预防工作的开展逐年有所提高,青、少年儿 童的龋病、牙龈炎患病情况持续下降,然后扩 大到成年人。
人体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患龋率一般与水氟 浓度呈负相关。
我国水氟浓度在0.6~0.8ppm较适宜。
饮食习惯
糖的摄入量、摄入频率及糖加工的形式也与患龋 率关系密切,糖耗量增加,患龋率明显上升。
加工成粘性的蜜饯食品等更易致龋。
家族影响
龋病常在家族之中流行,同一家族成员之间会以相似 的形式传播。父亲或母亲如果是龋病易感者,他们的 子女常常也是龋病易感者。
评价其实施效果 对社区和人群口腔健康作出诊断
第二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 分析性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
描述性流行病学
描述•性国流内行病早学期(研de究scriptive epidemiology)
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用于描述疾病或健康 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 病因假设 。
乳牙龋失补指数:
dmft,dmfs
deft,defs dft,dfs
龋均和龋面均
Mean DMFT
龋均=
Mean DMFS
龋面均=
龋失补牙之和 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面之和 受检人数
龋病发病率(caries incidence rate)
龋病发病率=
发生新龋的人数 ×100%
受检人数
患龋率(caries prevalence rate)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一般从时间、地点、人群 3个方面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描述性流行病学
(一)时间
•国内早期研究
描述性流行病学
(二)地点
•国内早期研究
描述性流行病学
(二)地点
•国内早期研究
描述性流行病学
(三)人群
•国内早期研究
描述性流行病学
种类
别名
特点
举例
横断面研究
现况调查 某一时间点 全国口腔流调
纵向研究
疾病监测
动态观察
定期随访
常规资料分析
历史资料分析
已有资料记录 分析总结
分析病史资料
分析性流行病学
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 epidemiology)就 是对所提出的病因假设或影响因素在选择的人群中 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
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群组研究(队列研 究)。
龋均(1995)
–––––––––––––––––––––––––––––––––––––––––––––––––––––
北京市
1.41
0.98*
上海市
1.17
0.96*
天津市
1.41
1.02*
甘肃省
0.36
0.87
山东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