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复习重点T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1. 2 第一章
1.人体活动空间
自由活动圈(直径1.22~1.34米)内,步行可以很自由不干扰别人;即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3.7m2。
舒适活动圈(直径 1.07~1.22米)内,穿越的行人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0.9~1.17m2;
限制活动圈(直径0.92~1.07米)内,穿越的行人要侧身走才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0.6~0.9m2;
接触区(直径0.48~0.6米)内,行人已无法穿行超越,0.18~0.28m2;
一般选取1.4~3.7m2/人的空间值作为确定服务水平界限的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为2.5m。
2.停车方式
车辆的停放方式:①平行式(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沿路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量少。常用于路边临时停车或短时间停放,有利于加快停车泊位的周转)
②垂直式(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较多,用地比较紧凑,但停车带占地较宽,且在进出停车位时,需要倒车一次,因而要求通道宽度至少有1.2倍的车身长度。布置时可考虑两边停车,合用中间一条通道)
③斜列式——30、45、60度(停车带宽度随车身长度和停放角度不同而异,宜在场地受限制时采用。车辆出入及停车均较方便,有利迅速停滞和疏散,缺点是单位停车面积比垂直停放要多,特别是30度停放,土地利用率不高,用地最费,故
较少采用)
我国较多采用平行式和垂直式
车辆的停发方式:①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常用于家庭车库或建筑周边停车)
②后退停车,前进发车(最常采用,优点是发车迅速方便,占地面积少,常用于公共停车场。)
③前进停车,前进发车(更为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多用于铰接车停车场,除特殊要求,一般较少采用
3.地面停车场,每个停车位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30~35m2,路边停车带16~20m2
第二章
1.交通流特性三大参数:①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前者称为车流量,后者称为人流量。②速度(V):指车辆或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驶或通过的距离。③密度(K):指在某一瞬时内单位道路面积上分布的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行人的速度、密度与流量关系:Q=K·V
2交通调查的地点:保证实现清晰避免干扰,不设在公共汽车停靠站和车辆行人出入频繁建筑物前,在车流较稳定的断面。
交通量调查的内容:一、不分流向调查二、分流向调查三、转向调查或交叉口调查四、分车种调查五、车辆占有调查六、行人交通调查七、境界出入调查八、分隔查核线调查。
车头间距:在同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头之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
称为车头时距。
第三章
1.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的内容:根据道路网规划确定的道路走向和道路之间的方位关系,以道路中线为准,考虑地形地物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根据行车技术要求确定道路用地范围内的平行线形,以及组成这些线形的直线曲线和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小半径曲线,还应当考虑行车视距、路段的加宽和道路的超高设置等要求。
2曲线分为曲线半径为常数的圆曲线和曲率半径为变数的缓和曲线
作用:①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车道行驶(视觉效果好线形缓和)
②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旅客舒适行车缓和)
③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超高缓和)
④与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应有3秒。计算行车速度小于40km/h时,缓和曲线可用直线代替。
3.圆曲线
横向力系数μ,即表示汽车单位重量所受到的横向力。它可以表示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横向的稳定程度,μ值越大,表示横向愈不稳定,汽车就可能产生侧向滑移。(是判定道路设计转弯半径是否符合要求的基本条件)
μ=V2/127R±i R——平曲线半径 i——路拱坡度
保证汽车不产生侧移的必要条件:μ≤φ0 φ0——横向摩阻系数
圆曲线半径计算公式:R=V2/127(μ±i) i——弯道外侧—,弯道内侧+ 缓和曲线:汽车回转半径的曲率半径能从直线段的ρ=∞,有规律地逐渐减小到ρ
=R,这一变化路段即为缓和曲线段。
②R=0.144V2
3.行车视距的选用:采用停车视距检验城市道
路视距要求,校核平面线形。对于未设分隔带
活划线标志的道路必须按会车视距校核平面线形。平面线形视距的保证:必须清
楚视距区段内横净距内的障碍物。
如何保证??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弯道内侧的行车视线可能被树木,建筑物的障碍物所遮挡。
有遮挡的障碍物必须清除。P65有图 H为内侧道上汽车应保证的横净距,即道路
曲线最内侧的车道中心线行车轨迹由安全视距两端点连线所构成的曲线内侧空间
界限的距离。通常小汽车驾驶员的视距高为1.1——1.2M。卡车较高,所以一般去
1.2M减去Y以上的障碍物。
第四章
1.设计内容:竖线设计(1纵坡大小、纵坡长度及变坡点的位置2选定竖曲线3
计算各桩点的施工高度4道路竖向)视距设计锯齿形街沟设计平面及纵断面
组合设计
2.最大纵坡的影响因素:一.考虑各种机动车辆的动力要求。考虑非机动车的行驶
要求。三.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四.考虑沿街建筑物的布置与地下管道敷设要求。
坡长限制:若坡长过长,需要换挡降速行驶来爬坡,会增加燃料消耗和机件磨损,
并使车流密度加密
3.竖曲线基本要素:竖曲线有圆弧线形和抛物线形,我国多采用圆弧线形,简称
圆形竖曲线。
基本要素:竖曲线长度L,切线长度T,外距E
4.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一般原则:①保证行车的安全与迅速②与相交道路、街坊、广场以及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③在保证路基稳定、工程经济的条件下,力求设计线与地面线相接近,以减少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并最少地破坏自然地理环境。④应保证道路两侧街坊和路面上雨水的排除。⑤在城市滨河地区,往往要求滨河道路其防洪堤的作用,因此,其路面设计标高应在最高洪水位以上。⑥道路设计线要为城市各地地下管线的埋设提供有力条件。⑦综合纵断面设计线形,妥善分析确定各竖向控制点的设计标高。
第五章
1.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附属设施用地等部分所组成。
2.横断面类型的优缺点,使用条件(安全性,行车速度,绿化布置,造价等因素)a一块板(单幅路)交通组织形式:对向不分,机非混行。优点:占地少,使用机动(对向,机非车道可调剂使用)。缺点:安全性差,车速低,照明绿化布置少。一块板因其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我国地到广泛应用。
b两块板交通组织形式:机非混行,对向分隔。优点:无对向车辆的干扰。缺点:机非混行(影响交通主要矛盾),车道使用不灵活。因此缺点多于,陆续拆除,改为一块板或三块板。
c三块板交通组织形式:机非分隔,对向不分。优点:车速高,安全性大,易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