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地球的结构与组成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大地水准面答:大地水准面是指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

在测量工作中,均以大地水准面为依据。

因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和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匀,故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北半球较细长,南半球较粗短的不规则曲面。

2.地幔答:地幔是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km的圈层。

地幔体积占地球的82.36%,质量占67.8%,平均密度3.8~5.69/cm3。

地幔分上下两层,上地幔深35~1000km,主要由橄榄岩质的超基性岩石构成,下地幔深1000~2900km,其下界为以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姓氏命名的古登堡面。

其组成物质除硅酸盐、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外,显著特点是铁、镍物质大量增加。

地幔的压力和温度都大大高于地壳,上地幔约有212.8×108Pa,温度为400~3000℃;下地幔则有1519.9×106Pa,1850~4400℃。

3.水平构造答:水平构造是指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

在未受切割情况下,同一岩层形成高原面或平原面,受到切割而顶部岩层较坚硬时,则形成桌状台地、平顶山或方山。

软硬岩层相间时形成层状山丘或构造阶地。

我国中新生界红色砂砾岩产状平缓,遭受侵蚀后常形成顶平、坡陡、麓缓形状奇特而多样化的丹霞地貌。

不仅东部地区,中西部也同样发育此类地貌。

4.矿物答: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5.层理答: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

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6.风化作用答:风化作用(又称侵蚀,风化)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地表水流的地质作用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地表水流的地质作用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7章地表水流的地质作用7.1复习笔记一、地表水流1.定义地表水流是指所有流动于大陆地表的水,包括大气降水、融雪、经由地下重新返回地表的暂时的、常年的径流水。

3.在不同地区的作用结果(1)在山区进行侵蚀作用,形成深切地貌,使地面逐渐降低;(2)在平原或低洼的盆地地区则以沉积,使地面上升;(3)其总的结果是不断地夷平地球陆地表面。

4.作用地表水流的地质作用包括对地表岩石的侵蚀、搬运和沉积等作用,这些作用的总和称为水流作用,产物称为“沉积物”,其强度取决于水流的流量和流速。

5.基础大气降水是产生地表水流的基础。

6.大陆水循环大陆水循环基本满足:大气降水量=地表径流量+地下水渗流量+大陆蒸发量,但因不同区域影响而变化。

二、斜坡面流1.面流(片流)面流是指降雨或融雪时产生的、无固定水道的细小水流沿斜坡向下的运动形式。

2.坡积作用(1)概念坡积作用是指斜坡面流的水带动风化作用所产生的松散物质,沿斜坡向下搬运,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脚处的一种作用。

所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坡积物,作用的结果是使斜坡变缓。

(2)坡积作用条件温带和亚热带的平原、草原区以及干旱的热带大草原带相对稀疏的植被加速了冲积作用。

三、暂时性河流的地质作用1.冲沟的形成与发展(1)概念冲沟是指当斜坡面流汇入低洼地后便形成了较强水流,这种较强的水流对斜坡冲刷或侵蚀作用形成沟槽。

(2)发育阶段①第一阶段冲沟发育的第一阶段是在斜坡上形成细谷。

②第二阶段在接近斜坡谷源头处经常会出现一个较大的落差,即形成所谓的顶部跌水。

③第三阶段以侵蚀基准面为准,开始冲沟发育的第三阶段。

④第四阶段垂向侵蚀减弱,沟谷顶部峭壁变缓,冲沟岸坡逐渐塌落,达到稳定的天然斜坡角,局部被植物覆盖。

(3)冲沟侵蚀强度的影响因素①气候特征、局部地形、地质构成(岩石成分和埋藏特点)、植物覆盖情况等;②人类的经济活动(砍伐森林、不正确的翻耕土地等)也常引起冲沟侵蚀的发生;③表面由松散易冲刷的岩石组成的地区,冲沟发展很快。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章节题库 第二章 选择题)【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章节题库 第二章 选择题)【圣才出品】

第二章选择题1.下列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最高的()。

A.氧B.硅C.铝D.铁【答案】A【解析】地壳中的元素主要有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几种。

氧在地壳中的百分比含量为46.5%,硅、铝、铁在地壳中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14.72%、7.65%、6.24%。

2.下列沉积物中分选性最差的是()。

A.冲积物B.冰碛物C.风积物D.洪积物【答案】B【解析】冲积物是河流的沉积物,分选较好、磨圆度高、层理发育、具二元结构;冰碛物分选极差、磨圆度较差、无层理发育;风积物有风成沙、风成黄土两类,都具有较好的分选性;洪积物是洪流的沉积物,具有较好的分选、磨圆度高、具有分带现象。

3.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的饱和水,称为()。

A.包气带水B.上层滞水C.潜水D.承压水【答案】C【解析】潜水是分布于地下第一个区域性的隔水层之上的透水层中,是地下水最常见的形式。

4.花岗岩属于()。

A.超基性岩B.基性岩C.中性岩D.酸性岩【答案】D【解析】超基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的岩浆岩;基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介于45%-52%的岩浆岩;中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介于52%-63%之间的岩浆岩;酸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3%的岩浆岩;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

5.浅成侵入岩典型的结构是()。

A.金晶质结构B.隐晶质结构C.玻璃质结构D.斑状结构【答案】D【解析】浅成侵入岩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离地表较近,因而也比较容易冷却,岩石中的矿物没有足够的时间结晶。

所以,浅成侵入体的结构多以细晶结构、斑状结构为主。

6.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蜂窝石B.喀斯特C.鼓丘D.锅穴【答案】A【解析】风蚀地貌是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其主要类型有风蚀石窝、风蚀蘑菇、风蚀谷、风蚀洼地等。

7.构造洋壳的岩石主要是()。

A.科马提岩B.玄武岩C.安山岩D.流纹岩【答案】B【解析】大洋地壳岩石组合称为蛇绿岩,构成蛇绿岩岩石组合的主要岩石成分由上往下依次为:硅质岩、玄武岩、辉绿岩、辉长岩和超镁铁岩。

普通地质学2

普通地质学2

普通地质学2普通地质学22010-06-24 19:01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本章小结1、固体地球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所包围。

外力地质作用正式由分别构成这三圈的大气、水、生物与构成地壳的岩石相互作用的结果。

P372、北半球上一切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均向右偏;南半球的均向左偏。

此为科里奥利效应。

它对大气的运动方向(流水的运动方向也相同)发生重要影响。

P373、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氧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等。

在平流层上部有臭氧层。

正是因为地球具有这种性质的大气,生命的存在才称为可能。

4、太阳热能、地球的重力能以及日月的引力是发动各种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

或者说是推动大气、水、生物三种营力做功的动力。

5、外力地质作用包含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一个系列的作用。

这些作用都有其独立的意义,它们相互之间又有密切联系。

P39-40 6、沉积岩(含沉积矿产)是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最终产物。

P41 7、使松散的沉积物变为坚硬的沉积岩的作用称为固结成岩作用,包括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以及新矿物生长作用等。

它们对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具有不同的意义。

8、组成沉积岩的常见矿物都是在常温、常压下形成的,或者所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大,在地表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矿物。

P41 9、碎屑结构是沉积岩的特征性结构,也是识别沉积岩的基本标志。

10、碎屑结构按其组成碎屑颗粒粒径分为砾状、砂状、粉砂状、泥状等类型,其相应的沉积岩分别是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黏土)。

P41 11、砾岩与砂岩一般都具有的碎屑、基质与胶结质三部分,或碎屑、胶结质两部分,用肉眼能够加以识别。

P41 12、层理是沉积岩的特征性沉积构造,也是识别沉积岩的基本标志。

包括平行层理与交错层理两种类型。

P43 13、递变层理、波痕、泥裂、印模等沉积构造都出现于具有碎屑结构的岩层中,它们对于判别岩层的顶底方向常有指示性意义。

P43-45 14、缝合线是石灰岩及白云岩中常见的沉积构造。

北京大学《高等数学与普通地质学基础》普通地质学部分名词解释辑录

北京大学《高等数学与普通地质学基础》普通地质学部分名词解释辑录

北京大学《高等数学与普通地质学基础》普通地质学部分名词解释辑录北京大学吴泰然版《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辑录(提醒:以下是《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科目中的地质学部分历年考的一些名词解释,希望大家参考这个解释,并依据这份材料完善书本上对该名词的解释,尽量在试卷上将每个名词解释答的详细,精准。

北大普通地质学历年试题重复性很高,所以复习考过的这些名词,意义非凡。

祝大家成功!)一.名词解释1.地球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球形体,即地球的真实形状。

据卫星观测,地球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凸出,南极凹进;中纬度南半球凸出,北半球凹进,形状不规则。

2.古登堡面:1914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发现地下2885千米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其中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后来证实这里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

人们将这个界面称为古登堡界面。

3.磁偏角:地球表面任一点的磁子午圈同地理子午圈的夹角。

根据规定,磁针指北极N向东偏则磁偏角为正,向西偏则磁偏角为负。

磁偏角是指磁针静止时,所指的北方与真正北方的夹角。

4.风化壳: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

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5.新月形沙丘:单一风向下发育的简单沙丘形态,它的迎风面是穹状的沙物质堆积,不断被风蚀在顶部附近堆积,在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因为两侧较低,前进速度较快,所以形成两翼。

6.河流平衡剖面:又称河流均衡剖面。

假定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总是使整个河床纵剖面方向趋于平缓,最终形成一个平滑的、下凹的曲线;河床各段的坡度恰好保证河流泥沙的正常运移,河流既不下切,也不堆积;这种理论的河床纵剖面称河流的平衡剖面。

7.波切台:由于海蚀崖及其下部新的海蚀崖的继续形成的这种反复作用,使海蚀崖不断向陆地方向节节后退,海岸带不断拓宽,结果海蚀崖底部至低潮浅之间形成一个向海洋方向微倾斜的平面。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1.海陆起伏曲线答:海陆起伏曲线是指为形象地表示地球上各种高度和深度的对比关系的一般概念,可以根据陆地等高线和海洋等深线图,计算各高度陆地和各深度海洋所占的面积或占全球总面积的百分比所绘出的曲线。

2.地核答:2900km以下至地心为地核。

地核主要由高密度的铁镍合金组成,外核呈液态,内核呈固态。

密度9.5~139/cm3,体积与质量分别占地球的16%和31.5%。

温度高达3700~6000℃。

2900~4980km为外地核,4980~5120km为过渡层,5120km以下为内地核。

一般认为外地核呈熔融态,而内地核却可能呈固态。

3.倾斜构造答: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

褶皱、断层或不均匀升降运动都可造成岩层的倾斜。

其产状以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确定。

倾斜构造上部岩层比较坚硬时,经过剥蚀作用常形成单面山与猪背岭等典型地貌。

单面山山脊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两坡明显不对称,与岩层倾向相同的山坡即顺向坡坡面平整、坡度较缓且坡体较稳定,与倾向相反的山坡即逆向坡坡面不平整,坡度较陡且坡体不稳定。

猪背岭因岩层倾角一般大于40°,因而脊峰更突出,但两坡较对称。

4.承压水答:承压水是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

承压水水头高于隔水顶板,在地形条件适宜时,其天然露头或经人工凿井喷出地表,称为自流水。

5.沼泽答: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称为沼泽。

沼泽中生长各种喜湿植物,并有泥炭层。

在沼泽物质中,水占85%~95%,干物质(主要是泥炭)只占5%~10%。

水分条件是沼泽形成的首要因素。

只有过多的水分才能引起喜湿植物侵入,导致土壤通气状况恶化并在生物作用下形成泥炭层。

沼泽形成过程基本上有两种情况,即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6.构造运动答:构造运动是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又称岩石圈的运动。

构造运动可以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不仅决定地表轮廓和水圈的分布,还影响生物圈的分布,并改变大气环流,以至影响整个地球表层环境。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章节题库 第四章 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章节题库 第四章 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第四章名词解释1.地质构造答:地质构造是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

是构造运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层等,称为地质构造。

2.角度不整合答:角度不整合是指当下伏地层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地壳运动而产生褶皱、断裂、弯曲作用、岩浆侵入等造成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

当地壳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后,形成上覆的新时代地层。

上覆新地层和下伏老地层产状完全不同,其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

3.莫霍面答:莫霍面是指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在1909年研究地震波时发现的,以他的名字命名,叫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它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平均深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深度为33千米。

4.矿物的挠性答:矿物的挠性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如当外力取消后,弯曲了的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主要存在于一些层状结构的矿物,如滑石、绿泥石、石墨等。

5.克拉克值答:克拉克值是指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成为元素的丰度,即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比。

据克拉克等人的研究,仅O、Si、Al、Fe、Ca、Na、K、Mg8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就占了地壳总量的97.52%。

6.同质多(异)像答:同质多像是指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形成不同结构的晶体的现象,如石墨和金刚石。

同质多象的每一个变体都有它一定的热力学稳定范围,都具备自己特有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7.条痕答:条痕是指矿物在坚硬的物质上留下划痕的颜色,其本质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矿物的颜色与矿物的条痕经常是不一致的,如黄铜矿的颜色是铜黄色,而条痕却是暗绿色。

条痕只适合于低硬度矿物的鉴定。

8.解理答:解理是指矿物晶体受应力作用而超过其弹性限度时,沿一定结晶学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固有特性。

这些光滑的平面叫做节理面。

节理是晶质矿物才具有的特性,严格受晶体结构因素的控制。

9.标准化石答:标准化石是指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等显著特征,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章节题库 第三章 判断题)【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章节题库 第三章 判断题)【圣才出品】
14.潜水面的分布状态是,在横向上随地形的起伏而起伏,在高度上随季节的改变而 变化。( )
【答案】√
15.地质罗盘中带铜丝的一端磁针指向北。( ) 【答案】× 【解析】地质罗盘中带铜丝的一端磁针指向南
3 / 4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6.一般来说褶皱中背斜和向斜,与地形上的山和谷是成对应关系的。( ) 【答案】× 【解析】背斜常常成山,向斜常常成谷。有时候会出现地形倒置的情况,背斜成谷向斜 成山。
10.地层和岩层在地质学上意义是等同的。( ) 【答案】×
2 / 4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岩石成为岩层,在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岩层称为地层。
11.三叶虫、笔石在志留纪末时大多已绝灭,由于其数量多、演化迅速,因此可作为 早古生代重要标准化石之一。( )
17.地球内部深度约为 60-250km 范围内,因其物质呈熔融状态,故称为软流圈。( ) 【答案】× 【解析】地球内部平均深度为 60—250km 范围内,有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该层是一 个塑性程度相对较高的圈层,称为软流圈。
18.知道了岩层的走向,也就知道了其倾向。( ) 【答案】× 【解析】倾向是岩层向下倾斜的方向。表述地质体的空间方位用倾向来描述,强调地质 体的延伸方向用走向来描述。
21.岩浆的酸度越大,黏度越小。( ) 【答案】× 【解析】岩浆粘度与二氧化硅的含量有关,二氧化硅含量越高,粘度越大,即酸度越高, 粘度越大。
22.雨痕是干旱气候的一种标志。( ) 【答案】× 【解析】雨痕是较大但较稀疏的雨滴在松软的沉积物表面砸出来的平底状浅坑,它不是 干旱气候环境的标志,泥裂是干旱气候的一种标志。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风的地质作用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风的地质作用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6章风的地质作用6.1复习笔记一、概述1.重要概念(1)大气圈大气圈是包围地球的气体圈层,是地球外圈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风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是指气流对地球表面物质的动力作用及其相关的过程。

(3)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是指单位质量空气在气压场中所受的作用力。

(4)风成作用风成作用指气流破坏地表岩石,使之破裂、粉碎、磨蚀,并把地表的松散物质搬运到其他地方沉积下来,形成特殊地貌景观的作用过程。

2.风风是指空气的近水平运动。

(1)风是一种矢量,有风向和风速两个要素。

(2)空气产生运动的根本原因:气压分布不均匀,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沿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

6.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讲解一、名词解释1.吹蚀作用答:吹蚀作用是指由气流压力的直接作用,使地面松散岩石遭到破坏、粉碎或被吹走的作用。

通常是与磨蚀作用一起发生的。

2.风成堆积答:风成堆积是指由风的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堆积物。

风成堆积的成分主要是长石、石英等硬度较大,晶体结构比较稳定的矿物所组成的碎屑物。

二、简答题什么情况下发生风的沉积作用?有哪些沉积产物?答:(1)风的沉积作用的条件当风力减弱时,气流中的含沙量相对增多,有时风沙流在行进中遇到障碍物会风力减弱,此时就要发生沙粒的堆积,叫做风积作用。

经风搬运和堆积的碎屑物称为风积物,风积物主要有沙漠堆积和风成黄土。

粒级多为粘土到沙的范围,粒度非常均一,分选良好,磨圆度高,硬度大的矿物含量高,以石英为主,有时具有斜层理和交错层理。

风积地貌主要指风积作用形成的各种沙丘。

沙丘的形成和发育,是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和沙质地表的相互作用的产物,并受地形、地面物质组成(沙源供应)和水分、植被等的因素影响。

(2)沉积产物①风成沙和黄土风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沙级沉积物,称为风成沙;另一类为粉沙和尘土,称为风成黄土。

它们在空间分布上有严格的规律性,理化性质也有不同。

②风成沙与沙丘风成沙成片分布,但是它们并不是均匀的。

由于地面凹凸不平,存在着许多障碍物,于是,在障碍物前后形成不规则的沙堆。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一章 填空题——第三章 判断题)【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一章 填空题——第三章 判断题)【圣才出品】
【答案】重结晶作用、变质作用、交代作用 、一向延伸、二向延展、三向等长
21.研究矿物的力学性质主要需掌握的是矿物的硬度、______、______、密度和比重 【答案】解理、断口
22.矿物的有些特殊性质,如发光性、磁性、______、______、特殊的味道等仅存在于 少数矿物中。这些性质除了可用于鉴定矿物之外,在工业上也具有相当价值。
【答案】超基性岩 、<45%、基性岩、45~52%、 中性岩、52~65%、酸性岩、> 65%
27.地质学上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______,另一是______。某地层产状测得为 30°∠56,则其产状三要素分别是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相对年代、绝对年代、走向为 120°或 300°、倾向为 30°、倾角为 56°
6.断层按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1 / 1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7.划分板块的依据是板块边界,板块边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离散型、汇聚型、平错型
【答案】整合、角度不整合
18.中国现已发现______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______种。 【答案】171、158
19.摩氏硬度计中,硬度为 3、4、7、9 的矿物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 / 1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8.矿物光学性质是指矿物在可见光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质,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颜色 条痕色 光泽 透明度

普通地质学-地球的结构(教学参考)

普通地质学-地球的结构(教学参考)

1.3
(二)地球的压力 地球的压力——指地球内部物质受上覆物质的重力而产 生的压力即静压力。 深度越大压力越大,并且随着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加大, 压力增加越大。 深度 (Km) 10 100 400 1000 2900 1.4× 105 5000 3.1× 105 6370 3.6× 105
地 球 的 物 理 性 质
地 幔
共同特征: 为超铁镁质 软 地震横波传播速度明显降低,<10%的岩石处于熔融 上 流 状态,其强度降低、塑性增加,物质发生蠕变,并缓慢流动。 岩石。平均 密度: 地 圈 是岩浆的发源地,也是构造运动的动力源。250km 幔 3.5g/cm3 地震波速迅速增加,物质密度增大由3.64g/cm3增至4.64g/cm3。 650km 下地幔 外核 地震波速平缓增加,密度为5.1g/cm3,化学成分与上地幔相似,铁的含量增 加。 2900km 古登堡面 平均密度10.5g/cm3,地震纵波速度急剧降低横波消失,推测为液态, 温度约 3000℃,压力大于3×1011Pa4642km 纵波速度加快,推测其物质从液态过渡到固态5157km
两者相差近20km 海底地形: (1)大陆边缘 ①大陆架(陆棚) ②大陆坡 ③大陆基(大陆裙) ④海沟、岛屿
陆地: 平均高度:875m 最高:8844.43m (珠穆朗玛)
1.2
(2)大洋盆地
地 球 的 形 状 、 大 小
( 表 面 形 态 )
1.2
(3)洋脊——洋底山脉
陆地地形:大的陆块叫大陆、小的叫岛屿
地 球 的 形 状 、 大 小
( 表 面 形 态 )
1.2
(1)山地— 500m以上切割度大于200m (2)高原—500m以上广阔而 平坦的地区
(3)丘陵—低于500m,相对高差小于200m

普地复习要点 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普地复习要点 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地质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在那几个方面?基本内容是介绍有关地球和地壳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构造,动力地质作用原理,地球和地壳的演化发展历史.第二章地球1.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各包括那几个行星,其特点如何?类地行星指性质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它们一般具有体积小、密度大、卫星少、有固体表层、重元素多、距太阳近的特点。

类本行星指坦质类似于木星的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它们一般有体积大、密度小、卫星多、无固体表层、轻元家多、距太阳远的特点。

2.何谓磁偏角及磁倾角?磁倾角(互与水平面夹角)磁偏角(另水平分量与N向之间的夹角)3.大气圈自下而上可分为那几个次级圈层?根据温度变化和密度状况可把大气圈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外逸层。

4.地球内部划分哪三大圈层?其划分界面叫什么?地壳、地幔、地核。

分别是莫霍面(M面)和古登堡面。

5.上地壳(大陆地壳)和下地壳(大洋地壳)的区别?地壳厚度在大陆地区较厚,平均35km(厚处可达60km),大洋地区较薄,平均厚6km。

大陆地完由硅、铝成分为主的硅酸盐和硅、镁成分为主的硅酸益组成。

大洋地壳由硅、镁成分为主的硅酸盐组成。

6.陆地地形有哪些?海底地形有哪些?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等类型。

根据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把海底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单元。

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1.何谓克拉克值?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些?把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称为克拉克值。

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包括:氧、硅、铝、铁、钙、纳、镁、钾8种。

2.矿物的概念?主要根据矿物的哪些特征对其进行肉眼鉴定?矿物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根据:形态、颜色与条痕、光泽、硬度、解理和断口。

3.岩石的概念?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一般将岩石分为哪三个大类?岩石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由其他岩石和矿物的碎屑所组成的一种集合体。

(完整word版)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地质学试题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1.新构造运动2.风化壳3.莫霍面4.标准化石5.岩石圈6. 矿物7. 向斜8. 转换断层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B、KC、TD、Q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B、二叠纪C、三叠纪D、白垩纪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D、新生代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翻卷褶皱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北京大学《高等数学与普通地质学基础》普通地质学部分名词解释辑录

北京大学《高等数学与普通地质学基础》普通地质学部分名词解释辑录

北京大学吴泰然版《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辑录(提醒:以下是《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科目中的地质学部分历年考的一些名词解释,希望大家参考这个解释,并依据这份材料完善书本上对该名词的解释,尽量在试卷上将每个名词解释答的详细,精准。

北大普通地质学历年试题重复性很高,所以复习考过的这些名词,意义非凡。

祝大家成功!)一.名词解释1.地球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球形体,即地球的真实形状。

据卫星观测,地球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凸出,南极凹进;中纬度南半球凸出,北半球凹进,形状不规则。

2.古登堡面:1914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发现地下2885千米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其中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后来证实这里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

人们将这个界面称为古登堡界面。

3.磁偏角:地球表面任一点的磁子午圈同地理子午圈的夹角。

根据规定,磁针指北极N向东偏则磁偏角为正,向西偏则磁偏角为负。

磁偏角是指磁针静止时,所指的北方与真正北方的夹角。

4.风化壳: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

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5.新月形沙丘:单一风向下发育的简单沙丘形态,它的迎风面是穹状的沙物质堆积,不断被风蚀在顶部附近堆积,在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因为两侧较低,前进速度较快,所以形成两翼。

6.河流平衡剖面:又称河流均衡剖面。

假定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总是使整个河床纵剖面方向趋于平缓,最终形成一个平滑的、下凹的曲线;河床各段的坡度恰好保证河流泥沙的正常运移,河流既不下切,也不堆积;这种理论的河床纵剖面称河流的平衡剖面。

7.波切台:由于海蚀崖及其下部新的海蚀崖的继续形成的这种反复作用,使海蚀崖不断向陆地方向节节后退,海岸带不断拓宽,结果海蚀崖底部至低潮浅之间形成一个向海洋方向微倾斜的平面。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3)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学科(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等); (4)综合性学科(如区域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等); (5)应用性学科(如矿床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等); (6)研究新技术的学科(如遥感地质学、数学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相似和区别
3 / 40
圣才电子书

(1)相似:严谨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区别:科学的论证方法有三段式的逻辑推理也有归纳法的综合推理,但地质学的
科学结论更多的来源于归纳法的应用。
2.地质调查所使用的工具 (1)传统工具 传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所使用的工具是被地质工作者称为“老三件”的锤子、罗盘、放大 镜。 (2)现代工具 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执 GPS 已经成为“新三件”,甚至更先进的卫星电话、现 场成像系统等。
1 / 4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二、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其范围包括地核到外层大气的整个地球,但主要是固体地球 部分。 (2)研究对象的变化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地质学主流的研究对象还是集中在地球的 上部——岩石圈。 ①最初,地质学家的主要观察对象主要是大陆地壳,地球表面很小的范围。 ②随着地质学的发展,研究对象从大陆移向大洋,从地壳向地幔及更深部发展,从岩石 圈到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行星比较地质学,使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扩展到类地行星的 比较研究,并获得了大量关于地球起源(太阳系起源)的信息。
2 / 40
圣才电子书

②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章节题库 第六章 论述题)【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章节题库 第六章 论述题)【圣才出品】

第六章论述题1.论述河流对陆地表面的作用?答: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以其自身的动力(活力)以及所挟带的泥沙对河床的破坏,使其加深、加宽和加长的过程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

按方向可分为下蚀(底蚀)作用、侧蚀作用。

(1)河流的下蚀(底蚀)作用是以河流水体动力及其夹带的砂石,对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进行冲击、磨蚀、溶蚀等作用的过程。

结果导致河床逐渐降低、河谷加深。

河流的下蚀作用到一定深度后,河水就无力继续向下侵蚀了,河水的能量消耗在搬运物质上,这个高度面称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是控制河流下蚀的极限面。

(2)河流的侧蚀作用是河谷加宽过程。

在河流的中下游地段或弯曲河段,河水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偏向河湾的外测(凹岸)一侧,在拐弯处形成螺旋状前进的横向环流,使河床的凹岸受到冲蚀和侵蚀。

河床随之迁移、河谷拓宽,同时河床也变得更加弯曲,形成河流冲积平原。

(3)河流的搬运作用是指河水将剥蚀的物质随水流从一个地方运移到另一个地方。

被搬运的物质:化学溶解物质和非溶解碎碎屑物质。

搬运方式:化学搬运和机械搬运。

(4)河流的沉积作用是指河水将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的过程。

主要的沉积场所:河床坡度变缓的部位,河床变宽的部位,河床的凸岸,河流的出口处。

主要有:河床,河漫滩,心滩,三角洲,冲积扇等。

2.论述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答:(1)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煤、铁、铜、铝、铅、锌等支柱性矿产都有较多的查明资源储量。

煤、稀土、钨、锡、铝、锑、钛、石膏、膨润土、芒硝、菱镁矿、重晶石、萤石、滑石和石墨等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具有明显优势。

地热、矿泉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

(2)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量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予较低水平。

金刚石、铂、铬铁矿、钾盐等矿产资源供需缺口较大。

(3)优劣矿并存。

既有品质优良的矿石,又有低品位、组分复杂的矿石钨、锡、稀土、铝、锑、滑石、菱镁矿、石墨等矿产资源品质较高,而铁、锰、铝、铜、磷等矿产资源贫矿多、共生与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

《普通地质学》笔记

《普通地质学》笔记

绪论1、概念地质学:研究地球的科学,研究固体地球的组成、构造、形成、演化规律。

2、固体地球的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3、分支学科物质组成。

地壳变形和运动方面的。

地壳历史演化。

其它。

4、研究方法历史恢复、规纳为主:工作程序:调研、推断解释、实践检验原则:将今论古基础是均变说(地壳的演化和发展是渐进的,在各个方面,古今都是一致的,即现今所能观察到的地质作用过程在过去也是以这种方式起作用的。

)地球发展有一定阶段性,是不可逆的,现今不可能是过去简单的重复。

灾变论:将地壳的演化和发展规于某些超出现在经验和知识范畴的短暂猛烈、多少具世界性规模的激变事件。

第一篇地球及地质作用(30)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外部层圈和地表形态1、大气圈包绕于地球,为最外一个层圈,主要由空气(O, N ,CO2)构成,可深入地下,但不超过3公里。

无上界,向上过渡为星际空间。

97%的质量聚集在地表29公里内。

对流层:距离地表10公里内的大气层。

对流层温度主要受地面辐射影响,越高温度越低,纬度不同,各地气温不同形成大气对流。

作用:气候。

2、水圈地表有70.9%为水(海洋、河流、湖泊、冰川)覆盖,地下水、岩石中的孔隙水。

它们构成一个基本连续的水圈。

作用:塑造地表形态。

对人类生存、生活环境。

水的循环3、生物圈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分布和活动的地球外圈,主要是地壳表层和近地表的大气圈。

绝大部分分布于地表及水圈。

作用:人为地质作用。

生物成矿。

对大气环境影响。

参与地质作用。

第二节固体地球的形状及表面特征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为一旋转椭球体,外形呈现梨形。

赤道半径:6378.160KM;两极半径:6356.755KM;扁率:1/298.25 2、表面特征可明显分为陆海两大部分;不论海底或陆地均有线状分布的特殊地型。

3、大陆地势线状山、面状原(平原、高原)山:成因分断块山、褶皱山高程分:低山500-1000M(海拔);中山1000-3500m;高山:》3500丘陵:《500M 相对高差200M内原:平原(海拔高程600M以内,一般低于200m;高原。

普通地质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

普通地质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

《普通地质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考研)第一章总论第一节1.地球的形状分为几级近似2.何为地球重力异常对地质研究有何意义3.地磁三要素是什么4.何为地热增温级其与地温梯度有何关系5.全球地热流值分布有哪些规律6.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如何第二节1.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哪几个圈层组成2.地球内部各个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状态有哪些特点3.什么叫硅铝层什么叫硅镁层什么叫软流圈什么叫岩石图4.组成地壳的主要化学元素是哪些说明它们在地壳中的克拉克值。

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化学组成有何不同5.地壳由哪些岩石组成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组成有什么差异6.简述地壳的结构持点。

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结构有何不同第三节1.在地球内部结构由哪几个圈层组成2.何为硅镁层何为硅铝层何为软流圈何为岩石圈3.地壳由哪些岩层组成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的组成有何区别4.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有哪些克拉克值大于1的元素有哪几种5.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一级不连续面6.地壳的组成和地表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7.什么叫地质作用如何正确理解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辨证关系8.熟记地质年代表第二章矿物1.解释下列概念:矿物晶质体非晶质体晶体类质同像同质多像2.矿物的双晶有哪几种3.按化学成分的矿物可以分为哪几类4.简述肉眼鉴定矿物的步骤和方法。

5.如何区别下列矿物:黄铁矿与黄铜矿石英与方解石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正长石与斜长石第三章火成岩第一节1.何为岩石其可以分为哪几类2.何为岩浆其由哪两部分组成3.依据SiO2含量的多少,岩浆可以划分为哪几类各类岩浆的特点如何4.岩浆的作用形式有哪几种5.如何理解岩浆岩和火成岩第二节1.火山的构造主要包括哪些2.火山的气体喷发物主要有哪些成分3.火山的固体喷发物主要有哪些4.火山有哪几种喷发类型5.世界近代火山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第三节1.何为侵入岩的产状2.深成侵入作用可以形成哪些产状的岩体3.它们的特点如何4.浅成侵入作用可以形成哪些产状的岩体5.它们的特点如何6.何为捕虏体其是如何形成的7.岩墙和岩脉有何区别8.如何根据岩墙的相互穿插确定其新老关系第四节1.火成岩中含量最高的化学元素有哪几种2.火成岩依据 SiO2含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哪几类3. SiO2对火成岩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影响4.解释下列概念:重要造岩矿物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暗色矿物浅色矿物5.简述鲍温反应系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地球的结构与组成
3.1复习笔记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天圆地方的概念
“天圆地方”的概念是我国先民从北斗七星常年绕北极星旋转的关系和一望无际的大地得出的。

(2)泰勒斯的设想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提出地球为一圆盘的设想。

(3)毕达哥拉斯的设想
公元前550年左右,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圆球形的概念。

(4)利用三角测量法之后的结论
17~1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较为精确的三角测量法,认识到地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球体。

(5)地球自转对形状的影响
由于地球存在自转,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使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略大。

(6)地球体的概念
地球体是最接近于现代地球形状的一个概念。

①假设大洋水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稳定的表面,这个表面与重力的指向垂直,且重力处处相等,即重力位表面。

②如果把这一假想的表面延伸到大陆下面,则构成一个全球封闭的近似球面,这就是地球体的表面。

③地球体是与大洋水面相一致的重力位表面。

地球体的形态和地球固体表面的形态有比较大的差别,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2.地球表面形态高差变化
地球的表面形态高差变化很大,可以分为陆地与海洋两大部分。

大陆约占地球表面的29.2%,平均高度为0.86千米,最高点为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米;大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0.8%,平均深度为3.9千米,最深点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1.地球的波速结构
(1)地球具有弹性和塑性
地球具有弹性,允许弹性波通过,地震波可以在地球内部传播。

地球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会发生变形。

(2)地震波的传播方式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方式有三种:纵波、横波和面波。

①纵波
纵波又称为P波,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②横波
横波又称为S波,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③面波
面波是地震波到达传播介质表面时形成的振动形式比较复杂的、沿介质表面传播的地震波。

④三种波的波速
在同一介质中,同一震源的地震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1.73倍,而面波的速度只有横波的3/4。

(3)地震波波速的计算公式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的关系:
公式中V P为纵波速度,V S为横波速度,ν为介质的体变模量,μ为介质的切变模量,ρ为介质的密度。

由公式可以看出:
①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弹性模量成正比,与介质的密度成反比;
②波速一定时介质的弹性模量与密度成正比,实际观察结果显示,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加快的,这表明密度大的物质其弹性模量也加大;
③当μ为零时,V S也等于零,由于液体的切变模量μ为零,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4)依据地震波的波速变化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①莫霍面
莫霍面是指从地表向下,大洋地区5~12km的深度,大陆平原地区30~40km的深度,大陆高山地区50~75km的深度位置,地震波的波速有明显变化的一级地震界面。

地球科学家把这一界面作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②软流圈
软流圈是指到达200km深度附近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该层是一个塑性程度相对较高
的圈层。

软流圈的位置各不相同,大陆之下变化范围在80~250km之间,大洋之下在50~400km之间。

③岩石圈
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以上地幔的刚性部分和地壳合起来的部分。

软流圈和岩石圈概念的建立是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基础。

④古登堡不连续面
古登堡面是指在670km的深度以后,地震波速发生明显变化,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缓慢增快。

到2900km的深度上,波速发生间断性变化,横波不能通过的另一个一级地震界面。

地球内部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称为地幔,670km以上的部分称为上地幔,以下的部分称为下地幔。

⑤地核
地核是指地球内部2900km深度以下的部分。

2900~5100km之间的部分称为外核,外核是液态的;5100km以下到地球的中心称为内核。

在5100km处纵波有一个突然变化,在界面处有横波出现,显示出固态的特点,说明内核是固态的。

2.地球的密度、压力和重力加速度
(1)密度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2g/cm3。

组成地壳岩石的密度大致在2.4g/cm3到3.0g/cm3之间,平均为2.8g/cm3,地球内部的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的增加。

上地幔到下地幔的平均密度逐渐增加。

从地幔到外核,密度急剧跃升,一直到内核逐渐增加。

(2)压力
由于地球形成的时间很长,其内部所受的压力主要为静岩压力,其数值为深度与该深度
以上岩石的平均密度和平均重力加速度的连乘积。

(3)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内部的变化与地球的物质分布和深度密切相关,呈复杂的曲线
(3-1)。

图3-1地球内部重力加速度随深度的变化
3.地球的磁性和电性
(1)地球的磁场
地球的磁力线分布在地球的周围,形成一个偶极地磁场。

地磁南北极的位置和地理南北极的位置是不一致的,地磁极位置在不停地移动变化着。

地磁极的迁移可能和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有关。

①磁偏角
磁偏角是指由于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存在交角,反映在地表的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之间的交角。

由于岩石形成过程中会获得磁性,其剩余磁场会在区域磁场中产生影响,地质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以罗盘指针与地理子午线的夹角作为磁偏角。

②磁倾角
磁倾角是指地球表面的磁力线与水平面存在的交角。

磁力线与水平面的交角在赤道为0°,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在磁南北极为90°。

③研究地磁场的意义
利用地磁场的这一特性,通过研究岩石剩余磁场的特征可以确定岩石形成时的古纬度等。

利用岩石的不同磁性特征,研究区域的磁异常,有利于矿产资源、构造格局、地震预报等方面的研究。

(2)地球的电场
大面积的地磁场感应,可以形成大地电流,大地电流的平均密度约为2A/km2。

大地电流的强度不稳定,其变化和磁场的变化密切相关,也可能和岩石所受的应力变化有关。

利用大地电流的异常特征也可用于各种地质特征的研究。

(3)地球电磁场的作用
地球的电磁场构成了地球的第一个保护层,可以保护地球生命免受太阳风和外太空电磁辐射的威胁。

极光的形成就是太阳风沿地球两极磁场的薄弱处进入地球所引起的现象。

(4)剩磁及研究剩磁后的发现
地球磁场会对居里面之上的地壳上层岩石产生影响,使岩石获得磁性。

并使岩石的磁化方向与岩石形成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

通过对岩石剩余磁场及岩石形成历史的研究发现,地球的磁场曾经不止一次的发生重大的改变,甚至南极变成了北极,北极变成了南极,就是地磁场发生反转的结果。

4.地热与地热梯度
(1)地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