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分析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分析
余菜花;崔维军
【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
【年(卷),期】2012(026)009
【摘要】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是制定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文章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对网络结构的变化、各城市间的经济关系、联系程度以及各城市在安徽省中的经济位置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总体而言,经济联系不强,城市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层级结构和小团体现象,各城市的经济地位差异巨大.对此,结合安徽省城市发展水平以及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提出安徽省城市发展的对策.
【总页数】6页(P34-39)
【作者】余菜花;崔维军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结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J], 方大春;周正荣
2.江苏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J], 邓建高;江薇
3.河西走廊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分析及优化方向研究 [J], 徐菁;覃麒臻
4.安徽省沿江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初探 [J], 曹言红;郁玉兵
5.河西走廊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分析及优化方向研究 [J], 徐菁;覃麒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结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结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大春;周正荣【摘要】The study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ities’economic ties is the basis for the policie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aper counts the economic ties of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at different points,according to gravity model.Then it uses social network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economic structure.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nhui Prov⁃ince is not very coordinate,the linkage between cities became concentration in part and dispersed overall and regionalcharac⁃teristics.Hefei has a wide range of cohesion and influence in the province.The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raises the out degree of the three cities as Hefei,Wuhu,Ma’anshan.%对城市经济联系结构的研究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
文章运用引力模型计算不同时点安徽省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空间经济结构特征。
结果显示:安徽省城市发展不够协调,城市间联系出现局部集中、整体分散和区域性特征的趋势;合肥市在省内城市间有着广泛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行政区划调整后,有利于合肥、芜湖、马鞍山三个城市点出度提高。
皖江城市带设立的经济效应研究_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_徐良志
double difference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e development aim of regional economy can be reached. since the demonstration area has improved the economic growth.
同时也度量出实验组与参照组之间的经济效应差 异。
基于上面的观点,本文研究的基本模型可以初 步设定为:
∑ Yit = a0 + a1 Timeit + a2 Directit +
∑ a3 Timeit Directit + ε
( 4)
实际上,地区经济的增长是个综合指标,会受 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估计皖江城市 带设立的经济效应,本文还控制了文献中确定的影 响经济增长的其他主要变量,如资本投入、劳动力 投入等。其中,资本投入变量用 Capitalit 表示,而劳 动力投入用 Laborit 表示。则本文实证检验模型可 设定为:
极的作用。该政策推进安徽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
助推器。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双重差分模型; 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 F224.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329( 2015) 01-078-04
On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Wanjiang City Belt
皖江城市带经济联系网络时空格局分析
皖江城市带经济联系网络时空格局分析
万创勤;韩玉刚
【期刊名称】《铜陵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21)1
【摘要】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同时将长三角区域具有代表性的7个市纳入研究区域内,截取2007、2013、2019年3个时间节点,按照点(城市潜能)-线(经济联线)-面(经济网络)的框架,借助修正引力模型、城市潜能模型、社会网络等分析其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形态、差异和网络等特征,刻画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重点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时空格局演化。
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城市潜能在“递进演化”的同时,分异特征愈加明显,空间格局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皖江城市带主、次联线总体上呈现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延伸态势,城市间经济网络密度不断加大,但皖江城市带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联系密度要大于与长三角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密度。
皖江城市带网络结构趋于复杂且呈扩张趋势,但经济联系并没有完全突破省域界线,与长三角其他城市还处于弱联结状态,特别是铜陵、池州等市。
未来应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促进皖江城市带内外部区域经济互动,实现协同共生发展。
【总页数】6页(P57-61)
【作者】万创勤;韩玉刚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皖江城市带城镇化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2.新疆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特征时空分析——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
3.新疆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特征时空分析——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
4.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及优化方向研究
5.长江经济带在皖江城市带中的城市与其他城市经济联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皖江城市带空间整合分析.ppt
有利于合肥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提升 省会竞争力
●
■ 对芜湖的影响
获得面积2651平方公里,人口增加155 万,扩张后的芜湖面积达到6000平方公里, 人口接近400万
● ●
展
●
实现跨江发展,有利于江北集中区的发 提升了皖江城市带区域核心城市的地位
■ 对马鞍山的影响
整体新增面积2240平方公里,人口98 万。扩张后的马鞍山面积将达到3925平方 公里,人口达到230万,从基本上说,面 积和人口都将近翻了一番
●
实现跨江发展,有利于充分挖掘长江 岸线所蕴藏的潜力
●
有利于加强与省内城市的合作,城市 发展空间大大提高
●
■ 对皖江城市带的综合影响
● 实现合芜马三市的无缝对接,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乃至安 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加快安徽省通过产业承接转移真正融入长三角的步伐 ● 所形成的集群效应大大提升了区域核心竞争力 ● 对未来皖江城市带以及安徽省其他地区的空间整合起到 了示范作用
二、空间整合的实例分析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 政府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 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 设立县级巢湖市,划归合 肥市管辖;庐江县划归合 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归芜 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 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 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 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 对合肥的影响
面积扩大了435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220 万, 扩张后的合肥人口达到720万,面积达 到11400平方公里,大大提升了城市的首位 度 ● 使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成为合肥 的内湖,有利于合肥规划环巢湖的四个新城 区
三、空间整合的基本策略与展望
■ 基本策略
◆ 进一步实施沿江城市跨江发展的战略 ◆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城市之间的 畅通 ◆ 着力打造“芜马铜”核心增长极
皖江城市带经济联系的优化——基于区域竞争力提升视角
二 、基 于 皖 江 城 市 带 的 实证 分 析
1 . 基 于经 济联 系强度 模 型 的总体 经 济联 系量 分析 经济 联 系强度 模 型 旨在通 过简 单地 、可操作 性 方法衡 量 地 区间经 济联 系性 程度 的强 弱 ,并 对 城市 间 的相互 作 用情 况给 出一 个 总体 的刻 画 。
4 . 协作 组 织优 化 对提升 区域竞 争 力的影 响
地 区 间经济 联系 的开 展 除 了 由要 素趋 利流 动所 反 映的市 场 自发调 节外 ,另 外一 个便 是外 在力 量 的 干 预 。当前 主要 的外 在 干预来 自行 政 调节 ,这 种情 况通 常是 在 地 区间经济 联 系 已经具备 一 定规模 或 者
L —K
“
; L 一 厶 『 _ ( 1 )
J= 1
( 1 ) 式中, I 和 L 分别 表示 城市 间 的经 济联 系强度 和 隶属 度 , N 和 N, 分 别表 示 i 、 城市 的常住 人 口数 , G 和 G, 则 分别 表示 i 、 城市 工 业 总产值 , d 为 i 城市 与 城市 间 的交通 距离 ( 公 里) 。 另外 , K 为 克鲁 格曼 指 数 , 主要是 考 虑到城 市 间经 济联 系 的非对 称性 , 引 入该 指数 对地 区 间经济联 系 强度 的测 量加
时 ,也有 助 于为要 素相 对 充裕 的地 区提 供 可行 要 素 流动 方 向 ,提 高要 素 使 用 效 率 ,提 升 区域竞 争力
水平 。
2 . 地 区 间差异化 发展 战略 是提 升 区域 整 体竞 争 力的重要 举 措 地 区间差 异化 发展 源 于要 素禀 赋 以及发 展优 势 的差 异 ,需要 区域 内各 城市 结合 自身 发展 特点 ,趋 利避 害 ,发展 自身 特色 经 济 ,关 注 城市 之 间 的协 作共 赢 ,避 免低水 平 重复 建设 和产业 同构 。在 区域发 展 过 程 中 ,经 济联 系 的提 升过程 也 是各城 市 之 间互补 融合 的 过程 ,差异 化 与互 补特征 是 城市 之间 开展 社 会 经济 协作 的基 础 。通 常情况 下 ,地 区社 会经 济 的持 续 发展 ,需要 不 断 注 入充 足 的经 济发 展 资 源 , 并 通 过优 化 内部结 构来 提 升发展 效 率 。从 经 济联 系优 化 的角度 来看 ,差 异化 发 展战 略是 区域竞 争 力提
大区域视角下的皖江城市带发展趋势和规划思考
大区域视角下的皖江城市带发展趋势和规划思考张立;赵民【摘要】皖江城市带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机制和空间范畴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
随着2010年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地区进入到了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
通过对皖江城市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对大区域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的认识,提出了“大区域视角下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方向”和“聚焦沿江带,明确城市群,做强中心市”的空间发展战略。
皖江城市带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目的的示范区,谋划其发展必须站在更广阔的区域,辅以更长远的视角。
主动响应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的“大产业转移”,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这应是皖江城市带新崛起的核心战略。
最后对皖江地区的生产空间(工业化)、消费空间(休闲服务)和生活空间(城镇化)组织提出了建议。
% The Yangtze River within Anhui Province is called Wanjiang. The City Cluster along Wanjiang is an important region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spatial extension of this area has experienced a continued revising process. Aft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verification for “The Plan of Demo Zones for Industrial Relocation in the Wanjiang City Cluster”, Wanjiang region entered a gold era in its hist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aping history of Wanjiang City Cluster and the trends of broa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brings out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in a broad regional view and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to focus on the Yangtze River development belt, to clarify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to consolidate central cities. As the first demo zones to take over industries shift from thedeveloped region in China, Wanjiang City Cluste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a broader region view and longer angle. Consequently, to forwardly respond the manufacture and consumption industries inward shift and to actively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re supposed to be the core strategies for the fast growing up of Wanjiang City Cluster. Final 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viewpoint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manufacture space,consumption&leisure space and residential space under the general pursue of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7页(P12-18)【关键词】皖江城市带;发展历史;发展趋势;空间战略【作者】张立;赵民【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沿海地区产业形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国家战略也逐步由“沿海先行”转为“沿海、沿江并重”。
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1-5337.2024.1.112收稿日期:2022-08-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650).通信作者:周振宏,男,1979-,讲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E -m a i l :z h o u z h e n h o n g@a h a u .e d u .c n .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周振宏, 周 敏, 刘东义, 胡 琦, 汤伟宏, 王诗琪(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230036,安徽省合肥市) 摘要: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基于2000年㊁2010年㊁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㊁网格单元分析方法及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主要为耕地和森林之间的相互转移,以及人造地表对耕地的侵占;(2)皖江城市带森林的生态价值重要性最大,最高达到55.29%,人造地表用地的变动对该区域的生态影响较大,生态价值贡献率为28.20%;(3)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定且有下降趋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 南高北低 的空间格局;(4)耕地向森林及草地的转换是导致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森林转向耕地及耕地转向人造地表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皖江城市带中图分类号:F 301.2;X 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37(2024)01-0112-070 引 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进一步扩张,引起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发生转型.而土地利用功能的转型又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发生改变[2-3],如区域气候变暖㊁水土流失㊁土地沙漠化以及景观破碎化等情况[4-7]屡见不鲜.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都认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土地类型的改变往往会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善或恶化,特别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愈发强烈,人造地表用地快速扩张,导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复杂.因此,探究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对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许多学者都热衷于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8],研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单一生态要素的影响研究.例如:赵文斐等[9]研究了石家庄市P M 2.5浓度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发现建设用地和耕地对P M 2.5浓度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林地和草地表现出负效应;束龙仓等[10]以三江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近4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田和城镇用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直接影响流域水均衡状态;刘永林等[11]探究了西南典型 退耕还林 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中硒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发现先人工次生林地表土中的金属含量都显著高于旱地,说明退耕还林 工程的实施可能会显著影响表土中硒和重金属富集.另一方面是对流域及生态脆弱敏感区域的研究.例如:胡荣明等[12]分析了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发现农业生产用地及其他生产用地与草地生态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盖兆雪等[13]分析了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并探究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目前对于区域城市带的关注较少,并且皖江城市带作为长江经济第50卷 第1期2024年1月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Q u f u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50 N o .1J a n .2024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亟需解决.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皖江城市带内的工业园区越来越多,其经济实力日益加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探究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4].鉴于此,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㊁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揭示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基于网格单元分析方法,结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方法以及克里金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表达,并探究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生态贡献率,以期为皖江城市带土地合理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合理参考.1研究区及数据来源1.1研究区概况皖江城市带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5],位于安徽省中部,紧邻长三角地区,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重要区域.皖江城市带主要包括合肥㊁芜湖㊁马鞍山㊁铜陵㊁安庆㊁滁州㊁池州㊁宣城8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总面积约为760000k m2[16],地貌多样,以平原为主(见图1).图1研究区概况图近年来,由于相关政策的发布,皖江城市带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人造地表面积20年来由3138.03k m2扩展至5298.52k m2,人口大量聚聚,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破坏急需解决.1.2数据来源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30m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集(h t t p://g l o b e l a n d30.o r g/),数据总体精度高于80%.通过对数据进行拼接㊁裁剪㊁投影变换以及误差处理等,从中获取了2000年㊁2010年㊁2020年30mˑ30m的土地利用/覆盖栅格数据,并将其划分为耕地㊁森林㊁草地㊁湿地㊁水体㊁人造地表以及裸地7类.D e 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 t t p://w w w.g s c l o u d.c n).2研究方法2.1土地利用转移分析土地利用的功能转移主要是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来分析.该模型能够体现出研究区在研究期间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整体变化趋势,能较好地反映出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型的规律[17].2.2用地生态价值重要性生态环境视角一般会作为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基础,因此,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也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2].(1)生态价值重要性生态价值重要性能体现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对于生态价值总量的重要程度[18].(2)城市带扩展的生态价值贡献率生态价值贡献率用来揭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种类型土地的生态价值变动情况以及该种类型的土地对于城市带生态价值变动总量的干扰程度[18]. 2.3生态环境效应(1)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通过对研究区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及其所具有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能够定量化地评价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19].其中,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生态环境质量越高,反之越小.本文参考李晓文[20]㊁罗刚[21]等多位学者对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赋值情况,同时结合皖江城市带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最终确定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赋值(见下页表1).(2)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生态贡献率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生态贡献率能够定量反映不311第1期周振宏,等: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同功能用地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对于分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重要价值[22].表1 皖江城市带不同地类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编号1234567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森林草地湿地水体人造地表裸地生态质量指数赋值0.250.760.430.570.560.200.023 结果分析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利用A r c G I S 10.6分别对2000 2010年㊁2010 2020年两期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及面积统计,得到这两个时间段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研究区这两个时间段各土地类型的的转移面积及转移方向.由表2可知,2000 2010年间,耕地的转出量最多,其中森林和草地分别占耕地转出面积的42.91%和9.17%,这主要是由于 退耕还林还草 政策的实施以及安徽省养殖业的发展,使大量耕地转化为森林和草地.人造地表转出量中主要以耕地为主,占比达到88.39%,这与安徽省自2008年和2009年开始加入增减挂钩试点有关.综上,这一时期各地类的转移主要以耕地及森林的变化为主.2010 2020年间(见表3),大量的耕地转化为其他地类,其中向人造地表的转出量最多,占其总转出量的56.92%.这主要是由于皖江城市带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发生扩张,人造地表用地侵占了大量的耕地;一部分耕地面积转化为森林㊁草地和水体,同样受快速城镇化的影响,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集聚,导致耕地无人耕种,荒废为森林和草地.森林转化为耕地的面积较多,占比达到53.74%,草地主要转化为森林,占总流出量的49.73%.表2 2000 201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年份土地利用类型2000年耕地森林草地湿地水体人造地表裸地转入量2010年耕地38657.881118.00161.77146.57430.96212.510.692070.60森林1154.9622119.76323.9256.47168.207.810.051711.42草地246.81378.791580.0722.5945.174.900.66698.91湿地21.1917.0920.0669.19143.371.100.00202.81水体566.90282.9488.27354.023700.7114.090.241306.46人造地表700.25168.1513.771.1520.632897.600.01903.96裸地0.950.120.700.000.380.026.962.17转出量2691.481965.19608.48580.81808.70240.431.66表3 201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年份土地利用类型2000年耕地森林草地湿地水体人造地表裸地转入量2020年耕地37040.39949.42215.0558.67650.61849.020.752723.53森林849.5322064.33361.371.2372.8711.780.081296.85草地327.04387.051552.274.3828.4343.670.79791.36湿地15.756.983.8385.71201.830.140.00228.54水体395.33219.5949.66116.734022.2515.944.50801.75人造地表2099.35200.8892.451.9422.672881.010.212417.51裸地1.062.924.333.338.600.002.8220.24转出量3688.061766.84726.68186.29985.02920.556.343.2 生态环境效应分析(1)土地类型生态价值重要性分析由下页表4可知,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森林的生态价值重要性最大,且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其次耕地的生态价值重要性保持在30%以上,20年均处于稳定状态,说明耕地的生态价值也较为重要.其他地类的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均在10%以下,表明其对皖江城市带的生态价值的影响较小.总体来411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看,森林和耕地的生态重要性较高,其他地类的生态价值重要性较低,说明在未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森林和耕地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使其生态价值重要性得到充分发挥.表4 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类型生态价值重要性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类型生态价值重要性/%2000年2010年2020年耕地31.2230.8630.45森林55.2954.9054.39草地2.842.973.09湿地1.120.470.55水体7.638.508.28人造地表1.902.303.25裸地0.000.000.00(2)土地扩展生态价值贡献率分析如图2所示,各土地类型的生态价值贡献率差别较大,数值在0.02%~28.20%之间.其中,人造地表的生态价值贡献率最大,主要是由于人造地表在20年间面积增加了2160.49k m 2,增长幅度较大,对生态价值贡献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森林㊁水体㊁耕地和湿地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皖江城市带未来的发展及土地利用过程中,应注重控制人造地表㊁森林㊁耕地㊁水体及湿地5种类型土地的变动速度及规模.图2 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扩展生态价值贡献率(3)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但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说明其生态环境质量水平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尽管近十几年来皖江城市带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但积重难返,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处于下降趋势,主要归因于城市快速扩张,大量耕地及森林被人造地表所侵占,人口急剧增加,人地矛盾日趋严重,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下降.表5 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地类2000年2010年2020年耕地0.13610.13410.1309森林0.24110.23850.2338草地0.01240.01290.0133湿地0.00490.00200.0024水体0.03330.03690.0356人造地表0.00830.01000.0140裸地0.00000.00000.0000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43600.43450.4299(4)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空间变化分析根据皖江城市带的面积范围,参考相关网格划分的方法[23],将皖江城市带划分为5k mˑ5k m 的网格,共得到3308个网格单元,并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其进行插值划分,将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低值区(<0.32)㊁较低值区(0.32~0.42)㊁中值区(0.42~0.52)㊁较高值区(0.52~0.62)以及高值区(>0.62).由下页图3可知,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整体上呈现出 南高北低 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宣城㊁安庆和池州,这3个城市紧邻长江流域,以山区为主,受海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限制了城市的扩张以及工业化的发展,保持了原有的山区地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程度较小,因此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低的区域主要在滁州㊁芜湖㊁马鞍山以及合肥等地,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较快,特别是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市,经济和产业发展快速,人口大量聚集,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低,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5)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分析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有改善和恶化两种完全相反的趋势,但这两种趋势在区域内部会相互抵消,使区域总体上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24].由下页表6可知,2000 2010年间导致生态环境改善的土地转型类别较多,其中,耕地转为森林和草地的贡献率最高,成为该时间段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转型类型.其次人造地表向耕地的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511第1期 周振宏,等: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整体来看,退耕还林㊁还草㊁还水以及农业种植是生态环境改善最重要的因素.导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恶化的土地转型类别中,森林向耕地㊁草地及水体的转化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总占比达到57.46%.其次耕地向人造地表的转化及湿地向水体的转化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森林向其他用地的转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图3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空间变化表62000 2010年皖江城市带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贡献率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占总贡献率比例/%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占总贡献率比例/%生态环境改善耕地 森林3.0824.39耕地 草地1.8120.27人造地表 耕地0.8912.29耕地 水体0.629.95水体 湿地0.598.63草地 森林0.428.26人造地表 森林0.314.33人造地表 水体0.203.67湿地 耕地0.163.57水体 森林0.091.93总计8.1797.28生态环境恶化森林 耕地3.7432.76耕地 人造地表3.1116.69森林 草地1.8814.22森林 水体1.5310.48湿地 水体1.3210.04森林 人造地表1.276.48水体 耕地0.664.24水体 草地0.562.05草地 耕地0.551.22总计14.6298.18表7201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贡献率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贡献率占比/%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贡献率占比/%改善耕地 森林10.6131.22耕地 草地5.2320.91人造地表 耕地3.4012.63耕地 水体2.268.53草地 森林1.244.88森林 水体0.642.86草地 水体0.160.68人造地表 草地0.140.61人造地表 水体0.080.34人造地表 森林23.7682.66总计10.6131.22恶化耕地 人造地表8.7838.65森林 耕地5.8814.35森林 人造地表3.558.35森林 草地2.405.59水体 耕地1.654.99草地 耕地1.374.17湿地 水体1.364.16湿地 耕地1.243.86草地 人造地表1.163.47总计27.3987.59由表7可知,2010 2020年,耕地向森林㊁草地及水体的转化是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因素,总贡献率占比达到了60.66%,主要也是归因于退耕还林还草还水政策的推进.其次,人造地表向耕地和草地向611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森林的转化对生态环境改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导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主要是耕地向人造地表的转化.其次是森林向耕地㊁人造地表以及草地的转换,合计占比为28.29%,耕地㊁人造地表和草地对森林的侵占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原因.4结论与建议本文分析了皖江城市带2000 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同时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各类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来看,皖江城市带2010 2020年的转移面积2000 2010年相对较大,但总体转移趋势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耕地和森林之间的相互转移最大,其次是人造地表和水体对耕地的侵占,其他各类用地之间也在发生着一定程度的转移.(2)皖江城市带生态价值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森林及耕地两种土地类型上,其他类型土地的生态价值重要性不明显.对生态价值贡献率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人造地表㊁森林及耕地.整体上来看,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并呈现出 南高北低 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宣城㊁安庆和池州,较低的区域主要在滁州㊁芜湖㊁马鞍山以及合肥等地.(3)耕地㊁森林㊁草地及人造地表四者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耕地向森林及草地转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森林向耕地和草地转换以及耕地向人造地表的转换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近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有所下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主要是耕地向人造地表用地的转移,这与王晶等[2]在成都平原城市群的研究结果有些不同.本文仅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较为单一,而造成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后续需要进一步探讨地形㊁气候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了促进皖江城市带土地合理利用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议在未来的发展及规划中:(1)关注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严格管控区域生态环境,严守生态红线,同时减少农药化肥的滥用,提升皖江城市带的生态系统功能;(2)因地制宜地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对森林及草地的保护力度,增加生态环境高质量区,优先规划保护水源涵养区㊁九华山以及天柱山等生态屏障区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区,保护其生态安全,从而实现皖江城市带高质量发展;(3)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减少人造地表用地的扩张对环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满足皖江城市带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孙善良,张小平.陕西省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6):356-363.[2]王晶,侯兰功,何小勤,等.成都平原城市群2000 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 2022,42(1):360-368.[3]白娥,薛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0,44(5):543-552. [4]L O N G H L,L I U Y Q,HO U X G,e t a l.E f f e c t so f l a n d u s e t r a n s i t i o n sd u et or a p i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o ne c o s y s t e m s e r v i c e s: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u r b a n p l a n n i n g i n t h en e wd e-v e l o p i n g a r e a o fC h i n a[J].H a b i t a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2014, 44(10):536-544.[5]E S T O Q U E R C,MU R A Y AMA Y.L a n d s c a p e p a t t e r na n de c o s y s t e m s e r v i c ev a l u ec h a n g e s: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u s t a i n ab i l i t yp l a n n i n g f o r t h e r a p i d l y u r-b a n i z i n g s u mm e rc a p i t a lo ft h eP h i l i p p i n e s[J].L a n d-s c a p e a n dU r b a nP l a n n i n g,2013,116(4):60-72. [6]贾科利,张俊华,马正亮,等.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沙漠化响应研究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0):98-103.[7]温玉玲,李红波,张小林,等.近30年来鄱阳湖环湖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 42(7):501-510.[8]王家慧,梁亮,黄婷,等.徐州市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6):113-120 [9]赵文斐,于占江,王让会,等.石家庄市P M2.5时空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0, 29(12):2404-2413.[10]束龙仓,王哲,袁亚杰,等.近40年三江平原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J].水利学报,2021, 52(8):896-906.[11]刘永林,刘属灵,吴梅,等.西南典型 退耕还林 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中硒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711第1期周振宏,等: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环境科学,2022,43(6):3262-3268.[12]胡荣明,孙妍,史晓亮,等.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22,38(3):346-355. [13]盖兆雪,陈旭菲,杜国明,等.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三生空间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及驱动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2,36(1):116-123.[14]鲁帆,夏莲.皖江城市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动态关系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7,25(5):97-102.[15]孙雷,崔育宝,刘桂建.产业转移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2(5):50-59.[16]韩会然,焦华富,李俊峰,等.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 31(3):384-389.[17]周振宏,刘东义,朱庆山,等.芜湖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预测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6(10): 101-106.[18]方创琳,高倩,张小雷,等.城市群扩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49(9):1413-1424. [19]张杨,刘艳芳,顾渐萍,等.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10):1280-1285.[20]李晓文,方创琳,黄金川,等.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 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J].第四纪研究,2003(3):280-290.[21]罗刚,廖和平,李强,等.基于 三生空间 的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0(4):105-113.[22]杨清可,段学军,王磊,等.基于 三生空间 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 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8,38(1):97-106.[23]王耕,吴伟.基于G I S格网技术的流域生态安全可视化评价[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5):667-672. [24]苑韶峰,唐奕钰,申屠楚宁.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基于长江经济带127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9,39(9):174-181.As t u d y o n l a n du s e c h a n g e a n d i t s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f f e c ti n W a n j i a n g U r b a nB e l t i n r e c e n t20y e a r sZ H O UZ h e n h o n g,Z H O U M i n,L I U D o n g y i,HU Q i,T A N G W e i h o n g,WA N GS h i q i(C o l l e g e o fF o r e s t r y a n d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h u i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230036,H e f e i,A n h u i,P R C)A b s t r a c t: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r e g i o n a l l a n du s e c h a n g e a n d i t s i n f l u e n c e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c a n p r o-v i d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o rr e g i o n a l l a n du s es t r u c t u r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a n d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T a k i n g W a n j i a n g U r b a nB e l t a sa ne x a m p l e,b a s e do nt h e l a n du s ed a t as e t so f2000,2010a n d2020,t h e l a n du s e t r a n s f e rm a t r i xm o d e lw a s 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s p a t i a l-t e m p o r a l c h a n g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 a n du s e i n t h i s a r e a.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f f e c t s o f l a n d u s e c h a n g ew e r e e x p l o r e d b y c o m b i n i n g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q u a l i t y i n d e x,g r i dc e l l 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a n d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i b u t i o nr a t e o f l a n du s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T h e 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1)T h e t r a n s f e ro f l a n du s e i n W a n j i a n g U r b a nB e l t w a sm a i n l y t h em u t u a l t r a n s f e r b e t w e e n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a n d f o r e s t,w i t h t h e t r a n s f e r a r e ao f1491.86k m2 a n d1589.20k m2,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n d t h e o c c u p a t i o no fm a n-m a d e l a n d s u r f a c e,w i t ha t o t a l o f2650.33k m2 t r a n s f e r r e d.(2)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v a l u e o f f o r e s t i nW a n j i a n gC i t y B e l t i s t h e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w i t h t h e h i g h e s t v a l u e o f55.29%.T h e c h a n g e o fm a n-m a d e l a n dh a s a g r e a t i m p a c t o n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v a l u e o f t h i s a r e a,a n d 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v a l u e i s28.20%.(3)T h e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 i n d e xo fW a n j i a n g C i t y B e l tw a s s t a b l e a t0.4299~0.4360,s h o w i n g ad o w n w a r dt r e n d,a n dt h e r e g i o n a l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 i n d e xs h o w e d a s p a t i a l p a t t e r no f h i g h e r i n t h e s o u t h a n d l o w e r i n t h e n o r t h .(4)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t o f o r e s t a n d g r a s s l a n d i s t h em a i n r e a s o n f o r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o f f o r e s t t o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a n d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t o a r t i f i c i a l s u r f a c e a r e t h em a i n r e a s o n s f o r t h e 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o f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K e y w o r d s:l a n du s ec h a n g e;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e f f e c t;r e g i o n a l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 i n d e x; W a n j i a n g C i t y B e l t811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
皖江城市带城市化空间效率研究
城 市 的经济 增长效率 和城市 化效率 ,认 为城市 经济 效 率处在增 长状态 , 但城市化 一直处在 低效状 态 ; 张
明 斗阕 等( 2 0 1 2 ) 以2 0 0 5 — 2 0 1 0年 为 样 本 研 究 时段 ,
( 1 . 安 徽 大 学 经 济学 院 , 安 徽 合肥 2 3 0 6 0 1 ; 2 . 安 徽 省 社科 院 经 济 所 , 安徽 合肥 2 3 0 6 0 1 )
【 摘 要】 以安徽 省皖江城 市带 9个城市为侧 , 运 用数据包 络分析法( D E A ) , 建立描述生产规模 与技 术有效 的 B C C模 型 , 选取一个 时段安徽
州 院
J o u na r l o f Ch i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年 8 月 第2 7卷 第 4期
Au g .2 0 1 3 Vo 1 . 2 7 No . 4
皖江 城 市 带城 市化 空 间效 率研 究
刘 利娟 . 林 斐
2 文 献 综 述
空 间经 济学 派代 表人 物保 罗 - 克鲁 格 曼 ( P .
K r u g ma n ) ,藤 田昌久 ( M. F u j i t a ) ,维 纳布 尔 斯 ( J . V e n a b l e s ) [ 1 - 3 1 ( 1 9 9 1 、 1 9 9 9 ) 认 为要 素的空 间聚集 是导
空 间资 源 利用 效 率 同步提 升 的 问题 。是 值 得 关 注 的 。本 文对 城 市化 空 间效率 研究 . 从 空 间要 素集 聚
皖江城市带研究热点探析——来自CSSCI的文献数据
以文献计量 、 社交 网络 的方法工具开展研究 。 文献计 量主要用于 对从 C N K I 获取的文献题 录信息进行 数据 清 洗, 并对关 键词进 行共词分析 , 构 成皖江城市带研究学 术
人 民政府 的商请 ,将 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示 范区规划将
展期 到了 2 0 2 0 年, 为皖江城市带乃至安徽 省及周边 省市 区域 的经济 更好 、 更合理 、 可持续发展提供政 策支持。为 更好地掌握 皖江城 市带 的研究热点 、 重点 和发展 方向 , 梳
以 CNKI 数 据 库 收 录 CS S CI 期 刊 为 文 献 来源 , 通 过 文 献 计 量 以及 社 会 网络 分 析 方 法 工 具 , 分 析 皖 江城 市 带 研 究现 状 。得 出皖 江城 市 带研 究 的 热 点 聚 焦在 中部 地 区城 市 群 区域 规 划及 发
展, 区域 经 济 、 地 区经 济 协 调 发 展 和 ( 泛) 长 三 角产 业 结 构 , 产 业 转 移 及 产 业 承 接 这 三 大方 面
出 目前总结
及思考 。
续 的发展起 到指 引作用 ,为地区经济发展及产业结 构转 型升级提供更加有针对性对策建议 , 十分有必要 。
一
二、 数 据 处 理 过 程
1 . 文 献 概 况
、
数 据 来 源 与研 究 方 法
1 . 数 据 来源
度较高 、 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引文索引 。 本研究所选 取的数
年, 2 0 1 2 年前基本保持稳 步递增 .其 中 2 0 1 2 年 发表学术
据来 源是 C N K I 数据库收 录的 C S S C I 核心 期刊 ,检索 的
论 文最多达到 5 0篇 ,但 2 0 1 2年至今发文量呈 现递减趋 2 0 1 7年第 3期 41
皖江城市带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皖江城市带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李恕宏
【期刊名称】《池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23)3
【摘要】皖江地区近20年来的开发开放,使得皖江城市带逐步形成并初具规模.对皖江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的研究成为热点,有关皖江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空间结构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从皖江城市带的空间范围、格局、廊道及其整合等方面对皖江城市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皖江城市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安徽崛起的关键所在,大力提升皖江城市带的层次和经济实力是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李恕宏
【作者单位】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安徽,池州,24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01
【相关文献】
1.皖江城市带城市群空间结构及空间差异——“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视角[J], 孙雨;
2.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和空间结构 [J], 吴大明;薛献伟;张明珠
3.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J], 蒋晓岚;孔令刚;许红
4.皖江城市带城市群空间结构及空间差异——“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视角
[J], 孙雨
5.空间结构优化视阈下皖江城市带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 [J], 刘菊;赵伟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皖江城市(带)发展和演进的机制研究——基于历史视角
皖江城市(带)发展 和演进的机制研究宰
——基于历史视角
马健
提要 皖江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
A Study
张立
on
赵民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Cities(City Clus-
Perspective
要组成部分。2010年国
赵民
皖江城市(带)发展和演进的机制研究——基于历史视角
“.一●弋‘
(2008)和叶裕民(2008)梳理了皖江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和问
0
/J六安
:j
._‘:
^厶
‘+..‘
题;②陈晓华(2006)和夏永久(2009)等研究了皖江城市群 发展及空间特征,认为皖江城市群空间整合具有复杂性;③郁
Wanji-
ang
Region. city cluster;formation process,evolution
Keywords:Wanjiang cities;Wanjiang
mechanism
中圈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12)04—0051—08
I£|七≥江是长江在安徽境内的简称.皖江地区1990年代以来一直是安徽省的重点发
Wanjiang
cities.The orientation and studying due
paRem of Wanjiang cit-
net-
ies(city cluster)is worth
works.r@source endowment
its unique
location,transportation
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研究
量分 析城 市 间经 济 联 系 测 度 提 供 了基 础 。 国 内学
关 系 的分析 方法 。它 采 用 图论 工 具 、 数 模 型技 术 代
描 述关 系模 式 , 探 究这 些 关 系 模式 对 结 构 中 的成 并
员 或整 体 的影响 , 用 于研 究 群 体 的互 动 关 系 与群 适 体 结构 。社 会 网 络分 析 的核 心 在 于 从 “ 系 ” 角 关 的
系状 况 。
就是 占据在 其他 两 人快 捷 方 式 上重 要 位 置 的人 , 其
公 式 为 : c ( = ’ 凡) g 曰 n) ( / m
万
式 中 : 行动 者 i g是 到达行 动者 k的捷径 数 。
( ) 聚 子 群 3凝
3 区域 经 济 一体 化 进 程 的社 会 网络 分 析
“
一
式中: D为 网络 密度 , k为节 点 ( 企业 )数 量 。 D值 越 大, 节点 之 间 的联 系就 越 多 。 D = 1 说 明 网络 节 当 , 点 之 间都有 联 系 ; D =0 , 当 时 则节点 之 间都没有 联
系。
() 2 中心性 分析 中心性 分为 点度 中心 性 、 近 中心 性 和 中 间 中 接 心性 三种 形 式 。点 度 中心 性 是 测 量 网络 中单 个 节
江城 市带 空 间经济 联 系 网络结 构 图 ( 1 , 时进 图 )同
行 密度 、 中心 度 和 中心 势 、 聚 子 群 和核 心 一边 缘 凝 结 构分析 。
3 1 网络 密 度 分 析 .
皖江城市带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时空演变分析
( School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ꎬ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ꎬ Huainan 232001ꎬ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population data and GDP in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of Wanjiang city belt from 2000 to 2015ꎬ the coefficient of geographical linkageꎬ the population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ꎬ economic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ꎬ and population economic inconsistency index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ace gath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agglomeration in Wanjiang city belt as well as the spatio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efficient of geographical linkage between population and GDP in Wanjiang city belt during 2000 to 2015 is in the middle level and decreases graduallyꎬ and the imbalance increase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inconsistency have gradually evolved from the dominant mode of population polarization in 2000 to the economic polarization model in 2015ꎬ which is stable and slowly improving������ There is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agglomeration inconsistency������ Under the loc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ꎬ the “ high ̄high” region mainly locates in the western county of the study area������ The “ low ̄low ” agglomeration regions mainly distribute in the core developed? cities like Ma ’ anshanꎬ Hefeiꎬ and Wuhu������ The population economic inconsistency is stable and slowly improving������ Key word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ꎻ Economic developmentꎻ Spatial autocorrelationꎻ Population—economic inconsist ̄ ency indexꎻ Wanjiang city belt
皖江城市带发展问题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年论文论文题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姓名江安庆学号 109104099所在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工商管理102班指导教师李光英日期2012年6月25日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统计显示,1978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6.8个百分点。
然而,快速的发展带来了地区经济差距的日益拉大,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特殊的开放政策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国家对西部实行“西部大开发”,对东北实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一度导致中部区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与其他地区。
出现了“中部塌陷”现象,为此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不断攀升,东部地区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移有待升级或转移。
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设施基本健全,交通网络不断延伸,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势不断显现,已经具备了承接产业的条件。
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这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决策,对中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安徽省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如何在新规划的框架里协调,快速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皖江城市带总体概况,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历史机遇及产业转移的现状。
然后,再研究示范区发展的问题,找出制约示范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
最后,根据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出促进示范区快速发展的方法。
为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而做出贡献。
关键字: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产业现状;问题;对策;目录中文摘要……………………………………………………………………………目录………………………………………………………………………………1 引言………………………………………………………………………………2 背景………………………………………………………………………………2.1改革开放的成果…………………………………………………………2.2时间的机遇……………………………………………………………………2.3良好的基础条件……………………………………………………………3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3.1区位优势…………………………………………………………………………3.2资源优势…………………………………………………………………………3.3劳动力优势……………………………………………………………………3.4工业发展基………………………………………………………………………3.5市场优势…………………………………………………………………………4 产业现状…………………………………………………………………………4.1政策体系不断完善……………………………………………………………4.2集中区日益成熟………………………………………………………………4.3承接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加快…………………………………………………4.4转移拉动效益日益显现………………………………………………………5 产业转移的问题…………………………………………………………………5.1产业转移区域粘性制约………………………………………………………5.2产业综合配套优势不足………………………………………………………5.3 集中区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6.1 坚持自主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6.2 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培育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6.3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6.4 加大宣传推介,改善产业承接软环境…………………………………………6.5 政策激励和财政投入方面的策略……………………………………………6.6金融方面的策略………………………………………………………………7 结束语……………………………………………………………………………参考文献……………………………………………………………………………皖江城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一.引言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内外资本都看好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
皖江城市带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
皖江城市带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作者:王洪国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16期摘要:长江经济带要快速崛起,下游产业要向外转移,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及区域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日益健全的经济体系,将更好的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间的协调、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皖江城市带经济联系一、长江经济带及皖江城市带概况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11省市,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将长江经济带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意见》中指出皖江城市带是已成型的三大区域性城市群之一(皖江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三者都是省内城市群),隶属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安徽段重要的经济区域,是安徽省着力打造的“一轴双核两翼”的经济带,其中合肥、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马鞍山均包含在长江经济带中。
皖江城市带面积为7.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54%。
经过多年发展,城市带内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安徽省之首,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态势良好,必将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引擎。
二、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一)发展成就1、皖江城市带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中占据龙头地位近些年来,城市带内总体经济稳步提高,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内需求保持平稳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超5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80%以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总量的70%以上。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皖江城市带内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一二三”向“二三一”的转变。
皖江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皖江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皖江城市群是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交界处,是全国首批确定的城市群之一。
皖江城市群包括合肥、芜湖、宣城、阜阳、淮南、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等城市。
该城市群利用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和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密切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然而,由于各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协调和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加强各城市之间的协作和合作,进一步推动皖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因此,进行皖江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对于推动皖江城市群的发展,促进各城市之间的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意义皖江城市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实现“两江、三地”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崛起、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研究皖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旨在为加强皖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主要围绕着皖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皖江城市群各城市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主要分析皖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各城市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重点研究各城市之间存在的合作模式和经验,分析其成功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协调发展方案。
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结合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具体的理论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访谈调研、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对皖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本次研究旨在加强皖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皖江城市群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各城市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
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城市带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创新路径之一。
皖江城市带是以合肥市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带,包括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等地。
皖江城市带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条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同时,城市带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不平衡发展等问题。
因此,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城市带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带经济的竞争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性意见,以促进城市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明确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城市带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局限性。
2. 探讨皖江城市带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分析其对城市带经济的影响和限制。
3. 研究城市带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4. 提出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1. 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1.1 历史回顾和现状描述1.2 经济发展模式和局限性2. 皖江城市带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2.1 自然地理条件2.2 资源优势和限制3. 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3.1 环境可持续性3.2 资源可持续性3.3 社会可持续性4. 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4.1 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4.2 优化资源配置和节约能源4.3 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资源4.4 建设和谐社会,提高民生福祉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文献分析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告和统计数据分析城市带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实地调查则是通过走访政府部门和企业,了解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统计分析则是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对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度是衡量成员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程度,
网 反映了某一组织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参与活动程
络 中
度和影响力大小,主要从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 度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中心势是度量整个网络中 心化的程度,测量网络的总体整合度或者一致性。
区域间、城市与区域间联系
究
的研究较多,城市群内部的空
国 内 研 究
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研究 总体上起步较晚,主要是借鉴国外城 市群发展实践与理论成果,结合我国 实际情况进行的创新性研究,研究内 容包括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城市与区 域经济联系及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结 构研究等方面;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 城市流模型或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 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
汇报内容
1
摘要
2 国内外研究比较
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4
主要研究内容
5
结论
1摘要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 截取2000、2005、2009年的数据,分析了皖江城市带 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的网络特征,并以核心—边缘结构模 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①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 联系的网络结构渐趋于复杂;从网络密度看,整体网络 密度在逐渐增强,但密度值不高,说明经济联系还处于 弱联结状态。② 从点度中心度的变化趋势看,芜湖的点 出度增幅最大,合肥的点入度增幅最大;由中间中心度 比较可知,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正逐步趋于均衡, 但网络中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层并从侧面进行了验证。③ 根据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认 为政府政策的推动、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产业分工体系 的形成、交通方式的技术创新及开发区建设等共同形成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不断提升的变化机理。
公式为:
中间中心势公式为:
4 主要研究内容
4.1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 网络分析
根据2000、2005、2009年皖江城市带中各个城 市的空间经济联系值,采用Ucinet软件自动生成皖 江城市带城市联系网络的基本形式(如图2)。考虑 到数据的可取性,对计算结果按相同比例进行了必 要的处理。
排
点出度
点入度
序
2000
2005
2009
2000
2005
2009
1 合肥 47.0 芜湖 85.0 芜湖 221.0 芜湖 27.0 合肥 135.0 合肥 333.0
2 芜湖 36.0 巢湖 55.0 马鞍山 208.0 巢湖 25.0 马鞍山 90.0 芜湖 305.0
2 国内外研究比较
类别
特点
不足
目前,国外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研究 不断涌现的区域经济联系研
国 呈现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究成果为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
外
的研究体系,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城 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研究范 市体系空间组织理论与实证研究、空 式,但从以往的研究来看:
研 间流及城市相互作用模型研究等。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2000年)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2005年)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2009年)
4.1.1 网络结构分析
2000—2009年间,皖江城市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 的网络变化较为明显,网络结构逐渐趋于复杂,说 明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而且更加紧密;皖江 城市带的空间经济联系中心由2000年的单极中心— —合肥逐渐发展到2005年的三级中心——合肥、芜 湖、马鞍山,然后再逐渐发展为2009年的多级中 心——合肥、芜湖、马鞍山、巢湖等。
4.1.2 网络密度分析
运用公式1,可得(表1):
表1 皖江城市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密度表
时段网络密度
2000 0.1815
2005 0.3160
2009 0.5024
4.1.3 网络中心度和中心势分析
运用中心度和中心势公式可得(表2、表3):
表2 皖江城市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点度中心度表
据 来
2005年、2009年三个截面的数据,时间跨 越十年且时点分布较均匀,能够反映皖江 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的变化趋势。原始数
源 据均采用安徽省统计局编制的《安徽省统
计年鉴》(2001、2006、2010),并根
据需要对部分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处理,
力求达到较高准确度。
研究方法
目前还主要应用于产业集群、旅游 流等方面,较少的应用于城市空间 经济联系的研究。
社会网络模型概述
确定网络节点及网络关系 构造网络联系的数据矩阵 做出相应的网络结构图
定量评价
网络构建的基本思路
网络结构 网络密度 网络中心度和中
心势
测度指标
具体的测度指标
网络密度指的是网络中各个成员之间联系的 紧密程度,其数值是通过网络中实际存在的
网 关系数量与理论上可能存在的关系数量相比 络 得到。公式为: 密 度
心
根据不同城市的联系方向和强度,点度中心度
度 和
又分为点出度和点入度,点出度即影响其他城市 的程度;点入度指即受其他城市经济联系影响的 程度。公式为:
中
心
势
点度中心势指数的公式为:
其中C为点度中心势, Cmax是网络结构中最大点度中 心度的值,Ci是其他点的中心度。
中间中心度表示两个非邻接城市间的相互联系依赖于 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程度,特别是位于两个城市之间 路径上的区域。如果一个城市位于其他城市的多条最 短路径上,该城市就具有核心地位,具有较高的中间 中心度。
区——皖江城市带
➢ 尝试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到城市空间经济
联系中,分析皖江城市带内各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 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变 化的主要机理。
图1 皖江城市带在泛长三角中的位置
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考虑到皖江城市带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动态
数 发展趋势、数据的可得性,选取2000年、
间经济联系研究较少;静态分 析较多,动态分析较少;沿海 发达地区发育相对成熟的城市 群(如长三角等)研究较多,对 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的研究 较为薄弱;研究方法以城市流 角度分析的较多,其他视角的 研究方法较少。
模型来揭示各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启示
➢ 可以进行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动态研究
➢ 研究区域可以向欠发达地区延伸,本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