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 (1)急性肝功能衰竭 + 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按Ⅳ度分类法
划分)并有以下表现者:①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 、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 ;③出血倾向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④肝脏进 行性缩小。
+ (2)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 起病较急,2至26周出现以下表现者:①极度乏力,有明显
%<PTA≤30%。
+ 3.晚期
+ 在肝功能衰竭中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 加重,出现以下三条之一者:
+ (1)有难治性并发症,例如肝肾综合征、上 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和难以纠正的电解 质紊乱等;
+ (2)出现Ⅲ度以上肝性脑病;
+ (3)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 PTA≤20%。
+ 1. 临床诊断 + 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 为计算方便,Kamath等将公式改良为R=3.8ln【胆红 素(mg/dl)】+11.2ln[INR]+9.6ln[肌酐(mg/dl) ]+6.4(病因:胆汁性或酒精性0,其他1)
+ 我国以HBV感染较多,免疫抑制剂是HBV再 激活的强诱导因素
+ HBV感染为直接致病机制,大量病毒复制导 致肝细胞营养耗竭
+ 免疫麻痹(于免疫耐受完全不同)是损伤 前提,应以预防为主,放宽了核苷类似物 的适应症(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即可)
+ 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肝坏死;慢加急性( 亚急性)肝衰竭—肝坏死与肝硬化同时存在 ;慢性肝衰竭—肝硬化
+ 因病理表现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临床表现 的差异
+ 肝坏死—黄疸和肝性脑病;肝硬化-门脉高 压如腹水、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肝 性脑病等
+ 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急性起病,无基础肝病史 ,2周以内出现以II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 临床表现
+ 亚急性肝功能衰竭(SALF):起病较急,无基础肝 病史,2-26周出现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的消化道症状;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 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③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PTA≤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④伴或不伴有肝性脑病
+ (3)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主要临 床表现:①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 严重消化道症状;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 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 ;③出血倾向 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④失代偿性腹水伴或不 伴肝性脑病。
+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在慢性 肝病的基础上,出现急性(通常在4周内)肝衰竭的 临床表现
+ 慢性肝功能衰竭(CLF):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 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引起的以腹水或肝性脑病等为主 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 急性与亚急性肝衰竭都强调无基础肝病史 ,有无肝病史一直是我国与国外在急性、 亚急性肝衰竭定义中的区别
张春华
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急性肝衰 竭处理》
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疗指南 》
2009年,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慢加 急性肝衰竭共识》
2011年, AASLD《急性肝衰竭指南更新》
2012年,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疗指南》
+ 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
+ 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 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
+ 以往有HBV携带者此次发生肝衰竭,则不能 称为急性肝衰竭或亚急性肝衰竭
+ 我国在肝衰竭诊断中强调疾病整个发展过 程,国外更看重本次疾病发作的影响
+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亚急性肝功能 衰竭和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可 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 1.早期
+ (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 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 ≥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1μmol/L);
+ (3)有出血倾向,30%<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40%;
+ (4)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
+
+ 2.中期 + 在肝功能衰竭早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
发展,出现以下两条之一者:
+ (1)出现Ⅱ度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 (2)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且20
+ 诊断格式举例
+ 药物性肝炎 急性肝衰竭
+ 病毒性肝炎,急性,戊型 亚急性肝衰竭(中期)
+ 2000年Malinchoc等首先应用MELD来预测终末期肝 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患者的死亡率,并 证实MELD可以预测终末期肝病的死亡率及术后的生 存时间。
+ 其计算公式为R=0.378ln【胆红素(mg/dl)】 +1.12ln[INR]+0.95ln[肌酐(mg/dl)]+0.64(病因:胆 汁性或酒精性0,其他1)。其R值越高,其风险越大 ,生存率越低。
+ 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 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 病因
+ 在我国引起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 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 物及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 。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亚急性 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肝损害常 导致慢性肝功能衰竭 。儿童肝功能衰竭还 可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
+ (4)慢性肝功能衰竭
+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诊断要点为 :①有腹水或其他门脉高压表现;②可有肝性脑病;③血清 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④有凝血功能障碍, PTA≤40%。 (5)肝性脑病
+ 2. 肝衰竭诊断格式 肝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临床诊断,而是一种 功能判断。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完整的诊断 应包括病因、临床类型及分期。
+ 主要病因:HBV感染。以慢加急性肝衰竭为主。
+ 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Leabharlann Baidu剂等 )
+ 发病人群:男性居多,女性较少,年龄以青壮年 为主,呈上升趋势。职业以农民、工人所占比例 为多。
+ 在我国,急性肝衰竭和亚急性肝衰竭呈减少趋势 ,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呈增加趋势。
+ 肝衰竭发病和宿主、病毒、代谢及毒素有 关
+ (1)急性肝功能衰竭 + 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按Ⅳ度分类法
划分)并有以下表现者:①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 、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 ;③出血倾向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④肝脏进 行性缩小。
+ (2)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 起病较急,2至26周出现以下表现者:①极度乏力,有明显
%<PTA≤30%。
+ 3.晚期
+ 在肝功能衰竭中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 加重,出现以下三条之一者:
+ (1)有难治性并发症,例如肝肾综合征、上 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和难以纠正的电解 质紊乱等;
+ (2)出现Ⅲ度以上肝性脑病;
+ (3)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 PTA≤20%。
+ 1. 临床诊断 + 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 为计算方便,Kamath等将公式改良为R=3.8ln【胆红 素(mg/dl)】+11.2ln[INR]+9.6ln[肌酐(mg/dl) ]+6.4(病因:胆汁性或酒精性0,其他1)
+ 我国以HBV感染较多,免疫抑制剂是HBV再 激活的强诱导因素
+ HBV感染为直接致病机制,大量病毒复制导 致肝细胞营养耗竭
+ 免疫麻痹(于免疫耐受完全不同)是损伤 前提,应以预防为主,放宽了核苷类似物 的适应症(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即可)
+ 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肝坏死;慢加急性( 亚急性)肝衰竭—肝坏死与肝硬化同时存在 ;慢性肝衰竭—肝硬化
+ 因病理表现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临床表现 的差异
+ 肝坏死—黄疸和肝性脑病;肝硬化-门脉高 压如腹水、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肝 性脑病等
+ 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急性起病,无基础肝病史 ,2周以内出现以II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 临床表现
+ 亚急性肝功能衰竭(SALF):起病较急,无基础肝 病史,2-26周出现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的消化道症状;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 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③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PTA≤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④伴或不伴有肝性脑病
+ (3)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主要临 床表现:①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 严重消化道症状;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 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 ;③出血倾向 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④失代偿性腹水伴或不 伴肝性脑病。
+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在慢性 肝病的基础上,出现急性(通常在4周内)肝衰竭的 临床表现
+ 慢性肝功能衰竭(CLF):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 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引起的以腹水或肝性脑病等为主 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 急性与亚急性肝衰竭都强调无基础肝病史 ,有无肝病史一直是我国与国外在急性、 亚急性肝衰竭定义中的区别
张春华
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急性肝衰 竭处理》
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疗指南 》
2009年,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慢加 急性肝衰竭共识》
2011年, AASLD《急性肝衰竭指南更新》
2012年,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疗指南》
+ 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
+ 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 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
+ 以往有HBV携带者此次发生肝衰竭,则不能 称为急性肝衰竭或亚急性肝衰竭
+ 我国在肝衰竭诊断中强调疾病整个发展过 程,国外更看重本次疾病发作的影响
+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亚急性肝功能 衰竭和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可 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 1.早期
+ (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 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 ≥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1μmol/L);
+ (3)有出血倾向,30%<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40%;
+ (4)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
+
+ 2.中期 + 在肝功能衰竭早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
发展,出现以下两条之一者:
+ (1)出现Ⅱ度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 (2)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且20
+ 诊断格式举例
+ 药物性肝炎 急性肝衰竭
+ 病毒性肝炎,急性,戊型 亚急性肝衰竭(中期)
+ 2000年Malinchoc等首先应用MELD来预测终末期肝 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患者的死亡率,并 证实MELD可以预测终末期肝病的死亡率及术后的生 存时间。
+ 其计算公式为R=0.378ln【胆红素(mg/dl)】 +1.12ln[INR]+0.95ln[肌酐(mg/dl)]+0.64(病因:胆 汁性或酒精性0,其他1)。其R值越高,其风险越大 ,生存率越低。
+ 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 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 病因
+ 在我国引起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 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 物及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 。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亚急性 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肝损害常 导致慢性肝功能衰竭 。儿童肝功能衰竭还 可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
+ (4)慢性肝功能衰竭
+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诊断要点为 :①有腹水或其他门脉高压表现;②可有肝性脑病;③血清 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④有凝血功能障碍, PTA≤40%。 (5)肝性脑病
+ 2. 肝衰竭诊断格式 肝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临床诊断,而是一种 功能判断。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完整的诊断 应包括病因、临床类型及分期。
+ 主要病因:HBV感染。以慢加急性肝衰竭为主。
+ 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Leabharlann Baidu剂等 )
+ 发病人群:男性居多,女性较少,年龄以青壮年 为主,呈上升趋势。职业以农民、工人所占比例 为多。
+ 在我国,急性肝衰竭和亚急性肝衰竭呈减少趋势 ,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呈增加趋势。
+ 肝衰竭发病和宿主、病毒、代谢及毒素有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