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考无机化学习题经典汇编全册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2022-2024)专题04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用途与转化 学生卷
专题04常见无机物的性质、用途与转化考点1常见无机物的性质、用途与转化考法01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1.(2024·浙江卷1月)工业上将Cl 2通入冷的NaOH 溶液中制得漂白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B.ClO -水解生成HClO 使漂白液呈酸性C.通入CO 2后的漂白液消毒能力增强D.NaClO 溶液比HClO 溶液稳定2.(2024·山东卷)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灰乳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体现了2Ca(OH)的碱性 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体现了3+Fe 的氧化性 C.制作豆腐时添加石膏,体现了4CaSO 的难溶性 D.用氨水配制银氨溶液,体现了3NH 的配位性3.(2024·浙江卷6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Al(OH)呈两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22Na O 能与2CO 反应产生2O ,可作供氧剂 C.FeO 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成34Fe O D.3HNO 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4.(2024·北京卷)关于23Na CO 和3NaHCO 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相同 B .可用NaOH 溶液使3NaHCO 转化为23Na COC .利用二者热稳定性差异,可从它们的固体混合物中除去3NaHCOD .室温下,二者饱和溶液的pH 差约为4,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差异 5.(2023·山东卷)实验室中使用盐酸、硫酸和硝酸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稀盐酸:配制3AlCl 溶液 B .稀硫酸:蔗糖和淀粉的水解 C .稀硝酸: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D .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磺化6.(2023·浙江卷)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铝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制作门窗框架 B .氧化钙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剂C .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7.(2023·浙江卷)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 和乙醇反应可生成2H B .工业上煅烧黄铁矿()2FeS 生产2SO C .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制备NOC .氧化铝熔点高,常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D .用石灰石-石膏法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同时可得到石膏 13.(2022·浙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与碘反应易生成碘化铁 B .电解ZnSO 4溶液可以得到ZnC .用石灰沉淀富镁海水中的Mg 2+,生成碳酸镁D .SO 2通入BaCl 2溶液中生成BaSO 3沉淀 14.(2022·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镁合金密度较小、强度较大,可用于制造飞机部件 B .还原铁粉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 .氯气、臭氧、二氧化氯都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D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考法02物质转化过程的判断15.(2024·浙江卷1月)下列化学反应与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A.黑火药爆炸:3222S+2KNO +3CK S+N +3CO 点燃↑↑B.四氯化钛水解:4222TiCl +(x+2)H OTiO xH O +4HCl ⋅↓C.硫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氧化变质:2-+222S +O +4H 2S +2H O =↓D.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 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可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溶液中皂化:+3NaOH →+3C 17H 35COONa16.(2024·安徽卷)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按图示路径在自然界中转化。
北京名校最新高三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无机化学综合2
北京09高三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无机化学综合2)安徽省宿州市萧城一中李洪波(235200)1.【北京市宣武区09二模】(17分)A—F六种元素中,除A外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或性质如表所示:(1)A的某种氯化物的浓溶液可用于制作Cu印刷电路板,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D2能与上述某元素形成的物质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常用于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症,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B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5)B与F形成的合金是工业上重要的材料。
某天平和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某些同学仅使用...数据即可求出该合金中B元素的含量。
①实验需要测定合金的质量m和另外2个物理量a、b。
a是;b 是 ;②干燥管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 。
③合金中B 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用m 、a 、b 表示。
)答案.(1)2Fe 3++Cu=2Fe 2++Cu 2+(2)2Mg+CO 2 2MgO+C(3)Al (OH )3+3H +=Al 3++3H 2O(4)Mg 2+(5)①a 是反应前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b 是反应后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 ②碱石灰(或其他碱性干燥剂) ③%100)99(4⨯+-⨯mm a b 2. 【09学年北师大附中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 X 、Y 、Z 、W 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 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 为无色液体,已知:W Z Y X +−→−+∆。
(1)Y 的电子式是 。
(2)液态Z 与W 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 的电离方程式是 。
(3)用图示装置制备NO 并验证其还原性。
有下列主要操作:a 、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 溶液,将盛有Cu 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 、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 、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全国各地2020┄2021届高三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无机推断10
2021年各地高三试题汇编(无机推断10)[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无机推断与无机框图专题测试]班级姓名得分相对原子质量:Fe-56 Cu-64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B和E同族,则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D位于第二周期B、A、B、E一定位于不同周期C、A、D可能属于同一主族D、C和D的单质有可能化合形成离子化合物2.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1)逐滴加入6mol·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3)逐滴加入6mol·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还有白色不溶物下列混合物中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是()A.NaHCO3、AgNO3 B.BaCl2、MgCO3C.NH4HCO3、MgCl2 D.CaCl2·6H2O、Na2CO33.已知FeBr2溶液中通入不足量Cl2时生成物为FeCl3、FeBr3,通入足量Cl2时生成物为FeCl3、Br2,试判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A.Cl->Br->Fe2+>I-B.Fe2+>I->Br->Cl- C.I->Fe2+>Br->Cl- D.I->Br->Fe2+>Cl 4.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水蒸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连续处理(假定每步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本无机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北师大版本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2)第二章分子结构 (11)第三章晶体结构 (17)第4章酸碱平衡 (22)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32)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49)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57)第八章水溶液 (71)第9章配合物 (75)第十章沉淀平衡 (78)第十一至三十章元素化学 (85)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高考化学专专题考试考题:无机化学综合应用(含解析)
[考纲要求]常见金属元素(Na、Al、Fe、Cu等)与常见非金属元素(H、C、N、O、Si、S、Cl 等)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热点一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物质鉴别1.常见阴离子的检验(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CO2-3:加入BaCl2或C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SO2-4: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SO2-3: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H+―→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3.离子检验实验操作的答题模板操作⇒现象⇒结论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例如:检验某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Fe3+的方法是取适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溶液,不显血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H2O2(或新制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Fe3+。
4.物质鉴别遵循的原则(1)选择的方法或试剂要简单,实验现象要明显。
(2)用物理方法时,一般可按观察法→嗅试法→水溶法的顺序进行。
(3)用化学方法时,对固体可按加热法、水溶法、指示剂测试法、指定试剂法等进行;对液体可按照指示剂测试法、指定试剂法等进行;对气体可用点燃法、通入指定试剂法等进行。
题组一离子检验的直接判断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BaSO4难溶于酸,所以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2-4(√)(2014·某某理综,9B)(2)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2013·某某,13A)(3)向某溶液中滴加KS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2013·某某,13D)(4)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2-4(×) (2012·某某理综,12B)(5)用BaCl2溶液鉴别SO2-4与SO2-3(×)(2012·某某理综,9B)(6)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012·新课标全国卷,7C)(7)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2012·新课标全国卷,7D)题组二离子检验的综合应用2.(2014·某某,18)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2-3、Na+、SO2-4、Al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无机化学综合专题复习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专题十二 无机化学综合考点一 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及框图推断 1.直线型转化关系 A ――→X B ――→X C (1)X 为O 2Na ―→Na 2O ―→Na 2O 2N 2―→NO―→NO 2或NH 3―→NO―→NO 2S ―→SO 2―→SO 3或H 2S ―→SO 2―→SO 3C ―→CO―→CO 2或CH 4―→CO―→CO 2醇―→醛―→羧酸(2)X 为CO 2NaOH ――→CO 2Na 2CO 3――→CO 2NaHCO 3 (3)X 为强酸,如HClNaAlO 2――→HCl Al(OH)3――→HCl AlCl 3 Na 2CO 3――→HCl NaHCO 3――→HCl CO 2 (4)X 为强碱,如NaOHAlCl 3――→NaOH Al(OH)3――→NaOH NaAlO 2 2.交叉型转化3.三角型转化4.注意反应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是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金属+盐―→盐+金属,铝热反应。
(2)金属―→非金属:活泼金属+H 2O(或H +)―→H 2,2Mg +CO 2=====点燃2MgO +C 。
(3)非金属―→非金属:2F 2+2H 2O===4HF +O 2,2C +SiO 2=====高温Si +2CO↑,C +H 2O(g)=====高温CO +H 2,X 2+H 2S===2HX +S↓。
(4)非金属―→金属,用H 2、C 冶炼金属。
通过反应形式梳理化学反应,培养归纳、整理的能力。
5.抓住化学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多数化学反应需要一定条件,条件不同化学反应也不同。
(1)“催化剂”,无机化学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同,但是根据“催化剂”这一条件,可将氯酸钾分解、双氧水分解、工业合成氨、SO 2催化氧化、氨催化氧化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
(2)“通电”或“电解”,可以锁定在电解水、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铜、硫酸铜、硝酸盐等溶液,熔融氯化钠和氧化铝范围内。
(word)高考复习性资料无机化学部分,文档
无机化学局部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氧化性:F2+H2===2HF2F2+2H2O===4HF+O2Cl2+2FeCl2===2FeCl32Cl2+2NaBr===2NaCl+Br2Cl2+2NaI===2NaCl+I2Cl2+SO2+2H2O===H2SO4+2HCl〔2004北京高考〕复原性S+6HNO3(浓)===H2SO4+6NO2↑+2H2O3S+4HNO3(稀)===3SO2+4NO↑+2H2O〔X2表示F2,Cl2,Br2〕PX3+X2===PX5C+CO2===2CO(生成水煤气)(制得粗硅)Si+2NaOH+H2O===Na2SiO3+2H2↑3.〔碱中〕歧化Cl2+H2O===HCl+HClO〔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1金属单质〔Na,Mg,Al,Fe〕的复原性4Na+O2===2Na2O2Na+S===Na2S〔爆炸〕2Na+2H2O===2NaOH+H2↑Mg+H2SO4===MgSO4+H2↑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2Al+6H2SO4(浓、热)===Al2(SO4)3+3SO2↑+6H2O(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Al+4HNO3(稀)===Al(NO3)3+NO↑+2H2O2Al+2NaOH+2H2O===2NaAlO2+3H2↑Fe+2HCl===FeCl2+H2↑Fe+CuCl2===FeCl2+Cu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1.复原性: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实验室常用〕2H2S+SO2===3S↓+2H2O2NH3+3Cl2===N2+6HCl8NH3+3Cl2===N2+6NH4Cl4NH3+3O2(纯氧)===2N2+6H2O4NH3+6NO===5N2+6H2O(用氨去除NO)2.酸性:4HF+SiO2===SiF4+2H2O〔HF保存在塑料瓶的原因,此反响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H2S+CuCl2===CuS↓+2HClH2S+FeCl2===〔不反响〕3.碱性:NH3+HCl===NH4Cl2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NH3+NaCl+H2O+CO2===NaHCO3+NH4Cl〔此反响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4.不稳定性:2H2O2===2H2O+O2↑非金属氧化物1.低价态的复原性:2SO2+O2+2H2O===2H2SO4〔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响〕SO2+Cl2+2H2O===H2SO4+2HCl2NO+O2===2NO22CO+O2===2CO22.氧化性:NO2+2KI+H2O===NO+I2↓+2KOH〔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3.与水的作用:SO2+H2O===H2SO3SO3+H2O===H2SO43NO2+H2O===2HNO3+NON2O5+H2O===2HNO3P2O5+H2O〔冷〕===2HPO3P2O5+3H2O〔热〕===2H3PO4(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枯燥剂)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SO2+(NH4)2SO3+H2O===2NH4HSO3(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响.先用氨水吸收SO2,再用H2SO4处理: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SO2+Ca(OH)2===CaSO3+H2O(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SO3+Ca(OH)2===CaSO4+H2OCO2+2NaOH(过量)===Na2CO3+H2OCO2(过量)+NaOH===NaHCO3CO2+Ca(OH)2(过量)===CaCO3↓+H2O2CO2(过量)+Ca(OH)2===Ca(HCO3)2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3SiO2+2NaOH===Na2SiO3+H2O强(碱缓慢腐蚀玻璃)金属氧化物1.低价态的复原性:FeO+4HNO3===Fe(NO3)3+NO2↑+2H2O2。
高考无机化学精华
1. 分 别 加 热 下 列 三 种 物 质 各 100克 : ① KMnO 4 、 ② KClO 3 ( 另 加 少 量 MnO 2 ) ③ HgO. 完 全 、 反应后,所放出的氧气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 ① > ② > ③ B. ② > ① > ③ ) C. ① > ③ > ② D. ② > ③ > ①2. 2013•成 都 模 拟 ) 向 1LFeBr 2 溶 液 中 , 通 入 1.12L( 标 态 下 ) 的 Cl 2 , 测 得 溶 液 中 c ( ( Br - ) =3c( Cl - ) 反 应 过 程 中 溶 液 的 体 积 变 化 不 计 , 则 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 , )3. ( 2012• 徐 汇 区 一 模 ) 已 知 在 热 的 碱 性 溶 液 中 , NaClO 发 生 如 下 反 应 : 3NaClO→ 2NaCl+NaClO 3 . 在 相 同 条 件 下 NaClO 2 也 能 发 生 类 似 的 反 应 , 其 最 终 产 物 是4. 完 成 并 配 平 化 学 方 程 式 ( 在 空 格 内 填 入 系 数 或 化 合 物 的 分 子 式 ) .5.( 2011•双 流 县 模 拟 ) 将 a mol Cu 2 S 与 b mol FeS 的 混 合 粉 末 投 入 到 V mL、 c mol/L 的 硝 酸 溶 液 中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 生 成 d L NO 气 体 , 所 得 溶 液 可 看 作 是 硝 酸 铜 、 硝 酸 铁 和 硫酸的混合溶液,则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可能是( )11. 某 一 反 应 体 系 中 有 反 应 物 和 生 成 物 共 7种 粒 子 : CuS、 SO 2 、 H + 、 Mn 2 + 、 Cu 2 + 、 MnO 4 - 、 H 2 O, 已 知 H 2 O 是 反 应 产 物 之 一 . 12. . 已 知 还 原 性 : Fe 2 + > Br - > C1 - , 在 FeCl 2 、 FeBr 2 的 混 合 溶 液 中 , C1 - 、 Br - 两 种 离 子 的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1:2,向 该 溶 液 中 通 入 一 定 量 的 氯 气 ,使 溶 液 中 C1 - 与 Br - 的 个 数 比 为 8: 1, 则 通 入 氯 气 的 物 质 的 量 与 溶 液 中 Fe 3 + 的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 )13.9. 工 业 生 产 中 物 质 的 循 环 利 用 有 多 种 模 式 . 例 如 下 图 所 示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14.下 列 关 系 图 中 , A 是 一 种 正 盐 , B 是 气 态 氢 化 物 , C 是 单 质 , F 是 强 酸 . 当 X 无 论 是 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 当 X 是强碱 , 时,过量 B 跟氯气反应除生成 C 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5.如 图 为 中 学 化 学 中 几 种 常 见 物 质 的 转 化 关 系( 部 分 产 物 已 略 去 ) .已 知 :A、C 是 气 体单 质 ,B 为 金 属 ;气 体 E 极 易 溶 于 水 、液 态 常 做 致 冷 剂 .D 为 黑 色 固 体 ,H 的 固 体 受 热 分 解 生 成 两 种 气 体 E 和 y, y 的 组 成 元 素 均 为 短 周 期 元 素. 1) 写 出 : G 的 化 学 式 2)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16.等 体 积 、 等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的 硫 酸 、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分 别 放 在 甲 、 乙 两 烧 杯 中 , 各 加 入 等 质 量 的 铝 , 成 氢 气 的 体 积 比 为 5: 则 甲 、 两 烧 杯 中 的 反 应 情 况 可 能 分 别 是 生 6, 乙 ( )17.( 2012•泸 州 一 模 ) 将 10.26gFe 2 O 3 、 Al 2 O 3 、 CuO 的 混 合 物 加 入 120mL 1.0mol/L H 2 SO 4 溶 液 中 , 混 合 物 恰 好 完 全 溶 解 , 向 所 得 溶 液 中 逐 滴 加 入 3.0mol/L NaOH 溶 液 至 沉 淀 量 不 变 时 , 消 耗 NaOH 溶 液 100mL; 另 取 等 质 量 的 原 混 合 物 置 于 试 管 中 , 用 足 量 的 CO 气 体 加 热还原,完全反应后试管内固体的质量为( )18.( 2011•郑 州 二 模 ) 把 VL 含 有 MgSO 4 和 Al 2 ( SO 4 ) 3 的 混 合 溶 液 分 成 两 等 份 , 一 份 加 入 含 a mol NaOH 的 溶 液 , 恰 好 使 铝 离 子 完 全 转 化 为 [Al( OH) 4 ] - ; 另 一 份 加 入 含 b mol BaCl 2 的 溶 液 , 好 使 硫 酸 根 离 子 完 全 沉 淀 为 BaSO 4 . 原 混 合 溶 液 中 Mg 2 + 的 浓 度 为 恰 则 ( )19.2011•崇 明 县 二 模 ) 将 2.8克 Fe 在 一 定 量 稀 硝 酸 中 恰 好 完 全 溶 解 后 , 往 溶 液 中 滴 加 NaOH 溶 液 立 即 产 生 沉 淀 , 滴 加 至 沉 淀 量 最 大 时 , 再 将 所 得 溶 液 和 沉 淀 一 起 加 热 蒸 干 , 并在空气中灼烧至恒重,所得固体成分和可能的质量为( )20.将 3.72g 由 金 属 钠 、氧 化 钠 和 过 氧 化 钠 组 成 的 混 合 物 与 足 量 水 反 应 ,在 标 准 状 况 下 得 到 672mL 混 合 气 体 . 将 该 混 合 气 体 用 电 火 花 点 燃 ,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 则 原 混 合 物 中 钠 、 氧 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一 定 质 量 的 Al、 Mg 合 金 与 适 量 的 稀 硫 酸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 将 反 应 后 的 溶 液 整 个 蒸 干 , 所 得 固 体 ( 不 含 结 晶 水 ) 质 量 比 原 固 体 增 加 了 7.2g, 则 该 合 金 的 物 质 的 量 可 能 为22.含 8.0g NaOH 的 溶 液 中 通 入 一 定 量 H 2 S 后 , 将 得 到 的 溶 液 小 心 蒸 干 , 称 得 无 水 物 )已 知 磷 酸 分 子 中 的 三 个 氢 原 子 都 可 以 跟7.9g,则 该 无 水 物 中 一 定 含 有 的 物 质 是(23. 已 知 磷 酸 分 子 中 的 三 个 氢 原 子 都 可 以 跟 重 水 分 子( D 2 O)中 的 D 原 子 发 生 氢 交 换 .又 知 次 磷 酸 ( H 3 PO 2 ) 也 可 跟 D 2 O 进 行 氢 交 换 , 但 次 磷 酸 钠 ( NaH 2 PO 2 ) 却 不 能 跟 D 2 O 发 生 氢交 换 . 由 此 可 推 断 出 H 3 PO 2 的 分 子 结 构 是 ()(3分) (2012•安徽)已知室温下,Al(OH)3的 Ksp 或溶解度远大于 Fe(OH)3.向浓度 均为0.1mol•L 的 Fe(NO3)3和 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下列示意 图表示生成 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的﹣1关系,合理 的是( )3.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全国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下列各物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为常见金属单质,乙、丙、丁是非金属单质,其它为化合物,B、D分别为黑色粉末和黑色晶体,G为淡黄色固体,J为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I为红褐色固体,①是实验室制取丁的反应之一,F为棕黄色溶液。
各物质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题(部分生成物未列出):(1)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甲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F和E的混合溶液中用___________试剂(填化学式)检验E中阳离子;(4)整个转换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个;(5)写出反应③E与G按物质的量之比2:1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Fe + 4H2O(g) Fe3O4 + 4H2KMnO46个6Fe2+ + 3Na2O2 + 6H2O = 4Fe(OH)3↓ + 2Fe3+ + 6Na+【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G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J为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则G是Na2O2, J为NaCl;I为红褐色固体,则I是氢氧化铁,甲是Fe单质;B、D分别为黑色粉末和黑色晶体,Fe与物质C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另一种非金属单质,根据Fe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可知C是水,乙是氢气,D是Fe3O4;A与B反应生成水和一种非金属单质,且①是实验室制取丁的反应之一,判断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所以丁是氧气;四氧化三铁与K反应生成两种物质E、F,可以相互转化,则K是盐酸,盐酸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F与Fe反应生成E,则F是氯化铁,E是氯化亚铁,氯化铁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氯化钠、氧气,氯化亚铁与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铁、氢氧化铁、氯化钠。
高中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高中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绪论一.是非题:1.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2. 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不变的一类变化3. 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4.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5. 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 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二.选择题: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 它不包括A. 希有气体B: 混合物 C. 电子流或γ──射线D. 地球外的物质2. 纯的无机物不包括A. 碳元素B. 碳化合物C. 二者都对D. 二者都错3. 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A. 氨溶于水B. 蔗糖溶在水中C. 电解质溶液导电D. 照相底片感光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一.是非题1. 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 电子总比2s 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E1s.2. 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 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 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3. 氢原子中,2s 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 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 3.4. 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 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 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 f > d > p > s; 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5. 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6. 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7. 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 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8. 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 1 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 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9. s 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 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 d 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10. 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 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 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 就构成了同位素. 可见, 核素也就是同位素.二.选择题1. 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A. 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B. 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C. 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D. 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 波函数是函数式, 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B.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C. 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 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A. 轨道能量逐渐降低, 但能级顺序不变;B. 轨道能量基本不变, 但能级顺序改变;C. 轨道能量逐渐增加, 能级顺序不变;D. 轨道能量逐渐降低, 能级顺序也会改变.4. 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A.2n 2(n 为主量子数);B. 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C. 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D. n + 0.7 规则5. 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A.ns 2np3B.ns 2np4C.ns 2np5D.ns 2np66. 下列元素中,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BB.CC.AlD.Si7. 原子光谱中存在着不连续的线谱, 证明了A. 在原子中仅有某些电子能够被激发B. 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只可能有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C. 原子发射的光, 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的白光D. 白光是由许许多多单色光组成.8. 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时必须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这里的能量主要是指 A.亲合能 B. 电能 C. 势能 D. 动能9. 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A.NaB.NeC.FD.H10. 下列哪一种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最不明显A.电子亲合能B. 电负性C. 电离能D. 原子体积11. 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2,1,-1,-1/2)B.(0,0,0,+1/2)C.(3,1,2,+1/2)D.(2,1,0,0)12. 元素和单质相比较时, 正确的说法是 A.元素由单质构成; B. 元素可分解为单质;C.元素的质量比单质的质量重;D. 单质是元素存在的一种形式.13. 核素和同位素的相同点是A.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大于中子数;B. 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小于中子数;C.它们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 它们各自含有相同的质子数.14. 关于核素的正确说法是A. 具有一定数目的核电荷的一种原子;B.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C. 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 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15. 测定原子量最直接的方法是A. 质谱法B. 化合量法C. 气体密度法D. α─粒子散射法三.填空题:1. 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用方程F=ma 描述,但微观物体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中的( ) 描述. 它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式.2 主量子数为4 的一个电子, 它的角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 种, 它的磁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 种.3. 在氢原子中,4s 和3d轨道的能量高低为( ), 而在19 号元素K 和26 号元素Fe 中, 4s 和34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分别为( ) 和( ).4. 填上合理的量子数:n=2,l=( ),m=( ),ms=+1/2.5. +3 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S2-离子相同的元素是( ).6. 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质相比具有两大特征,它们是( )和( ), 说明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两个重要实验是( ).7. ψ n,l,m 是( ), 当n,l,m, 一定时, 处于ψ n,l,m 状态的一个电子的( ), ( ),( ) 可以确定.n,l,m 可以确定一个( ).8. 氢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 决定, 而钠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 决定.9. Mn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 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一定状态, 是( ).10. 在电子构型a.1s 22s2, b.1s 22s22p54s1, c.1s 22s12p13d13s1, d.1s 22s22p63s13d1,e.1s 22p2,f.1s 22s32p1,g.1s 12s22p13d1中,属于原子基态的是( ), 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 ), 纯属错误的是( ).11. 用元素符号填空:( 均以天然存在为准)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 原子中3d 半充满的元素是( ), 原子中4p 半充满的元素是( ), 电负性差最大的两个元素是( ),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四.简答题1. 第114 号元素属于第几周期? 第几族?2. 为什么碳( 6C)的外围电子构型是2s22p2, 而不是2s12p3,而铜( 29Cu)的外围电子构型是3d104s1, 而不是3d94s2?3、气体常数R 是否只在气体中使用?五.综合题1. 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36号元素之前,该元素失去2个电子以后,在角量子数l=2 的轨道上正好半充满, 试回答:(1)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所处周期和族;(2) . 写出表示全部价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3) . 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的分子式及酸碱性.2. 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3,试问:(1) . 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多少?有多少个未成对电子?(2) . 它有多少个电子层?多少个能级?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数是多少?(3) . 它的价电子数是多少?它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化合价是几?3. 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第二章分子结构一.是非题:1、两原子间可以形成多重键,但两个以上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多重键。
全国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中学化学中的一些常见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
其中A、H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气体B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D遇到A很快变成红棕色E, C是黑色金属氧化物,I 是紫红色金属单质。
X为常见液体(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 )。
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C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2)B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答案】NH3 CuO NO 2NHCl+Ca(OH)2 -CaC2+2NH3 T +2H2O催ft副4NH3+5O2===4NO+6H2O 3Cu+8H b+2NO3 =3Cu2++NOT +4H2OA【解析】A、H为空气中主要成分,分别为N2、O2中的一种,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B为NH3, A能与氨气反应生成D与X, X为常见液体,气体D遇到A很快变成红棕色E,可推知A为Q, H为N2, D为NO, X为H2O, E为NO2, E与X反应生成F, I是紫红色金属单质,应为Cu, F与Cu反应得到G、X(水卜D(NO),故为HNO3, G为Cu(NO3)2. C属于氧化物,与B(NH3)反应彳#到X(水卜H(氮气)、I(Cu),根据元素守恒可知C 为CuO,据此解答。
【详解】A、H为空气中主要成分,分别为N2、O2中的一种,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B为NH3, A能与氨气反应生成D与X, X为常见液体,气体D遇到A很快变成红棕色E,可推知A为Q, H为N2, D为NO, X为H2O, E为NO2, E与X反应生成F, I是紫红色金属单质,应为Cu, F与Cu反应得到G、X(水卜D(NO),故为HNO3, G为Cu(NO3)2. C属于氧化物,与B(NH3)反应彳#到X(水卜H(氮气)、I(Cu),根据元素守恒可知C 为CuO;(1)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化学式为NH3; C的化学式为CuO; D的化学式为NO;(2)实验室利用氯化钱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NH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2+2NH3 T +2H2O;催讨用I(3)反应①为氨的催化氧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B^£L14NO+6H2O;A(4)反应②为Cu溶于稀硝酸生成N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T +4H2O。
2020届高考无机化学专题复习与答案
2020届高考无机化学专题复习——常见金属的冶炼【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下载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分)1.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周期。
X、Y、Z、W为这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为二元化合物且为强电解质,W的水溶液呈碱性,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C+>D3+>B2−B. 由A、B、E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都呈强酸性C. C单质的熔点低于D单质的熔点D. 电解C、E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只生成C、E对应的单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硅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单质硅和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粗硅B. 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氯、溴、碘、硫、钠、钾等重要元素主要来自于海水C. 工业上利用H2 和Cl2光照下反应生成 HCl,再将其溶于水生产盐酸D. 高炉炼铁得到的铁是含碳2%−4.5%的生铁,通过炼制生铁可以得到用途更广泛的钢,钢的含碳量比生铁低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②电冶铝工业中用电解熔融状态氧化铝,用冰晶石作助熔剂的方法进行冶炼③电解法精炼铜时,电路中每转移2mol电子,阳极质量就减少64g④镀锌铁镀层破坏后锌仍能减缓铁腐蚀,其原理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⑤第五套人民币的一元硬币材质为铜芯镀银,在电镀过程中,铜芯应做阳极⑥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中,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A. ①②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⑤⑥D. ③④⑥4.化学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A. 合成氨采用500℃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适当加快NH3 的合成速率,催化剂在500℃左右时其活性最好,且能提高H2的转化率B. 工业上采用电解氯化铝生产金属铝C. 明矾可用于水的净化和杀毒D. 使用含有CaCl2的融雪剂会加速桥梁的腐蚀5.工业上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杂质Fe2O3和SiO2)为原料生产铝,其生产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沉淀A主要是SiO2B. 步骤②的目的是分离Fe3+和Al3+C. 溶液E中的溶质主要有碳酸钠和硫酸钠D. ⑤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6.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氯化镁属于电解质,工业上可用电解其溶液的方法制镁B. 钠钾合金的硬度小,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C. Fe2O3是红棕色固体,可以制成红色的油漆、涂料D. 溴单质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可用CCl4萃取Br−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铝及其合金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材料,通常用电解氯化铝的方法制取B. 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C. 偏二甲肼[NH2N(CH3)2]是一种液体燃料,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以是氨基酸D.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常用作增塑剂,对人体无害,可用作食品添加剂8.“类推”这种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③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Fe(OH)3受热也易分解④不能用电解熔融的AlCl3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熔融的MgCl2来制取金属镁A. ①④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9.下列关于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石油经分馏后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 煤的干馏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C. 从海水中得到无水MgCl2,电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属镁D. 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等清洁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烃类1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会充满试管②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在煤燃烧时最终生成CaSO4,可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③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④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⑤为证明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混有Na2CO3A. 仅①③④⑤B. 仅②③④C. 仅①③④D. 仅①②④⑤1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制取或应用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B. 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工业上也电解Al2O3来冶炼AlC. K2FeO4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1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 用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 通电 Cl2↑+H2↑+2OH−B. 金属铝的冶炼:2AlCl3(熔融) 通电 2Al+3Cl2↑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13.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环保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B.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 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和淡水D.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运用化学方法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B.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碳在高温下直接将氧化铁还原成铁C. SO2气体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D.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15.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都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晶体广泛用作制造光导纤维和太阳能电池板材料B. 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C. 高温下杀死H7N9,不属于蛋白质变性D. 用含有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后驾车,利用了乙醇的挥发性和还原性16.有关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如表:原子半径/pm6670143160主要化合价−2+5、+3、−3+3+2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X和Y能形成多种共价化合物B.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C. 工业上常用电解Z的氯化物水溶液的方法制备Z单质D. Z和W的氧化物均能溶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中17.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 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C. 黑色的氧化铜灼烧会变成砖红色D. 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18.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长期使用(NH4)2SO4化肥会使土壤酸化,而过度使用尿素[CO(NH2)2]会使土壤碱化B. 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C. 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单质D. “酸可以除锈”、“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19.下列反应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SiO2 +4HF=SiF4↑+2H2OB. 工业上用电解法制镁:MgCl2(熔融C. 将铝片打磨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Al+2OH−=2AlO2−+H2↑D. 氢氧化亚铁暴露于空气中:4Fe(OH)2 +O2 +2H2O=4Fe(OH)320.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 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 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21. 1807年化学家戴维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4NaOH(熔融)− 通电 O 2↑+4Na +2H 2O ;后来盖⋅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3Fe +4NaOH − 1100℃ Fe 3O 4+2H 2↑+4Na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戴维法制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OH −+2e −=H 2↑+O 2↑B. 盖⋅吕萨克法制钠原理是利用铁的金属性比钠的强C. 若用戴维法与盖⋅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两方法转移电子总数相等D. 还可以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22. 下列实验结论或操作、生产方法,准确合理的是( )A. 某钠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说明该钠盐是Na 2CO 3B. 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CO 2中混有的HClC. 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熔融MgO 的方法制取金属镁D. 除去MgCl 2溶液中少量FeCl 3可向其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6分)2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不纯的氧化铝(杂质为Fe 2O 3)为原料,设计了冶炼铝的以下工艺流程(部分反应产物没有标出):(1)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实验室配制480mL 1mol⋅L−1 X的溶液必须用到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常用来可以标定所配X的溶液浓度是否准确的实验名称是______.(2)按照方案设计,试剂Z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以生成沉淀b[Fe(OH)3].从实际工业的角度,你认为方案______更合理,理由是______(3)已知N为氨气,实验室中还可以用下图装置制取氨气并进行氨气喷泉实验.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装置中A口部和B口部之间联通导气管的作用是______②若用此装置制备N气,若A中盛有浓氨水,则B装置中的固体试剂不可以选用下列的______(填字母序号).A.生石灰B.烧碱C.胆矾D.碱石灰(4)若D中事先滴入少量酚酞,则C中液体呈______色,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24.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试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为______,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______。
高考无机化学 -【完整版】
1.1995年美国教授Lagow报道,他制得了碳的第四种同素异形体--链式炔碳: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300-500个碳原子,性质很活泼.据此判断链式炔碳的熔点,估计比石墨()A.高 B.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2.过氧化氢与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水和氧气.如果过氧化氢中的氧原子是示踪原子(),当反应完全后,含有示踪原子的物质是()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氧气 D.水3.在含有不同离子的四种溶液中,加过量盐酸得到了白色沉淀,过滤,在滤液中加过量氨水又得到白色沉淀,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溶液仍得到白色沉淀的是()A.、、B.、、 C.、、D.、、4.欲同时对农作物施用含N、1997年12月31日o/L的盐酸100 mL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再通入 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时,刚好使溶液中完全转化为.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FeO B. C. D.21.有A、B、C三种气体分别是、HC、HI中的一种,但不知道它们具体是什么气体.将A、B混合不反应,则下面正确的判断是()A.A、B能确定 B.C肯定不是HC C.C可能是HC D.C不是也不是HI22.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C、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溶液的灼热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分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CO和HC中至少有一种B.一定有、HC和COC.一定有;CO和HC中至少有一种 D.一定有和HC;没有CO练习题:1.下图为某些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未注明用量的物质间均按恰好充分反应处理已知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常温下,甲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乙为可燃性气体,甲、乙分子中质子数相等。
1A的化学式是;乙的化学式是。
2X是一种纯净物,X的化学式是;C中含有、。
填化学式3能否确定B为何种物质如果能,写出B的化学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知识点)高考无机化学试题库.pdf
第一章气体填空题:1、某广场上空有一气球,假定气压在一日内基本不变,早晨气温15℃时,气球体积为25.0L;中午气温为30℃,则其体积为26.3 L;若下午的气温为25℃,气球体积为25.9 L。
2、某真空集气瓶的质量为134.567g。
将一温度为31℃,压力为98.0 kPa的气体充入其中,然后再称其质量为137.456g,则该气体的质量m= 2.889g。
如果集气瓶中装满31℃的水,其总质量为1067.9g(该温度下水的密度为0.997g·mL-1),集气瓶的容积为0.936 L;该气体的密度ρ= 3.09 g.·L-1,摩尔质量M=79.6g·moI-1。
3、恒定温度下,将1.0L 204kPa的氮气与2.0L 303kPa的氧气充入容积为3.0L的真空容器中,则p(N2)=68 kPa; p(O2)=202 kPa; 容器内的总压力p=270 kPa。
4、在温度T时,在容积为c L的真空容器中充入氮气和氩气。
容器内压力为a kPa,若p(N2)=b kPa, 则p(Ar)=a-b kPa; N2和Ar的分体积分别为bc/a L 和(a-b)c/a L; n(N2)=bc/RT mol,n(Ar)=(a-b)c/RT mol。
5、在相同温度、压力、体积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
试比较:n1= n2, m1> m2; Ēk,1= Ēk,2; v1< v2; ρ1> ρ2。
若体积增大,温度、压力保持不变,则ρ1, ρ2都不变。
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含有相同质量的H2,O2,N2与He的混合气体,其中分压最小的组分是………………………………………………………………( B)(A)N2(B)O2(C)H2(D)He2、某温度下,一容器中含有2.0mol O2,3.0mol N2及1.0mol Ar。
如果混合气体的总压为a kPa,则p(O2)=…………………………………………………( A)(A) a/3 kPa (B) a/6 kPa (C) a/4 kPa (D) a/2 kPa3、1000℃时,98.7kPa压力下硫蒸气密度为0.5977g·L-1,则相应条件下硫的化学式为…………………………………………………………………………( D)(A)S (B)S8(C)S4(D)S24、将C2H4充入温度为T(120℃)、压力为p的密闭容器中,该容器的容积是可变的,设其初始体积为V。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精编:专题5无机化学综合题
专题5 无机化学综合题全国卷1、【2010新课标】物质A ~G 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其中A 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 和C 。
单质C 可与E 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 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2)利用电解可提纯C 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____________,阴极物质是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0.23 mol B 和0.11 mol 氧气放入容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D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 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 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__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 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参考答案(1),,(2)粗铜,精铜,溶液(3) (4)23.8,减小,降低,减小 2、【2011新课标】0.80gCuSO 4·5H 2O 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0.10mol·L -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 2+)=________________mol·L -1(K ap [Cu(OH)2]=2.2×10-20)。
高考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碳酸钙答案:C2.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2Na + 2H2O = 2NaOH + H2↑B. Na + H2O = NaOH + H2↑C. 2Na + H2O = 2NaOH + H2D. Na + 2H2O = NaOH + H2↑答案:A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 铁(Fe)B. 铜(Cu)C. 硫(S)D. 钾(K)答案:C4.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SO4·7H2O,该化合物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B. +3C. +4D. +6答案:B5.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氢氧化钠(NaOH)B. 硫酸(H2SO4)C. 氯化钠(NaCl)D. 碳酸(H2CO3)答案:A6. 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
A. 硫酸钡(BaSO4)B. 碳酸钡(BaCO3)C. 氯化银(AgCl)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7.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A. 氢氧化钠(NaOH)B. 硫酸(H2SO4)C. 氯化钠(NaCl)D. 碳酸钙(CaCO3)答案:A8. 金属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2Al + 6HCl = 2AlCl3 + 3H2↑B. Al + 3HCl = AlCl3 + 3H2↑C. 2Al + 6H+ = 2Al3+ + 3H2↑D. Al + 3H+ = Al3+ + 3H2↑答案:C9.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
A. 氯化银(AgCl)B. 硫酸银(Ag2SO4)C. 碳酸银(Ag2CO3)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A10.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具有氧化性的是()。
2021届高考无机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2021届高考无机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无机化学练习高考专题专题一:化学术语及其规律1.09江苏卷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nh4cl的电子式: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1.答案:C分析:a项,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的电子层应该是6个电子,所以a项是错误的,B项,NH4Cl来自NH4?Cl呢?氯离子组成?如果它是阴离子,必须写出电子式。
C和18O代表质量数为18、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因此在原子核中有10个中子D项。
8的结构式为邻氯甲苯,因为氯原子和甲基位于相邻的碳原子上。
对氯甲苯中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应处于相对位置。
2、(2021江苏卷)2.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h2o的电子式为h:o:h.. 1880年b.4℃时,纯水的ph=7c、在d16o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2d的两倍。
273k,101kpa,水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D:D(气体)>D(液体)>D(固体)[分析]本主题主要研究水化学的基本术语。
a项,水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电子式为;b项,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项,一分其中,质量数为20,质子数为10,当温度和压力不变时,D项只能处于一种状态。
综上所述,选择C项回答这个问题3、(2021江苏高考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n2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c、含53个质子和78个中子的碘原子:13153i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式:解析: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基础。
n2的电子式应该是:;S2——结构意图应该为:;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应该是:答案:c4、(2021全国1)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沸点:NH3>PH3>ash3b。
熔点:Si3N4>NaCl>sii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ⅠⅡ第一章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 (1)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及化学平衡 (6)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16)第四章电离平衡 (21)第五章沉淀平衡 (26)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 (31)第七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39)第八章化学键和分子、晶体结构 (44)第九章稀有气体 (51)第十章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52)第十一章卤素 (55)第十二章氧族元素 (58)第十三章氮族元素 (61)第十四章碳族元素 (65)第十五章硼族元素 (67)第十六章配合物 (69)第十七章铜锌分族 (75)第十八章过渡元素(I) (79)第十九章过渡元素(II) (87)第二十章镧系、锕系元素和核化学 (90)S tudy Q uestionsChapter1The Behavior of Gases,Liquids and Solutins (92)Chapter2The Basic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and Chemical Equilibia (94)Chapter3The Basic Chemical Kinetics (99)Chapter4Equilibia of Acids and Bases (102)Chapter5Ionic Equilibia in Aqueous System (105)Chapter6The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and Electrochemistry (108)Chapter7The Atomic Structure (111)Chapter8The Chemical Bond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113)Chapter9Group VIII s and p Elements (119)Chapter10Group I and II s Elements (121)Chapter11Group VII p Elements (124)Chapter12Group VI p Elements (127)Chapter13Group V p Elements (130)Chapter14Group IV p Elements (133)Chapter15Group III p Elements (136)Chapter16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s (138)Chapter17The Transition Elements (141)Chapter18The Elements of the First Transition Series (144)Chapter19The Elements of the Second Transition Series (146)Chapter20Scandium,Yttrium,the Lanthanides and the Actinides (148)附录I-1SI单位制的词头 (150)I-2一些非推荐单位、导出单位与SI单位的换算 (150)II一些常用的物理化学常数 (151)III不同摄氏温度t下水的蒸气压p (152)IV常见物质的∆f Hөm、∆f Gөm和Sөm (153)V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 (159)VI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 sp(298K) (160)VII-1酸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φө(298K) (161)VII-2碱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φө(298K) (163)VIII常见配(络)合离子的稳定常数K稳 (165)IX常见溶剂的K b和K f (166)X常见化学键的键焓(298K,pө) (166)XI在标准状况下,一些有机物的燃烧热 (167)XII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英文) (168)第一章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1.敞口烧瓶在7℃所盛的气体,必须加热到什么温度,才能使1/3气体逸出烧瓶?2.已知一气筒在27℃,30.0atm时,含480g的氧气。
若此筒被加热到100℃,然后启开阀门(温度保持在100℃),一直到气体压力降到1.00atm时,共放出多少克氧气?3.在30℃时,把8.0gCO2、6.0gO2和未知量的N2放入10dm3的容器中,总压力达800mmHg。
试求:(1)容器中气体的总摩尔数为多少?(2)每种气体的摩尔分数为多少?(3)每种气体的分压为多少?(4)容器中氮气为多少克?4.CO和CO2的混合密度为1.82g⋅dm-3(在STP下)。
问CO的重量百分数为多少?5.已知某混合气体组成为:20份氦气,20份氮气,50份一氧化氮,50份二氧化氮。
问:在0℃,760mmHg下200dm3此混合气体中,氮气为多少克?6.S2F10的沸点为29℃,问:在此温度和1atm下,该气体的密度为多少?7.体积为8.2dm3的长颈瓶中,含有4.0g氢气,0.50mol氧气和分压为2atm的氩气。
这时的温度为127℃。
问:(1)此长颈瓶中混合气体的混合密度为多少?(2)此长颈瓶内的总压多大?(3)氢的摩尔分数为多少?(4)假设在长颈瓶中点火花,使之发生如下反应,直到反应完全:2H2(g)+O2(g)=2H2O(g)当温度仍然保持在127℃时,此长颈瓶中的总压又为多大?8.在通常的条件下,二氧化氮实际上是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两种混合气体。
在45℃,总压为1atm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2.56g⋅dm-3。
计算:(1)这两种气体的分压。
(2)这两种气体的重量百分比。
9.在1.00atm和100℃时,混合300cm3H2和100cm3O2,并使之反应。
反应后温度和压力回到原来的状态。
问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若反应完成后把温度降低到27℃,压力仍为1.00atm,则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已知27℃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6.7mmHg)10.当0.75mol的“A4”固体与2mol的气态O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若反应物完全消耗仅能生成一种化合物,已知当温度降回到初温时,容器内所施的压力等于原来的一半,从这些数据,你对反应生成物如何下结论?11.有两个容器A和B,各装有氧气和氮气。
在25℃时:容器A:O2体积500cm3,压力1atm。
容器B:N2体积500cm3,压力0.5atm。
现将A和B容器相连,让气体互相混合,计算:(1)混合后的总压。
(2)每一种气体的分压。
(3)在此混合物中氧气所占的摩尔分数。
12.在1dm3的玻璃瓶中,装有100cm3含HCl10%的盐酸溶液(1.19g⋅cm-3),在温度为27℃时,加入0.327g锌(原子量为65.4)并立即用塞子塞紧。
反应完全后,如瓶内温度和反应前相同,问:瓶中的压力是多少?(假设反应前瓶中的压力为1atm,包括空气、水蒸气和氯化氢三种气体的分压,并假设反应前后此三种分压相同。
)13.将未知量的氩气和氦气相混合,其混合物的重量为5.00g,并且知道此混合气体在25℃,1atm时占有10dm3体积,求此混合气体各组分的重量百分组成?14.现有5.00gFeCl3(固体),放入事先抽空的1dm3容器中气化成在427℃时,该气体的压力为0.89atm。
试证明气体的分子组成是Fe2Cl6,而不是FeCl3。
15.一气态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x H y Cl z,它与足量的氧气完全燃烧,燃烧8体积该化合物,产生16体积的CO2,16体积的H2O蒸汽和8体积的Cl2(反应前后都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
问:此化合物的分子式如何?16.100cm3的O2加入50cm3的CO和C2H6的混合气体中,点燃后,CO和C2H6完全变成CO2和H2O,然后再回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力(此时水已不算体积了)。
剩下的气体体积为85cm3,求原来混合物中,CO和C2H6的体积百分数。
17.在臭氧的分析中,把2.0×104dm3的空气(在STP下)通入NaI的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O3+2I-+H2O=O2+I2+2OH-生成的I2用0.0106mol⋅dm-3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反应如下:I2+2Na2S2O3=2NaI+Na2S4O6为了使所有的I2和Na2S2O3完全反应,必须用此硫代硫酸钠溶液4.2dm3,试计算:(1)与Na2S2O3完全反应的I2的摩尔数?(2)在20000dm3空气中,含有多少摩尔O3?(3)在STP下,这些O3占多大体积?(4)空气中O3占的体积为空气的百分之几?18.某两种气态混合烃,在常温下体积为20cm3,与足量的氧气反应,产生的气体被浓硫酸吸收后,体积减少了30cm3;被石灰水吸收后,体积减少了40cm3(这些体积都已换算成与初始状态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
问此混合物有几种?每种可能情况下,各烃的体积百分数为多少?19.有一种未知气体,测得它的扩散速度是NH3扩散速度的2.92倍,求这种未知气体的近似分子量?2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了分离铀同位素的方法。
把六氟化铀(UF6,分子量为352)通过几千层多孔的障碍,利用扩散速度的不同来分离。
试比较氟甲烷(氘碳-14甲基)(CD3F,分子量为39)和UF6的扩散速率比。
21.在50atm和50℃时,10.0gCO2的体积为85cm3。
试求:此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定律的体积百分偏差为多少?22.在18℃和760mmHg气压下,将含饱和水蒸汽的空气2.70dm3通过CaCl2干燥管。
吸去水汽后,称重得3.21g,求:18℃时饱和水蒸汽压。
(已知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9.0)。
23.在16℃和747mmHg气压力下,在水面上收集1dm3CO2气体,经干燥后,还有多少立方分米CO2?重多少克?24.液体A和B形成理想溶液。
纯A和纯B的蒸汽压(在100℃时)分别为300mmHg和100mmHg。
假设100℃时此溶液是由1molA和1molB组成。
收集此液体上方的蒸汽,然后冷凝,再把此冷凝液体加热到100℃,然后再使此冷凝液体上方的蒸汽冷凝,形成液体X,问在液体X中,A的摩尔分数为多少?25.在80℃时苯的蒸汽压为753mmHg,甲苯的蒸汽压为290mmHg。
若有1/3mol的苯和2/3mol的甲苯混合溶液,问:(1)此溶液的蒸汽压为多少?(2)溶液上面蒸汽的组成如何?(假设此溶液中的两个成分都服从拉乌尔定律)26.在25℃时,某液体上方的氧气体积为4dm3,压强为750mmHg。
用适当的方法除去氧气中的某液体蒸汽。
再测量氧气的体积(在STP下)为3dm3,计算此液体的蒸汽压。
(假设开始时氧气的液态蒸汽是饱和的)。
27.4g某物质溶于156g的苯中,苯的蒸汽压从200mmHg减到196.4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