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二章第二节中国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二章第二节中国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二章第二节中国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章第二节,主要涉及中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具体包括地震、泥石流、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范围和应对方法。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及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及防治措施。

重点:地震、泥石流、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防治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地球仪等。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课外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汶川地震、南方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教材内容讲解(15分钟)1. 地震:讲解地震的成因、分级、影响范围及应对方法。

2. 泥石流:讲解泥石流的成因、分布特点、影响范围及防治措施。

3. 洪水:讲解洪水的成因、分级、影响范围及应对方法。

4. 台风:讲解台风的成因、路径、影响范围及应对方法。

三、例题讲解(10分钟)以四川汶川地震为例,分析地震的成因、影响范围及防治措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道关于自然灾害防治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板书设计(10分钟)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板书,突出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及防治措施。

六、作业设计(5分钟)2. 答案:自然灾害类型:地震、泥石流、洪水、台风等。

分布特点: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洪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多发生在沿海地区。

防治措施:加强地质监测;完善防洪设施;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台风预警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并鼓励学生搜集更多关于自然灾害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套教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λ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λ 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λ 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λ 4、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λ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2、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λ3、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λ 4、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三、自然灾害与环境λ 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λ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四、防灾与减灾λ 1、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λ 2、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λ 3、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λ 4、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本讲重点:1.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本讲难点:主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考点点拨:第一课时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自然灾害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1)特殊性: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

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的。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归纳(史上最全最细)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归纳(史上最全最细)

种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4.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长江流 域(暴 水文
雨和洪涝 灾害)洞 庭湖平原 、鄱阳湖 平原和长 江三角洲 尤为频繁
洪涝
洪灾:东多西少(东部受 夏季风影响大),平原多 高原山地少(平原泄洪不 畅)。从地形区上看:大 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关 中地区,云贵高原。内 涝: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的地区,华北平原最典型 台风风暴潮:东南沿海地 区(夏秋7-10月,8、9月 最集中);温带风暴潮: 北方沿海地区(春秋季 节) 全国(春夏) 江淮地区(春末夏初6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7月) 华北地区(春季3--6月) 华北地区(夏季7--8月) 除西藏、云南、台湾和海 南省外我国大部分地区 (冬半年9-次年5月,春秋 最严重,表现在对农作物 的危害)从寒潮出现次数 看:东北>华北>西北和 长江流域
夏威夷高压势力增强,高压脊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反 气旋控制) 炎热少雨 ①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夏季风未到,降水少;③农 业灌溉需水量大 ①夏季风到的早,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②地势低 平,排水不畅 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南下过程中,受东西走向的天山、阴山、秦岭、南岭等山 地阻挡,北侧令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地理位置差别和地 形影响形成冷空气通道,长驱南下,可影响到黄河流域和 长江流域中下游,甚至两广地区(寒潮南侵到我国的的三 条路径:偏西路径、偏北路径、东北路径-P50图2.36;导 学P25表) 自然原因: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②气候干旱,降水少; ③春季大风日数多。人为原因:④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 热带和副热带暖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条 件:广阔的暖洋面提供丰富水汽;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 层结) 我国范围广频次高;有 渐发性和持久性 洪涝灾害 降温、大风、雨雪、低 温冻害、沙尘暴。南北 方表现不同:北方--大 风、降温、霜冻、暴风 雪;南方--降温、冻害 、雨雪等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及其.PPT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及其.PPT

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 ) 【分析】地震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一次地 震只有一个震级。影响烈度的因素除震级外,还与震源深浅、 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所以一次地震有 多个烈度。
2.干旱就是旱灾。( × ) 【分析】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 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只有干旱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 会失稳或资源破坏等,干旱才能形成旱灾。
地面上任何 一点到震中 的直线距离
震中 距
地质构造和 地面建筑
烈度
地震时地面 受到的影响 和破坏程度
②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 环太平洋地带。 (2)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滑坡
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 岩体与土体,在 重 概念 力作用下沿一定滑
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
现象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
分布
破碎、 _地_势_起_伏_较 大、植被覆盖较差
【解析】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 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黄土 的垂直节理发育,内部孔隙较大,在坡脚遭到人为作用而变陡, 或者发生暴雨时容易使黄土层发生崩塌。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 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 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 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图中显示黄土覆盖层 和基岩之间有明显的滑动面,特别是该区域降水较多,加之人 为开挖边坡的影响,从而导致滑坡发生。
2.读受不同海平面升高影响下某国土地变化图(图中虚线为 国界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A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是什么? 2 分析该地区风暴潮比较严重的原因。 【解析】根据图中国界轮廓等相关信息可知,A为孟加拉国, 濒临孟加拉湾海域。第(1)题,从气候(降水)、地势、植 被等方面分析A国水灾多发的原因。第(2)题,该区域风暴潮 比较严重的原因与风力风向、地势、海湾特征、飓风等都有关 系。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质灾害及防治1.主要的地质灾害2.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 (1)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是该地区地质、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析如下所示:3.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

具体图解如下:[应用体验]1.(2014·全国卷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1.主要气象灾害2.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治措施3.气象灾害的相关性(1)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应用体验]2.(2013·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冷冻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作物减产、农业设施受损上;由图可知,山地地形阻碍寒潮南下,加剧了该地区的冷冻灾害。

第(2)题,预防冷冻灾害主要从监测预报、防灾管理、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

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优质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优质课件(共38张PPT)
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 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 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 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注意: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
洪灾导致通讯设施中断
干旱导致玉米枯死绝收
被洪水浸泡的工厂物资 地震毁坏的高架桥
(三)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自然灾害还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
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火灾毁林
火山爆发后的被毁林地
(四)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合作探究3:根据上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 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 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自然灾害图示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事 件
自然异 常变化
现 象
人员 伤亡
财产 损失 社会 失稳
资源 破坏
学以致用: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 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 ,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 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答: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 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 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三者的共同作用
自然灾害系统
自然灾害系统
难点突破: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
致灾因子:即由孕灾环境产生的各种异动因子。其是由各种自然异 动(暴雨、雷电、台风、地震等)、人为异动(操作管理失误、人 为破坏等)、技术异动(机械故障、技术失误等)、政治经济异动 (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等)等产生的。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_ppt课件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_ppt课件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解 题 训 孟加拉湾北部 干旱:渐发性、 练 广阔的暖洋 要 及沿海地区、 降水不稳定的 高 面(热带、 效 气象灾 中国东南沿海、 狂风、 干旱、半干旱
分布
成因
影响
其他典型灾害
人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 类型
分布
成因 岩层断裂或 错位,地球 内能的急剧 释放 强降水形成 洪水;排水 不畅,积水 形成涝渍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人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使环境的稳定性增加的原理:
目 录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人教版地理
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3.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的区域链发现象: ①串发性灾害链:如寒潮→低温→霜冻。 ②并发性灾害链:如地震并发滑坡、崩塌、海啸、火灾。 ③串发——并发性灾害链:如台风带来风暴潮引起海水污染; 解 带来的暴雨诱发洪水、泥石流和内涝等灾害。 (2)自然灾害的群 题 训 发和群聚现象: 练 要 太阳活动的极值期 高 效 ①群发现象(时间上)地球自转速度急变期 地球各圈层变化激烈的时期
(病害)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人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带有两条,即环太平洋灾害
带和北半球中低纬度灾害带,表解如下: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形成原因 主要 灾害带 位置 自然地 人文地 自然灾害 理原因 理原因 ①板块交界处→ 环太平 环太平 地震、火山、 多火山、地震→ 人口集 洋灾害 洋沿岸 台风、海啸、 多海啸;②热带、 中,经 带 的地带 风暴潮等 副热带海域→台 济发达 风→风暴潮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注意:上列灾害成因仅指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而言,实际上,
太阳与其他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整体运动与变化及由各个圈层 的活动所造成的彼此间的相互影响等,对每一个圈层自然灾害 的产生都会发生一定的作用。
三、自然灾害的影响
判断灾情大小?
例如:5.12汶川大地震人员伤 亡统计:
遇难: 69229人 受伤:374643人 失踪: 17923人 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四、自然灾害的特点
• • • • • 阅读教材,总结自然灾害的特点。 严重的危害性 有突发性和渐变性之分 区域性 连锁发生
• 孟加拉国水灾严重,请分析并归纳孟加拉 国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
图1-6 孟加拉国水灾中的灾民
• 地形: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三角洲,平均海拔l0米以下,地势低洼 容易积水。 •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达到 2000—3000毫米,东北部地处山地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5000—6000毫米。每 年7—9月为雨季,降水丰沛,占全年降水量的80%。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 迟,势力强大时,降水强度增大、历时时间增长,出现洪涝灾害。 • 水文:该国境内河流纵横,大小河流有230多条,河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l0 %。最大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平原和三角洲,水量大,当降水过于集中时, 泄洪不畅,河道泛滥,水深可达1—4米,易加重孟加拉国的水灾。 • 海潮:孟加拉湾是世界上暴发风暴潮最频繁的地区。风暴潮和海水的顶托,阻 碍了河水入海,海水倒灌,加重了水灾灾情。
按成因分类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
滑坡、台风、风暴潮、泥石流、干旱、寒潮、洪涝、 海啸、蝗灾、暴风雪、鼠害 说一说:探索部分分别属于哪一种自然灾害?
(1)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概念:地震灾害指由地震造成的灾害 地质灾害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 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 种类:滑坡﹑ 泥石流﹑ 地面沉降﹑ 崩塌﹑ 地裂缝﹑ 塌陷 ﹑火山﹑ 冻融 ﹑土地沙漠 化﹑ 水土流失﹑ 土地盐碱化等 特点:有的是渐发的,有的是突发的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整体分析沈莉一、教材编写思路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与自然灾害及防治有关的内容多是分散在各章中间断出现的,此次地理《课程标准》将“自然灾害与防治”作为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模块出现在高中地理选修的七个模块之中,成为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修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这可以说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个新亮点。

1、依据“课程标准”设置教材章节内容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全面贯彻教育部2003年制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的精神,教材内容体系结构完全依照“课标”的内容要求设置。

如下表2、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始终贯穿新课标的理念(1)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除基础知识外,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等。

(2)力求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公民的地理素质使学生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学生逐步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然灾害与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健康情感、积极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地理价值观念二、教材整体框架“自然灾害与防治”的依据《课程标准》分为四章,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里了解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每章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但它们之间又有密切联系。

其中“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与分布”是学习一些有关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列举了众多对人类影响较大的灾害实例;“自然灾害与环境”侧重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与分布进行理性分析;“防灾与减灾”是学习本模块的最终目的。

(众多实例)(最终目的)(理性分析)(基础知识)三、教材分章介绍第一章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与分布1、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自然灾害是伴随着地球演化过程的一种自然变异过程和现象,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概要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概要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一、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二、主要的自然灾害1、热带气旋—-台风(属于气象灾害)2、干旱和旱灾(属于气象灾害)3、寒潮(属于气象灾害)4、地震(属于地质灾害)5、滑坡和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6、洪涝(属于水文灾害)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方面)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②(地形方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滥伐森林,中游围湖造田、建垸④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

治理措施:①中上游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森林,继续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库;②中游加固荆江等河段的大堤,退耕还湖,平垸行洪;③拆除占据河道建筑物,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④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⑤健全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加强减灾管理和公众减灾教育;⑹制订救灾应急预案。

7、生物灾害:病害、虫害和鼠害☆蝗灾与鼠害——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蝗灾☆鼠害☆病害☆虫害沙尘暴三、我国东部季风区内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四、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后果及防治措施☆☆☆☆☆一些概念可能混淆:热带气旋和台风、干旱与旱灾、崩塌和滑坡、滑坡和泥石流.(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理清“热带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和天气情况”(风向:气旋西部吹偏北风,东部吹偏南风;天气:台风眼“无风少云干暖”,旋涡风雨区“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外围大风区“多云,阵性降水”。

)☆☆☆为什么我国洪涝的多发地区(东部季风区)灾情重?洪涝的多发地区是我国农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工业、商业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建筑、交通道路密集,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也扩大了灾情的严重性。

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也会增加洪水灾害的风险性,如围湖造田、建垸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滥伐森林、植被降低将使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泥沙沉积,阻塞河湖水库,蓄、泄洪能力下降;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使财产过于集中等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共36张ppt)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2015 年 5 月 5 日,距美国俄勒冈海岸 300 英里外的轴海山火山 (Axial Seamount)一带,一个多星期来已发生几千次轻微地震,火山口 出现喷发熔岩迹象,显示熔岩正从地壳深处涌到表面。当地海床也降 低将近八英尺,进一步显示岩浆正从火山峰底下的熔岩池流出来。研 究人员强调,无论如何,这种喷发不致威胁沿海居民。火山引起的地 震很轻微,海床移动也很缓慢,不会引起海啸。这种火山喷发属于自 然灾害吗?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灾情的大小衡量标准: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2.主要影响 (1)人员伤亡 人类在自然灾害中除了受到伤亡等生理伤害,同时还会由于断水、 缺粮、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等灾害境遇,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心 理和精神的伤害。 (2)财产损失 ①直接经济损失: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 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 ②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 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 直接经济损失。
要点二 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对人员的伤害有:(1)生理伤害:给人体造成死亡、伤残 等。(2)心理和精神伤害: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 人员伤害的人群差异:人们在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 康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会导致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因此, 同样强度的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的情况不同。如下图:
此受灾后所表现出的灾情特点也不同。
受灾体
灾情特点
人员、财产
直接可见、持续时间短
自然资源 灾情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具有广泛
和环境
性和持久性
(2)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
4.自然灾害的危害存在地域差异 (1)差异性的表现

地理__选修5__自然灾害与防治(共239张ppt)优品课件

地理__选修5__自然灾害与防治(共239张ppt)优品课件

当堂训练 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 受灾体易损程度较大的是__西__坡__,原因是? 西坡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建筑用地,东坡的土 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同一次地震中建筑
(2)该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_过__度__开_采__地__下_,水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3.生物灾害:虫灾、蝗灾、鼠灾、生 物入侵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崩塌 地裂缝 地面沉降 火山喷发
因异常地卷风 冰雹 冻害
因大气异常活动引起的
气象灾害
大雨或融雪 凌汛 海啸 风暴潮
因大气异常活动引起的 洪涝灾害
因海洋环境异常变化引起的 海洋(水文)灾害
目录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二、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 三、自然灾害的本质 四、自然灾害的分类 五、主要的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地 震 、滑 坡 、崩 塌 2.气、象泥灾害石:洪涝流、干、旱火、台山风、寒潮 3.生物灾害:虫灾、蝗灾、鼠灾、生物入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在 __自__然__界__发生的,对__人__类__生__命__和__财__产__ 构成危害的事件
思考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 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 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 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 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 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对人 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2. 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 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 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 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
(2)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 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整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整理
重金属、无机盐,连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湖,汇入大海;海洋开发程度提高 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污染了养殖水域。
④危害:海水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繁盛,使鱼类窒息或中毒死亡;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海洋旅游业的发展。 (4)咸潮
①分布特征: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②成因:
自然——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于枯水期,流量较小;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地势低平,河网纵横,天文大潮影响。
态工程建设。
非 ①加强对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统;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和
工 采取预防措施;③建立健全各种灾害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④加强防灾、

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及减灾意识
浙音附中.地理组.选修整理 .第 2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整理
3.生物灾害:病害(禽流感)、虫害(蝗灾)、鼠害、草害、森林火灾、物种减少、物


和恢复矿区植 加强水资源管

被。
理,节约用水。
非 ①加强对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统;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和
工 采取预防措施;③建立健全各种灾害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④加强防灾、
程 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及减灾意识

浙音附中.地理组.选修整理 .第 1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整理
开荒;②围湖造田; 工农业生产用水 资源的不合理
③水利失修 量大;③水资源污 利用
染和浪费
人口城市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防灾减灾意识差,抗灾能力差。
①缓解旱
影 利 情;②缓解
塑造地表景观

高温

①次生灾害;②人员伤亡;③财产损失;④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
、主要的自然灾害
干底叶人黑
白苗捋常吃化一
JtQt. AKt4.
戎皓;同衣申盘韵*.* 时声* bJUf 龟药带轴



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我国洪水灾害:
我国洪水灾害
分布总的特

八、、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暴雨洪水特

八、、
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暴雨成因[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
发生时间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咼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从降水和地形和河流水系特点分析)
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
暴雨洪

主要有台风、锋
面等带来的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
原。

暴雨的时空分布咼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
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

由积雪融水和冰
川融水形成的洪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
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冰凌
洪水
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
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
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6、风暴潮((属于水文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自然原因
灌伐矗林
以土流矢
人为原因
东部临海
除梯的走界处萝
山;建凤璇
中下灣地堺低平,
排氷不輯
泥沙於获、国湖it田河
湖籌洪疔洪■爬另誥」
我国舖疑济伙畔[
地帶







®
☆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详细见《创新讲坛》P185)自然因素:①(气候和水系
方面)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②(地形方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中游没
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滥伐森林,中游围湖造田、建
垸④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

治理措施:①中上游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森林,继续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库;②中游加固荆江等河段的大堤,退耕还湖,平垸行洪;③拆除占据河道建筑物,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④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⑤健全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加强减灾管理和公众减灾教育;⑹制订救灾应急预案。

7、生物灾害:病害、虫害和鼠害☆蝗灾与鼠害一一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
☆鼠害
☆病害
三、我国东部季风区内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一些概念可能混淆:热带气旋和台风、干旱与旱灾、崩塌和滑坡、滑坡和泥石流 •(比较
相同点和不同点)
☆☆☆理清"热带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和天气情况”(风向:气旋西部吹偏北风,东部吹偏南风;天 气:台风眼“无风少云干暖”,
旋涡风雨区“狂风暴雨,雷电交加”
,外围大风区“多云,阵性降水”。


☆☆☆为什么我国洪涝的多发地区(东部季风区)灾情重?
洪涝的多发地区是我国农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工业、商业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建筑、交通 道路密集,加重了受
灾体的脆弱性,也扩大了灾情的严重性。

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也会增加洪水灾害的 风险性,如围湖造田、建垸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滥伐森林、植被降低将使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 失造成下游泥沙沉积,阻塞河湖水库,蓄、泄洪能力下降;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使财产过于集中等等。

☆☆据统计,我国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要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1949年以来,我国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地震 ,其次是洪水,再次是台风、风暴潮、滑坡和泥
石流。

(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
24.2万人)
造成人口受害最多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和洪涝灾害,其次为热带气旋、风暴潮、雹灾、低温冷害、 雪害、地震、泥石流等 受灾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关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要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负面影响, 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的防灾减灾成就。

☆ ☆☆某种自然灾害发生还可能诱发系列次生、衍生灾害,即自然灾害具有链发性。

☆ 干旱引发:荒漠化、盐碱化、火灾、饥荒(并发性灾害链)。

其他见
P 选修5P17 “阅读”
阿间尺虔
☆☆☆为什么我国灾害多样且灾次频发?
答:(1)我国处在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的交汇处。

(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
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
处在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强弱、位置移动的快慢导致了我国不同地 区频繁交替的旱涝灾害。

☆☆☆解题分析思路
☆☆☆如:◎从夏季风的推进和锋面雨带的推移两个方面解释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平原、黄淮 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和西南板块活动地区;
消退 染加剧等
减、生态恶化,威胁人类 自身的生存
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不能忽略了人 年 月
H
*
火山
几秒几小时几日 干旱
洪痔
几月
■持蟻时间 几年
◎从地貌、气候和植被的影响方面解释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西南区;
◎从纬度与气候方面分析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从海陆位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来解释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

五、防灾和减灾
1、3S技术的比较
见选修5
P79 “阅读”
P80 “阅读”
P82 “阅读”
P84 “阅读”
☆☆☆如何拟定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应急预案?(见选修5课后练习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