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先秦两汉)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纲要(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纲要先秦文学(1)《诗经》的来源与编定;编集《诗经》的编集,在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
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采诗”、“献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来源和编定的一些消息。
采诗:汉代班固坚持此说。
其要义在于说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集诗歌,献诗以制作礼乐,目的是观风察政献给朝廷以了解民情。
说法是否确切,颇有争论。
除此之外,诗经的编辑还有公卿献诗说以及孔子“删诗”说。
献诗: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
删诗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东汉王充《论衡·正说》:“《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
删诗说影响很大,至今有人坚持,但多数学者认为此说不确: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 544)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乐,鲁乐公演奏十五国风,名称顺序与今本是《诗经》相同。
当时孔子仅 8岁。
《史记》说孔子删诗是在“自卫返鲁”之后,但《论语》中孔子不止一次提到“诗”、“诗三百”。
春秋时期诸侯宴飨和出使,常赋诗言志,所赋之诗多为《诗经》。
而赋诗言志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
孔子曾骂过“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主张“放郑声”。
但现本《诗经》郑卫民歌依然很多。
可见,说《诗经》由他删选而成,则是不可信的。
孔子对“诗”可能作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
(2)风雅颂的涵义及不同的语言风格;风、雅、颂:《诗经》中的诗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最早见于《荀子儒效》。
“风”是指风土人情,或为“讽”。
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和方域之意。
十五国风。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颂”即是容,歌而兼舞之义,是用于朝廷,宗庙祀祖,以诗乐舞合一形式祈祷神明,赞颂王侯功德。
多简短,音调缓慢,韵律欠规则,不分章,不叠句,表达对神祖的虔诚崇拜,是奴隶社会神权王权至上的反映。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文化成了主流。
2.成书于秦汉两代的由众人编撰的和,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
3.《诗经》中的宴享诗的典型之作是。
4.《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
5.刘向的、《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6.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吊屈原赋》、。
7.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记。
蔡邕的五言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始祖神话七发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有哪些?2.《九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2.《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1、礼乐 2、《吕氏春秋》《淮南子》 3、《小雅·鹿鸣》 4、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 5、《说苑》 6、《鵩鸟赋》 7、《赠妇诗》《翠鸟诗》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二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和周部族始祖诞生的神奇经历。
2、《尚书》包括、《夏书》、《商书》《周书》。
3、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法、道德六家。
4、《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
5、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生发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洪水神话赋比兴《淮南子》汉乐府民歌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战国策》的文学特点有那些?2、《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有那些?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成就。
2、《离骚》的艺术特点有那些?试具体分析。
答案:1、契后稷2、《虞书》3、阴阳名4、编年史5、《九辩》“悲秋”6、纪行赋述志赋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三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夏商文化以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与此时的原始宗教是紧密联系的。
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题库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三皇是指上古的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他们被古代的历史学家尊称为“五帝”。
3、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4、诗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的合称。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5、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诗。
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
《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6、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及整理答案(先秦两汉)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及整理答案(先秦两汉)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举例说明上古歌谣的特点。
口头性(无文学),功利性(无作家),集体性(无自觉审美)---人们在劳动时发出的呼声---‘邪许’2、为什么歌谣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文学艺术起源于集体生产劳动,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这种韵律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最早的文学样式。
3、以“女娲补天”和“鲧禹治水”为例,说明英雄神话的模式。
灾难降临---英雄救世---天下太平名词解释:神话---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
背诵: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第二章:诗经1、《诗经》的原称是什么?何时称为“经”?诗,诗三百,汉尊为经。
2、《诗经》共有多少篇?各部分具体数量是多少?一共三百零五篇,‘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有诗四十篇。
3、名词解释:风、雅、颂、赋、比、兴。
风:地方民歌,十五国风雅:京都民歌颂:祭祀、朝会、礼仪音乐赋:白描、叙述比:比喻兴:兴起、引起---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4、说明《诗经》收集的作品时间和空间。
西周到春秋中期五百年,黄河、长江流域5、《诗经》收集作品的方式有哪些?(1)献诗(2)行人采诗6、名词解释:四家诗---齐辕固(齐诗),鲁审培(鲁诗),燕韩婴(韩诗),赵毛苌(毛诗)7、为什么说《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生活真实、情感真挚,推动诗人、作家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不是消遣闲情的东西,倡导现实主义精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8、《诗经》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1)现实主义诗歌源头(2)赋比兴的影响(3)昭示后代作家向民间文学学习9、周民族史诗有哪几首?《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背诵:《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先秦文学常识(1)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谷梁传》、《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4)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主要作品有《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5)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有《左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富有文学性。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有《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7)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8)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9)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先秦两汉(复习资料)
先秦散文的文体特色一、中国古代散文的总体特征:1、强调实用;2、政治色彩浓郁;3、散文理论稳定少变二、先秦散文的特点1、先秦散文主要分为偏重于记述历史的历史散文合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两类。
(1)历史散文的产生,源于史官传统(2)诸子散文的产生则与周王朝统治权衰落,士阶层兴起有密切的关系。
2、文史哲不分3、是我国古代各体文章的滥觞,对后代散文影响深远。
先秦散文的发展阶段一、殷商西周:先秦散文的形成阶段二、春秋战国之际:历史散文空前繁荣,臻于成熟;诸子散文崭露头角三、战国中期:诸子散文有了长足发展四、战国后期:诸子散文的成熟期;历史散文文学性日趋显著。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汉书·艺文志》甲骨卜辞,殷周的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辞、爻辞,《尚书》中的《商书》、《周书》等。
内容:主要是一些占卜语录和王公言辞政令的记录。
形式:篇幅短小,缺少文采,大都诘屈謷牙,古奥难懂。
历史散文:《春秋》、《国语》、《左传》诸子散文:《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历史散文历史散文的发展规律:首先,愈是后期的著作,所表现出的官方意识形态特征愈淡薄。
其次,古史“记事”与“记言”的区别,在《尚书》和《春秋》之间还是截然分明,而以后就渐渐混淆了。
再次,愈是后期和愈是接近民间的著作,其文学成分愈是显著,而相应的,在史学的严格性方面都有所削弱。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春秋时期经过孔子编定,记事系统,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
《春秋》记载了自鲁哀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
《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但其记事都很简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
中国古代文学习题库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习题一、填空题试题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
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
8、《过秦论》的作者是。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
11、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包括《左传》、《》、《谷梁传》。
14、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
16、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寓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
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
20、司马迁,字。
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22、《诗》到了___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
25、有位伊人,。
26、成语“狡兔三窟”出自《》。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
29、《乐府诗集》是由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
32、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年。
34、成语“舍生取义”出自《》。
35、《国语》的性质是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重言、卮言。
37、《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的。
38、《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题材。
39、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是王逸的。
40、《史记集解》的作者是。
41.上古神话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反映人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两大类。
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先秦卷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先秦两汉篇》文学史复习提纲■题型①默写(《古诗十九首》十选一)②语句出处(e.g. “飞龙在天”——《周易·乾卦》)③解释加点部分(出自书上注释)④填空(文学史。
出自通论、概说、题解等)⑤分析与问答(作品与文学史相结合)■提纲□文学史部分(通论、概说、题解)【先秦文学】·先秦:(广义)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狭义)秦统一天下前的春秋战国(班固/颜师古)·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萌发开拓阶段,对中国文学的走向与特征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具有后代文学所无法比拟的“文化综合性”→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文化综合性:文化形态、内容与文、史、哲、宗互相渗透联结→整体大文学、杂文学VS纯文学·文学起源:原始神话(产生于母系社会晚期)·诗的起源:原始宗教活动咒语·历史散文:源头为甲骨卜辞(巫、史不分)周代出现专门掌管文献和记录国家大事的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楚文化特点:较多保存原始宗教与艺术;巫风盛行,派生大量巫舞与原始宗教诗歌;无中原严格礼法束缚;楚人热烈奔放富于浪漫主义激情;北方文化的影响→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详见资料【楚辞】部分)【五经】·五经:是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五部经典,发端于殷周之际,春秋战国基本定型(定型过程是对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整合过程,就是中华民族进入农耕社会后基本思想原则逐渐确立的过程),汉武帝授“五经博士”始有“五经”之称·分类:(古文经学家依据时代先后)易、书、诗、礼、春秋(今文经学家依据深浅程度)诗、书、礼、易、春秋·六经:诗(风,史所采于民;雅颂,史所采于士大夫)→表现生活的原则书(记言之史)→历史生活的原则礼(一代之律令)→社会生活的原则易(卜筮之史)→权通达变的原则乐→情感生活的原则春秋(记动之史)→判别是非的原则【周易】·定义:是我国上古具有哲学意义的占卜著作,简称《易》;·易:“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内容:内容包括《经》《传》;《经》→64卦 & 384爻(450辞条,卦爻辞产生于西周初年与商周之际)作占卜之用《传》→分“十翼”,为战国或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卦: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占辞+韵文(反映远古社会生活场景,体现文学表现手法,对认识中国诗歌发展历史有重大意义)·核心:阴阳生万物【尚书】·定义: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一上学期——先秦部分)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一上学期——先秦部分)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试题(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一)一、填空题: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
2、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3、《诗》三百,精华在《国风》,《国风》中又以最为精彩。
4、《论语》是一部记述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
5、《荀子·劝学》说:“君子生非异也,。
6、在古代神话中,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的英雄是。
7、《诗经》依、、分类编排。
8、《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
9、《孟子》今存篇,每篇又各分上、下。
10、屈原《九歌》并非九篇,而是篇。
11、《论语》中载孔子之言“鸟兽不可与同群”,其意是说。
12、《战国策》载,触龙说服了赵太后,使长安君。
13、神话流为仙话,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14、《诗经》中的国风,有不少“饥者歌其食,”的诗篇。
15、《逸周书》原名《周书》、《周史记》,又称《周书》。
16、《左传》大约成书于,与《国语》成书同时或稍后。
17、今存《老子》分上下篇,上篇称,下篇称。
18、《战国策》载,倚柱弹其剑,歌“长铗归来乎”的人名叫。
19、春秋以前,文学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
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
20、在古代神话中,衔木石而填东海的神鸟名曰。
21、《诗经》曾广泛用于社会生活,春秋时政治、外交场合公卿大夫颇为盛行。
22、《尚书》多载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国语》则多记之语。
23、《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体断代简史。
24、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以为核心,并认为天道。
2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所说。
26、李斯最著名的散文是他在秦统一前写的。
27、汉代的政论散文以初期最为发达,的《过秦论》是其中的杰作。
28、史传文学是由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开创的,他字。
29、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其中最大的代表作家是。
30、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其“十志”是由《史记》的“ ”变来的。
31、现存秦刻石文,大部分都出自之手。
大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知识点
大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知识点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形成了以《诗经》、《楚辞》、《离骚》、《庄子》等为代表的古代文学经典,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先秦两汉古代文学的知识点。
一、《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纂于先秦时期,包括《风》、《雅》、《颂》等三个部分。
它以其真实、直接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先秦时期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社会风气。
《诗经》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歌颂君王和贵族的《国风》,也有描写平民百姓生活的《民间风》。
其中,《离骚》是《楚辞》中的杰出代表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二、《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楚辞》的作者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通过《离骚》等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沉沦和个人命运的悲愤之情。
《楚辞》以其独特的骚体诗风脱颖而出,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独角鲸”。
三、《庄子》是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是先秦两汉时期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庄子》的作者庄子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提出了“道”、“无为而治”等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观点。
《庄子》通过对寓言故事和讲故事的形式,阐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四、《史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编写而成,纪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史记》分为纪传体和编年体两部分,其中《纪传体》以史家的立场,透过个人的经历与命运,展示了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塑造了众多历史英雄的形象。
《史记》以其细致入微的记述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以上是关于先秦两汉古代文学的一些知识点的论述。
这些古代文学经典和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而被后世奉为经典,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史整理(先秦两汉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整理(先秦两汉篇)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二、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要求:准确、全面、简洁)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五、论述题(2选1,共25分)一、神话篇(1)神话的概念: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2)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A.自然神话原始先民敬畏大自然、征服大自然,以山川、风雷、草木为描述对象eg精卫填海B.创世神话原始先民对宇宙开辟、人类起源,勇于探索,积极创造的精神eg女娲补天、夸父逐日C英雄神话原始先民自我意识觉醒,他们朦胧地意识到人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eg 大禹治水D.传奇神话对异域奇国,怪人奇物的记载eg吐丝女、羽民国。
二、诗经篇(1)诗经的思想内容:1.颂赞诗周民族的史诗eg“大雅”中的《生民》、《公刘》A.歌颂周族的祖先神后稷的,反映了祖先崇拜意识和对农业社会生活的赞美之情B.叙述后稷的曾孙公刘率领周族从有迁于泾水中游的豳地的事迹C.《》颂美的是后稷十二代孙古公父为了摆脱犬戎的侵扰,率领周族从豳地到周南的事迹D.《皇矣》太王开辟岐山F.《大明》赞美文王、武王,着重赞美武王伐殷。
2.婚恋诗3.思妇诗4.征诗役5.农事诗(2)诗经的艺术成就:a.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b.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兴的方法有三种起联想、象征、比喻的作用,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起协调韵律的作用)c.诗经的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叙事言情)d.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e.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3)作品。
(共11首)三、楚辞篇(1)楚辞在形式上的特点:A.以六言七言为基本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多变B.大量而又灵活地使用了语气词“兮”C.楚辞具有独特的乡土文化色彩。
(2)《离骚》的主要思想:1.提出了“美政”的理想,要求政治革新。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先秦两汉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先秦两汉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先秦两汉文学复习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古歌谣和神话、 先秦散文、《诗经》、《楚辞》。 先秦文学的特点:1、创始性。2、综合性。 3、实用性。4、随意性。
二、《诗经》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创 作提供了成功的借鉴 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为历代诗歌创作所 沿用。 ②章法句式,韵律语言,都成了后世文 人学习运用的范例。
三、《诗经》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 的地位。
《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 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 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两汉文学
两汉的主要文学成就有汉赋、诗歌、散文。 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综合性与统一性。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 的特点在于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汉赋分为 大赋和小赋。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骚 体赋、散体大赋、小赋。
汉代散文以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最为突出。 两汉诗歌以乐府诗和五言诗成就最为显著。 “乐府三绝”,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
(一)《离骚》的思想内容
1、提出了“美政”理想,要求政治革新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 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世浑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1、塑造了一个高大峻洁的主人公形象 “其志洁”“称物芳”“其行廉”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先秦两汉的知识点总结
先秦两汉的知识点总结先秦两汉的知识1先秦两汉先秦两汉时期的杰出作品主要集中在周朝和汉朝两个时期,其内容涉及诗歌、辞赋、史学、科技、诸子百家学说等诸多领域。
1.《诗经》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共计305 篇,又称《诗三百》。
按照音乐乐调不同可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地方乐曲,多为从15 个地方采集而来的民谣,共计160 篇;“雅”为宫廷宴饮或朝会时的乐曲,按音乐的不同又可分为《大雅》31 篇和《小雅》74 篇,共计105 篇;“颂”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按国别不同可分为《周颂》31 篇、《鲁颂》4 篇、《商颂》5 篇,共计40 篇。
2.《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一般认为其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3.《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起于西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 年),止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 年),共五百多年,以记言为主。
4.《战国策》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以战国初年为始,秦灭六国为止,主要介绍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西汉刘向按国别次序加以整理,并定名为《战国策》。
5.《论语》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而非孔子本人所著。
《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
6.《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由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所创,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均承袭了屈原的形式。
7.“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8.《吕氏春秋》成书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夕,是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客所著。
本书以道家学说为基,儒家学说为主,名、墨、法、兵、农等各派学说为素材,吸取了诸子百家的精华。
先秦两汉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海大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总绪1.古代文学史总体特征:①历史:源远流长②作品:浩如烟海③作家:灿若繁星④观念:关乎“经济”⑤艺术:长于抒情2.先秦文学的发展阶段(1)史前文化与口头文学文字产生以前的口头文学:上古歌谣、古代神话(2)书写文学的萌芽:①书面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金文、《易》卦爻辞②书面诗歌的萌芽:甲骨卜辞、金文、《易》卦爻辞韵语3.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时期文学①诗歌:《诗经》②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4.战国文化与战国文学①诗歌:楚辞②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第一章上古歌谣与古代神话一、上古歌谣1.《候人歌》:“候人兮猗”2.起源:无法作出科学解释,只能作出形象解释3.基本性质:①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以对世界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通过不自觉的集体创作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艺术意味的口头部落故事,它以想象、幻想的方式和超自然的形象反映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
②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民族精神③从思维方法角度看:比拟类推4.中国创世神话为何迟至三国才见诸文字记载?受印度佛教传入的影响,中国人开始寻找自己的创世神5.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思想影响①探索现实的忧患精神②博大坚韧的抗争精神(2)艺术影响①奇幻神异的浪漫精神②悲壮崇高的美学精神③题材与原型的传承④诗性思维的启迪·第二章文字的产生和书写文学的萌芽1.萌芽状态的散文①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癸卯卜,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②钟鼎文③商周之际《易》卦爻辞·区分《易》《周易》与《易经》《周易》:相传系周人所作,故称。
一说周系周密、周遍、周流之义,故称。
《易》:《周易》之简称,“易”有“变易”“简易”和“不易”诸义。
《易经》:广义,即《周易》;狭义,特指《周易》中与《传》(《易传》)相对而言的《经》文部分《易经》+《易传》=《周易》2.萌芽状态的诗歌:甲骨文、金文、《易》卦爻辞之韵语·第三章《诗经》一、西周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文化土壤与文学风貌(一)从“神本”到“人本”1.西周:礼乐文化建设与小一统的“前轴心时代”2.春秋(前770—前476)“礼坏乐崩”与“轴心时代”的来临3.制礼作乐对文献制度萌发的刺激、对经典文献生成的推动·讨论:春秋为何依然是“礼乐时代”?A “周礼尽在鲁”B 尊王攘夷:多极均势下的争霸策略C 宗族斗争留有余地(二)战国“士文化”与战国文学风貌战国世风与士风:尚武、尚智、尚利、尚变二、《诗经》概说1.“六义”《毛诗序》中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日比,四日兴,五曰雅,六日颂。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南北朝)复习提要(2015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要2015.7.13一、名词解释题(6选3)1.楚辞1)楚辞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作为诗歌体裁,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以《离骚》和《九歌》为其代表样式;2)艺术特色:从诗风上说,铺排夸饰、想象丰富;从体制上说,篇幅增长、句式长短不一;从语言上说,对用楚语楚声;3)总之,楚辞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古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2.散体大赋1)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继承了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2)特点:①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是千言以上的巨制;②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韵文和散文间杂,铺张排比,文辞瑰丽;③在内容上以描写宫苑、游猎、山川、京都、宫殿等壮美事物为主,在主题上以宣扬大汉帝国的声威,对帝王歌功颂德为主;而临近篇末,往往寄托一些讽喻君主励精图治的意思,因此古人称之为“曲终而奏雅”;3)代表作: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长杨赋》。
3.乐府1)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2)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
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
4.史记“互见法”1)“互见法”是《史记》中选择、安排历史材料以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
可分为“有无互见”和“详略互见”两种两类。
2)所谓“互见法”就是把同一历史事件分散开来放在不同的传记中,以便参照互见,相互补充。
采用“互见法”,可避免行文的重复,又可通过详略安排,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并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性和多面性。
5.《诗经》六义1)所谓《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2)“风”指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共十五国风;“雅”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比方;“兴”是触物兴词。
先秦两汉文学复习资料(1)
先秦两汉文学总复习参考资料一、选择题1.原始诗歌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 B )A. 与神话传说同时出现B. 与原始音乐、舞蹈同时出现C. 与原始戏剧同时出现D.单独出现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A)A.《尚书》B.《春秋》C.《易经》D.《吕氏春秋》93.“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出自( D )A.《尚书·尧典》 B.《诗大序·关雎序》 C.《淮南子·道应训》 D.《吕氏春秋·古乐》4.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C)A.《春秋》 B.《庄子》 C.《山海经》 D.《淮南子》5.《诗经》在先秦典籍中一般称为“诗”或“诗三百”,官方奉为经典、正式称作《诗经》是在( B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6.关于删诗说的论述是( C )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汉书·食货志》)B.“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国语·周语上》)C.“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D.“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春秋公羊传》)7.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风、雅、颂划分的依据是( D )A.内容的不同 B.地域的不同 C.作者的不同 D.音乐的不同8.今天看到的《诗三百》传本是( D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9.“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不侮矜寡,不畏强御”见于( D )A.《秦风·无衣》 B.《卫风·氓》 C.《周南·汉广》 D.《大雅·烝民》10.“邂逅相遇”见于( C)A.《周南·汉广》 B.《卫风·硕人》 C.《郑风·野有蔓草》 D.《小雅·采薇》1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出自( D )A.《魏风·伐檀》 B.《魏风·硕鼠》 C.《小雅·采薇》 D.《大雅·荡》1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自( B)A.《豳风·七月》 B.《小雅·小旻(mín)》 C.《小雅·鹤鸣》 D.《大雅·绵》13.《诗经》中描写周始祖后稷出生的诗篇是( A )A.《大雅·生民》 B.《大雅·公刘》 C.《大雅·皇矣》 D.《大雅·大明》14.《诗经》中叙述周人远祖带领周民从从邰迁居到豳,修筑城郭、创业定居事迹的诗篇是( C )A.《大雅·生民》 B.《大雅·绵》 C.《大雅·公刘》 D.《大雅·大明》15.《诗经》中叙述公亶父(周文王祖父)率领周部族从豳迁至岐之周原,开拓疆土,设置宗庙,建立职官制度,创业立国等,并叙及文王事迹的诗篇是( C )A.《大雅·生民》 B.《大雅·公刘》 C.《大雅·绵》 D.《大雅·大明》16.《诗经》中着重叙述文王伐密、伐崇事迹的诗篇是( C )A.《大雅·生民》 B.《大雅·绵》 C.《大雅·皇矣》 D.《大雅·大明》17.《诗经》中叙述武王灭商,建立强大周王朝的诗篇是( D )A.《大雅·生民》 B.《大雅·绵》 C.《大雅·皇矣》 D.《大雅·大明》18.下列对《尚书》的阐释有误的是(B)A.《尚书》即“上古之书” B.记事的古史 C.中国第一部历史文集 D.《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19.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提纲是( B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国语》20.不属于《春秋》“三传”的是( D )A.《左传》 B.《春秋公羊传》、 C.《春秋谷梁传》 D.《吴越春秋》21.刘知几《史通》称为“叙事之最”的著作是( B)A.《春秋》 B.《左氏春秋》 C.《国语》 D.《战国策》22.《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B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恣肆丽 D.质朴平实23.“辟君三舍”出自( A)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吕氏春秋》24.“鹬蚌相持,渔者得利”出自( B)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25.“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南辕北辙”、“惊弓之鸟”出自( B )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吕氏春秋》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D )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D)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2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出自(D)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2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出自(D)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30.“敏于事而慎于言”、“言而有信”出自(D)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31.“一以贯之”出自(D)A.《左传》 B.《战国策》 C.《庄子》 D.《论语》32.“见笑于大方之家”出自( B)A.《孟子》 B.《庄子》 C.《庄子》 D.《论语》33.以记载纵横家言论、事迹为主的著作是( B )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吕氏春秋》34.《四书》是指( C)A.《诗经》、《尚书》、《周易》、《春秋》 B.《论语》、《孟子》、《荀子》、《战国策》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D.《诗经》、《礼记》、《论语》、《孟子》35.标志说理散文体制定型的是(D)A.《论语》、《墨子》 B.《墨子》、《孟子》 C.《孟子》、《荀子》 D.《荀子》、《韩非子》3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A)A.《论语》 B.《孟子》、 C.《荀子》 D.《庄子》37.主张“兼爱”、“非攻”的是(C)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38.统治中国2000余年的古代标准书面语——文言成熟于( B)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屈原》39.不属于《庄子》主要特征的是(C)A.寓言,重言,卮言 B.内篇、外篇、杂篇 C.现实主义、唯物主义 D.行云流水,汪洋姿肆40.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评论的是( C )A.孟子散文 B.荀子散文 C.庄子散文 D.韩非子散文41.刘熙载《艺概·文概》“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评价的是( C)A.《战国策》 B.《逸周书》 C.《庄子》 D.《韩非子》42.先秦诸子散文中运用寓言最多的是( C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荀子》43.“守株待兔”、“买椟还珠”、“楚人有鬻矛与盾者”、“滥竽充数”、“画鬼最易”、“郢书燕说”出自( D )A.《庄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44.《楚辞》编辑者是( D)A.屈原 B.宋玉 C.贾谊 D.刘向45.不属于《楚辞》特征的是(B)A.大量使用“兮”字 B.质朴简练 C.独特的地方色彩 D.参差错落46.下列作品中不出自《九歌》的是( A )A.《橘颂》 B.《云中君》 C.《湘夫人》 D.《少司命》47.《九歌》有诗( C )A.9篇 B.10篇 C.11篇 D.12篇48.“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凭心而言,不遵矩度”评价的是( C )A.《庄子》 B.《战国策》 C.《离骚》 D.《九辩》49.“寓言”一词最早见于(C)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50.最早以“赋”作为文题的是( B )A.韩非子 B.荀子 C.屈原 D.宋玉51.标志汉大赋体制正式形成的作品是( C )A.《赋篇》 B.《神女赋》 C.《七发》 D.《大人赋》52.不属于汉大赋特征的是( D )A.铺张扬厉 B.主客问答 C.韵散结合 D.朴实自然53.汉代四大赋家是( C )A.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 B.东方朔、司马相如、王褒、扬雄 C.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D.司马相如、扬雄、蔡邕、祢衡54.不属于司马相如作品的是( C )A.《子虚赋》 B.《上林赋》 C.《登徒子好色赋》 D.《长门赋》55.京都大赋“长篇之极轨”是( B )A.《两都赋》 B.《二京赋》 C.《三都赋》 D.《河东赋》56.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是( C )A.《羽猎赋》 B.《高唐赋》 C.《遂初赋》 D.《述行赋》57.开创全文写音乐先河的是( C )A.《甘泉赋》 B.《风赋》 C.《洞箫赋》 D.《鹦鹉赋》58.开创抒情小赋先河的是( D )A.《李夫人赋》 B.《士不遇赋》 C.《悲士不遇赋》 D.《归田赋》59.不属贾谊作品的是( D )A.《过秦论》 B.《陈政事疏》 C.《论积贮疏》 D.《论贵粟疏》60.“叶公好龙”见于( C )A.《吕氏春秋》 B.《淮南子》 C.《新序》 D.《楚辞》61.王充的作品是( C )A.《盐铁论》 B.《新论》 C.《论衡》 D.《昌言》62.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是(A )A.《封禅仪记》 B.《封禅文》 C.《说苑》 D.《东方朔传》63.不是评价《史记》的是( C )A.“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B.“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C.“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1.判断对错10/1’(文学史常识)2.默写填空16/1’(诗经、古诗十九首、作品选)3.名词解释3/5’(神话、汉赋、表现手法)4.简答题3/9’(作品、艺术特色)5.论述题2/16’(作品)一、名词解释神话:是指原始初民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认识,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
《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主要采用了赋、比、兴的手法。
全书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主要研究周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风俗、部落起源和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
赋就是铺陈直叙,开门见山。
比就是比喻,类比兴就是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说要描写的事物。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以记言为主。
自汉初以来,有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之分。
《春秋》: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书。
春秋笔法:以微言大义,以一字寓褒贬,在严谨的措辞中表现作者的爱憎。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国书》、《短长》、《事语》、《长书》、《修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楚辞:一是指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代在楚国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文体;二是指包括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的书名。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以及对天命论进行批判。
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史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赋: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以铺陈为能事。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司马相如《子虚赋》、贾谊《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张衡《二京赋》、班固《两都赋》等。
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二.简答论述诗经1.赋比兴的艺术手法2.重章叠句:反复吟唱,便于深化主题,渲染氛围、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诗歌富于形象美和韵律美,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
庄子1.善于用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融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
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浪漫色彩。
2.文风汪洋恣肆,表现在想象的恣纵和意象的横空而来,倏忽而去。
具有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
3.意境空灵飘渺4.诙谐幽默中寓讽刺的语言艺术离骚思想内容:①表达了诗人政治革新的要求和对“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的追求;②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生疾苦的强烈的爱国激情;③展示了诗人坚持正义、反对奸邪的高尚情操和九死未悔的斗争精神。
艺术成就:①成功塑造了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②创造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③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④大量运用了楚地的方言、口语等,使全诗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离骚:1.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2.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3.对神话的采撷与运用4.新鲜、生动、自由的形式“骚体”战国策:1.铺张扬厉的文风2.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3.非常注重选材4.常在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对比中显现人物性格5.细节运用的更为自觉6.烘托渲染的手法楚辞:1.句式:典型句式有六字句和五字句两种,分别为“三三”和“三二”节奏2.语气词“兮”的运用,用法多样3.浓郁的地方色彩,楚物、楚地、楚声、楚语汉赋:1.主客问答的形式2.宏大的体制和气势3.对自然的描摹4.劝百讽一的创作主旨5.铺陈夸饰的手法6.生僻华丽的辞藻史记:1.成功的人物刻画手法2.巧妙的剪裁安排手法:互见法、旁见侧出法3.善于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集中、尖锐的场面,凸显人物的性格4.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汉乐府: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2.以叙事为主的艺术特征:生活细节的具体描写和高度的典型概括相统一;外表的简略和内在的完整相统一3.自由灵活的形式:四言、五言、杂言4.朴素生动的语言5.凄切动人的悲音美古诗十九首:1.感情纯真2.情节交融3.语言朴素文雅4.反复四环的抒情结构《逍遥游》1.把抽象的议论和比喻、寓言结合起来,使得深邃的哲理显得形象具体,富有感染力. 如野马、尘埃、水负舟、杯水芥舟、行路聚粮、朝菌、惠蛄、冥灵、大椿、彭祖等等.如此众多的寓言、比喻层出不穷,就将一个抽象的哲理说得非常具体形象.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色.《逍遥游》一开始描绘了大鹏展翅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太空,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3.形散而神不散.从表面上看,文章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把握;但实际上,在这种看似散漫幻变的表相中,却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
4.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君子于役》1.运用赋和兴的艺术手法,描写了夕阳西下,牛羊归圈,飞鸟归巢的场景,引起了下文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哀景衬哀情,情景交融。
夕阳西下,鸡羊牛晚归,离人却不知归期,表达了思妇的闺怨之情。
3.采用当时的口语,朴素简炼,描绘了一个真挚动人的生活画卷,状景言情,真实纯朴,成功地刻画出思妇倚门怀人那柔肠寸断,悲伤凄婉的艺术氛围。
4.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使诗的结构更为谨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如之何勿思”“苟无饥渴”反复吟咏,一唱三叹。
既表达了思妇的闺怨,又表现了当时沉重的徭役致使亲人别离的状况。
《七月》1.全诗采用以“赋”为主的艺术手法,侧重白描。
写出了当时社会奴隶们辛勤劳动的场景。
2.结构严谨,形式活泼。
以时令为轴,从春至冬描写了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
3.全诗运用了鲜明的对比的艺术手法,突出表现了贵族和奴隶两个对立阶级的矛盾,表达诗人了对奴隶阶层的同情与悲悯,对贵族奢靡生活的批判与憎恶。
4.语言质朴。
以四言为主,五、六、七、八言兼用,形式自由,语言质朴无华,自然而亲切,富于表现力。
三、背诵篇目1.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3.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4.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5.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6.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7.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8.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
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9.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10.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1.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12.小雅·何草不黄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13.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