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部编版八上语文《三峡》复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精品同步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精品同步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43cd672cc58bd63186bdc8.png)
三峡同步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
阙_______ 湍_______ 涧_______ 曦_______巘_______ 啸_______ 溯_______ 漱_______嶂_______ 襄_______ 奔_______ 属_______答案:quē | t uān| j iàn | xī | yǎn | xiào | sù| shù | z hàng |xiāng | bēn | zhǔ解析:属,应该读为“zhǔ”;漱,应该读为“shù”,溯,应该读为“sù”。
2.填空a《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b《三峡》的作者是,字,(朝代)学家。
答案:⑴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 ⑵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解析: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要熟记。
课下重要注释要熟识。
3.默写a《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b故渔者歌曰:“,。
”答案:a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b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解析:注意阙、嶂、蔽、曦的写法。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答案: D解析:“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答案: A解析:“隐”是“遮蔽”的意思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则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B.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家富良.马,其子好骑C.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D.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C解析: A.则素.湍绿潭(白色的),可以调素.琴(不加装饰的)。
《三峡》复习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三峡》复习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https://img.taocdn.com/s3/m/21e56530f01dc281e53af09b.png)
《三峡》复习练习题(含答案)1.段落季节主要景物景物特征一段四季山连绵、高耸二段夏水汹涌、湍急三段春冬水山柏清荣峻茂四段秋猿凄异、哀转(冷清寂静悲寂凄凉)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是为了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做铺垫,山高水的的落差就大,水速自然急速。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疾,突出降水的凶险和急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三峡景色的清丽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深秋的萧瑟的气氛。
4·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写三峡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5·作者先写夏水的目的是: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首写。
6·为什么后写秋天?为了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峰值7·文章结尾用了歌词,有何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8·文章表现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9·为本文找2个理由,写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
水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填空: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_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分)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3分)【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
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 三峡 同步训练(有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 三峡 同步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131427f242336c1eb95e8a.png)
《三峡》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绝巘.多生怪柏()飞漱.其间()属.引凄异()泪沾裳.()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巘多生怪柏/沿溯阻绝.()()(3)不以.疾也/以.钱覆其口()()(4)沿.溯阻绝/沿.河求之()()(5)良.多趣味/家富良.马()()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用奔马、疾风来突出水流速度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意境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4年至2015年鸡蛋价格暴涨,大量投资蜂拥而来,导致如今鸡蛋供需失衡的原因。
(删去“的原因”)B.虽然中国人的乐观指数领先全球前列,但他们为拼出美好未来所承担的压力一点也不少。
(去掉“一点”)C.城市政府要合理布局自行车交通网络和停车设施,优化自行车通行条件,保障自行车交通组织。
(将“优化”和“保障”对调)D.这则寻人启事也重新唤醒了北川中学学生们当年的回忆。
(将“当年”放在“北川中学学生们”前面)5.根据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这是一条多情的河水,那低缓的清波,像一首深情的紫竹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9《三峡》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9《三峡》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0646b2b52acfc788ebc971.png)
9 《三峡》练习题一、课文梳理1、标注字音。
阙()曦()襄()溯()漱()2、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或.王命急宣()属引..凄异()良.多趣味()3、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理解识记5、《三峡》是____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
《水经注》是______的著作。
6、《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美景品析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
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拓展9、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1)、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同步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同步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09515c0740be1e650e9a63.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同步习题一、过基础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曦月(xī)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B.襄陵(xiāng)隐天蔽日(bì)沿溯阻绝(shuò)C.属引(shǔ)林寒涧肃(jiàn)飞漱其间(shù)D.绝巘(yǎn)素湍绿潭(duān)朝发白帝(zhāo)答案:A解析:B项,“溯”应读“sù”。
C项,“属”应读“zhǔ”。
D项,“揣”应读“tuān”。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略微没有)绝巘多生怪柏(山峰)B.至于夏水襄陵(升到高处)不以疾也(疾病)C.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属引凄异(连接)D.飞漱其间(冲荡)或王命急宣(或者)答案:C解析:A项,“略无”为“完全没有”的意思。
B项,“疾”为“快”的意思。
D项,“或”为“有时”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B.夫君子之行C.又数刀毙之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B “春冬之时”中的“之”为助词,的。
B项,“之”,助词,的。
A项,“之”,代词,代指陈元方。
C项,“之”,代词,代指狼。
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B.绝巘/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自/非亭午夜分答案:D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自非/亭午/夜分。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古今异义。
(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2)良多趣味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3)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答案:(1)正亭子(2)甚,很好(3)古人的下衣衣服6.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线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三峡》专项复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三峡》专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c8cc267ddccda38376bafb2.png)
八上语文《三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萧,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重岩叠嶂嶂:(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
(3)或王命急宣或:(4)飞漱其间漱:。
(5)虽乘奔御风奔:。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相同字。
(1)①沿溯阻绝绝:②绝巘多生怪柏绝:。
③哀转久绝绝:④佛印绝类弥勒绝:。
⑤韦编三绝绝: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
(2)、①自三峡七百里中自:②自非亭午夜分自:。
(3)、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②君有疾在腠理疾:。
(4)、①至于夏水襄陵至:②每至晴初霜旦至:。
(5)、①属引凄异属:②神情与苏、黄不属属:。
3、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请写出你所喜欢的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佳句,并简要分析。
4、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联想到唐代诗人李白的哪两5、回答下列问(1)“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___(A.概数 B.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意义的带“三”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末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证明什么?6、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A.或/王命急宣B.至于/夏水襄陵C.其间/千二百里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本文节选自《》,作者,字,是时的家和家。
8、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9、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如果用“,”八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10、本文题为“三峡”,在本文中主要以哪方面景物描写为主?你怎样看待作者的这种写作角度?11、阅读《早发白帝城》,说说这首诗和《三峡》借猿的叫声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30f93524de518964b7def.png)
9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
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参考答案: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
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沿溯阻绝.绝.哀转久绝.3.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参考答案:1.于,文中是“在”的意思;假如,如果;本人。
2.断,断绝;极,非常;完、止。
3.白色的;不加雕绘装饰的。
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译文: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清早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这样快啊。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两岸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急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比较:原文的第②段,具体写夏水,突出夏水暴涨、流速迅猛,特点是奔放美。
第③段,具体写春冬的急流、倒影、树、泉、瀑布,特点是清幽美。
这两段文字对水的描写采用了侧面的烘托,更显出水流的快、急、幽,多用对比、夸张,简洁精炼,生动传神。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12fda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30.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下列句中加粗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完全没有)B.空谷传响(响亮)C.属引凄异(连接)D.林寒涧肃(肃杀,凄寒)4.下列句中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王命急宣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5.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A.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明月都看不见。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三峡》用“重岩叠嶂,_________________”和“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绘了三峡山势的挺拔高峻。
(2)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千里江陵一日还”,《三峡》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中写夏水浩荡,凶险万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峡》中总写春冬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的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3)略无阙处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4)至于夏水襄陵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5)良多趣味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8.依照下面的例句,联系课文内容,以三峡的“山”为对象,进行仿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三峡》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三峡》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3ff449de80d4d8d15a4fbf.png)
试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不见曦.月(xī)夏水襄.陵(xiānɡ)B.沿溯.阻绝(sù)素湍.(tuān)C.绝(yǎn)飞漱.(shù)D.重岩叠嶂.(zhànɡ)属.引凄异(shǔ)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3)晴初霜旦,林寒涧肃.()(4)高猿长啸,属引..凄异()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句子所写景物的特点。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根据课文填写句子。
(1)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三峡两岸山峰相连,遮天蔽日景象的句子是:。
(2)与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应的句子是:。
(3)正面描摹“猿鸣”的句子是:。
(4)与“听猿实下三声泪”(杜甫)、“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白居易)意思相关的句子是:。
6.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2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很)C.绝多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8.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梳理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梳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30ff0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b.png)
《三峡》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三峡》选自。
作者 (466或472-527),字,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三峡包括、、。
二、字音字形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绝巘()飞漱其间()属引凄异()林寒涧()肃三、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略无阙处略无:2、重岩叠嶂嶂:3、不见曦月曦: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襄:5、则素湍绿潭素:湍:6、飞漱其间漱:7、良多趣味良:8、沿溯阻绝沿:溯:9、属引凄异属:引:10、故渔者歌曰故:11、不以疾也疾:(二)通假字略无阙处。
(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2)虽乘奔御风古义:今义:(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今义:(四)一词多义(1)自自峡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衷转久绝(3)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4)其:其间千二百里飞漱其间(五)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2)回清倒影清:(3)空谷传响空谷:(4)林寒涧肃肃:(5)晴初霜旦霜:(6)素湍绿潭湍:四、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飞漱其间“飞漱(于)其间,省略介词“于”不以疾也“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词“之”五、课文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都是群山连绵,完全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ff7b0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b.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注音并解释下列加点字: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3.沿泝.阻绝()4.绝巘.多生怪柏()5.良.多趣味()6.属.引凄异()二、填空题。
1、《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朝代)学家。
2、《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3、故渔者歌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答: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3、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四、与同桌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写得准确。
赢家可得说一说背诵的小窍门。
1.春冬之时,,。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朝辞白帝彩云间,。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展空间1、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
(2)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今义:。
2、“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___(A.概数;B.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意义的带“三”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面写景语句的语言特点。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2)绝巘多生怪柏。
_______(3)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_______4、文中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证明什么?5、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请写出你所喜欢的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佳句,并简要分析。
6、比较《三峡》和《与朱元思书》对峡谷的描写:答案:⊙收获平台一、1.quē,通“缺”,缺口。
2.xī,阳光,这里指太阳。
3.sù,同“溯”,逆流而上。
4.yǎn,山峰。
5.liáng,真,实在。
6.zhǔ,连续。
二、1、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郦道元北魏地理。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中考复习题及答案【统编版八上第9课】
![《三峡》中考复习题及答案【统编版八上第9课】](https://img.taocdn.com/s3/m/8c20ad6076eeaeaad0f33095.png)
《三峡》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B卷选择题涉及全六册古文知识点。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阙】,3、【自非】4、【亭午】【亭】,5、【夜分】6、【曦月】【曦】,7、【襄陵】【襄】,【陵】,8、【沿溯阻绝】【沿】,【溯】,9、【奔】10、【不以疾】11、【素湍】【湍】,12、【回清】13、【绝巘】14、【飞漱】15、【清荣峻茂】【荣】,16、【良】17、【晴初】18、【霜旦】19、【肃】20、【属引】【属】,【引】,21、【妻异】22、【响】23、【哀转】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文章第1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三峡自然景观的?4、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B卷:能力提升四、理解性默写: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7、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五、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略无阙.处:②或.王命急宣: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④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⑥回清.倒影:⑦空谷..传响:⑧晴初霜.旦:⑨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2、一词多义: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清:①清倒影:②清荣峻茂:以:①不以疾也:②以土砾凸者为丘:④徐喷以烟:属:①属引凄异: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神情与苏,黄不属:绝:①哀转久绝:②佛印绝类弥勒:③沿溯阻绝:3、判断文言句式: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②重岩叠嶂:六、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自”与例句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忌不自信A、自三峡七百里中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属.引凄异忠之属.也B.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C.哀转久绝.湖中人鸟声俱绝.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虽.乘奔御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春冬之.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不以.疾也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A、回清.倒影B、晴初霜.旦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传.不习乎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D、客从外来,与坐谈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或.王命急宣有时B、虽.乘奔御风虽然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甚,很D、属.引凄异连接7、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往来而不绝.者 B.其间.千二百里又何间.焉C.方.其远出海门今齐地方.千里 D.素.湍绿潭吴广素.爱人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溯.迎而上 B.则素.湍绿潭吴广素.爱人C.绝.巘多生怪柏群响毕绝. D.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9、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A、学而时习之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辍耕之垄上D、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0、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文言文阅读复习试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阅读复习试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e2ac93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9.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复习试题(含答案)一、阅读《三峡》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14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选自地理巨著《__________》,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________。
(2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绝.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4分)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1.水经注郦道元2.(1)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2)如果(3)极高的(4)停止,消失3.(1)即使乘着快马驾着清风,也没有这么快。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4.示例: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对应二、(16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9 《三峡》习题精选(有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9 《三峡》习题精选(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9e9303f111f18583d05a5e.png)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9 《三峡》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1.《三峡》选自《》,作者是,他是我国时期(填朝代)的著名的,散文家。
2.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组是()A.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沿溯阻绝回清倒影B.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哀转久绝夏水襄陵C.重岩叠嶂乘奔御风素湍绿潭林寒涧肃D.空谷传响积水空明高猿长啸良多趣味3.解释下列黑体字词: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略无阙处()城阙辅三秦()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绝巘多生怪柏”与“哀转久绝”中的“绝”意思一样吗?5.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6.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A.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君有疾在腠理。
C.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桓候遂死。
D.①子何恃而往。
②何处无竹柏。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并注明词性的变化①虽乘奔御风:②素湍绿潭:8.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同解释: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同解释:二、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三峡,即________峡、________峡和_______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市奉节县和湖北省宜昌市之间。
《三峡》选自《水经注》,《水经注》是为《水经》作注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因此,《三峡》是________文。
10.文中写三峡的山,突出了什么特点?指出相应的原文语句。
11.下列译文中翻译不正确的一句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练习(word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练习(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20e1a5a8956bec0875e3c4.png)
人教版八上文言文《三峡》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文学常识《三峡》作者__________,字善长,__________(填朝代)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二、词语归类(一)解释加点的字1.略无..阙处略无:_____________2.不见曦.月曦:_____________3.至于夏水襄.陵襄:_____________4.则素湍.绿潭湍:_____________5.飞漱.其间漱:_____________6.良.多趣味良:_____________7.沿溯..阻绝沿:_____________;溯:_____________8.属引..凄异属:_____________;引:_____________(二)通假字略无阙处。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四)一词多义(1)自:自.峡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衷转久绝.()(3)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4)其:其.间千二百里()飞漱其.间()(五)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奔:____________________2.回清.倒影清:____________________3.素湍.绿潭湍:____________________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注释、翻译、默写、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
![《三峡》注释、翻译、默写、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https://img.taocdn.com/s3/m/0f6d969dc281e53a5802ffb8.png)
《三峡》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阙】,3、【自非】4、【亭午】【亭】,5、【夜分】6、【曦月】【曦】,7、【襄陵】【襄】,【陵】,8、【沿溯阻绝】【沿】,【溯】,9、【奔】10、【不以疾】11、【素湍】【湍】,12、【回清】13、【绝巘】14、【飞漱】15、【清荣峻茂】【荣】,16、【良】17、【晴初】18、【霜旦】19、【肃】20、【属引】【属】,【引】,21、【妻异】22、【响】23、【哀转】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三、理解性默写: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7、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四、课内简答题:1、文章第1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三峡自然景观的?4、文中为什么在描写三峡水势之前,先写山势?5、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6、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三峡》文言现象、默写、翻译、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
![《三峡》文言现象、默写、翻译、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https://img.taocdn.com/s3/m/c41ecc6a998fcc22bcd10db9.png)
《三峡》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略无阙.处:②或.王命急宣: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④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⑥回清.倒影:⑦空谷..传响:⑧晴初霜.旦:⑨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2、一词多义: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清:①清倒影:②清荣峻茂:以:①不以疾也:②以土砾凸者为丘:④徐喷以烟:属:①属引凄异: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神情与苏,黄不属:绝:①哀转久绝:②佛印绝类弥勒:③沿溯阻绝:3、判断文言句式: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②重岩叠嶂:二、理解性默写: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7、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三、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四、课外文言文阅读: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三峡》注释、翻译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
![《三峡》注释、翻译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https://img.taocdn.com/s3/m/66bd83ba580216fc700afdb8.png)
《三峡》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阙】,3、【自非】4、【亭午】【亭】,5、【夜分】6、【曦月】【曦】,7、【襄陵】【襄】,【陵】,8、【沿溯阻绝】【沿】,【溯】,9、【奔】10、【不以疾】11、【素湍】【湍】,12、【回清】13、【绝巘】14、【飞漱】15、【清荣峻茂】【荣】,16、【良】17、【晴初】18、【霜旦】19、【肃】20、【属引】【属】,【引】,21、【妻异】22、【响】23、【哀转】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参考答案: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3、【自非】如果不是。
4、【亭午】正午。
【亭】,正。
5、【夜分】半夜。
6、【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8、【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9、【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0、【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1、【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极高的山峰。
14、【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6、【良】甚,很。
17、【晴初】天刚放晴。
18、【霜旦】下霜的早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
一、解释重点词语。
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沿溯
..阻绝()()虽.乘奔.御风()()至于夏水襄.陵()
不以疾
..也()()素湍
..绿潭()()
或.王命急宣()属引
..凄异()()
回清
..倒影()绝巘
..多生怪柏()
飞漱
..其间()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清荣峻茂
....()()()()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6)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三、背诵默写。
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
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
3.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
4.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
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6.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
7.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8.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
9.《三峡》中以快马和疾风来衬托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10.10.《朱元思书》中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借比喻突出了江水流速极快,本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
11.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春、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
四、内容理解。
1.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对应。
3.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什么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5.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水景色
6.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三峡》答案
(一)解释重点词语。
1.略
(二)翻译句子。
(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4)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5)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6)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三)背诵默写。
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8.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三峡》中以快马和疾风来衬托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朱元思书》中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借比喻突出了江水流速极快,本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春、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四、内容理解。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
2.一、二、四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3.(1分)表现“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或以歌词为证,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景象)
4.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5.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6.(1)材料的安排。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2)语言的运用。
本文多用对偶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