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果描述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汇报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汇报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一)专业发展定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龙头专业,是省、市指定的承担“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是省、市两级示专业。
2011年,我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中职示校立项建设单位,同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确定为示校建设专业,《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于2011年7月获得批准通过,目前该专业每年招生都超过400人。
通过两年的建设,按预期目标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现已通过教育部审核。
(二)专业发展指导建设思路以建设国家级示学校为抓手,以强化涵建设为主线,以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为依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体制,扩大专业在市、省乃至全国的示辐射作用。
(三)专业发展总体目标构建“两工一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以“基于两个支点”的课程体系;建成“五位一体”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专兼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教师团队。
真正做到教育与产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
三、实施过程与成果以服务于制造业发展为宗旨,以学校“三全理念”为指导,以企业用人标准为切入点,以职业岗位能力和持续发展需求为基准,以培养机械制造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依托“三托(依托国际联合办学、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六和一(教室与车间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育人与学技合一)”创建“两工一专”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以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三个方面的建设为重点,完成专业建设的各项任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企业调研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组织专家论证,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修改。
根据调研报告的相关容,调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解构旧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6.数控加工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数控加工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本专业创建于1998年,是学校骨干专业。
2012年6月开展项目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逐渐完善,育人能力和质量明显提升,示范带动凸显,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项目概况数控加工专业建设项目建设共16个子项目,153个验收要点,完成率100%。
经费预算及实际投入206万,使用率206万。
二、建设情况(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共有7个子项目64个验收要点,完成率达100%。
1.创新“两地一室,素能阶进”人才模式两地一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数控精英工作室。
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招生即招工,以精英工作室为推手,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运行,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树立学生“入学即入职”的意识,培养学生员工角色。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做到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吻合,学生毕业即就业。
素能阶进:即“素养与能力”,是突出育人的两个核心。
以精英工作室为载体,校企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
通过“两地一室,素能阶进”,培养学生在职业发展四个阶段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单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职业岗位能力,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抢手人才。
2.构建“实践主导、任务驱动”课程框架通过专家访谈、专业分析、专家论证,围绕岗位工作任务需求,重新组合课程,合理对课程进行设置分工,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构建“实践主导、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
3.创新教学内容成立课程开发小组,集中一线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将企业工作过程及生产项目引入课堂,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共同开发6门任务驱动型课程,形成了6个工作页、4门教材,共建3门精品课程。
4.教学资源库建设结合核心课程、网络课程开发,校企共同制作核心课程配套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同时也促进教师间教学资源共享,最终达到助学助教的作用。
5.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提升完善5个实训室功能,增加设备157台,工位137个,抓好硬件和制度建设,推行“6S”管理,形成实践教学生产化,技能训练职业化。
数控技术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总结
数控技术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数控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必不可少的基础,并上升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国家十五计划期间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课程的重要性在于不仅要满足后续课程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师基本素质形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顺应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数控技术课程建设显示出了强劲的改革发展势头,在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积极探索,稳步实施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改革成果有以下几方面:一、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数控编程及数控原理为核心,以cad/cam为主线,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为基本出发点,建立相应的理论教学体系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创新教育模块,并使三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成为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
贯穿于整个课程改革的全过程。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以创新制作和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个模块的教学环节中进行工程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坚持工程的灵魂是实践、工程教育本质是实践、实际、实干、实绩、实效的原则,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1周的集中实习,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遵循由基本技能到专项能力再到综合能力训练的程序,运用分散在课外的实践和集中周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考试办法,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考核方面进行改革,除实行试卷库考核外,加强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
考试改革分为闭卷、开卷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闭卷主要考核数控基本理论知识;开卷考试分为工艺设计与编程、机床操作与创新制作。
国家示范校数控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
国家示范校数控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国家示范校数控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一、专业建设总体情况国家示范校数控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开展以来,根据示范校建设《任务书》内容和建设《进度表》要求,历时2年建设,在建设周期内按年度目标开展工作,按验收要点完成资料,到2013年7月份建设周期结束。
数控专业建设完成情况统计如下:(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之前数控专业主要试点“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现在强调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数控加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考核评价增加了“过程性考核”。
(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分为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两条线。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支64人的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由1人成长为3人,骨干教师12人中拟定重点培养的4人均晋升中级职称,取得二级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成长为双师型教师;聘请兼职教师8人,数量、结构更为合理。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数控专业在云龙示范区新校区建成了功能系列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与25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确保了学生半年以上时间的顶岗实习。
学校对企业开展技能型人才培养,承接各种竞赛,大学生动手能力培训,建成了数控专业继续教育基地。
二、专业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一)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出台了《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关于成立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组织机构的决定》、《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在此基础上由工业自动化系负责机电技术应用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专业负责人赵刚与系部签订了责任状,专业建设团队制定了分时间分任务的《专业建设任务完成进度表》。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按《专业建设任务完成进度表》,细化了建设内容,由3个专业带头人牵头,按专业《任务书》、《进度表》分解任务,落实时间、分配经费,具体到人,形成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人对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负责人对主管领导负责,层层把关;按月份督导考核,每半年总结一次,填写监测数据;中期总结和最终总结聘请校外专家审核指导。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果描述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果效描述2004年成立郑州工业安全职业技术学院后,开始增设数控技术专业,随着机械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为满足企业和市场发展需求,大力培养数控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
学院将数控技术专业定为本院的重点发展专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进行专业建设。
2006年,学院投资500万建设了数控技术数控实验室,(购置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数控机床四合一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台20套,数控车床综合实验实训系统,数控铣床综合实验实训系统);电机拖动实验室(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 新型机械示教室(新兴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零件陈列柜,机械原理陈列柜,机械制图陈列柜,减速器陈列柜); 电工电子实训室(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考核装置)以及30多台CAD/CAM实训电脑等设备。
目前还将新建数控技术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室等。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中,不断完善实验和实训设备,充实教师队伍,完成了许多专业相关的教材和教学资料,并制作了多门课程的多媒体教案。
经过近5年的发展,我院的数控技术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逐步壮大,逐步形成一支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其中高级职称12人、讲师10人;硕士(含在读)6人,双师型教师达教师总数的70.56%。
一、师资队伍建设数控专业师资结构较为合理,已形成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助教等较为合理的师资结构。
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2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占50%以上,使数控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
1.教师的招聘工作2004年,本专业就开始师资建设的规划,主要引进数控技术技术,机械加工与制造工艺、CAD/CAM、机电设备维修四个方向的专家。
2005年起陆续从企业或学校引进了4位高级职称的数控专业人才,其中有两位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兼备的人才,还有两位为高级工程师,为企业技术骨干。
经过1年多的建设,高级职称人才实现了零的突破,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师资第一梯队。
2.教师的培训工作学院非常重视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培训形式:(1)教师到本科院校进行专业理论进修,提高理论水平;(2)教师到技能培训中心和国家培训基地参加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和双师素;(3)教师参加考评员培训,提高技能鉴定水平;(4)校内教师培训;(5)赴企业挂职锻炼;(6)赴外校考查交流;3.师资建设成果通过以上的培养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中期工作总结
数控专业示范校建设中期工作总结(2013年4月——2014年3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我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心和帮助下,在示范校建设办公室的引领下,在教学管理中心等各职能处室的具体指导下,一年来,数控技术部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为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做好本专业示范性建设的前期工作,自建设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结如下: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学校紧紧围绕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以培养适应当地发展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行业优势企业深度合作,探索并实践了“工学一体,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评价模式。
1.“工学一体,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近半年来工作的开展,现已初步完成构建“工学一体,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正在完善中。
教学部积极参与企业调研,完成数控技术专业调研表,积极组织本专业的相关教师和学生开展企业社会调研,围绕学生数控技术专业就业的岗位群、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对10多个企业实施问卷调查,初步完成该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以“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内容对接技能的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企业调研,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指导,校企共同参与制定了《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机械制图》等课程的课程标准,初步建立“认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课程体系;确定了相应的技能或能力模块,实训课程设置了对应的训练课程或项目,基本形成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能力)训练课程(项目)构成的教学体系。
3.“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建设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实施教学分析,采用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的方法,配合潍坊市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工作,与墨龙机械、凯马汽车、六丰机械、泰丰底盘等企业合作,以项目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根据数控技术专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完善并形成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完成了《数控车床技能训练教程》、《数控铣床技能训练教程》两门项目课程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报告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这档子事儿。
数控技术,那可真是现代工业的魔法棒啊!它就像一个超级厉害的魔法师,能把各种复杂的设计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你想想,以前那些靠手工得捣鼓好久的东西,现在有了数控技术,效率那叫一个高,质量那也是杠杠的!咱先来说说课程设置吧。
这可不能马虎,得像裁缝量体裁衣一样精准。
基础理论得扎实,让学生们知道数控的原理和门道,不能两眼一抹黑就往前冲吧。
然后实践课程那更是重中之重,光说不练假把式,得让学生们亲手操作那些数控设备,感受一下科技的魅力。
就好比学骑自行车,光知道原理不行,得骑上去摔几跤才能真正学会。
师资队伍也得过硬啊!老师就像是航海中的灯塔,指引着学生们前进的方向。
要是老师自己都不懂,那学生不就迷茫啦?所以得找那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老师,他们能把那些枯燥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们爱听、想听。
实训基地那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像是战士的训练场,只有在这儿摸爬滚打够了,才能在真正的战场上所向披靡。
设备得先进,环境得逼真,让学生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可不能弄些淘汰的玩意儿来糊弄人,那不是误人子弟嘛!再来说说教学方法。
不能一味地满堂灌,得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讨论啊、实践啊,这样他们才能记得牢。
就像吃东西,自己动手做的肯定比别人喂的香。
而且还得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们知道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是怎么用的,不然学了也是白学。
说到这儿,咱再看看学生们的就业情况。
那可是相当不错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那都是各大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为啥?因为他们有技术啊,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啊!这就好比有了一把万能钥匙,到哪儿都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总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各方共同努力。
学校得重视,老师得负责,学生得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数控技术人才,为咱国家的工业发展添砖加瓦。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让这么好的技术没了接班人啊!大家一起加油,让数控技术的光芒照亮未来的路!。
定稿----数控专业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定稿----数控专业项目建设总结报告一、项目概述数控专业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的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数控设备操作及相关工作。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旨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适应当前数字化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二、项目建设进展1.设备建设: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数控设备,包括车床、铣床、钻床等,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平台。
2.师资队伍建设:招聘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加强实践操作培训能力。
3.课程设置:编写和完善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相关课程,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
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经验,与企业雇主建立稳固的就业关系。
5.就业指导: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提供就业相关知识与技巧的培训,帮助学生成功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项目建设成果1.学生的技术能力显著提升:通过项目建设,学生掌握了数控编程、操作、加工等相关技术能力,具备了独立操作和维护数控设备的能力。
2.就业率提高:根据统计数据,经过数控专业项目建设后,该专业的就业率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3.学校与企业合作更加紧密:项目建设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和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案1.设备更新周期较长:由于数控设备价格较高,长期使用会导致设备更新周期过长,建议增加设备的更新投入,以保持设备的先进性和故障率的低下。
2.实训基地的数量有限:目前实训基地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实习需求,建议开发更多的实训基地,扩大与企业的合作范围。
3.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不够频密:希望能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定期举办交流会议,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计划。
五、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更新课程内容: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完善与调整课程内容,保持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
2.增加实践机会:在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情况综述
五、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设背景
2、学校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专业 、学校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 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3)实施教学制度改革,建立弹性学习制 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健全制度。在教学中按照《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 工作规程》进行管理,深化教学教育改革,并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和教学管理 的各个环节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如有学分管理制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制度、 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实训设备的安全操作制度等。并采用计算 机网络进行教学管理,如利用自主开发的“中职学生实习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软 件对学生的实习工件、电脑实习作业进行收集、管理、评价。 2004年,我校根据《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弹性学制规定》(试行),结合学校 实际,于2004年9月在04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开始实行“学分制”。为保障弹 性学习制度的实施,制定了《罗定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弹性学制(学分制)实施细 则》等一系列有关弹性学制的管理制度,并运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提高了教学管 理的水平和效率
谢 谢!
五、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设背景
2、学校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专业 、学校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 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五、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设背景
2、学校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专业 、学校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 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五、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设背景
2、学校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专业 、学校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 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实训中心, 实训中心 , 1.65, 37% 宿舍, 宿舍 , 1 . 1 , 24%
学校建筑面积示意图 (单位:万平方米)
三、近年所获荣誉
1、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集体。 2、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3、广东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4、广东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5、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6、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 7、学校自行研发的软件“中职学生实习管理系统开 发与应用”获广东省第七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 奖。 8、学校学生会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会。
数控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名数控工程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公司数控项目的研发与实施,现将我的数控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内容及成果1. 技术研发(1)参与公司数控设备的选型与采购,对各类数控设备进行性能对比,为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2)根据生产需求,优化数控程序,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研究数控技术发展趋势,为公司制定技术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2. 项目实施(1)负责公司数控项目的现场实施,包括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等。
(2)协调各部门,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按时完成。
(3)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确保项目质量。
3. 技术培训(1)组织开展数控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
(2)针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员工解决难题。
4. 技术创新(1)研究新型数控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2)优化数控程序,降低加工成本。
(3)开发新型数控设备,提升生产效率。
三、工作体会1. 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数控工作中,严谨的态度至关重要。
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持续学习:数控技术更新换代迅速,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3. 团队合作:数控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与同事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项目进展。
4. 安全意识:在数控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四、不足与改进1.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部分问题的处理不够果断,需加强决策能力。
2. 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较少,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 在团队协作方面,还需加强与同事的沟通,提高团队凝聚力。
五、展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公司数控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具体目标如下:1. 深入研究数控技术,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2. 积极参与公司数控项目的研发与实施,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阜阳工业经济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专业建设总结报告1项目建设总体情况1.1项目建设总体进展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下简称数控专业)开设于2005年5月,自创办至今,始终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理念。
经过十年的发展,专业目前拥有教师2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0人;在校生双证通过率达到100%;学生多次在国家、省、市举行的技能大赛中获奖。
1.2项目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在为期两年的示范校项目建设中,数控专业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任务书开展建设工作,现已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关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3个大项、15个小项的建设任务。
1.2.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完成情况如表1所示:表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一览表1.2.2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完成情况如表2所示:表2 师资队伍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一览表1.2.3 校企合作、工业结合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完成情况如表3所示:表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一览表2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2.1项目建设工作机制2.1.1规范了示范校建设管理制度体系根据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示范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
2.2.2完善了示范校建设工作长效机制“专项特办”协调机制。
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由校长牵头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加快建设进度。
“定量考核”督查机制。
根据项目建设具体工作方案,对项目推进情况,由示范办每周定量考核,每月汇总,与责任部门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项目汇报
四、专业建设成效 3.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施过程
企业调研前的准备
用人单位调查问卷(主管) 用人单位调查问卷(人力资源部门)
用人单位调查问卷(管理层) 用人单位调查问卷(技术骨干) 数控技术应用毕业生调查问卷
四、专业建设成效 3.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施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调研企业14家
四、专业建设成效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成果
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对外加工
成果2
承接西安北星机电科贸有限责任公司防爆器材产品的加工,锻炼 了老师和学生的技能,加深了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获得了企业 的认可。
四、专业建设成效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成果
与企业共同研发仿制产品
成果3
与陕西众合机械制造有限 公司共同研制开发单螺杆泵系列 产品
成果9
过程 性考 核70%
终结 性考 核30%
四、专业建设成效
完善资源库建设,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资料
教学资源库
成果10
教学资源库 框架构建
6门电子教案 和学生工作页
9门 校本教材
4门多媒体课件 教学录像
6门专业教学 素材库 试题库
四、专业建设成效
职业技能大赛成绩逐年提高
成果11
四、专业建设成效 2.1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法
(钳工实训区 、车工实训区 、数控车 工实训区、数控铣工实训区 、加工中 心实训区、特种加工实训区、数控加工 仿真实训室 可提供225个学习工位)
开设于2001年
二、专业建设目标
校企 合作
教师团队
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实行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一支教学功底扎实、操作实践能力强的 专兼职教学团队
数控技术应用建设与成果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建设与成果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龙头专业,是国家级“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省财政厅确定的重点建设专业。
2011年,我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中职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同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确定为示范校建设专业,通过两年的建设,按预期目标圆满完成建设任务,2013年顺利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
示范性建设以来,根据学校“政府主导、学校、行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方案,坚持“学做融通、产训结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岗位为目标、任务为引领、能力为本位、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打造出专兼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教师团队。
真正做到教育与产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
为其他兄弟学校数控专业的发展发挥了示范作用。
确立了“融入市场、扎牢根基、强壮主干、追求质量、打造品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培养与职工培训相结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相结合”办学模式的共识;形成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共识,实施了职业技术和综合素质双线并行的教育教学模式。
现就数控重点专业建设情况总结如下: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坚持“学做融通、产训结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结合生产计划将加工任务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以产带训,以产养学,取得良好的效益。
校企合作与行业高级人才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制定适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畅实施,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坚持以“岗位为目标、任务为引领、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拓宽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的建立中,学校注重以职业素质为本位,坚持以岗位要求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方法能力和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能力。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数控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本报告旨在总结“数控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的工作情况和成果,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改进建议。
一、项目概述“数控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是由我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发起的一项教学改革项目,旨在加强数控专业课程建设、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此项目自2018年启动,历时两年,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同行的积极参与。
二、工作情况1. 课程建设针对数控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就业形势,本项目组设计了新型的数控课程,包括数控系统原理、编程技能、机床操作等。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背景,还设计了不同难度的课程,以满足更广泛的学生需求。
2. 实践教学本项目组主张实践教学的理念,鼓励学生在实验室对数控设备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同时,本项目组还积极介入企业合作,与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 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新生领域,数控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为此,本项目组提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成果和效益1. 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经实施两年的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更加深入,实践技能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可见。
对比两年前,数控专业的学生人数增加了30%,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5%以上。
2. 项目组成员研究成果丰硕。
项目组成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多篇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录用,并获得学术界的一致好评。
3. 提高企业合作水平。
项目组与多家企业合作,在教学中注重与企业对接,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项目,为培养适应当前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开辟了新途径。
四、存在的问题1. 存在一些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的落后现象,需要及时引入新技术和新思路。
2. 存在一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考核。
3. 缺乏足够的实践平台和科研资金支持。
定稿----数控专业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建设总结报告2014年5月15日目录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建设的总体进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建设工作机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建设主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项目建设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教、学、做合一的“工学交替培养,能力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优化课程资源,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课程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特色教材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实训中心与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师资队伍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果效描述
2004年成立郑州工业安全职业技术学院后,开始增设数控技术专业,随着机械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为满足企业和市场发展需求,大力培养数控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
学院将数控技术专业定为本院的重点发展专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进行专业建设。
2006年,学院投资500 万建设了数控技术数控实验室,(购置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数控机床四合一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台20套, 数控车床综合实验实训系统, 数控铣床综合实验实训系统);电机拖动实验室(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 新型机械示教室(新兴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零件陈列柜,机械原理陈列柜,机械制图陈列柜,减速器陈列柜);
电工电子实训室(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考核装置)以及30多台CAD/CA实训电脑等设备。
目前还将新建数控技术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室等。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中,不断完善实验和实训设备,充实教师队伍,完成了许多专业相关的教材和教学资料,并制作了多门课程的多媒体教案。
经过近5 年的发展,我院的数控技术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逐步壮大,逐步形成一支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其中高级职称12人、讲师10人;硕士(含在读)6 人,双师型教师达教师总数的70.56%。
一、师资队伍建设数控专业师资结构较为合理,已形成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助教等
较为合理的师资结构。
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2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占50%以上,使数控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
1.教师的招聘工作
2004 年,本专业就开始师资建设的规划,主要引进数控技术技术,机械加工与制造工艺、CAD/CAM机电设备维修四个方向的专家。
2005年起陆续从企业或学校引进了4 位高级职称的数控专业人才,其中有两位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兼备的人才,还有两位为高级工程师,为企业技术骨干。
经过 1 年多的建
设,高级职称人才实现了零的突破,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师资第一梯队。
2.教师的培训工作学院非常重视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培训形式:(1)教师到本科院校进行专业理论进修,提高理论水平;
(2)教师到技能培训中心和国家培训基地参加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和双师素;
(3)教师参加考评员培训,提高技能鉴定水平;
(4)校内教师培训;
(5)赴企业挂职锻炼;
(6)赴外校考查交流;
3 •师资建设成果
通过以上的培养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教师本科学历结构硕士由原来36%上升到55%。
双师结构由原30%上升到80%。
许多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些教师既能承担理论教学,同时能从事实训课教学,促进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融合。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参加产学研项目,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促进了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找上门来要求合作。
学历结构:硕士以上为21.43%。
年龄结构:50岁以上:5% 41-50岁:40% 40岁以下:55%
教师与学生比例:1:18。
职称情况:副高以上为20%中级为55%初级为25%双师素质:达
71.88%
90 %教师能同时兼任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各主要专职教师情况如下表:
二、校内外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实习基地
数控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可分为三大类:数控加工、CAD/CA M数控设备诊
断维修实训室。
1)数控技术数控实验室:
现有1台生产型数控车床、1台生产型数控铣床、1台教学型数控铣床。
主要用于数控原理培训与数控系统调试实训。
交流伺服驱动,选择功能较全、较先进的CNC配置较小的驱动装置。
学生可以掌握CNC勺使用与功能开发,熟悉CNC接口,并可模拟数控机床调试及维修等。
2).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
数控机床四合一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台20套,数控车床综合实验实训系统1套;数控铣床综合实验实训系统1套。
3)电机拖动实验室:
现有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20套。
4)新型机械示教室(新兴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零件陈列柜,机械原理陈列柜,机械制图陈列柜,减速器陈列柜);
5)电工实训室(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考核装置)
6) CAD/CAM中心:配备高配置的计算机30台,拥有
PROEUG MASTERCAM大型软件,能进行产品设计、造型、CAM及模具分析, 进行机械CAD勺考证培训及考证工作。
7)电工电子实验室
8)电工电子实训室
9)单片机实训室
10)电力电子实训室
11)P LC实训室
12)校内金工实习基地
校内实习工厂拥有大量的普通机械加工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各工种的机加实习,主要设备包括普通车床、铣床、磨床、钻床、刨床及钳工操作台等,可以让学生了解普通加工方法和常用设备的使用操作方法。
2.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以校企合作为主要方式。
校企合作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运用
性的捷径。
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加强专业的适用性,必须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而企业最了解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所以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知识特点,本专业选择机电系统生产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主要为机械生产、机加工、机电设备安装维护维修、零配件加工企等数控技术应用企业)。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与郑州煤业集团下属生产煤矿、机电总厂、机械厂、郑州铝业公司
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在合作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中建设实习基地
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自己工作有一个
感性认识,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数控技术形成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而且也使自身能力素质得以提高,比如职业道德的建立,协作精神的培养、意志力的锻炼,工作环境的了解,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只有建设好实习基地,才能充分显示出专业发展的特色。
(2)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
因为学校培养的学生就是在这些类型企业工作,所以合作企业最了解数控技术技术应用
专业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素质。
数控技术技术的教学计划,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聘请合作企业经验丰富人员参加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
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制定,使得教学计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的学生也更具有竞争力。
学校培养方案和计划是需要不断完善的,而这种完善又需要在与企业的不断交流中实现。
通过和企业合作,建立起学生培养反馈机制,能够及时从企业和分配的学生那里发现教学方案
的缺陷,教学方法的不足,从而使这些得到及时的改进。
(3)通过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
因为数控技术技术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市场对数控技术应用方面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会不断变化,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学校能及时了解到市场的变化,从而对教学计划和招生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4)促进双师队伍建设
只有建立一支既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平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派部分老师到实习基地企业工作半年到一年,极大地提高这些教师的实践能力,也相应推动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首先需建立稳定、完善符合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中心是建设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其它课程的发展。
目的是带动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在教研室内选择一门适宜课程。
对教研室所设的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分析哪些是重点课程、前沿课程,并进行课程设置,即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进行学科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
其次需要完成课程操作文件,亦即编制授课计划、教学大纲、任务书、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教材等一系列工作。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炼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具、试验等一系列教学元素。
最后,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使评估能正确反映教学的水平。
此外对专业的课程需要研究出本专业需整合的课程,探索出课程的整合思路与整合方法,为改革服务。
在原有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或融合、或组合、或叠加,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数控技术课程体系。
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给学生提供更充裕的实训时间和专业技能实训项目的自主选择权,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生产性实训,不断探索教学手段和
方法的更新,在数控技术技术的应用与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方面要有创新,有突破。
课程建设的中期目标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文件、教学方法等能比较稳定。
完成能反映省内外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市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
课程建设的远期目标是: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制度,完成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
五、就业情况
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位居全院专业前列。
近5年已累计培养
毕业生166余人。
以2008年为例,数控技术专业的一次就业率达到90.00 毕业生广泛就业于机电设备生产应用的各制造类企业,受到企业良好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我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如下表所示。
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