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第四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概述一、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高等教育管理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的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分类: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行政管理,包括高等院校的设置和发展规划、经费划拨、师资队伍建设等);2、高等教育微观管理(内部管理,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后勤管理等)两个层面。

三、高等教育管理的原则:(一)方向性原则:高等教育管理要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它要求在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举措,都应该有利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二)整体性原则:高等教育管理必须围绕高校培养目标,科学地组织各方面工作,使教学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师资培养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后勤管理工作等相互配合,减少冲突和内耗,而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三)民主性原则:高等教育管理必须调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征求和尊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注重制定决策的民主化、执行决策的民主化、检查决策的民主化,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

(四)多样性原则:高等教育管理必须根据备类高等学校或学校内部各单位的任务特点和条件,分别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五)高等教育管理的动态性原则:高等教育管理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应有的秩序,又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应随着管理对象的变化而调整,要通过不断地改革以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六)效益性原则:要求高等教育管理必须按照管理目标的要求,力求用较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资源,培养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或提供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取得更大的效益。

四、高等教育管理的方法:经费配置、规划、评估和调节四种。

评估:高等教育评估最早出现于美国,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1、国家主导评估方向2、评估活动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3、评估系统结构化、评估功能多样化4、突出评估的地位,体现对教学质量的重视5、注重特色,强调多样性。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是在5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整体结构式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呈现出一些问题。

对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分析,首先要对高等教育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要了解高等教育的结构,那么就要先知道结构是什么?所谓结构指的就是物质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任何客观事物都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存在。

而对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目前我国存在着多种定义。

郝克明教授将其定义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构成状态;郑启明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织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柏昌利教授则将其定义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个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由此可以看到,随着对高等教育结构的不断深入研究,对其基本概念的定义也更家严密,归纳个学者的定义,可以找出两点共性的东西:高等教育的结果是相对高教系统而言的,它研究的是该系统内部各要素见的“构成状态“。

一般认为,高等教育结构可以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宏观结构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主要有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以及体制结构,而微观结构指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结构,主要由课程结构、师资结构、基础设施结构等。

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做分析研究,目的是为构建更优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

一、从高等教育类型上看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划分为两大类即科学教育和职业教育。

科学教育在我国可以认为是普通高等教育,它培养的主要是研究开发类的应用型人才,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理论性人才,是以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并将其成果表现为科学原理为己任;二是工程性人才,以把科学原理演变成涉及、规划决策及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己任。

它所培养的人才是为知识为价值取向的知识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基础理论要求宽厚,学科理论要求系统、完整。

浅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利与弊-2019年教育文档

浅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利与弊-2019年教育文档

浅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利与弊我国政府曾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改革原先那种与计划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新教育体制。

根据《纲要》的要求,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必须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与市场经济相得益彰,从而得到有效、快速的发展。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当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构建。

在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转趋势的情况下,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展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

一在当前由于我国的财政压力导致教育投入不足和高等教育长期被束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市场化因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市场化打破了政府办学的垄断地位,形成了办学主体多元化、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格局,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方面需求。

竞争机制的引入使竞争成为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动力的基础。

各个高校之间及其内部师资力量的竞争,会最大程度的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促使各种教育主体在教育领域中积极进取。

不仅如此,竞争的压力还促使各个高校必须注重办学成本的降低和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学校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要逐步走向市场,争取以最小的投人获得最大的产出和收益。

2.市场化有利于高校课程专业设置多样化、灵活化,促进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市场化意味着大学生就业机制市场化。

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受消费者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学生毕业后就业率的高低受人才市场的制约,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编排影响甚大。

另外,市场可以帮助学校确定新的研究课题,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等提供有益的素材。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析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事业越来越关注。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人们对于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的要求极为迫切。

本文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指出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体制改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在这三十多年中,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体制上不断进行着探索与改革,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需求和新变化。

1.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1985年我国提出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

1990年国家即开始了这方面工作的探索,此后,一些院校进行了共建、合作和合并。

1995年国务院提出要着重抓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新世纪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开始整合资源、有力推进、积极调整,逐步理顺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按章程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已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着高等院校缺乏自主权的问题,中央政府提出“国家及其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同时“要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

我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也逐步向实行中央与省两级管理、两级负责为主的管理体制迈进。

中央、政府对地方和学校放权,逐步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决策权和统筹权,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简政放权的新措施。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高等教育管理也开始由政府控制转变为高校自管,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评析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评析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评析【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发展进程。

接着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体制改革、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

然后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影响因素,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从发展方向和改进建议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我国高等教育政策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

【关键词】高等教育政策、重要性、历史演变、主要内容、实施情况、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发展方向、改进建议。

1. 引言1.1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性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高等教育政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和人才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高等教育政策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也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具有深远影响。

2. 正文2.1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建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政策主要是以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

1952年,国家开始实行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确立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高等教育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国家开始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

1999年,我国正式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等教育政策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和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第四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概述一、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高等教育管理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的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分类: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行政管理,包括高等院校的设置和发展规划、经费划拨、师资队伍建设等);2、高等教育微观管理(内部管理,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后勤管理等)两个层面。

三、高等教育管理的原则:(一)方向性原则:高等教育管理要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它要求在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举措,都应该有利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二)整体性原则:高等教育管理必须围绕高校培养目标,科学地组织各方面工作,使教学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师资培养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后勤管理工作等相互配合,减少冲突和内耗,而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三)民主性原则:高等教育管理必须调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征求和尊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注重制定决策的民主化、执行决策的民主化、检查决策的民主化,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

(四)多样性原则:高等教育管理必须根据备类高等学校或学校内部各单位的任务特点和条件,分别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五)高等教育管理的动态性原则:高等教育管理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应有的秩序,又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应随着管理对象的变化而调整,要通过不断地改革以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六)效益性原则:要求高等教育管理必须按照管理目标的要求,力求用较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资源,培养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或提供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取得更大的效益。

四、高等教育管理的方法:经费配置、规划、评估和调节四种。

评估:高等教育评估最早出现于美国,✧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1、国家主导评估方向2、评估活动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3、评估系统结构化、评估功能多样化4、突出评估的地位,体现对教学质量的重视5、注重特色,强调多样性。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体 制 的 改 革
断 压 缩 不 必 要 的 财 政 支 出 , 确 保 对 教 育 来 投 入 的 稳 布 增 长 。 些年 的 实 际 情 况是 , 近 我 国 的财 政 收 入 在 国 民 收入 中所 所 占的 比 例 在 不 断 下 降 , 是 财 政 支 出 实 际 并 没 有 降 但 低 , 种 补 贴 却在 不 断 增 多 , 就 造 成 国 家 各 这 财 政 困 难 的 局 面 , 得 政 府 很 难 增 加 对 高 使 等 教 育 的 投 资 。 果 要 改 变 目前 财 政 上 的 如 这 种 局 面 , 须 要 对 现 有 的 支 出 结 构 途 径 必 进 行 调 整 和 改 革 , 别 要 要 通 过 简 化 机 构 特 设置 , 大 力度压缩过于膨 胀的行政人 员 下 的 经 费 支 出 。 要 通 过 推 行 价 格 改 革 和 企 还 业 制 度 改革 来 不 断 降 低 价 格 补 贴 和 亏损 补 贴 等 方 式 进 而 减 轻 财 政 的 压 力 , 证 对 教 保 育 投 入 的 稳 步 增 长 , 得 教 育投 入 中 高 等 使 教 育发 展 的 比 例 得 到 有 效 保 障 。 3. 建 立科 学 的教 学质 量 管理 与 监控体 系 3
位。 由于 我 国 目前 仍 处 于 社 会 主 义 的 初 级 阶段, 因此 投资 经 济 建 设 仍 然是 核 心 。 这就 直 接 造 成 教 育投 资 经 费 的 不 足 , 弥 补 教 为 育 投 资 所 需 的 资 金 缺 口 , 一 定 要 扩 大 教 就
4 结语
在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背景 下 , 府 、 政 高 等 学 校 和 社 会 在 高 等 教 育 中 的 相 互 关 系 , 要 是 通过 政 府 来 进 行 监 控 , 且 依 靠 主 并 法 洽 来 进 行 保 障 , 高 等 教 育 的 主 办 方是 而 学 校 自身 。 府 监 控 的 主 要 体 现 是 监 督 学 政 校 的 办 学 质量 、 业 设 置 、 费 标 准 和 招录 专 收 程 序 中。 步 形 成 政 府 、 逐 高饺 和 社 会这 三者 的 高 效 、 同的 合 作 关 系 , 而 不 断 降低 由 协 从 于 信 息 不 对 称 所 造 成 的利 益 损 害 , 能 真 才 正 实 现 教 育 资 源 的 合 理 优 化 配 置 。 法 治 而 保 障 的 作 用 是 实 现 高 校 办 学 程 序 的 法 制 化 , 过 法 律 来 使 个人 受 教 育 权 得 到保 证 。 通 学 校 主 办是 学 校 自身 基 本运 作完 全 由学 校 独立完成 , 同时 还 应 当 避 免 出现 营 利 型 学 校 的 欺 诈 性 行 为 。 谓 市 场 导 向是 指 在 学 所 校进 行 不 同专 业 的 设 置 , 人 才 培 养 等 方 在 面要 尽 量 做 到 有 目的 , 且 能 够 按 照 市 场 并 人 才 结 构 需 求 特 征 , 培 养 适 应 社 会 的 人 来 才 , 而规 避 大 学 毕 业 生 无法 就 业 的 风 险 。 从 3. 加 大高 等教 育投 资 的支 持 力度 2 我 国政 府 应 当 调 整 财 政 支 出 结 构 , 不 在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背 景 下 , 等 高 教 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必须把握好政府 、 高 等 学 校 和 社 会 相 互 关 系 , 正 使 高 校 的人 真 才 培 养 机 制具 有 高 效 性 、 活性 和 科 学性 。 灵 高 等 教 育 管 理 体 制 在 进 行 改 革 时 , 保 证 要 高 校 办 学 自主 权 的 真 正 落 实 到 位 , 应 当 还 逐 步 实现 对 自主 权 的 有效 制 约 , 在 政 府 即 进 行 只 能 转 变 的 同时 , 等 院 校 自身 还 必 高 须 建 立 自我 制 约 的 体 制 , 而 促 进 高 等 教 进 育 管 理 体 制 国高等教育管理体 制存在 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作者:王莉来源:《祖国》2019年第10期摘要: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40年的光辉历程,我国在高等教育层面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成就。

40年间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内涵式和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和知识基础。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历史意义,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继续前进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高等教育 ; 教育体制改革 ; 民族复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40年,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其发展历程关系着我国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发展,梳理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和历史经验至关重要。

一、40年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使得中国社会停滞不前,1966年国家决定停止高等教育招生工作,高考制度由此作废。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科教战线的知识分子长期被“两个估计”错误思想所压制,站在百废待兴的历史关头,小平同志在恢复工作后,首先抓文化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外延式到内涵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既注重增加我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又在高校内部不断实行扩招政策,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1977-1985年,以恢复高考为起点的拨乱反正式快速发展随着“四人帮”被粉碎,国家何去何从成为党和国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先行,教育问题成为积重难返的中国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邓小平恢复工作后,把各领域有重要贡献的专家们邀请到北京召开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

在会议期间,小平同志与专家学者们深刻总结文革十年给我国科教工作带来的惨重后果以及探讨如何使我国科教工作早日步入正轨。

小平同志在听取与会人员的建议下,做出恢复高考的重要决策,国务院并于1977年10月正式通过。

1983年,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①。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解析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解析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解析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高等教育院校行政权力制约学术权力。

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在行政权力上欠缺独立性,内部行政管理体制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一致,导致校园内部官场气氛浓重,这样直接影响学校的学术氛围。

在高等教育院校设置行政机构的过程中按照政府行政机构进行设置,致使高校行政化问题非常严重。

在我国学术机构大部分发挥审议和咨询的职能,行政管理部门才具有决策职能,这样制约了学者们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影响了高等教育院校学术的研究。

2.未建立符合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是市场经济刚刚转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还处于中央集权式管理模式。

由于市场经济需求是随着时间变化的,这就很难确保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中稳定发展。

市场不能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那么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就需要进行科学的调节,政府可以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对高等教育的种类、层次、专业进行科学的调整,彻底改变高等教育院校乱办班、乱收费、乱发毕业证的现象,国家政府部门还需要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健全符合市场经济配套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

二、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趋势1.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实现高等教育院校自主办学。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尝试多方面的改革,首先,政府进行了扩大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利;其次,政府批准企业与高校进行联合办学。

在这个改革时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结构,确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职权范围,明确划分政务与校务的.关系、政府和高等教育院校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主管政务,学校主管校务,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的新型政校关系。

2.重视学术权力,淡化行政级别观念。

学术权力在高等教育院校行政管理中要得到强化,这样才能发挥高校学术功能。

在进行高等教育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作为高等教育院校的领导要重视学术权力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在学校内部建立教授委员会,让学校资深的学术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有效提高学术权力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历程简要回顾-最新文档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历程简要回顾-最新文档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历程扼要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一个基本适应当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得以确立,有用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逐步确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恢复与调整阶段“文化大革命”后,国家一方面恢复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另一方面开始着手恢复高等学校的工作。

之后,开始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指出: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应根据与面向相适应的原则,进行必要的调整。

面向全国和面向地区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少数院校可由国务院有关部委直接领导;多数院校由有关部委和省、市、自治区双重领导,以部委为主。

面向本省、市、自治区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原则上由本省、市、自治区领导,有关部委要给予支持。

197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批转了教育部党组《关于建议从头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肯定了1963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的试行效果,重申其基本精神和各项主要规定仍然是适用的,并要求各地研究执行。

此后,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对各自所属的高等学校的领导关系进行了调整,逐步恢复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领导管理体制。

至1981年,全国有高等学校704所,其中由国务院各部委领导管理的有226所,由教育部直接领导管理的有38所,由省、市、自治区领导管理的有440所。

该管理体制在保证高等学校的投资、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严重的作用。

不足之处是部属或地方的高校都比较封闭,不利于学科的交流与发展,并最终形成“条块分割”的资源配置弊端。

二、改革思路的酝酿起步阶段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论文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论文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论文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高等院校的重点关注内容。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着诸多的需要改善的地方,包括教育观念、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等等方面,这些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着高等院校的改革发展,需要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完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谈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全文如下:摘要构建一个与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教育观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适应和应对时代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改革适应我国的新时期发展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创新改革一、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政校不分,党政不分从高校内部来说,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由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领导职责不明晰,缺乏民主办学和科学管理、决策和监督机制,导致“政治领导过泛,行政管理过强,学术管理过弱”。

我国高等院校如何完善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既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功能,又发挥领导的行政指挥功能,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从高校外部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一直由政府包办,各高校根据隶属关系分别从中央或地方政府获得不同数额的财政拨款,政府成为高等院校的主办者,导致高等教育的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界线模糊。

2、组织庞大,职责不明当前我国高校机构庞杂,运行缓慢,非教学人员大量超过教学人员,给学校带来过重的负担。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大学规模的扩大,新兴学科和专业的大量出现,使得学校一级的管理幅度成倍增加,造成了大学科层化特征愈加明显。

学校办学主体本末倒置,机关行政人员成了学校权力的核心,过多参与过程管理。

同时,有的学校的教代会和校务会,只不过是一个群众组织和咨询机构,并无实质上的权力。

《高等教育学》第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学》第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合作机制
通过合作与协作,实现高等教育 管理的有效运行。
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评估机制,激励高等教育机 构的改进与创新。
数据分析机制
通过数据分析,为高等教育管理 提供决策依据。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挑战和问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衡、体制僵化、制度建设滞后等挑战和问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
创新管理模式
引入新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
2
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灵活运行机制
建立弹性和灵活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更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资源集中管理,学术自由受限。
2
市场化管理模式
引入市场机制,提高高等教育自主性和竞争力。
3
多元治理模式
加强社会参与,形成共治格局。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
教育主管部门
负责制定教育政策,协调各学校发展。
学术组织机构
负责学术研究和课程设置。
高校行政机构
负责具体学校管理工作。
教师队伍
为教育提供专业指导。
《高等教育学》第五章高 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在高等教育中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最优化运行 的一种组织架构和机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概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有效运行而建立的一套管理组织体系,包括规章制度、职能分工和权 责关系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1
传统管理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内容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内容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内容分析政策文本表达及其解读三十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其中,一些是一般性的教育政策,一些是专门的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策z的•还有一些是有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的文本。

本文所指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由国家教委直接负责.专门院校归相应的中央业务主管部委管理”地方高等院校由省一级管理。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这是拉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序幕的一项重要政策。

《决定》首次承认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 是“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管的过死过严,使得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不该管的管,该管的没有管好C《决定》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即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 应该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决走》还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中的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来”。

次年3 月,国务院发布了《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规定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和省级人民政府管理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提出了“扩大高等学校管理权该规定被看作是对1985年《决定》的具体化和补限”的八个主要方面z充。

1995年5月,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用“深化”一词,显然是意识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因而指出“要方向明确、态度积极,努力探索、措施得力,步子稳妥、逐步到位”。

文件指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争取到2021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基本形成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职责分明,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经费投入,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体制框架”,并且“要通过深化改革和立法,划分、规范举辦者、管理者、办学者的权力和义务。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及改革方向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及改革方向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及改革方向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王佳提纲:1、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管理模式2、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方向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了现行教育行政管的优缺点,进而对目前我国教育行政管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为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即改革要从职能改革,管理模式改革以及社会化办学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目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不管对哪一类教育哪一类学校的管理,基本上是集中统一管理模式:政事不分,事权分离;包得过多,统得过死。

1、这一管理模式的优势:a、在我国沉重的教育负担情况下,需要用政府的行政力量,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的问题,我国基本扫除了文盲,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5%以上,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也达到7%左右,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如果没有政府的行政力量,集中管理,要解决这个问题,那是很困难的。

b、由于有了集中统一管理,各类教育,各类学校,都能够健康、有序、规范地发展。

基本的教育秩序、教育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2、这一管理模式的缺陷:a、从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看:由于政事不分,政府包揽了学校大量事务,该管的没有精力管,也没管好,不该管的管不好也管不了,容易造成事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由于大权在握,弄不好还会产生腐败现象。

由于政府包得太多,学校缺乏办学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能奉命行事,学校缺乏生机和活力。

由于一个标准办学,学校千篇一律,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成长。

b、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看:由于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也不利于形成多元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影响和制约了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

鉴于此,教育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改革。

二、目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行政管理体制僵化虽然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但是由于长期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使得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呈现统制划一的特征,比如统一的行政管理模式,统一的教育政策和措施,统一的教育大纲、课程设置标准,统一的考试和评价,正是由于这样划一的僵化的官僚的行政管理造成政教不分、政事不分、教育机构臃肿等弊端。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

分级管理
学校根据职能和任务的不 同,划分为校、院、系三 级管理,各级之间职责明 确,相互协调。
行政部门设置
学校设立办公室、教务处 、科研处、人事处等行政 部门,负责处理学校的日 常事务。
学术管理体制
学术委员会
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负责审议学科、专 业的设置,评定教学、科研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不同的教育制度对学校的决策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如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区别,这将对管理 体制的决策方式产生直接影响。
教育制度决定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
教育制度中关于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和职权划分,将直接决定管理体制中各级组织的 职责和权力范围。
管理体制对教育制度的保障作用
01
管理体制确保教育制度的贯彻执行
通过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管理体制能够确保教育制度在学
D
施等。
02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学制与学位制度
学制
我国高等教育学制一般分为本科 、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本科阶 段通常为四年,硕士阶段为二至 三年,博士阶段为三至四年。
学位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学位制度,包 括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 学生完成学业并符合相关要求后 ,可获得相应学位。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评估制度
高等学校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 合素质。评估方式包括课程作业、小组讨论、课堂表现、实 践报告和学术论文等。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 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评估内容。
03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
01
02
03
校长负责制
校长作为学校的法定代表 人,对学校的教学、科研 和其他行政工作全面负责 。

浅议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一)

浅议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一)

浅议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方面,是带有高等教育的全局性、整体性的制度,涉及政府、社会、高校三方,支配着高等教育的全部管理工作。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管理体制又是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经过多次权力上收与下放,现在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其中值得令人反思的教训和经验也不少,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比,还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上的越位、缺位、不到位2.1.1 管理方式越位、管理理念陈旧从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看,中央拥有对高等教育管理和决策的最大权力,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的职能机构和地方政府对所辖高等学校实施分级管理,实质上这种管理模式从本质上还是没有摆脱计划体制下的行政集权模式,对于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全能政府”的影子无所不在、无所不管、无所不能的权力运行方式仍然存在,服务职能弱,服务理念缺乏,直接造成了管理越位。

例如,在很多方面,直接管理高等教育的仍然是行政审批方式,这样不仅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相冲突,而且也会因为管理部门的判断和决策的失误导致压抑教育主体参与市场运行的积极性,同时,还可能因为管理人员的行政能力而出现损害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问题。

2.1.2 政策法规不到位、操作困难近二十多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诸多针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法律法规,但与现实的需求还是有明显的缺位问题,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法规甚至存在空白。

另外,我国的多项教育法规制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其调控乏力;一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最终被曲解或执行严重变形,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屡禁不止,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得不到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在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进。

一、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高校在加强其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时的对其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近年来各校虽有很大的体制改革,但其自身管理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依附上级管理,处于被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才能使高等教育得以自身发展,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现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缺乏特色,难以适应综合化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通过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不但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优秀的协作品质。

只有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才能培育出综合性多样化的高端型人才。

从而使高校的发展能够同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培养满足市场对优质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1.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创建特色学校,加强国际合作
根据我国各地的经济和高校的分布情况,突出重点,明确各自的办学方向,创建特色名校。

为了保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一定要规范各类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建立有效的办学监督、评估和质量保证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和受教育者的权益,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高校办学的国际化进程。

为了进一步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扩大留学生教育,争取更多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华访问学习,共同开展科学研究。

支持和鼓励高校举办或联办国际学术会议,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出国参与学术会议。

和国外著名高校、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建立经常的稳定的教育交流和科技合作。

2.加强高校的自主管理
因为我国的高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主导和干涉而进行管理的,因此在高校的管理基本是国家主办,政府直接参与,学校协助的,依附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导致学校的自主管理的被动。

但是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不能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因此其管理手段和管理职能,在高校管理中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与检验。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要不断加强高校的自主管理水平,使高校掌握自主管理的权利,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其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不对其进行管理,而是将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充分尊重高校的自主管理和办学权利。

政府要对高校管理中的如教育经费的管控、教育监督与评价等工作进行一定的规划与设计。

3.完善高等教育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要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机制,这也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等教育发展要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

在政府的干预下参与到市场活动中,对一些市场环境中不合理现象进行干预与指导,从而促使我国的高校能够成为可以自我发展、自我支配的权益实体,而不是受某一方支配的机构组织。

政府可以针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保护和约束政策与法律。

近年来,我国已经渐渐形成的依法治教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并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补充,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会不断的深化与发展。

一方面是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发展影响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并经之路和必然结果。

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
效。

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迈出更大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